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学课程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研学课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研学课程设计

地理研学课程设计范文1

一、目前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现状

地理思维能力是人们把握和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传统的地理课程设计具有预设性,教师只要根据设计的流程走,依据设定好的教学内容和规定的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基础和基本技能,忽视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新课程理念则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之间构建动态课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以基本知识为基础,学会分析、探究地理规律,熟悉事物分布。

二、地理教师在有效教学中的定位

在全新的课程理念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就是传递地理信息的过程。给学生教授之前,教师必须事先了解和熟悉知识,对内容进行梳理,还要寻找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度。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认知,补充认知不足的问题。这时,教师扮演的就不只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信息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者。

三、探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教学模式和手段是地理课程教学中尤为重要的。针对目前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弊端,为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笔者归纳出以下几点提升有效学习的方法。

1. 大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创新力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在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学活动和任务、目标等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才能发挥教学的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指导者、沟通者和信息的传递者,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学习全过程,主动思考和探索。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学习时间、安排学习进度,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例如在学习“地壳运动”课题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最后同桌之间互相讲解,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想法,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可以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维能力,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

2.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

在地理课程教学活动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知识信息的传递,而且有利于制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转变自己主导课堂的观念,注重师生平等,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多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难处,尊重和鼓励学生。

3. 搭建适应学生思维的支架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强调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导致了学生机械的学习,缺乏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教师教学中应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把自己当作学生思考问题,揣摩可能遇到的问题,搭建一个最适应学生的思维框架,从而引导学生思维畅通,梳理思路。

4. 采用案例教学法

地理研学课程设计范文2

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第11次全国理科高等数学研究会年会于2008年7月13日至7月1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来自全国110多所高校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台湾《通识在线》杂志社等单位的22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南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理科高等数学研究会主办,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承办。

会议主要围绕数学文化课程建设及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等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会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李大潜教授作了题为“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养”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作了题为“‘文化数学’课程的构想——兼谈数学与中国文化”的报告,南开大学顾沛教授作了题为“如何讲授数学文化课”的报告。会议还安排了18个大会发言。

会议期间,代表们广泛地交流和讨论了各自学校开设数学文化类型课程的做法,以及数学文化和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经验。与会代表一致反映,大会发言内容充实,水平较高,使代表们收获很大。

数学文化类型的课程,目前有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种。代表们相信,经过会议的讨论和交流,这两种数学文化课程都会朝着开课学校增加,教学质量提高的方向发展。代表们认为,应该继续鼓励数学文化类型课程的百花齐放,提倡数学文化课程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助力,争取“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对数学文化课程的支持。

地理研学课程设计范文3

关键词户外教育类课程;价值取向;忠实性;创生性

1忠实性取向下户外教育类课程存在的偏差

户外教育类课程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开放性的特点,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户外教育类课程发展受到社会关注,学校对户外教育类课程的开发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目前我国开设有户外教育类课程的学校基本上遵循的课程价值取向为忠实性取向。然而,忠实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类课程凸显出以下几方面局限性:(1)课程内容单一。户外教育类课程被简单化地开设为体育课、简单的户外游戏和自由活动亦或是一两本教材,将户外教育类课程仅作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锻炼,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发展的机会,也没有意识到户外教育类型的多样性、思想性、教育性、综合性,不能真正体现户外教育类课程探究、体验、激发、学习、理解、自然、想象的户外教育类课程理念。(2)课程实施呆板。课程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课程设计标准化,忽视教师教学创造性的特点、忽视学生能力差异以及学习过程中生成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产生。(3)课程评价僵化。课程评价的标准是看课程是否忠实地实现课程计划,是否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内容单一,注重教学评价的评价功能,忽视教学评价的促进作用。忠实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类课程未开发出课程的潜在价值,那么,如何发挥该类课程的优势作用呢?此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需要对户外教育类课程的价值取向做出新思考。

2户外教育类课程“创生性”价值取向的发展

为了改善户外教育类课程忠实性取向下的不足之处,应探索新的课程价值取向,构建从忠实性取向到创生性取向的户外教育类课程价值转变。创生性取向是相对于课程“忠实性取向”而言的,创生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类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课程内容体现创新性、综合性、适时性特点

户外教育类课程内容不应只局限于体育活动方面的学习,教学内容应注重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学习及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户外教育类课程内容可以包括体育活动,如游戏、远足、登山、拓展训练、野外露营、定向等;非体育活动,如生物领域,认识花、鸟、虫、鱼,标本制作、绘画、食物链等。地址领域,认识风、云、岩石、湖水、溪谷等。气候领域,测量温度、气压、降雨量等。环境领域,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及处理等。旅游领域,赏秀丽风景,了解民族风俗。观光领域,古迹、动物园、植物园。由于在实际教学情景中会有不确定因素产生,要考虑课程难以按照原定课程计划实施,因此教学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坚持尊重自然、以学生为本,注重生成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创生新的教育经验。我们可以从户外教育类课程发展较好的国家吸取经验。如加拿大学校开展的有目标有针对性的户外教育。设有分类课程和综合课程,将探险教育、环境教育、体育教育、领导力教育融为一体,并设置不同类型户外活动,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能力差异、兴趣爱好的学生需求。[1]创生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课程就是不把课程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将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结合、知识的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课程实施体现灵活性

户外教育类课程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其内容体系及构建原则要遵循基本教育原则,同时,由于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应对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组织者要善于调整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改变传统集体授课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活动体验法、问题教学法、分享法、谈话法、换位体验法、情景创设法等或者各种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如为了研究生物多样性,教师带领学生沿河而下,分组通过观察、搜集、抽样调查等方式了解河流水域生物特征,并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样本、数据等总结调查结果回校后进行交流学习和课堂展示。[1]正如自然主义教育倡导者卢梭曾响亮地提出这样一个口号:“用实际的实物!用实际的事物!”[2]该教师善于利用当地资源,结合教学要求,通过开展实地教学研究生物多样性,并将课外活动和课堂学习结合,灵活采用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源,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该种价值取向下的课程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符合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需要。

2.3课程评价注重过程性

创生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类课程评价突破传统课程评价的要求,不再依据是否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为评价依据,而是通过评价教师是否善于合理优化利用资源优势,是否能够适时适地开展教学,是否根据学生需要因材施教,是否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素质得到了提升等。在学生评价方面,转变具有筛选性的标准化的终结性评价模式,采用注重促进性的、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模式。

3创生性价值取向下户外教育类课程实现的超越

3.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创生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类课程,让学生不局限于学习课本上的经验,而是通过参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了解自然和社会。同时该种取向下的课程教师能够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创设不同类型的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积极参加并因材施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又让学生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既提升了内在素质,外在素质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2有利于教师追寻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户外教育类课程大部分在户外进行,为了使课程不仅具有娱乐性并赋予课程知识性、科学性、文化性、创新性、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方面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需具备基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外,在此基础上还需达到三点更高标准:第一,教师要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特别对学校当地的文化有一定了解,力求使户外教育类课程鲜明地体现历史、地理、人文的教育目标,着力将户外教育类课程打造为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第二,教师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国家正在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户外教育类课程可作为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一种创新和特色,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人物,要积极参与课程设计,领悟户外教育类课程的价值所在,创新课程组织形式及教学方式活动方式。教师要树立新型教师观,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为学生提供自然的学习环境,设计组织好活动、保护好学生的安全。第三,教师要有综合能力。一方面教师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时,要善于利用学校和当地的优势资源,使户外教育类课程成为校本课程。另一方面在该类课程设计和实施时要适应不同年龄、不同能力、不同爱好的学生。正是由于创生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类课程对教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才会对自身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断追求专业素质的提升,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以适应户外教育类课程发展的新取向,应对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3有利于丰富课程体系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户外教育类课程的政策。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使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成为我国青少年户外教育类课程的重要形式。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研学旅行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并纳入学校课程安排,学生参加可计入学分。这些政策为实施户外教育类课程提供了保障,推动了户外教育类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我国课程管理体制长期发展以来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随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我国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建构国家、地方和学校分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可以发挥地方优势资源和学校特色以及发挥教师专业能力进一步做好对户外教育类课程的开发,完善教育内容、改进课程实施过程、转变课程评价模式,使该类课程发挥潜在优势作用,推动课程发展。

3.4有利于特色学校的形成

户外教育类课程在我国刚进入发展阶段,课程建设方面不够成熟,我们可以从国外吸取经验,以加拿大为例,政府出资建设户外中心,还与社会机构合作,吸引多元投资,并加强管理,定期评估。多元投资不仅有利于减轻学校经济负担,也能够为学校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此外,通过结合学校、地方文化,选取文化特色之处融入学校课程建设,从观念上实现学校文化的更新,改变学校传统教学,转变教师观念,形成了关注自然,发展个性,尊重差异,合作探究,注重创新的新文化,促进“课程向境域文化的母体回归,”[3]体现“文化再生理念”,使当地文化资源成为其课程发展的优势资源,使户外教育类课程成为其学校特色课程,从而使学校发展成为特色学校。综上所述,户外教育类课程的创生性取向与忠实性取向的课程相比具有独特的价值,当然,新的课程发展取向对课程开发、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在现实的课程发展中不断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1]何树彬.加拿大户外教育管窥[J].上海教育,2012(S1):89.

[2]卢梭.爱弥儿[M].李泽平,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52.

地理研学课程设计范文4

关键词:行业需求;交通工程;课程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吕悦晶(1979-),女,吉林白城人,武汉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讲师;李程(1986-),男,山东高密人,武汉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科技大学教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X5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55-03

交通工程学(Traffic engineering)是从道路工程学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正在发展的综合性学科,诞生于欧美发达国家,70年代末引入我国。80年代,我国有不足10所高校开设交通工程专业。[1]关于培养方案与课程体,各学校均依据自身所依托学科特点,各自制订风格迥异的学科计划。2000年初,全国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交通工程专业,各学校的教学重点内容仍各有千秋。目前,全国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高校超过100所,行业同仁仍在积极探索完善的、普适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学科的蓬勃发展使得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竞争激烈。同时,学生的就业质量及就业率也成为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被市场接受的一个衡量指标。为此,本文即针对本校学生就业及行业需求,对交通工程学科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进行分析,探讨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与改革的方法。

一、发展背景与就业形势分析

武汉科技大学交通工程系是在交通运输大专业分化出来的,2003年获教育部批准,2004年开始招第一届本科生,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目前,交通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按照学校要求设置工科类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设置道路工程材料、工程测量、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工程学、路基路面工程、交通系统分析、交通规划、道路勘测设计、交通设计、道路工程CAD及实践、交通工程专业英语、交通信息技术、交通工程实验技术。同时,专业限选课程分为两个模块,专业模块一的课程设置为道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结构力学、道路工程建设与管理、土质学与土力学,专业模块二的课程设置为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智能交通技术应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另外,设置了大量的专业选修课,分别为管理信息系统、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城市道路设计、城市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环境工程、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施工机械概论、停车场规划设计与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工程、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系统仿真技术、交通工程机电系统、交通技术经济学、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及实践、公路景观设计、道路养护与管理、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概论、微机原理与应用。上述课程设置内容表面上是两个大模块,其实质上囊括三大专业内容,即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与地理信息、道桥设计及施工管理。课程设置数目繁多,目的是充分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但课程课时量均较少,课程设计及实训课程更少,使得课程内容不能深入讲解,学生也只是就基本理论粗浅的学习,实践及动手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例如,像路基路面工程这样的课程也仅仅36课时,尚无课程设计及实训课程。按此课程体系框架所设置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乃至影响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及就业。

进一步分析专业发展历程,专业开办初始的专业定位为交通信息与控制,由于就业市场暗淡而搁浅。进一步发展交通工程的过程中,为学生就业需求设置了道路、桥梁类专业课程,但由于道路桥梁类专业课程缺乏必要的基础课程做前导,使得学生学习时吃力、难以融会贯通;考研时知识体系不完善,尤其是考取名校研究生时复试压力大;就业时仍面临道桥岗位对基本功的要求。已有的较成熟的专业基础课程多为建筑机械和车辆工程,使得交通工程的模块设置一直存在传承与创新、特色与发展的双重矛盾。

分析当代交通科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武汉科技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武汉科技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备交通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方面知识,并能在各等级交通规划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土建技术部门等从事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及交通土建部门施工建设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但从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来看,从2008年第一届交通工程毕业生毕业至今,除四分之一的学生考取研究生外,剩下学生中60%~70%的人都去了施工单位。[2]另一部分则改行从事其他行业或是继续坚持考研。进校时,学生是优质的高分学生,就业时与该专业当初的培养目标相差较大,致使学生对当前所学课程不投入精力,认为努力学习也只能进入施工单位,就业条件过于艰苦。同时,另外一个观念在绵延,就是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担心。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二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对历年交通工程本科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统计如表1所示。

二、当前教学体系分析

当前教学体系使得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明显降低;同时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及就业负担。对学生来说,一方面花了不少时间学了大量知识,但由于没有知识侧重,对毕业后的就业不利;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认为当前课程不能使其很好的就业;翘课现象普遍,课程秩序有待加强。另外,本专业常常需要进一步深造才能找到理想工作,引发学生大规模考研,但对考研的学生来讲,所学专业课程深度应付不了考研难度,很多课程知识仍需从头深入学习,无形中增加了考研学生压力。总之,本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专业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化

目前所设置的专业课程没有表现出本专业学习的重点及毕业后就业的主体方向。

2.课程设置多而杂,教学模式过于僵化

培养方案没有侧重点,面面俱到,不能协调宽口径就业的广度和交通工程专业就业技能深度的矛盾,学生学习目的茫然,兴趣寡然。

3.专业主干课程有效衔接不足、特色课程过于平淡

课程体系亟待完善,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善致使其深入学习的动机进一步降低。

4.课时配置不合理

骨干课程课时较少,对知识的讲解深度多数是浅尝辄止,学生领悟不透彻,学习积极性不高,仅仅为通过考试而死记硬背。

三、面向行业需求的教学体系改革

针对出现的问题开始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期改善当前状况。

1.针对培养层次,优化教学体系

交通工程本科人才更加注重实践动手能力,课程教学体系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课程设置相应的课程设计及实践课时,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

2.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协调解决“专”与“全”

实行宽基础的课程体系,并视专业特点,结合学科发展及学生就业,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并保证学生深入学习的课时量。并在可能的交叉学科方向上积极探索,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具体表现为,新教学体系按分块模式设置,但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可让学生根据兴趣和需求自行选择专业课程学习,改变当前学生被动选课的局面,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间既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又能集中精力深入掌握某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二次定位专业方向,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3.教学体系与职业特点协调

毕业前学生具有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毕业后应是具有一张文凭、多张证书的准工程师。毕业生应对国家建筑行业职业注册制度有所了解,并可根据需要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使其以后均成为国家注册级别的专门工程技术人才。

4.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

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应精心组织主讲课程的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动画模拟、仿真演示、聘请行业专家的讲座等。另一方面,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和实际工程联系起来,如交通规划课程充分利用transCAD软件,尽量采用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对本专业课程在实际工程中的认识。

5.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挂钩

由于土建行业实习安全问题的原因,施工现场接受学生实习的动机不足,学生的实习机会往往仅仅依靠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各种私人关系临时联系道桥工地现场,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难以施展,严重制约了实习质量的提高。为此,一方面需要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设计勘察、施工及监理等部门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另一方面更加积极拓展与企业的互惠合作,建立长期以企业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的实习真正落到实处。

6.形成合理有效的沟通反馈模式

教学计划应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在相对稳定基础上不断优化更新,以适应行业市场需求。根据学生就业情况对教学体系进行反馈评价,摸清行业对学生的需求情况。责成专门人员每年定期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电话访问、网络咨询、上门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得企业对本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并与企业保持紧密良好的供需合作关系。并依此数据不断优化调整培养计划。例如,自2009年起交通工程本科专业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积极调整培养计划,删除“公路景观设计”课程,代替开设了“交通信息及设备检测”、“路基路面工程检测”课程。另一方面,设立学生反馈机制,考虑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教学大纲制订及执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因素。

四、改革效果分析

1.考核指标

由于学生就业反馈信息滞后获取,本文仅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对四个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指标对比分析来反观新课程教学体系的效果。其中后面两届学生逐步采用新课程教学体系的结果,前面两届学生为依旧是旧教学体系的结果。主要采用以下几个考核指标:[3]

(1)课堂考勤。课堂考勤的出勤率大小反映该课程教学的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反映了学生对当前课程的积极性及兴趣。对每个学年学生不定期抽查考勤15次,四学年学生平均出勤率分别为83.61%、84.26%、92.56%和94.67%。

(2)课堂提问。对课堂提问的问题,记录学生随时口头回答互动、意愿举手回答率和回答问题的准确率三个方面。分别对四学年学生课堂提问10次,其中口头互动比率分别为53.63%、54.22%、80.43%和86.45%。意愿举手回答率分别为7.72%、5.83%、33.37%和28.8%,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2.63%、88.41%、92.83%和94.3%。

(3)平时作业。平时成绩主要从作业上交率和成绩两个方面进行考查,上交率反映学生课程学习兴趣,成绩主要反映学习效果。分别对四学年学生布置8次作业,其平均上交率分别为94.1%、96.2%、98.5%和99.1%;四学年平时成绩正确率分别为81.5%、81.3%、87.6%和90.8%。[3]

(4) 自学能力考查。考查学生自行通过书籍、网络获得专业知识的比例,对学生随机询问5次,其自行获得知识的人数比率分别为4.61%、5.26%、10.56%和15.67%。

(4)综合考试。综合考试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指标,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所占比例进行比较。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3]

2.对比分析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新教学体系实施的两学年来,从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自学能力、和综合考试5个方面来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均大大提高,尤其整个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得到极大改善,学生自学意识明显增强。综合考试优良率有较大幅度上升,不及格率明显降低。实际数据表明,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逐步提高,面向就业市场的基本素质明显上升,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行业需求。

五、结论

建立适应行业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的必然要求,通过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深造的积极性才能在提升毕业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增强学生对行业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率,进而推动学科的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尹春娥,宋晓娜.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101.

地理研学课程设计范文5

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因缺乏竞争优势,存在就业地域范围小、就业面窄、毕业生不受用人单位重视等问题。为了实现高质量就业,保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地方院校必须把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求的新形势,分析自身专业发展的优缺点,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努力完善师资设施的建设。惟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市场需求;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

随着快速城市化逐渐趋向平稳发展,城市土地大规模开发的热潮正渐渐退去,城市发展正由增量发展逐渐转为存量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一度热门的城乡规划专业就业压力也逐年加大,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困难,影响专业的生存和发展[1]。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对城乡规划人才的需求和现代城乡规划内涵的更新演变,对高校城乡规划本科人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高校必须时刻将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只有立足于就业市场的需求分析、适时更新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城乡规划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才能保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分析

(一)人才需求的新形势人才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密切相关,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多年来城市规划行业的人才需求一直处于旺盛状态。但随着近几年城市发展建设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的不断转变,传统的以“物质空间形态”规划为本体,以增量土地开发为主的城市规划,逐渐转向以存量土地利用为主,更强调利用相关新技术、新方法对传统的“物质空间形态”规划进行改良,越来越关注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等相关领域,城乡规划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2011年,城市规划专业转型升级为城乡规划一级学科,也进一步反映了市场原来过分倚重工程类“设计型”人才的局面开始发生转变,具有经济地理、测量与环境、农林等学科背景和技术特点的城乡规划人才逐步成为很多单位人才引进的热点,并开始在城乡规划行业中承担更加重要的作用[3]。

(二)人才需求的新特点1.地域之间仍存在差距,但差距有所减小一直以来城乡规划的市场均存在发达地区以及大城市的人才集聚密度较高、竞争激烈,而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城镇地区人才匮乏,城乡规划人才的地域分布失调。随着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尤其是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日趋平稳和一些大规模高档次开发的逐渐降温,发达地区规划建设市场的人才需求量逐渐饱和,而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城镇地区由于正处于起步上升发展阶段,对规划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这将成为城乡规划就业市场进一步拓展的潜在条件。2.供求矛盾越来越大,地方院校更难实现高质量就业2008年,我国有151所院校开设城市规划专业,至2015年全国已有近200所院校开设城乡规划专业,不到10年的时间新增了近50所。不断增长的人才供应规模和逐渐紧缩的规划建设市场之间形成越来越大的矛盾。从供给市场来看,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总体可分为工学类、理学类和林学类等三种类型,其中以工学类城市规划(物质空间规划)为主,约占总办学院校的80%,以建筑学、测量学、环境学等工程学科为背景,强调的是应对物质空间规划的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截至2014年5月,全国仅有36所院校的城乡规划本科专业通过了住建部高等教育城乡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的评估,所占比例不足20%。从需求市场看,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以及其他地区一些甲级的规划设计院所一般优先选择通过专业评估院校的本科学生,有些单位甚至直接不考虑未通过专业评估的本科生。随着现在研究生数量的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单位将录用门槛提高至研究生学历以上。普通地方院校的学生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就业存在较大压力。3.对人才需求的能力结构已由侧重空间物质规划逐渐转向对城乡规划外延知识的重视随着城乡规划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学科知识体系外延不断扩大。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以及不同的工作类型对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需要规划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特长。从用人单位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角度来看,知识与能力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除城市规划核心知识外,对“外延知识”需求加大;在规划设计、表达能力(图纸、文字、语言)等专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对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拓展能力要求加强。

二、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地方院校必须深入分析就业市场,针对市场需求制定适合自身院校的教学计划。文章以桂林理工大学近5年的就业情况为例,分析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就业地区分析由于地方院校的生源以本省为主,毕业生的就业地区也以省内就业为主(图1),主要就业城市多为院校所在城市及省内综合发展实力较强的前2-3名城市,其余城市每年的就业也多为生源地就业。外省就业主要是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但受到老八校和已过评估院校毕业生的冲击,发达地区历年接纳地方高校的就业人数并不多;还有少部分外省区的就业主要也是回生源地(图2)。尽管就业存在一定压力,但由于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较高,绝大多数选择在城市级的单位里就业,极少选择在县级、镇级的单位就业。

(二)就业单位性质分析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层次不高,以中小型设计公司为主,主要从事规划设计,少量从事建筑、园林、景观、市政等相关设计。也有小部分毕业生进入规划管理单位和咨询单位,还有少数毕业生转行从事其他性质的工作(图3)。由于全国设计单位效益的整体下滑,从2014年开始,一些县级的规划管理单位逐渐成为学生就业比较热门的选择。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用人单位的门槛越来越高,本科就业压力更是逐年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4]。

三、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的优化调整

面对地方院校就业市场的需求特征,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一定要把握地方市场,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强化有地域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一)立足省域,服务地区,合理定位人才培养新目标地方院校应以培养服务于所在地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以省内和邻近省区作为主要的人才输送地,以培养面向所在省区中小型设计单位需求为主的规划设计人才,多注重学生的应用型专业技能。要加强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广度、弹性和专业化技能的综合培养。要让学生既具备全方位、跨领域的适应能力,又有对本专业有认同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调研地方县市对城乡规划专业行业的需求度并做出分析;充分比较同类专业的办学思路、办学实力、地域条件,形成与地区其他院校的错位发展;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强化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适应城市、县城、乡镇、公司、事务所对城乡规划人才的需求,提升自身的社会知名度与认可度。

(二)结合院校专业特点,优化课程体系设置1.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确定了城乡规划专业的10门核心课程[5],以最小容量保证核心知识外,留出足够空间和时间,鼓励学校办出专业特色。因此,地方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首先要保证10门核心课程的开设。从10门核心课程的学时确定入手,进行众多课程的选定,通过自主的组合,形成重点突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2.由于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竞争力较弱,教师往往很难承接到大型的规划项目,较多的规划项目可能是城镇的总体规划、城镇和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及其他各类相关规划。因此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可重点突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课程设计,适当开设各项案例专题,并结合教师的实际项目进行详细的现场调研。通过案例专题课程的开设,掌握项目开展的全过程,学会对专项问题进行分析,并能独立编制各项目的整套成果。3.当前自治区内的许多镇、县、区的规划管理部门均比较缺少专业管理人才,因此可在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中重点讲述镇、县、区范围内所能遇到的各类规划项目的组织编制和审批所需的报送材料、审核重点及审批流程等内容。4.课程设置要紧跟时展的背景,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在大数据日益发展的今天,要积极开设Arcgis、spss等软件应用课程,加强培养学生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能力,为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在整个课程体系设置中要遵循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课程内容逐步加深的规律,构成连贯、渐进的教学内容环节链。认真研究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并重点对课程之间的内容关联性进行梳理:(1)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特点,将课程之间的交叉内容进行整合,集中到一门课程中讲授;(2)将专业培养目标和各项课程设计目标进行细化,确定每门理论课程需要在专业培养和各课程设计中重点承担的任务。既要避免课程内容之间的简单重复,也要保持课程的相对独立完整,同时又能保证各门课程的内容均围绕共同的培养目标展开,彼此之间形成有机互补。

(三)综合考虑学生和专业课程特点,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这里的“材”既指学生,又指不同的专业课程,要将学生特点和专业课程特点结合进行考虑,综合选取最佳教学方法[6]。1.从基础抓起,避免拔苗助长针对地方院校学生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情况,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要以引导学生建立对专业所需能力的认识为主。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优秀院校学生的差距,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把知识点讲清楚,授课时要把详细的作业标准讲给学生,让他们确实明白如何操作。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所以要用严格的标准进行过程考核,督促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强自主学习,但对最终成果不要太过苛求,作业批改点评要恰当,要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同学,不要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要通过一门门课程、一次次作业不断提高专业综合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只会让学生感到学习压力,从而失去对专业的热情。2.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城乡规划专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课程具有内容广泛,综合性强的特点。若单纯将课程的知识点讲给学生,他们很难直观地认识到课本知识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也很容易遗忘。所以,提倡运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逐层分析,告诉学生课程中的内容具体会在实际项目中的哪个环节进行运用,如何进行运用,会存在什么问题。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同时还能学会对现状资料进行分析,逐渐养成用规划的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掌握了规划的思维和方法,就能做到触类旁通,灵活的应对各种规划项目。3.通过各种专业竞赛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拥有竞赛获奖的经历会对学生就业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获得国家和地区级的专业竞赛,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一种强有力的证明。桂林理工大学近几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课程作业评优竞赛、西部之光全国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多次取得好成绩,其中,在第一、二、三届西部之光全国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中,两次获得二等奖、一次获得三等奖;在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社会调研学生作业评优中,获得三等奖1项,佳作奖1项。获奖的同学最终都因为该奖项顺利通过研究生面试或单位招考的面试,并且学生反映硕士招考或单位招考的人员在面试中都普遍关注获奖事情,针对获奖会询问许多问题。有了上述获奖经历后,目前各年级的同学都十分踊跃地参加各专业竞赛,除上述两项竞赛外,也逐渐开始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活动。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是一种促进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知名度的良好契机,学校和专业教师应大力支持、积极引导、精心指导,良好成绩的不断积累,也能成为将来顺利通过城乡规划专业评估的有力砝码。4.尝试专业导师制,分类培养,各有所长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标定位,可实行专业导师制,在按培养方案统一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从大三开始可由导师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学生进行重点培养。选择的大类可分以工作为目标和以考研为目标两大类。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就业时需要有很好的方案设计及表现能力,尤其要有既快又好的电脑绘图能力,这部分同学可以由导师带领以参与横向项目为主,进一步锻炼设计和绘图能力,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调研、编制、评审等全过程,提前适应从学校到单位的转变,有这种经历的毕业生将更受用人单位青睐。以考研为目标的学生在考试时需要较好的方案设计、手绘表现和对理论问题的研究分析及文字表达能力,这部分同学可以由导师带领以参与纵向科研项目为主,参与部分论文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对最新的规划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写作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对这部分同学加强对快速设计表达及表现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快速设计能力。

(四)努力完善师资设施的建设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优秀的毕业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师资和教学设施作为基础保障。许多地方院校由于所在城市在省内的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在高质量教学人才引进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对与城市开发建设密切相关的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吸引力度更是不够。因此,要争取通过学校的支持,提高对城乡规划专业引进人才的待遇,以吸引较好的专业教师。同时还要配套建设良好的教学设施,要给各年级学生安排足够的专业教室,要有专业图书资料室、实验室等专业用房,还要有一些调研和资料分析所需的设备仪器。

四、结语

地理研学课程设计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 课程 设置 思考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全面发展,以计算机、网络通信、视屏处理和多媒体技术等为核心的信息科学越来越凸显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拓展速度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以至于改变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成为人类探索自然、生产管理、策划经营、贸易交往和交友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成为政府决策、社区服务、金融交易、环境监测、教育教学甚至现代战争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科学的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一个现代大学生来说,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养成良好信息素养已是一个基本要求。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基础,它即是文化基础教育,又是人才素质教育,更是强有力的技术教育基础,为了适应和推动信息时代的发展,各高校都在大力培养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人才,为了边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很多边疆高职也加如了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人才培养队伍,作为边疆高职院校如何适应新形式,以职业技能学习为中心,以民族化、本土化为特点,培养培养面向边疆经济发展的计算机人才?作者对学院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

一、边疆高职学院学生学习特点

边疆地区是指陆路与它国接冉的地区,边疆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也在针对各自的区位优势,发展自己的经济。发展经济需要人才,在当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金融、企业和事业等部门的发需要大量懂得计算机知识的人才,这样边疆高职院校也在加大对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人才培养,边疆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和技术条件有限,因此办学中有几个突出特点:(1)生源质量不理想 边疆高职院校在录取学生时获取的生源质量不是很好,往往是其他院校录取后剩下的生源占多数,而高素质的学生只有很少一部分,各高职院校为提高生源质量,提高了向内地招生的比列,但这样也是治标不治本,内地学生对对边疆高职院校有偏见不愿来边疆高职院校学习,最后来学校的也是成绩在末尾段的学生;(2)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边疆高职入学学生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因素入学后学习积极性处于低端,同时这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学习教差,加上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教差,学习方法不当等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无法提高。虽然边疆高职院校在学生学习和培养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不不降低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尽量使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和广度缩小,对学生考核要求也是降到最低点,同时对学生实践学习时间尽量加大,通过实践学习弥补学生理论学习,尽最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弱竞争能力弱是相对内地学生和内地经济发展快速地区而言,边疆高职学生在往内地经济较好地区发展时,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限制,在与内地学生竞争时有时会暴露不足的一面,但是学生在本地和向境外发展时,边疆高职学生还是很有竞争力的。近几年很多内地学生在边疆地区或境外就业了,有的学生境外发展了自己事业就是最好的例证。几年来,教学中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边疆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领导与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实训等方面进行多次改革和调整,摸索出一套适合边疆民族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尽快达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常识和技能,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应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基本使用,学习、掌握使用软件、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目前学院培养的计算机人才已在边疆地区乃至各省各地各行业工作,有的甚至去周边国家发展,他们为边疆的经济发展正发挥者积极的作用。

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课程设置几点考虑

边疆职业技术学院在招生和办学上具有地域的特殊性,学生在就业上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在面临国家改革的大潮中,也具有发展社会经济的共性。如何办好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培养适合边疆经济发展的计算机人才,发挥他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确定培养目标 边疆高职院校要有明确的、切合实际的培养目标,我们不能与综合大学一样确定较高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培养目标,培养边疆建设所需要人才。

(1)能力目标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简单编程方法,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和传输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掌握软件和硬件的理论知识,熟悉组装计算机基本部件的理论知识和组装方法,掌握网络安全的知识和技术。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组装和解决计算机一般故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熟悉办公软件和常用应用软件的应用,能胜任不同单位、企业对办公自动化软件使用的需求。目前,计算机在大多数单位已经基本普及,大部分人也能使用计算机、应用一些常见的软件,但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以及应用网络技术的人并不多。特别是边疆地区,计算机的使用正逐渐普及,但是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以及网络技术的人才并不多,学院应针对这些问题,培养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如:我们可以试着培养一般单位需要的软件操作能手、硬件组装能手和网络技术人才,这些人对于办公类软件应该非常精通,能熟练进行各类办公操作,能解决计算机的简单故障,进行网络设置,对一些专业软件和计算机编程则并不要求精通,但要有一定的了解,当出现问题时知道怎么解决,即使暂时不知道,也能想出办法尝试解决。

(3)职业目标 为边疆地区服务的计算机人才,在职业目标培养上应向较高职业目标看齐,要培养学生尊纪、守法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对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作热情,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较强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字功底,具备较强的文字及沟通协调能力,具备简单的涉外知识,具备商业旅游地区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基本知识。根据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点,计算机课程设置,一定要树立能力为中心理念,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确定课程目标时绝对不能闭门造车,要从边疆职业调查和岗位应用能力分析入手逐渐构建边疆高职计算机课程目标体系,对于已确定的课程目标,要及时修订以提高计算机专业的职业适应性。

2.培养要求 为培养适合边疆经济建设的计算机人才,那么我们的培养要求:坚持一个主要方向――面向应用,达到一个标准――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面向应用就是对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生进行计算机技能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都培养成为计算机专家或专门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的专业人才,而是让他们掌握应用计算机的知识,能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其工作的事务或领域,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构造,成为即熟悉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以应用为出发点,更要以应用为目的,因此在设置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课程体系过

程中,应当把计算机应用的理念渗透到各专业课程中,从课程的设置、课程选定、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和实验实训,以及评价过程都要应用为主要目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计算机技能的培训。

虽然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学生高职教育中没有要求进行国家等级考试,当在以应用为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为衡量学生学习的效果及能力,学院应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职业资格考试或计算机等级考试,从某种程度上,计算机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获取能反映一个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公信度,容易取得用人单位的信用。在高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中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等级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

(1)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把学生推向统一的能力评价体系中,促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尽快掌握,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论上,这样即使实简单的应用技能,学生也要花时间进行学习和练习,对学生学习其他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2)计算机等级考试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一种动力和压力,可以推动学生重视和学好计算机其他课程,对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有极好促进。

(3)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实行教考分离,且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因此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可以促进教师关注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

3.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课程设置是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点,学校对社会的适应与服务是通过专业设置实现的。如以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分析,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边疆高职院校,我们的学生主要实为边疆经济发展服务的,为使学生能很好地服务当地社会,我们课程设计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结合,这样才能发挥我们办学的功能,确实结合市场的发展培养学生计算机技能,让学生进得来,出得去。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学院课程实际设计情况见附表1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笔者认为存在一些问题。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1)总课时在学院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情况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基础必修课和专业技能课总课时较少,而综合基础课时偏高,授课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工作压力大。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时间太少,无法对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这样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适当增加基础课程的课时或减少任务、降低要求,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应用技能最基本能力目标培养上。

(2)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课程课时分配表上分析,实训课时所占比例也比较少,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实训课时,因为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中还有一部分实训课时。

(3)学院计算机机房有限,这样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不能保证在1:1的比例,因此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技能学习时间是无法保证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学院应增加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并把计算机作为公共资源使用,不要划分的各系保管。

(4)在计算机基础课时分配中,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部分计算机理论课时太多,这些课程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困难,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太适用。

(5)学院学生基本来自云南17个地州,学生中有文科、理科和三校生,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基础理论课应加强学习,这样在进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中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学习。

(6)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原则下,课程教学体系与等级考试间应更好衔接,学生在学完计算机基础后,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等级考试,根据时间安排,可以考前进行强化辅导,而不是等到学生毕业前进行等级考试。

(7)遵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同时因材施教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加强选修课管理,但是选修课最好不要占用正常课时。

(8)本着培养为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也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学院采取措施鼓励学生选修东南亚小国的语言,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一门外语,学生在就业时即可选者在边疆服务,也也能到版纳周遍国家寻找就业机会。

4.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质量

(1)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教改中,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其次是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逐年变化与更新,为计算机教学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注重采用多媒体及网络机房上课的形式,因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可视性差,事务变化过程的模拟展现不连续,教师无法准确地讲解教学内容,而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可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再着现代教学手段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启发。这种“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了授课效率和教学质量,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教学内容成倍增加,而课时减少了三分之一。有利于把更多学习分配到学生能力培养方面。

(2)发挥网络平台的功能 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彻底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变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主体的教学关系,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提供了新渠道。这种渠道改变教师与学生思维方式,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大促进,同时,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教学中服务于课程的网络教学子系统一般包括公告栏、课程信息栏、电子教案栏、解答栏、作业区、讨论区、测试栏等,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交流、答疑、问题探讨和水平测试,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新格局,这样有利于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如社会就业有很大帮助。

(3)借助网络更新知识与观念 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剑可能都是最新的,虽然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稳定,但是,过一些时间教材中所列举的一些实例会显得比较陈旧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过分地依赖教材,要及时掌握计算机学科的最新知识,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前沿与最新动态,并且将它们以

最适合的案例融合到教学中,做到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死守教材,不断补充新知识,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并注意每学期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科发展要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及时的修订与更新。

5.搞好教师队伍建设 服务计算机专业发展

适合边疆经济发展的高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不仅仅靠进行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还需要教师具备专业课程的知识和具有钻研教学方法的精神,同时还需具有良好精神状态,因此注重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只高水平、高素质、爱岗敬业教师也是提高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1)提倡爱岗奉献 钻研教学方法

办好边疆高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工作,边疆的发展需要大量懂得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作为一名教师要作好吃苦的准备,为边疆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培养长期奋斗。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学院曾经引进几个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但是由于没有吃苦精神,几个研究生只在学院任教一个学期就离开了。目前学院在办学条件上有了很大改进,特别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有较大改变,计算机专业教学基本在计算机机房和多媒体教室进。虽然教学手段现代化了,但是教学思想改变比教学手段更为重要。教师应发扬敬业奉贤精神,积极学习专业知识,认真钻研新形式下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练好内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边疆地区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目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个领域对信息的应用日益增加,学生的情况也不断变化,教师应当扩展新知识,尽量采用新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注意教学过程变化,不要过多讲授高、难、尖的知识,以能用、好用、够用进行讲授,着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适应社会需求,学好计算机的多种应用技能,以便有更多知识传授给学生。此外,教师还要高度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钻研学生的特点、需求、心理特征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等,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3)加强培训 传授技能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是在理论上教授学生,更要在实际动手能力上授予学生“渔”,我们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要倾向于应用的培养,教师必须具备较强技能。教师在平时学习中,应积极参与一些计算机技能培训,学院也这一方面有所作为,如与企业联办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或组织学院教师参加计算机技能比赛,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长言道:要授予学生半桶水,自身要有一桶水。教师培养学的计算机的应用技能,不能只是理论进行培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是理论与实践的齐头并进,甚至实践更为主要,学院要让教师参加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传授计算机技能的能力。

(4)搞好科研 提升知识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的周期短,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比其他教师更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否则,就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了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够密切结合应用实际,必须尽可能组织和鼓励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应用系统开发课题。这样做可以使教师本身产生获取新知识的需求和动力,提高创新能力,结合教学与科研成果,进而为教学实践带来丰富具体的案例和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朱懿心 高职高专教师必读 中国版本图书馆[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出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