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招投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招投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园林概预算;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园林工程概预算(简称“园林概预算”)为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将多学科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概预算编制中,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高职院校,这门课程的教学一直处在探索阶段。笔者总结工作和教学经验,认为在高职院校园林概预算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行业最新理论为基础,注重与市场同步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以达到充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理论教学内容以行业最新理论为主
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虽然看上去是高职高专院校通用教材,实际上教材里有许多内容与行业和市场实际情况相脱节。为了不影响教学,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
教材更新速度要紧跟建筑招投标规范的变化 很多教材仍将“定额”的讲解作为主要内容,在最重要的预算编制部分大篇幅地讲述定额法的编制。实际上,在加入WTO后,我国的招投标广泛实行清单计价法,目前在全国建筑市场已经基本普及,更新换代了。也就是说,在2008年国家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后,同时废止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所以,教材里应该减少有关定额法编制概预算的讲解,关于清单报价法编制概预算应该作为重点讲解。原清单计价规范中已经修改和增加的部分,有的是错误条款,有的是不全面条款,应该着重更正讲解,适当补充讲义。
结合地方法规,有针对性地补充讲义内容 通过对多本教材进行比较研究,笔者发现,教材的通用性很强,可以作为各种培训教材,但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却不适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多数教材里面理论性知识讲的很多,但具体实例很少,甚至多个版本教材都采用同一个实例,整本教材实例不超过4个,而且实例内容过于陈旧,与实际设计施工中所采用的工艺方法不相符,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有必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下厂实践,积累经验,从而编制出最具代表性、最常用的实例作为补充。第二,大部分教材里对国家强制推行的清单计价讲解不够全面,有些教材甚至一带而过,相反却对一些较深奥的理论做大篇幅的讲解,如定额的编制过程和方法等,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实用性不强。因此,教师备课时应先查阅大量资料,将理论知识总结成必须掌握、应该掌握、适当了解三个部分,进而对各部分合理安排课时展开讲解。第三,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地方建筑市场和招投标行业最新规范法规的学习,而目前大部分教材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教材中使用的计价表,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经济发展不均衡,园林预算编制所使用的计价表基本执行省级计价表,而且各省差异较大。所以,这一课程的高职高专通用教材最多只能在省级范围内通用。
结合实际,补充教材里欠缺的电算方面的内容 目前的招投标全部实行电子招投标,但大部分教材却没有提及,更没有对此进行系统讲解,导致学生适应工作的时间延长,造成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有偏见。其实,所有预算软件操作基本是一致的,没有太大的区别,教师只要针对其中一款的操作进行必要讲解,学生通过学习再结合学校提供的实际操作训练,职业能力就基本形成了,参加工作后就能很快上手,胜任预算员岗位。为了解决教材存在的各种问题,使理论教学内容以行业最新理论为主,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以幻灯片的形式补充相应内容。此种做法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便于在教学中进行相关知识的衔接和演示。比如,在讲到园林工程相关专业知识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借助幻灯片讲解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园林工程制图等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很快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第二,对于新增加的内容便于讲解。由于新内容较多,不可能全部板书。通过放映幻灯片学生能够看到全部内容,尤其是讲解涉及清单计价表的内容时,不可能要求学生人手一本计价表,通过幻灯片则可以让学生共享计价表相关内容,既减少学生负担,又便于讲解,而且课后还可以拷贝给学生,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理解和记忆。
实践教学内容以行业职业能力为标准
园林概预算是计算一份设计图纸最终变成园林景观所需的成本费用和主要人、材、机数量和费用的工具,是一门职业化要求很高的课程。学生熟练运用此工具的前提是掌握所有相关专业的内容。一个好的概预算人员,不但要懂设计,还要懂施工,而这两个学科包括的知识学生很难在学校里完全掌握。由于学生对工程实体缺乏全面了解,不能准确掌握施工流程,所以刚开始学的时候会感觉无从下手,在编制过程中不知道某项工程都包括哪些工作内容,需要哪些施工工艺,应查找哪一项定额,很容易造成学的时候乱学,上机操作一头雾水,结课后还是糊里糊涂。
针对以上问题,园林概预算教学实践应转向与市场同步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实践内容应进行如下设计和更改:
引进园林预算软件,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为便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引进专业预算软件,至少安装一套40个点的网络版预算软件,让学生利用新版本的预算软件与装饰公司同步进行同一个标的报价。这样就能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就能掌握投标报价的程序和相关注意事项,也能培养出对市场的关注意识,以及根据最高限价调整造价的方式方法。
增加实例编制,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 教学选用的工程实例最好能够使用当地当时的招标文件,并且和其他投标单位同时编制标书。如果这样有难度,教师也可以多走访当地一些园林公司,借阅一些招投标文件,从中筛选一部分工程内容较全、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然后亲自编制招标、投标文件用于教学。而且,为了锻炼学生查阅计价表的能力,教师可自己动手编制部分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手算练习,使学生熟悉计价表的内容,同时锻炼手算能力。
改变教学模式,模拟演练招投标过程,增加学生互动 园林概预算课程的教学过程比较枯燥。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将市场招投标程序引入课堂,让学生分别扮演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人,分别进行招标部分、投标部分的编制和审核。这种形式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深入掌握招投标和内容和流程,彻底理解相关知识。
课后体会和总结 课程结束后,学生基本能够编制出一套完整的园林概预算文件。但由于教学时间短,学生缺乏施工经验,有些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能对所有环节完全领悟。因此,课后必须让学生写一定字数的课程总结。写课程总结的过程既是学生理顺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学习过程。
园林概预算课程教学流程设计
按照前面的课程设计,通过教案的准备、软件的引进、教授模式的改变等工作,可设计出园林概预算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应按照教学流程及总课时,将上机操作作为重点,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实用人才。现重点说明一下教学互动评标内容。
第一步,给学生介绍和讲解工程实例,要求学生了解实例所涉及的主要施工工艺,对涉及的主要材料要求学生在材料市场或是互联网上进行调查,把编制预算的基础工作做扎实。第二步,将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招标人和投标人。按照招标和投标的程序进行招标部分和投标部分的编制。招标小组编制标底价,并确定最高限价;投标小组分别进行报价,并参与竞标。第三步,所有学生参加,由教师作为评标人对投标价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评标,并对所编制的标底价、投标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第四步,所有学生修改工程案例预算编制,并准备下一案例的编制。
我校园林概预算课程教学按照教学流程图进行,对教材和教案进行了补充,并对互动环节进行了部分调整。这样的课程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结课后,几乎所有学生都掌握了课程要求掌握的知识,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编制小型的园林工程概预算文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雪飞.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3,(9).
[2]陈弘志,林广思.美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6,(12).
招投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职 工程造价 教学体系改革 创新
我院在面向市场需求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为了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重新修订了我院的工程造价教学体系,对原有教学经验总结、分析、修订、更新,使新课程体系在设置和实施的过程中,体现高职特色,使开设的各门核心课程与支持课程与整个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相适应。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
(一)教学模式改革
首先我院对本专业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高职三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理论课讲解阶段。第二阶段为实践阶段,该阶段又分为院内教学实训阶段及集中顶岗实习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本着必须、够用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该阶段就逐步地将专业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树立专业意识,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在第二阶段,组织学生在学院内部建设的实训基地内参与某项建筑工程从招投标、综合施工管理、工程图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到预决算计算机软件上机编制工程量清单及综合单价的全过程,并到建筑工程工地现场顶岗实习,鼓励学生在建筑工地兼职,承担职责,初试身手,经受锻炼。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新一轮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中, 我们以工程项目为载体,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在对执业范围、职业能力、工作过程知识分析的基础上, 将原有课程进行解构重构整合, 设计了新的工程造价专业学习领域,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学习情境设计, 尽可能保持项目的连贯性, 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中选择相同的项目来完成不同的工作和学习内容。例如,以框架结构办公楼的建设项目贯穿建筑识图、测量、施工、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工程造价控制等课程。在项目教学过程中, 以项目为主, 但又不局限于项目, 要求适当拓展有关知识, 以弥补项目内容的不足。
(三)课程体系改革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将整个建筑工程的初始到其建筑功能的投入使用的全过程都相应设立了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来帮助我们的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例如:在项目设计阶段设立核心课程为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工程经济、辅助课程为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经济法与法规三门课程,在项目招投标及施工阶段设立核心课程为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计量与计价(含土建、安装、装饰),施工组织设计,辅助课程为合同管理、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力学四门课程,在项目竣工及后评估阶段,设立项目管理课程为核心课程,会计学为辅助课程,并且在整个学习计划的安排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贯穿始终,便于学生理解。
二、实训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
在实训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中实训实习条件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提升学生层次的关键因素。我院先后为工程造价专业建立了建筑CAD制图实训室、广联达、神机妙算实训基地、招投标模拟实训室使,我们的实训培养模式可以分立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四个阶段,使专业教学按照 “全过程连续进行”的思路开展,使学生通过实习来获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具体实训课程安排如下:
(一)建筑制图与识读实训
在这一环节中包含四大块内容:①制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图纸以及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的测绘,将测量实训与建筑制图实训相结合。②建筑施工图读图:该阶段目的是要学生能独立完成读图的工作,为后续的土建预算工作奠定知识基础。③建筑结构图识图: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结构施工图的读图任务,使学生学会钢筋图的读图知识,尤其是将平法制图消化理解。④设备施工图识图:完成相应项目水施、暖施、电施、通风空调施工图的读图任务,让学生读懂安装施工图纸。
(二)工程预算的编制实训
在工程预算的编制实训这一环节中包括五方面内容:①建筑工程在定额计价方式下土建预算造价编制,锻炼学生土建、结构、安装工程的手工算量、套定额、取费的基本能力。②清单工程量表编制,使学生掌握工程量计价方法与计价原则;③清单组价工程(包括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作,在这一环节将招投标模拟实训安排其中,让学生参与到具体项目的招投标全过程中,了解掌握清单组价的内容;④工程中间结算和竣工决算文件的编制,掌握预算、结算与决算的差别;⑤预算软件的使用,使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将以前的手工计算的工程量转化为电算成果,利用神机妙算、广联达软件进行电算、套价,目的是锻炼学生电算水平,为工作上岗做充分的知识准备。
(三)施工组织设计实训
招投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 实训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58
1 前言
高职高专教育要求高职高专生有很强的实训能力,这种实训能力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实训教育来实现。实训教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校内、外实训可以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实际工程中,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提高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是对学生具备实训能力的一个重要保证。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实训教学环节通常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施工实训、施工组织实训、工程招投标实训和岗位实训等。每一个实训教学环节,都是培养学生实训能力及思考和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提高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高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需要从实训准备、过程指导、成绩考核及成果总结等多方面人手。下面结合笔者在建筑工程实训教学工作中的经历,谈几点建议:
2 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一定的理论教学条件下,在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合理的实训教学模式会使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实训动手能力。近年来,我校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根据岗位课程模块生产实训的特点,结合建筑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共性并考虑南方地区雨季较多、较长的特点,分成两季组织实施,施工组织实训、工程招投标实训等在雨季这一施工淡季进行,施工实训等则在雨水较少的施工旺季进行,形成“晴工雨学”的教学组织模式。在实训教学中提出了以下观点:
第一,根据各个实训环节的特点和要求,将施工实训、岗位实训等安排在施工旺季进行,让学生进入合作企业零距离上岗实训;而将施工组织实训、工程招投标实训等安排在施工淡季,由学生在博苑工程咨询监理所等产教实体中进行。
第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最理想的实训方式是“校中厂”或“厂中校”,随时随地进行实习,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适宜的方式是施工实训、岗位实训时,一定要让学生分散到施工现场,深入实际工作岗位去从事具体的工作,而不是下工地走马观花地参观实习,因此,我校建筑工程专业依托博苑工程咨询监理所等产教实体建立“校中厂”实训基地,按项目真实环境实施实训;与江西建工集团等企业合作将课堂建在山间水旁,由企业技术骨干现场进行实训指导教学,实际效果非常好。
第三,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比如在工程招投标实训中,依托博苑工程咨询监理所建立招投标模拟工作室,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完成实训。一组学生扮演招投标公司完成标底的编制工作,而另外几组学生则分别扮演不同的建筑公司进行报价参与竞标,完整地模拟工程招投标的整个过程。这样,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既熟悉了招标、投标、评标、定标的整个过程,又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3 实训教学的准备工作
3.1 实训教学项目的选择
实训项目的选择是关键的一项工作。实训项目不仅应符合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应符合实际应用和社会的需求。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有些指导老师为减少麻烦,重复使用某一选题,致使内容陈旧并与实际工程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应付了事。最终,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在实训项目的选题中,应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建筑工程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补充和更新实训教学内容;同时,应尽可能选用近期正在实施的实际工程,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看到实物,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和积极性。比如在测量实习中,通过对合作企业及用人单位进行广泛的调研,发现全站仪目前已在部分大型建筑工地上使用,因此及时在测量实习中增加了1周的全站仪实训,以加强学生对先进测量仪器的使用,弥补学生在知识和仪器操作方面的空白。
3.2 编写实训任务指导书
实训任务指导书是引导学生进行实训的指导性材料,是实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部分指导老师为了省事,在进行实训的当天才布置实训任务;部分老师虽然布置了较完整的实训任务,但实训任务指导书过于简单,对完成相关实训内容等未做出明确的交代,指导性不强。因此,在实训项目正式开始前,指导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好内容详尽的实训任务指导书,让学生了解、熟悉整个的实训内容和过程。实训任务指导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实训目的、任务;②实训操作步骤与要求;③实训成果内容;④实训进度安排;⑤实训成绩与考核标准;⑥实训纪律要求;⑦实训参考资料。
4 实训教学的指导与管理
4.1 加强对实训过程的指导
按项目真实环境实施实训是保证实训教学质量的前提,想要达到应有的效果,做好对实习实训的指导才是关键。任何一项实训,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实训的形式、方法上应予以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每个学生的实训内容完全不同,多人一组也一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关键是要实训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予以把关。
对实训教学进行指导,仅仅依靠指导教师抽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是不够的。从实际的指导效果来看,指导教师应该要做到“扶一把、送一程”,即:勤到实习实训现场、勤提问引导学生、勤检查。因此,对于测量实习和施工组织实训等在校内进行的实训教学,指导教师安排的指导时间每一天应不少于6学时,且具体时段应相对固定,督促学生参与实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每个实训环节给予指导、评判,以保证学生能按进度完成实训任务,并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整个过程。而对于施工实训和岗位实训等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的实训教学,则采取聘用现场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校内指导老师定期到工地进行走访,随时掌握着学生的实习情况,并通过检查中间结果来发现问题,进行集中指导的方式进行。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过程的真实性,又把被动解决问题与主动提出问题相结合,有效地保证了实训的教学质量。
4.2 加强对实训过程的管理
理论教学中,可以通过考勤、课后作业及讲评等手段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目前对实训教学的管理则较为松散,有的指导老师在成绩考核中只依据学生最后提交的实训成果予以评定 ,对实训过程几乎没有任何监控或记录,导致学生松懈和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抄袭的学生得高分的情况,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完成实训任务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实训过程中的管理可采取如下做法:
①采用校内或校外集中实训的方式,重新合理划分和安排实训进度。
②加强对实训的过程管理,实训中的中间过程从任务内容和完成时间及质量上明确具体要求,不断检查纠错进行过程考核;前一步骤未完成者不得进入下一阶段的实训。
③加强实训出勤考核。
④必须提交正式的实训成果并检查底稿,未接受过程考核的学生以不及格论,必要时对学生进行口试考核。
5 实训教学的考核与评价
为保证实训实习的质量,我们采用校内或校外集中实训的方式,通过对学生进行中间的过程考核和最终提交实习成果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训进行考核,必要时采用面试和口试的方式进行。比如,岗位实习是学生毕业前针对建筑企业中的建筑工程技术岗位进行的实操训练,学生均是相对分散的到合作企业中零距离地岗位实训。为保证实习质量,学生实训结束后,每位同学需要提交实习论文、每周周记或施工日记,同时还需提交有企业兼职教师签字确认的实习单位鉴定。最后,每位同学还需通过岗位实习答辩以保证实习效果。
实训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实训成果,指导教师批阅后给出实训成绩。但是教师在批改中发现的问题和错误无法反馈给学生,导致有的学生无法真正消化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他们在今后的岗位实习及实际工作中如果再碰到类似问题可能还会犯相同的错误。另一方面,由于实训成果提交后不再返还给学生,这样有的指导教师只是简单的给出实训成绩而不会仔细去发现问题或错误。所以,我们在实训教学中增设了实训点评这样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实训点评落到实处,学校教务处适当增加实训教学的工作量,而指导教师则预留出点评时间进行实习点评并填写实训成果点评报告。
6 结束语
为培养出基础扎实、适用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学校近年来在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实训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改革途径,提高教学质量还有以下一些需完善的问题:
①“晴工雨学”的教学组织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②在产教实体和合作企业中开展的实训教学的考核、管理机制及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比例的科学分配、实训教学的课程标准的均需进一步完善。
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还不能充分体现“校中厂”、“厂中校”的建设理念,硬件资源有待进一步增加,产教实体的教学和对外服务功能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企业如何进一步深入到学校的实训教学中还值得思考和探究。
参考文献:
招投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4
1.学院学科性教学模式分析
学科性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强调每门课程形成独立知识体系,注重对某一门课程能力的培养。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课、职业技能拓展课等课程,实训教学由课内实训、集中实训、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组成。两年半的课堂学习及半年的实习期,三年时间达到高职工程造价毕业的要求。
2.培训机构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培训机构实践教学模式是以工作过程为教学单元,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在每一步工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学生可以选择学习某一个专项工程造价,如土建造价、安装造价、装饰造价、市政造价等,也可学习四个工程造价。每一个专项工程造价的学习时间为3个月—4个半月不等。
二、两种教学模式特点的对比分析
1.学院学科性教学模式特点分析
(1)课程之间的联系不足
学科性教学模式中每门课程相对独立,学生很难将各门课程联系起来,导致课程之间衔接不良,无法有机的结合。同时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广,不能突出重点课程及学生应培养的重点技能,只注重教学层面,忽视了职业技能要求分析,导致学生行动中无典型职业情境,学生学习盲从。
(2)专业知识连续性不强
学科性教学模式中每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任教,容易造成知识连续性的中断。如《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清单计价是目前我国投标的主要报价方法,但清单报价离不开定额的套用,这两门课程的联系非常紧密,由不同的教师上课,容易造成知识的不连贯。再比如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脱节,学科性教学模式一直都是先理论教学再用实训教学来作为补充,实训教师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教学联系不够,容易造成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脱钩,实训项目有时不能很好完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专业教师同一知识的讲述角度不同
好的师资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每名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同,专业方向也存在差异,势必造成授课时讲述知识的角度不同,这个问题在职业基础课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科教学体系中一名教师讲述一门课程可以讲述的非常精彩,但不同专业的相同课程的重点不同,很多教师并没有根据专业去转变课程的重点。如建筑力学与结构,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应以力学计算和结构计算为主,而在工程造价专业中,应以看懂结构施工图纸和理解结构的构造要求为主,如果教师在不同专业以同样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实训教学脱离实际工作
目前很多实训教学,主要是根据实训教材进行编排,脱离实际工作,甚至只能算作是理论课的大练习。真正的实训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是组织者和协调人。学生在实训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对完成每隔实训任务中需应用的理论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造价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的积累学习过程。
(5)知识点较为分散
学科性教学模式注重课程完整性。要完成一个工程项目,往往需要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分散到不同的课程当中,学生不能把握其重要性,更无法很好地应用这些知识。有些知识点又会涉及不同的工程项目,建筑识图及构造课程会涉及好几个不同的工程项目。下面以一个手工计算土建工程量为例,总共会涉及到五门课程的内容。
2.培训机构实践教学体系特点分析
(1)专业针对性较强
实践教学模式专业针对性很强,就是手把手带学生做预算,即“工程识图—手算工程量—软件计算工程量—定额的讲解—定额套价—清单计价—投标文件的编制”的工程项目预算的工作过程。全部课程都以工程预算为主线,围绕工程项目预算来开展。
(2)知识融合性较强
实践教学无论哪个环节,都会涉及到多门的专业课程,不再强调专业课程的完整性,而是把课程相关的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模式中,碰到相关的问题,讲授各门课程在工程造价当中的用到的知识点即可,保持整个实践教学模式的完整性。
(3)学生学习目的性明确
选择实践培训的学院目的性非常强,虽然基础不同,但都是想从事工程造价或者是工作中欠缺这方面知识的人员,所以学习的积极性高,主动汲取专业知识的需求强烈。他们不需要很深的理论知识,需要的是快速的掌握工程造价是怎么做出来的,工程造价工作需要做哪些事情,这样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明确具体要求,制定教学方案,安排教学计划。
(4)适应工作能力突出
实践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迅速的进入“职业人”的角色,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学习完成之后就能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完成工程造价最基本的工作。缩短了实习时间,节约了用人单位的人力成本。
(5)教师知识传递的角度和方向一致
培训机构的实践教学模式,任课教师都是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多年的工程人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一般是站在工程造价的角度,容易在教学中形成思想的统一。
(6)专业知识的连贯性强
实践教学模式主要由四名教师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分为工程识图和手工工程量的计算、工程量计算软件的使用、定额讲解及套价软件的应用、招投标的基本知识及清单报价四个部分,每名教师负责一个部分的专业知识,每个部分的专业知识相对独立,在学习中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工作过程,这样的分类有利于知识的连贯性讲述,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两种教学体系的融合
实践教学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学科教学体系的缺点,更贴近实际工作,并且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强,对工程造价需要完成哪些工作,会用到哪些知识,都有一个很好的把控。但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存在后继不足,整个知识框架体系缺失,不能适应多岗位的要求,可塑性较差等缺点。而这些缺点恰恰是学科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两种教学模式加以适当融合,辅之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1.专业课程构建“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工程定额与预算、装饰工程预算、安装工程识图及概预算等实践要求较高的课程中,改变先理论后实践的做法,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岗位技能训练,打破原有的先理论再实践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掌握知识,这类型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形成“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完成对工程造价中预算类课程的课程实训。
2.专业知识讲述的连贯性
专业知识学习是一个有很强的连续性和专项系统性的学习过程。为了保证专业知识的连贯性,应该首先将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安排给一个专业教师完成,如《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和《工程量清单报价》这两门课程应由一名教师来完成教学。在指导学生做完预算的基础上,完成清单投标报价的专业学习。其次,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可以穿行,如《建筑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就可以在讲完招标的内容之后,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实训,讲完投标之后,再进行投标文件的编制实训,更有利于专业课程的消化。再次,加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实际工程案例的实践教学带动各门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将所学的知识马上在项目中反映出来,学生可以很直观了解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上的使用方法。
3.课程设计以“项目驱动—工作过程”的教学为主
尽量在课程设计当中推行“项目驱动—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遵循“项目引领、能力递进”的原则。每学期开学之初,确定行动任务,提炼典型项目,不是针对典型项目开设一门课程,而是需要对这些典型项目进一步归纳与整合,形成于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过程,根据工作工程知识构建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形成确定行动领域,要求行动领域能完全涵盖完成岗位群工作任务所要求的全部技能、知识和能力。确定项目后将工程项目下达给学生,以典型工程项目作为驱动和教学重点,将理论知识融入项目中。让学生在项目引导下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主性。每个项目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安排组织教学,将工作引入课堂,利用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室,将教和学的过程落实到真实的工作过程上,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以“职业人”直接参与进来,学习专业知识,适应工作环境,增强团队意识,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更能让学生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繁琐的计算公式。
4.毕业设计以全过程工程造价为目标
毕业设计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前最后一次实践环节,是对三年来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融会贯通,特别是对《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装饰工程概预算》《安装工程识图与预算》等课程进行全面系统地运用,复习巩固该专业的有关知识,综合运用有关专业知识,锻炼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适应将来的专业工作打下可靠的专业基础。毕业设计尽可能的以某项实际工作为题目,在进行毕业设计教学时,应以遵循实际工作过程为主导,以工程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投标报价—进度款报批—工程结算为整个毕业设计框架,学生可以选择某一个阶段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也可以选择多个阶段为毕业设计题目,提高了学生选题的范围,增强了毕业设计的弹性,也能让成绩好、能力强的同学尽可能多完成几项工作,避免了毕业设计仅仅局限于施工图预算的通病。让毕业设计成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工作预演,成为一次真正的工作。
5.多方位鼓励教师走出校园
高职教育生师比较大,很多实训课程直接由理论教师承担,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专业课程教师缺少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容易与市场脱节,学院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尽量鼓励和保证教师有部分时间能够参与企业工作,一方面能够给学生市场前沿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让教师成为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知识传授者,为教学的连贯性做好专业储备。
四、总结
招投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 综合布线 课程设计 规范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必须与行业企业合作,明确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性质与定位,从而制定符合高职院校课程发展的理念及设计。[1]
1 概述
综合布线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建筑技术、智能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物联网时代,企业急需大批综合布线规划设计、安装施工、测试验收和维护管理等专业人员,满足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 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2.1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明确定位于网络综合布线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技术方面的实训,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程结束前能熟练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基本操作方法和经验,能够承担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任务。
2.2 课程的定位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定位如图1所示:
■
图1
3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坚持以实践动手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即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把学习的内容细化成学习领域和相关知识模块,以实施的项目目标为评价机制,重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采用学做相间、教学互动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按项目小组方式进行教学,加强项目实施过程考核,以达到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网络构建的能力,满足企业用人需要。
4 课程设计
4.1 能力目标设计
能力目标设计包括2个方面,即职业能力目标和核心能力目标。
4.1.1 职业能力目标
4.1.1.1 理解和掌握综合布线各个子系统特性
按照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国家标准规定,参照“西元”综合布线工程教学模型,把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分解为以下七个部分:①工作区子系统;②水平子系统;③垂直子系统;④建筑群子系统;⑤设备间子系统;⑥进线间子系统;⑦管理间子系统。[2]
4.1.1.2 能完成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项目设计
在GB 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一般在工程项目的弱电设计阶段进行。设计流程图如图2所示。
■
图2
在工程项目开始时,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必须进行工程设计。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项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点数统计表设计;②系统图设计;③端口对应表设计;④施工图设计;⑤编制材料统计表;⑥编制预算统计表;⑦编制施工进度表。
4.1.1.3 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思维的能力。
4.1.2 核心能力目标
①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适应社会、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③积极乐观、自信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4.2 内容设计
课程以工程项目形式呈现所需学习的知识点,从认识综合布线系统开始,了解网络传输介质、综合布线使用工具,从工作区简单小项目入手,逐步增加项目难度及复杂性,最后进行综合项目的设计及项目招投标管理,完全符合大家的认知规律。课程教学中的每个工程将按照“项目引入-项目分析-相关知识-项目实施”几个环节进行。
4.3 实施设计
课程所有单元的组织实施都以工程项目的形式展开,实现环境为综合布线实验室或者施工现场,分项目小组以工作过程的形式展开学习。每组选择一名组长承担项目经理工作,负责本组工程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带领本组成员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查询相关技术资料、组织编写项目方案、安排人员进行项目实施、完成项目测试和总结工作。老师是整个项目的总规划师和设计师,根据实际需求随时调整项目内容,负责项目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工作,控制课程的组织开展,以及项目总体发展方向的把握。
4.4 考核设计
为了适应新的设计方法和手段,采用模块化阶段性考核,如表1所示。
表1
■
5 结语
综合布线课程教学的设计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将校企合作贯穿于课程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实施的始终,使学生在校培养与企业的岗前培训有效对接,从而形成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3]
参考文献:
[1]范海健.校企合作模式下综合布线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2(03).
[2]王公儒.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申远.基于项目驱动的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改革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0).
课题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资助”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B-142。
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4]GHB1212。
基金项目:2013年甘肃省教育厅“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项目“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招投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6
Abstract: After the bill of quantities valuation mode,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Valuation demand is higher and highe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task-driv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makes summary and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able to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关键词: 建筑工程计价;课程改革;任务驱动;实践能力
Key words: building pricing;curriculum reform;task driven;practic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278-02
0 引言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工程招投标的方式,它主张的是自主报价、充分竞争。随着2003年7月1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正式颁发执行,标志着我国的建设工程计价已经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转入到清单计价模式。在经过5年的使用和磨合之后,2008年,清单计价规范更新为GB50500-2008,此次更新,完善了清单计价规范的内容和方法,扩展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专业范畴。而到了2013年4月,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已正式终止使用,GB50500-2013正式开始执行,相比较而言,13规范比08规范包容的内容更全面、所涉及的专业更广泛、条款更严谨。
1 课程教学的历史现状
1.1 教学内容多 《建筑工程计价》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工程造价的基本知识,定额的概念、作用、形成原理和使用及换算方法,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方法,造价计算程序和方法等,知识点多且繁杂,涉及面广。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执行后,课程的教学内容又增加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知识、清单计价的原理、清单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和方法等,原来只需讲授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和方法,现在却要讲授清单工程量和定额工程量两种计算规则和方法,增加了教学内容,增大的教学难度。对于学生而言,也加大了他们需要掌握和理解的难度,很多学生产生了知识点的混淆,无法正确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工程量和不同的计算规则,无法分辨它们有何区别及何时采用。
1.2 教学课时少 在现在的很多本科院校中,为了保证基础课的教学课时,各种专业课的教学课时都不断地在萎缩,例如笔者学校的《建筑工程计价》的总课时仅仅只有40学时,有的专业则只有32学时,也未再专门开设工程计价软件类课程。因此,面对众多的教学内容,面对如此之少的教学课时,如何才能把课讲完,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精髓,如何才能让学生具备实践动手能力,这可让老师们大伤脑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淡化一点理论,概念性的内容点到即止;在计算规则和方法介绍时,只重点讲授定额规则,清单规则一带而过;在介绍定额规则时,也只能把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及措施项目的主要部分进行讲授,不常用的分部留给学生自学的;计价类软件在上课时只能简单演示,不能详细介绍,上机操作也只能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完成。
1.3 教学效果欠佳 由于要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每节课上的教学信息量就很大,虽然已经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大量的图形和图片增强学生的理解,借用例题和实际工程的案例来巩固学生对知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但毕竟都是填鸭式教育,学生的疑惑较多,知识的掌握不牢,能力的培养欠佳。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在课程设计时,面对实际工程的图纸,茫然不知所措,感觉无从下手,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1.4 对学生先修知识要求较高 《建筑工程计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有着很多的先修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及工程识图》、《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及部分《建筑结构》的内容等等,要求学生对建筑的基本构成和基本构造较为熟悉,要能熟练地阅读工程图纸,尤其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实行之后,对学生的识图能力要求更高。一旦学生先修课程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就会影响到本课程的学习,而识图能力较差的,根本就无法完成实算的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更不好。
2 任务驱动教学的应用探讨
“建筑工程计价”能力必须依靠反复的训练,才能使毕业生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1],围绕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能较好实现对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反复训练。
2.1 任务驱动法 简单的说,任务驱动法就是事先设置一个任务,以解决任务过程中问题的发现、研究、探索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2]。
在建筑工程计价这种综合性强、实践动手要求高的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正为合适,它对于提高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增强学生工程计价实算能力较为有利。笔者在目前的《建筑工程计价》课程教学中,已经部分采用了任务驱动法,现根据使用情况作出如下的探讨。
2.2 任务的设置 任务驱动教学最核心的内容在于任务的设置,任务设置的好坏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任务不能过于简单,过于简单的任务学生很轻易就能完成,不能刺激学生去努力思考、认真钻研,不能较好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也不能过于复杂,太难的任务学生通过努力也解决不了,要不断寻求教师的帮助,这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违反了任务驱动教学的本意。那么如何才能设置较好的任务呢?这当然必须要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进行。
2.2.1 依据教学内容设置任务 在《建筑工程计价》课程中,有许多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自成一个单元,可以依据这些独立的教学单元来设置任务。笔者现就实际教学教程中的任务设置,举例详细介绍如下:
①任务一:定额的使用及换算。
任务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查阅定额,学会定额的使用及各种换算,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法、减法及差价的定额换算方法。
执行方法:在上课教学时,老师简单介绍定额的费用构成方法和形成原理,并举例说明定额的使用,然后利用大量的精心挑选的定额使用训练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定额,并通过查阅定额熟悉定额的组成。同时还要求学生尽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换算,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加法、减法和差价这三种不同的换算方法,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这三种方法的难易度,学会如何选择换算方法以加快换算速度。
执行结果:学生通过此任务的执行,较全面地熟悉了定额,牢固地掌握定额中的各种换算方法,也大大地提高了定额的使用速度。
②任务二:清单计价中综合单价的形成。
任务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定额计价法和清单计价法两种方法,掌握如何得到清单计价中的综合单价。
执行方法:在介绍清单计价规范时,通过设定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采用定额计价法和清单计价法来分别求得某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费用。在定额计价法运用中,要求学生计算定额工程量并填写《工程预(决)算表》;在清单计价法运用中,要求学生计算清单工程量并填写《清单计价表》。指出两种方法运用后得到的结果应该相同,引导学生建立“含量”的概念,自主地形成了由定额基价形成综合单价的方法。
执行结果:通过两种不同计价方法的运用,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两种方法的不同,对两种不同的工程量也能明确区分,牢固地掌握了由定额基价形成综合单价的方法和原理。
③除此之外,在介绍定额工程量计算时,还设置了部分任务,包括土方工程量计算、打桩工程量计算、砌筑工程量计算、钢筋工程量计算、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等。
2.2.2 依据造价员考试要求设置任务 在《建筑工程计价》课程教学的后期,当定额工程量计算讲授到一定的程度时,引入造价员考试的要求,设置一些任务,要求学生自行解决。造价员考试中的案例部分,综合性较强,一道题目中会涉及多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计算,在教学中,可以凭借历年造价员考试的真题,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判断,寻找出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最后介绍出最合理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让学生拿它与自己的计算方法对比,查找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计算能力。
2.2.3 依据课程设计设置任务 《建筑工程计价》课程结束后,配合有1.5周的实践环节——《建筑工程计价课程设计》。以往在课程设计开始时,学生难以入手,仔细分析原因,原来是学生图纸阅读能力较差,很多学生之前都没有看过正式的全套建筑、结构图纸,尤其是采用平法绘制的结构施工图。现针对这一情况设置图纸阅读任务,在上课的过程中,较早地就把课程设计所用的图纸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自行分组阅读图纸,并相互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自行学习《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11G101)系列图集,并运用到课程设计的图纸中。通过此任务的驱动,绝大部分学生都学会了平法的识图,读图能力都大大提高,读图的速度也明显加快。
2.3 任务过程的反馈 在任务驱动法执行的过程中,老师不宜过多的介入和干涉,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只能在恰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点拨,即便是发现学生分析错了,也要让他们继续下去,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再来解决,这样,他们的记忆深刻,效果更好。当然,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老师也不能全然不管,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判断任务设置的难易度,适当的时候应调整任务,以便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达到任务设置的目的。在任务驱动法中,任务的分析和解决在于学生,任务的设置和调整在于老师,只有老师与学生全面配合,才能达到预计的目标。
2.4 任务成果的评价 在每个任务完成后,教师都应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作出中肯的评价。当然,在最初的任务中,学生可能不太熟悉此种教学方法,所以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即使有不足,也只能婉转指出,千万不可直斥其非,不可打击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在后期的任务中,学生已经熟悉了任务驱动法,因此,应该以任务解决的情况为主来进行成果评价,要点明任务解决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并指出能更好解决任务的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建筑工程计价》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区域性、时效性和政策性强的课程[3],其涉及到的知识面较为宽泛,要想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就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广泛地运用任务驱动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特定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伊路平,马思聪.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价值工程,2011(1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