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建议

对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解放思想,提高服务,落实科技

农科站是乡镇推广农业新科技,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职能部门。全站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好不好,业务水平高不高,工作作风实不实,对农民的服务到不到位,是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事。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没有灵活高效的农技推广机制,就难以做好农业科技的推广及创新,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就要落空。以什么样的思想来引导和管理好农科部门的职工。以什么样的思路来搞好农技推广工作,更好地服务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解放思想”是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前提,对基层部门来说就是要与时俱进,以新的思想方法为指导,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重点,致力于各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我站高度重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严格律纪团结一心,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

1、抓好学习,提高素质

滇源镇农科站有职工13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8人,助理农艺师3人,党员7人,我们利用早晚时间,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开展专题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认真学习,通过学习和讨论,全站树立了良好的学风,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为搞好科技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求发展

征求意见建议是找准差距,及时有效整改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对我站全方位工作再认识的过程。在一个阶段,我站一面深入到农村家庭,了解民情,调查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深入到昆明各大蔬菜市场了解行情,因地制宜地找准调整的重点,谋求新的发展思路,解决群众的后顾之优。为集思广益,我们召开了农科员座谈会多次,征求了农科员及一些群众的意见建议多条,这些建议对我站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认真检查,健全制度

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职工团结一心、同心同德、群众策群力地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成了核心问题。为此,我站深入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互相对照检查,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根据大家的建议,完善制定了12条制度,决定每周召开一次站务会,定期对财务、站务进行公开,本着“做好自己的事,用好自己的人”,将全站职工分为:综合办公室、产调办公室、信息站等三个部门,各部门责任明确,实行定岗定人,定考核奖惩的激励用人机制,并建立了岗位职责公示栏一个,去向告知牌一个,信息栏一个。

4、搞好科技推广,促进结构调整

“解放思想”大讨论,落脚点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在“活动”期间,我们把活动的效果体现在科技兴农工作中。

一是开展现场培训。结合当前农事活动,对农民进行适用技术的培训,使先进技术传到千家万户。如召开大春测土配方等技术培训17期1330人,发放技术资料15600份,发送影碟带30碟,广播宣传20次,黑板报30期,为今年全镇大春生产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是强化咨询服务。为充分发挥农科站技术咨询服务部的窗口作用,我站及早调运包谷种10吨,马铃薯良种50吨,秋蚕豆种30吨,测土配方肥379,6吨,地膜20吨等大春生产农用物资,同时严格管理,严肃工作纪律,搞好咨询服务,认真负责地指导好农民如何使用籽种、农药、化肥,促进了春耕备耕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三是做好实地指导。我镇今年推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9490亩,通过配方肥施用,化肥施用量减少,水源污染减轻,农民得到实惠,作物稳产增产。针对配方肥能按质按量准确施用的技术问题,我站及时分派人员,深入田间调查了解情况,做好技术上的分类指导;同时,为了很好地指导农户施好肥种好地,我站积极主动举办配方施肥样板500亩,为群众树立了榜样,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

对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建议范文2

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推进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先后启动了秋大棚番茄、黄瓜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推广及冬季日光温室高产高效试验示范工作。他们不仅聘请蔬菜专家对各区县技术人员和生产大户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结束后为鼓励大家将学到的技术应用到生产中,还开展了高产竞赛活动,并组织大家到各个高产竞赛观摩点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交流技术难题。在一系列的现场观摩和技术交流活动中,广大菜农和技术人员都直接感受到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热情。

当前,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不只是北京一个地方,全国各地此类针对基层农民的科技培训、示范推广活动正开展的如火如荼。可以说,培养大批掌握先进技术、懂得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是完成发展现代农业这一长期而又艰巨任务的核心和保障。

理论探索

发展现代农业,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中国政府一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力量。一直以来,政府为加快农业发展,在农民职业素质教育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处于领导层面的县(市)区、乡镇两级政府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还有许多需要加强的地方。北京市顺义区专门针对现代农业发展与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进行了调研,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认真总结了加强农民培训、培养高素质农民的措施与对策。这些新的探索,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将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积极发挥政府在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申荣文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对北京农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推进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2007年顺义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顺义必须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科技手段支撑农业,用现代设施装备农业,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节约率、科技贡献率、农民就业率和收入增长率,发展高端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着力打造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休闲、优质籽种生产和农产品物流四个中心。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培育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既是都市型农业发展的目标,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此加强农村教育,培育大批新型农民是都市型农业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通过种植业服务中心实施万人培训,顺义区农民科技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与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与加快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诸多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培养高素质农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加快区全面小康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的任务依然繁重。没有全区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区的现代化,而农村全面小康的核心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因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对整个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全区缺乏统一的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科技培训基地。现有的培训只是由农校及农业相关部门小型培训机构来负责,这些培训机构目前规模小,师资、设备等培训资源很薄弱,无法完成大批量、长时间的培训工作。

3.镇、村两级作用在农民科技培训的组织引导中有待于进一步发挥。镇、村两级是农民科技培训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镇、村两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原因分析

1.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和技能素质较低,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加之认识不足,有一技之长的不多,影响和制约了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

2.信息服务渠道不畅。农村从业人员与市场、岗位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对接,造成自身知识单一,从而直接影响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

3.农民培训经费筹措渠道单一,政策措施不配套,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财政资金落实难度大。

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的措施与对策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对农民大力开展多内容、多形式、多层面教育培训工作。

(一)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支持农民教育的良好环境

加强高科技教育,努力开发农村劳动者的智力,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越来越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农业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意义,转变人们的观念,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顺义区农民素质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氖围。同时,农业管理部门应对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宣传,使科技兴农工作由点到面全面开展,大力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带领农民尽快致富。

(二)健全农村教育网络,完善农业教育体系

农民科技教育是以农民为对象,以农户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教材,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培训活动,主要涉及的部门有农业技术推广相关部门,以及镇、村两级组织,其中尤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其他部门直接或间接地为农民科技培训服务。因此,应明确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全力培训高素质的农民。

(三)开展层面教育培训,拓宽农民知识面

开展农民教育工作,要体现实用性,切实把他们培养成既掌握一定基础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发展后劲的农村实用人才。在培训内容、课程设置上,要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发展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园艺业、观光业等为重点进行培训,要体现和反映区农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需要,要贴近农业实际、尊重农民意原

(四)创新服务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培训方式方法应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特别是冬春两季,按照“切合实际、形成多样、先进实用、讲求实效”的原则,采取现场观摩指导、远程教育、田间学校、植保信息平台等农

民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2007年种植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成立“科技入户宣讲团”,开展农业优良品种技术、农产品营销、科技人户等一系列培训;同时,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发放农业科技知识书籍、光盘及单行材料等,培训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进一步提升顺义区农民的科技素质及中心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推进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严密组织,确保培训质量

农民培训教育工程涉及面广、人员多、任务重,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直接关系到顺义区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进程。为此,建议成立区农民培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统一领导。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向,设立若干个培训办公室,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落实。切实制定好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确定培训机构,统一编制培训大纲,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统一目标考核,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奖惩挂钩,责任到人。

(六)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培训效益

尝试农民科技培训经费由政府、培训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在充分发挥区农校及农业相关部门作用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建议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对农业科技培训增加投入,主要用于聘请农业专家培训补贴,各类培训的教材、资料补贴和参加培训的农民补贴或奖励等工作经费。在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帮助农民提高科技本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基层见闻

农业园里涌春潮――泾川县农业示范园区引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见闻

何有军

初冬时节,寒意浓浓,走进甘肃省泾川县农业示范园区的座座日光温室,股股暖流迎面扑来,棚内一行行引进试验种植的荷兰迷你黄瓜、日本樱桃番茄等蔬菜鲜翠欲滴,生机盎然;一盆盆无土栽培的花卉争相斗艳、竞相绽放;前来学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农民络绎不绝。处处被春天般的温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浓厚气息所包围。这是该园区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园区龙头作用,大手笔谱写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农民三部曲取得的丰硕成果。

新品种的“试验田”

“今年我种了5棚番茄,品种都是农业示范园区引进试种成功的日本雪粉、寿星粉王番茄新品种,这种番茄单果个体大、色泽艳、硬度好、口感好、耐贮运,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5棚番茄总产超过2.9万kg,批发价毛收入6.9万元,纯收入大约4.2万元。要不是农业示范园区引进试种,让我亲眼目睹了试验种植的番茄长势,我还不放心引种种植哩!要不哪能收入那么多钱?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农业示范园区的大棚已成了我们温室蔬菜种植户的‘试验田’。”已经入驻农业示范园区四年光景,经营日光温室的菜农崔学良乐呵呵地说。

泾川县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新品种示范和辐射导向作用,着力加大农作物新优品种引进力度,2008年园区先后从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天水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航天辣椒、茄子、豇豆,日本番茄雪粉,寿星粉王,荷兰迷你黄瓜,厚皮甜瓜,绿化苗木,花卉等名优新特品种9大类21个,在园区6座日光温室培育辣椒、番茄、茄子、厚皮甜瓜等优质瓜菜苗120.7万株,及时向县内的王村、泾明、罗汉洞、太平、高平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乡镇供应,有力地支持了泾川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并向崇信、灵台和崆峒等毗邻县区提供了瓜类和蔬菜苗,辐射带动了平凉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新技术的“推广站”

走进1600m2的连栋温室,室内阳光明媚,整洁干净,一排排、一行行花卉摆放整齐,花儿们姹紫嫣红,竞相绽放,着实耀眼。

“你看,这是利用剪枝扦插无性繁殖技术培育的一品红花卉,地面铺的是石子,盆内装的是基质,花卉生长全靠的是定时定期浇灌的营养液,这里真正实现了无土化栽培的‘工厂化’生产技术。在这座温室里汇集了营养液浇灌、基质栽培、配方栽培、剪枝再生、生化调控等5项现代农业生产高新实用技术,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平台和新技术的‘推广站’。”正在指导工作人员进行花卉管理的陕西长庆园林花卉公司负责人王立卓介绍说。

泾川县农业示范园区以培育特色高效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提高科技含量为方向,着力做好新技术推广大文章,2008年,园区成功地引进推广了穴盘育苗、膜下滴灌、生化调控等6项现代农业生产高新实用技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园区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同时,通过辐射带动,使膜下暗灌、多层覆盖、育苗嫁接等设施蔬菜生产新技术在该县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乡村普遍使用。截止目前,园区总产各类时令无公害蔬菜1680 t,培育出棚优质菜苗120.7万株,名优花卉4.2万盆,繁育优质獭兔仔兔5430只,出售商品獭兔4180只,园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36万元。

科技培训的“大课堂”

对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农村 经营管理人才 思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才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资源,农村人才亦是如此。培养高素质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缓解等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所谓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是指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存在于农村的,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知识或经营管理经验的,并能够通过自己的经营管理把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持续为社会提品需要与服务,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带头作用的,能促进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村环境的一类人。这类人主要包括乡村机构管理人才、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人才、农业经纪人、农村能人、个体商贩、农村种养大户等。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具有时代性、知识性、指导性、创新性、责任性等多种特点,在贯彻落实农村政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改革、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长期被忽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起的领导作用和管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1.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长期被忽视,总量不足

尽管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资源日益受到重视,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也逐步提上了讨论的议程,农村中涌现出大量农业专业经营大户、农村技术人才、乡镇企业家,他们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2轻视经营管理培训

目前,我国农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人才,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相对比较多,而复合型、开拓型、创业型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则相对较少。各地大量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使农村技术人才大量增加,而对于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却少之又少。

1.3综合素质低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一项业务性与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这就要求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既要精通业务,又要熟悉农村政策法规。

2.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成长机制的构建

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建设不能仅靠一家之力,而是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切实有效的策略。

2.1政策保障机制

良好的政策保障机制,有利于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发展。没有政策的保障、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新生事物都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没有国家的支持,资金的投入,任何组织的建立都是不稳定的,对于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首先要完善有关政策,为人才的初步形成和成长创造合法的环境,进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2培育机制

选拔具有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特征的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传授基础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培训。对于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而又没有技能的人才,发挥他们的专长,进行基础教育,使之形成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并传授一项或多项技能。

2.3激励与约束机制

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仅通过政策机制和培育机制是不够的,还应建立符合人才成长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更多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民加入到新农村建设中,这些激励手段包括政策激励、物质激励、目标激励等。

2.4市场组织机制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广阔的市场环境和稳定的组织环境。农村经营管理人才进入市场后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风险,因而需要搭建市场平台,为人才的起步形成健全的市场机制,让更多农民依靠人才市场平台顺利进入市场。所以说,完整的市场机制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健全的市场机制,人才的成长是不稳定的。

3.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建议

3.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由于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长期被忽视,首先应从政策角度,加大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认知度,改变只重技术轻管理的传统思想,树立“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也是人才。

3.2完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围绕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思想素质、理论素质、专业技能,制定、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标准,规定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

3.3加强政策扶植,加大资金投入

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政府的相关扶植政策是密切联系的。无论是人才的选拔、教育培训,还是成长环境的建立,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

3.4创建人才选拔机制

要充分发挥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潜力、促进人才集聚、迅速壮大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队伍,其关键就是建立有利于优秀农村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人才的选拔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可以采取公开考试、竞争上岗、组织考察、群众测评等多种形式。

3.5建立人才管理制度,加强人才监督

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是为了人才的培养而培养,还应该建立人才管理制度,加强对人才的监督,对人才成长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随时消灭,保证人才的质量。

4.总结

关注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发展,关注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建设,关注农村管理人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开拓创新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是推动我国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参考文献:

对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劳动力;缺失;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在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业比较效益相对较低的现实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争事实。江油也毫无例外,存在着农村劳动力严重缺失,土地抛荒的现象。为此,江油市农业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基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1 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我市是典型的坝、丘、山农业经济区,农村总人口67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77.0%。随着“科教兴川”战略的实施,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不断加农村各类技术培训教育的力度,使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有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含大专)仅占1.7%,高中占16%,初中占52.3%,小学以下(含小学)占30%。二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一定效果,但农村劳动力参加各种技术培训人数很少。

2 当前我市农业劳动力结构现状、结构失衡主要原因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 我市农业劳动力结构现状 农业劳动力呈减少态势,女性占据主要地位;青壮年劳动力比重下降,中老年是主体。知识型人才流失严重,劳动力文化素质提高缓慢。

2.2 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经济效益影响。从纵向上来看,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的种植效益明显提高,但从横向上来比较,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农业生产效益较低仍是不争的现实,青壮年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基本丧失;发展条件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有了较大提升,但相对于城市而言,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2.3 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面临危机,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土地投入和耕地管护力度减弱,土地粗放经营现象有所抬头;留守老人精神孤独、留守子女存在教育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新农村建设。

3 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不高、青壮年劳动力外流,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缺失。

据了解,目前农村中有些农民不愿意种田,土地有抛荒的现象,在农村已没有多少人真心实意地想种田。究其原因主要有:种田最苦种田风险大,收获没有保证,种田收入回报太低,种田劳作太乏味,种田的农民是弱势群体,有许多人都瞧不起农民。物价上涨,农资投入和家庭生活开支过高。

鉴于以上原因,农村现行劳动力大量外流。因为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缺失,农田荒废较多。

4 对策建议

4.1 建立科技培训长效机制、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4.1.1 明确培训任务,确定培训目标 任务上突出三项重点、建设四支队伍。三项重点为:一是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二是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农民就地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实用人才学历培训,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着力建设四支队伍:一是培养高素质的骨干农民队伍;二是培养精干的农民技术员队伍;三是培养优秀的农民企业家队伍;四是培养高技能的能工巧匠队伍。

4.1.2 强化政府行为,构筑农民教育培训“立交桥”

4.1.3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设立农村劳动力培训专项经费。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对所拨经费实行集中管理,专款专用,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4.1.4 拓展农村劳动力培训途径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实现农村教育一体化。

4.1.5 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 出台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建立多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培训机制。

4.1.6 科学、严密、灵活多样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 制定详实的培训计划;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确立结构合理、科学、丰富、实用的培训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利用现代化培训手段,搞好网络、多媒体培训;依据当地产业结构和资源优势,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培养技术骨干教师;提高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服务档次。

4.2 优化农村农业科技传播方式和渠道、提升农村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的现实选择 完善农村公共科技传播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发挥大众传播媒体的优势;发展农村民间科技传播组织;探索农村科技传播的新途径。

对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建议范文5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高效、稳定发展为最终目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各类农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传播以及利用,以实现对农业新成果进行有效推广的系统活动。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信息化的意识,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无法顺利实施,并且农民以及相关的一些部门领导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也不够透彻,不知道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具体方法,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施。

 

1.2缺乏健全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无法对有效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且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也比较浅,导致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成果不显著。

 

1.3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政府投入的资金较少,限制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1.4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在现实的工作中,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非专业编制内人员,普遍存在信息素质偏低的情况,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率非常低,质量非常差。

 

1.5政府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较小,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研发方面,重视程度以及资金投入的情况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具体措施

 

2.1 加大对农民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因此,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至关重要。同时,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关键就是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信息化专业技术应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来宣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相关问题,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从而使农民树立起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意识,从而在各方面进行配合。其次,当地政府还可以聘请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专家开展相关的讲座,让每户家庭选派一位人员参见讲座,这样可以让农民更多的了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相关知识,从而为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首先,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多种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资源共享的程度。其次,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管理这个平台,保证的所有信息都真实可靠,为农民提供正确的指导。最后,鼓励农民主动学习计算机技术,使农民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方法,将自己的种植经验在网络上进行分享,为其他的农民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从而促进农民共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

 

2.3 适当增加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资金,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

 

政府一定要适当增加一些资金投入,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政府还需要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从而购买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信息化机械设备,建立规范化的作业区,并组织当地的农民参加机械使用培养,提高农民对机械设备使用的技能。另外,在增加资金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所有的资金去向明确,尽快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2.4 大力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强化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

 

首先,国家和政府已经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经济的地位,改变人们对农民固有的看法和认知。其次,在高校要加强农业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最后,当地政府还要在乡镇组建信息技术模范队伍,让农民认识到农业信息化的优势,并加强对农民的信息化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素质,让农民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丰富自己的农业知识储备,提高农业种植技术的水平,从而更好了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全面建设与实施。

 

2.5 加大对信息技术研发的力度

 

要想更快更好的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就是重要的任务。首先,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保证多种类型的农业信息技术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进步。其次,政府在研发新技术时一定要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将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并在巩固原有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优势功能的基础上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以促进农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发展时期,对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势在必行,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刻不容缓,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对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建议范文6

在全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每一级政府部门都在加强自身的财务控制,优化财务状况。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相对落后,在反腐倡廉、农民利益、党群发展方面,农村的财务审计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将很多重点工作安排到农村,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主要体现。但是,由于我国农村覆盖面广,农村基数大,农村财务人员素质低,管理不到位等,使我国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出现了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旨在提升农村财务审计的水平。

关键词:

农村地区;财务审计;难点问题;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村地区财务审计出现的不足

(一)农村财务审计缺乏专业人才和完整的审计程序。由于农村地区的生活生存条件相对较差,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到此工作,所以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人才出现了较大的缺口。这往往造成了农村地区财务审计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这些人员往往只能从事一些最基本的财务审计工作,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更让他们无所适从。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一些工作年限较长的老员工,以及一些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的财务审计人员。加之农村地区的财政资金不足,往往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这就严重阻碍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财务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新形势下的财务审计工作。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工作大多只流于形式,而缺乏一套完整的审计程序。比如内部控制方面,由于缺少制度和条文规定,在财务报账方面往往会出现“空手套白狼”、不经过正规手续就获得财务资金支持、大额现金支付、用假发票或者制造假账单进行报账等等。这些都属于不按规定和程序办事的情况,完全违背了财经纪律制度和报账的正规程序,这些情况在农村财务里面普遍存在。足以证明财务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低下,严重阻碍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财务审计缺乏上级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首先,上级审计监督部门在进行查账的时候,往往只是走走过场,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而农村审计部门虽然会对审计报告进行公示,但是由于缺乏上级的监管,公开的信息极其有限,而审计结果也仅局限于村级单位,没有进行更大范围的公开,譬如网上公开等。即便如此,由于是在农村地区,许多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审计工作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而审计部门又缺乏必要的宣传,使许多农民不懂财务审计,甚至不知道财务审计部门的存在。农村财务审计部门没有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致使其审计工作缺乏应有的效果。

(三)农村财务审计的工具和方式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现阶段,农村的财务审计主要体现在报账单据和财务报表上,而信息化的财务审计尚未得到完全普及。大多数农村的财务审计部门依然沿用的是老一套的审计方法,而新时期的电子审计、电子监督、电子监管等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加上这些审计人员大多不是科班出身,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较差,对许多新知识新方法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电子审计又在大力推广,许多审计人员明显不能适应新型审计方式的出现,这令农村的财务审计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

(四)农村财务审计没有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在很多时候,农村的基层工作人员给人的基本印象是作风懒散、游手好闲,财务审计人员也是如此。工作时间不多,工作量也很小,挣着保险工资。这种情况的存在,归根结底是农村地区的管理不到位,这一方面与监管制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考核机制有关。不仅仅是财务水平考核,绩效考核也很不到位。

二、提升我国农村地区财务审计的方法

(一)提高农村地区财务审计人员的总体综合素质水平。农村地区的吸引力有限,难以招聘到高素质人才,所以在这个方面,必须给予高素质人才一定的政策优惠,譬如房产、工资待遇、福利等等,从多个方面吸引高素质人才前往农村财务审计部门就职。此外,要加强在职财务审计人员的日常培训工作,及时跟进国家的财务审计部署。除了专业技能培训,还需要加强财务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等的培训。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财务审计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在监督方面,一是需要上级审计部门对下级审计部门的监管,还需要同级别的审计部门对其进行平级监督。除此之外,审计部门需要及时通过书面的或者网络的形式向社会进行财务公开。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不能只依靠行政监管,让审计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要及时公开民众需要的内容,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为民众服务,不可自认为高人一等,而忽视了民众的感受。

(三)及时更新农村财务审计的理论知识和审计工具。在做好日常审计工作的同时,要及时补充新的审计知识,更新财务审计工作。农村地区由于信息相对比较闭塞,各项政策的传达不易到位,而一些新的财务审计理论知识又过于生涩,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财务审计人员进行细致的解读。在审计工具的使用方面,首先是电子审计工具的普及,这就需要审计部门配备相关的网络专业审计人才,把他们也一同纳入审计部门的编制,只有正确掌握了新的理论知识并且对新型审计工具高效使用,才会使审计工作事半功倍,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水平。

(四)建立一套符合现代审计工作的激励考核机制。要改善农村财务审计人员慵懒散漫的作风,就必须建立一套奖惩机制。对工作不认真、上班不积极、违反规章制度的审计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处罚。而对工作积极,办事效率高的审计人员要予以奖励。必须将工作表现和奖惩机制联系在一起,论功行赏。对于一些只想保住饭碗,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审计人员,必须予以警告,促使其改变工作作风。对于一些善于阿谀奉承、投其所好的“老油条”,必须从制度上杜绝这类现象的存在。农村地区由于覆盖面广,推行起来会面临较大困难,但这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三、结论

农村财务审计是我国最基础的财务审计,它关系到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我国有近一半的地区是农村地区,而这些农村地区的条件、人才素质、财务审计水平相对较差,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提升农村财务审计应当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应当稳抓不放,有条不紊地推进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