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

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范文1

关键词:社会工作服务;供给;配置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013-02

一、社会工作的起源

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英国社会服务部门。最早可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的慈善传统,随着社区发展产生的。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的殖民政策不断推广,造成很多殖民地的贫困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冲突日益增多,英国政府通过有限的社会服务,试图维护有效的统治。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城市社区的内城区综合症(贫穷、高犯罪率、公共服务匮乏等问题),使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贫困还是这个国家的主要问题,于是将原来用于殖民地曾经有效的方法移植到本土。1969年,开始执行向贫穷开战的计划,与此同时选出英国12个地区作为试验点,每个社区大约有3000―15000民众,在每个场点都有社会工作者与研究者组成的小组从事社区的发展预案研究工作。社会工作者当时就是以解决贫穷等社会问题产生出来的。

二、域外社会工作的发展

从时间角度上来看,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社会工作萌芽期(中世纪――1900年)。当时还主要以教会人员的慈善救济为主。第二阶段是社会工作发展期(1901年――1939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家开始承担社会救济职责。社会工作专业化开始初步形成。第三阶段就是社会工作的成熟期(1940――至今)。随着西方各国的社会福利体系日趋完善,公共部门与私人机构的分工合理发展,以及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职业化程度迅速提高。

三、域外社会工作服务的供给主体及其功能

域外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一般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私人组织、公共组织、协会等)联合起来提供公共服务,也就是说,政府部门与民间组织共同推动着社会工作的开展。其中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美国各地方政府在社会工作方面的功能主要是:(1)制定各种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和法规,引导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业与私人组织投入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2)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争取合作组织的支持,同时为非政府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3)不时地了解居民在社会工作方面的一些需求,根据需求开发新的项目。(4)监督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服务质量。

非政府组织的功能主要是:(1)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参与政府开发项目,提供无所不包的社会专业服务体系。由于美国是一个老龄化比较高的国家,因此政府格外重视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2)帮助政府对社会事物的具体服务,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美国的各级政府主要通过向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购买服务为居民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由于政府在购买服务中处于有利的讨价还价的地步,因此导致非赢利组织为争取政府的合同竞争日益激烈,从而促使非政府组织不断提高其服务质量,摆脱了以往政府单一提供服务质量不高等弊端,社区居民深受其益。

四、域外社会工作人员供给现状与特点

(一)初、高级社工分工明确

按照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持有的证书来看,可以把社会工作人员分为高级社工与普通等级社工。高级社工又称为经理,或者老板,或者是雇主。他们是主要的管理人员,其具体职责是雇用与管理基层社会工作者或持有社会工作证的全职社会工作人员。普通等级的社工是指持有专业社会工作者证书,服务于第一线的基层服务人员。(如下表格)

(二)年轻化、素质高、人员配置比例大

在西方发达国家,除去一般意义上的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仅专业社会工作者就占总人口比例的2‰以上。以美国为例,截至2004年有社工56万多人,约500居民就有一位专业社工,其中有13.42万名是协会的注册会员。注册会员中88%有社工硕士学位,7%有社工学士学位,5%有社工博士学位。从年龄的角度看,15%的注册会员在30岁以下,50岁以上的会员占23%,绝大多数(62%)会员的年龄介于30--50岁之间。13万多人的注册社工中,77%的是女性,男性只占23%。由此可以看出,当代美国社会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受过硕士教育的中青年女性。

在具体人员配置上,主要成熟国家与地区的社会工作中,平均1个专业社工为1304个居民提供服务。因此,其服务范围人数少,服务全面,质量也较高。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家与地区社会工作者配置比例如下:

(三)专业队伍待遇丰厚,有法律保障

一般而言,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处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中上水平。2004年,在加拿大,社会工作者的收入相当于中产阶级。一般来说,一线社工年薪大约是35000加元左右,在政府举办的福利机构工作的一线社工,年薪可达45000加元,社会工作的主管、督导,年薪可达65000加元以上。除此之外,从业领域、专业教育程度和年资都会对薪酬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美国,儿童、家庭和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年薪中位数是34820美元,医疗和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者是40080美元,精神健康和药物滥用社会工作者是33920美元。此外,随着年资增加、职位升高与教育程度的提升,社会工作者的年薪也相应增加。同时,许多域外社区针对社工应有的权利如工资福利、专业发展进行完善的立法,保障社工应有的权益。

五、域外社会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一)政府与社会的分开,公民组织发育的良好

一般社会工作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与地区,其公民组织发育良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给非政府、非赢利组织发育留下足够多的空间。而非赢利、非政府组织恰是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载体,没有公共组织的良好发育,政府很难由提供服务走向购买服务过渡,社会工作也很难健康有序地发展。正是由于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公共组织发育良好,所以在发展社会工作过程中,政府和专业团体、协会才会肩负不同使命,从而共同推动社工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二)完善的管理体制

这种完善的管理体制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其教育、资格证书的管理,在这些社会工作制度完善的国家与地区,社会工作者,尤其是持证注册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资格证的获取,都有相应严格的法律、程序的规定。第二个是社会工作者纳入社会专业团体进行管理。由于为了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社会工作团体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政府考察团体主要与其服务质量进行挂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对社会工作者本身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第三个是其精细的社会分工制度。目前社会工作专业与职位在域外分工明确,职位界限明晰,并且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增长,其职位开发还在不断创新中增加,所以在提供专业服务上质量很高。

(三)社会工作有着良好的职业声望与优厚的待遇

正是由于良好的职业声望与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大批优秀工作者的参与,尤其是在美国、英国,香港地区,社会工作是一个备受人们尊敬的职业,每年会吸引很多人参加获取社会工作资格证的考试。美国在1983年的时候,仅2200左右应试者参加了考试,到20世纪90年代,参加考试的人大约为1983年人数的10倍多,2003年,有23000多名应试者参加了考试。从那时候开始,作为从事社会工作认可的证书――社会工作资格证也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社会工作证书。另外,社会工作优厚的待遇与不菲的收入,一定程度上从物质上保障了社会工作作为一门职业及其队伍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柳浪.当代国际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2]陈鲁南.当前美国社工职业状况[J].中国社会导刊,2005,(11).

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范文2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 医疗体系 医院模式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医患关系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处理好医患双方的关系和如何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难题。从缓解医患关系的经验教训出发,国内大多数的解决方案单单是从院方或患者一方出发,并未取得良好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医患双方的矛盾,以一个新的路径引领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较之于国外的发展,其缓解医患关系的成功之处在于:实现了医疗卫生体制的成功转型――“生理”医疗向“生理和心理”医疗的转变。传统的医疗只注重患者生理的发展,如:病痛、疾患等,只采取药物治疗来降低或缓解生理症状;而西方现代的医疗模式是一种治疗生理和心理相结合的模式,医务人员从物理层开展理疗,缓解患者的疾病痛苦;医务社会工作者从心理层开展心理辅导,降低患者因疾病带来的困扰,提高其心理自我认同感,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国外的成功经验然我们看到: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医疗模式转型中不可替代的角色。

1.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1.1国外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

萌芽期――16世纪初期,伴随着社会问题的出现以及社会问题的加剧,英国颁布《济贫法》,英国的“施赈者”相继在医院里开展相应的救济贫病的工作,成为医务社会工作的雏形。

发展期――1886年美国兴起睦邻组织运动,从事于多种领域的“友善访问员”经培训投身到社会救助活动中。标志着医务社会国内工作向着专业化、职业化的过渡。

形成期――1905年,美国的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正式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标志着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诞生。

成熟期――1990美国社会工作协会年,将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领域进行了细致化的划分和专业方向的规定,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开创了专业性平台。

1.2国内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医务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的社会工作分支化实践领域,具有明显的本土、本地和重视具体社会情况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早期的医务社会工作主要是单纯以实践应用为主,呈现一种盲行的状态。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首先建立“社会服务部”,成为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历史的先河。由于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和模式指导,1952年医务社会工作和医院的社会实践部被取消,处于低迷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开始了探索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道路。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1998年7月开展医院义工服务工作、北京博爱医院建立社工办公室等为医务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各大高校相继开设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课程,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有助于促进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向成熟化转变,加快医疗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并重方向的转型。

我国的医务社工发展还处于一个非专业化向专业化过渡的萌芽阶段。而如今,医患关系的紧张、医患彼此之间的信任感缺失等状况,使医务社会工作进驻医院成为可能。

2.医务社会工作者进驻医院的可行性分析

医务社会工作者进驻医院既契合了医院的现实需要,又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现实需要,并且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角度分析,所应用的助人自助、以人为本、赋权等价值理念,结合具体的工作方法进行开展,使得医务社会工作者进驻医院具备了可行性。正如长期致力于医务社工研究的刘继同教授所说:“他们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社区的组织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者”。

2.1从医院的现实需要分析

医务社会工作者进驻医院契合了医疗团队的需要,可以分担医务人员的工作,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现如今的医院,医生护士的工作繁重,难免会出现压力过大、情绪烦躁等情况,基于此,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变差,使矛盾激化。若医院对医务人员提出更多的角色要求,势必会使他们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令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此,这就需要医务社工进驻到医院中去。

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院方处理行政方面的工作,例如医疗计划的实施、医疗政策的制定、服务质量的提高等工作;还可以协助医护人员帮助有困难的患者积极寻找并整合社会资源,让他们得到援助;可以每天深入各个科室,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心理焦虑的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并且把相关信息反馈给医院,让院方更加了解患者的真实处境,鼓励医患双方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换位思考,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平衡信息的不对称,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这样既可以弥补医院人力不足的缺陷,又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2.2从患者的角度分析

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范文3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临终关怀;践行困难

一、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缓慢

医务社会工作对我国来说不是个陌生的名词,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开展了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断过,直到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的恢复,为社会工作的重建奠定了基础。2000年上海东方医院医务社会工作部的成立意味着当代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开端,但这些年来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缓慢。根据2007年卫生部人事司“医务社会工作者调查与政策研究”报告,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并非从零开始,其性质是“恢复、重建”,各地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呈现出“星星之火、散点分布”的布局状态。呈现这种状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大众缺乏认识

大多数社会成员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还是个新鲜词汇,人们对医务社会工作的认识不足是导致社会工作开展不顺的重要原因。受传统民政工作的影响,医务社工被定位于医院中做后勤做行政的工作人员,这样的状况不仅不能体现社工专业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务社会工作在医院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做好宣传工作,这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向有需要的患者积极介绍、联系、推荐社工,作为服务的提供者,社工更应主动寻找需要帮助的患者,如通过巡查病房、导诊服务和入院的程序中向患者发放宣传册宣传自己的工作职能;通过与医疗科室的沟通联系、参与患者档案的整理、主动走访调查,了解有潜在需求的患者并主动提供服务。同时医院要大力支持社工工作的开展,通过媒体的力量把编辑成功的案例报道,向社会大众传递此方面的信息,在大众的脑海中种下“有事找社工”的种子。

(二)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

从社会工作的发展史来看,社会的福利制度是保证社会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后盾。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障机制不完善,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很难满足现有的需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的战略决策,并要求“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这给我国建设社会工作者的人才队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基础薄弱,医务社会工作又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需要一段时间将这些决策从文件转化为现实,如:要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医务社会工作者考核认定制度、职业操守、服务标准、服务质量评价制度、薪酬指导标准、职称标准等,使医务社工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保障医务社会工作顺利的发展。

(三)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者比较匮乏,医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一个特殊的领域,它依托社会工作一整套知识体系,要求从业者掌握并能很好地运用。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医务社会工作者很大一部分是医院的行政人员,医院中一部分属于医务社工的工作被误认为护士或者护工可以来承担,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果一方面给原本产出较少的社工专业的学生就业造成困难;另一方面,使社工专业的学生失去大量的临床实习机会,专业实践技能没有得到提升,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用人单位会对社工的服务质疑。此外医务社工的教育也处于探索阶段,也是专业人才培养不达标的一个因素。因此,这种状态下医务社会工作不能满足期望中带来的理想的服务效果。

二、临终关怀艰难前行

(一)临终关怀话题敏感

许多人拒绝谈论临终关怀,谈到他就如同谈论死亡,他们逃避触碰这个词是因为这个话题很敏感。的确,在许多中国人看来死亡就是一个不可触摸的黑洞,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关于死亡的相关信息。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接受临终关怀就意味着“等死”,这种理解无论从传统观念还是个人情感上都很难让人接受。有些临终关怀服务改名为“宁养服务”“生命关怀”“安宁服务”等,即使是这样人们还是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干扰。临终患者的心理本来就很敏感,这样的刺激只能加重他们的负面情绪,影响他们的生命质量。对于家属而言,把亲人送去临终关怀可能背负“不道义”“不孝顺”的骂名。中国人重视家庭的观念,使大众在一定时间内还难以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即使理论上有很大的发展需求和空间,可是观念的影响和政策与资金的欠缺,想要发展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伦理的角度讲,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亲人生病的时候给予一切关怀,但是生命的关怀不是一味的通过冷冰冰的医疗手段去加强,当生命无法挽回的时候,让生命带着阳光逝去这才是关怀的本质。

(二)临终关怀缺乏制度保障

纵观世界各地临终关怀的发展,大多都建立起了临终关怀的相应的保障机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临终关怀被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才得以有效地运转。法国于 2009 年通过了一项关于临终患者陪护补助金的议案,让陪护临终者的家人能够安心在家完成家庭的临终关怀;美国在老年人的卫生保健计划中加入了临终关怀的内容,为患者提供了享受临终关怀的财政支持;2000年日本在应对老龄化危机的策略上制定了《长期护理服务保险法》,为长期需要照顾的病人提供了经济上的补助,老年人及慢性病人的长期护理得到了保障;台湾地区通过《安宁缓和医疗条例》和其《施行细则》提升了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命品质。因此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资金资助和政策保障,使临终关怀的享受者和提供者都能排除后顾之忧。与此同时需要更多社会的力量给予支持,共同推动其成长壮大。

三、死亡教育缺位

我国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往往采取逃避、否认的态度去面对,人们把死亡看做是件晦气的事情,因此不能理性去看待它。有调查显示,目前从事临终关怀的医护人员,能“很公开”谈论死亡话题只有37%,从这个角度可看出大众对死亡的认知和接纳程度。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阻碍了死亡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儒家 “未知生,焉知死”的重生轻死,道家“生死两忘,与道为一”生死归为自然变化的超脱,佛家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这些生死观大都没有对死亡有科学的认知态度,以至于人们对死亡缺少理性的理解和认识,不能正视死亡。西方的死亡观受到宗教的影响,基督教中的死亡是“上天堂”,上到天堂就意味着得救永生,是另一段新生命(复活)的开始,基督教中讲人生来都是背负原罪的,在人世间只有用博爱去洗去原罪,才能上天堂。这种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死后去向的美好描绘,使得人们减少了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很多人可以豁达的看待死亡。

全球化背景下受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关于死亡禁忌的观念上我们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近年来社会各界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死亡的态度:电影《非诚勿扰Ⅱ》中李香山被确诊黑色素瘤患者后由好友秦奋安排人生告别会、之后选择有尊严的临海一跃,最后将骨灰埋在花盆里新潮的丧葬形式;海口市某校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殡仪馆,在模拟演示中了解尸体火化过程,以此来教育学生珍惜生命;西安市某中学,一位老师要求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用这种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华中农大举行的“高校体验生命”活动中,每位体验者会分别经历“拍遗照”、“写墓志铭”、“躺入棺材”以及“重生”这几个步骤来感受一回死亡。这些都生动的展现了我国逐渐变化的死亡观,并且让人深思生命的意义何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死亡教育的发展。然而这仅代表局部现象,并不是所有机构都有勇气尝试开展死亡教育,也不是所有的人能坦然阔别人生,因此从根本上端正人们对死亡的态度,需要政府有计划的渗透和强制、需要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社会大众敞开心扉去接纳。我国的死亡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一些医科院校对学生也实施了此方面的教学,但还是特定领域的小范围教学,要端正人们的死亡态度还是件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熊万军,苏小霞.死亡教育及其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

[2] 施永兴,王光荣.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

[3] 刘俊.医务社会工作如何介入临终关怀[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11.

[4] 常子奎,管健.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19(1).

[5] 王娜宁.看美国社工怎样临终关怀[J].中国社会工作,2012,3(下).

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范文4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社会心理支持;小组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77-02

一、文献回顾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起源于英国,经过105年的发展,已被公认为现代化医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广泛运用于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医务康复、社区卫生服务等多个领域,提供心理支持、社会援助、医患关系协调、医务知识教育等服务[2]。虽然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已有百余年历史,然而在国内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发挥医务社会工作心理支持功能的实践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仅北京博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上海东方医院设立了专门的社会工作部[3],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这萌生了笔者开展相关研究的动机。

总结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内相关研究资料,笔者发现研究者主要围绕医务社会工作的含义、内容、方法、可行性、角色定位等问题展开,实践性研究较少。医务社会工作心理支持服务能够给组员带来哪些变化?多大程度上的变化?现有医务社会工作心理支持服务所应用的方法,特别是小组工作方法是如何进行的、效果怎样、是否有待改进?上述问题在现有文献中,并未找到结论或答案。

二、“重生行动家长社会心理支持小组”效果研究

2011年1月起,由民政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开展的“重生行动——唇腭裂患者家长社会心理支持小组”西北项目组,开始了以“营造关怀治疗环境、缓解家长心理压力”为主要目标的小组服务。半年来,笔者全程参与其中,研究表明通过参与患者家长社会心理支持小组,组员的焦虑、自卑、担心情绪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并且在小组互动过程中,感受到相互支持的力量,有了彼此分享与互助的平台,树立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信心。

重生行动家长社会心理支持小组的总体目标为:通过小组活动营造轻松关怀的治疗环境、缓解家长心理压力、增强家长治愈孩子的信念与信心、掌握教育孩子的理念与技巧、建立社会支持网络[4]。

缓解家长心理压力:改变自卑、焦虑、沮丧情绪,树立对未来生活的希望。45名小组成员中,39名组员表示参加重生小组后“心情好多了”,所占比例为86.7%,其余6名组员表示“心情有一些好转”,比例为13.3%。具体而言,小组前25.9%的组员认为自身非常幸福、37.9%认为比较幸福,小组后以上比例分别上升为29.5%、45.5%;小组前77.6%的组员表示对未来充满希望,8.6%的组员对未来感到担心或不抱有任何希望,小组后前一比例上升为90.9%,后一比例下降为0%。组员访谈中分享到“小组很有收获,增加了全家人的信心,不会再感到自卑,也让我们知道对孩子的自卑心理如何教育。”可见,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焦虑、担心、难过、自卑等常见负情绪有所较少,对未来治疗及生活的信念、信心大大增强。

引导家长接纳孩子、发掘孩子优点,并掌握一定与孩子相处的技巧。研究中,小组活动前仅有43.1%的组员表示对孩子特别喜欢和疼爱,5.2%的组员表示有点不喜欢孩子,小组活动后,前一比例上升为80%且没有一名组员再表示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非常聪明、懂事、坚强,比例分达到28.4%、19.7%、15.7%,较组前评估数据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我真的很不错”环节中,组员分享到“我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学习特别好,每次考试总能考班里第一,有时候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的时候,我就会告诉他‘你学习这么好,是他们比不上的’”、“我孩子特别懂事,有一次我生病了躺在床上,熬好了鸡汤放在锅里都凉了,也没力气盛上喝,我孩子才三岁大,就用手把鸡腿抓到碗里,摇摇晃晃的端到我面前说‘妈妈吃鸡腿’”。可见通过小组活动,组员开始有意识的回忆孩子曾给自己带来的点滴感动,全面的审视孩子的性格与能力,努力挖掘孩子的优势,除伤病以外,看到了孩子更多更美好的品质。

增强朋辈支持,初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小组活动前20%的组员表示并不认识其他患儿家长或彼此之间从不关心,仅有点头之交,63.6%的组员表示从未听说过社会工作者,通过小组活动,95.5%的组员表示与其他患儿家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互动、相互关心支持,93.3%的组员表示对社会工作者及其功能具有了一些了解。小组过程中,朋辈群体、社会工作者及医务工作者的交流互动,有利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患儿家长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倾诉苦恼、分担压力、共享资源、获得帮助。

三、完善医务社会工作心理支持功能的思考

1.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医务领域的独特优势

在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医务领域的实践探索及理论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并未形成大量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但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医务领域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优势:专业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专业方法和技能有助于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处理情绪心理及医务适应问题,增强克服病魔的信心与勇气。在病人患病的过程中,个人与家庭除了面临疾病问题以外,还有可能因疾病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社会、情绪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通过医学技术就可以得到解决的。同时,在整个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还需要多种资源的支持、转院安置、医务信息的获取、处理各种关系等其它服务。因此,在整个服务团队中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加入。

重生行动家长社会心理支持小组,运用社会工作的团体方法,将患者家属组成分享团体,通过社会工作者的策划与引导,使成员之间彼此分享经验,形成情绪上的感染与支持,以协助改善并解决他们所遭遇的问题、发挥潜能,进一步帮助他们恢复生活的信心。在欧洲已有研究表明,“一个人遭受困难和灾难时,得到社会工作者心理帮助的人们比没有得到帮助的人们更少出现心理障碍”[5]。事实上,通过社会心理支持小组,患者及其家属直接感受到了其所受到关注的程度,获得了一定的精神支持,有利于尽快恢复其坚持治疗的信心与勇气,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

2.秉持社会工作基本理念价值,去标签化思想

医务社会工作所面临的服务对象往往比较脆弱而敏感,因此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更应强调平等、尊重、保密等社会工作基本理念。重生行动家长社会心理支持小组以唇腭裂儿童家长为小组对象,往往容易使组员产生标签化的感觉,一旦处理不当,一方面会引起组员内心的抗拒,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标签效应,①加重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小组过程中工作者始终秉持平等、尊重、同感、优势视角等社会工作基本价值理念,谨慎处理组员情绪,避免标签化带来的副作用。

3.兼顾多方需求、格外关注年轻家长的心理情绪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人健康平安,然而突如其来的疾病会给患者家人带来震惊、悲伤、不自信、担忧等一系列沮丧心理,并随之产生失落、沮丧、焦虑等心理症状,该现象被命名为“打击综合征”[6]。随后而来的经济问题、工作问题、治疗问题可能给患者及家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在重生行动社会心理支持小组中,患儿在3个月左右的家长比重较大,工作员明显感觉到这些年轻家长的自责、责备、内疚感更强,在面对孩子的治疗与照顾中,表现出更强烈的无奈与无助。因此,工作员在小组活动中,在兼顾多方需求的前提下,格外关注年轻家长的心理情绪,给予他们更多分享的机会,促进患儿年龄较大的家长对他们的开导与帮助。

4.深刻理解小组成员生活背景,以同理之心开展服务

根据场域理论的观点,每个人所在的场域决定了其看待问题的方式、情感与行为选择,因此,开展医务社会工作中,应深刻理解小组成员生活背景,以同理之心开展服务[7]。参加重生行动家长社会心理支持小组的家长基本来自西北地区,由于面临共同的问题,其需求具有相当的一致性。然而小组的成员的生活环境、风俗文化、人格特质,决定了每一名组员都是不同的,不可能以完全相同的模式运用于每一名组员身上。针对组员的差异性,以同理之心深刻理解其生活环境、行为选择、性格特征,并针对其突出特征,有针对性的调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小组结构等。

5.增强社工服务团队综合素质,加强医学、心理学方面专业素养

“患者自身问题的复杂性、家属反应的模糊性、医务过程的不可预知性决定了医务社会工作者所扮演角多重性”,要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工作服务,需要掌握多门学科知识,在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素养。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工作教育强调学生对社会工作理论与技巧的一般性掌握,缺乏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教育。少数院校虽设置了医务社会工作相关课程,其教育的方式也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机会。因此,有必要在高校中开设专门的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并注重与医院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实现资源共享[4]。

参考文献:

[1]张波.跨越困境:作为“第三方”的医务社会工作[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0,(4).

[2]刘继同.转型期中国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与优先介入领域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1).

[3]郭永松,吴水珍,等.在中国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可能性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

[4]安民兵.论医疗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方法及其前瞻[J].卫生软科学,2006,(6).

[5]黄荣英,朱柳萍.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心理救助模式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9,(S1).

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范文5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创新;本土社会工作发展

一、本土的发展概况

虽然社会工作在我国的真正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孕生出各种社会工作机构。各机构为了适应本土的发展要求,努力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和打造出属于本机构的服务品牌,力图不断扩大社会工作和社工机构在本土化过程中的影响力。

江西省的社会工作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近几年来高校开设和扩招社工专业,为这个行业持续注入了活力,保证了服务开展的持续性。除此以外,一大批社区工作人员也热心从事社会工作,为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学校、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在江西形成了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万载模式”和促进了南昌市青云谱社工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机构相关信息

(一)运作基本模式

Y社工机构在效仿“三社互动”和“两工联动”上海服务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本土化发展需要,提出了建立“政府+高校+机构”三联互动的社会工作模式,探索“以督导带社工、以社工带义工,以义工带各方”的服务模式和运作机制,有效整合督导、社工和义工三种资源,以社工、义工为联络人,构建覆盖全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除此以外,为积极应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多层次、多内容、高质量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成立集社工服务和培训、民办社会组织培育、居家养老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政府推动、高校督导、民非运作、社会参与”性质的“三位一体”社会工作实务的创新基地。

另外,Y社工机构依托社区为服务平台,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积极培育和促进了社工人才的本土化发展。积极打造了以禀情关怀,人文关怀为主题,以民办非企业组织为服务平台,以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为服务督导,以专业社工和社会义工为服务队伍的社会工作实务体系。

(二)机构运作存在的问题

Y机构的成立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伴随着国家对社会工作的推动及其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运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江西省的民办非企业社会工作机构,当然,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实务技巧欠专业及内部管理的不完善,在实务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就整个社会环境方面来说,目前,我国在社会工作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同时相关的部门规章、行政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使用、考核、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1]。就社工机构本身来说,数量急剧增长但其区域分布不均衡,组织内部的治理问题和在政府购买服务中争取资源的不确定性[2]。就其社工自身来说,专业理论不能有效地运用到实务中,知识经验的沉淀不足;在实务开展过程中容易由心理失衡造成的对社工角色认同危机。除此以外该机构还存在两个较突出的问题:第一、社区工作人员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实践角色,所导致社工专业的泛化问题、社工岗位开发问题和社区关系网络问题;第二,在服务质量提高方面该机构存在的主要困境是绩效指标的量与社工服务的质之间的冲突

三、结语对策

针对机构存在的问题,笔者主要是从社工专业转化路径、机构运营、创新宣传手段和社会政策四个方面来探讨对策

(一)社工专业转化路径

以该机构为例,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转化既需要加强专业认同,也需要身份上的认同。其转化路径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增强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内化,主要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学习社会工作技巧,把社会工作理念融合到社区日常工作中;第二促进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的互构性演化,促进相互学习、合作,共同发展[3];第三促使政府对社区工作者专业转化的身份认同,明确工作职责,待遇标准,注重服务的成效评估和自我评估水平。

(二)机构运营方面

从机构运营方面来说,由于该机构是依托社区为平台开展服务,传统的行政方法占据主导,因此为了更得促进结果专业化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规范社工入岗及退岗程序,并与激励机制相挂钩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机制;简化行政性的社会工作事务,注重发挥“社工+助理社工”的搭档组合作用,两者相互配合,提高服务的时效;结合社工的需求,促进社工晋升渠道的多元化和学习渠道的多样化。

(三)创新宣传手段方面

第一、从“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提高服务覆盖面

有意识地寻找服务点,形成网络化的服务站点,不要仅局限于机构本身的活动场所,要把服务由活动室走进“平常百姓家”,缩小与服务对象的距离。在制定活动策划的时候要注意活动空间的多元化。社工的服务不仅仅是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困难,更是要为服务对象搭建沟通联系互助的服务平台,这才能真正达到我们“助人自助”的服务目的,另一方面服务空间的多元化,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务活动,也让更多的人们感受到社工其实就是一份能随时在身边的职业,提高服务对象对社工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同时,也利于激发服务对象的参与热情。

第二、宣传手段的多样性和时代性

我们倡导要把社会工作发展成一种社会文化潮流,一种可以引领爱心志愿服务的时尚。社工作为一个“年轻”的朝阳产业,就需要发挥它的“年轻性”的作用,在宣传手段方面要注意与当代流行的宣传媒介相结合,例如利用微信、微博、视频等。青年人是社会较为活跃的一类人,我们要善于调动他们的宣传作用,甚至可以在网上开通互动信息平台,建立公众信息平台,增加社会工作在网上的宣传性和话语权。

(四)社会政策

第一、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工作的保障机制

由于缺乏应有的保障机制,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实务的时候遇到侵害自身人身安全的事件的时候,没有保障机制对其进行维护,使得一些社工精神和物质都受到损失。如何建立健全社工的保障机制,使每位社工为自我赋权提供有效的途径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第二、出台社会工作相关法律,真正使社会服务做到有法可依

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依据更多的是相关的“意见”、“通知”和“法规”,但是却不能做到真正的“有法可依”,这是社会工作开展活动中遇到的比较尴尬的局面。所以,我们也一再呼吁政府可以重视对社会工作立法,规范行业秩序,促进社工机构的百花齐放,和谐发展。(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米银俊,林惜文,李进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4,(2):75-76.

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范文6

2011年10月,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也为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新的出路。《意见》明确了学校等事业单位要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提出政府要采取财政资助、提供服务场所等方式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更好地开展工作,使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学生问题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学校社会工作最初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是专业性的社会福利服务在学校内的实施。学校社会工作者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和消除矛盾,实现学校——社区——家庭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应对农村留守学生成长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可以考虑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机制来加以防范和解决。

一、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必要性

1.以优势视角弥补问题视角的不足

对于留守学生的看法,目前大多数人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认为由于父母的缺位,留守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学业失教、行为失管和生活失助等一系列问题,而忽视了留守学生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夸大了该群体问题的严重性。基于“问题视角”,人们对“留守学生”大多存有怜悯心理,认为他们是当然的弱者和救助对象,由此出现了一些强制性的或过多的、不必要的关爱。在此类关爱的名义下,留守学生被贴上了“问题学生”的负面标签,这种“污名化”会改变留守学生自身及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导致其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下降。

学校社会工作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优势视角,反对给留守学生贴上“问题”标签,强调个人具有在逆境中保持正常、健康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抗逆力,主张在“问题”和日常生活中寻找优势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增能。在优势视角的实践模式中,社会工作者和留守学生之间不是权威与服从、施救者与受救者的关系,而是友好协作的关系,学校社工在其中更多的是扮演陪伴者和发掘者的角色。这种关系有利于增强留守学生的支持系统,提升其自尊和自信水平,从而有助于降低亲情缺失所带来的自卑、冷漠和沮丧。

2.以职业化社工弥补非专业人员的不足

留守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与子女缺少交流,无力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辅导和监督。委托监护人通常会把孩子的安全和物质需求放在首位,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较少,从而使孩子难以感受到亲情的呵护。一些村办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法制教育、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难以对不同家庭背景和特点的学生进行个别关注,这就导致学生缺乏正确引导和行为规范。“社会妈妈”等与留守学生结对子的志愿者,虽然具有助人的热情,但他们所受的专业训练不足,无法跟留守学生进行稳定而持续的互动,因而关爱的水平和效果难以保证。

学校社会工作者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了解有关问题诊断与评估、心理咨询、家庭与社区动力、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情况以及社会社区干预的知识,掌握了学校个案工作、学校小组工作、社区式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对个体学生、家庭和社区具有深度的整体认识,对各个层面的优势、问题、境遇、资源非常敏感。他们不仅能够较好地应对农村留守学生在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与困扰,还可以作为家庭——学校——社区的联系纽带,充当家长、教师、校长、学生和社区的顾问、教育者和调节者的角色,与多方人员一起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面临的教育、心理和社会问题。学校社工秉持的价值理念,如平等、尊重、接纳、自决等,也有利于留守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内心感受,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水平,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育。

3.以系统化运作弥补碎片化服务的不足

对于农村留守学生问题,地方政府、村委会、共青团、妇联、学校等各方都采取了相应的关爱措施,包括在社区建立留守学生服务中心,发展寄宿制学校,招募“社会妈妈”、“爱心姐姐”等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但这些行动基本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干预措施是片段的、割裂的,缺乏内在的衔接,实施效果也难以进行科学评估。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系统化、标准化和可操作化的关爱机制。

完善的学校社会工作在法律、政策、机构、人员安排和资源协调方面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体系。该体系主要由政府机构、民间社会工作机构、社工教育与学术界、基础教育合作体系四部分组成。其中,政府机构负责提供政策、法律和经费等支持,并且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政策落实、项目批准和效果评估等;民间社会工作机构由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如问题的调查、案主情况的分析、项目的讨论设计、社工的分配、指导和监督、资源的协调等;高校或研究中心负责培养专业的学校社工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对学校社会工作进行理论研究和项目开发;基础教育部门有相应的机构或岗位设置,可以及时、多渠道地与社工合作,具体开展资料收集、专业指导、咨询、资源调动等工作,并与学校其他部门联合开展工作。体系内部分工明确,配合密切,机构化运作的方式保证了服务的专业性、稳定性和可评估性,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福利水平。

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模式

1.对留守学生的直接介入

为了充分发掘农村留守学生的内部资源和优势,协助他们提高抗逆力,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对留守学生开展生活适应、情绪调节、自信提升、行为矫正等方面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以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困惑,塑造健康的人格。

个案工作主要是对具有一定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留守学生开展一对一的服务。其工作重点是与留守学生建立尊重、信任、接纳的专业关系,帮助案主宣泄压抑的情绪,转变不合理的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其在困难的情境中采取理智的应对方式,塑造积极、健全的人格。

团体工作主要针对留守学生的成长性需求,工作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社会胜任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目标感。

2.整合与利用外部资源

除了针对留守学生自身的服务,学校社工还应增强外部保护因素,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的横向网络,为留守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在此过程中,社工扮演着教育者、联结者、协调者、发言人、建议呼吁者等角色。

对于家庭和学校,学校社工可以通过开办家庭教育工作坊、教师工作坊等向留守学生的父母、委托监护人和教师传授有关学生发展规律、学生权利保护的知识以及应对孩子成长问题的方法,提升家长和老师的意识与能力,让他们对留守学生给予正向的情感支持,以改善家庭系统功能,营造富于关怀的校园环境,增加留守学生的安全感、融入感和价值感。

针对社区文化环境和教育的不足,学校社工可动员不同团体组织及居民广泛参与,建立留守学生生活托管中心等机构,为留守学生提供功课辅导、小组活动、有意义的活动参与机会等,也可以通过社会行为模式,倡导和参与社区制定一些有利于解决留守学生问题的规章制度。在此过程中,社工要协调相关机构、组织所提供的服务,避免服务的重复和服务对象求助的困惑。

3.进行学校社会工作研究

为增进直接服务的有效性,使留守学生享受优质的社会福利服务,学校社工有必要从事相关研究,充当起研究者、咨询者、政策影响者等角色。

一方面,学校社工应本着公平正义的信念,向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公众等提供有关留守学生和学校社会工作的资料,或者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参加各种研讨会,从专业角度提供咨询意见,以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了解和支持,最终促成有关留守学生的法律、政策和措施的变革。另一方面,还要调查留守学生的需求,开发针对生活、心理、安全、预防犯罪等不同问题的服务项目、设计服务方案和评估标准等,以促进实务工作质量和效果的不断提高。

由此可见,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学生问题,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因此,政府和社会工作界应以解决农村留守学生问题为契机,努力扫除法律、资金、体制和人员方面存在的障碍,大力推行学校社会工作,促进农村留守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童,玉禾.优势视角的学校社会工作辅导策略探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