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的栽培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冬瓜的栽培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冬瓜的栽培技术

冬瓜的栽培技术范文1

【关键词】水田冬种;西洋小南瓜;栽培;高产

西洋小南瓜在植物学上属于葫芦科,南瓜属。早期1980年,由从韩国、日本及台湾所引进的笋瓜杂交而成,并在1990年引入我国种植界,西洋小南瓜外观十分鲜艳,肉质呈粉性与糯性,口感甚佳。自品种引进至今,其栽培面积一直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甚至取代了西葫芦、南瓜、笋瓜的种植地位。大有取代我国本地南瓜的态势。因此,针对西洋小南瓜的高产栽培技术也成为了农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下主要介绍在广东雷州区域实现西洋小南瓜高产量的栽培技术。

1.栽种田地整理

1.1土地选择

由于冬种西洋小南瓜的根系分布有其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且吸收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耐旱、耐瘠能力,相对而言,西洋小南瓜由于其根系纤维程度较低,导致韧性较差。因而,在选择栽种土地时,需要从其根系特点出发,选择土层较为深厚,且土质较为疏松、通透性能较好的田地,同时还需结合土地的排水、灌溉等方面的优势。

1.2田地基肥处理

在选择好栽种土地后,首先需要做好田地的耕种处理工作,配合犁耙共同进行,前期做好土壤的分层操作,然后选用开挖机开沟起挖,保障开沟深度到达犁耕底层,以25cm为最佳。对于田畦宽度的设定则由留蔓方式的差异而决定。针对早期播种的田地通常采取双蔓法,遵循稀疏种植的原则,即:将大块田地分成6个不同的田畦,设定沟畦宽度为5m左右。对于播种期较迟的田地,则可选用单蔓紧密种植的方案,将每块土地分割为7个田畦,设定沟畦宽度为4m左右。在田地平整完毕后,做好基础肥料的施肥工作,以尿素、复合肥、磷肥、煮熟的鸡粪及钾肥作为基肥,然后平整田畦,保持土壤与基肥混合的均匀性,同时防止肥害的产生。

1.3土地保护措施

在完成田地基肥处理后,便需做好土地保护措施,为有效抑制田地杂草的生长,降低田间水分损失,同时防止由于降水原因导致的西洋小南瓜根部发生病害,还需做好地膜覆盖处理,保持田地土壤温度的稳定,进而达到促进种子根部发育的目的,减少基肥的流失。同时从侧面降低栽种成本,降低后期肥料的使用量,减少聘用除草工人所需成本,缩短收获的周期。此外,还需注重在地膜覆盖前期保障田地的平整性,在完成地膜覆盖后,尽最大可能保障土地与地膜的贴合度与紧实度。若在地膜覆盖时发现部分区域内地膜破裂,则需配合土层将其封闭严实。在地膜选择方面,同样需注重膜层厚度的合理择取,以0.005毫米为最佳。一方面,不会对水田农活劳作带来影响,另一方面,此种地膜质量相较其他类型地膜有其显著优势。

2.西洋小南瓜品种选择

2.1红升小南瓜

在西洋小南瓜的品种中,经过较长时间的栽培观察,发现其生长形势比较强势,且在其生长后期抗病虫害性能较强,具备较强的适应性,成熟期较早,产量高,果实成熟率及雌花产量较大。通常一株红升小南瓜苗可结小南瓜1-2个左右,每个瓜平均重量约为1.5kg,瓜果为圆球形,病瓜、坏瓜较少,瓜皮通常呈橘红色,果肉偏橙黄,口感甚佳。在其果实成熟开花后50天内采收,效果更优。

2.2东升小南瓜

同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栽培观察,东升小南瓜品种不同于红升小南瓜,它在适应性、根苗的抗病能力等方面显著优于红升小南瓜,且幼苗生长速度较快,同样丰产且早熟。单株可结果实1-2个左右,净重在1到2kg之间。一般呈现扁球型,皮呈金红色,瓜肉为橙色,口味香甜,口感多为粉质。在其成熟开花后50天内采收,采收时间越晚,则肉质愈发香甜,此外东升小南瓜具备较优的贮藏能力。但畸形瓜、绿斑瓜的出现几率较大。

3.西洋小南瓜的播种期种子处理

在进行播种前,首先需要晒种消毒,维持1小时左右,为了保障消毒均匀,还需适时翻动种子,保持约3次。然后将已完成消毒的种子放入水中浸泡8小时左右,完毕后实施催芽处理,将温度调整至27℃,限制最低气温不超过11℃。而后根据雷州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最为适宜的播种期,一般以10月底到11月初为最佳。

4.种植全过程的田间管理

4.1出苗期管理

一般在冬种小南瓜出苗后,需做好苗期的管理工作,包括病虫害的防治、定苗操作、防旱等处理。在种子由幼苗期向幼瓜期转换时,需保障光照适度、气温适宜,并及时灌溉。

4.2施肥管理

对冬种小南瓜的田间施肥管理需要视幼苗生长情况而定,当生长出真叶时,保持每周施肥一次的频率,直至进入幼瓜期。此时便需调节肥料浓度,为保障肥力,需增加复合肥的使用。

4.3枝蔓管理

冬种小南瓜枝蔓生长速度较快,分枝通常杂乱无章、重叠交错,因此,为减少枝蔓水分流失,保障光照强度,需及时摘除多余的枝叶。此外,由于南瓜茎节一般会出现不定根,影响了枝蔓的固定性,需采取科学压蔓措施,应用土块合理将不定根压住,使南瓜瓜蔓能够与地面接触,同时促使不定根抽生,不仅能够起到固定瓜蔓的作用,同样可以强化营养的吸收。

4.4留瓜、翻瓜处理

留瓜、翻瓜同样也是影响冬种小南瓜栽种产量的田间管理措施。一般在小南瓜瓜身的10节位处,即蔓长1.2m开始留瓜,为降低养分的耗损,通常需将节位在9以下小南瓜苗的侧芽摘除。并在瓜苗成熟结果10天内,选择并无任何病斑瓜型进行留果。此外,为保障小南瓜的成色均匀,提升其商品价值,还需在其生长期间,定期为其遮挡阳光,确保幼瓜着色的均匀性,定期翻瓜,保障整个瓜身均能接触阳光,如图1所示。

图1

5.冬种西洋小南瓜的病虫害防治

就雷州区域而言,针对小南瓜的病害防治主要以预防病毒及白粉病为重点。虫害则以螨类、蚜虫及潜叶蝇为主。首先,在种子选择方面,需要择取在耐病害方面有显著优势的良种,其次,在播种前期对所有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在催芽之前选用浓度为0.1的磷酸三钠浸泡半小时。针对选定的早熟品种,需定期在其叶面喷洒营养剂,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再者,强化虫害的防治,做好田间管理,选用恰当的增抗剂抑制病虫害。一般来说,对于虫害的防治通常采用杀虫剂配合生物农药的防治处理方法。此外,针对白粉病的防治,首先需要明确其病害原因,它与氮肥的施肥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增施有机肥的同时,需要注重无机肥的搭配使用,特别是在气温上升幅度较快的春夏季节,尤其需注重加施氮肥的频率把握。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广东雷州区域种植冬种西洋小南瓜要达到高产的目的,在栽种时,首先需根据西洋小南瓜种子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田地、种植时间。同时需在栽种初期做好土壤基肥的处理工作,配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的综合使用。其次,做好种植生长期间的田间管理工作,包括出苗期管理、施肥管理、枝蔓管理及留瓜、翻瓜处理。此外,还需重视种植生长期间病虫害的防治处理,尽最大可能提高西洋小南瓜的栽培质量,保障高产、高质。 [科]

【参考文献】

[1]李仕祥.小南瓜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12(12):42-43.

[2]王超,张洁,王贵忠.南瓜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13(01):25-26.

[3]杨明荣,马华萍,陈国斌,等.瑞丽市西洋小南瓜冬早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3(03):23-26.

冬瓜的栽培技术范文2

关键词 黑皮冬瓜;地膜覆盖;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113-01

黑皮冬瓜种植是玉林市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提高经济效益,探讨黑皮冬瓜的增产渠道,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与非地膜覆盖栽培产量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2013年秋玉林市福绵区沙田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沙田镇和平村友兰队某农户地块上进行试验。供试黑皮冬瓜品种为桂蔬一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播种后每隔1畦覆盖地膜,留1畦不覆盖地膜作对照(CK)。总试验面积726 m2。地膜覆盖181坑,非地膜覆盖171坑。6月9日检查苗情,地膜覆盖部分用竹签刺穿地膜,以利幼苗穿出地膜。

1.3 试验实施

于6月3日起畦,每畦面宽120 cm,沟宽60 cm。整平畦面后,在畦面中心线每隔110 cm开1个30 cm×30 cm的种植坑。试验共开种植坑352个。播种前在每个坑中心施挪威产含量为45%三元硫酸钾复合肥70 g、腐熟农家肥700 g。于6月4日播种,每坑播种子2粒,分别放在基肥的两边[1-2]。6月22日进行第1次追肥,并且按播种坑数分别称量和施放肥料。每个种植坑施挪威复合肥200 g,施肥后,立即用小竹木条扎成三角形桩插在畦面的两边,以“品”字形摆布,然后从种植坑中把2株瓜蔓分别引向畦面的树桩上,左右各1株,同时用扎带将瓜蔓轻扎于三角树桩上。之后,立即用丙森锌800倍液、霜霉威800倍液预防霜霉病和叶斑病,以后每隔15 d喷药1次。8月9日开始有部分植株坐果已达到摘除顶芽及叉枝的标准,从当天开始摘除顶芽、杈枝和吊瓜。到8月23日试验区和非地膜覆盖区摘除顶芽和杈枝的工作大部分结束,8月25日施1次果实膨大肥,每个种植坑施挪威复合肥200 g,以后每天巡查1次,及时摘除新长出的杈枝[3-4]。9月19日因受台风暴雨影响,雨水淹没冬瓜试验田,于9月21日被迫提早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地膜覆盖部分全部幼苗出土,大部分已展开子叶,共362株,非地膜覆盖部分也已全部出土,但大部分未展开子叶,共342株。6月15日检查覆盖区幼苗全部突出地膜,平均叶龄3.5叶,对照非地膜覆盖区叶龄3叶,两者均没有发生失苗。6月22日,覆盖区平均叶龄达6叶,非地膜覆盖区叶龄达5.3叶。

经实地验收,地膜覆盖区共收果实362个,总重量6 046 kg,平均果重16.7 kg,藤蔓总重653 kg,平均每株1.8 kg。非地膜覆盖区共收果实342个,总重量5 267 kg,平均果重15.4 kg,藤蔓总重514 kg,平均每株重1.5 kg。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因受恶劣自然气候影响提前20 d以上收获,并未达到最佳产量效果,按照冬瓜的生物学特性,在摘除顶芽后的30~40 d达到产量顶峰。地膜覆盖区单果重比非地膜覆盖区增加1.3 kg,单蔓重增加0.3 kg,这也就证明地膜覆盖栽培能起到增产作用,如果不是被迫提前收获,增产量也许会更大,因为收获时进行植株长势比较,非地膜覆盖区植株已出现缺肥状况,主要表现是茎细收缩,叶片颜色过淡,后期供应果实膨大所需的营养物质及数量都比地膜覆盖区弱。

地膜覆盖栽培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幼苗期起到极大的护根作用,幼苗出土时,在幼苗的正上方用竹签刺1个孔,让每一株幼苗都有1个穿出地膜的直透空间,播种时种子的间距为20 cm左右,因此植株生长时自穿地膜孔,根部互不交叉,各自向畦边生长形成2排,这样,在幼苗期受到风雨或外力侵袭时,地膜对幼苗的根部就自然而然起到了扶持的作用,保护幼根不因植株摇晃而受伤。在植株呈藤状生长时也不易相互间交叉纠缠而伤茎、叶。二是地膜能保持田间小气候相对稳定,促植株平稳生长。盖膜后,膜内湿度、温度都不因自然气候环境条件急剧变化而随着变化,而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适宜植株生长的气候环境,特别是当畦面遭到暴雨冲涮时,地膜可保护畦面不使土壤大量流失,也不会导致土壤含水量瞬间提高致植株根部缺氧或因泥土流失而致须根而伤根,这就能使植株在连续的稳定环境下正常生长,杜绝了因恶劣气候造成的间歇性生长的现象。三是地膜覆盖能极大减少膜间水肥蒸发流失[5]。地施肥浇水后,水肥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加大流失,而盖膜后,地膜覆盖范围就能降低此种流失,高温下的水肥蒸汽绝大部分只能在地膜覆盖范围内流动,特别是施用有机肥料后的后期发酵过程所产生的营养物质气体只能在膜内流动,易于土壤吸收溶解,进而转为植株根部吸收为生长发育所需养分,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促进植株平稳生长,增加产量。地膜覆盖能减少地下害虫对植株的危害。夜蛾科及金龟子类害虫必须在土壤内产卵并蜉化幼虫然后出土危害植株,盖膜后能减少害虫在畦内产卵,也(下转第115页)

(上接第113页)

能减少幼虫穿破地膜危害植株[5-6]。

4 参考文献

[1] 高芳华,蔡兴来.黑皮冬瓜地膜覆盖栽培试验[J].海南农业科技,2000(2):1-3.

[2] 陈文静,黄继彪,李春惠,等.黑皮冬瓜地膜覆盖滴灌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0(6):17.

[3] 迪文,何德龙.早秋冬瓜地膜覆盖反季节栽培技术[J].当代蔬菜,2004(6):15.

[4] 刘莉莉.黑皮冬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11):130-131.

冬瓜的栽培技术范文3

1、茬口安排

冬瓜:2月中旬播种,3月下旬定植,5~8月中旬收获;大白菜:8月上中旬播种,9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下旬~11月上旬收获;藜蒿:9月下旬~10月上旬在大白菜活棵后、封行前扦插定植,1~3月上旬收获。

2、品种选择

冬瓜宜选早熟、抗病、耐寒、高产品种,如广东青皮冬瓜;大白菜宜选中晚熟、抗病、高产品种,如青杂改良3号;藜蒿宜选耐寒、秆粗、再生性强品种,如南京大叶青秆藜蒿。

3、冬瓜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育苗。采取大中棚套小拱棚播种育苗。

营养土配制:1/3农家肥+1/3塘泥+1/3园十,再每立方米加磷肥5千克,提前一个月配成堆置,播前装钵浇透水。

种子处理:用55℃温水烫种搅拌至冷却,浸泡一天,然后捞出,置于30℃左右的温度下催芽至露根。随即播入营养钵,一钵一粒。

苗期管理:注意保温保湿、防寒防冻,苗3~4叶时,苗龄35天左右即可定植,定植前炼苗7~10天,喷一次防病药,并混入0.2%磷酸二氢钾+0.1%尿素补肥。

(2)整地定植。深翻整地、施足底肥、适度密植,栽后套小拱棚。

提前两犁两耙后,每667平方米施土杂肥2000千克,碳铵50千克、复合肥50千克,按300厘米宽、30厘米高、50厘米沟分厢,厢中覆地膜待栽。每厢栽1行,株距40~45厘米,667平方米栽450株左右。栽后点浇稀粪水,并盖上小拱棚,至4月中旬以后撤去。

(3)大田管理。定植成活后施稀粪水2次,主蔓8~10片叶时,667平方米施碳铵50千克,复混肥30千克;以后每采收一次追施尿素10千克。坐果前主蔓留2~3个侧枝,坐果后任其生长;花期遇连续阴雨辅以人工授粉,瓜坐稳后防烂防灼。注意防渍防旱,叶打蔫及时浇灌;发现病虫危害,选择无公害农药防治。

(4)适时采收。一般花后35天,根据市场行情分批采收上市,头瓜可早摘,即5~8千克时就采摘上市。

4、大白菜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育苗。用40%农家肥+60%园土(每667平方米大田定植苗另加磷肥5千克)制成的营养土钵播种。播前用多菌灵拌种,播后喷水达到以水齐苗,并盖遮阳网。及时间苗、定苗,定植前每钵留一株。

(2)整地定植。前茬冬瓜罢园后,深翻整地,两犁两耙,加大底肥施量,为下茬藜蒿打下基础。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5000千克,磷肥50千克,碳铵50千克。按宽90厘米、高5厘米、沟30厘米分厢;每厢栽两行,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667平方米栽2770株左右。

(3)田间管理。定植成活后浇稀粪水1次,在封行前于株间667平方米穴施复合肥60千克,结球前期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30千克。秋旱要勤浇灌,保持土壤湿润。重点加强虫害防治,勤查早防、防小治了。莲座期、结球期分别注意软腐病、霜霉病的防治。

(4)适时采收。一般10月下旬,结球紧实即可采收,至11月中旬采收完。

5、藜蒿栽培技术要点

(1)扦插定植。从留种地选取粗壮植株连根挖起,剪去嫩茎枝叶,把木质化茎秆、粗枝、壮根剪成15~20厘米长扦条,在大白菜活棵后、封行前开浅沟扦插定植。每厢四行,即厢中间两行,沟两边各一行,株距20厘米,生长点斜向上,扦条露地1/3,并随即浇透水。

(2)田间管理。扦插定植后保持土壤湿润,发芽出苗后,结合大白菜管理浇施肥水1~2次。大白菜采收后,11月下旬~12月上旬,砍去地上茎秆,清除残枝枯叶,浅松土,浇施一次稀粪水,并按棚宽5米,每四厢搭一个棚,棚长30~50米,扣上棚膜保温。当苗高5厘米时,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千克,并喷赤霉素(4克+50千克水),每采收一次,各追喷一次。

(3)适时采收。当苗高20~25厘米时,嫩茎尚末木质化之前,随行就市及时采收。一般至3月中旬前可采收2~3次。

6、栽培过程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冬瓜育苗和定植前期要加强保温防寒,特别在3~4月遇低温多雨寡照天气,采取小拱棚保护非常必要。

(2)大白菜栽培要注意秋旱,加强肥水供应,同时高度注意虫害防治,勤查勤防。

冬瓜的栽培技术范文4

1 特征特性

蔓生,五棱,中空,绿色,密被茸毛,节间距17 cm,茎粗1 cm。顶芽为叶芽,每节腋芽发生侧蔓,无限生长,抽蔓后长卷须。雌、雄异花同株,5~7节发生雄花,9~11节发生雌花,以后一般每隔3节再发生,子房下位,长椭圆形,绿色,密被茸毛。单叶,互生,5~7个浅裂,绿色具白色茸毛,宽31 cm、长28 cm。

瓜桶形,瓜皮浅绿色,被茸毛,被白色蜡粉。瓜长约43 cm、宽约31 cm,瓜形指数约1.4,从开花到商品成熟为28 d。种子扁平,近椭圆形,种脐一端稍尖,浅黄白色,有突起边缘,千粒质量约70 g,休眠期约60 d。

海南省冬春季播种约16 d出苗,76 d授粉,105 d开始收获成熟商品瓜,667 m2产量6 000~ 7 000 kg。商品瓜肉厚,约7.0 cm,肉质致密、风味好、总酸度0.63%(以柠檬酸汁计)、可溶性总糖0.83%、糖酸比1.32、水分96.03%。

既具有较好的耐热性,高温季节能正常生长,又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及耐枯萎病、白粉病和抗病毒病的特性;适应范围广,可粗放栽培,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栽培;既可用于北运瓜菜生产,也可作为夏季渡淡瓜菜生产。

2 高效栽培技术

2.1 播期与生产方式

海南省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主要以冬春茬为主,11~12月播种,12月至翌年1月定植,3月底4月初开始上市;夏秋季一般5~6月播种,8~9月上市,为海南省主要的渡淡蔬菜之一。广东、广西主要播种期为每年12月至翌年1月,翌年的5~6月开始上市。

粉皮冬瓜主根与侧根发达,不耐涝,对水分需求量大,生产上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爬地栽培为主。

2.2 育苗

①选用过筛无病虫源的田土、腐熟农家肥、椰糠按体积比5∶2∶3混合,然后在每1 m3混合土中加入阿维菌素颗粒剂0.5 kg,拌匀堆放1周后装50孔(5×10)或54孔(6×9)的塑料穴盘中备用;也可直接采用优良育苗基质装盘。

②每667 m2需要种子约50 g。先用清水浸种15 h,捞出洗净后,置于28~30℃(可用灯泡)下催芽。未出芽前,每天用清水漂洗种子1次,并及时将水分滤干,再继续催芽,一般36 h后种子露白;有条件的可用培养箱催芽。

③将露白种子平放穴孔1.0~1.5 cm处,每穴1粒,覆上薄土,轻轻压实,用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浇透基质。

④苗床向阳,搭小拱棚覆盖农用薄膜防雨保温。保持培养土湿润,防止徒长;早上浇水后种壳未干时用手轻轻将“帽”摘除,尽量避免弄伤子叶。壮苗标准:子叶完整无损、无病虫、无病斑,株高8~10 cm,茎粗0.3 cm左右,2叶1心。

2.3 整地作畦与定植

定植前1个月,“一犁二耙”深翻整地,施足基肥,667 m2 沟施腐熟有机无机复混肥100 kg以上。整地后作畦宽6 m(包沟),畦面呈龟背形;双行种植,每行顺着定植线铺设2条喷灌带,每条约25 m,覆盖150 cm宽黑色地膜,按株距60 cm打好定植孔。选晴天下午移栽,每 667 m2 约定植380株,瓜苗不宜栽得过深,栽后用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浇定根水。

2.4 田间管理

①植株调整 采用2蔓1瓜的整枝方式,5叶1心时打顶。2行相对引蔓,抽蔓后每间隔3节左右使用竹签固定1次,整个生育期固定约3次。

②水肥 瓜苗长出新叶后和5片真叶时,用0.3%~0.5%三元平衡复合肥施1~2次,每株约施0.5 kg。抽蔓期每667 m2施三元平衡复合肥约15 kg。定瓜后一般连续追肥3次,第1次667 m2施三元平衡复合肥(15-15-15)20 kg,使用喷灌带随水喷施;第2、3次每隔7~10 d施用1次,每次施用三元高钾复合肥(13-8-18)20 kg,使用喷灌带随水喷施。抽蔓期前应见干见湿;果实膨大期后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采收前7 d停止灌水。

③授粉、定瓜、翻瓜 17~19节开始授粉留瓜,之前的小瓜全部摘除。采用本地中华蜜蜂授粉,每箱蜜蜂可授粉1.3~2.0 hm2。授粉前10 d停止使用化学农药,通过优化用药时间、药剂种类、施药方法等保护蜜蜂种群。授粉后7 d开始定瓜,每株挑选1个瓜形正、大小一致、全身密被茸毛、皮色浓绿有光泽、无病虫害损伤、单瓜质量约400 g的授粉瓜,其余全部摘除。授粉后约20 d,果实大小已基本定型,开始着生第1遍白色蜡粉时开始翻瓜。

④病虫害防治 粉皮冬瓜主要病虫害为根结线虫病、白粉病及蓟马、美洲斑潜蝇。根结线虫病防治:定植时在定植穴中放入0.5%阿维菌素颗粒剂,每667 m2约用量1 000 g。冬春季定植后约50天在授粉前用2%阿维菌素水剂2 000倍液灌根1次;白粉病与其他叶部病害:每7~10 d轮换喷施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46%可杀得(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 000倍液、45%多硫悬浮剂500倍液、68%瑞毒霉水分散粒剂600倍液等,可有效预防。每7~10 d轮换喷施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 500倍液、60%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等防治蓟马、美洲斑潜蝇。工作道草害可用20%克无踪(百草枯)水剂150倍液定向喷雾防治。

2.5 及时采收

授粉后约30 d,均匀着生第2遍白色蜡粉后即达商品成熟标准,可采收上市。四季粉皮冬瓜极耐日灼,在露地田间可放置30 d而不影响商品瓜质量。

参考文献

[1] 严龙,江扬先,罗培生,等.小型冬瓜的品种现状及高效生产技术[J].长江蔬菜,2012(21):26-27.

[2] 张建军,刘世贵,余懋祥,等.优质早熟冬瓜新品种早粉

1号选育及栽培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7(5):43-45.

[3] 庄华才,黄绍力,吕顺,等.广东省冬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J].长江蔬菜,2012(7):10-12.

[4] 吴永官,程亮,蒋雪荣,等.广西冬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J].长江蔬菜,2011(13):9-11.

冬瓜的栽培技术范文5

1.1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必须符合绿色蔬菜生产的生态环境标准,必须经过科研人员对基地内的大气、土壤、水质,取样调查检测,并对各基地的棚室、道路、排灌设施及废旧物场地等环境进行改造,并指导农户根据当地气候、地理、自然、经济等条件,合理使用适合当地生产配套设施。在基地周围植树,做到了净化空气、防风、缓、滤尘作用,使得绿色基地环境更加良好完善。

1.2根据当地气候、地理、自然条件,由农业科研人员研究出适合当地的绿色食品蔬菜栽培技术,并加以推广,指导农户进行生产,产品进行跟踪检测。

2绿色食品蔬菜主要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对基地内栽培品种进行规范化管理,先要选择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2.2育苗:首先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及营养土消毒,根据不同季节,选用温室、大棚、阳畦、温床等育苗设施育苗,同时育苗场所要进行消毒,加强苗床、肥水、温湿度管理,培育优质壮苗。

2.3定植:定植前要进行整地施肥。首先要将基地内的土壤进行化验分析,根据作物对土壤环境肥力的要求,制定平衡施肥方案。

2.4田间管理:调整环境植物最适的温湿度,有效利用光照,同时增施二氧化碳,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注意通风换气。

2.5植株调整:及时整枝、打杈、定心、吊架,同时要及时疏花疏果。

2.6采收:及时采收,保证质量,同时增加产量。

3主要措施

3.1农业综合防治技术: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以防为主。在育苗期种子及育苗场所、土壤要进行消毒。培育优质壮苗,同时对待定植的棚室,设施及土壤进行杀菌、消毒,要利用井水灌溉,种植后利用生物、物理遗传防治措施,对温度、湿度、空气进行调控,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少施用氮肥,减少农药使用。

3.2生态种植法:生态种植法是采用农作物间套种方法,组织最佳生态环境,利用生物群落内部控制多种病虫害的发生,达到产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保健,获得最佳效益,其间套作方式有:①喜氧与厌氧,喜氮与喜磷钾蔬菜间套,如青菜套种大葱、大白菜套种芹菜,均无病害侵染,冬瓜间套种空心菜,番茄套种丝瓜、豇豆。②微生物与分泌有抑制或促进作用的间套,如冬瓜与黄瓜套种,无疫病发生,大白菜套种大蒜,大白菜不感软腐病、霜霉病。③有物理效应的作物间套,如甘蓝与白菜间套,蚜虫危害轻。

3.3生物技术法:提倡在蔬菜栽培中尽可能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①增施生物菌肥。生物菌肥属微生物肥料,它们具有有机肥的长效性,又具有化肥的速效特点,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作用,由于菌的活动,活化土壤,利于保持生态平衡。②推广生物钾肥。它是一种高效能的细菌性肥料,它能转化土壤中的无效钾磷镁铁硅等元素为作物吸收的有效元素,特别对根类喜钾蔬菜效果尤为明显。生物钾肥不能在阳光下曝晒,不能和过酸过碱的肥料混用,要直接施入土壤。③配施腐殖酸类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即惠满丰活性液肥等,是一种高浓缩多元素、腐殖酸类肥料,不但具有氮、磷、钾、钙、硫,同时还具有铁、硼、锌、锰、铜等微量元素。④施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项新技术,通过生物农药达到杀虫、杀菌作用,使蔬菜没有农药的残留,才能保证蔬菜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生物杀菌剂:抗毒剂,防治蔬菜病毒病,用农用链霉素或硫酸链霉素,青霉素钾盐、农抗等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用武夷菌素等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常用的生物杀菌剂还有光合细菌、绿色生物农药、EMT生物菌、生物杀菌剂等。生物杀虫剂:用Be乳剂防治蔬菜少发生病虫害。用浏阳霉素,充螨防治红蜘蛛,以杀蚜霉素防治蚜虫。土农药:农药原料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蔬菜无副作用,在蔬菜上应大力推广使用。

3.4物理防治法:晒种、温汤烫种、用太阳能对棚室进行高温消毒灭菌、高温堆肥杀死病菌和虫害,通过嫁接方法防治蔬菜病虫害。

3.5测土平衡施肥: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化肥不合理施用和过量施用不仅对农业生产不利,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大量不合理施肥会使土壤板结,并且进入植物体后迅速被同化。测土平衡施肥的方法是将其土地内的土壤进行化验分析,根据不同作物对土壤环境肥力的要求,制定平衡施肥方案。一般基肥施腐熟的猪粪、鸡粪、大粪为主,同时要配生物菌肥增加肥效。

冬瓜的栽培技术范文6

关键词棉花;抗逆栽培;品种选择;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江苏沿海棉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四季异常,灾害频繁,病虫暴发,农业的自然灾害风险和生物危害风险日益加大。作为沿海地区大宗经济作物的棉花,其栽培环境逐渐逆化,宜棉气候年景难遇,逆境灾害年份多见,使棉花产业稳定发展面临挑战。推广应用异常气候条件下沿海棉区棉花抗逆栽培技术已显得十分重要。

1选用良种

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棉花育种要在重视抗虫性选育的同时,加强对抗病种质的病圃选择,使育成品种不仅抗棉铃虫,而且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增强这些新品种在沿海棉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安全性。必须按照《种子法》的规定引进新品种,而且要严格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确保因种栽培、良种配套良法。禁止不合法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抑制品种多乱杂,遏制枯萎病、黄萎病新菌系侵入和生理小种多样化。主推科棉、苏杂、南抗(南农)、盐抗、泗抗(泗杂)系统主导品种,优化品种布局,促进良种配套良法。

2轮作换茬

推进轮作换茬,降低棉田土壤菌原数量,减轻枯萎病、黄萎病发病程度,建设高产稳产优质棉田,提高棉花生产水平。尤其在沿海旱作棉区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重病田,轮茬种植玉米、大蒜、冬瓜、叶菜类蔬菜等[1]作物1~3年,在3年内轮茬1遍。

3培育壮苗

选择无病、肥沃、光照条件好、管理方便的地段作苗床,实施好冬翻冻土、春耖晒土熟化、增施腐熟有机肥等工序。

4 高垄栽培

培土壅根,能形成高质量的高垄,不仅利于棉花防风抗倒、防涝降渍,促进土壤散湿增温,而且有利于改善棉株根际土壤环境,提高供肥性能,促进棉苗根系发育,增强养分吸收能力。要将棉田高垄作为棉花抗逆栽培的重要措施加以应用,及时培土壅根,形成高垄,增强棉花抗逆能力。

5合理密植

不宜为追求种植大铃品种而大幅度降低密度。过低的密度难以保证合理的群体总量,不利于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更不利于抗逆栽培,灾年难以实现稳产。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品种,因种栽培,良种配套良法,增强棉花抗逆能力,提高抗灾补偿效果。杂交棉移栽密度要从沿海棉区抗逆栽培实际出发,因品种类型、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栽培水平和栽培方式的不同而合理确定[2,3]。一般棉田栽2.7~3.0万株/hm2,高产田栽2.4~2.7万株/hm2。

6水肥管理

突出棉花抗逆栽培和安全生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搞好平田整地,配套排灌设施,改善棉田水利条件,提高防洪、防涝、防旱标准;按照“棉田一套沟、从种理到收”的要求,建设高标准棉田水系,配套好内外三沟,达到涝能排、渍能降、旱能灌,确保棉田遇暴雨不受淹、连阴雨不受渍、雨止田干,防棉苗水发水控;遇干旱灌得上,防棉花干旱死苗。增强棉花抗御涝渍旱灾的能力。重新认识增施有机肥对增强棉花抗病、抗涝、抗渍栽培的重要性,加大灰杂肥、人畜粪肥、菜籽饼粕等作基肥的施用比例,增加优质高浓度复合肥作追肥的用量,控制氮肥,稳定磷肥,增施钾肥,补施微肥,实行配方施肥,促进棉苗健壮生长,增强棉花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7全程化调

化调不仅是棉花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棉花抗逆栽培的关键技术。要改变化调的片面理解,把化调作为棉花夺高产的关键技术和抗逆栽培的重要措施,搞好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全程化学调节。要改变梅雨期间不化调的习惯,即使遇连阴雨天气,也不放松化调,要因天、因苗制宜,进行勤调、轻调、多次调、主动调[4],确保优化个体群体质量。

8病虫害防治

利用栽培措施改善棉田小气候,增加棉田通风透光性能,降低田间湿度,优化棉田环境,提高棉苗抗逆能力,抑制病菌侵染与繁殖,减轻发病程度,促进棉花稳发稳长。对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防治,必须在未发病前的苗期,及早使用药剂;蕾花期采取改善田间条件和药肥调控相结合的方法,减轻发病,即从6月初开始连续喷药保苗,可减轻蕾期的发病程度。对虫害,要密切注视虫情预测预报和发生程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用药,控制盲蝽蟓、烟粉虱、红蜘蛛等害虫危害。要防治3代、4代棉铃虫,防治次数根据发生量确定。

9参考文献

[1] 欧阳琼成.沿江棉花栽培技术的改进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222.

[2] 白艳红,刘瑞娟,邹积田.棉花栽培应用抗旱保水剂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