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平面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商的平面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商的平面设计范文1

1 背景

海洋石油领域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建立在各类设计数据之上的海上平台机械电气设备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但随着海洋石油事业的快速发展,已建和在建海上生产平台快速增加,海上平台机械电气设备的设计和管理逐渐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1)海上平台机械电气设备数据还未能有效汇总,导致相关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快速地利用积累的设计数据;2)各类设备参数、设计数据、成熟的设计成果无法及时共享和比选;3)难以快速有序地开展前期研究电气相关计算工作。目前面向海上平台机械电气设备的数据共享还缺乏成熟的解决方案与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海上平台机械电气设备标准化设计提供数据与信息支持,提升专业设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必要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以完成平台机械设备参数、电气设备信息数据和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1],并掌握各类型各阶段设备参数的变化情况,实现数据的综合检索查阅及设备比选,规范常用电气计算方法。

本文面向海上平台机械电气设备设计领域,基于.NET平台,应用Spread组件进行二次开发,结合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批量数据采集、数据协同共享和综合查询计算比选功能,形成了面向海上平台机械电气设备的数据共享平台,解决了实际问题。

2 数据共享平台总体逻辑结构

数据共享平台总体逻辑结构如下图1所示:

主要包含三个部分:数据采集接口、数据管理系统和综合查询计算比选系统。其中数据采集接口完成平台机械电气设备数据的批量采集,包括五个构件:1)数据有效性检查器:对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查;2)数据转换器:将不同类型的数据依据不同管理需求转换成满足条件的待存储的数据;3)数据预览器:对待存储的数据进行在线预览;4)内置计算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和计算;5)数据转储器:实现数据的批量存储。其中数据管理系统对平台机械电气设备数据进行管理,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数据访问权限控制器:对所有数据按权限进行存取等访问控制;2)基本信息管理:主要对油气田、平台和水下井口三类数据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形成分层分类型的管理方式;3)具体数据对象管理:包括平台和水下井口两大类相关若干小类的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实现了不同数据访问主体对相应数据对象的在线查看、编辑、导出、下载等操作,形成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模式。其中综合查询计算比选系统从数据管理系统中抽取数据,按需查询满足条件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关数据的计算和比选,包括六个组成部分:1)数据抽取器:从数据管理系统中提取数据;2)数据检查器:对从数据管理系统中提取的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查;3)结果显示器:根据不同的显示需要组织数据进行显示;4)数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5)计算统计器:对数据进行计算和统计;6)比选器:对满足一定条件的设计数据进行对比以供选择。

3 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设计实现了面向平台机械电气设备的数据共享平台,整个平台采用B/S架构[2]。数据采集接口对于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分别使用了ADO.NET和基于FTP协议的ActiveX技术。结构化数据通过Spread for Web Forms组件技术,以类似Excel电子表格的形式实现数据的多sheet批量导入。非结构化数据以文件系统的形式通过FTP进行物理存储,同时以油气田ID、平台ID、水下井口ID为辨识与相应存储于数据库表的结构化数据进行映射。数据采集接口功能主要由PlatformSubseaWellheadDataImport类来实现,部分类方法如下图2所示:

数据管理系统的实现基于经典的三层Web架构[3]: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本文分别对基本信息和具体数据对象进行逐项分解,进行了数据库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形成了相应数据库表。其中基本信息管理是整个数据管理的基础,主要涉及如下数据库表:油气田基本信息表[RgisterFields]、海上平台基本信息表[RegisterPlatform]、水下井口基本信息[RegisterSubseaWellhead]。其中油气田基本信息表与海上平台基本信息表、水下井口基本信息表构成主外键关系,海上平台和水下井口基本信息表又与各类具体数据对象表构成主外键关系。部分数据库表关系如下图3所示:

基本信息维护界面和相关后台逻辑主要由RegisterFieldsInfo、RegisterPlatform、RegisterSubseaWellhead类实现,数据管理系统中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的PIVOT 关系运算符将表达式某一列中的唯一值转换为输出中的多个列来旋转表值表达式变为新的表,通过灵活使用数据库表行列转换技术,实现数据表按行存储按列显示,即表现层数据绑定使用了经过行列转换后的结构,即记录变成了字段。如果客户端需要新增分类显示,只需要在数据表中生成一条新的数据记录,客户端将自动显示新增分类列,即将字段的处理转换成记录的处理,不需要修改数据库表的设计结构,有效地提高了数据管理模块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表现层的实现使用了Spread for Web Forms组件技术,对其进行二次开发,结合ADO.NET与数据源进行交互,实现了数据的批量操作、多sheet模式、单元格精确控制等。

综合查询计算比选系统的实现主要是实现数据提取器、数据检查器、结果显示器的过程。核心功能包括:数据处理、计算统计和比选,在命名空间QueryStatistic中分别进行实现,例如结果显示器类ArchiveCommonShow部分方法如下图4所示:

总体上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三大功能,分别是数据采集接口、数据管理功能、综合查询计算比选功能,为数据汇总、集成、共享、处理和应用提供了全套解决方案。

4 应用案例

截至目前已通过本系统分别采集了67个平台和水下井口29类平台机械电气设备数据,某平台数据管理界面示例如下图5所示:

设计人员通过数据管理界面对各类数据进行批量处理和

管理,还可以直接链接定位到对应文件系统形式存在的设计资料,例如.dwg设计图,实现平台机械电气设备数据Web形式的共享和统一管理。

电商的平面设计范文2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 思考 建议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大学等纷纷开设设计系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高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步伐。但客观地看,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自身还不很完善。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 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 )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 )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 (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2.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平面设计教学要符合人性化与绿色设计需求

电商的平面设计范文3

关键词: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关系;思路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67-01

网页设计,是开展网站设计工作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网页设计能够提升网站的美观效果,提升网站对用户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提高网站的影响能力。可以说,网站实际效果是由网页设计决定,因此,网页设计对于网络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性作用。平面设计,是一种商业性或大众性的艺术活动,平面设计是建立在二维空间,即平面上开展设计工作,从而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得享受,从而进行相关信息的有效传达。

一、网页设计基本思路

网页设计的第一个步骤便是对设计目标的把握和理解。一般来说,在开始网页设计之前,首先要准确了解网页设计的诉求点,需要设计师不断进行主题的挖掘和内容的解读,并做好相关交流工作,并最终通过意见征求来确定网页设计方向。当最终设计方向确定之后,便需要根据网页设计的方向来确定网页的先关元素,比如网页风格、网页文字字体、网页颜色等等,只有确定了这些网页元素之后,才能够保证网页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网页设计结构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传达有效信息。在审核完毕后,便可以应用相关设计软件开展网页设计工作,做好版块间的衔接,发挥创作灵感,最终在相应的细微调整后完成网页设计作品。

二、平面设计基本思路

首先,在拿到设计项目之后,首先要对客户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比如可以企业背景、客户企业形象、客户产品形象,充分把握客户企业或产品的具体信息,使平面设计工作能够有针对性,确定设计定位。然后,具体了解客户的设计需求,比如设计的相关风格,诉求点,表达主题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设计者进行具体了解的,对于平面设计工作的开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设计相关资料整合完毕之后,就需要针对这一项目开展适当的思考和确定,确定平面设计风格,确定表现手法。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由于平面设计的设计空间所限,导致平面设计的主题一定要凸显出来,且内容要丰满但不能累赘,这就需要设计者进行认真的考虑和研究,以佳的表现手法进行具体呈现,同时,这一过程也需要做好相关素材的收集工作,以便于相关创作工作的开展。在确定设计风格和表现手法之后,便可以开展具体的平面设计工作。平面设计工作可以借助传统设计材料开展,比如绘图笔和纸张,也可以借助先进的绘图软件开展,具体情况可以根据设计者的习惯来确定,但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设计的全面性和方向的准确性,要保证色调的统一,也要保证足够的视觉冲击力,确保设计作品能够引起顾客兴趣,吸引顾客眼球。

三、网页设计和平面设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网页设计和平面设计,既有区别也不乏很密切的联系。网页设计同平面设计都是一种现代化得艺术创作形式,当今社会两种艺术表现形式都会借助电脑技术来完善或创作,从而确保艺术作品的最终效果。可以说,两者都是在现代社会中所产生的优秀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商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页设计和平面设计之前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大体可以从范围、实现介质等方面进行考虑。

(一)表现范围的不同

表现范围是两者重要的区别。对于网页设计来说,往往局限于网络环境,通过网页设计,能够提升网站的整体艺术效果和美观性,较好的反映出网站的主题,从而使网络用户能够在网络浏览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有效提高网站的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或是相关事物的关注程度。而平面设计则同网络设计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平面设计的表现范围要更广,影响力也更大。平面设计是基于二维空间的艺术创作形式,平面设计并不需要严格要求它的表现手法,也没有任何工具和宣传途径的限制,平面设计作品在成形之后,往往可以借助杂志、周刊、广告、电视媒体甚至是网络进行有效宣传,从而提高企业影响力,可以说,平面设计相对于网络设计而言,影响力要大,影响范围要更大。

(二)约束性的不同

所谓约束性,就是艺术创作的约束条件,这种约束性能够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创作工具,传播形式,创作平面,字体字号,颜色规格等等。网页设计,一般都需要借助电脑设备开展相应的设计制作,才能够具体呈现网页设计的实际效果,并且,网页设计的创作平面仅仅限于显示器,而不能依附于其他介质上面,并且,网页设计的效率完全由网速约束,网速的快慢完全影响网页的实际进度。但平面设计则同网页设计具有非常大的区别,平面设计的自由度较大,比如平面设计既可以借助电脑设计进行创作,也可以由画笔开展,甚至是其他工具;平面设计的创作空间约束较小,平面设计可以在任意场合进行,而不进行严格的限定;平面设计的字体、字号以及颜色都具有随意性,可以根据设计者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状态进行任何变换,而不会有任何限制;平面设计的创作进度不受任何外界条件影响,这也是平面设计同网页设计之间取得重要区别。

(三)技术实现的不同

网页设计依赖于互联网技术,依赖于先进的设计应用软件,但平面设计则常常借助于印刷技术。网页设计一般需要借助绘图工具,强大的设计软件才能够确保网页设计的顺利开展,才能够确保网页设计的最终效果,但网页设计基本完全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开发和实现,同艺术技术没有任何联系;但平面设计则完全不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不再仅仅依靠画图工具来进行实际创作,也可以借助先进的绘图软件来实现最终效果,但是平面设计却依旧要借助印刷技术来具体实现它的艺术效果,这是两者之间较为明显的区别。

四、网页设计同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网页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网页设计同平面设计之间具有非常多的相同点和相似性,究其原因,网页设计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所诞生的一种新型艺术表现形式,网页设计是平面设计的科技化发展形态,也是平面设计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网页设计创作过程当中,需要表现手法都是在平面设计的表现手法基础上延伸而来的,甚至是趋于相同,唯一不同的则是产生背景和发展背景,网页设计是随互联网时展而来的,网页设计也是一种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像平平面设计一样进行主题的诠释和对象的描述,相对来说,网页设计更是未来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

(二)网页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个延续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同网络信息技术的接触也日渐频繁,人们的日常生活同网络技术的联系也更为密切,相对来说,传统平面设计作品也出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危机,宣传效应的降低以及影响力的降低。网页设计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人们进行网络浏览的时候,特色鲜明的网站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一效果的实现完全依赖于网页设计。由于网页设计同平面设计的相似性非常大,且鉴于网页设计的发展背景,网页设计并不同平面设计成为不同的两种表现形式,而是完全可以理解为是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平面设计的一个有效延续。

五、总结

平面设计同网页设计既有鲜明的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网络设计是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也是平面设计的一种延续,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看待平面设计和网络设计,在实际工作当中注意两者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借鉴,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方式,以强烈的艺术效果来征服观众的视线,促进艺术设计领域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邓勇.浅谈网页设计的布局及原理[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

[2]宋春晖.网页设计中的美学应用分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

[3]秦岁明,马冬梅.网页界面优化设计的分析与研究[J].包装工程,2006,(02).

电商的平面设计范文4

人们之所以对三维设计喜欢,不仅因为其能够呈现立体的动态效果,并且,当观看者的位置发生移动时,三维设计的形状也会发生改变,呈现一种动态的变化,更符合实际生活中看到的事物。而这些在二维形态中就不能够实现,观看者在变换观察角度时,只能够看到视点的简单运动,没有立体动态的效果。三维形态较二维形态在材料和加工工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二维平面设计中只需要将这些与视觉效果进行简单的对应,既能够达到二维平面设计的标准,而三维设计中除了需要做到部分对应,更应该对材料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在不同材料商采用不同的工艺手法,从而才能够产生三维的效果。二维形态是三维形态的基础,在二维形态的基础上,三维形态通过对二维形态的处理创造出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形态,这种形态能够更真实的反应事物的真实面貌,从而更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三维形态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可以说,在平面设计中二维设计都在平面设计的范围之内,而反过来,这样的说法则不成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平面都在二维的范围之内。这主要因为:一、平面设计是一个具有空间性的事物,属于三维的范畴之中,二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在平面设计中用三维取代二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随着人们对平面设计的逐渐深入,三维势必会取代二维成为平面设计中的主要形式。

(1)突破二维画面的表达方式。在平面设计中对三维设计的运用是对二维设计的一种超越,在三维的形态设计中,突破了二维的表达形式,让人们不再局限于平面,而能够看到更加立体的作品。在日常生活中,事物都是立体的,因此,三维的设计作品更符合人们的日常习惯,让人们对作品有更深刻的印象,给人以更大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现如今的平面设计中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平面不平”的效果,平面设计师希望通过对三维设计的运用让平面表达更立体的一种形态,这样的形态给人以真实感,让人们感觉更真实,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2)突破画面图形意境。一则平面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由其是否能够吸引人们注意来评价的,一个能够吸引人们注意的平面设计作品就是一个好的作品。而吸引人们关注的重要一点要做到画面的吸引力,只有具有吸引力的画面才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从而达到最初的效果。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色彩、材料和图形的运用上下文章,只有将这些因素完美的综合在一起,才能够创作出成功的作品。二维设计通过与环境空间的结合,能够在二维的基础上增加空间维度,让人们看到立体空间的效果。因此,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能够通过三维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对于二维的平面设计,通过对其在空间维度上的增加能够让其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而这些空间维度的应用就是二维和三维之间转换的关键地方。

(3)突破静态图像信息。传统的二维模式是在设计平面上展示静态的画面,而三维模式是将这些静态的元素通过进一步的改进从而达到动态立体的效果。所以我们说二维设计模式是三维设计模式的基础,因此设计者在进行三维设计之前需要对二维设计有较深入的研究和造诣。对于二维设计作品,其只能给人们呈现出一个静态的画面,这样的画面缺乏活力,很难吸引人们的眼球,而一旦将二维的画面转化为三维画面后,就给了设计画面以动态之感,这样的形式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从而达到宣传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球场上翻滚的广告牌比马路上固定的广告牌更能吸引人们眼球的原因。

(4)利用材质的特殊性,突破传统制作工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接触广告的地点越来越多,方式也越来越丰富。曾经人们只能通过一些报刊、杂志、广告牌等看到广告,而随着电视、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人们接触广告的方式也越来越多。而随着广告设计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广告设计种类更加的丰富。如今,一些刻画在石头、金属上的创意广告层出不穷,这些广告由于形式新颖,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维形态在平面设计应用的劣势

三维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平面设计作品的成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知水平较往常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已经厌倦了二维设计,并且对三维设计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些特点不鲜明、效果不理想的三维设计作品,就很少有人会产生兴趣。但是,虽然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了,可当作品超出了人们的接受范围之后,如三维设计过于追求创新,这样也得不到大众的肯定。这两种形式的作品都没有从大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因此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在三维设计中一定要从大众的角度出发,设计出符合大众口味的设计作品,既不保守也不张扬,这样三维设计作品才能够被更多的人所认可。下文通过实际的例子对一些不恰当的三维设计作品进行了评价。从上文中我们能够看到,在广告设计中运用三位平面设计技术需要对消费者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要明白消费者的类型、特点、接受能力等,只有经过细致的工作之后才能进一步的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电商的平面设计范文5

[关键词] 平面设计教学 思考 建议

引言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大学等纷纷开设设计系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高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步伐。但客观地看,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自身还不很完善。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 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 )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 )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 (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2.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平面设计教学要符合人性化与绿色设计需求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种种危机,例如资源的破坏、能源浪费、生态环境失调等。因此二十一世纪设计的突出主题是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此种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任。不同年龄的人对设计有不同的需求,年轻人通常喜欢能够充分张扬个性和体现青春活力的设计;年壮者对那些能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的设计情有独钟;年老者则希望设计体现出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因此,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围绕人的需要展开。绿色设计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这给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平面设计师有责任使平面设计维持合理的视觉秩序,制止材料污染和视觉污染。另一方面,通过传达对环境的关注与自然相关的图像以及文字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设计师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在纸张耗费与污染技术应用方面所扮演的主要决策人的角色。1996年美国平面造型艺术学院出版了《平面设计中环境责任指南》,又为某纸张制造商起草《设计之生态学》手册,为美国设计师提供了关于减少对环境冲击的指导。在中国人们也已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中国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长期的目标。

三、结语

在科技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设计教育模式以及教学手段都需要进行优化改革,以往只由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和教科书构成的传统设计教学手段,和以教师为中心,单方面讲授的课堂教学形式都已经显露出它的种种弊端。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教师应该用更多的时间来考虑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对教学作进一步研究,以期营造出一个和谐、积极、气氛活跃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寻胜兰.继承民艺[J].艺术与设计,2002,(6).

[2]赵希岗.现代图形设计与传统图案[J].装饰,2003,(4).

电商的平面设计范文6

关键词:摄影;平面设计;互相;联系;影响

中图分类号:J4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110-03

摄影与平面设计看似是两个并无关联的个体,关系并不密切。然而人们却往往把两者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摄影是从属于设计的,是其下的一个环节或者组成部分。我们为什么会对摄影有如此错误的理解呢?纵观摄影与平面设计的商业市场,大大小小的设计公司比比皆是,然而真正意义的摄影公司却少之甚微,有些摄影公司也只是刚刚起步,从自由摄影人向小型公司转变。更多的还是一些有着多年经验的老前辈们占领着摄影的商业市场。只有极少数知名的摄影师能够不断的有客源请去拍照,赢得丰厚的利润,但也只是寥寥。这也难怪人们会对摄影有所误解,就如媒体经常炒作的明星,人们听多了便觉得它身价高昂,反之则亦然。

一、对“摄影”与“平面设计”概念的简单比较

“摄影”(Photography)这个名称来自希腊语,直接意思是“用光线描写”。对于它的定义不同的书中有着不同的解释:有的说它是科学时代的大众艺术;有的说它是包括从拍摄前的思考开始到拍摄乃至放大为止的照相技术的总称。《辞海》中把摄影的定义为用照相机或电影摄影机等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将其解释为一种有独特能力的用影像说明事物的一种手段。《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摄影教程中说它是应用科学、想象与设计专业技巧和组织能力构成的混合体,是一种艺术表现方法――表达思想、表述虚实的传播媒介……总结以上所有对摄影的定义,我们得到最客观的评价――摄影是一种摄取影像的过程,是一种表现方法、一种技术手段、一种传播媒介。“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是由“平面”、“设计”组合成的复合词:“平面”是把水平面抽象化的几何元素;“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平面设计”则是指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是一种以最简洁、易懂的图像语言与人交流的艺术行为,是艺术文化的再现。它是现代设计基础之一。 如果不把“摄影”与“平面设计”作为画面、图象进行比较,单从两者的概念上我们很难看出其中相关联之处:前者是“方法、手段、媒介”,后者是“设计活动、艺术行为”,两者不具有可比性。摄影作为一种获取影像的过程,作为一种技术方法、手段、媒介,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可以迅速、方便、真实对客观事物进行表述,在于它作为摄影作品本身的“品质”,即细节、影调、色彩等。然而当摄影被用于商业领域时,这种“品质”将退到次要的位置,而是否能引人注目并快速传递信息成为首要任务。平面设计属于设计范畴,作为一种设计活动、艺术行为,作为一种思维过程,它一直受新思维、观念、科技、媒体、材料、引导而发展,这其中涵盖了一切可以运用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说只要设计活动需要,无论什么样的视觉元素都可以被拿来用,包括摄影。这样看来对于平面设计而言,摄影只是中性机械的工具,是它的一颗“棋子”,是为达到整体统一所借来的一个元素。

对于“平面设计”,在形态上它有具象和抽象之分,简单地说“具象”是具体的、被人们容易辨认的物象;“抽象”是把其中各基本元素简化、概括了的图像构成,它通过形象、纹理、图案、色彩组合而成。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摄影符合具象表达的所有视觉要求,它无需用手进行费力的描绘,可以真实的凝结住选定的任何物体,它丰富的细节、影调、色彩达到近乎完美的真实,它明确清晰的视觉形象比文字、符号的抽象构成形式更直接、可读。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说:“照片代表真实,绘画代表想象,想象的信任度要低一些,照片的可信度是绘画的三倍。”这样的优越性使平面设计选择了摄影这一表现手段。然而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摄影不仅可以表现具象也可以表现抽象,不仅可以表现眼睛看到的真实也可以表现内心的真实,即“心理真实”。这种真实可以通过模糊、朦胧的图象(往往是抽象的)来表达,如借一幅主观的画面传达安全、愉快、或恐吓等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样无论对于平面设计或摄影而言这种“心理真实”都是同样重要的,它们都是将情感形象化、视觉化并变成易懂的图像语言,因此对于设计或摄影的人而言艺术修养、生活体验、广博见闻、知识、想象、体力、创意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以上对两者概念的比较,我们看到摄影作为表现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那反过来平面设计对摄影有何影响呢?我们似乎看不到,因为摄影作为一种方式方法一直在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的。如果说一定要找到其中的作用力,那么我想是平面设计的思维方式及构图原则。作为平面设计的设计基础――“平面构成”,即是通过点、线、面、体在平面内按照一定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构成的理想形态的组合。这种组合的结构方式即是一种构图方式,我们在研究摄影的画面构成时往往也会学习和运用这种构图原则,我们也把它叫做“设计”。这与作家写作一样,没有一位作家会在不知写作任务的情况下动笔,摄影师在按动快门前也必须经过周密的设计、计划。包括审美构图、也包括理念。

二、找寻“摄影”与“平面设计”在功能上的联系

但是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种关系呢?让我们从它们的功能出发,看看是否能找到答案。摄影的功能基本上可分为三种:1.认识和记录真实客观的自然世界;2.教育并传达思想,从而激感;3.在内容和形式上反映审美价值、符合审美要求,它涉及到应用、社会、纪实、商业、艺术等各个领域。平面设计是涵盖了二维空间一切元素的设计,它是以印刷为目的、以信息传达为核心的设计行为。随着国际化、一体化进程,平面设计成为全新的概念――“视觉沟通设计”,它不拘泥于简单表面美化、装饰,而提升到信息传播文化沟通的层面。对已有信息传媒的重新设计,文字成为平面设计的概念设计的主要方向,包括文字、字体设计、印刷材料阅读方式设计、文化性商业广告设计、对设计技法手段探索等方面。综上对于两者功能的划分似乎使我们找到了两者之间的相同点,那就是“传达”。

无论摄影还是平面设计,它们都是通过图形或图象传递信息的。这种信息为人服务,而人通过视觉来接收信息,因此我们可以把两者界定为“视觉”的“传达”,即“视觉传达”。其特点是:1.信息性。通过各种手段使图象能够传递有效信息;2.边缘性。它是以科学为基础,技术为手段,艺术为形式的传达类型;3.广泛性。它是人类基本生活方式,涉及领域广泛,有人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作为“视觉传达”来说,它的表达方式可以是二维的、三维的,也可以是四维的。但对于“摄影”与“平面设计”而言它们只符合平面二维艺术的特征,故我们只讨论作为视觉传达在二维平面中的两种表现形式,试图为两者的不期而遇创造一点理由。

从功能中我们看到,在二维空间里平面设计中的所有设计样式只适用于摄影中的商业与艺术领域 ,两者共同承担一种信息传达任务,并且有着相同的审美要求。

三、在应用领域“摄影”与“平面设计”的兼容

任何物种之间的相互接触都不是偶然的,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他们的相遇:

1.传播手段的发展

传播是人与人之间设计图象信息交流的规划和实现,强调传授双方信息传递和共享,是人类基本生活方式之一。

印刷术的发展使平面图象的传播变得更方便,平面设计的诞生和发展与之息息相关。在现代印刷技术的带动下摄影以其优于绘画的快速、真实、可复制性脱颖而出,成为报道类杂志的主要表现手段,这也使“平面设计”摆脱了以点、线、面的简单组合排列为主的表达方式,丰富了平面设计的设计元素。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摄影成为传达信息的重要经济手段。直到今天,大量的美术、广告设计甚至艺术创作都延续摄影蒙太奇的创作风格,在商业宣传上的应用更是影响深远。让我们看看摄影在平面设计中的地位到底是什么样的?其实无非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商业广告;一种是插图性质的介绍图片。第一种类型的摄影,它是广告商、设计师与客户共同出稿,由设计师决定是否选用摄影这一媒介作为最终效果,如果需要才邀请专业摄影师来研究拍摄方案并做出版面设计草图、明确最终照片高宽比例,甚至详细到高光。这个过程看上去是很艰难的,它要求把消费者本意与推销者的意象具体化,并在这种奇思幻想中做出具有诱惑力的构图画面、展示产品。处于传播的目的,摄影必须在人为的支配下来表述自己的意愿,摄影师在这里只扮演一个技术雇工的角色。不过在此过程中摄影因其主题较明确,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第二种形式的摄影就比较被动,它只起到文字解说中主题或信息插图的作用,只充当记录的工具,摄影师不需要有任何的创意,只要按照客户的要求清晰、真实的纪录产品的样品就可以了,剩下的事都交给设计师来完成。他们不考虑华丽的背景和考究的光线,因为这些"多余的部分"将被抠掉,剩下主体部分进行设计排版。这样的应用难免会显得"庸俗",但我们毕竟看到了摄影蒙太奇成为艺术上和实用美术上的一门技术,并且用得相当奥妙、相当成功。

2.艺术的不断追求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达达派”①文艺思潮到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成型,廿世纪初的欧洲,包括毕卡索、马歇尔・杜尚等一批前卫艺术家们创造出被称为“拼贴”(Collage)②的表现方式,强调艺术应该基于理念或哲学思维的信条。在这种种新思潮的冲击下,一度被认为是科学及实用性的摄影,这时候开始成为符合现代人的创作媒介。不过大部分的艺术家在使用摄影时并非亲自去拍照,而是把摄影当作素材来加工。这样情况下,至今仍在各种传播媒介及艺术创作中盛行不衰的“摄影蒙太奇”(Photomontage)③因而产生。

将多个影像合成在同一个画面上并不是摄影蒙太奇的发明,十九世纪中叶的艺术摄影者早就流行多张底片合成的“复合照片”,但摄影蒙太奇这种刻意用粗糙的方式组合的影像,在效果上和前人有截然不同的方向。摄影蒙太奇呈现了如万花筒般的视觉效果,这是许多不同时空的片断在累积及延伸之后,指向超越平面的另一个世界,并成为摄影在平面设计领域的主要表现手段。德国设计师冈特兰堡、金特凯泽及霍戈尔・马蒂斯都成功的将这一摄影理念及技巧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并以个人独特的方式为世人展现出不朽的设计作品。

3.时展的历史记录

战争时期,前卫艺术的狂飙运动带动着文学、戏剧、音乐、摄影、设计、建筑、电影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在艺术的无声战场上,摄影以其不同于其他创作形式的鲜明劝服和诱导作用,大量出现在印刷媒体上,成为政治及社会批评的有力工具。如十月革命时期成长起来的俄国艺术家艾尔・利西茨,他最著名的作品大多是《苏联建设》的封面,反映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以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著名设计师王受之先生在写《平面设计史》中,把摄影推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说:“没有摄影成为平面设计的组成部分,当代平面设计面貌将大相径庭,面目全非。”可见,摄影作为基本传达手段已经成为平面设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电脑软件和数码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使我们的思维不再受技术的限制,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展开想象,一切都变得轻松。科技带来了时代的变化,以摄影形式出现的设计作品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近我们的生活,成为这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点缀,它装饰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城市的美丽。

摄影与平面设计的看似不经意的相遇,给艺术界带来新的生命,为艺术领域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不管摄影者如何去思考摄影在艺术定位上的问题,社会上其他阶层都以各自需要来使用摄影(或其他相关的产物)。就艺术创作而言,这个阶段的发展已经为摄影开了另一条路。摄影创作不再是摄影者的专利,和其他的传播媒体一样,它在社会上无所不在,任何人都可以直接撷取照片影像作为创作的素材。相对于传统上以拍照的方式来创作的摄影者,摄影技术已不再是这类创作者关心的方向,也没有人可以规定摄影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媒体混合的情形是不断出现,造成了摄影和其他媒体间的灰色区域。这种媒材间的相互借鉴、相互结合变得像中国任何外国人联姻一样平常,并似乎成为20世纪乃至21世纪反应时代的脉动的视觉艺术的流行趋势。法国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乔治蓬杜皮中心摄影部阿兰沙亚格说:“摄影师一种由于工业文明的进步而出现的对旧文化的扬弃的新装置,它是在技术方面自身的进步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诱发了他在其他艺术方面的进步,并且诱发了现代艺术的进步。”

自摄影与平面设计相遇以来,两者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我们看到它们频频亮相于各种场合,我相信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们将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注:

①“达达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一种文艺思潮。“达达”,原为法国儿童语言中“小马”、“玩具马”的不连贯语汇。因为达达主义艺术家在创作中否定理性和传统文化,宣传艺术和文学无缘,主张“废气绘画和所有审美要求”,崇尚虚无,使创作近乎戏谑,因而人们把该艺术流派称之为“达达派”。在这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摄影领域中也产生了“达达派”,他们的创作大都是利用暗房技术进行剪辑加工,创造出一种荒谬、怪诞、不可捉摸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它的创作风格还影响到后来的“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②“拼贴”(Collage):是以纯艺术为目的(往往是抽象的),在技术上比较粗糙的一种剪辑,画面上都是一些随便安排的不规则的形状,撕破边缘,没有形象内容的物品(如破布纸片)等。

③“摄影蒙太奇” (Photomontage):意译为剪辑。最早使用“montage”一词的是20年代初德国达达派艺术家,意思是多幅照片和文字或其他艺术形式拼成作品。它是根据一定的视觉内容选择一些影像,并把它们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单独的视觉情结。它把影像剪下来加以组合,再粘在一起,而非通过光学系统合成,不同于叠印合成的图像。Photomontage有统一的画面,技术比较精细,选择的影像由内容来决定,不只根据外形,比较重视含义。它可以是纯表达性的,也可以是艺术性的。

参考文献

[1]徐枫.新编摄影大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王传东.现代摄影教程[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3]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