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集权与分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集权与分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范文1

    目前按校车运营主体的不同,校车运营模式可分为三种:学校运营、第三方租赁、个体接送。

    1.学校运营的现状与问题

    学校运营校车,就是学校自筹资金购置校车,并且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校车运营体系。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自己运营校车存在很多疑虑。首先,学校教育资金有限,特别是公立学校需要依靠财政扶持。在教育投入不足的现实下,校车成为学校减缩办学成本的重点。其次,学校难担安全责任,学校自己运营校车必然要承担安全事故的责任。近年来校车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校车运营工作量大,利润低,风险大,成了“烫手山芋”。最后是学校缺乏运营经验,与客运企业相比,学校没有车辆管理经验和人员储备,运营校车往往很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很多学校虽然配有校车,但这些校车平常只是学校外出参加活动时使用,无法满足接送学生上下学的需求。私立学校配有校车的比例和校车数量高于公立学校,但私立学校校车的质量差别很大,尤其是县城和农村学校的所谓校车都是用其他客车代替,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2.第三方租赁的现状与问题

    鉴于以上提到的学校运营校车的顾虑,更多的学校选择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租赁模式。学校通过与专门的客运公司签订校车租赁合同,由客运公司提供车辆和司机,学校只向运营机构定期支付一定的租车费用。租赁模式可以为学校解决资金和运营经验缺乏的问题,而且作为专业的运营方,客运公司在行车安全上更有保障。然而现实是,随着国家对校车安全标准有了明确的规定后,对校车的安全指标要求很高,租赁公司要承接校车租赁业务,花费的成本很高,同时要求学校方支付相当高的费用,又加之双方都要考虑风险和责任问题,使得校车租赁业务在逐渐缩小。

    3.个体接送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尤其是农村的教育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校被撤点并校,面对学校运营校车的顾虑与第三方租赁的逐渐萎缩,家长面临“只能走路上学”的尴尬。个体模式的出现反映出一方面是供给的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是需求的绝对旺盛。如果是具有运营资质的个体还好,可怕的是很多地方存在大量的非法个体校车。在全国各地出现的校车交通事故中,拼黑车现象较为常见,很多家长“拼车”接送孩子,雇用非法运营的车辆。这些黑车中很多都是三轮车、农用车甚至拼装车,超载严重,营运车辆的安全性较差,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二、危机管理视域下的校车安全管理的措施

    危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爆发期、恢复重建期。在危机潜伏期,主要是事前的预防。很多危机的发生,事前都是有征兆的,危机是一个非常态的过程。在危机管理的早期,对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很重要,要尽可能地寻找危机出现的各种迹象。事前的预防胜于事后的救济,最成功的危机解决办法应该是在潜伏期解决危机。为了避免校车交通事故引发学校危机,最好的危机处理方法也是事前预防,让校车成为学生上下学途中的“移动保险箱”,避免学童上下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也避免途中其他安全隐患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侵害。学校预防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校车安全管理意识

    很多学校对学校危机认识有些偏差,认为只有在校园内发生的危机事件才视为学校危机。学生家长自己租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跟学校没有关系,学校不需要承担责任。其实,这是对学校危机的认识误区,不论校车采用哪种运营模式,校车承载的都是学校数量最大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员——学生。学生的安全一旦受到威胁,必然影响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校车安全直接关涉学生的生命安全、健康,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车交通安全管理,消除校车交通安全隐患,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学校要充分认识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认清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绝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2.建立校车安全管理体制

    学校应尽快成立专门的校车管理领导小组,安排和部署自有和租赁校车的安全管理的计划和任务,明确校车安全管理的责任,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和考核。抽调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组成专门机构,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同时,学校要建立定期调度和督察制度,定期深入一线,加强监管,落实责任,积极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3.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制度

    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是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具体可以包括:(1)校车安全使用制度。使用制度应该对校车的购置(租赁)、校车的使用、校车的保养、校车的修理、校车的油料、事故责任、事故处理、校车保险及年检等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同时,校车的使用应该有相应的申请程序和使用记录。(2)校车驾驶员责任制度。该制度要规定校车驾驶员的资质(驾龄、准驾车型、违规违法记录等)、驾驶员的责任制度、驾驶员的管理与培训等。(3)校车陪同人员管理制度。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校车乘员均是未成年人,他们缺乏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校车驾驶员对学生缺乏了解,所以,学校应该安排教师陪同校车护送学生,相应地建立陪同人员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陪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包括学校对校车每次运载学生的情况进行查验并登记等。

    4.加强校车安全宣传教育

    中小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学校可以通过“校讯通”网络、“校园广播站”、板报橱窗和专题讲座开辟“道路交通安全”专栏,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展抵制交通违法行为,共建安全、畅通、和谐交通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围绕意外事故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开设培训课程,教授学生自救的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模拟训练。同时学校还应向全校中小学生及家长印发以交通安全为内容的“给家长的一封信”,举办交通事故图片展,组织师生观看交通安全教育片,向学生及家长宣传交通事故血淋淋的事例,增强学生及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校车乘车纪律。

    5.治理学校周边环境

    近年来,每到早晚交通高峰期,城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门口接送孩子的车辆川流不息,学校周边道路堵成一锅粥。2011年1月10日,浙江嘉兴市秀洲区,30多名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在路边排队等候校车时,15名小学生被一辆三轮摩托车撞伤。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范文2

一、完全学分制下民办高校行政管理问题

1.学生管理理念陈旧

民办高校管理学生主要是以教育者为主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传统教育行政管理中缺少双边互动沟通,教育行政管理员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对学生进行强制管理,这对完全学分制下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管理存在极大的问题,传统的“一刀切”无法对学生进行个体化、多元化方向的管理,不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

2.教育管理模式落后

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对学生的管理是按照入学年份、专业进行班级和团支部的划分的管理,这和学年制相适应,但不适应完全学分制下淡化了班级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的管理,需要由传统的“教育、管理”转变为“指导、服务”的管理。

3.选课制增加教学秩序控制难度

由于学校的选课时间集中,会出现很多退选、改选的情况,导致教务工作量的增加,同时,跨专业选课中出现“碰课”,导致教学秩序更加混乱。在完全学分制下的教务工作的管理难度增加,而教师则放松对学生的学习组织管理,课堂纪律、出勤等得不到保证,这需要学生自身提升自主自觉的学习能力。

4.教学管理队伍滞后

完全学分制下完全由学生自主选课,这增加了教务管理的难度,而当前的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又跟不上需求,加大了学生工作者的工作难度。

二、管理理论与启示

1.柔牲管理理论与启示

和刚性管理中的规制约束相对的柔性管理,突出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人进行人格化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中心,尊重、肯定、激励和鞭策成员,从而有效激发组织成员的内在激情,使其发挥自身的智慧和创造力,创造出最佳的业绩就。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针对的是相对高素质的人员,而柔性管理属于一种较为深沉和更高级的管理,体现出管理工作的理性。

柔性管理是重情感、富有创新的柔性管理,对大学生教育管理者来讲,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引导大学生对自我进行教育管理与服务。柔性管理启示有如下几点:

1.1树立柔性管理观念,建立和学生保持畅通交流的渠道,注重倾听学生、尊重学生。当前的网络交流渠道是较好的沟通方式。

1.2建立多元化的柔性管理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多以后会的合理评价,是人性化管理的体现。

1.3建立和刚性制度相结合的柔性制度文化,增加自我评价、自我校正、自我约束规范的内容。

1.4民主平等地践行全员管理模式,健全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让学生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

2.细化管理理论

根据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及爱德华兹?戴明的“质量管理”理论,在日本丰田企业中逐渐形成了精细化企业管理模式,其管理的原则是精、准、细、严,让管理能够达到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以及具有操作性,将所有的管理工作进行流程化的简化、量化、信息化处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错综复杂,对其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引入精细化的管理方法,能够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管理。启示如下:

2.1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应该进行细化分工、细分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

2.2进行制度标准化的管理。通过制度规程来约束克服工作的随意、无序。

2.3通过考评机制和激励奖惩机制使得管理工作严格化。

三、完全学分制下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精细化的策略

1.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创新教学行政管理模式

在完全学分制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有必要引入计算机系统对完全学分制下的教学工作进行管理,以便处理繁杂的数据信息。

创新教学行政管理模式,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以单位学生个体作为基本的管理单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开放的管理思维,灵活对待教学行政管理工作,重在为学生服务,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保证课程开设的数量和质量。必修课程的学时应当合理压缩,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计划,采用激励机制鼓励特长教师开设选修课,科学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开课前应充分论证开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建立受益人反馈机制。

第三,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由于个性化选课会导致很多复杂的课堂状况,需要做好学生的选课名单,便于教师课堂点名、考勤和组织教学。

第四,根据柔性管理理论,健全?W生参与管理的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柔性管理评价标准,高校行政管理需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考试考核机制。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应该有任课教师的自评、学生网上评价、教学督导组的评价三部分组成。而考试考核机制中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平时成绩的考核,加大其比重,定期更新试题库的内容,一改考定终评模式。

第五,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完全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求高校行政管理者进行个性化的管理,而人工管理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管理步伐,由此,建设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可以保障完全学分制下行政管理者开展精细化的管理。

2.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

在细化管理理论中,完全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有相应的科学的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做好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服务,这就需要专职辅导员进行推动落实。由此,高校要实现精细化的行政管理必须要依靠建设高效、专业的辅导员主力军,明确辅导员职责定位,提升其专业化程度,这是面对学生个体开展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体现以人文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3.制度保证

在管理理论中的制度管人、治事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有极大的启示。由此,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应该有严格、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保障,对辅导员等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选拔、培训、考核等管理。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范文3

(一)高校现有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给高校财务管理手段带来更多的便捷,同时也给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当前,一些高校主要通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事后反映的静态财务会计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系部资料进行财务管理。基于信息化财务管理软件,财务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的设定步骤按照固定的时间点将财务信息进行汇总,并且按照系统的设定进行日常核算和监管。另外,为了便于高校各管理机构以及分支结构对校内财务信息进行监管,一些高校采用网络财务管理模式,即基于网络计算技术基础构建集中的财务管理系统,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高校财务集中式管理的实效,外地创办的分支办学机构和各系部需要将日常财务业务流程通过网络财务管理系统反馈给高校财务管理总部,由总部进行集中审核、记账,并制出较为完善的财务信息报告,以供高校管理层针对财务状况做出相关的决策。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财务管理,可以有效的对高校分支办学机构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管和审核。可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是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根本性的改变。

(二)高校现有财务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1)分权管理模式的分析

当前,一些高校采用的静态财务管理模式,相当于管理学中的分权管理,即进行分级管理,学校内部院系各部门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权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将财政决策权分配给各西部及分支结构,虽然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高校财务总部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降低信息传递和过程控制等相关的成本。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却不利于高校财务内控制度的构建,造成管理总部与各系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各系部不能够将总体的目标有效的贯彻实施。分权管理的价值在于能够充分利用信息的决策价值以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实际的分权管理中,各层次管理者的权利变大,很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这种分权管理模式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类问题。

(2)集权管理模式的分析

集权管理指的是基于网络技术对财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整体战略发展目标的贯彻实施,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就是各个分支机构需要及时、有效、准确的将财务以及业务信息传递给高校财务总部进行预算控制以及成本核算管理,如果能够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有效的控制信息的质量,高校就能够充分的发挥出集权管理的优势。但是实践表明,信息传递及过程控制有关的成本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随着集权管理手段的不断深入,集权管理的复合优势较为明显,但是各系部的财务管理部门的价值性却被动的降低了,削弱了各系部的创造性、积极性。

二、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现阶段,无论是集权管理模式还是分权管理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来说,应该充分的发挥出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作用构建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动态协同的财务管理模式,促使财务管理总体战略发展目标得到贯彻实施,同时加强内控制度的管理,并限制分级管理结构的决策权。动态协同式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是通过网络技术实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式财务管理,通过基于数字化校园建设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动态协同管理。在动态协同式财务管理模式下,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财务与高校内部业务链的协同、财务与高校外部供应链的协同、财务与社会部门的协同,从而形成信息资源共享、经济业务联盟、内外部相通的管理体系,真正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促进高校整体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高校动态协同财务管理模式除了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块,还包括账务系统模块、个人薪酬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决策信息支持模块和动态信息反馈、分析模块,各模块数据来源渠道多样,模块之间互相联系、信息共享。动态协同财务管理模式的的核心在于能够对财务信息进行动态监控跟踪,并且能够通过分析模块进行有效的分析以保证高校决策的准确性。财务动态管理的价值体现在于在高校的项目管理以及日常管理中,能够及时的监控高校的财务状况以及项目发展状况,高校管理者可以根据动态指标的变化来调整管理决策以实现未来的预定目标。

三、总结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范文4

【关键词】企业 集团 财务管理 探究

一、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集权与分权关系处理不当

目前我国大型企业集团财权分配存在两种倾向,要么过度集权,采取完全集权式管理模式,不把成员企业当作独立的法人来看待,整个集团被看作一个大企业来管理,统一领导的财务原则绝对化;要么过度分权,采用纯粹分权式管理模式,大量的财务控制权下放到子公司,母公司控制协调能力削弱,统一领导的财务原则名存实亡。

(二)财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全面性。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主要集中于事后控制,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事前的预算与经营业绩的比较也难以进行,事中控制流于空谈。既然事前预算无从谈起,事中控制甚为薄弱,事后分析未必有效,则下属企业对决策的整个执行过程便超出了核心企业财务管理的视野,游离于核心企业的财务控制之外,全面的财务管理势必难以进行。

(2)集团公司管理制度不畅,财务管理各自为政缺乏一体性。企业集团自身没有建立起贯通母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体系,核心企业无法驾驭子公司,难以从集团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统一安排投资和融资活动。这些体现在投资上,便是整个集团的投资规模失控,投资结构欠佳,投资收益下降,经营风险加大;体现在筹资上,便使整个集团缺乏内部资金融通,对外举债规模失控,资本结构欠合理,利息支出增大,财务风险加大。

(3)资金管理散乱,预算管理困难。相当多的企业资金的收支缺少统一的筹划和控制,随意性大使用混乱,导致现金流量不平衡;有的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缺乏企业战略导向性,预算不切合实际,指标控制不科学,预算的监控力度薄弱,缺少严密的计量标准和考核依据。对于任何一家集团公司来说,集团财务的现金流和预算是非常重要的,集团内部有了充裕的内部资金,不仅对企业的发展有利,而且对下属集团子公司的发展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财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集团本身没有建立起贯通母子公司的财务监督机制,母子公司间缺乏有效的配合与制约,财务监督往往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子公司由于拥有相对独立的投资决策权、财务调度权,在经营过程中,有时会偏离母公司的要求,加之内部会计监督缺少力度,内部审计部门有名无实,这些都会导致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监督失控。

二、解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

公司内所有成员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全部账户都要纳入公司资金管理中心的管理范围之内,采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公司可以通过资金管理中心实时监控其资金的使用情况;资金中心可以利用集中的沉淀资金在公司内部调剂使用(即内部融资)。在实现上述资金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对结算、预算的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资金风险管控,从而在公司内部实现资金事前控制、资金有序使用,融资统一管控。

(二)加强预算管理

针对当前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普存在的使用分散、效率低下、体外循环等突出问题,一是从资金集管理入手,建立、完善并推广企业结算中心制度,强化资金集中统管理,充分发挥结算中心监控、服务与调剂资金余缺的功能;二是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保障企业资金有序流动。将预算作为企业内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把资金的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序之中:三是明确现金流量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要以现流量监控为重点,分门别类,把好关键点,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测,强化对于企业现金流量的监控,严格限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实施大额资金的跟踪监控。

(三)加强内部审计

公司内部必须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并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直接隶属于企业法人的监督管理机构。随着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已成为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领导者经营管理理念成熟的表现。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处于较高的层次,可以保证内部审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四)建立集权分权相结合的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

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模式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是一种集资金筹集、运用、回收与分配于一体,参与市场竞争,自下而上的多层决策的集权模式。此模式既能发挥集团母公司财务调控功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有利于克服过分集权或分权的缺陷,有利于综合集权与分权的优势,是很多企业集团追求的相对理想模式。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范文5

关键词:新疆;高校;多校区;管理

作者简介:王伟国(1979-),男,新疆哈密人,新疆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讲师。(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120-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在不断的加快和扩大,教育管理体制不断深入,办学方式、方法和规模也在发生着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原有校园面积和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各地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纷纷兴建大学城,又因历史发展的原因及当今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多数高校的老校区在城市的中心,大学城则建在了城市边缘,这样一来许多学校自然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另外,国家对高校的结构、布局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以1992年扬州大学的多校合并为始点,随后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清华与工艺美术学院合并等。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0多所高校进行了合并重组,形成了一批一校多区的办学高校。[1]多校区办学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也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高校的竞争优势,解决了学校办学用地紧张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建立多校区的学生管理模式,以更好的来对各校区的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是目前多数高校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部分高校也面临着与全国高校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新疆这样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民族间的文化、生活习惯、风俗各不相同,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对新疆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的难度,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新疆高校多校区的学生进行统一有序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疆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政治信念及良好的思想品德。学生管理包括管理学生的学籍、勤助及学生的日常事务。目的是规范、指导及服务学生的学校生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当前,面对新疆高校多校区产生的学生管理实际问题,经过不断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新疆高校在实践中也逐渐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新疆多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多校区学生管理方法。目前比较常见的学生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

1.集权型管理模式

集权型管理模式也称为条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型的学校通常表现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如学生工作部、团委等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向分校区派驻学生管理的相应部门,负责代办分校区的学生管理各项工作。这种管理模式打破了各校区管理的模式,实行校本部为中心的多校区分设管理机构的模式。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在文光校区设置了学生工作部办公室。

集权型管理模式的优点就是权力较为集中、任务一致、管理统一、结构简单,有利于全校学生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行动;不足之处就是学生管理部门管理的跨度大,工作过于繁忙、管理成本高、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另外,一旦分校区出现突发事件,难以保证第一时间及时有效地得到学生管理部门的处理和帮助,降低了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2.分权型管理模式

分权型的管理模式也称为块式管理模式,各校区均有自己独立的,并与学校一级的学生管理部门相吻合的学生管理机制和队伍。与集权型相比分权型的管理模式具有更大的自。[2]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管理的跨度小,各校区的管理有所不同、组织机构较为完善,能够较好的发挥各校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工作的时效性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要求。分权型的管理模式对提高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由于分校区学生管理模式的权力得到了强化,极易产生各校区管理权力的分散,弱化了全校的统一管理。另外,各校区职能部门的重复设立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现象,加大了学校的经费投入。

3.集分结合型管理模式

集分结合型管理模式也称为条块结合型管理模式,学校在不断加强对各校区管理的同时,也允许某个或几个校区根据各自分校区的实际情况在符合全校发展规划的范围内设立校区内部的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给予其一定的主动权,不仅有利于全校的统一管理工作,也有利于不同校区内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高了管理效率。[3]集分结合型管理模式适应了不同校区自身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开展。集分结合型管理模式结合了集权型管理模式和分权型管理模式的优点,首先校内管理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其次也增强了各校区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的统一管理。当然这一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管理成本较高、学校对各部门的调控能力下降、协调事务的难度加大等都是集分结合型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通过访谈和调研了解到,当前新疆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主要集中在集权型管理模式上,其他两种类型的管理模式相对较少。

二、新疆多校区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范文6

关键词: 人才瓶颈 解决出路 企业战略 企业管理

摘要:针对于中小型装饰设计工程公司向更层次发展,提出了机会导向型与名牌战略性,分析了授权与集权的两难以及人才内部提拔和外部聘任是阻碍中小型公司向高层次公司发展的根源,并且从古典管理学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上述困境根源的方案。

1 装饰设计工程公司在西安市场上的整体状况

据统计,在西安市注册的装饰设计工程公司共有500余家,实--际经营的有200余家。从资金、业务的类别和人员数量上可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一般来说拥有5∞万以上注册资金,人员在50人以上,主要从事工装,比如修建校史馆,博物馆等属于大企业;注册资金达到100万 500万之间的,人员在15人左右,主要从事展会的搭建和设计以及大型专卖店的设计施工属于中等企业;注册资金在50万——100万之间的,人员在10人以下,主要从事店面的简单装修以及店面门脸的装饰属于小企业。很有幸,在我工作的那段日子,我曾经就职于中等企业,对于从“小舢板”的个体企业成长为“大船”的企业集团,我个人认为将面临着以下一些困境和矛盾。

2 企业成长矛盾分析

2.1 企业战略:机会导向型与名牌战略性当企业在初始发展阶段的时候,机会对于一个企业是非常关键的,只要抓住其中的某一些机会,就可以使企业得以生存和运转下去。就拿我们公司为例,在成立的三年的时间里,公司的客户稳定量基本为零。每年的客户要重新去挖掘,就算是原来的老客户,也要重新的去联系、沟通。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的公司还处在“做生意”的阶段,以找机会来维持自己的生存。而我在联系业务的过程中,在和同行聊天中得知,高层次从事工装的公司就很注意施工前的规划、施工中的质量、施工后的访谈,甚至不惜成本也要做好,保证客户满意。而且长期坚持,形成了一个稳定、长期的品牌效益。所以在我看来,他们从战略八手,以品牌要效应,就是“做企业”。所以我曾向老板建议,公司要发展,必须从创新、质量、态度上的提高来满足客户的需要。有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更好的取得客户的信赖,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

2.2 企业管理,分权与集权的两难当企业初创阶段的时期,所需管理的人员不多,管理方法手段不多,管理的力度也不广,老板完全有能力和时间对公司的所有重要事情进行管理,基本上公司所有的事情都由他发起和掌控。但是,这样一来,就会把自己变成干手观音,什么都抓,什么都管,到头来,不但没有各方面都取得成绩,反而常常纠缠于细微处而忽略了大方向,得不偿失。老板的亲历亲为不但没有成为员工的表率,反倒容易引发员工的怨言,觉得老板插手太多,无法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同时,老板也会觉得员工不负责任、不努力。

我们公司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们公司共有8名业务员,其中三名老业务员,剩下其余为新手,老板原来是想让老业务员带带新人,没想到,在一个展会结束后,因为老板所发的提成点数并没有象之前所允诺过的数额去发放,两名老业务员,在没有任何形式通知的情况下离职,并带走了公司大量的客户信息以及诸多尾款。使公司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老板很震惊,对员工的忠诚度产生了明显的怀疑,虽然尾款后来追回,但是老板对员工的不信任感以及员工对老板的忠诚度都产生了很深的危机。

2.3 人才瓶颈:内部提拔和人员的聘任当企业初创阶段的时候,一切以生存为第一要务,老板的成本意识都非常的强,这样就导致一个人要干多个人的工作,既使是老板本人也不例外。除了与企业生存有关的业务外,对后勤等起支持作用的机构要求较少,往往就会由其它岗位上的人来兼任。对人才的使用要求还比较单一,即能够给公司带来业务的人。此外,在这种工作环境状态下的老板,一般来说都是企业最有能力和最有资源的人,也就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但是,当企业成长为集团时,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张和业务流程的延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单一而纯粹的,则是呈现出了多样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这些人才究竟是从内部培养提拔还是采取外部聘任,这个矛盾一直困扰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从内部培养提拔,虽然熟悉企业的现状,容易形成整体团队的凝聚力,并且对于人员的稳定具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如果一味抱着内部培养的思路,就可能阻碍企业的发展。而使用外部聘任的方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但是,外部聘任的人才毕竟与企业自身培养的人才,在业务能力、企业文化、团队荣誉感上,更重要的是目标认同感等方面有一定差距。

3 解决措施

3.1 规范化代替随意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我所在公司为例,和同类别高层次的装饰公司相比,我们具有报价低、服务热情、沟通环节少、小展台资源多等优势。根据这种生存空间,就需要公司制定出若干管理规定,如奖惩制度、人员聘任制度等,当然这样一来可能会导致部分老员工的反弹,会觉得受到了束缚,一些人甚至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自身价值的尊重。这个时候,一方面要表明规范化的趋向不可逆转,另一方面,要加强说服工作,对于始终无法转变的有碍团队发展的“顽固”分子,要及时的解除聘任关系。只有这样,企业的行为才是可以预测的,也才可以避免各种看不见的损耗,才能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同时也能够在前进中树立企业良好的内外部形象。

3.2 解决集权和分权关系,充分发挥主动性老板在使用分权管理方法时,要注意责权统一的原则。有责无权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反之,有权无责会导致不负责任的滥用权力。老板授权之后就应放手让员工在职权范围内独立处理问题,使他们主动地做好工作。信任人、尊重人、可以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激发其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只有上级信任下级,下级才会信任上级,并产生一种向心力,使老板和下属之间的工作目标达到和谐的统一。相反,当一个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他就会本能的产生一种情绪冲动,影响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

3.3 内部培养提拔与外部聘任并重,化解人才之困有人运用拆字法,形象地比喻说,企业无人则“止”。商场如战场,企业间的竞争是同一个道理。多少家企业因人才而兴,多少家企业也因人才而亡。一个人才济济、同心协力的企业,绝不会在突然之间由盛转衰:而一个人才流失,内部混乱的企业,也绝不可能长盛不衰。

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在两个方面与企业一致,一是能力,二是态度,就是基于战略的人才资源管理的思路,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必须对企业战略的实现是有帮助的,符合企业战略需求,否则,他所具有的能力对企业来说就没有价值。所以说不论是内部培养提拔还是外部聘任专业人才,都是解决企业人才瓶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德伯华,执行的艺术[M]线装书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