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标准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标准范文1

关键词:城市燃气;规划设计;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6.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燃气管线的设计及疏通已经成为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燃气工程也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其具有环保性、高效性的特点,进而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标志。从城市燃气规划设计标准化的角度分析,城市燃气工程的建设规划既要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也要保证燃气运送管道的安全性以及高效性,并且需要考虑到燃气负荷、管线负荷、气源选择等因素。此外,也要对入户燃气使用进行相关的安全性进行设计,从而能够保证城市燃气工程的安全性,促使城市能够朝着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

城市燃气规划设计前期调研活动的展开

在拟建城市燃气工程建设规划环节中,应该开展相关的调研活动,进而能够保证燃气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以下是笔者依据自身设计工作经验,对于城市燃气规划设计前期调研活动的概述:

对于气源以及燃气管道工艺路线的调研

在城市燃气工程建设初期,应该依据城市的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气源位置以及燃气的类型,同时也应该对让燃气管道的工艺路线进行调研设计,确保燃气管道设计结构不影响其他城市建设规划项目。同时,在工程开展过程中也需要是否引入新的工程技术以及专利购买的问题,并且综合分析燃气管道工艺设计的经济性。

对于城市燃气安全系数的调研

燃气工程能够有效地实现能源的集中管理,但是相关储气站以及管道的建设也暴露处了众多的安全问题,因而在进行燃气工程相关设计时,应该燃气运输管线、配套设施以及相关的安全检测装置进行必要的调研,进而能够确保城市燃气工程的顺利开展。

对于城市燃气规划工程环境的调研

对于城市燃气规划工程的建设,要切实的保障气源的可靠性,应该提高燃气运输的效能,进而需要对城市内的气象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水电动力等相关条件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对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选择,保证城市燃气规划工程的经济性的特点。

关于燃气负荷的预测

在城市燃气规划工程中,因该对燃气负荷进行相应的确定,这样不仅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气源,也能够促使燃气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以及前瞻性,进而能够提升燃气工程建设的效能。

对于燃气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来说,燃气负荷的运算需要以现有的燃气好靓作为基础,然后根据本地区GDP以及(各产业)同步增长的情况进行相关的预算,当然预算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到本地区内的产业结构以及能源耗量等因素,通常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的办法拟合出燃气耗量和 GDP、 产业结构以及能源耗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对规划期末的燃气耗量进行预测。

对于新建城区来说,应该依据新建城区的产业规划以及相关的工业园区的因素,催不同产业单位面积的耗气量进行预测,从而对燃气负荷进行较为准确的预算。同时,也可以极端出不同类别产业结构的总耗能量,然后对燃气耗量进行折算。

总的来说,对于城市燃气符合的预测存在着不确定性,数值方面也较不准确,因而为了提高燃气工程配套设施的效用价值,对于特殊区域或重点区域,可以采用多种预算方式却最佳值得方式对该区域内的耗气量进行较为准确的预算。

提高燃气的保障力度

为了保障城市燃气工程的保障力度,应该对应急气源进行规划性设计以应对主燃气工程系统在使用中发生相应的故障。同样,在燃气保障规划设计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天然气调峰的问题,即当城市燃气用户用气不均匀情况存在时,应该采用相应的调峰方式,保障用户得到稳定的燃气供应。天然气作为城市的主要气源,燃气的使用领域较为广泛,因而会产生相应的调峰问题,天然气调峰按照解决的用气波动周期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季节调峰、日调峰和小时调峰。城市天然气调峰方式主要包括:储气调峰、机动气源和用户侧管理(即发展缓冲用户)三类。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储气调峰方式有长输管道末段储气、 高压管束储气、地面储罐储气、 LNG储气和地下储气库储气等。 储气调峰的方式繁多,各种有其特点和适用条件。经济性特点较为明显的调峰方式为比较常用和经济的方式是地下储气库、 高压管道(高压长输管线或环城管建设地下储气库可有效解决供气方与用户之间因季节峰谷差、 维修更新管道、长输管道意外事故等造成的供需不平衡问题,并起到天然气战略储备的作用。 针对于调峰方式的选择也要针对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选择。

总结

总之,燃气工程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保障性建设内容,对于城市燃气规划设计的研究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本文主要简单的论述了城市燃气负荷预测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燃气工程的保障力度,由于篇幅有限,所论述的范围较为有限,对于城市燃气规划设计也应该包括城市燃气运输方式的规划设计等,城市燃气的规划设计要以提高燃气工程设施的效用以及积极性为主要考虑因素。

参考文献:

[1]李颖.城市燃气供需平衡方法概述[J].工业设计.2011(08).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标准范文2

【关健词】建筑施工 ;节水技术;综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TV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我国“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快速发展的第一大制约因素,此现象在苏州地区也不例外,同样也面临着资源型、水质型缺水的困扰。尤其是近年来我市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大量的工业建筑、民用建筑拨地而起,建筑施工节水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摆在节水管理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建筑施工用水节水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全市2011年建筑施工规模及用水量。

据统计,苏州市2011年各种建筑类型面积合计8218.73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2011年苏州市城市建设年鉴

根据针对30个建筑工地建筑施工综合用水量的抽样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施工综合用水量0.29立方米,由此推算全市总的施工综合用水量可达到2383.43万立方米,占全社会用水量的2.66%。由此可见,强化建筑施工节水管理势在必行。

二、建筑施工主要用水环节及影响因素。

1、施工现场必须满足施工、生活和消防等用水需要。施工用水是建筑施工重要的物质资源, 工程施工中水泥混凝土搅拌、材料加工调制、安装砌筑、浸润养护、调试试验、装饰装修以及机械设备器具清洗等环节用水量约占到整体工程用水量的70%;施工办公区、生活用水主要是职工食堂、卫生洗涤、绿化用水等约占工程用水量的30%。

2、影响用水的主要因素:(1)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首先用水量的大小取决于工程建设的规模性质, 包括场地大小、施工安排、工期长短、机械多寡、高峰期现场人员数量、进度计划、消防用水等;(2)其次是否采用节水施工建材、节水施工工艺、节水施工技术;(3)最后取决于施工现场节水管理:是否制定节水措施方案;是否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施工用水与生活用水计量设施是否健全;生活区是否全部采用节水器具;机具、设备、车辆清洗水是否循环回用;基坑水及雨水是否收集利用等。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个别的基建工地对节水不够重视,跑、冒、滴、漏和常流水的现象随处可见, 致使大量的水资源在施工场地上白白流失,不仅严重影响工程质量,还形成了不安全因素及隐患;在职工生活区域仍时而发现使用非节水型用水器具;施工管理人员节水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施工现场节水管理对降低基建施工用水起到关健性作用。

三、建筑施工用水节水技术和管理措施。

1、开发新型建材与改进建筑作法;

采用先进的轻质高强结构体系, 淘汰废水的建筑与结构设计是工程节水的良好途径。以住宅建筑为例,设计尽可能地采用大开间灵活隔断结构体系,采用石膏板墙、纤维压形板或空心板墙等最大可能的减少传统的砖石墙体结构以减少湿作业。这不仅有利于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减少材料用量, 而且还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施工用水量。以石膏砌块为例, 砌筑1000平方米墙面可节水1.4立方米左右,饰面处后理无需抹灰,可直接做披腻刷涂;消除耗水量大的抹灰工艺,尤其是水刷石砂、水磨石、白灰与水泥砂浆抹灰, 改传统的湿作业为干作业,这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施工用水,而且还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施工工期。

2、建筑施工采用绿色施工管理;

在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制定相应的节水管理制度与目标,建立节水施工管理体系,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定期对职工进行节水施工知识的培训,增强职工节水意识;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严禁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其中养护用水采用薄膜养护。此种方式用水量少、施工方便。

3、施工现场供排水管网合理布置;

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安装循环用水装置;办公区、生活区应安装使用节水器具;建立雨水、中水收集利用系统,优先用于搅拌、养护、冲洗、绿化及现场机具、设备、车辆等用水。我市属雨水充沛地区,建筑用水中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量应达到或超过30%。

加强对建筑施工用水管理;

对建筑施工申请基建用水时,节水管理部门按照用水定额和施工期下达用水计划,并进行用水考核,超计划征收超计划加价水费;定期对基建工地进行执法巡查,对浪费用水现象坚决查处。

四、结论

节约用水现已成为我们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建筑施工节水已成为当前我们节水管理者面前的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值的欣喜的是,我市工业园区、高新区等新建项目已按照绿色民用建筑、绿色工业建筑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现场施工按照绿色施工导则规范进行施工管理,建筑施工节水技术正在推广实施与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绿色民用建筑设计标准》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标准范文3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区域经济;影响

目前,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了25万公里,其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构筑起与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速公路网。构建完善的高速公路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也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内地高速公路的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90-2006年,我国共建成了4.1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位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到2010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6.5万公里。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

高速公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其建设对经济的发展、区域土地开发、生产要素的合理布局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

一、高速公路建设加快了当地的工业发展

高速公路的建设,有效地降低了沿线地区企业物流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营的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据调查,目前我国物流运输成本在GDP中的比重为发达国家的2倍-3倍,甚至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高速公路的建设则能显著地降低区域企业的运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提高了沿线地区的竞争力。

高速公路网为城市间的往来带来了方便,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使区域优势得到加强,改善了投资环境。利用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可以加强各类工业园区建设,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内部的升级。

二、高速公路建设能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农产品易腐烂、易损伤、难保存等特性决定了其产品价值的实现对良好交通条件的特殊要求,高速公路缩短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保证了农用物资和救灾物资的及时调入,加快了农业信息的交流,有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业的现代化经营。

高速公路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条件,使农业资源可以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从而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三、高速公路带动了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山水景区开发建设力度逐年加大。高速公路为旅游业的发展铺就了一条条旅游大通道。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加速,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渐被打破。这对于依赖交通条件的旅游业来说,无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交通、住宿、旅行社三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交通摆在了第一位。交通条件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到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

高速公路的建设,缩短了旅途时间,提高了旅游的舒适性、方便性和连续性,促使观光形态从通过型向滞留型转变。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血脉”,可以让与旅游相关的产业衔接起来,形成规模效益,推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高速公路直接投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高速公路建设作为一项数额巨大的投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公路的建设对沿线地区带来的资金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各种原材料的投入。每增加1亿元的公路建设投资,需要用10万吨水泥,1300吨沥青,1300吨钢材等,高速公路各种建材的需求可谓巨大。第二,公路投资能产生十分明显的消费乘数效应。即增加1个单位的投资,可拉动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是2.63个单位。第三,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高速公路用工量巨大,每增加1亿元的公路建设投资,可增加近2000个就业机会。相关人员也会通过劳动获取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些收入都将对启动市场和拉动消费有一定作用。第四,征地拆迁费。一般高速公路建设会涉及到大量的征地拆迁,总量巨大的征地拆迁费对当地住房市场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改善了我国公路技术等级结构,彻底改变了我国公路事业的落后面貌,大大缩短了我国同发达国家在相关领域之间的差距,较为有效地拉动了内需,带动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高速公路网络化尚未完成,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网络化程度较高,西部网络化程度低。二是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较高,建设成本巨大,一般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在3000万/公里以上,筹资压力较大;贷款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还贷压力较大。三是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费用大多来源于贷款,政府投资的比例较低,从总体上看,我国高速公路通行费水平偏高。四是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然而高速公路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实施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少高速公路带来的噪声污染、尾气污染、土地矛盾等问题是实现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参考文献:

1、张东风,马广青,张东红.中国高速公路产业论[M].中国社科出版社,2007.

2、臧学英.中外区域经济开发战略模式的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2001(2).

3、寇团明,李海斌.公路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1(5).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标准范文4

近年来,各类工业园区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施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生态社会的绿化植树工程等,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难度,电网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线路因外力原因造成的故障比例越来越高。经统计,2010年以来,济宁地区由于外力破坏而导致电力事故321起,其中因违章施工、违章作业造成电力事故126起,占总数的39%;因违章种植树木导致电力事故85起,占总数的26.5%;由于蔬菜大棚管理不善而引起电网事故73起,占总数的22.5%;发生犯罪分子盗窃电力设施案件36起,占总数的12%,所以以防止外力破坏为重点的电力线路需要超前管理。

1 防外破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输电线路防外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外力破坏的处理难度越来越大,防治成本呈几何数字增长,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时刻受到威胁。第一,电力部门告别了过去拥有行政执法权的时代,无法对线路造成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进行处罚,在防外理中只能依靠政府的支持,而政府部门在此过程中又不愿意揽摊子,在防外破工作中存在较多的不作为,电力部门只能采取多人监护、现场蹲守等被动措施;第二,电力线路增长迅速,电力部门受到人员、精力等的限制很难将线路保持在可控、在控的状态,并且随着城乡的建设越来越多,线下违章施工、违章建筑现象层出不穷,很多特种车辆施工人员盲目施工,各种外力破坏现象防不胜防;第三,在线路基建工程竣工后,由于线路防护区内青苗、树木、线下建筑等的赔偿问题不容易解决造成的遗留问题,给电力部门后期的维护和运行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和麻烦。

2 超前管理内涵和主要做法

电网企业以防外破为重点电力线路超前式管理的主要内涵是,电网企业采取切实措施,增强全社会保护电力线路的意识,形成预防控制机制,建立起由政府支持,供电单位主抓,群众积极参与的防外破工作格局。

2.1 做好领导组织,严把责任落实

2.1.1 健全组织,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分层分级护线组织,开展全过程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明确各单位应负的护线责任,并把因分层分级护线责任不到位造成的事故列入有关单位的安全目标。细化量化各级人员的护线责任,确保责任到位、压力到位、考核到位,形成分层分级护线工作的闭环管理。

2.1.2 严格管理,有效运行。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开展线路走廊清理工作。各分层分级护线单位成立专门护线班,实行专职护线员与供电所兼职护线员两级护线;各供电所与派出所组成联安联防巡逻队,对输变电设施进行定期巡视。招聘当地热心群众作为护线员,及时巡视、发现电力设施运行情况并向供电所汇报。

2.2 争取政府政策支持,积极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2.2.1 政府主导,广泛参与。积极促使市政府下发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管理办法,成立由市领导为组长的输电线路防外破领导小组,并积极争取市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

2.2.2 强化沟通,超前控制。在明确各级政府部门保护电力设施职责的基础上,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联系和沟通,超前防范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例如规划管理部门在编制城乡规划时,结合电网发展规划,提前预留线路通道;在规划、审批新建项目时,及时通知市经信委、国资委、供电部门确认是否危及电力线路安全运行。林业、公路部门在规划绿化植树时,在线路保护区内种植低矮树种,并协调做好电力线路通道内树木的修剪、移栽和砍伐工作等,超前控制线路保护区内的新增隐患。

2.3 实行联合执法,依法推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隐患的整治

2.3.1 识别隐患,强化治理。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筑、违章施工、线树矛盾、蔬菜大棚问题,是困扰供电单位多年的难点问题。针对防护区内存在的违章建筑、违章施工等安全隐患,对责任单位下达“危及线路安全隐患通知书”,但是部分单位个人拒绝签收。为此应联合政府部门联合整治,集中组织开展线路保护区内各类安全隐患整治活动。

2.3.2 查打结合,依法惩处。为加大线路保护区内隐患的整改力度,成立由经信委、国资委、公安机关和输电运检室相关人员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加强电力设施保护执法,对不整改采取强制措施。在此基础上,部分县区设立电力治安办公室,抽调精干民警派驻公司下属单位,积极配合有关涉电案件的处理,在对电力设施的有效保护、打击窃电、维护公共安全和电力企业利益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2.3.3 突破难点,典范推广。对于造成线路跳闸的典型事件,运用法律途径,依靠公检法部门的大力支持,对“钉子户”“难缠户”进行集中整治,对危及电力线路安全的违章建筑、违章设施和违章树木进行集中清理。主动拿起法律武器,将非法在线路防护区内建筑蔬菜大棚且未采取措施,致使大棚塑料薄膜和固定大棚的铁丝搭到输电线路上,造成线路事故的农户推向法庭,有效地震慑了在线路保护区内修筑蔬菜大棚的违法行为。

2.4 强化专业管理,加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

2.4.1 率先垂范,精益求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线路运行部门精心组织,缩短巡视周期,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由于电力线路的特殊性,单靠日常周期巡视难以满足要求,有时在一个巡线周期内线路保护区内的隐患已经形成,再督促落实整改,要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困难较大。为此,应充分发挥分层分级护线组织的作用,要求基层护线员对线路通道进行定期巡视(一般每周1~2次),及时发现和制止保护区内违章作业、植树、建筑施工等行为,弥补专业运行单位所做不到的工作漏洞。对已经建成或在建的单位,不予办理用电报装手续,从源头杜绝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行为。

2.4.2 提高标准,落实技防。第一,提高输电线路的设计标准。部分线路已不能满足线路运行环境的变化:城市的大规模建设、生态绿化植树工程、农村产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高大施工、作业机械的使用等。因此,在新建线路设计时适当提高标准,对运行时间长的老旧线路,加大投入进行彻底改造,提高线路对地距离,增强输电线路抵御外力故障的能力;第二,在线路设计时充分考虑避开绿化林带,提前与市政规划设计部门的沟通,在道路绿化规划时提前安排,避开线路

通道。

2.5 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提高线路防护的法律意识

为确保输电线路保护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应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将电力设施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用电等方面的知识制作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宣传。针对部分地区蔬菜大棚多,易被大风刮起造成线路故障的实际,在组织专门力量对蔬菜塑料大棚进行排查的基础上,采取与沿线大棚户主签订电力设施保护协议等方式,督促农户由过去的铁丝绑扎改为尼龙绳或用竹杆封压,有效地降低因大棚导致线路故障的发生几率。针对建筑施工、违章作业、植树等重点问题,组织对吊车、挖掘机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备案,配合市技术监督局对特种司机进行了专题安全培训,确保线路附近作业安全。针对破坏电力设施的典型案例,有代表性地选择有关单位进行重点处罚和曝光,组织有关用电单位召开事故现场会,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标准范文5

一、城市化的挑战

所谓城市化,从人口学角度看,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民变市民、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从地理学角度看,就是城市向周边地区扩散、农村变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张、新兴城镇不断涌现的过程;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传播,城市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取代农村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的过程;从经济学角度看,就是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生产方式取代农村生产方式的过程。可见,城市化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国民意识转变的过程。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超过30%即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中期阶段,超过70%则进入城市化水平增长趋缓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目前,杭州城市化水平已达62%,已处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中后期。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既给杭州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城市空间形态面临挑战。千百年来,杭州城市始终定位于江湖之间,东、南受制于钱塘江,西面受制于西湖群山和西溪湿地,形成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空间形态。这种背山、临湖、倚江的空间格局,使杭州城市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城市建设只能“摊大饼”。随着杭州城市化加速推进,特别是外来人口大量涌入,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弊端日益显现,发展空间不足、环境质量下降、道路交通拥堵等现代“城市病”日益加剧。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更新城市空间形态,加快构筑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大都市。

(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面临挑战。杭州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现,证实杭州已有8000年文明史;而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则实证了杭州已有5000年建城史。保护好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是杭州市委、市政府第一位的责任,也是杭州全体市民应尽的义务。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与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改善人民生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撞。最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都在“拆老城、建新城”习惯思维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杭州也不例外,这座历史文化城市留给人们的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正愈来愈少。如何在推进城市化中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保护好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考验。

(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面临挑战。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既推动了城市繁荣与发展,也使城市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垃圾处理量剧增,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加剧,光污染、噪声污染也日趋严重。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好生态环境,让杭州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花更艳、老百姓寿命更长,真正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又一重大课题。

(四)缓解交通“两难”问题面临挑战。随着城市人口剧增和轿车进家庭,城市交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自2002年5月1日我市放开机动车上牌至2007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从54万辆增加到132.7万辆,5年增长146%,其中老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从11.5万辆增加到40.3万辆,增幅更高达250%。全市持有驾驶证人员达153万人,5年增长113%。与此同时,市区常住人口增长21.73%,暂住人口增长131%,国内外游客增长40%。虽然这几年我们实施了一系列道路建设整治工程,但城市道路增长远远跟不上机动车增长,“行路停车难”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同时也是最难根治的一大“顽症”。

(五)解决“城中村”和农民工问题面临挑战。“城中村”和农民工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城中村”问题是“形”,农民工问题是“根”。“城中村”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外来人口大量集聚造成的。同时,它与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规模快速扩展,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农村变城市和农民变居民工作跟不上也有密切关系。杭州是我国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2007年全市暂住人口275万人,相当于户籍人口的40%以上,其中外来创业务工人员226万人。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城中村”和农民工问题日益凸现。如何让广大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在杭州安居乐业,如何防止“城中村”演变成“贫民窟”,是杭州在城市化推进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六)弘扬“城市美学”、彰显城市特色面临挑战。个性是城市历史的积淀,特色是城市生命的品格。一座有个性、有特色的城市,才是一座有吸引力、生命力、竞争力的城市。在国际化背景下,城市建设极易走入趋同化的误区。杭州城市富有个性和特色,从人文角度而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自然角度而言,是“真山真水园中城”;从城市美学角度而言,杭州城建伊始就包蕴着“湖城相畔、山坊相望”的中国式家园理想,并代有传承,形成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大山水格局。如何把杭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美学特性传承下来,让它活在今天宏大的城市建设中,构建中国当代的“城市美学”,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内在要求。通过“城市有机更新”弘扬“城市美学”,通过弘扬“城市美学”彰显城市特色,从城市自然和人文的品质根源上继承和发展杭州城市建设的生命特点,是城市化推进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七)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面临挑战。城市现代化,包括建设的现代化、管理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管理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更新管理理念、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手段、加大管理投入、落实长效管理,以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城市建设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实现人的现代化。

(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挑战。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既是应对城市化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城市化带来的产业集聚、人口集中,既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又造成各类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资源短缺,同时也对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减少环境污染、破解要素制约、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迫切要求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推进“退二进三”、“优二兴三”、“腾笼换鸟”,大力发展新型都市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九)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面临挑战。无论是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短缺,还是社会治安形势恶化、违法犯罪活动增多,都对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带来了影响。如何在城市化推进中防止人民生活品质下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和环境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化带来的好处和实惠,让人民群众拥有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

总结这几年杭州的探索与实践,应对城市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必须走“城市有机更新”之路。“城市有机更新”既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更不同于“拆老城、建新城”的旧城改造,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传承历史、面向未来,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其实质就是走科学城市化道路。

二、杭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理念创新

杭州的“城市有机更新”,源于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又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它在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模式。

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现代意义上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一是上世纪40至50年代基于形体规划思想的拆旧建新式改造阶段。二是上世纪60至70年代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渐进式综合性改造阶段。三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多目标和谐更新阶段。杭州的“城市有机更新”,既吸取了西方国家“城市更新”初期阶段拆旧建新的教训,又吸收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城市有机更新理论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历史价值保护、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精华,在继承基础上实现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的最大创新,就在于把科学发展观引入了“城市更新”,强调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质就是走科学城市化道路;就在于把生物学中的“生命”概念引入城市建设,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突出“有机”二字。我们在“城市有机更新”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的“理念”,就集中体现了这种创新和发展。

(一)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在“城市有机更新”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再强调,杭州的每一方水域、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条道路,都是公共资源,都要无条件地还归于民、还归于游客,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为此,在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我们提出“打通西湖、还湖于民”要求,打通西湖沿线,免费开放西湖;提出“还山于民”要求,保留吴山“大碗茶”,恢复“吴山庙会”,让老百姓游得了吴山、游得起吴山;提出“景区美、寺庙兴、百姓富”要求,努力把梅家坞、龙井村、灵隐村等“景中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中,我们提出“还溪于民”要求,强调要让西溪成为“人民的大公园”。一期工程建成开放以后,我们出台了每周一公众开放日、公园IC卡通用、特殊群体免费入园等措施;二期工程“有限开园”后,我们又强调坚持公众开放日制度,并划出特定区块天天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在实施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中,我们围绕“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打通运河两岸游步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治运河沿线旧小区,改善运河两岸危旧房,既解决了运河的可进入性问题,又改善了运河两岸居民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居住条件,使运河真正成了“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我们反复强调,要把西湖、西溪湿地、运河打造成世界级旅游产品,提升杭州旅游核心竞争力,为杭州老百姓种下一棵“摇钱树”,让杭州老百姓捧上一个“金饭碗”。在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中,我们提出要让更多的杭州老百姓“倚河而居”。在实施“33929”、“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两口两线”及扩大范围等道路建设综合整治工程中,我们提出“还路于民”要求,努力打造“畅通工程”、“民心工程”。在实施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中,我们提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满意工程”。在实施危旧房改善工程中,我们又提出办好“老百姓家门里的满意工程”。在这几年实施的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中,我们都反复强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坚持走群众路线,落实“三问四权”,即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充分体现了“城市建设为人民、城市建设靠人民、城市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城市建设成效让人民检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理念。

(二)保护第一。我们积极倡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最大政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与发展“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理念,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要求把各种历史文化遗存包括“工业遗产”、“商业遗产”、“校园遗产”和有保护价值的老房子无一例外地保护下来,当好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薪火传人”。我们提出“保老城、建新城”、“两疏散、三集中”的思路,强调把保护的重点放在老城区,把建设的重点放在新城区,疏散老城区人口和建筑,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高校向高教功能区集中、建设向新城区集中,努力实现名城保护与城市化推进“双赢”。我们反复强调捡起“历史的碎片、文明的碎片”,挖掘、整理、展示历史文化碎片,“串珠成链”,延续城市文脉,丰富文化内涵。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我们还提出了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可识别性原则。所谓真实性,就是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修复必须建立在考古和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以原始资源和确凿的文献为依据,不能有丝毫臆测,以保护和再现历史文化遗存的审美和历史价值。所谓完整性,就是要把历史文化遗存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完整地保护其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所谓延续性,就是要把历史文化遗存的自然变迁和人类活动的信息延续下去,特别是要延续原住民的生活形态。所谓可识别性,就是对生态环境特别是人文景观的任何修复,都要坚持老的就是老的、新的就是新的,使两者既相互协调又明显区分。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中,我们始终坚持“修旧如旧、似曾相识”理念,历史建筑保留传统风貌特色,新建建筑充分吸收杭州传统建筑、地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做到“神似”而非“形似”,坚决杜绝“假古董”。我们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至2007年底共55项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8项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居全省首位。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保护第一的理念。

(三)生态优先。在西湖、西溪湿地、运河综合保护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积极保护方针,强调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通过适度利用实现真正的保护,努力在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实现三个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实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我们反复强调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在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坚持社会和经济效益无条件地服从于生态和环境效益。在西湖综合保护中,我们提出“淡妆建筑设施、浓抹花草树木”要求,强调要尽最大可能降低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尽最大可能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中,我们又提出最小干预理念,强调严格控制建筑和建设规模,大力削减人类活动的强度,在生物资源调查和生态环境研究基础上,保护和修复地貌、水域的原生性,保护好柿基鱼塘、桑基鱼塘这些次生湿地的标志,加强湿地生态植物的培育,对现有植被进行必要修复,突出自然和野趣,充分体现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恢复和重建西溪历史上的最佳生态,形成与国家湿地公园相匹配的生态环境。在“一纵三横”、“五纵六路”、“两口两线”道路综合整治和背街小巷改善、危旧房改善、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等工程中,我们提出“清洁、亲水、清静、绿色、无视觉污染”的理念,强调要努力让杭州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花更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的理念。

(四)文化为要。我们反复强调,“自然的绿色”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文化的绿色”是民族精神的“基因”,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仅要在规划上注重文化导向,更要在建设中体现文化品位;不仅要注重整体文化氛围,更要注重历史的碎片、文明的碎片;不仅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更要注重发展先进文化。为此,在实施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三大综合保护工程中,我们始终把“突出文化”作为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大力挖掘和弘扬西湖文化、西溪文化、运河文化;在实施市区道路综合整治和背街小巷改善等道路工程整治改善工程中,我们不仅高度关注道路的交通功能、生态功能,更高度重视通过挖掘历史文化碎片和添置文化小品来增强道路的文化功能。在实施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弘扬杭州城市的“水文化”,彰显“倚河而居”、“江南水城”、“五水共导”的城市特色。在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滨江科技城建设中,我们高度重视弘扬“钱塘江文化”,充分体现“大气开放”的时代精神。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文化为要的理念。

(五)系统综合。我们始终坚持把“城市有机更新”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来抓,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由点到面、由线到片,系统综合、有序推进。这几年我市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均使用“综合保护”、“综合整治”、“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这样的名称,体现了系统综合理念;从重建雷峰塔到对西湖实行全方位保护,从西湖综合保护到西溪湿地、运河综合保护,从道路综合整治到河道综合整治,从“城中村”改造到城郊结合部成片整治,体现了系统综合理念;从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坚持整治、绿化、引水、造景“四位一体”,到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提出截污、驳坎、清淤、绿化、配水、保护、造景、管理“八位一体”,到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提出“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目标,体现了系统综合理念;市区道路综合整治、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背街小巷改善等工程均涉及道路改造、建筑立面整治、城市家具配置、绿化和“亮化”、广告和店招店牌整治、架空线“上改下”、历史文化碎片发掘与整理等10多项内容,体现了系统综合理念;我们提出以“路(河)有机更新”带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更体现了系统综合理念。

(六)品质至上。对“城市有机更新”工程,无论大小,我们都反复强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四高”方针,强调“细节为王”、“细节决定成败”,强调精益求精、不留遗憾。我们明确要求,工程实施前,规划设计方案公开展示,广泛听取和采纳市民群众、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工程实施中,用料、施工、美化、视觉污染整治和植被恢复等都要严格遵守设计标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严格实施工程监理;工程建成开放前,要专门组织各方面专家和原住民代表“挑毛病”,并及时整改到位,使每一个景点、每一处建筑都经得起人民的检验、专家的检验、历史的检验,成为“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世纪精品、传世之作”,成为“今天的建筑、明天的文物”。我们还提出了“和而不同”、“杭而新”、“中而新”等理念,要求建筑风格、色彩、材质等充分体现多元共生、多元融合、多元和谐,特别是新建筑要把新的建筑元素与老的建筑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我们高度重视独特性、差异性甚至唯一性,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中提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首先要打以桑基鱼塘和柿基鱼塘为特征的“自然景观牌”,这是西溪湿地最具独特性、差异性的景观特征;像中国湿地博物馆这样的新建筑,则要成为具有独特性、差异性甚至唯一性的标志性建筑。在实施“两口两线”及其扩大范围建设整治工程中,我们要求挖掘、整理和展示的历史文化碎片要防止与“一纵三横”、“五纵六路”道路综合整治工程的文化陈设相雷同。在实施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过程中,我们要求每条河道都要有独特性、差异性,防止“千河一面”。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品质至上的理念。

(七)集约节约。在“城市有机更新”重大工程建设中,我们始终高度重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强调集约用地、节约用地,强调打造“廉洁工程”、“节约工程”,不浪费纳税人每分钱,努力在集约节约与打造精品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我们坚持“一调两宽两严”原则,强调向规划要土地、要资金,通过调整优化规划,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借地生财、借地发展。“一调”,就是调整优化规划;“两宽”,就是在不影响城市天际线和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放宽建筑容积率、放宽建筑高度;“两严”,就是严保绿化率、严控建筑密度。我们积极引入“紧凑型城市”发展理念,提出在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下沙副城、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白马湖区块的局部区域开展“紧凑型城市”试点。我们始终坚持“政府做地、企业做房”,重大工程建设涉及的所有出让地块,均按规定程序实行“招拍挂”,努力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对各项重大建设工程,我们均实行严格的审计制,节约建设资金20%以上。我们要求钱江新城努力打造杭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把市民中心建成节能型建设的样板。我们还专门组织力量,对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进行绩效评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集约节约理念。

(八)可持续发展。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中,我们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后代需求的能力,不吃子孙饭,不断子孙路,充分体现“代际公平”。特别是在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中,我们提出城市是一个生命体的理念,强调城市也有自己的“生命信息”、“遗传密码”,必须在做好保护、管理、经营文章的同时,做好研究文章,收集城市的“生命信息”,破译城市的“遗传密码”,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让城市不忘“回家的路”,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让杭州这座千年古城“再活一个五千年”。

三、杭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践探索

迈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围绕应对城市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先后实施了20多项重大工程,由点到面、由线到片,大力推进城市形态、街道建筑、自然人文景观、城市道路、城市河道、城市产业、城市管理的有机更新,初步形成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走科学城市化道路的“杭州经验”。

(一)城市形态的有机更新。应对城市化挑战、治理现代“城市病”,根本出路在于更新城市形态。为此,市委、市政府在新世纪初作出了萧山、余杭撤市设区和编制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两项重大决策。2001年2月,萧山、余杭撤市设区,杭州市区面积由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为推进杭州城市形态有机更新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07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杭州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勾画了“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杭州城市新格局。我们依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推进“城中村”改造,建设钱江新城,打造“三副六组团”,启动地铁一期和萧山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实施“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半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筹划建设“品质之江”、“城东新城”,推动杭州城市从“倚湖而兴”向沿江跨江发展、从“摊大饼”向“蒸小笼”、从“一主无副”向“一主三副六组团”、从“三面云山一面城”向“一江春水穿城过”、从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时代”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钱塘江时代”转变,构筑“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空间布局。

(二)街道建筑的有机更新。近年来,我们围绕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把26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列入保护名录,完成了大井巷―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一期、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区一期、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一期、梅家坞历史地段保护整治、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一期等工程,开展上城区元福巷历史地段、下城区武林路历史地段、江干区笕桥路历史地段和西湖区留下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试点,扎实推进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湖滨综合整治二期、清河坊二期和湖边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拱宸桥西历史街区保护等工程;围绕保护修缮历史建筑,公布了3批共192处历史建筑,将70多处历史建筑列入保护修缮计划,修复了玛瑙寺旧址等一批历史建筑,启动了枝头巷13号等10处重点保护修缮项目,保护修缮了60多处文保单位,启动了良渚大遗址公园综合保护工程,保护和利用好雷峰塔遗址、跨湖桥遗址、老虎洞窑址、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良渚古城遗址等文物考古遗址;围绕老街老巷保护更新,按照“洁化、绿化、亮化、序化”和“人性化、人文化”要求,连续5年实施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全面启动危旧房改善工程。

(三)自然人文景观的有机更新。2002年以来,我们先后实施了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湖三园”建设等重大工程,走出了一条自然人文景观有机更新的新路子。围绕“保护西湖、申报世遗”目标,我们连续7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连续6次推出“新西湖”。围绕打造国家湿地公园,我们连续6年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占地面积10.64平方公里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于今年“十一”全面建成。同时,我们结合举办2006首届中国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实施湘湖保护与开发工程,建成“一湖三园”即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和杭州世界休闲博览园、杭州东方文化园、杭州世界休闲风情园,成功举办了2006首届中国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

(四)城市道路的有机更新。城市道路有机更新是杭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重点之一。2002年以来,我们按照打造“畅通工程”、“民心工程”、“生态工程”、“文脉工程”、“竞争力工程”五位一体要求,坚持以“道路有机更新”带动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自然和人文生态保护、“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土地开发利用、“四化”长效管理,先后实施了“33929”、“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两口两线”及扩大范围道路建设整治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城市河道的有机更新。杭州有江、有河、有湖、有溪(西溪等湿地),又临海,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五水共导”山水城市。围绕彰显“五水共导”的城市特色,近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了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两大工程,走出了一条以“河道有机更新”带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新路子。我们连续7年实施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不断强化运河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商贸、居住“六大功能”,先后两次推出“新运河”;按照“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的目标,自2007年起全面启动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绕城高速公路圈内长度1公里以上291条、873公里河道的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

(六)城市产业的有机更新。围绕推进城市产业有机更新,我们提出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的战略思路,明确了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战略方针,提出了建设“一城、七中心”的战略目标,确定了以大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为龙头发展门类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重点,先后实施了四大省级开发区建设、老城区企业搬迁、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市场整合改造提升4大工程,推进“退二进三”、“优二兴三”,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服务业大市,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更新,有力地推动了从“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杭州服务”的历史性跨越。

(七)城市管理的有机更新。“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管理更新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题中之义。围绕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我们大力推进管理目标、体制机制、管理设施、管理内涵、管理手段的更新,努力实现“民本、从严、依法、标化、长效、精细、品质”管理。管理目标不断提升,从打造“没有垃圾、没有痰渍、没有牛皮癣”的“清洁杭州”提升为打造“清洁、亲水、清静、绿色、无视觉污染”的“国内最清洁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城市管理网络,实现了“管养分离、管干分离,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城管经费从1999年的不足40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8亿多元;城市设施不断改善,推进背街小巷改善、截污纳管、环卫设施升级改造、低洼积水治理、公交设施改造、城市照明和景观亮灯设施改善;管理内涵不断拓展,管理内容由“洁化、绿化”拓展为“洁化、绿化、亮化、序化”,从单纯的平面保洁拓展到立面景观管理、城市公交供水供热供气等公用服务、防汛抗台抗雪城市应急处置、城市环境品质管理,城市管理覆盖率从2003年的23%提高到2007年的92%。管理规范不断完善,道路保洁从12小时提高到18小时,主要“窗口”和主要道路实行24小时保洁,垃圾滞留不超过15分钟。管理手段不断改进,完成“数字城管”一期项目工程,“数字城管”覆盖面积达192平方公里。

四、杭州下一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思路举措

杭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已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城市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出台举措,充分发挥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作用,组织高水平专业团队做好专题研究和策划,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走科学城市化之路,推动杭州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一)继续推进城市形态有机更新。重点抓好“城中村”改造、钱江新城建设、“三副六组团”建设特别是钱江世纪城建设、地铁一期、“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半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之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城东新城”建设等重大工程。

(二)继续推进街道建筑有机更新。加快推进考古遗址、历史街区、历史地段、文物建筑的有机更新,重点抓好南宋皇城遗址综合保护、良渚大遗址公园综合保护、中山路和拱宸桥西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等重大工程。

(三)继续推进自然人文景观有机更新。重点是抓好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湘湖保护与开发和南湖滞洪区保护与开发等工程。

(四)继续推进道路有机更新。重点抓好“二绕三纵五横”市区快速路网建设、市区道路综合整治、支小路改善和市区慢行交通系统和静态交通系统建设等工程。

(五)继续推进河道有机更新。重点推进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二期和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加快市区河道慢行系统和水上交通建设,力争2008年国庆节前第三次推出“新运河”,推出以运河为中心的3条水上旅游线路,力争2008年完成138条市区河道整治。

(六)继续推进产业有机更新。加快杭州高新开发区和杭州经济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建设步伐,强力推进四大省级开发区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浙江大学科技辐射作用,建设紫金港校区(留祥路)创新创业一条街。加快企业搬迁和主城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省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继续实施市场整合改造提升、实施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工程,加强杭州“老字号”等商业遗产的保护。加快“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实施萧山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增辟国际航线,推进区港联动,构建空港经济圈,打造长三角综合交通物流中心。以产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促信息产业化,拉长信息产业链,加快发展信息与软件服务业,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和“中国网商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平抑房价,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区,培育服务外包骨干企业,把杭州打造成我国重要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