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实际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的实际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的实际应用

管理学的实际应用范文1

关键词 计算机;药学实验室;CERS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6-0103-02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Pharmaceutical Laboratory Management//Li Jingchen, Yuan Yiping, Liu We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n pharmaceutical laboratory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including computer experiment technical personne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manag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laboratory chemicals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laboratory equipment management, as well as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Key words computer; pharmaceutical laboratory; CERS

Author’s address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ijiazhuang, China 0500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普及,计算机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已在药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药学实验室管理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1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实验室管理中的意义

高校实验室管理是以最合理的方式和途径,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优势,使实验室在培养人才及科学研究上发挥最大作用,获取最大效益。实验室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实验室的组织机构管理、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实验教学科研管理、实验室信息管理、实验室发展计划管理和实验室评估等。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英文缩写:CERS)是“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期间的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药学实验中心集中了药学院所有的实验技术资源和实验设备资源,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教学与科研实体。各种资源的管理、配置、使用与统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用手工操作工作量会很大,而且准确性低。而运用计算机技术管理,就能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计算机的海量存储功能、信息检索功能是综合利用教学科研信息资源最有利的武器。而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计算机在共享信息资源、检索情报信息、监控实验室的运行和掌握药品材料库存和采购信息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 计算机技术在药学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范围

药学实验室管理系统可分别设计若干个数据库,如实验室基本信息管理数据库、化学药品与材料管理数据库、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数据库、实验教学与科研数据库,其目的是利用计算机的存储、检索、记忆、计算和输出等方面的功能,对药学实验室使用和存储的大量仪器设备和药品材料等信息进行实时、动态和自动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益。

2.1 计算机在实验室基本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1)实验技术人员的信息管理。实验技术人员主要指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学人员、教学辅助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可以掌握实验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研究方向以及教学和科研成果等重要内容,从而方便地对上述信息进行检索和统计,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实验教学中心的规章制度管理。用计算机对实验室管理制度、安全规则、仪器管理与药品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经费管理、采购制度和采购记录等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比传统纸介质方法更加简便易用,而且可链接大量的文档和图片资料,查阅、修改及更新都十分方便。结合网络进行管理可以使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公之于众,增强实验室管理的透明度。

2.2 计算机在实验仪器管理中应用

这是药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查看实验室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达标,运行状态如何,有无积压浪费,做到实时跟踪管理。根据实验室的实际,设计实用的、科学的管理要求和措施。具体来说,以仪器设备的基本参数作为数据库字段,建立方便、快速和准确的查询系统,只要输入仪器设备的一个基本参数如品名、规格型号或单件价值、入库时间、用途等,便可立即查询到这种仪器设备的数量、购入情况、使用状况、维修记录、技术性能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如操作使用说明书、结构图与电路图等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也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和科研人员对仪器设备的了解和使用。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制作实验仪器预约系统,有使用权限的人员可以随时登录查阅,及时找到所需仪器的各种信息,不受时间的限制,无需管理人员的配合,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能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2.3 计算机在实验药品与材料管理中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数据库存查询系统可以调阅实验药品与材料的库存量,从而及时调整采购计划,既能满足需要,又可避免积压和浪费。实验药品与消耗材料的库存数据是经常变化的,因此,实验药品的管理是一种波动性很大的动态管理。把每一次药品的入库和出库都在电脑上记录,把记录表设计为一个自动更新的数据表,可以自动刷新库存量的记录。这种管理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根据本单位一年度的药品需求量,制作一个数据表,结合当前药品实际库存量的数据表创建查询,可以很快得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药品的采购清单数据表。

2.4 计算机在实验教学与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1)常规教学管理。建立实验教学网络,为了使学生明确化学实验的学习任务和目的,把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教材、参考资料、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报告格式上传到网络中。同时,建立学生学习成绩管理系统,记录学生每一次的考核成绩以及教师对学生实验结果和能力的评价,学生使用密码登录后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开辟教学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开展教与学的交流,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

2)科研资料查询与信息检索。药学实验教学和科研需要应用许多文献资料,实验教学系统中可以存储大量相关的参考资料以及工具书如化学化工辞典、实验室实用手册、药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指南、化学试剂配制手册等。

3)多媒体教学。为了推动普及药学多媒体教学,在局域网上设置课件制作与应用、网络教学园地(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展示、实验改革与创新、模拟实验室等实用内容。把互联网上相关的一些优秀网站链接进来,形成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给学生提供学习、研究与创新的空间。这种网络教学的模式,不仅可以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更由于其强大的功能、良好的交互性、无限的信息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 计算机在药学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虽然应用广泛,可以显著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但在一些实验室却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存在一些问题。

1)领导和实验技术人员重视程度不够。要实现实验室管理计算机化的目标,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化基础建设。

2)实验室人员的计算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实验教学中心需配备既掌握系统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实验室管理专业人才。

3)缺少计算机管理创新机制。药学实验教学中心要根据药学实验室的国家标准,制定自我评估体系,确定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激励教学和管理人员参与研究实验室管理的新方法。

4)资金投入不够,软件开发更新不足。

4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应用是药学实验室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计算机在药学实验室管理当中还有相当大的应用空间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需要不懈努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杨元法,庄明.化学实验室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6):134-136.

[2]姚普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军.化学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初探[J].琼州大学学报,2003,10(2):72,74.

管理学的实际应用范文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笔者将积极心理学引进课堂,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品质和美德、诱导积极情绪和增进积极体验等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大变革的时代》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挖掘历史教育内容中的“心育”因素,培养学生积极品质和美德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内心存在着固有的积极力量,通过后天的教育“促使人的积极品质不断增长并使人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包括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人性的消极方面就会被消除或抑制”。历史知识浩瀚无边,历史内容包罗万象,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其隐性教育价值,让学生不只感知历史、理解历史、积累历史,更要通过学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个体品质、人格、人性得以完善、升华与提高,形成积极品质和美德。

《大变革时代》一课,针对“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这一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如“当当考古学家”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推断山西出土的一个春秋晚期铸造的牛尊上牛鼻子上的鼻环的用途并说明得出结论的依据,以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关于“商鞅变法”,重点突出商鞅这一历史人物身上所集中的智慧、诚信、勇气、坚定等积极品质,可以通过立木示信、舌战群臣这两个历史故事,让学生在历史事件的了解中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在感悟历史人物人格魅力、英雄灵光的过程中受感染、受熏陶,从而得到启迪,促进积极品质和美德的形成。

二、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诱导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进行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或外在行为,都必须依赖自己已有的心理资源。”“积极情绪能通过扩建个体的心理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从而使个体随后的行为变得更有建设性和创造性。”因此,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良好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诱导积极情绪,对于提高历史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积极品质都是非常重要的。

1.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人人都知,人人会说,但实际上笔者在听课过程中不时能听到一些教师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说 “告诉我”“给我回答”等,难道除了“我”和回答问题的“你”外其他人都与问题无关?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存在,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被注意、被重视,特别是那些学习不自觉、缺乏自信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用关注去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此外,诸如“这个问题你总不会回答不出来了吧?”看似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新的机会,是在帮助学生寻回自尊、自信,事实上它已经暗示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一定能回答,要是该学生回答不出来,不就更大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自信了吗?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应仅仅停留在观念、口号上,而应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诸如提问对象的选择及教师的言语、态度、表情、课堂教学管理等具体问题上。只有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2.培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亲近感

初中历史学科不计入中考总分,受社会、家长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重视不够,缺乏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把兴趣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有趣的知识点或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注意,慢慢产生对历史的亲近感、向往心情和积极探究的认识倾向,进而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欢喜和满意的积极情绪。《大变革时代》一课中,可以针对先进生产力“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这一知识点理论性强、枯燥的特点,选择出土文物“牛尊”和历史文献上《吕氏春秋》中的故事等具体史实,帮助学生感性认识春秋晚期牛耕的存在。还可以引导学生现场分别表演牛耕和耒耜的操作,切身感受牛耕的先进性。这样,丰富的史实、具体的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而且能培养对历史的亲近感,激发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3.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成功感是人类最美好的心理感受之一,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是诱导积极情绪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成功的快乐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心理成长。《大变革时代》一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现场模拟商鞅舌战群臣的辩论、表演成语故事立木示信、收集春秋战国铁农具出土文物资料、制作都江堰模型、调查访问了解目前农村农具的使用情况、绘制农具图样等活动。由于这六个活动形式各不相同,需要的智力支持也各不相同,可以让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改进教学评价,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增进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积极人格和积极力量的一条基本途径。人的成长是一个探索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探索自我的过程,一个人并不完全清楚自己会成长到什么程度,并不完全清楚自己的潜能有多大。”

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增进积极体验,让学生获得内化意义的成长。

1.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评价学习能力、方法

教学评价要发挥它的激励功能,不能仅仅局限于终结性评价,而应将之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大变革时代》一课中的 “历史考古”教学环节,笔者让学生推断一个牛尊的牛鼻子上的鼻环的用途,有学生回答“起装饰作用”,理由是“牛尊是工艺品,制作者要尽可能让它有美感,正如它身上有花纹装饰才漂亮,鼻环也是起装饰作用”;另一个学生回答“我猜是用来牵牛的”。面对着答案,笔者不是只简单作出是非判断,而是对其思维习惯、方式作出评价。针对第一个错误答案,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充分肯定其正确的思路及其审美意识和能力。针对第二个猜测出来的正确答案,在肯定他的直觉思维能力的同时,明确指出历史结论的得出不能凭空猜测,要有充分的依据。

2.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

学生由于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社会生活体验的不同,个体间存在着学习天赋和认知方式上的差异。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搞一刀切,只要付出了努力,只要比照自己的过去是进步的,只要有不断进步的愿望,都应该给予肯定,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让每位学生在努力、进步后都能获得成功体验,激发他们进一步进取的愿望和信心。

3.对学习合作小组进行评价

管理学的实际应用范文3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分级管理

中医体质主要是指人体在生命期间,在先天禀赋以及后天层面上所形成的生理结构、形态结构以及心理状态方面一种较为稳定、综合的固有体质,是人类在发育以及生长期间所形成的与社会环境、自然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1]。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显示上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重要病因,可以致使其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和结构受到影响,最终致使其脏器功能衰竭[2]。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与人的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体质的群体其对病邪的反应各有差异,且发病类型也普遍不同。为此,通过对中医体质辨识,更利于我们把握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内在因素,从而更好的实现对高血压发生发展的控制,实现高血压管理效果的提升。现结合我社区充分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对高血压实施分级管理的具体方法及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天津市河西区天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12月共登记的158例高血压患者。将入选的15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9例,女性38例,男性41例;年龄为(58.68±4.21)岁;病程为(5.82±1.45)年;研究组79例,女性35例,男性44例;年龄为(58.47±4.62)岁;病程为(5.78±1.52)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逐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年龄在18~80岁,性别、民族不受限;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者;合并有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根据心血管管理分级属于极高危患者;病历资料不全,无法判断效果者;拒绝参与者。

1.4方法

1.4.1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即督促患者坚持服用药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以低盐食物为主,戒烟禁酒,坚持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并结合血压控制情况加强控制。研究组则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对患者实施分级管理,具体实施方法:①中医体质辨识调查: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中关于体质辨识的量表对患者的体质进行调查。该量表主要包括9个子量表,分别为气虚质、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瘀血质、特禀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各量表分别包括7~9个条目,各条目均采取5级评分,综合各条目得分即为总分,亚量表得分越高即表示该体质类型越明显。具体判断方法,若平和质转化得分≥60分,其余8种体质转化得分均低于30分,即可判定为是;若平和质转化得分≥60分,其余8种体质转化得分均低于40分,即可判定为基本是;否则即表示为否。②干预措施:结合体质辨识结果,将患者分为9个不同的小组,针对各组的体质特征以及临床症状,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高血压管理方案,同时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处方,由医生根据不同体质的体征采取相应的干预,具体包括患者的日常饮食、生活起居、情绪控制等各个方面,同时进行健康宣教手册的发放、一对一沟通交流以及进行多媒体视频观看等,帮助患者提升对中医体质的认识程度,从而更好的形成个人习惯。例如:痰湿质组,建议患者多食用具有健脾、宣肺、化湿、益肾等功效的食物;辅以参苓白术散、二陈汤等进行药物调治,取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等行经络调理;强调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日常多进行有氧运动。湿热质组重点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建议以清利化湿食物为主,注意静养心神,精神调摄;采用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丹等给予药物治疗,取背部膀胱经行经络调理。2组患者均连续实施3个月管理干预,在本研究期间不得参与其他研究项目,且严禁出现随意增减药物等现象。

1.4.2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管理实施前与实施3个月后,患者的血压指标进行测定对比,包括收缩压、舒张压。

1.4.3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中体质评分的相关标准进行疗效判断。显效:偏颇体质转化分较之干预前下降得分超出了35分;有效:偏颇体质转化分较之干预前下降得分在20~35分;无效:偏颇体质转化分较之干预前下降得分在20分以内或者无明显变化。

1.4.4统计学方法

根据统计学软件SPSS17.0行数据的分析处理,以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计量资料,t值检验;若P<0.05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管理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2组管理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管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9.49%,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8%,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管理学的实际应用范文4

一、 学期初"示标"

每学期开始第一周内,我班首先向学生提出本学期本班在学生学习成绩、良好品德的形成,个性特长的发展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即班级目标。班级目标是在班主任的主导下,根据党和国家对学生的要求,结合上学期学生各方面所达到上学期目标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新学期的工作安排,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及奋斗目标。一般由班主任提出草案;由各位科任教师讨论制定本学期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再利用早读或自习课的时间,班主任与全班同学学习讨论,让学生提出他们的见解和意见;最后由班主任与班干部代表全班同学确定本班本学期的奋斗目标。班级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项目标,如本学期我班总的奋斗目标为"保持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全年级学习成绩总分前十名的同学再增一人"。分项目标有:教学成绩目标,品德形成目标,卫生习惯目标,身心健康目标等。这些分项目标,又由周目标、月目标组成。如结合"非典防治",卫生习惯方面分项目标是这样安排的内容:(1)不随地吐痰,不随处便溺,(2)不乱倒垃圾污水(3)知道自己有传染病马上报告班主任,(4)不共用毛巾,每人自备一块小手绢或小毛巾(5)勤换衣服,勤洗手洗脸,勤饮水(6)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7)物品摆放有序等。周目标,月目标,又称为短期目标。学期目标又可称为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的实现既可以鼓舞士气,又能使学生感受到为班集体做出贡献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同时为长期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班级管理目标的确定,对每个同学都必能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学生对于目标的"追求"与"达到"必将会激发起学生巨大的热情和精神力量。

二、学期间导生达标

(一)每周充分利用周会时间,由值周或值日的班干部,对长期目标或短期目标进行布置提示,督促完成,总结记录。大家都知道,一项工作,按要求准备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靠近或接近目标的过程就是各方面提高的过程。为使学生能接近目标 我做了以下几点工作:首先准备好档案记录表,如:学生出勤登记表,学生单元或章节成绩升降记录表,学生奖惩记录表,好人好事记录表,学生品德情况记录表,学生身心健康表,个性特长记录表,达标学生花名册及统计表,全班集体达标升降记录表等。第二,安排好值周或值日干部,对班上学生达标情况进行记录。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团结协作的民主意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责任意识,以及及时听取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第三,协调全体科任教师共同完成档案记载,及时总结出学生在达标过程中的不同情况,以便于班主任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引导学生完成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转贴于

(二)班主作日常要用心观察,及时提醒、督促学生进步,接近目标。对于学生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优点,哪怕是极小的闪光点,都要善于捕捉和搜取,分析其存在的动机和外在的影响,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甚至是放大表扬。这样既是对学生本人的激励,也是对其他同学行为选择的一种正确导向。对于学生微小的错误,班主作也不能迁就,要把错误的后果进行放大反馈,促其醒悟并及时改正。对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偶发、实发,不足言道的心理信息和行为迹象,如早恋、帮派体系等苗头,要善于发现并善于剖析,并及时处理。坏的立即帮学生清除掉;好的萌芽及时进行培养,因势利导,加速发展。

(三)班干部要以身作则,形成班集体中的积极分子队伍。班干部是同学们民主选出,并经班主作任命的同学们的带头人。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更会起到激励作用。各组长再积极响应班干部的倡导,班上就一定能形成群体压力,出现从众效应。同学们首先是服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认同班上倡导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较稳定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比如:不乱扔纸屑这一目标的达到,如果班干部没有做不到的,各组长也都做到了,那么其他的学生会自觉地努力约束自己,争取自己与他们看齐。这样,全班的不乱扔纸屑的集体习惯便逐渐形成了。

二、期中期末测标

期中期末以学生自测为主,对自己的目标达标情况进行测评。根据班级所订的目标,学生在品行上,遵守纪律上,学习进步上,学生生活卫生习惯成上等方面,人人自我总结,查找差距,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大家找出共性的问题症结,写出改进提高的计划。班委会对整个班集体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整个班集体的达标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努力的方向。班主任对总结的档案进行整理分类,总结经验教训,以便进行疏导,并结合学生达标 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班级达标目标。

三、及时补标

管理学的实际应用范文5

【关 键 词】激励高职学生管理

激励是一种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使其产生积极行为的心理过程。在高职学生管理中,有效地构建激励机制,采用正确的激励手段,本着因人而异,让优生有“劲头”,中等生有“想头”,暂时落后的学生有“奔头”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激励内容和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良好的兴趣和动机,从而有效实现对高职学生的管理。

一、高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学生的品质、心理、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吸取、技能形成、品格陶冶、个性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现阶段,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

一是学生素质状况呈多层次性。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生源类别、不同社会阅历的人都有机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接受高等教育。

二是学生价值观念呈多样性。影响学生思想变化的时空更广阔、因素更复杂,社会上的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当代高职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价值观念呈多样性。

三是学生个体需求呈务实性。缴费上学,学生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他们对学院的办学条件改善与校园环境的提升日益关注,个体需求日呈务实。

四是学生管理的模式呈滞后性。传统的管理方式是把学生看作是管理的对象,管理者和学生是“你教育我接受”的对立模式,甚至是“保姆式”的管理方法,这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亟需改变。

二、用激励理论管理高职学生的理论依据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高职学生的需要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安全需要。

(一)爱的需要。学生渴望在班级中获得温情,每个人都有施与的快乐,如每个人做了好事都会身心轻松,这可能是做了好事,得到了他人善意的接纳,感到在班级中感到了有用武之地。

很多同学存在愿意得到帮助,不愿付出的问题;还有的只看到自己付出,看不到别人的付出;有的同学为一己之利,而败坏他人名誉。凡此种种,其实是长期缺乏爱的教育而导致的。老师就教会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发现彼此之间的关爱,彼此之间付出的快乐,从而实现爱的需要的满足。

(二)尊重需要。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人人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工作学习任务,人人都愿意有好名声,受到高度评价,个人有自由、有支配权。

在这方面目前存在问题有只有努力付出,却得不到成绩;只想得到尊重,而不愿付出努力;不懂得尊重是需要基础的,尊重需要双方面合作,而不单方面付出。从班级的管理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智慧观、道德取向、生活态度,审美趣味。对于那些缺乏尊重意识的同学,要让从尊重别人做起,尊重需要是一个人找到班级归属感的重要心理现象。

(三)自我实现的需要。促使人的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是希望自己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

现在高职学生上课,仍然大多数是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几十个学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发挥优势。有的人潜能很大,但由于个人因素,他也不可能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惰性,有可能影响他人的自我实现。

(四)安全需要。生命安全人际关系稳定心中目标明确。

事实证明,现在的高职生对安全的需要往往超过了许多成年人的预期。在同学们的交往当中,对解决同学们之间的各种矛盾往往也有不同的方法,常常有拔刀相向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马加爵事件后,这种不安定的因素更应引起人们的注意。与之相比,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更能影响人情绪。

由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的失误,部分高职学生当中存在得过且过的想法。这实际上反映出这部分同学生活目标不明确,导致没有安全感,千方百计躲避现实世界,缩在自己的壳里。帮助那些没有生活目标的同学找到并实现自己的短期或长期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这能使同学明确感觉到安全需要的满足。

三、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一)设立目标激励

1、班级大目标。每学期开学初,要选好用好班干部,和班干部一起带领全班学生商议确立班级奋斗的大目标,即期末综合考核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相应措施,引导学生不断进步。除此长期目标外,又利用每周日晚学生返校时间结合上周表现纠正错误,改正不足,确定一周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2、个人小目标。接着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奋斗目标。要充分利用每学期开校特别是新生进校的时间集中进行教育,让每位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确定自己的目标,比如说本学期应通过什么级别的英语等级考试、应拿到什么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应比上学期成绩前进几名、应获得什么先进、应得几等奖学金等等。在学习时间过半后,引导学生自己对照自己的学习和进步,查找问题和不足,对进步者进行表扬,退步者帮助分析原因,调整学习方法,促其进步,在对半学期奋斗目标实现情况验收的同时,制定新一轮的奋斗目标,一步步,一级级地激励学生不断上进。

3、特殊学生帮扶目标。在高职学院中,总有部分同学表现不是很好,比如说上课迟到、旷课、不做早操、谈恋爱、上网、抽烟等,还有个别同学,无视学院规章制度,我行我素,对学习漫不经心,对同学冷眼相对,性格孤僻等等,对这些同学,要视其具体情况,限定一学期违纪累计量,以警示他们,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转变。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谈话,提出该具体要注意整改的内容和应注意的事项,并及时进行总结,及时肯定进步,并指出仍然存在的不足。

(二)建立制度激励。在学生管理的班级激励制度中,应注意对各项奖惩进行量化评分,同时把对同学们的综合量化评分作为学生评选奖学金、推优入党、评选学生干部和优秀毕业生等各类先进的基依据,要统一规定:凡是综合量化分数达不到一定标准的不予评优。

1、学习成绩奖励加分。奖励加分项目多,分值比重大,考试成绩方面的奖励加分更是主角。具体说:考试名次在班级后20名者,每前进一名,分别奖励加分1、2、3、4、5分。名次在年级前10名直接奖励5分,然后每前进一名加2分;同时,每次考试中单科成绩名列班级前3名,分别奖励加分3、2、1分。

2、各种竞赛活动优胜者奖励加分。鼓励高职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竞赛活动,对各种竞赛活动的优胜者奖励加分为班级、年级加5―10分,校级加10―15分,校级以上加15―30分,依次类推,各种活动中表现突出者也相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加分。

3、岗位服务分。对高职学生应贯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理念。因而相应的班干部、小组长、学科代表都是相应岗位的服务者,故而理应享受一学期10―30分的服务报酬,每半学期结算一次。

4、违纪学生的扣分。对于迟到、旷课、抄袭作业或不交作业,上课不专心听讲,自习课说话等违纪一般扣分较少,均在5分以下,但都具体限定累计的次数。对于在校园内抽烟、喝酒、衣作不整,上课玩弄手机、听MP3以及夜不归宿上网、参与打架斗殴、偷盗等重大违纪者加大处罚力度,一次扣分起码为10分,多则不限,同时对严重违纪行为,还要联系通知家长配合教育,然后警告学生时刻提醒自己,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坚决不能做!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三)创设环境激励

1、布置教室,优化育人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育人。通过张贴国旗、宣传标语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激励学生;通过张贴地图,设立读报角熏陶学生;通过布置学习园地、团员天地和定期更换黑板报培养学生;通过违纪警告角张贴检讨警示学生;通过端花洗窗帘调动学生;通过彻底的卫生大扫除锻炼学生。总之,要让学生热爱班集体,爱护教室,珍惜优美的学习环境。

2、结合国内外大事和学校的重大活动,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现场教育或情景教育。

3、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团队活动。根据不同时期,活动高职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灌输正确的理想信念,纠正成长中的偏差,引领学生不断健康成长。如开展“高职学生职业定位”、“怎样才会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寻找我们的闪光点”、“孝心无价”等为主题的讨论、演讲、辩论、讲述等活动,明确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目标,解决成长的困惑,不断激励着他们进步。

4、建立个人荣誉档案。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荣誉档案,内装他们各种获奖评优基本情况,以及辅导员老师的阶段性的评价。除优点以外当然也有对各种问题和不足的分析以及检讨等。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回顾翻阅档案,让每个同学随时能够掌握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四)利用情感进行激励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交流畅通。高职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日趋成熟,他们头脑灵活,自尊感强,因而辅导员老师在教育和管理学生中要尊重学生人格,凡事重在说服教育,切忌压服。要转换角色,把学生看成朋友,真诚平等地和他们交往,善意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2、关心爱护学生。对于每一位学生,都尽最大努力去关心帮助他们。

3、辅导员老师以身作则。俗话说“身教更重于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辅导员以身作则的感染教育在学生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如要求学生衣着整齐,不留长发时,老师一定要先给学生做出表率。

4、重视间接赏识。在高职学生的管理中,通过间接赏识对学生进行激励,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激励学生,关怀学生并不是一味讨好学生,也不是说不能批评学生,更不是当学生在你面前抱怨其他老师、抱怨学校、抱怨社会的时候随声附和。关怀学生是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帮助;激励学生是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冉超凤主.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管理学的实际应用范文6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职;经济管理教学;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242

0 引言

由于经济管理专业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过通过教育提升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关于经济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增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栋梁之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加,其中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是处于一种求贤若渴的状态之中。然而,随着对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了许多问题。其中, 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高职院校培育出来的经济管理型人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与社会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使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与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相互需求不吻合。而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校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培养,使得学生对于经济管理仅仅只处于一个表面,实践能力差。而探究式学习模式可以极大的改变这种现状,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与蜕变,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培养结果,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 了解探究式学习模式

1.1 探究的含义

探究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它使学习和时间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强了学生最缺乏的实践能力。科学的探究学习方式不仅能够使学习者主动的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更能够利用学者已有的概念与知识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科学精神进行学习中的探究。

1.2 探究学习的历史

探究式学习并不是刚刚才发明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而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慢慢演变为现今的模样的。到目前为止,探究式学习已经有许多不同的学习形态,其中以问题为主的学习、自我发现式的学习以及以案例为主的学习是探究式学习最主要的学习模式。这些不同的学习形态都属于探究式学习模式中的一种,都是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1.3 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探究式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非被动式的学习,它激励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而不是一味的等待老师前辈去教导。除此之外,探究式学习还有几个显著特点:第一是学生可以根据所要探究的终极主体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而不仅仅限制于课本与老师所讲的内容。这一特点会从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第二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收集来的资料对所要探究的内容进行解答,每一位学生对每样事物的看法必然不尽相同,当多种想法与看法进行正面的碰撞时,必然会产生色彩斑斓的火花。第三是由于学生毕竟是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这期间必然会产生疑惑与迷茫。探究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养成一个先自己进行思考与解释的习惯,这种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不仅仅只是提高他在学习方面的能力,对于以后步入社会更加是不可多得的好习惯。第四是探究式学习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逻辑能力。于上文所说,每一位学生对于同样的看法必然会产生不一样的看法。探究式学习在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与相互解释,可以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2 探究式学习在高职经济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职的经济管理教学中可以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探究式学习模式使得高职学生“被迫”成为主动学习者,他们需要在学习的每个阶段都有极强的参与力,即凡事都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解释,解决问题。这一看似“强迫”的教学模式,而教师则成为他们的引导者,最主要不是教育他们知识,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去自我获得知识,引导学生的自我阅读以及思考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很大的突破。既改变了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又大大刺激了学生对于学生的热情程度,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了主角,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而成为了主动探索者。

在高职经济管理学的探究式学习中主要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激励学生参与阶段。当学习变为一种另类的“玩耍”时,必然会大大激励其的积极性。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可以处于一个对学习内容有极高兴趣的精神状态。第二阶段是学生提出问题阶段。在探究式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概念去面对为止的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第三阶段是学生进行假设阶段。学生可以利用已有和所搜集到的资料对已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会大大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程度。第四阶段是学生自我进行研究的阶段。学生可以自主的利用已有的知识,根据所做出的假设,对假设内容进行研究,来分析确认假设是否正确。第五阶段是构建模型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对已得到的答案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模型,然后再将这个模型运用到新的环境当中去,做出一个预测。第六个阶段是评价阶段。评价阶段亦是一个总结的阶段,只有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做出总结判断,才能保证整体学习的方向是正确的,以此作为确保开展下一个探究过程的正确性。

3 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的所有课程中,经济管理专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专业。而探究式学习在高职经济管理教学的应用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改变一味的填塞模式,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既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又可以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目前理论过强实践太弱的人才缺陷,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霜.探究式学习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时代教育,2012(23):230-231.

[2]宋传祥.践行探究式学习模式,提升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J].西部皮革,2016(02):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