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体育;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翻转课堂的特点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对于学校教育来讲,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研究性学习作为解决策略之一被提出来。研究性学习重建了教学观、课程观、师生观和学习观,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换言之,教学设计是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关键,而面向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理论的系统研究还比较薄弱[1]。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冲击传统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促使新的教学模式产生。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质量。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自始至终教师扮演着教学主体的角色,学生扮演着被动接纳的角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差,以至于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受到影响,教学效果差。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促使学生学习的模式发生着繁体腹地的变化,科技推动着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发生变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前进脚步。新的教学模式呼之欲出,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受到极大地冲击,翻转课堂的出现使得现代日趋严重的教、学矛盾得以有效解决,使教师于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全体学生展示自身能力和创造力的舞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2]。

二、体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翻转课堂基于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组织课前、课上及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对教学设计的研究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在目前的教学设计领域中,更多的研究关注的是运用线性系统方法模型对一个学校的全部课程设置计划一门具体的课程、一个教学单元等进行设计、开发和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是教学主体,由师生共同构成了研究行学习,师生之间不是相互对立的主客体关系,而是对话关系。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内容,组织讨论,并对所获得结论加以评判和指正,使学生的研究成果无限趋向于正确,最后加以全面综合的点评,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多方面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线上教学设计

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包括网易云课堂、YY教育、多贝等。高校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发展迅速,学校的网络和无线网络建设大力发展,与相对成熟的学习平台合作,共同开发建立适合学生在线学习的网络平台,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线上教学设计,教师主要负责线上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视频或微课制作、电子教案、教学资源补充、讨论专区、通知、作业、管理、统计、考试等方面。教师要对信息资源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教师在线上为学生的预习和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先形成自己的先期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提出更有价值的疑问,加强学习的深度。另外,学生在课堂之上没有理解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线上的学习进行必要的补充,同时能够利用线上的教学资源进行知识的扩充,例如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视频欣赏,对专门教科书的查阅,更好地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探索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线上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对于线上班级的管理的作用也很重要,好的管理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线上教学的学习中,利用所学知识的趣味性,教师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完成学习的过程,达到教师的预期教学目标。

(二)线下教学设计

线下的教学设计具体指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总体规划,包络教学引导、教学分组、提出问题、分组探讨、集中讨论、教师讲评、分组实践等教育环节。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对于教学的主要内容的引导要有预先的设计,在课堂教学的前期过程巧妙的引出课堂教学主要内容。根据实践课堂学生的组成,科学分组,体育实践课多数为合班教学,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班级,彼此不熟悉,因此分组时纪要考虑到学生专业关联,又要照顾学生间的交流平台的搭建,还要考虑到学生基础能力的差别,进行合理分组,有利于探讨、交流、学习。分组之后,教师集中提出本次课的教学任务,提出需要学生自行解决的技术难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探讨,探讨之后集中让各个小组成员派出代表讲解小组讨论结果,教师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于踊跃发言,积极参与的小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分数、口头表扬),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根据学生的讲解,教师做适当的点评,最后结合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对课堂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动作要点、动作难点,讲解技术动作之间的联系。教师讲评是课堂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课堂上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最大限度的评价和指导,实时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以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使学生在基本知识学习、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技巧、沟通能力、个人能力锻炼等诸多方面得到教师的广泛指导,从而在提高学生智力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主要包括:学习兴趣、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在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体现体育学科异于其他学科的教育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练习的实践活动中,体会技术动作,教师则进行教学巡视,针对教学对象的特性进行个别指导,如发现共性错误,教师可进行集中纠正。线下教学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具有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强的教学能力,是实现翻转课堂的重要保障。课堂的翻转,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更加全面的综合素质,教师的角色虽然改变,但扮演着更加全面、更加重要的角色,更加体现教师驾驭教学的综合能力。在这里,“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3]。

三、结语

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的引入,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崭新的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正在引导着我国教育领域的变革。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中对于翻转课堂教育理念的运用是大势所趋,翻转课堂不光是教学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翻转课堂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体育学科自身的教育功能的优势也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得以体现,科学的教学设计需要教育人才的创造,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实行翻转课堂的必备条件,优秀的教学模式需要优秀的教育人才的具体实施,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发挥体育学科的教育功能,真正体现体育学科的教育优势。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优秀的教育资源是翻转课堂的必要条件,因此,翻转课堂的实施,不紧要做好科学的教学设计,还要做好教育实施者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使翻转课堂这种优秀的教育模式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

作者:姜波 单位:黑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曾翔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中央电化教育馆,2011,(3).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一、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更是体现了国家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决心与信心。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要走符合自身特点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高等职业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所培养的学生将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将成为所在区域潜在的创业人才,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和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需要“死读书”“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大学毕业生。高等职业学校必须根据社会形势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适时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新岗位的创造者和既有岗位的创新者。大学生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增加,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受备受关注。2010年5月4日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2012年8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下称《基本要求》),对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做出了明确规定。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所以高等职业学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结合职业(专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人才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在创业教育视角下设计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

二、创业教育视角下的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依据

(一)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我国目前尚未对高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做出明文规定的基本要求,作为高等教育不同类型,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参考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创业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等五项原则,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然后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开设创业教育类选修课程或实践课程,把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

(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专业教学标准要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对接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突破学科化体系框架,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如会计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本专业课程要依据会计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会计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基于会计的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同时,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取得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三、创业教育视角下的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设计――以会计专业为例

(一)将《创业基础》纳入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每个学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存在部分差异。公共课虽然不一定与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课程。目前多数学校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纳入公共基础课,前半部是就业指导,后半部是创业指导。就业指导要面向就业岗位,与职业特点和要求密切相关。如果任课教师不懂得会计相关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那么很难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之前,一般是职业规划,这也是职业特征鲜明的课程,同样要求任课教师有相关的职业或专业背景。笔者认为,可以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合而为一,设计一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而创业教育旨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可以在不同专业背景下开展。可以将“创业基础”纳入公共基础课,以《基本要求》的教学大纲安排教学。

(二)开发有创业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可以对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拓展,不但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如财务表分析、审计实务、会计制度设计、行业会计比较、财经应用文等课程,还注重培养社会能力,如商务礼仪。学校可以将创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点相结合,开发有创业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业教育。比如,“创业企业财务管理”课程以创业过程为主线,将创业项目或任务所需的财务管理知识与方法设计为学习单元,不但可拓展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摘要:本文从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实践入手,构建了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一、引言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已成为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重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的中等职业教学模式,实现“工学结合”,从而提高中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中职发展的需求。

二、传统学科式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不适用。 计算机基础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及参考书上的知识, 课程体系开发并未完全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教学内容不够综合,各知识环节相对离散,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并不了解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工作中如何应用, 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其次,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 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基本采用“电脑+PPT”的操作演示型教学,这种教学较直观且授课信息量大。但由于教学仍以教师为主体,与中职教育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不相符,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

第三,考核方式单一。 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采用期末机试+笔试的方法,这种做法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再突击,降低了学生平日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笔者以为这种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对于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宗旨的中职教育来说是不合适的。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本文研究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模式设计具体改革思路是:首先,进行详尽的专业调研, 即调研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职业岗位群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并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初步设计出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课项目化改革方案;其次,进行试点改革,对比各种方案,完善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选择部分班级作为试点, 分别采用传统学科式教学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教学,通过调查反馈、考核等方式进行对比;最后,形成完善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方案。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1. 制定新的教学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针对办公室文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 Office 应用问题,笔者制定的教学目标有:(1)能使用 Word 软件处理常见的文档输入、排版、展示出公司组织结构图、员工绩效评估指标等,能制作个人简历、部门年度招聘计划报表等人事管理表格, 能制作劳动用工合同、请柬等常见文档;(2)能使用 Excel 软件记录、 管理和分析员工人事档案及工资等基本信息;(3) 能使用 PowerPoint 软件制作常见的会议、培训、演示等幻灯片;(4)能使用网络招聘信息、进行网络沟通、搜索信息等。

2. 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

(1)调整课程结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针对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基准去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设计。 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时, 我们不是局限于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而是力求以真实的工作项目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

(2)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办公室文员对计算机能力需求设计形成若干任务单元。笔者以在工作实际中广泛搜集的工作案例为载体,科学地设计多个来自工作或生活中的工作项目,将计算机基础课构建成 11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项目,如表1所示。

在设计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努力使学生在集工作项目和知识体系为一体的仿真工作环境中感受现实工作的实际需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案例。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可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 比如在制作“学校招生宣传画册”这一项目时,我们采取四个步骤去展开教学:

(1)创设学习情境,引入真实项目。 恩平市中等职业学校秋季将扩大招生,现在需要对学校进行宣传,要求学生用 PowerPoint 制作该学校的宣传画册,给学生一个切入点,建立感性认识。

(2)分析具体项目,制订解决方案。 针对“学校宣传画册”的演示这一项目,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要宣传哪些元素,比如说校园环境,师资力量,校园生活,学校荣誉,优秀毕业生、招生计划等。

(3)讲解知识要点,操作实践项目。在实施该项目时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相关的 PowerPoint 背景、母版的设置,自定义动画,插入图片、组织结构图,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文件嵌入,放映方式的设置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让学生讨论设定具体方案,共同协作完成项目。

(4)评价项目成果,完善项目设计。 项目完成后,师生共同对成果进行评价,同时聘请计算机专业教师来进行点评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从中得到引申和提高。

4. 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在考核方式上,本人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还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建立了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标准。

四、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经过一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收获颇多:

首先,计算机基础课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是在调研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文员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基础上制订的, 在教学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 同时积极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最终使得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到了升华。

其次,学生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课程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性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计算机的实用技能,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满足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第三,实施项目教学要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项目的真实性与知识的完整性关系。一个真实的项目不可能用到所有的知识点,所以我们必须合理地设计项目,使之既可以充分反映工作过程,又可以尽可能多地涵盖所有的知识点。二是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教师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项目教学时就会出现学生根本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或很快完成项目无事可做的情况。三是正确把握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

(作者单位: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杨勇.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4):4-6.

[2]顾爱华,赵娟娟.对高职《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模式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0,(5):35-36.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范文3

一、 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与不足

字体设计课程是在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完成后开始学习的专业必修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基础而重要的设计手段之一。虽然从表面现状来看,国内的艺术设计院校还是比较重视字体设计这门基础课程的,但其中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目前,大多数艺术设计类的字体设计课程仍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在简单的“艺术字”的表面上停留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行专门的课程研究,缺乏对课程的足够重视。其课程的设置往往侧重于对文字的笔画书写、汉字结构和装饰手法的研究,训练的内容大多是以基本字体的书写能力或文字笔画、文字变形的临摹和变体为教学主体内容,对文字的创意、文字的组合与编排及文字的美感培养等较少强调,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安排学生书写一段黑体、宋体或变体美术字等。教学方式单调乏味,过于强调技巧训练,缺乏新思想、新观念的灌输和引导,学生的归纳、分析、独立思考能力也较弱,不能将字体设计与设计对象有效结合,更谈不上创新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字体设计作为信息传达的重要载体融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集文化、艺术、审美于一体。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的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应该改革陈旧的教学方式和训练手段,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意思维。

二、 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

字体设计课程需要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培养数字化时代需要的设计人才。如何使字体设计课程的设置与教学适应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发展?如何使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生动而有活力?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合理而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字体设计的创新能力?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营造一种字体设计的良好氛围?首先,需要承担字体设计课的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拥有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讲授中选用创造性思维方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加强字体结构的基础训练

目前,多数高校的字体设计教学都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忽略字体结构在字体设计中的作用,只是单纯地让学生临摹一段方形的“美术字”,主要训练的是黑体、宋体以及相关的变体字书写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加强对字体结构变形的训练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字体结构的设计规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以适应现代字体设计中的应用需求。

(三)加强创新的字体设计训练

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不仅在于“新”的结果,更在于“创”,使学生获得“新”的过程。创新的字体设计训练是字体设计课程的灵魂所在,教师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偏重“创新”的教学理念,对一些落后没用的字体设计方法果断予以抛弃,大胆打破一些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条条框框,使学生在对字体加深理解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个性和想像力,设计出具有个性化思维的字体设计作品,以提高学生对字体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字体设计课程的手绘练习

对于当前的艺术设计领域来讲,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其发展具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但过于依赖电脑而忽略手上功夫的练习已经成为字体设计课程中需要引起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字体设计的流程来说,设计草图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强调先手绘再电脑,一方面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手绘更能激发学生对字体笔画、字体结构的设计灵感。

(五)强调字体设计课与实际项目相结合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范文4

摘 要: 本文以韩国国民大学与韩国社会企业的实际产学结合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设计才能,充分地发挥创造力,来帮助社会企业,使设计知识在弱势群体中得以普及,提高社会各阶层对设计的认知,同时向高等院校的设计专业出示一种新的设计教育方式,并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机关的社会责任意识。笔者希望本文能在国内各高校设计教学和相关企业形象设计系统开发时作为有效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社会企业;才能奉献;设计高校教育流程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笔者以韩国设计专门大学院对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企业)进行“知识和才能”支援奉献的实际项目为研究背景,由国民大学设计研究院和社会企业支援部门(SESnet)一起携手完成对社会企业的帮助。与社会企业结合的项目是通过学生的创意才能,以社会奉献为基本出发点,与劳务为基础的一般产学结合项目是有区别的。设计成果可以提高社会企业的竞争力,并通过这样的过程将设计知识在弱势群体中得以广泛普及,提高社会各阶层对设计的认知。同时也是对新的教育方法论的摸索,向高等院校的设计专业出示一种新的设计教育方式,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机关的社会责任意识。

此文中记录并整理了社会企业“共同工作的世界”企业形象设计开发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结果。最后笔者希望此论文能够在国内各高校设计教学和相关企业形象设计系统开发时作为有效的参考材料。

二、社会企业概况

通过对社会企业设计的支援,以企业综合形象设计系统为研究的核心,对社会企业的概念进行简单的了解。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是从英国兴起的,目前并无统一的定义。概括而言,社会企业就是其投资主要用于企业本身或者社会。与一般其他私有企业不同的是,它不只是为了股东或者企业的拥有者谋取最大的利润而运作,在中国通常称“福利企业”,社会企业从事的是公益性事业,通过市场机制来调动社会的力量。

社会企业通过商业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所得到的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地域发展及社会企业的本身投资,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赢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社会企业是以“利润创出”和“社会目的”同时创收的企业。

1 韩国社会企业现状

社会企业在韩国法律上的定义为:“通过给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或就业机会,提升地域居民生活水平等社会目的,并实施财政以及服务的生产、销售等营业活动的企业”。现在在韩国对社会企业的认识还是相对较低,自然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为了支持社会企业创业,韩国政府将推出一系列政策来支持社会企业创业。

2 与设计教育部门相联合的必要性

首先,社会对社会企业的认知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如何开拓销售渠道和宣传问题上,这些将直接制约社会企业的发展、人员招聘、销售等。也就是说,如果对社会企业的认知不足,无论企业生产出多好的产品,有多好的服务,也将会制约社会企业的良好发展。其次,由于社会企业的性质和雇佣人员的关系,社会企业将缺少一些经验丰富的经营者和专业人士、技术。

从以上可以看出,韩国社会企业是需要大量的宣传和多样化的活动来提高社会认识的,这里设计将会起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很多社会企业刚起步的时候会面临很多财政和资金上的不足,与专业设计公司合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国民大学设计研究院作为专门教育机关本着社会意识帮助社会企业完善发展,提高宣传力度和企业竞争力。

三、设计活动的支持与运营方式(以社会企业“共同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 )

“共同工作的世界”企业综合形象开发研究进行了约4个月。通过对“共同工作的世界”企业综合形象设计开发的采访和研究,实际提升企业的形象并以开发新的企业综合形象设计系统为目标。“共同工作的世界”通过SESnet的介绍,在金民教授的指导下,由1名博士、22名研究生组成的设计团队对本次项目进行了开发研究。通过对“共同工作的世界”清扫企业的调查总结出企业理念,通过对国内外同类型成功企业的调查,学习在设计宣传方面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形象的方法和理念。之后展开创意和造型能力开发符合社会企业的综合形象设计。为了使完成度进一步提高,由SESnet的理事,国民大学TED专门设计大学院的11名研究人员和 Humming Company 的3名设计师组成的审查团,对最终结果提出意见并进行投票。

1 设计研究结果

最终在21个候补案中选取11个提

案。提案并不是到公司提交发表的形式,而是以展览的形式出现,邀请社会企业主要负责人前来选取适合自己企业的标志。通过此次展览企业负责人可以更主动地选取设计作品,并可以和设计师们近距离地沟通。

2 设计说明 〖HJ1.75mm〗

图3中,为了体现“共同世界”的〖LL〗企业文化和思想,以加号和除号为设计元素,把大家的努力和力量融合在一起,把爱分享,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温暖的社会。标志采用温暖的黄色和橘黄色,橘黄色圆形象征着太阳,用真诚和热情去给每一个消费者带来希望。

四、结论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范文5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专业领域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其二是怎样培养这些人才?这涉及到培养模式选择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来。因为培养目标要落实为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就要落实到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研究也指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从微观层面上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现行课程体系存在“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重复多”,“层次不分、课程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培养目标单一、适应面窄”等缺陷。当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重新审视课程体系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在实现课程纵深化、学际化、微型化、多样化、个性化、本土化的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实质结构,优化课程形式结构,使课程体系既具有学科规范性,又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加强专业建设的必然时代要求。

一 在理论脉络中兼收并蓄,更新课程实质结构

纵观课程理论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四种:(1)以博比特(Bobbitt,F)、查特斯(Charters,W.)、泰勒(TylerR.)为主要代表的“技术理性”(technical interest)课程理论,强调效率优先和对环境加以控制,在提出课程基本框架的同时,也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普适性、划一性模式;(2)以布鲁纳(Bruner,J.)为主要代表的学术中心课程(discipline―centeredcurriculum)理论,将原来以直接经验为课程主要内容转变为专门化的学科知识,突出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结构性;(3)以施瓦布(Schwab J.)为主要代表的实践课程(practical curriculum)理论,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境认知,让课程重新回归实践,具有较强的灵活变通性;(4)以派纳(Pinar w.F.)为主要代表的概念重建主义(reconceptualist)课程理论,强调行动(action)与行动后的反思(reflection),即“反思性实践”(praxis),立足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或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断批判而建构意义,让课程重新回归于理性。

目前,在教育技术界,对于学科的理论体系也有几种不同观点,其中著名的有:由南国农教授提出的“媒体中心”理论体系,它把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放在核心位置:“系统过程”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处理教学问题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五领域”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是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两层次”理论体系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层次,其中,基础性探索层次包括教学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三方面的内容;应用性探索层次包括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学校以外的企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表明教育技术学研究重点开始向绩效方向发展。

理论体系后面蕴藏的是教育思想,每一种教育思想都能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如李龙教授提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框架由本体论、核心论、过程论、资源论和绩效论五个部分组成。本体论论述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义与定位,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领域和范畴以及学科基础、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发展历史、价值观、方法论等;核心论主要论述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两方面的理论:过程论和资源论论述智能技术和媒体技术在优化学习过程和丰富学习资源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绩效论则从学科的课程开发、教学系统开发、媒体资源开发、绩效系统开发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建立的课程体系如表:

理论具有前瞻性、引导性。每当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出现时,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弄清楚其来龙去脉以及它可能在该专业领域中的积极影响,并据此对自己的课程体系做一番审视甚至调整。当前,各高校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学科中心论”类课程较多,反映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最新理论成果的课程较少,有关学习理论、网络媒体和绩效论的课程还没有进入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课程门类没有及时更新,跟不上时展,而且各门课程还存在内容陈旧的现象。如: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中较为陈旧的经典理论偏多,新技术知识含量偏少,涉及的往往是大量经典理论计算,很少囊括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

二 在分化与整合中重构体系,优化形式结构

课程的形式结构是课程的外部存在形式,反映了课程的门类与数量,讲究课程类别的完整与互补,主要体现在是分科还是综合、是必修还是选修、是学科还是活动的差别上。从逻辑结构看,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首先可以分成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大层次。前者是学生学习该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后者则是为形成该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设置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

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智能技术基础,即思想方法基础,包括哲学基础、方法论基础、理论基础这三个部分:二是媒体技术基础(物化技术),包括硬件基础、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基础等。

在专业基础课之后的专业课应开设哪些呢?由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教育相关的技术”,可以确定,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应该是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学科,又可以分为二者相结合的专业理论、二者相结合的应用技术、二者相结合的实践应用三个层次,即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在专业理论层次中,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教育传播学是基础。教育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电声系统、教育电视系统等;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计算机辅助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绩效技术、远程教育理论、网络教育理论等。此外,还包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对教育技术学本身进行研究的理论。在技术应用层次中,主要课程有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文化艺术、以太网技术应用、绩效技术应用。在实践层次中,除了专业实习、教育实习、项目设计等综合实践外,还有电视广告创意与设计、电视节目制作实践、3D实践、动画制作、多媒体课件脚本设计、网络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开发等。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计中“照葫芦画瓢”现象屡见不鲜,层次不分、比例不当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按学科的逻辑层次来分,大学课程的层次构成一般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跨学科课程。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分层一般采用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三层楼”结构,一般先开公共课,然后开设专业必修课,最后开设专业选修课。这个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专业课内容层次不分,没有专业基础课模块,以至一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次序不清,学习顺序紊乱。因为专业课中仅仅把必修与选修作为课程开设先后的分类标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内容之间的继承与递进关系。又如在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中都应该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如果按必修先开、选修后开的顺序学习的话,有些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的必修课就会先于专业理论类的选修课,学习顺序就颠倒了。应该把以上顺序调整为“公共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理论类课程一技术应用类课程一实践类课程一跨学科课程”。

另一方面,因为层次不分,也就不可能考虑到各个层次的比例问题,造成了各个层次的课程比例不合理,理论类课程过多,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课程偏少。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把教育技术学知识分为八类其中工具性知识6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9门、自然科学知识5门、知识管理知识4门、传播学知识9门、计算机知识10门、电子技术知识6门、教育心理学知识7门,其中所列课程绝大多数为基础理论类课程,只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网站建设与开发、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少数几门课程属于技术应用或实践类课程。各校实际开设的专业课程也属于这种情况,第一个层次的理论性课程偏多,后两个层次由于受师资、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普遍比较薄弱,开设的课程门类少或即使开设也不能教到位,未能从整体上形成多元化、层次化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第一个层次空泛理论知识的堆砌导致泛而不精;技术应用类课程的不到位导致第一层次的理论无法消化,动手能力差,而这又导致学生缺乏创造、设计的能力,以致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类课程难以落实到实践能力的锻炼上,常常只能流于形式。此外,专业基础课也存在数量少,涉及面太窄的问题,不能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个性化选择。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着力加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应用类课程群整合,作增设学际化课程尝试;在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可增设某些微型化课程,以适应学科一方面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又不断综合的技术发展趋势。

三 在共性中寻求个性,提升专业特色

对于多元化的社会实体,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真实地把握实体的本质。“和而不同”应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与哲学信仰。在强调共同性、普遍性、统一性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个体性与差异性。

哪些课程应作为体现专业共性的必修课开设?哪些课程又应作为凸显专业特色、地域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课开设呢?我们可以参考“教指委”构建的课程体系,共五个模块:(1)学校平台课程:两课、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美育、军事理论、综合交叉、信息技术、跨院系任选。(2)专业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学与教理论、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项目实践、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远程教育基础;(3)专业基础课,包括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基础物理、基础物理实验;计算机基础模块有: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子基础模块有: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电子工艺实验等。(4)方向核心课程:包括在不同方向上计算机类、教育基本理论、设计类、数字媒体类、远程教育类等方面课程的组合。(5)专业任选课和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基于项目与任务的活动等。建议以上课程体系总学分保持在150左右。

笔者作如下设想:如果按总学分150,必修课每门3学分,选修每门2学分算,按7:2:1的比例来设置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的比例为3:4)、限选课、任选课,则专业必修课必须开20门以上,专业限选课10门以上,任选课5门以上。具体安排如下:

(1)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部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又分为智能技术基础课与媒体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作为专业的主干课程又分为专业理论类、技术应用类、实践类三部分,保证三者各占一定比例;

(2)方向限选课体现分流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旨在培养某一方面的特长,为学生进行选修课学习做准备;

(3)专业任选课以拓展专业广度和深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可以分“前沿发展”模块、“邻近学科”模块、“兴趣爱好”模块。一方面向新理论与新技术开放,把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作为任选课及时反应到课程之中,并全方位地向其他邻近学科扩散。同时,按照学生的需求开设个性化课程。这样在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权和自由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紧跟时展,增强适应性,促进个性化发展;

(4)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增加选修课,增强课程灵活性与多样性,拓宽口径与适应性;

(5)必修课应控制在2年半左右学完,保证选修课有时间开设。

四 兼顾适应性与超越性,着眼于受教育者终身发展

目前在教育界,对于“是以适应性为主,还是以超越性为主”的问题的回答存在两种态度,一些人持超越论观点,一些人持适应论观点。前者认为,21世纪的科学技术文化会有重大发展变革,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教育和课程改革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认为,课程教材要适应现实的要求,超越现实,脱离学生的实际,会遭到失败。

在专业课程建设中,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专业理论课更多的是着眼于厚实基础,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而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形成技术应用课程以及后续的实践应用课程主要是形成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一技之长,甚至于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

其实,依笔者看来,就人的本质规定性而言,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要生存,但又并非一种一成不变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独特的超越性存在,不能不体现发展。既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不断地将超越了现实的理想世界变成新的现实世界。适应和超越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选择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受教 育者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要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延误受教育者的思维发展;既要从我国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混合的现实出发,又要从已露端倪的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超越性和现实适应性合理结合起来,克服原来的学科中心、自成体系、彼此隔裂的课程设置方法,更多地采用跨学科和综合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按照常新教育、终身教育理念进行课程设计,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淬砺意志,健全人格,获得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未尝不是明智之举。五凸显人文精神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协调发展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范文6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校拳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目的在于优化高校拳击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拳击技能,提升其综合素质,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拳击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拳击;价值;对策

1.前言: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供大学生自由选择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多,拳击具有健身和防身的作用,符合现代大众体育趋势,作为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对参与者的体能、智力和技战术等多项素质的要求较高,它不仅可以培养参与者机智敏捷的思维、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同时也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一项运动。高校拳击教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体育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受到男女大学生们的普遍欢迎。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及拳击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跟不上拳击发展需要,如何更有效的传授拳击技术,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技能,是高校拳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高校拳击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目的在于实现高校大学生对拳击运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其拳击基本技能,从而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2.认识拳击运动

2.1发展:拳击运动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为了适应战场搏斗需求,在露天场地上,在观众围绕下进行比赛,1904年拳击运动被列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该运动长期被欧、美等国家所统治,而在中国受关注的程度较低,运动成绩相对落后,邹市明在雅典奥运会拳击比赛中夺得铜牌则为中国拳击运动的发展带来一片曙光,受到广大爱好者的青睐,参与此项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庞大。

2.2价值:1)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指的是个体对自身身体的调控及平衡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拳击运动的参与过程中需要蹲、立、走的变化和四肢的前、后、左、右等方向的交替运动,拳击学习可以实现人的心、眼及手、脚协调能力有效的提高,这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2)有效提高身体对抗及抗击打能力:拳击运动作为一项攻守双方的态势一直处于交错互换的技击类运动,具有极强的对抗性,大学生经过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拳击技战术水平,有效提高自身的对抗能力与抗击打能力。3)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拳击运动在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方面价值独特,因为拳击练习者的胜负荣誉感极其强烈,经历胜利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等情感体验会培养练习者特有的谦虚谨慎等道德情操,对于完善练习者的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有助于智力的提高:拳击运动作为一项对智力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拳击比赛的过程瞬息万变,得失稍纵即逝,若想获胜,就要不断分析敌我双方,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5)提高防身自卫能力:拳击运动作为一种空手格斗技能,掌握必要的拳击技术后,可以将它运用于实战之中,作为防身自卫的手段非常有效,通过击打和抗击打能力的系统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防身意识和自卫能力,提高练习者遭受侵犯时自我保护能力。

3.高校拳击教学中的四要素及其地位分析

3.1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作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是拳击技战术的传授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离开教师的活动,该教学过程就难以存在。

3.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作为一个能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来掌握知识和技术,其主观方面是否坚持不懈是确保学习质量的决定因素。

3.3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在高校拳击教学实践中,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中介”,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标准,高校拳击教材的选编需从促进大学生身体全面协调发展为准则,即通过不同素质内容的教学,实现大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得以改善和提高,帮助其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等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3.4教具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保证:各高校需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配备好教具器材(如手靶、拳套等),确保器材的完备率与完好率,以保证拳击教学的顺利进行,更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安排特殊设备器材,如沙袋、简易拳击台等。

4.高校拳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认知程度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高校学生选择拳击学习的诱因,多取决于其好奇心理,尤其就男生而言,其参与拳击学习的动机体现为满足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对拳击运动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解与认知,伴随着大学生对拳击运动好奇心理的逐步消失,其学习兴趣会逐渐减弱,影响教学效果。

4.2学习态度不端正;某些热门的项目如贻拳道、网球和乒乓球等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但由于主讲教师不多,很多大学生不能如愿选择原本钟爱的课程,而出现部分学生被迫选择该项目,致使上课期间会产生抵制情绪和厌倦心理,其学习态度会因此变得不端正,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4.3教学器材设施数量不足:拳击运动练习时需要拳套、手靶、悬挂沙包和护手绷带、护齿等器材,然而在实际的高校拳击教学过程中,某些器材在练习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导致这些器材很快坏掉,再说部分大学生不知道爱惜器材,这也是导致部分器材逐渐不足的原因,由于缺乏必要的器材,则影响大学生进行专项练习,大大降低其训练效果。

5.提高高校拳击教学效果的对策分析

5.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拳击教师需要在课前帮助大学生提高对拳击运动的认识,重视理论教学,让其明白拳击运动的价值,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其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最终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5.2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教师作为拳击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熟练掌握拳击教材内容,并不断学习新理论,不仅要求示范动作准确且能运用生理解剖及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予以解释。这就要求各高校要积极引入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学人才,同时要加强对拳击教师队伍业务能力的培养,以推动高校拳击教学的普及与发展。

5.3成立拳击俱乐部:各高校应通过成立拳击俱乐部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拳击的技术水平,提供必要的教学辅助器材和场地,并由专业教师指导,时常对外交流比赛,充分满足校内拳击爱好者的需求,促进拳击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5.4增加器械的数量,培养大学生爱护器械的意识;各高校体育教学相关机构应增加器械的投入,满足教学实际所需,同时要加强思想教育,促使大学生懂得使用和爱护器材,养成爱护器材的好习惯。

总之:高校拳击教师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地反思,不断的总结,实现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个性化发展,为拳击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奠定基础。(作者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周涛,顾俊杰. 试论高校拳击教学过程中的四要素的作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

[2]李正茂. 拳击教学课程的创新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王海峰.对拳击俱乐部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教育艺术,2010.

[4]徐强.浅谈拳击教学方法的创新[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

[5]陈斌.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拳击选修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