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的特征

管理学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策略

从客观角度而言,《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当前我国已进入财务管理信息化阶段,《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都遭受到各种冲击。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实践对本课程教学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师务必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思想融入《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将该课程的教学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完全融合起来,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财务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没有将企业管理信息体系理念作为指导

会计信息化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会计信息化体系提供在决策层面有效的会计信息,即内外部的会计报告,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则会充分借助会计报告信息、企业各项业务信息和金融市场信息,借助会计领域的信息工具开展资金方面的管理、资产方面的管理、预算方面的控制以及成本领域的管理,进行财务层面的分析、财务层面的预测与财务层面的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企业价值目标的最大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绝对不能和会计信息化体系完全割裂开而独自存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绝对不能和会计学的教学分开而独自存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虽然已指出企业在财务层面的管理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利益最大化,可是却十分缺乏企业在管理信息体系的全局理念,没有把握好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之间的逻辑联系。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设计进程中通常存在局限性的认识,仅是重视企业在理财领域、估价领域与价值领域的创造,却很大程度上轻视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重要功效。实际上,即使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所能大面积使用的现金流量模型等方法,也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编制成套的预算财务报表的财务预测方法来获取未来现金流量数据。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忽视了借助企业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从而让企业财务管理所制定的决策成为无源之水,最终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没有融入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复杂,企业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数据让财务领域的决策变得十分困难,所以需要运用新型会计信息技术来进行辅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往往忽略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基础功效,致使会计信息化技术很难和该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具体而言表现为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通常停留于手工层面的计算、运用相关计算器或者借助Excel构建财务模型来处理相关财务问题的阶段,对于ERP、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信息化领域所获取的进展往往忽略,最终无法借助信息化的相关工具获取上市企业最新会计领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与利用,更加不能教会学生在财务管理实践进程中,面对稍纵即逝的现实与大量的信息时应如何科学合理的做出有效的财务决策。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会计学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晰。有些老师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清楚,有些老师单纯地将财务管理误解为数学方面的计算。对于会计学的不了解、对于会计信息技术的不了解致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于ERP、远程访问、大数据、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云计算等会计信息技术的新进展不是很了解,不能利用会计信息技术相关工具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企业财务管理案例方面的信息,更不能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进展与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研究,影响了学生系统化地学习《财务管理》课程,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积极性,最终钳制了学生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一)进一步转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思想

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教学理念上务必形成以下观点:彻底摒弃割裂认识财务管理学习的思想,必须从管理信息体系的角度来看待财务管理与会计学之间的关系,构建起会计是一个提供决策有效会计信息的体系,然而财务管理是充分借助外部的相关金融信息、业务信息与相关决策有效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层面体系化的合理认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还必须根据管理信息体系理念,充分认识到会计和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对整个企业业务领域的信息进行与之相关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分析、决策、预测与操控的体系化过程,进而充分认识到会计与财务学基本的原理、方法与技术领域相关的工具,最终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最大化目标。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要清晰明确,对整个企业价值的评价和价值创造的进程应构建在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对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价格进行综合性判断的根基上。清晰地明确此点之后,就完全能够运用高职院校会计学基本的原理、基本的概念与基本方法,并把它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应该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完成的相关财务报告与相关财务分析作为根基,并在会计提供的决策有功效的信息――会计报告根基上大力开展财务领域的预测与企业领域的价值评估,以此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创造。如此一来不但体现了管理信息体系中会计信息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在信息生产领域、传递领域、利用领域的连续性,更能借助《财务管理》课程对会计信息利用的教学进程最大限度发挥它推动会计学等先学课程教学的功效。

(二)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继承会计类课程在应用会计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譬如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相当一部分的财务管理问题都能够借助ERP等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来进一步解决,然而会计信息化也能够给《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提供新颖的教学手段与便捷的教学工具。要最大限度借助譬如ERP等企业管理软件、云计算、移动互联、远程访问、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的质量。譬如可以在借助EXCEL做NPV方面的计算和EOQ方面的计算,并在构建财务模型的根基上,借助XBRL财务报告工具大力开展对上市企业财报的财务报表分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向广大学生不断展示会计信息化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进程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完成各项常规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让学生在会计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走出课堂,把《财务管理》教学和企业实践中的财务管理实务充分结合起来,最终能够尽快使用将来会计信息化情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适合财务管理信息化教学要求的能力

在会计信息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下,不管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研究界都不能对此置若罔闻。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自己必须在管理信息体系理论的指导下,构建起在会计信息化领域开展财务管理的思想,重新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进一步确定新颖独特的教学目的与相关教学内容,运用新颖独特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此适应财务管理日益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主动利用XBRL等信息化的财务报告工具,以此解决高职院校会计方面的人才难以去企业实践的困难,进一步指导学生借助XBRL等信息化工具对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做财务层面的分析,真正意义上在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大力开展财务预测工作与财务决策工作,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和实践中的企业财务管理情况密切结合起来,甚至还可借助相关研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三、结束语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财务管理》课程教师如能根据上述建议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的水平,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法,定能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刘建春(1971-),男,汉族,湖南衡阳,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管理学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特性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着相互作用与相互反映的特性,事物内部也存在着自身的独特性。长期以来,人们在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时候,往往足够地重视“管”的研究,而忽略“理”的深入思考。“管”和“理”实质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不可偏废。

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认识

“管理”是两个词素。“管”,在此引申为统管、管辖、管制、监管之意,依靠法律、制度、政策、规范等约束人们的行为,体现一种权力赋予与隶属关系。“理”,引申为疏通、引导、物质本身的纹理、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之意,可深层次理解为事物的规律,“管”“理”连用,表示在权力与职责范围内对事物的管束和处置,控制与协调是“管理”不可或缺的两大职能。

“管”“理”是辨证统一关系,“管”较为粗犷豪放,是执掌管理、权势威压。“理”是精心梳理、倾心雕琢、顺通关系,符合规律。管理理论强调控制,行为科学追求协调,现代管理理论则遵循二者有机统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控制协调都是必要和必须。没有控制,规范和秩序等于是空壳;没有协调,师生关系不畅,人际关系紧张,内耗、摩擦不断。有“管”无“理”,就会形成强权、专横、武断、颐指气使、以势压人,抑制和扼杀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有“理”无“管”,必将导致令不行、禁不止;政策与对策抵消,无视教学与管理规则,自由主义泛滥,无法达到管理的目的。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客观规律,控制协调、制度情感、规范人文有机结合,“管”中有“理”,“理”中带“管”;“管”而有度,“理”而有节;控制兼顾仁厚,协调不失原则;规范讲求和谐,人文也兼义务,不失规章之严肃,兼有人情之温馨,“法”“德”并重,“恩”“威”兼存。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特性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职员工把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在政治、思想、法纪、道德、心理、体质方面的规范或要求,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引导,使之内化为青年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担负着青年大学生引导政治方向、激发青年大学生发奋学习、规范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塑造青年大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等一系列重大职能。

1.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的行为受思想意识支配,而支配行为的思想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环境、工作与生活条件以及所受教育决定。市场经济确认人们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大学生自主和自我意识增强,追求个人自由、权利、自我价值、物质条件满足。教育者必须把握时代脉搏,掌握学生思想实际,找准思想产生原因,敏锐洞察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倾向,预防不良行为发生,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尤其要认清时代特点,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友、恋爱、就业、工作压力等问题,做好做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效应。

2.管理目标的确定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将党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要求,贯彻落实到高校教学、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取得切实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目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管理方式、评价方式、实践活动、检验系统等都要围绕这个教育培养目标展开。“教”“管”结合,提高管理的效率,增强和巩固思想教育的效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

3.管理对象的特定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成长、成才独具群体和个体特性,这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理论与实践都必须面对这一最大的实际,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判断是非、处理问题时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立倾向、平等观念,这是积极的一面,同时又存在非组织化倾向,自我感觉良好,摆脱束缚挣脱羁绊的自由主义倾向有时较为突出,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偏向”不时干扰着正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得思想工作切不能以硬碰硬,不能靠权力、靠命令、靠地位、靠强制约束来推进,要更多地靠宣传动员、说服力、影响力和人格魅力,靠情通理顺,靠亲和力和感染力实现。

4.管理活动的计划性。计划是实现目的和愿望的措施保证,是工作程序性、顺序性和成效性的必须,也是工作预见性、前瞻性等科学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制定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重点目标和一般目标、定量目标与定性目标、预期性目标和突发性事件的工作目标,做到计划性与灵活性统一,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现代化。

5.管理手段方法的综合性。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趋紧密,管理系统之间相互交织,思想开放、观念激荡、信息共享、价值标准选择多样且群体动态性强。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包容性和亲和力“磁性”更强,管理手段和方法人性化、科学化、系统化、全面性、刚柔相济,在多结构、多层次的复杂动态管理过程中,针对运动变化的教育主体、培养对象、环境结构、人文因素,在计划、组织、指挥、实施、监督、协调、评价等各个方面,辨证施治,从心所欲。

6.管理环境的易变性。校园育人环境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传统、管理水平和校风学风及工作作风的综合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大学历来都是引领文化潮流,传播科学思想,开创文明新风,革故鼎新之所。综合育人环境要注重“四有”:有爱国进步、民主活泼、团结向上、安定有序,激励和引导师生员工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氛围;有良好的道德环境、道德氛围,以德化人、为人师表;有良好的活跃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有良好的文化传承,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汲取世界文明,高扬时代主旋律,成为先进、健康、高雅文化热土和领地。

7.管理者素质的重要性。管理者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计名利、埋头苦干,讲求奉献,懂科学,会管理,能创造。识大体,顾大局,防微杜渐,韬光养晦。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学生党团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作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依法办学,民主管理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带头奉献讲风格,自觉律己做表率。

8.管理的创新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有创新观念,创新应着重修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素质;对法律法规、教育规章、教育政策有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力,坚定不移的执行力,教育教学的革新创造力;知识广博,底蕴深厚,是学科的专家,管理的行家。真诚关爱师生职工,尊重教师人格和劳动成果,具有主人公意识,责任感,有荣誉感、归属感、成就感。管理创先争优,构建和谐集体,促进团结,激励士气。压担子,出点子,搭台子,促进师生职工的全面发展。

三、结 语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尊重、理解、教育、引导、关心、帮助人。带着满腔热忱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管”和“理”,不断提高亲和力、感染力、人格魅力,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健康的运行机制,组织协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方力量,有领导、有组织、有秩序、有效果,科学化、制度化、网络化、系统化、规范化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王立仁.论建构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测评的标准[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1):31-32.

管理学的特征范文3

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全国少工委办公室联合开展了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内容涉及少年儿童的心理、价值观、学习、闲暇、消费、媒介接触、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少先队组织、儿童权利等。调查对象是全国10个省、自治区(分别是:广东、福建、山东、广西、吉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贵州)46个区县184所中小学校的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在6岁至15岁之间),其中,男生占47.8%,女生占52.2%。这些孩子几乎都属于“90后”。也就是说,本次调查实际上是对“90后”一代状况的了解。

调查表明:“90后”一代总体来说具有九大特征:充满自信同时较为脆弱,富有理想同时不甘平凡,重视维权同时又时常受限,消费自主同时习惯攀比,渴望同伴友谊同时与父母择友标准不一,喜欢学习同时负担较重,主动使用媒介同时容易失控,亲子关系缓和同时沟通不畅,亲近教师同时对教师要求偏高。“90后”一代正处于人生成长的最关键时期,只有顺应他们的发展特征和需求,学校管理才能有效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

我们也同时将2005年的这次调查与1999年的调查进行了对比研究。2005年调查的对象、内容、方法与1999年的调查大体一致。

“90后”特征之一:充满自信同时较为脆弱

研究发现:多数少年儿童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我有较高的接纳度,尤其是在个人的相貌和体形方面(1999年为74.0%,2005年为82.1%)、健康状况方面(1999年为80.5%,2005年为83.1%)和性格方面(1999年为71.3%,2005年为76.9%),接纳度的提高幅度较大。美中不足的是,对比数字显示,少年儿童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接纳程度并没有提高,反而略有下降。这可能与当前儿童的学习压力较大、竞争激烈有关,也可能与成人社会对少年儿童的高期望有关,这些压力使得他们不敢轻易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满意。

自我接纳程度提高,还表现为当代少年儿童更加认可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对自我发展充满期望。认为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起到作用的少年儿童,1999年为66.0%,2005年为68.1%;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少年儿童,1999年为66.0%,2005年为78.6%。

尽管多数少年儿童情绪稳定,积极乐观,但现实生活中仍有一部分少年儿童情感脆弱,整日被焦虑、抑郁、烦躁、痛苦的情绪控制,难以轻松快乐地生活。调查发现:有19.2%的少年儿童“感到抑郁的时候比较多或非常多”。在抑郁体验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初中生的比例(16.7%)要高于小学生(12.7%)。此外,还有29.9%的少年儿童认为,自己“感到烦躁的时候比较多或非常多”;有28.9%的少年儿童表示,“感到苦恼的时候比较多或非常多”;有18.2%的少年儿童表示,“感到痛苦的时候比较多或非常多”;有23.4%的少年儿童表示,“感到伤心的时候比较多或非常多”。由此可见,今天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但其中的一些人生活得并不快乐。

启示:学生需要心理关怀。虽然从整体上看,“90后”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好的,但由于我国中小学生的基数较大,所以,即使心理状态不良的检出率仅为百分之几,也应该成为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广泛关注少年儿童的心理状况,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诸如设置心理指导课程、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热线等,都是当前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工作。

“90后”特征之二:富有理想同时不甘平凡

当代少年儿童的价值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少年儿童对道德价值认同度、人生幸福观和人生职业理想观等方面看,少年儿童价值观的突出特点是: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共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重,多种价值交织并存,体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职业理想的多样化。

在道德价值认同方面,调查显示,少年儿童认同度最高的前5项依次是:善良(75.8%)、诚实(52.8%)、勇敢(49.0%)、守信(31.9%)和孝敬(31.1%)。认同度较高的5项是:谦虚(31.1%)、勤劳(30.8%)、自信(29.2%)、正直(22.6%)和宽容(20.5%)。认同度较低的5项是认真(19.3%)、无私(18.7%)、责任感(16.2%)、节约(15.6%)和公正(8.4%)。认同度最低的5项是:进取(6.2%)、合作(5.6%)、独立性(5.4%)、敬业(2.7%)和守时(1.9%)。可见,少年儿童的价值观总体上与传统道德价值观和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趋于一致。这表明:当代少年儿童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他们高度认可传统的基本道德价值,也看重当今提倡的现代价值观。

对人生幸福的标准,调查显示,少年儿童最认同的两项是:“有温暖的家”,占53.9%;“有知心朋友”,占36.1%。认同度较高的两项是:“为社会做贡献”,占27.5%;“健康”,占20.1%。比较认同的两项是:“快乐”,占14.9%;“事业成功”,占12.6%。认同度较低的两项是:“自由自在”,占9.4%;“受到尊重”,占6.1%。认同度最低的三项是:“有钱”,占3.5%;“有权有势”,占1.5%;“享受”,占0.7%。这表明,当代少年儿童的人生幸福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他们对人生幸福的理解既多样,又符合传统观念和当前社会主流观念。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朋友的传统观念在当代少年儿童中仍然得到普遍认同。

对社会角色或社会职业,调查显示,少年儿童最喜欢以下3种科学家(46.5%)、教师(36.8%)、医生(34.1%)。其次排序为:歌星(27.5%)、文学家(26.6%)、航天员(24.6%)、律师(24.2%)、影视明星(24.1%)、企业家或老板(22.9%)、电视节目主持人(22.7%)、军人(21.2%)、新闻记者(20.9%)、体育明星(15.1%)、政府官员(14.4%)、商人(12.9%)、工人(2.6%)、农民(1.8%)。可见,科学家仍然是少年儿童心目中最理想的社会角色和职业。教师和医生职业,也受到较多少年儿童的喜爱。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收入高的热门职业受到不少少年儿童的青睐,比如歌星、影视明星、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值得一提的是,航天员也受到了少年儿童的

喜爱,这可能与近年的航天热有关;企业家或老板、商人等也被一定数量的少年儿童喜欢;但向往做工人和农民等普通劳动者的少年儿童仍是少数。

启示:思想道德教育要增强现代价值观的教育。调查数据表明:当代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基本是健康的、积极的,但在现代价值观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提升。传统美德教育与现代价值观教育并存,应成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选择。“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学校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德育建设要注重涵盖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人生理想教育和以进取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90后”特征之三:重视维权同时又时常受限

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始了解法律与自己权益之间的关系。本次调查显示:有40.7%的中小学生经常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有69.7%的中小学生完全赞成学好法律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与1999年的调查相比,“90后”有了更强的权利意识,当问及“假如父母或老师翻看了你的日记或信件,你会怎么想”时,有39.1%的人回答“他们侵犯了我的权利,不能这样做”(见表1)。

少年儿童认为这是“侵犯我的权利,不能这样做”的比例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增加;认为“很高兴他们有机会了解我”的比例,随年级升高而逐渐下降(见图1)。

少先队作为全国性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近年来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数据显示,有超过93%的少年儿童表示:自己加入了所在地的少先队组织。加入少先队时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岁至8岁,占79.4%。

数据还显示:少先队民主生活制度近年来越来越健全,少先队小干部由队员民主选举产生的比例越来越高。学生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民主生活习惯逐步养成。其中,59.0%的少年儿童表示自己所在班级的少先队干部由“队员或同学选举”产生,4.6%的人表示由队员轮流担任。值得注意和应当努力改进的是,仍有34.6%表示队干部由“老师或辅导员任命”,这显然不符合少先队的组织原则,也与少年儿童较高的参与积极性有较大差距。调查显示:少年儿童普遍愿意通过竞选担任少先队干部,其中55.4%的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队干部的竞选,24.5%表示“比较愿意”,只有10.0%的人表示“不太愿意”。参与的积极性在低年级儿童中表现更为突出:小学一至三年级中表示愿意参加竞选的比例超过85%,初一到初三表示愿意参加竞选的比例为64%。

此外,少年儿童对少先队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非常关心,对组织活动的开展积极发表意见,体现了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数据显示:79.3%的少年儿童表示“我是少先队的一员,有义务为少先队的发展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且年级越高表达自己意见的意识越强(小学一到三年级为66.7%,四至六年级为83.4%)。

启示:把话语权还给学生。由于儿童处于弱势地位,所以成人往往把自己的意志和价值标准强加给儿童,儿童生来就具有的尊严和价值感被忽视,儿童的愿望和需求没被真正关注。其中,最易被忽视的就是儿童的话语权。儿童权利的维护任重道远,对此,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

“90后”特征之四:消费自主同时习惯攀比

“90后”的生活水平较高,主要表现为他们的零花钱、压岁钱、存款额较以前的儿童显著增加,拥有的物品更加丰富,高档消费品拥有率有所提高,消费更加自主和理性。

调查显示:与1999年的调查相比,“90后”的孩子每周能够自己支配的钱不再是几元,更多的是10元以上(见图2)。52.3%的少年儿童有自己的存款。研究发现,“90后”的孩子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对于自己掌握的钱,他们大多用来购买文具、课外书刊等(82.5%),其次是买零食(32.9%)、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32.1%)、给长辈买东西(24.6%)、存入银行(17.8%)、给同学买礼物(17.8%)等。

存款的使用意向也说明了少年儿童在消费行为方面的变化。统计得知:在学生中,59.7%的人想用存款买学习用品,41.2%的人希望用来交上学的杂费,18.5%的人希望将存款用来给长辈买东西。其余依次是用来捐款(15.5%)、自己长大独立后使用(15.2%)、买自己喜欢的衣服(8.3%)、外出旅游(4.8%)、用来请客吃饭和买礼品(1.5%)。与1999年的调查相比,“90后”孩子在买衣服、旅游、请客吃饭等方面的选择意向均有所下降。可见,他们大多知道将存款用在有益的方面。

在如何支配零花钱方面,少年儿童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什么都听父母的。经常“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1999年的选择率为8.8%,2005年为14.3%;“有时候征得父母的同意”,1999年的选择率为51.6%,2005年为54.7%;“完全听父母的”选择率下降,1999年为39.6%,2005年为31.0%。

这说明,少年儿童在家庭中自主消费的地位越来越高。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听从父母摆布――买什么就穿什么、给什么就用什么。同时,对于家庭的整体消费,他们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父母买电脑、电视等用品时,往往也要听取孩子的意见,这也说明成年人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更加民主。

课题组对少年儿童的消费观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在消费观念上基本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及期望。多数人赞同“父母赚钱不容易”、“应该多存钱”、“买东西要以实用为主”等想法。在金钱的使用方面,他们反对“花钱是个人的自由”,认为应该跟父母商量。同时,他们还反对“一个人花得起大钱才有面子”、“有钱就能办到一切”等看法。

尽管多数孩子都认为父母赚钱不容易,但高消费、攀比消费、盲目消费、追求名牌等消费行为依然在一部分少年儿童中存在。拥有上百元的衣服和鞋已极为普遍。尽管有的学生因家庭条件所限,消费档次稍低一些,但其消费总额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普遍偏高。调查还发现:61.52%学生购物时关注名牌。

启示:把缺的课补上。当代许多少年儿童因为不具备科学的理财观念,缺乏基本的理财知识、技能和习惯,导致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不当。当今的学校和家庭很少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切实、持久、系统的理财教育。培养他们合理适度的理财意识,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是理财教育的重要内容。建议学校在校本课程中,酌情加入理财教育板块。

“90后”特征之五:渴望同伴友谊同时与父母择友标准不一

少年儿童喜欢与同龄伙伴

交往,同龄伙伴在少年儿童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调查显示:有81.2%的少年儿童认为,自己的好朋友主要是同学或同龄伙伴,这一比例远远高于选择母亲(51.2%)、父亲(46.7%)、老师(32.5%)、祖父母或外祖父母(31.2%)等成年人的比例。而且,无论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是初中学生,将同学和同龄伙伴选为好朋友的比例,都高于选择其他人的比例,这一结果与1999年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这说明:同龄伙伴在少年儿童的心目中始终处于重要位置,是他们最乐于交往的对象。

对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的比较发现,同龄伙伴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重要。在小学低年级,将同学或同龄伙伴选为好朋友的比例为67.1%;到小学高年级,比例增长到86.2%;在初中阶段,比例达到89.4%。

同龄伙伴是少年儿童最主要的陪伴者。在被问到“在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时,有38.2%的少年儿童选择了同学或同龄伙伴,排在各选项的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母亲(22.6%),第三位是兄弟姐妹(18.7%)。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儿童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选择在空闲时间与同伴或同龄伙伴在一起的,小学低年级学生为22.2%,小学高年级学生为37.7%;而在初中阶段,这一比例上升到52.2%。

对于初中生而言,同龄伙伴还是最主要的秘密分享者、最重要的情感支持者和价值增进源。数据显示:有45.0%的初中生表示,“内心的秘密,最愿意告诉同学或同龄伙伴”;有42.0%的初中生认为“心情不好时,同学或同龄伙伴最能理解、安慰自己”;有35.1%的少年儿童表示,“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最愿意向同学或同龄伙伴求助”;有28.7%的初中生认为,“同学或同龄伙伴最尊重自己,让自己感到自信”。在以上4个方面,初中生选择同学或同龄伙伴的比例,均高于选择其他人,排在第一位。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同学和同龄伙伴成为少年儿童寻求支持的最主要的对象。

管理学的特征范文4

关 键 词:运动生物力学;等速肌力;肘关节屈伸肌;攀岩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1-0133-05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bow joint flexors and extensors of

excellent rock climbers

LI Jiang-hua,GE Yao-jun,LIU Y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Isomed 2000 isokinetic muscle strength test system made in Germany, the authors did an isokinetic muscle strength test on the elbow joint flexors and extensors of 7 climbers (1 excellent climber and 6 ordinary climbers) at the angular speeds of 60(°)/s, 120(°)/s and 180(°)/s, and calculate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s and balance between their left and right hands, and between their flexors and extensors. The authors tried to find out the uniqu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bow joint flexors and extensors of the excellent rock climber,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criterion for guiding scientific climber screening and training. The peak torques of the extensors of the excellent climber were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ose of the ordinary climber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however, the peak torques of his left and right hand flexors, measured at the three angular speed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ose of the ordinary climbers (P

Key words: sports biomechanics;isokinetic muscle strength;elbow joint flexor and extensor;rock climber

攀岩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其特有的魅力,不但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且已成功进入2020年奥运会项目候选名单。攀岩运动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专业性的理论研究也很少,但是其受欢迎程度却远远超过许多传统项目。根据李华帅[1]对北京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有99%的学生喜欢攀岩运动,其原因是新鲜、刺激和有趣。攀岩是一项集技巧、难度和欣赏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对上肢肌肉力量的依赖性较强,在运动过程中,攀岩运动员的上肢肌群很多时候要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2],上肢做引体向上的能力往往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因此对运动员上肢肌群的研究是当前攀岩运动的热点。肘关节是人体大关节之一,肘关节肌群的性能与攀岩运动成绩直接相关。关于攀岩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一般的力学特征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研究[3-4],但是总体来说,由于缺乏对比研究,对于高水平的、特别优秀的攀岩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独特的力学特征,或者说区别于一般攀岩运动员的肘关节屈伸肌力学特征尚未见有相关报道,而这恰恰是运动选材和科学训练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比优秀攀岩运动员与普通攀岩运动员的肘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峰力矩出现的角度及左右手、屈伸肌之间的平衡程度,试图发现优秀攀岩运动员的肘关节屈伸肌独特的力学特征,为科学选材和训练指导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男攀岩队员7名,年龄20~23岁,身高170~180 cm,体重(61.14±5.27) kg。其中一名特别优秀,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并且在全国攀岩比赛中进入过前3名,称为优秀运动员;其余6名水平稍差,但也均在省级比赛中获得过优异成绩:4名队员进入过前3名、另2名队员也获得过省级比赛的第4名和第7名,称为普通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等速肌力测试。

采用德国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7名运动员进行肘关节屈伸肌力测试,测试过程严格按照测试系统的操作规程。运动员在测试前充分完成热身运动,先进行几次适应性练习,然后分别在60、120、180 (°)/s的角速度下测试屈、伸肌肌力。测试指标包括:左、右手肘关节屈肌峰力矩,峰力矩出现的角度和峰功率;左、右手肘关节伸肌峰力矩,峰力矩出现的角度和峰功率。由于“峰功率=峰力矩×速度”,在等速测试中,峰功率的唯一决定因素就是峰力矩。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峰功率与峰力矩确实保持了高度一致。因此,本研究主要对“峰力矩和峰力矩出现的角度”进行分析。

2)变异系数的计算。

变异系数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程度[5],为了反映运动员左、右手之间,屈、伸肌之间肌力的差异程度,本研究分别计算了它们的变异系数:

CV=s/

其中,CV为变异系数,s为标准差,为平均数。CV大则反映数据的变化程度大,CV小则反映数据的变化程度小。

3)统计学分析。

各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均数比较使用SPSS15.0 (SPSS Inc.,Chicago,IL,USA)进行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α=0.05,非常显著性水平为α=0.01。

2 结果及分析

2.1 肘关节屈肌峰力矩

如表1所示,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优秀运动员的屈肌峰力矩在角速度为60、120、180 (°)/s的情况下均明显大于普通运动员。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了右手在角速度120 (°)/s下没有出现显著性意义外,其余均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并且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优秀运动员的左右手屈肌峰力矩在3种不同角速度下,都维持在49 N·m左右,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而普通运动员右手屈肌峰力矩在3种不同角速度的测试中均明显大于左手。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左、右手屈肌峰力矩在3种不同角速度下,分别为(49.00±1.00)和(48.66±2.08) N·m,非常接近,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但是普通运动员左、右手屈肌峰力矩分别为(33.81±8.33)和(39.94±8.70) N·m,右手的峰力矩明显大于左手,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2.2 肘关节伸肌峰力矩

如表2所示,优秀运动员右手伸肌的峰力矩在角速度为60、120、180 (°)/s的情况下略大于普通运动员;而左手伸肌的峰力矩则略小于普通运动员。T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优秀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之间,还是运动员的左、右手之间,伸肌的峰力矩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2.3 肘关节屈肌峰力矩出现角度

如表3所示,优秀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左右手屈肌的峰力矩出现的角度都随着角速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并且它们之间在角速度为60、120和180 (°)/s的情况下均大致相当,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

2.4 肘关节伸肌峰力矩出现角度

如表4所示,普通运动员左右手伸肌的峰力矩都出现在80°左右,优秀运动员左右手伸肌的峰力矩都出现在36°左右,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运动员左右手之间差异不明显,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优秀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之间,则差异非常明显,无论是在角速度为60、120 (°)/s还是180 (°)/s的情况下,优秀运动员伸肌的峰力矩出现的角度均大大低于普通运动员,单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

2.5 左、右手肘关节峰力矩及峰力矩出现角度的差异程度

无论是优秀运动员还是普通运动员,在60、120、180 (°)/s 3种角速度下,左、右手之间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屈肌峰力矩出现的角度、伸肌峰力矩出现的角度都会有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反映它们左右手之间的差异情况,分别计算了优秀运动员和普通运动员左右手之间这些指标的CV。从表5中可以看出,优秀运动员的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屈肌峰力矩出现的角度、伸肌峰力矩出现的角度,左、右手的CV都低于普通运动员,这意味着,无论是屈肌还是伸肌,优秀运动员左、右手之间的峰力矩及峰力矩出现角度都更为接近,差异更小。

2.6 肘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及峰力矩出现角度的差异程度

与左右手之间的差异相类似,运动员同一只手的屈肌和伸肌的峰力矩以及峰力矩出现的角度也有差异,这种屈肌和伸肌之间的差异程度同样可以用CV来反映。如表6所示,优秀运动员左手和右手屈伸肌峰力矩的变异系数都明显低于普通运动员,而左手和右手屈伸肌峰力矩出现角度的变异系数则明显高于普通运动员,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这意味着:优秀运动员屈肌和伸肌之间的峰力矩大小更为接近,差异较小,普通运动员屈肌和伸肌之间的峰力矩则差异较大;而峰力矩出现角度则刚好相反,优秀运动员屈肌和伸肌之间差异较大。从表3和表4也可以看出,普通运动员屈肌和伸肌的峰力矩都出现在80°左右,但是优秀运动员屈肌的峰力矩出现在80°左右,伸肌的峰力矩却出现在36°左右,远远小于屈肌的峰力矩出现的角度。

3 讨论

3.1 肘关节屈、伸肌峰力矩

上肢做引体的能力往往是决定攀岩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因此屈肌力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攀岩运动员水平的高低。从表1中可以看出优秀运动员左右手的屈肌峰力矩在60、120、180 (°)/s的角速度下均明显大于普通运动员,另外普通运动员的体重为(62±2.12) kg,优秀运动员的体重只有56 kg,因此,在考虑了体重因素之后,优秀运动员屈肌的“相对”力量相对普通运动员来说就更大了。

伸肌作为屈肌的拮抗肌,在攀岩运动中作用相对较小。如表2所示,优秀运动员右手伸肌的峰力矩在角速度60、120、180 (°)/s的情况下略大于普通运动员;而左手伸肌的峰力矩则略小于普通运动员。但是,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优秀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之间,还是运动员的左、右手之间,伸肌的峰力矩差异均没有显著性。因此,根据表1和表2的结果,优秀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肘关节肌肉力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屈肌,而伸肌则差异不明显。

3.2 肘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出现角度

与以往的报道基本一致,肘关节屈肌峰力矩出现的角度都在60°~90°之间[1],并且随着测试角速度的上升,都呈下降趋势,优秀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但是,在表4中可发现,优秀运动员的伸肌峰力矩出现的角度比普通运动员都要小得多,差异非常明显:普通运动员伸肌峰力矩出现的角度都在80°左右,而优秀运动员伸肌峰力矩却出现在36°左右。攀升速度对于攀岩运动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而攀爬频率是决定速度的关键因素。优秀运动员的伸肌峰力矩的出现的角度明显小于普通运动员,这意味着优秀运动员肘关节伸肌在较小的角度就达到了伸肌肌力的最大值,反映了优秀运动员肘关节伸肌收缩的速度明显比普通运动员快。这一收缩特征,明显有利于攀岩运动员攀爬频率和攀升速度的提高。

3.3 左右手之间、屈伸肌之间的平衡

变异系数(CV)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程度,CV大则反映数据的变化程度大,CV小则反映数据的变化程度小。从表5中可以看出,优秀运动员的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屈肌峰力矩出现的角度、伸肌峰力矩出现的角度,左、右手的CV都低于普通运动员,这意味着,优秀运动员左、右手之间的峰力矩及峰力矩出现的角度差异更小;从表1来看,优秀运动员的左右手屈肌峰力矩在3种不同角速度的情况下,都维持在50 N·m左右,没有太大的差异,而普通运动员则出现了优势侧,他们右手屈肌峰力矩在3种不同角速度的测试中均明显大于左手。左右手臂力量的平衡对上肢用力占主导的运动项目非常重要,攀岩运动更是对上肢肌力的平衡有较高的要求,左右手的肌力一旦不平衡,在快速向上攀登过程中就会导致重心偏移,身体的稳定性下降,出现脚踩不准岩点或者滑脚的情况。因此,想要成为优秀的攀岩运动员,就必须注意左右手肌力的平衡练习。运动员在引体向上或负重引体向上练习时,特别要克服优势侧先行的现象(力量较大的手臂先拉上去),加强弱势侧力量的练习[6]。

表6的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屈肌和伸肌之间的峰力矩大小同样更为接近,差异较小,而普通运动员屈肌和伸肌之间的峰力矩则差异相对较大。屈肌和伸肌在攀岩运动中是拮抗关系,屈肌和伸肌峰力矩关系到拮抗肌肌力的平衡,关节周围拮抗肌群间力量不平衡不但容易诱发运动损伤[7],而且不利于关节发力时的稳定性。因此,运动员在大力发展主动肌肌力的同时,也应注意拮抗肌平衡能力的发展。

根据表5和表6的结果,从肌肉力量的角度来看,优秀运动员的左、右手之间和屈、伸肌之间变异相对较小,显得更为平衡;从峰力矩出现的角度来看,优秀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的左、右手之间,虽然CV的比较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但是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屈肌还是伸肌,优秀运动员左手与右手峰力矩出现的角度也更为接近,这也有利于运动员在快运攀登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然而优秀运动员屈肌和伸肌之间,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峰力矩出现角度的CV均远大于普通运动员,这反映了优秀运动员屈肌和伸肌之间峰力矩出现的角度差异较大,这一结果从表3和表4也可以得到印证:普通运动员屈肌和伸肌的峰力矩都出现在80°左右,但是优秀运动员屈肌的峰力矩出现在80°左右,伸肌的峰力矩却出现在36°左右。可见,造成优秀运动员屈肌和伸肌之间峰力矩出现的角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伸肌的峰力矩出现的角度明显较小,而伸肌这一力学特征对于攀岩运动的意义在前面已经讨论过,此处不再赘述。

相对于普通运动员,优秀运动员的肘关节屈肌的力量优势明显,伸肌的收缩速度较快;同时,优秀运动员左、右手之间,无论是屈肌还是伸肌,不但肌力差异更小,而且峰力矩出现的角度也更接近,显得更为平衡;另外,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优秀运动员的屈、伸肌之间的肌力差异也同样较小。可见对于攀岩运动员的肘关节来说,强有力的屈肌、收缩速度更快的伸肌,以及左右手之间、屈伸肌之间肌力的平衡,可能是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李华帅. 北京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状况调查[J]. 岱宗学刊,2011,15(10):72-74.

[2] 田仙花. 对攀岩运动员不同负荷训练时上肢肌肉疲劳情况的肌电观察[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84-87.

[3] 俞小亚,马楚虹. 优秀攀岩运动员肘关节屈伸等速肌力测试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09,9(3):44-47.

[4] 尤廷明,马楚虹,杨建伟,等. 优秀攀岩运动员肘关节等速肌力评定[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123-126.

[5] 李江华,刘承宜,徐晓阳,等. 2006多哈亚运会短距离游泳男运动员代谢组学研究[J]. 体育科学,2008,28(2):42-46.

管理学的特征范文5

关 键 词:运动生物力学;膝关节屈伸运动;水下;表面肌电

中图分类号:G8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4-0134-06

水中训练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神经肌肉康复中,因为水的浮力作用可以减少肢体自身的重力作用对身体关节造成的影响[1]。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说,可以为骨骼肌机能紊乱的患者提供水中康复训练的方案。尽管有一些学者已经使用水下训练方法研究了不同游泳技术风格时的水流动力学、肌肉功能[2]、运动学特征[3],但是很少有文献报道使用该研究方法来研究水中康复训练时肌肉功能变化。Kaneda等[4]和Masumoto等[5]研究了受试者在深水中行走时下肢的表面肌电特征。Fujisawa等[6]和Kelly等[7]研究了正常健康受试者在水下运动和陆地运动时肩关节肌肉进行等长收缩和动力性收缩时肌肉的电活动情况,他们发现同一动作在水下运动时的肌电活动强度要低于陆地上。同样Poyhonen等[8]在研究股四头肌进行最大等长收缩和次最大等长收缩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而我国关于水下康复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水中运动健身效果研究上[9-10]。

根据水流动力学原理,在水中运动的肢体会受到阻力和浮力的作用,阻力与肢体运动方向相反,这个阻力主要是由于肢体前面的涡流产生的,称为涡流阻力。而且水中阻力与肢体运动速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与速度的平方呈反比关系。浮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垂直,当肢体在水中向下快速运动时,产生的阻力会变大[11-12]。身体可以在静水中运动也可以在流动水流中运动,为了产生向前的动力,身体需要努力地向相反方向划水[13]。在水中康复时,重复多次的运动过程中由于水流的运动会使肢体运动变得容易或者受阻,最近的研究表明当运动肢体与水流方向相反时会产生额外的阻力[14],在肢体运动范围开始阶段由于肢体的运动会增加肢体阻力水的质量,进而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而在运动范围的结束阶段由于肢体周围的水继续流动,因而会帮助肢体继续运动。

为了观察不同水流条件和不同运动模式对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以健康的男性和女性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膝关节在水中进行单次屈伸运动和多次重复屈伸运动下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的肌电活动以及膝关节的运动学特征。从水流力学角度来说,单次膝关节屈伸运动的启动相当于在静水中运动,而多次重复膝关节屈伸运动相当于在流动水流中运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名健康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名,身高(175.8±2.3) cm,体重(68.6±7.1) kg,年龄(21.3±0.6)岁。女10名,身高(164.2±3.8) cm,体重(56.3±5.3) kg,年龄(20.7±2.1)岁。受试者下肢没有肌肉损伤病症。

1.2 研究方法

1)实验仪器与材料。

ME6000表面肌电仪、防水套件、防水电极采用厂家推荐的Ambu R-00-S电极、Sony常速摄像机1台、自制不锈钢坐椅1把、胶布。

2)实验设计。

在正式实验前,让受试者熟悉实验过程,包括令受试者在陆地上进行肌肉最大等长收缩,在水中进行最大随意动力性收缩。开始正式实验,选取受试者的左腿进行测试,记录左腿的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表面肌电信号。首先在陆地上进行各块肌肉的最大等长收缩测试,记录到的肌电数据主要用于肌电信号标准化处理,受试者坐在测力器上,髋关节90°、膝关节90°;令受试者进行膝关节伸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的最大等长收缩,共测试3次,每次持续3 s,每次之间休息1 min;做完伸肌后休息5 min测试屈肌最大收缩,受试者换为俯卧位,用同样的方法测量股二头肌和半腱肌的最大等长收缩值。陆上等长收缩测量完成后,休息15 min后进行水下测试,水温为30 ℃,测量在游泳池边完成,将普通钢制椅固定在游泳池边,椅子浸在水面以下,受试者坐在椅子上时胸部以下浸在水中,用固定带将受试者的髋关节和大腿固定防止产生额外运动,髋关节90°,每名受试者调整前后位置使得膝关节中心点与椅子沿的距离为3 cm,这样当小腿屈曲到与椅子沿接触时基本保证右腿膝关节运动范围0°~120°,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膝关节屈曲角度为0°,而当下肢小腿与椅子沿接触时为屈曲120°,受试者的动作从膝关节屈曲120°位置开始,然后进行膝关节伸展运动,完成伸展运动后再进行屈膝运动。受试者熟悉水下环境后开始进行运动,首先进行4~6次的次最大随意动力性收缩的热身活动,然后受试者进行2次单一的膝关节屈伸运动,尽最大努力进行对抗静水阻力,膝关节做屈曲动作之后等待水面平静后再做伸膝动作。单一屈伸运动后休息15 min,进行连续重复多次屈伸实验,尽最大努力完成6~8次连续的屈伸运动。此处的单一屈伸运动的关键指的是一次膝关节屈曲完成后,等待一段时间后水流平稳再进行膝关节的伸展运动;而连续重复多次屈伸运动中,动作关键是膝关节一次尽力伸展后随即就进行屈曲运动。

3)数据采集。

实验前将Ambu R-00-S表面电极贴在受试者待测肌肉的肌腹处,同时用胶布把电极加固,两个记录电极的距离为2 cm,参考电极置于附近的骨性突起处,4个参考电极位置分别为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电极线使用防水、透明的胶带和薄膜包裹与水相隔,采用遥测测量方式。

为了获得运动下肢的运动学参数,将一台Sony摄像机置于专门拍摄运动员水下技术的游泳池观测窗内,摄像机拍摄频率为25 Hz,调节摄像机的主光轴使其与膝关节运动平面垂直,保证膝关节的运动过程能够全部被收录进去,摄像机距离受试者2.5 m。将拍摄到动作范围图像进行数字解析,获取受试者膝关节运动过程中的角速度、加速度指标进行分析。

摄像与肌电的同步化过程通过仪器自身的内触发同步功能来完成,肌电采样频率1 000 Hz,摄像采样频率25 Hz。因此,在膝关节的运动范围内能够找到对应的肌电活动。

4)数据处理。

在陆地上进行最大等长收缩期间,以峰值力出现为中心点,其左右1 000 ms为窗口,对表面肌电信号求平均值,将其作为肌电标准化处理的基准值。在水中测量的肌电信号进行全波整流,然后进行肌电平均化(Average sEMG,aEMG),窗口长度为20 ms,也就是将每0.02 s内的肌电值取平均,然后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将这个肌电平均值与该块肌肉对应的最大肌电幅值相除,最后将数据表示为aEMG的百分数。由于本次试验预观察膝关节水下运动时股前肌群和股后肌群肌电的总体变化情况,所以在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再将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的aEMG百分数取平均值,以代表股前肌群的肌电情况,将股二头肌和半腱肌的aEMG百分数取平均值代表股后肌群的肌电情况。在6~8次的连续多次重复实验中,选择膝关节峰值角速度最大的一次作为进一步的分析。

由于将受试者膝关节的屈伸运动范围控制在120°,为了便于研究将其10等分,即将膝关节的运动分为10个时相,每个时相相当于经历了12°。

2 结果与分析

2.1 膝关节单次屈伸运动时的肌电特征

图1为男女受试者膝关节单次水下屈伸运动时,不同关节角度下对应的肌电特征(本文中所有图的实线为平均值,虚线为所对应的1倍标准误)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膝关节产生运动前股前肌群和股后肌群就已经出现了峰值电位,在膝关节产生运动前的200 ms内,肌电就出现了峰值,随后肌电幅值逐渐降低。膝关节屈曲和伸展动作时肌电模式相近,无论是股前肌群还是股后肌群当作为拮抗肌时电活动都很低。

2.2 膝关节连续多次屈伸运动时的肌电特征

图2是受试者连续多次屈伸运动时,股前肌群和股后肌群的肌电活动随膝关节角度变化的关系图。本研究中以最初的膝关节屈曲120°为初始位,以完全伸直时为运动末,运动末膝关节屈曲角度为0°。在膝关节伸的阶段,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主动肌电活动最大值都出现在膝关节屈曲120°时,也就是伸展运动刚开始的时刻,然后随着膝关节逐渐伸展的进行,股前肌群的肌电幅值逐渐降低,对于男性受试者来说,这种肌电幅值下降现象一直持续到膝关节屈曲角度为24°,而对于女性来说,一直持续到36°左右,之后肌电幅值维持不变。在膝关节伸展过程中,作为拮抗肌的股后肌群其电活动逐渐增加,对于男性受试者来说从膝关节处于屈曲位120°时就开始增加,一直持续到膝关节为屈曲角度为24°时。对于女性受试者来说从膝关节屈曲角度为96°时开始明显增加。股后肌群在伸展动作中,屈曲角度为36°以后的角度下男性受试者的肌电活动要高于女性,以及在屈曲动作的初始阶段,男性股后肌群电活动要高于女性受试者。

在膝关节屈曲阶段,主动肌股前肌群肌电活动逐渐增加,直到膝关节运动末屈曲为120°时,达到最大。而作为拮抗肌的股后肌群电活动在膝关节完全伸直状态时最大,然后电活动逐渐降低,直到膝关节达到96°时降到最低。

2.3 膝关节水下单次和连续多次屈伸运动时膝关节速度特征

图3是受试者膝关节水下单次屈伸运动时角速度特征,从图3中可以看出,男女受试者的膝关节角速度无论在伸膝还是屈膝动作下都比较接近,在伸膝动作中男性受试者膝关节峰值角速度为(485.6±55.3) (°)/s,峰值角速度出现的角度为72°,女性受试者为(465.7±62.1) (°)/s,对应的膝关节角度为84°时。而在屈膝动作中,男性受试者屈膝时的峰值角速度为(415.3±43.7) (°)/s,对应膝关节角度为84°,女性受试者峰值角速度为(381.4±45.7) (°)/s,对应的膝关节角度为96°。

图4为受试者膝关节水下连续多次屈伸运动时角速度特征,在伸膝阶段,男性受试者峰值角速度为(495.3±92.2) (°)/s,女性受试者峰值角速度为(435.2±58.3) (°)/s,都出现在膝关节角为60°时。在屈膝阶段,男性受试者峰值角速度为(390.3±92.2) (°)/s,女性受试者峰值角速度为(361.2±58.3) (°)/s,都出现在膝关节角为84°时。并且在膝关节屈曲动作时,会有一个速度恒定期,在60°~ 96°之间。

3 讨论

本研究的数据表明两种相对不同的水流状态对男性和女性受试者下肢膝关节的神经肌肉功能有特殊的效应。在连续多次的屈伸运动中,两组受试者的主动肌都突然激活到最大,然后激活程度逐渐下降,而相对应的拮抗肌激活程度逐渐上升,直到最大(见图2)。相反,在单次屈伸运动的整个运动范围内,两组受试者拮抗肌的肌电活动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见图1)。从运动学数据来看,在两种运动方式下,膝关节角速度变化的趋势是相近的(见图3和图4)。

3.1 肌电与水流动力学

在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在两种不同运动方式下肌电模式的主要差别。在连续多次屈伸运动中,主动肌肌电活动一开始最大然后逐渐减弱,主要是由于在连续多次运动中会引起膝关节周围大量的水流速度增大,这样增大的水流在运动方向上可以协助肢体的运动,因而导致了主动肌肌电活动降低。而在运动范围的终末阶段,为了突然制动改变运动方向需要克服水流的推动力,拮抗肌需强烈收缩,因此在多次连续收缩时的运动终末阶段拮抗肌的肌电活动达到最大。由图2中可以看出股前肌群和股后肌群分别作为拮抗肌时,在离心收缩条件下,表现出很高的肌电活动。

在膝关节单次屈伸运动中,膝关节是纯粹的向心运动。在膝关节运动最后的20°~ 30°时,拮抗肌的肌电活动非常低,这说明在运动范围终末仅需要最小的制动效应。在静水中对运动腿产生的阻力主要是由腿后面的涡流产生的阻力。另外,由于水的黏滞性和高密度性,使得水阻止下肢的运动。因此,水团(water masses)加速运动被耽搁了,也就不能像连续多次屈伸运动中那样在运动范围终末由于水团的加速运动而引起下肢运动速度的显著增大,从而使拮抗肌不必产生更加强烈的电活动。膝关节在产生运动前,主动肌就提前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电活动,这可能提示静水压通过作用于皮肤上的各种感受器使神经肌肉功能更加高效,另外还有一种解释就是下肢为了加速运动,需要克服水团的惯性以及浮力等作用力,因此主动肌提前激活,从而能获得最佳的加速效果。

相反,在最大连续多次膝关节屈伸运动中,肌肉离心收缩之后马上进入向心收缩状态,就好比在牵张收缩循环中肌肉的工作情况一样[17],肌肉的收缩状态彼此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与膝关节单次屈伸运动相比,连续多次屈伸运动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神经生理学效应。水下测量膝关节伸展时角速度最大值只有510 (°)/s。因此,在水下牵张收缩循环运动期间,阻止角速度增大的神经抑制机制可能是导致主动肌电活动下降以及拮抗肌电活动增加的原因。

3.2 运动学分析

单次屈伸运动与连续多次屈伸运动时,膝关节峰值角速度以及角速度变化的模式相近。在膝关节水下屈伸运动中,最大伸膝角速度为510 (°)/s,超过了屈膝过程中的速度最大峰值430 (°)/s,这可能是由于股前肌群的收缩力要比股后肌群强造成的。而且伸膝动作与屈膝动作相比(从90°到0°的过程中),伸膝动作有浮力的协助,所以也可能造成伸膝的角速度峰值要高于屈膝的角速度峰值。有学者报道在蛙泳蹬腿动作中膝关节角速度峰值可以达到850 (°)/s[3]。从本研究结果还能看出,在屈膝动作过程中,不管是单次还是连续多次的屈伸运动中的屈膝动作,膝关节角速度在大部分时间内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值,关节角速度有一个稳定的平台期(见图2和图4)。这可能说明了肌肉的收缩似乎是适应了变化的水流阻力,可见膝关节在水中屈曲动作是一个等速运动过程,等速运动对于肌肉损伤的康复过程大有益处。本研究发现男女受试者在屈膝运动过程中膝关节角速度没有差异,其原因可能是尽管男性受试者的肌肉力量更强,但是通常来说女性的下肢更短,使得膝关节角速度提高,而且男性下肢和足的面积更大从而使下肢受到的阻力更大,使得男女受试者膝关节角速度没有差异。

3.3 膝关节水下康复意义

本研究中,膝关节水下连续多次最大力量的伸-屈运动中,股四头肌(股前肌群)的活动水平逐渐下降,同时伴随着腘绳肌(股后肌群)的活动水平逐渐提高,这种训练模式是膝关节康复的典型训练模式。其中拮抗肌——腘绳肌积极活动可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因此,这种水中康复训练模式对于前交叉韧带手术的病人是有益处的,这种训练模式可以避免膝关节伸展到30°~ 40°时承受较高负荷[18],因为有学者研究发现水中屈伸运动时可以降低关节的压缩力,尤其是膝关节髌骨关节面的压力[19]。

本研究获得的生物力学数据表明水的流动属性改变了下肢膝关节屈伸运动过程中股前肌群和股后肌群的神经肌肉功能。水下单次屈伸运动有利于锻炼主动肌,在重复性地连续多次屈伸膝关节运动时,主动肌活动逐渐减弱、拮抗肌增强,这种训练模式有利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人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Harrison R,Bulstrode S. Percentage weight bearing during partial immersion in the hydrotherapy pool[J]. Physiotherapy Practice,1987,3(2):60-63.

[2] Clarys J P. Hydrodynamics and electromyography:ergonomics aspects in aquatics[J]. Appl Ergon,1985,16(1):11-24.

[3] Keskinen K L,Eriksson E,Komi P V. Breaststroke swimmer’s knee. A biomechanical and arthroscopic study[J]. Amer J Sports Med,1980,8(4):228-231.

[4] Kaneda K,Wakabayashi H,Sato D,et al. Lower extremity muscle activity during deep-water running on self-determined pace[J]. Journal of Electromyography and Kinesiology,2008,18(6):965-972.

[5] Masumoto K,Takasugi S,Hotta N. Electromyographic analysis of walking in water in healthy humans[J].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Applied Human Science,2004,23(4):119-127.

[6] Fujisawa H,Suenaga N,Minami A. Electromyographic study during isometric exercise of the shoulder in head-out water immersion[J]. J Shoulder Elbow Surg,1998,7(5):491-494.

[7] Kelly B T,Roskin L A,Kirkendall D T,et al. Shoulder muscle activation during aquatic and dry land exercises in nonimpaired subjects[J].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apy,2000,30(4):204-210.

[8] Poyhonen T,Keskinen K L,Hautala A,et al. Human isometric force production and electromyogram activity of knee extensor muscles in water and on dry land[J]. Europ J Appl Phys,1999,80(1):52-56.

[9] 肖红. 中年女子水中运动的健身效果[J]. 体育学刊,2003,10(5):52-53.

[10] 葛宁,丁飞. 水下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现代康复,2001,5(6):84-87.

[11] Abbiss C R,Peiffer J J,Netto K J,et al. Reliability of surface EMG measurements of the quadriceps during maximal isometric contractions following water immersion[J]. J Musculoskelet Res,2006,10(4):197-203.

[12] Barela A M F,Duarte M.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individuals walking on land and in water[J]. J Electromyogr Kines,2008,18(3):446-454.

[13] 马勇,郑伟涛. 我国水上运动器材流体动力性能研究进展[J]. 体育学刊,2008,15(2):78-81.

[14] Kaneda K,Wakabayashi H,Sato D,et al. Lower extremity muscle activity during different types and speeds of underwater movement[J]. J Physiol Anthropol,2007,26(2):197-200.

[15] Ceillie Caspersen,Petter A Berthelsen,Mari Eik. Added mass in human swimmers: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10,43(12):2369-2373.

[16] Wickham J B,Brown J M M. The function of neuromuscular compartments in human shoulder muscles[J]. J Neurophysiol,2012,107(1):336-345.

[17] Taube,Wolfgang,Leukel,et al. How neurons make Us jump:the neural control of stretch-shortening cycle movements[J]. Exercise & Sport Sciences Reviews,2012,40(2):106-115.

管理学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学习者特征;学习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6-0014-05

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积极发展非学历技能培训已经成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学历教育,非学历技能培训面向的学习者更是背景各异,涉及在职职工、失业人员、在校大学生及农村劳动力等多类人群,对不同类别学习者的特征及学习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挖掘学习者特征与学习需求之间的关系,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策,是非学历技能培训应重视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文献综述

关于非学历技能培训学习者的特征与学习者需求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关于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研究与国际比较

夏怡然对农民工在职培训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工在职培训需求表现出的显著异质性,提出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制定应注意个体差异导致的农民工人力资本差距扩大的问题[1]。

姚金蕾等对美国、法国等国家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的研究与实践状况进行总结,结合我国相关研究,从比较分析的视角提出具体方略,以促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2]。

朱琳对外来务工青年的群体特征、务工状况和职业培训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研究,指出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提出满足青年务工者的职业培训对策建议[3]。

(二)关于职业技能培训影响因素的研究

杨晶等通过对江西省数据的调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存在不一致现象,进而深入挖掘促进两者一致性的正面因素以及导致不一致现象的负面影响因素,为农民工职业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4]。

丁煜等从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家庭收入水平等变量入手分析对于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为其他研究提供参考[5]。

杨晓军根据农民工技能培训状况的调研结果,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发现性别、年龄、打工年限和培训经历等对其培训意愿产生影响[6]。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发现关于职业技能培训学习者及学习需求的研究中,较少考虑到人员类别、户口性质和所属行业等因素对于职业技能培训的差异性影响,对于学习者各特征间的相关性也没有涉及,导致无法深入挖掘学习者背景性特征对于其培训意愿和需求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从2015年开始,天津市面向45岁以下企业中青年职工、院校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开展“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以下简称“福利计划”)。作为承担“福利计划”的培训机构,我校目前已承担数十个工种的培训任务,累计培训数万人次。

通过“福利计划”的实践发现,不同背景(性别、学历、民族、人员类别、户口性质、年龄段)的人群对于所学工种和晋升等级的需求差异较大。为甄别这些差异,并对导致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随机抽取了“福利计划”培训班期中的98个班期共计4 525培训人次进行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以期发现学习者背景性特征之间以及与其学习需求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制定更切实有效的培训对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研究使用SPSS13.0英文版首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以期发现各工种和晋升等级中人群分布的规律,又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发现与学习者需求相关性较高的学习者特征。

(一)数据初步统计

为了解学习者特征及分布概r,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初步统计,对学习者特征及学习需求的数据进行了总体分析。

1.学习者特征数据的总体情况

我们将学习特征划分为性别、学历、人员类别、年龄段、户口性质、行业和民族等。

根据在职人员的户口性质,将其分为本市城镇户口、本市农村户口、外省城镇户口和外省农村户口。失业人员是指户口性质为本市城镇、已进行失业登记且未再就业的人员。农村劳动力是指户口性质为本市农村且未就业的农民。 国资系统主要指国有资产、国有控股、全民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商务系统指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港澳资的企业;中小企业指个体工商户、集体所有制、个人参股和民营企业;其他,指无工作单位的大学生、失业人员或农村劳动力。

各特征统计项数据见表1。

从总体来看,男女学习者人数分别为49.6%和50.4%,两者几乎平衡;大专以下学历人群占较大比重,而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仅占8.9%;在职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占相当大的比重(分别为57.3%和40%),而在校大学生和失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小(分别为1.7%和1.0%);约89.1%的学习者年龄段集中分布在20岁至50岁之间;从总体来看,本市户口人员占培训人员总数的92.1%;来自于中小企业的在职人员和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在校大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占比重较大(分别占32.6%和42.7%),而来自于国资系统和商务系统的在职人员占比重较小(分别占2.4%和16.3%);培训人员共覆盖9个民族,汉族人员占绝大多数。

2.工种数据总体情况

选择学习各行业的人数和比例统计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从行业选择来看,学习者人数较多的工种行业包括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制造业也占据一定比例,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人数仅占4.4%。

3.等级数据总体情况

学习者职业资格等级晋升分布情况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晋升初级和高级职业资格的学习者分别占53.8%和43.4%,x升中级职业资格的学习者仅占较少部分。

(二)工种及等级内部分布情况

为了解各工种及等级人群分布规律,我们分别对各工种和等级的人群分布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1.各工种内部人员分布情况

性别分布情况:由于职业特殊性,个别工种(保育员、茶艺师、服装制作工)女性学习者占多数外,其他工种内部男女学习者之间的数量差异几乎可以忽略;学历分布情况:不同工种内学历分布差异较明显,茶艺师、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和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三个工种的学习者学历普遍较高,大部分人都在大专以上学历,其余工种的学习者学历普遍集中在中专及以下;人员分类情况:不同工种间各类别人群分布差异性较明显,每个工种基本上集中覆盖2―3个类别人群,其中养老护理员以及农、林、牧、渔业的三个工种和制造业(机械)的两个工种集中分布在农村劳动力这一人群中,其他工种基本集中分布在在职人员中;年龄段分布情况:各工种人员年龄分布情况与总体情况基本吻合;户口性质分布情况:各工种人员户口性质分布与总体情况基本吻合,本市户口人员占大多数;行业分布情况:除茶艺师外,其余各工种内部人员基本集中在一个行业,分布十分集中;民族分布情况:民族分布情况与总体情况基本吻合。

2.各等级内部人员分布情况分析

性别分布情况:各等级内部男女学习者基本持平,与总体情况基本吻合;学历分布情况:各等级内部学习者学历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中级人员仅分布在中专和初中学历人群中,初级和高级在各个学历层次均有人群分布;人员类别情况:各等级内部人员类别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中级人员仅分布在本市在职农村人员这一人群中,初级人员主要分布在农村劳动力中,而高级人员主要分布在各类在职人员中;年龄段分布情况:各等级内部年龄段分布差异不大,不同等级在不同年龄段均有分布;户口性质分布情况:各等级内部人员户口性质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中级人员仅分布在本市农村户口人员中,初级人员和高级人员主要分布在本市农村户口人员中,但本市城镇户口人员也占据一定比重;行业分布情况:各等级内部人员所属行业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中级人员仅分布在中小企业中,初级人员主要分布在无工作单位人群中(在校大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高级人员主要分布在中小企业中,但来自商务系统的人员也占据一定的比重;民族分布情况:各等级内部人员民族分布情况同总体情况基本吻合,汉族人员占据绝大多数。

(三)学习者特征与学习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

为探索学习者各特征间以及学习者特征与工种、晋升等级需求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学习者各特征间及其与学习需求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发现相关性较高的学习者特征以及与学习需求相关性较高的学习者特征。

一般认为,相关系数低于0.3为弱相关,相关系数在0.3和0.8之间为中度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8则为高度相关。由下页表4可知,两两之间存在显著中度或高度相关的学习者特征有:学历与人员类别、学历与年龄、人员类别与户口性质、人员类别与所属行业。与学习者对于所学工种和晋升等级需求存在显著中度或高度相关的学习者特征是人员类别和所属行业。

三、研究结论

根据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我们在以下方面得出初步研究结论:

从工种选择上来看,与民生相关的行业,如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或者新兴技术产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成为当前职业技能培训的热点。

从晋升等级上来看,晋升初级和高级职业资格的学习者数量基本持平,而晋升中级职业资格的学习者数量相对较少。“福利计划”要求晋升中级和高级的学习者需要在其原等级的从业职业年限达到一定要求,晋升等级越高则要求相关从业年限越长,而晋升初级无此项要求。这一现象反映出学习者中无相关从业年限的人数和具有较长相关从业年限的人数较多,而具有一定相关从业年限并符合中级晋升要求的学习者人数较少,学习者相关从业年限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学历、人员类别、户口性质和所属行业四个因素对非学历技能培训学习者的需求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非学历技能培训学习者中低学历人群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且不同工种和等级间学习者学历分布差异较明显;在职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占相当大的比重,而在校大学生和失业人员占比较小,且不同工种和等级间各类别人群分布差异性较明显;本市户口人群占绝大多数;所属行业来自于中小企业的在职人员和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在校大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占比重较大,而来自于国资系统和商务系统的在职人员占比重较小且各工种和等级内部人员基本集中在一个行业,分布十分集中。性别、年龄和民族因素对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对学习者需求产生显著影响的各特征之间相互影响,如学习者人员类别与其学历、户口性质和所属行业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人员类别和所属行业是影响学习者需求的关键因素。

四、对策建议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研究结论,结合天津市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从以下方面提出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

(一)根据学习者特征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培训机制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习者自身背景性特征会对其培训需求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培训前应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关注学习者自身特征对其需求产生的不同影响,根据学习者学历层次、人员类别、户口性质和所属行业的不同,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培训机制,做好培训的顶层设计,结合学习者的行业分布、职业特长和类别制定差异化的培训对策,以期将培训效果落到实处。

(二)充分发挥高校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职业技能培训中在校大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学校在职业技能培训中无用武之地。 应扩大职业技能培训在高校学生中的覆盖面,吸收更多高校学生参与培训,为他们顺利转变为职业人做好准备。此外,在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资源的建设方面,充分吸收职业院校教师加入培训教师队伍, 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的作用。

(三)e极关注弱势群体对于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

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残疾人和进城务工人员应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在这几类人群中的宣传力度,重点关注他们的特殊需求,面向这几类人群开设适合他们的工种和等级,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以期通过培训真正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水平,促进新型农民工的顺利转型。

(四)建构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评价体系

最终的职业资格认证和鉴定是职业技能培训的最终环节和关键环节。为确保资格认证和鉴定的顺利进行,应做好培训评价与评估,开通培训质量监督与意见反馈通道,做好学习者追踪服务与调查,根据意见反馈及时调整培训计划,以期将培训效果最优化。

(五)加大民生类行业和新兴技术产业的培训力度和范围

从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民生类行业和新兴技术产业最受学习者青睐,因此,应加大这两类行业的培训力度和范围,加强这两类行业的师资力量、培训场地和设施、支持服务力量,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支持,满足其培训需求。

(六)根据学习者从业年限把握其职业资格等级晋升的时机

学习者相关从业年限呈现两极分化现象,这就要求培训组织者根据各类工种学习者从业年限的规律把握其职业资格等级晋升的合适时机,提供适合其从业年限的职业资格等级晋升机会。

参考文献:

[1]夏怡然.农民工的在职培训需求及其异质性[J].世界经济文汇,2015(2):58-72.

[2]姚金蕾,闫志利.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研究与实践的国际比较[J].继续教育研究,2014(1):24-27.

[3]朱琳.长春市外来务工青年参加职业培训需求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3.

[4]杨晶,邵林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4):61-66.

[5]丁煜,徐延辉,李金星.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11(3):29-36.

[6]杨晓军,陈浩.城市农民工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1):46-53.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ers' Characteristics and Learning Needs in Non-academic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LIU Li-na, YANG Shun-qi

(Tianjin Ope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9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