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产管理廉洁风险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产管理廉洁风险点范文1
作为一名财务部关键岗位员工,自从系列学习设计院《嵌入式廉洁风险风险防控》系列手册特别是财务部分以来,对风险防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嵌入式风险防控手册财务部分共27个风险点,其中A类风险点3个,B类16个,C类8个。涉及资金、资产、预算考核、财务基础和分院个性化流程。
A类风险点涉及账户开立,合作银行审批及超标差旅费问题,这一类风险点主要是资金方面,资金风险点一直是风险防控的重中之重,我重在学习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等三方面。针对自己的工作找到风险点后,进行自我防控。
通过学习B类风险点,B类风险等涉及资产管理、预算考核等18个风险点,我决定在通过学习提高了我们关键岗位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使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做到了认认真真的学,扎扎实实的学,使自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切实找到切入点,并做到学以致用,在自己的岗位上先锋模范作用,起到带头和带动作用。
通过学习C类风险点,我更深切体会到了防微杜渐的重要性,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中的腐败问题,采取前期预防、中期控制、后期处置等措施的重要性,就是查找出常工作生活中的廉政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在各个环节对廉政风险实施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一是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每一名关键岗位员工的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方法就无法改进。
二是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关键岗位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向大家敲警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份之想,,终保持的浩然正气。
资产管理廉洁风险点范文2
关键词:会计财务;风险防范
一、充分认识当前会计财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财经法规不断健全和内外检查日益严格,对会计财务工作提出了科学规范理财的新要求。近年来,国家财经法规越来越健全,会计财务管理也逐步向精细化方向转变。加之,内外部审计检查力度也越来越大,内部审计检查包括纪检监察、内审、巡视组等部门的检查,外部审计检查包括财监办和审计署特派办等部门的检查。国家审计署定期公开审计报告,日益发挥出对财务行为的监督作用和对违法违纪行为的震慑作用。在这种形势下,进一步强化管理,加强预算约束已成为必然趋势,这给我们会计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2.金融案件防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对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新要求。2008年以来,人民银行系统先后开展了“制度落实年”、“内控制度大检查”和“案件专项治理活动”,为有效防控案件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基层行违法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且多数发生在经费核算、招标采购等工作上。2010年全国人民银行系统共立案15件,有11件发生在基层行,占案件总数的73%。所以说,目前系统内案件防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本着对事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干部职工关心和爱护的初衷,始终坚持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把防范控制资金风险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对资金的安全管理。
3.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和金融改革日益深化,对会计人员增强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会计财务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各级行党委对会计财务部门的期望越来越高,会计财务工作涉及预算分配、项目立项、财产调拨、招标采购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会计财务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为全面的业务知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化,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这些都对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做好会计财务管理工作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1.统筹兼顾综合管理与服务保障的关系,在寓管理于服务中下功夫。会计财务部门作为资金运作的核心枢纽,必须准确把握一个时期内人民银行所处的宏观环境,以“大会计”、“大财务”理念为指引,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站在全行的高度,科学谋划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做到履职到位。同时牢固树立“管理与服务并举,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切实履行好会计财务工作的服务保障职责,特别是在预算管理中,从预算的编制、分配和执行等环节都要统筹考虑各级、各类人员全年费用需求,特别是边远地区基层行的需求,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
2.统筹兼顾科学理财与依法理财的关系,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上下功夫。当前,费用预算约束越来越强,费用预算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我们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不断加强预算标准体系建设,建立财务预算执行进度预警机制,通过运用技术手段,不断推进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同时,会计财务人员要坚持原则和职业操守,严格遵守财务纪律,坚持“违规操作无案也是过,无案也追责”的处置原则,养成时时遵守制度、刻刻坚守制度的良好习惯,抵制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3.统筹兼顾沟通协调与廉洁自律的关系,在提高素质树形象上下功夫。会计财务工作与“钱”密切相关,历来都是内外部审计监督部门关注的重点,在日常工作中应主动加强与内外部审计监督部门、上级行、下级行以及本行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在接受检查时,要认真对待审计监督部门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意见,做好沟通协调,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在加强沟通协调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廉政建设,为会计人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引导会计人员抵制五光十色的诱惑,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内审等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
三、对做好会计财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密防范会计财务工作风险。会计财务部门应紧紧依靠各级行党委的领导,完善重大会计财务事项集体决策机制。重要会计财务制度的制定、预算资金的使用、固定资产的处置,必须充分研究论证,提交党委会议、行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防止个人说了算。同时,按照业务风险防范“三级责任制”工作要求,把风险防范责任和措施逐级落实到会计财务部门和岗位,强化自上而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会计业务风险防范责任机制,以规范的业务操作来防范责任风险、资金风险、业务风险和操作风险。
2.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保障会计财务工作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坚持把健全会计财务制度体系作为加强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制度规范行为、防范风险。根据业务发展和工作需要,开展内控制度有效性评价,新增和修订相关内控制度,实现内控制度对所有会计岗位、各个业务环节的全覆盖。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强化制度执行力,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违法违规案件或因管理不善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认真清理,切实整改,不断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一是按照“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格控制费用开支,严肃处理违纪行为”的要求,结合内外部审计、检查情况,切实整改,不断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小金库”治理工作涉及面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小金库”问题仍是内外部审计监督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充分认识私设“小金库”的危害性,巩固专项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果,积极构建“小金库”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小金库”。三是加强账户管理。会计财务部门对本单位的银行账户负管理责任,对全行账户管理工作应进行整体安排,统一办理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及年检工作。
4.严格控制,科学理财,实现效益最大化。一是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树立先算账后花钱的理念,“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各项预算资金。严格执行预算批复的内容,减少预算支出的随意性,切实解决费用支出中存在的“前松后紧”问题。二是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行”的财务工作方针,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树立节约意识,杜绝费用开支上的浪费行为,严控会议数量和规模,提倡开短会,开视频会议,严格控制 “三公经费”,压缩一切不必要的费用开支。三是规范集中采购工作。严格按照“管采分离”的要求,进一步扩大集中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完善集中采购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日常管理,实施阳光操作。四是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部门,会计财务部门应编制好全年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组织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办理固定资产调拨手续等。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置换中,要严格审批,规范程序,切实防范置换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同时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实时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5.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一是加强学习和研究。认真学习会计准则,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变化,加强对资产负债表及财务收支的分析,提高做好会计工作的能力;认真学习国内外的经济金融理论,学习中央银行的业务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同时,将研究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多出精品方面,结合实际形成高质量、有价值的专题报告,提高综合反映能力。二是加强业务培训。积极举办财务会计远程培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培训,按季召开会计业务工作交流例会,就业务管理、工作创新、调研信息等工作进行交流,加强对会计人员制度执行和操作培训,巩固业务竞赛活动成果。
6.遵章守纪,廉洁自律,构筑拒腐防变的坚固思想防线。加强对会计人员财经纪律、廉政制度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法纪和廉洁意识,珍惜良好的工作环境,客观看待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福利待遇,不盲目攀比,严守思想道德防线。同时,不断完善廉政制度,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工程建设、管钱、管物等重要岗位人员的监督,促进会计人员廉洁从政、清白做人。
参考文献:
[1]吴晓灵:求真务实 严格管理 努力开创中央银行会计财务工作新局面.金融会计.2004(6):4-6.
[2]蒋晓虹: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央行会计财务工作.新疆金融.2008(4):44-45.
资产管理廉洁风险点范文3
关键字:廉政风险 防控体系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X8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在水运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廉政风险监控体系对地方海事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过程控制论应用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建立一套与海事船检工作相适应的廉政风险监控体系,是一种有益尝试。
一、过程控制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廉政风险防控的意义
过程控制就是管理者依据现代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对生产计划与实际工作动态进行监测、调适,以促进工作目标和任务的最终实现和完成。管理者必须根据环境变化,适时、适度、客观、弹性地进行过程控制,才能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 “过程管理” 也是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一大特点,它将任何一项工作都通过一个严密的过程来控制,通过PDCA循环方法,即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促使每项工作持续改进。将过程管理理论运用于党风廉政建设,对行政权力实行过程控制,按程序进行管理,做到计划、实施、检查等环节有机统一。过程控制可以对权力运行进行全过程监控,是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廉政风险防控的有力举措。
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要点
根据 “过程管理”的要求,地方海事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由防控内容、风险排查、防控措施等构成。
1、廉政风险防控内容。廉政风险防控主要集中于行政权力,包括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环节,为此,需做到“三个目前”:明确行政权力内容,根据部门工作职责,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权力、业务流程,形成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每项工作(环节)的工作内容及标准;明确监督检查的方法、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廉政风险排查。 一是排查岗位职责风险点。围绕人权、事权、财权、审批权等重要领域、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认真查找重点岗位和个人在决策、执行、监督环节中廉政风险点,重点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工作效能、尽职履责以及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等方面进行查找。二是排查业务流程风险点。重点在行政执法、物资采购、办文、办会、办事、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流程是否完善、规定要求是否落实等方面进行查找。三是排查制度机制方面风险点。认真查找制度是否具体、管用,是否覆盖各项业务工作,是否覆盖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重点在贯彻落实制度要求、执行力度和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查找。
3、制定防控措施。一是针对岗位职责方面的廉政风险,由岗位所在人员对照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提出防控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完善办事公开机制和岗位廉政承诺制,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加大对热点、重点岗位人员定期交流或轮岗力度,防止某些实权岗位存在的不正之风等。二是针对业务流程方面的廉政风险,按照廉洁、效能、便民的原则和程序规范、效率提高、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要求,制定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图。三是针对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方面的廉政风险,在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以落实和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根本,切实加强制度执行,严格落实公务接待、财务、车辆、办公用品采购、办文办会办事、节能降耗、资产管理等各项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良好局面。
三、构建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廉政风险防控是拓展预防腐败工作的有效措施,也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的客观需要。根据“过程管理”的理念,应将廉政风险防范融入到日常工作的全过程,将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廉政风险防控过程进行有机融合,从而逐渐形成廉政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
1、强化教育注重提醒预警。教育是强基固本的集中体现,是构筑领导干部防腐、惩腐、治腐第一道防线的基础工程。教育方式丰富多彩,如短期培训、警示教育、参观考察、集中学习交流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等,通过教育使全体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自觉树立“风险无处不在,风险防范人人有责”的廉政风险意识,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2、完善制度注重过程控制。一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建章立制是预防廉政风险的前提,在制度的建设上应做到有禁有罚、具体易操作,在制度的执行上应坚持一个标尺,统一标准,不搞特殊,使各项法规制度成为“高压线”,谁都不敢触犯,谁都不能违犯,谁都不能逾越,充分发挥制度法规的刚性约束作用。二是加强对廉政风险监控中发现问题的排查。根据排查到的廉政风险信息,分主次轻重,根据标准及时纠正。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建立廉政风险信息库,及时掌握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动态,强化潜在风险隐患的防控。
资产管理廉洁风险点范文4
论文关键词: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风险管理;法律规制
一、金触不良资产之现状与成因
(一)金触不良资产现状
1999年底,国家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信达、长城和东方,目的在于协助消化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19001)亿元不良贷款。2001年底,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指出,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已达18001〕亿元左右。截至2003年底,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已达20001〕亿元。据统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1990年为2952亿元,1996年达9500元亿,6年间增加了两倍多。至1999年高达18001〕亿,3年间几乎又翻了一番。国有银行在近五年间消化了将近15001〕亿元不良贷款(尤其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新出现的不良贷款总量几乎保持在原有水平上。国务院批准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和方法,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重大举措。但是,五年过去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量却有增无减,这使得我们不得不从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金融不良资产的成因。
(二)金融不良资产现状的成因
1.国家所有“虚位”、具体责任“真空”、金融风险意识淡薄、银行经营管理不善。
2.银行体制弊端、金融监控缺漏、银行职员素养缺失、金融犯罪问题严重。
3.银行有法不依—法治观念淡薄。
4.国企效益低下—债务转嫁银行。
5.诚信观念缺失—逃废金融债务。
6.人情关系文化渗透—银行借贷关系扭曲。
二、金触不良资产之法律规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西方银行管理经验,健全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一)巴塞尔原则及经脸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88年7月通过、于1997年4月补充修订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通称《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目标标准比率为896,其中核心资本成分至少为496。该协议出台之后,德国为首的欧共体各国纷纷响应,英国、日本等国银行均严格达标。美国银行不仅确保资本充足标准,并创造性地建立了资本风险预替系统,从而保障监管机构防患于未然,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规定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条件、审批程序、持续监管手段以及监管权力等有关方面的25项原则。巴塞尔委员会于1998年9月针对银行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颁布的《银行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先后在内控文化、风险识别评价、内控措施与责任、信息及其沟通和内控制度监测等方面,规定了13项原则。同时,巴塞尔委员会在吸取一些银行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了《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报告)(关于银行透明度的建设》等文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上述一系列原则之所以日益得到其成员国与众多的非成员国的高度重视并适用,就在于这些规则和要求是巴塞尔委员会聚集了大批业内专家,针对银行金融业务数年开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深人研究的结论、对策和成果,符合国际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具有内在的科学性和外在的权威性,是巴塞尔委员会与许多国家和国际性组织共同合作的结晶。
(二)西方银行风险管理
金融业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对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讨和深人研究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验。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力地促进和稳定了美国银行制度,亦先后为日本、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家所借鉴。目前,许多国家均建立并完善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创立和完善,丰富和发展了银行监管体系,已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德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的VAR(ValueatRisk)风险度量法以及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等多管齐下的策略,加强金融监管,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真正步人金融市场可谓是刚刚踏上征程。我国加入WTO之后,商业银行无疑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市场中运作、经营和发展。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控制、减少、避免不良资产,应当认真汲取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措施,逐步提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水平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三)确立风险防范理念
学习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牢固树立风险防范理念。金融风险防范应是整个国家、银行系统和银行全体职员共同的事业。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控制的观念和意识,应根植于整个银行系统内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位职员的灵魂深处。正如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银行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所要求的,董事会、管理层与全体员工应该在银行内部营造一种“内控文化”。银行的所有职员都应该了解各自在内控制度中的作用,全面投人内控制度建设。
(四)建立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借鉴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原则、规则、标准和建议,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应是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减少、避免金融不良资产的系统性工程。巴塞尔内控基本原则强调,内部控制是需要董事会、高级管理以及全体职员不懈努力而实现的过程,是一个能够不断进行风险控制信息反馈并能进行自我调整的动态过程。巴塞尔委员会在《有效监管核心原则》中指出,在有效银行监管体系中,监管者必须具备操作上的独立性和实施监管的能力和手段,必须全面了解各类银行业务性质,并尽可能确保银行自身适当风险管理,使各个银行的风险水平得以评估,确保银行具有充足的资源承担风险。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必须具有统一、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必须具有银行监管的适当法律框架,包括银行机构的许可规则和持续性监管规则,监管者实施法律和执行审慎监管权的规定以及对监管者的法律保护,还应建立监管信息分享安排及信息保密制度等。根据巴塞尔委员会上述有关原则及其精神,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应是有效的银行监管与银行内控制度的有机结合。
(五)健全银行内控制度
从银行内控制度而言,首先应建立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机构。建立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监控全面风险的、相对独立的风险管理决策机构,决定银行风险管理原则和风险管理程序,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监督评估执行管理层控制风险的管理状态,提出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并监督其在限期内完成改进任务。风险管理决策机构下设独立于银行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跟踪监督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执行,开发风险管理技术,监管授信业务的授权和受信决策程序,识别评估银行风险,分析确定可控性风险与不可控性风险,并对可控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程序和措施,向有关业务部门提出;对不可控风险,要及时报告风险决策机构,以便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所有各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制度。实现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的管理,杜绝任何一个不受制度约束的职员,避免任何一项不受规范监控的业务。第三,要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措施,积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风险规避、风险分数、风险转嫁、风险补偿等风险处置策略和经验,建立健全配套规范的风险处置制度。第四,要造就整体优化的员工队伍。1995年1月,巴林银行因资不抵债,被荷兰国际集团以1美元的价格收购。几代人为之努力了200多年的一座金融大厦,被一个普通操盘手毁于顷刻之间。因此,“当银行行长就像坐在火山口上。任何一个普通员工的一个违规操作,都可能诱发火山爆发而导致灾难性后果”的说法不无道理。这正是金融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别之处:企业安危不仅仅系于管理层面,而且系于每个普通员工的手里。因此,商业银行的员工队伍务必整体优化。首先要创新队伍建设理念,确立“员工为主人为本”、“我与企业共长久”的队伍建设战略,促使企业与员工目标一致、员工与企业同步发展。着力营造了解员工、理解员工、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的人文氛围,给予员工自我发展的空间,满足员工施展才能的需求。每一位员工均有成就感和归属感之时,也就是商业银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之日。其次要有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业务持续性地对不同岗位的职员进行系统性地培训,以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日益增强每一位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廉洁敬业意识,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三要建立合理规范的工资福利制度。通过对不同岗位绩效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确定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辅助以奖励机制。第四要创立科学的业绩测评和职务晋升制度。针对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层次以及不同的类别,分别确定相应业绩质和量的指标,定期对每位员工的业绩和潜能进行客观全面的测评。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念,建立公平竞争、因材施用的人事制度,拓宽晋升渠道,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激励机制。
资产管理廉洁风险点范文5
一、摸清辖内银行业风险底数,抓住风险监管的重点和着力点
高度关注关联贷款风险,抓集团客户和关联交易,做好风险提示。强化对辖内各机构不良贷款增减变化情况的监测,突出对贷款五级分类的落实。正确把握银行新办业务风险,调查了解存在的内控薄弱环节。采取约见谈话、机构回访,掌握被监管者的工作动态,督促被检查单位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切实防范风险。
二、加强对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
1、督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管理体制转变。促成*农村合作银行根据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要求建立“三会”机制,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认真执行报告制度。引导明确市场定位,督促其按照章程制定的支农贷款比例,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督促严格执行农村合作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严格按照存贷款比例不得超过80%,流动性比例不得低于25%,同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不得超过20%等。
2、加强内控专项治理,促进完善内控机制。严格按照温州银监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监管的通知》以及该联社制定的内控制度治理方案执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内控制度专项治理工作。跟踪检查20*年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调查核实20*年稽核整改意见落实情况。加强资产管理,完善新增不良贷款台帐,严密监测大额(前5户)贷款和单户超比例贷款,建立不良贷款余额前10户动态变化情况监测机制,进一步督促该联社对已核销呆帐贷款和“三违”贷款责任追究整治工作。
3、提高非现场监管的有效性。以资本充足情况、流动性指标、不良贷款情况、内控制度建设等17项定量指标为监测、评价重点,按季进行全面、客观的风险监测与评价。以非现场监管发现的问题为目标导向,以内控管理薄弱、违规问题突出、风险隐患较大的机构为日常监管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深入调查。
三、继续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好窗口指导
定期召开监管通报会,披露监管信息。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鼓励金融创新,巩固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确保信贷有效投入稳健增长。提请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警示,配合打击“两非”和乱集资现象。围绕履行监管职责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充分利用非现场监管手段,提升调研活动质量,努力向上级反馈辖内经济金融运行动态。
四、深化“文明单位”创建,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1、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三守”教育为载体,狠抓内部管理。一是牢固“我要创建”思想观念,深化创建理念。二是以“文明单位”创建为载体,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以规范工作底稿为切入点,促进监管质量提升。
资产管理廉洁风险点范文6
一、形成闲置资产的原因分析
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过几年、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形成了大量的存量资产。作为铁路企业,形成资产闲置的原因主要有:
1、生产力布局调整。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分局的撤销,基层站段撤并整合也较多,造成不少土地、厂房、材料设备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如,原先两个机务段合并为一个,其中被兼并的段由段的建制整合为一个或几个车间,形成办公楼房、厂房的闲置;或者由于各段使用的材料配件标准不一致,两段合并后,有些材料配件达不到现行要求形成闲置;或者大量机器设备,如机床、铣床等因数量较多,形成富裕闲置。
2、运输装备现代化的运用,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由于大量先进的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使用,铁路各系统的生产组织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如工务、电务等系统实施检修分开、集中修、“天窗”修等,使原来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设备,由于设备本身安全系数低或磨耗较大,无法正常使用而形成闲置。又如,过去许多单位使用的锅炉,由于使用成本高、能耗污染大,与当前国家推行的节能减排政策不相符,已基本被淘汰或利用率低下,形成闲置。
3、专用设备,再利用难度大。近几年,铁路共实现了六次大提速,目前全国上下又正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新线不断开通,这必然使相关设备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进而使部分设备未过使用年限就淘汰。由于铁路设备专业性太强,很难再运用到其他行业或其他领域,无法继续使用形成闲置。
4、决策失误,库存积压。如,单位采购、使用、管理等部门相互联系协调不够,导致采购某些设备时,只注重投资计划的完成,而对市场的调研不够,所采购的设备存在功能性的缺漏和不足,不能正常使用,造成闲置。又如,在采购一些物资配件时,采购申请计划与生产实际脱节,超计划采购,或虽按计划采购,但因产品结构的调整,导致采购的配件难于投入生产使用,长期积压形成闲置。
5、净残值损失承担问题。如,许多单位的信息技术设备虽未到报废年限,但因配置标准低,加之电子产品升级换代快,无法满足生产办公需要,但因预计的处置收入偏低,处置后难以冲抵资产净值,单位无力承担报废净值损失,因此即使设备不能正常使用,也不办理报废手续,造成设备闲置。
这些闲置资产虽然存在于企业中,并且在资产负债表中以“资产”项目列示,但它并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相反,这些闲置资产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另一方面这些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计提的折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费用,加大了无形损耗,影响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因此,如何管好用好企业闲置资产,合理调配资源,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减少损失浪费,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二、闲置资产管理的有效对策
1、增强资产管理理念,建立资产考核机制。企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而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的企业管理者要树立良好的资产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这一理念;要像抓生产、抓安全、抓效益一样,重视资产管理;要提高风险意识,准确把握在资产管理和运用过程中将面临的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真正明白管好用好资产,减少损失浪费,就是为企业创造了利润,使企业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在企业内部要明确在资产购建、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中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的权责,避免“谁都在管,谁都不管”的情况出现。要对资产进行动态管理,把资产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还要把资产管理业绩与管理者的考核挂钩,引导管理者从自身利益出发,管好用好资产,达到盘活闲置资产、减少不良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
2、设立闲置资产监管部门,建立健全闲置资产管理制度。在单位内部,要统一设立资产管理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逐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仓库保管部门、技术、财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定期核对,查明使用状态和技术等级,做好资产的增减变动记录和核算,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
建立健全闲置资产管理制度,明确闲置资产的界定标准、管理原则和处置权限,合理调配、整合、处置资产。闲置资产处置坚持修旧利废、内部调剂、外部串换、对外租赁和处置的原则。能修旧利废的资产要充分利用,减少成本支出;对可调剂使用的闲置资产充分调剂,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率,减少新购物资、设备的成本支出;可以对外租赁的设备,要与承租方签订租赁合同,明确设备的维修保养、保险,以及监管责任等;对已办理报废手续可以进行处置,但尚未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及时进行处置。要专门制定账销案存的追踪管理措施,逐项逐笔建立已核销资产的管理台账,从而最大限度地挽回和减少资产损失。
3、落实清产核资制度,摸清企业家底。清产核资是企业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对企业各类资产进行全面、完整的清查、核实,真正做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要全面掌握资产的价值、数量、质量、去向等信息,现有资产重新按使用状况和技术状况进行分类,划分为在用资产和闲置资产,为下一步统筹安排、合理利用做好准备,使资产能够发挥最大使用效率。如,清查固定资产、编制清查记录时,除填写每项资产的始用时间、原值、净值、预计净残值外,还应说明成新率、利用率,以及明确是否闲置,如属于闲置资产,还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处理建议,并会同财务、技术、资产管理、使用部门进行核对,确认清查结果。清查存货,编制清查记录时,除应对存货的购置时间、规格型号、数量、单价记录清楚外,重点还要由相关技术部门进行相应的技术鉴定,写明技术质量状况、技术等级等,明确是否闲置,如属于闲置的存货,还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处理建议,并会同物资供应部门、仓库管理部门、财务进行核对,确认清查结果。另外,财务部门在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管理系统中,应设置闲置资产(存货)科目,将闲置资产从正常使用的资产中划分出来,并将闲置资产(存货)分为在用和未使用两类,使经营管理者一目了然,随时都能监控闲置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率,提高资产的利用效果。
4、制定物资定额储备管理办法,建立资产总量控制制度。首先,要实行企业和车间两级负责管理制度,科学制定物资仓储、消耗、备品等定额标准,制定合理的进货计划。其次,由车间、班组的材料计划编制者根据年度生产计划编制年度用料计划,做到既能保证生产需要,又不造成材料积压。材料供应部门要严格按照审核批准后的计划供应材料,车间、班组实行定额领料、用料,按定额确定材料费用,做到材料消耗有定额,核算有依据。另外,车间、班组有超定额用料和临时性、应急性用料时,均要单独提报申请,并由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发料。
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应急处理的需要,可在车间、班组备用适量的备品备件,材料供应和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和管理台账,明确储备数量、备用型号和存放地点,定期进行检查,保证使用状态良好,并及时对物资消耗定额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掌握物资消耗变化的规律。
在资产管理方面,铁路局可参照下属企业的工作量、工作性质以及在用资产三个指标来确定各企业的资产总量,此后每年依据各企业的资产增值率情况,再综合考虑整个路局资产增值率来确定各企业资产的增幅比例。计划部门在投资立项上要统筹安排,综合考虑各企业的实际需要、重点工作下达计划,这样可调动各站段发挥经营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压缩闲置资产的目的。
5、建立资产信息质量审计监督制度。资产信息质量主要体现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方面,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企业整体经营管理工作的评价,各单位对信息质量认识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其信息质量也有所不同。因此,应建立资产信息质量审计监督制度,由铁路内部的审计部门定期对资产报表信息进行审计,并重点对闲置资产状况进行审计,并提出管理建议;或者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同时,将资产信息质量一并进行审计,形成专题报告,做出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