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1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饮食文
饮食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极具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日趋普遍,饮食文化也跳脱了厨房和餐桌的限制,成为关乎社会、经济、政治、伦理、艺术的主要元素,延展性很强。本文立足于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研究,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差异的影响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虽对立,也极为矛盾。东方人和西方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兼备,只是因地域、文化、历史、宗教、生活习惯的差异,使他们各有侧重。纵观西方饮食文化,具有很强烈的理性色彩,而中国饮食则更偏重于柔性和情感性。
(一)营养与美味,各有侧重
理性思维层面下,西方人更讲求饮食的科学性及合理搭配,其饮食文化普遍基于营养的科学论证形成。其通过饮食搭配,实现营养的均衡。他们更善于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食物配给。他们更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而不在乎其是否美味、好看。当他们食用牛奶、面包、香肠、蔬菜时,普遍关注食物的脂肪、热量、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以及是否能够对这些营养进行充分吸收,食用之后有无副作用等。相较于营养,中国饮食更讲求美味。无论是食物的原材料、调料,还是菜品、做法等,都极为丰富。例如,中国人善于炸、烤、煎、熘等,采用这些烹饪方法,很容易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流失,并滋生有害成分,不够健康。但是,因为对色、香、味、形的偏重,使中国饮食更具艺术性、文化性和美感等。
(二)烹饪过程的规范性和随意性
西方人的饮食,讲求科学和营养,其烹调过程极为规范、考究。食物烹调过程中,主料和调料的应用都非常精确,而烹饪时间也有明确的规定。而中国饮食则极具感性特征,无论是食物的搭配,还是调料的使用,都很自由、随意,富有创造性。在中国,川菜、粤菜、东北菜等各大菜系,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味。哪怕是同一菜系中的同一种菜,在配料的使用和搭配上,也会因厨师的习惯和喜好等,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厨师,也会因季节、场合、用餐人特点、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对烹饪过程和材料搭配等进行调整。而中国厨师也会在菜品中,加入自己的想象,给予自身充分的发挥空间,这并不会受到食客的抗议。因为中国人对饮食的评判极为宽容和随意,受个体喜好的影响[1]。
二、综合性与分析性思维差异的影响
综合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的区别在于前者讲求整体性,后者讲求个体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加综合,更倾向于依从整体,对事物的特性进行观察。而西方人更侧重于分析性思维的应用,注重个体特性。因思维层面的差异性,使中西方饮食文化,无论是味道搭配,还是餐具选择和就餐方式,各有不同。中餐的烹饪和食用,更讲求整体性;西餐则是分而治之的搭配型料理。
(一)味在其中和味在其外
中国饮食以味道著称,中国人追求味觉层面的享受,自内向外,进行整体性调和。具体实施方法是食物经加热和烹饪之后,本来的味道、加热之后的熟味、添加调料和辅料之后的调和之味进行融合,互为补充和渗透,实现味道在食物内部的充分融合。西餐则比较简单,其很少将食物混合在一起烹调,而是侧重于对食物搭配组合形式的研究。搭配过程中,更注重原材料的形和色,主要实施方法是对各种食物和配料分开烹调,然后在餐盘中予以搭配。这些原料的味道各有特点,互不干扰,味在其外。多是将各菜品煮熟之后,搭配调味的酱汁。以法式羊排为例,一边放置羊排和土豆泥,另一边搭配煮青豆、番茄和生菜。色彩对比鲜明,味道各有不同。其显示出的是分析式思维特性。
(二)筷子和刀叉
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必备元素。它看似简单,却具备夹、拨、挑、扒、撮、撕等多重功能,极具融合性和包容性。刀叉主要服务于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功能比较多,可用以对牛羊肉进行宰杀、解剖和切割,食物烧熟之后,兼做餐具。与繁杂的西方餐具相比,筷子简单、大方,体现出了“以和为贵”和“综合统揽”的独特韵味。依靠一双简单的筷子,中国人便能够尝遍各类菜式。西方人在餐具的分析和使用过程中,极为具体,各类菜品所应用到的餐具也极为讲究。例如,吃肉时,所用的刀叉略宽,吃凉菜所用的刀叉细长。倘若刀叉横放,表示其是为饭后点心准备的。西方饮食过程中,刀叉类目很多,使用不当,会显得极为失礼。中国饮食,小到日常三餐,大到满汉全席,一双筷子便可解决。餐具的不同,主要是源于中国人讲求综合,西方人注重分析的思维习惯[2]。
(三)分餐制和会餐制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分餐制和会餐制。中国宣扬的是会餐制饮食文化,无关乎人数的多少及何种目的。进餐者围坐在一起,共用一桌,其反映出的是汉民族的大团圆文化。在这样的饮食氛围中,人们相互敬酒、让菜、劝菜,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互相尊重和礼让等,一脉相承。分餐制在西方的盛行,与西方人讲求的个体性思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西方,无论家庭聚餐,还是宾客宴请,都采用该种方法。用餐者依据自己的个体喜好,进行菜品选择。上菜之后,每个的面前摆放一个属于自己的盘子,各吃各的,自己依据喜好,随意添加调料。吃完第一道菜之后,更换第二道。该种饮食方式,干净卫生,但是过于冷清,没有营造出一种温馨欢乐的饮食氛围。当前,西方自助餐,也是变相的分餐制,有助于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西方人讲求的是对个性和自我的尊重。该种饮食方式,与西方以个人为本位,崇尚自由,注重个性的民族特点相一致。
(四)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餐桌差异主要表现在西方人喜静,中国人喜动。中国人将饮食作为人生一大乐事,讲求排场、热闹和气氛等。无论是主人,还是宾客,在餐桌上都相互劝酒、让菜,滔滔不绝,尽情的享受美味佳肴。以这样的餐饮氛围,来体现主人的热情和好客,而食客的开心和欢快也是源于内心的。该种“闹”的氛围,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温暖、团圆等。西方人之所以在餐桌上比较安静,与他们所秉承的文化礼仪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他们在餐桌上安静的吃自己的盘中餐,无论是喝汤,还是吃菜,都不会发出过大的响声,均细嚼慢咽。进餐过程中,与左右的客人进行交谈,但是也要兼顾餐桌上的其他人。交流的声音不宜过大,也不能太小,要确保对方能够听见。咀嚼食物过程中,禁止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咽下口中食物之后,再做回答。西方人在交往过程中,不同于中国的一团和气,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独立性很强。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交流的意义
饮食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内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能够帮助人们对西方风俗文化特性具备全面的认知,并对自我饮食文化特性进行总结,汲取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优质特性,用以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不足进行补充,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使其得到快速更新和发展[3]。饮食是对社会和文化转变最直观的体现,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各种口味的认同和接受。自古至今,中西方饮食文化都有其各自的发展脉络,且具备各自不同的特性,并借助对外来文化元素的吸收和借鉴,使自身得到不断丰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根源于其思维模式,它不会随着历史的沿袭而发生改变。明确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将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为主要价值取向,实现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最终创造出相辅相成,互为合作的文化精神,实现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方式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极为明显。中西方的社会背景、文化差异和交际需求等,决定了它们的饮食文化也各有不同。中国人注重感性思维,而西方人则更偏重于理性思维,前者讲求美味,烹饪过程随意,而后者则更注重营养的搭配,烹饪过程极为规范。中国饮食文化中体现出的是综合性思维模式,西方饮食文化则是对分析性思维模式的彰显,这在味道、餐具和用餐制度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明确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交流的影响,以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卜佳.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2(15):50-51.
[2]戴跃侬,陆涓.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之跨文化比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06):77-81.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2
关键词:文化差异FDI儒家文化宗教文化
一、文献综述
关于中印两国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的差异,学界研究较多。邱立成等(2006)通过比较中印引进外资的模式、政策及环境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中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引资规模占绝对优势,但引资质量不如印度,中印两国引资的优势分别表现在“硬件”和“软件”上。王霞等(2009)认为,中印两国在利用外资的质量方面仍然存在着如投资质量不高、国外技术的依赖、加剧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其原因与跨国公司和投资东道国目标不一致、在国际产业转移及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地位、国际上各国引资政策的激烈竞争等外部条件紧密相关。李凡等(2009)根据OECD15国1990年以来对中国、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对中印两国吸引FDI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中国FDI高速增长的历史、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汇率贬值政策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投资;印度的语言优势克服其与东道国的地理距离而吸引更多FDI的流入。郭世华(2008)认为,印度对我国的威胁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质量上,中国在FDI的资金来源和行业结构投向上明显劣于印度,所以,中国需要将发展的重心从制造业转移到利润更丰厚、附加值更高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领域。方慧(2006)通过两国FDI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对两国利用FDI的动因、外资政策、外商投资现状以及影响外商投资的因素等方面的比较,发现两国在利用FDI上各具优势和特点,认为印度在利用外资方面的一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二、中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现状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GDP增长率超过8%。中国自1992年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以来,一直是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自1991年拉奥政府正式开始经济改革至今,其年均GDP增长率达6.1%,最近两年其增长率也高于7%,这一经济增长率已非常接近中国的水平。虽然印度同样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明显加快了利用FDI的步伐,但在绝对数量上,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接近印度的10倍。
同时,中国的FDI/GDP这个相对规模指标呈现下降趋势,FDI/GDP在1995年达到最高峰5.35%,2005年只有2.70%;而印度则呈现上升势,FDI/GDP由1992年的最低谷0.287%上升到2009年的3.41%。中国的经济改革从1978年开始,印度则是在1991年才开始改革。因此,将中国印度两个国家按各自经济改革起始时间做同期对比,可以从侧面印证两国利用FDI的潜力大小。印度近10多年来除个别年份FDI增长速度低于中国外,其余大多数年份都高于中国。因此可以说明,印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较中国更有潜力。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发现印度在吸收FDI规模上目前与中国仍有较大差距。印度经济改革起步较中国晚了13年,在投资的“硬环境”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不如中国,因此吸引外资的效果不如中国,而印度在吸引外资潜力方面较中国为高。随着印度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印度的投资环境正逐步改善。印度虽然整体教育水平不高,但高等教育水平则好于中国。
三、文化差异对FDI流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1.因变量
文章要讨论的是两个国家文化差异对吸引FDI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两个国家分别建立两个模型,选取每年流入该国的FDI绝对量为因变量。中国的FDI流入量数据来源于1988-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印度的FDI流入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省略/tjsj/qtsj/gjsj/,访问时间:2010年12月9日,下同)。
2.自变量
(1)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为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又集中表现为中国的官文化,中国2000多年的专制统治使官文化得以充分发展,时至今日,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官文化下专制制度的残存文化依然存在而且影响着当今的国人。印度虽然没有儒家思想为主的官文化,但传统的以种姓制度为代表的社会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社会高层等级以及高等级公民掌握的中央政府对整个社会有着与别国不一样的影响力。本文设定一个政府权力指数来反映这两种文化的影响,用政府行政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来表示。中国政府的行政支出和财政支出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印度财政支出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同上)。
(2)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中国人教育普及度高于印度,这个主要和印度种姓文化有关,但印度高素质人才集中,尤其是IT等高新技术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在这一领域与印度存在差距,构成文化差异的这一个重要方面,也直接影响着两国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实现。因此,本文用两国每年申请专利数来表现这一差别。
(3)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的社会制度不仅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而且本身也在不断改革发展之中。整个国民经济里,公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比重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独有现象,也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中国的社会文化。本文定义一个非公有制经济指数,用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来表示。
(4)有研究指出(邱立成,2006),印度的工人力量强大,工会可以左右政府政策,政府顾虑工会的反对态度,不敢轻易批准这些申请。因而,外国资本会尽量避免染指印度劳动密集行业。因为一旦投资这类行业,就势必要雇佣大量工人,工会问题亦会随之而生。与之相比,在中国,工会这一工人阶级组织的作用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用工资率这一指标来反映中印两国工人阶层力量的强弱。限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工资率用两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与两国GDP之间的比例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同上)。
(5)传统上主导印度社会的宗教文化以保守、排他为特性。几千年来,婆罗门教、佛教以及印度教相继主导社会并多次发生排他与斗争的事件,各种本土文化之间以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在彼此排斥与斗争中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印度文化体系。而中国文化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开放包容的特性。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这种保守和开放的差异对经济领域的影响愈加明显,对FDI的吸引力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用两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得比重来表示两国经济文化的开放程度。中国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印度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同上)。
(二)模型计算
为了进行模型估计,我们根据前文的分析建立一个自然对数线性模型,即:
ln(FDIi)= lnα0+α1ln(Li)+α2 ln(Pi)+α4ln(Gi)+α5ln(Zi) +α6ln(Si)+ε
其中,FDIi 为流入中印两国的FDI量, Li是两国的工资率,Pi为非公经济指数,Gi为政府权力指数,Zi为申请专利数,Si为两国开放度,ε为随机误差项。
模型中的每一个变量都是时间序列变量,因此首先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验证变量数据是否平稳。下面以变量中国 为例,介绍ADF检验过程。
首先做出ln(FDIi)数据图,如下所示。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 具有明显的截距项和趋势项,因此对它选用含有趋势项和截距项的检验回归模型:
利用Eviews软件计算,结果表明ln(FDIi)是一个I(1)过程。按照此方法,对所有序列进行检验,结果均为一阶单整。因此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对模型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发现,残差序列是一个平稳序列,可以认为模型各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对模型进行回归发现,结果中存在部分变量P值没有通过T检验而整个模型的R2很大,怀疑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因此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将多重共线性因素剔除。剔除后回归结果如下:
ln(FDIi)=10.02-1.03 +1.58 +0.89 +0.84
(0.0000)(0.0112) (0.0003) (0.0009)(0.0054)
括号内为个估计量的T统计量。下面用同样的办法对印度的数据进行回归,最终结果如下:
ln(FDIi)=8.71-0.58 +1.09 +0.61
(0.0001)(0.0021) (0.0053)(0.0101)
(三)结论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工人工资率的回归系数为-1.03,工资率与FDI流入量呈反相关关系;相比较看来,印度的这一数字是-0.58,说明两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国际资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通过数据我们发现,中国工人的工资率低于印度工人,在两国劳动力资源丰裕程度近似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很可能归因于两国工人在“反抗文化”上的差异。长期以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人民相对缺乏反抗意识,即使有工人组织“工会“以及《劳动法》的存在,也鲜有工人维权事件的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今工人工资率的低下。而印度人在这方面要积极许多。同时,从模型中看,在现有产业结构下,劳动力成本对FDI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中国制造业工人工资率每提高1%,流入中国的FDI将减少1.03%,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比较明显,中国制造业吸引FDI占总量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经济结构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困难重重。
中国非公经济指数的回归系数为1.58,表明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每提高1%,将会吸引1.58%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说明在私有化经济占主导的全球经济以及资本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的私人投资资本更愿意进入一个与本国经济文化环境类似的地区。以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视角,也一定程度地反映出了整个国家在制度建设、法律制定等方面的特点,这些方面的“非公有经济化”对国际资本来讲意味着中国投资环境的“优化”。对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印度来讲,这一指标是常数1,因此不做分析。
政府权力指数的回归系数为正的0.89,表明政府权力越大,吸引FDI的能力越强。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引资属于“政府主导型”引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将引进外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政府在吸引外资上表现得比私人要积极得多。由于掌握行政资源,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法规或政策措施来为吸引外资扫除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的权力越大,它可以吸收到的外资则越多。但同时应该注意到,一旦政府的权力达到一定程度,使得国际资本认为中国并不是一个自由经济的投资环境,他们则会逐渐减少在中国的投资。传统上没有“官文化”影响的印度,政府的权力很难达到中国政府的高度,其任何引资政策都必须通过议会等民意机构的制约,因此印度在这一指标上并不显著。同时,有强烈的印度人也不会像中国一样迫切渴望国际资本和国外文化的进入。
中国的专利数量在模型中并不显著,而印度的这一指标不仅显著而且回归系数为0.61,这一点也和中印两国吸引FDI的行业分布密切相关。中国与印度在高新技术领域差距明显,流入印度的FDI更多的是进入以软件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和电子产业等。而在同样的领域,国际资本却对中国缺乏兴趣。
印度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比中国在文化上更加保守和排他,反映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印度的开放程度远低于中国。但可以明确的是,一国的开放程度与吸引FDI呈正相关关系,这从中印两国开放度的回归系数均为整数可以看出。同时,每提高1%的开放度,中国FDI流入将增加0.84%,而印度为1.09%,可见,印度更需要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对待国际经济关系,这对印度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从以上分析可知,中印文化差异中的传统因素主要是儒家官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差异,现代因素主要是高新技术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中印两国吸引FDI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深入挖掘FDI对本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应该正确认识文化领域的这些因素,扬长避短,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参与国际经济,实现本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霞.中印两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共同问题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08(9).
[2]邱立成.中印利用外资的比较研究[J].国际问题研究,2006(3).
[3]柳德荣.中印两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比较―――基于美国直接投资流入的视角[J].亚太经济,2008(4).
[4]苗健,张鑫,徐海明.试论对外贸易中的文化差异因素[J].经济理论研究报,2009(6).
[5]刘英瑞,荣高悦,韩爱芹.文化差异对跨国营销的影响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4).
[6]欧阳飞雪.文化差异对跨文化营销方式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国市场营梢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2005.
[7]王俊.文化差异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独资化倾向[J].国际贸易问题,2007(12).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3
【关键词】包容性;天人合一;革新性;理性饮食
舌尖上的文化,顾名思义饮食文化也。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个个方面,这根本原因是中西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样的两种的文化背景之下,中西方饮食文化,不仅是从观念、性质,还是其方式或者对象选择方面,存在的差异都是非常鲜明的。我国的饮食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影响,形成了中餐以食达意、以意传情、追求感官及身心的愉悦。突出色、香、味,是中国传统烹饪艺术的精髓。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民以食为天”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可见一般,形成了“五谷为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结构,追求味美的同时,也不忘记“养生”,中国的地域辽阔,俗语“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熟知每个中国的具体饮食文化,这是很难做到的,在饮食文化也在发展的今天,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我要做的仅仅是总体大局出发,谈谈中西饮食文化的背景,饮食方式,饮食对象,饮食观念,饮食传统。通过对比描述,才能更好的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区别,更好的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一、中西饮食文化背景的介绍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部分,与其他法国、土耳其烹饪组成了世界三大饮食烹饪体系。也是我们中华儿女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中国饮食文化绚丽多彩的内涵文化,“精、美、情”是中国饮食文化内涵的概括。“精”从色、香、味讲究文化的表现形式。到选料、烹饪的个个过程不胜繁琐,但就是在其中表达出精品意识的文化内涵,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曾经提出过“食不厌其精”饮食理论;“美”体现了饮食的审美情趣,美不仅要表现的食物的味道上,甚至在形式、颜色、器皿的样式、用餐的环境还有服务人员的装饰上无一不透这美的成分,时时刻刻感觉到美的刺激与享受,美作为中国饮食内涵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这也是中国饮食能够征服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情”中国文化历来都是以情为纽带,在中国,饮食文化不仅是社交活动,也是一门社交文化,以食达意,以意传情,中国人喜欢在餐桌上表达自己的感情,是沟通和交流感情的媒介。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注重“一人为本”在烹饪过程中讲究食物的实用性,营养优先,其实才是“色、香,味”西方饮食文化,是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在其影响下,饮食文化中,也无时无刻不再表达着“休闲快捷、平等自由、卫生隐私”等文化内涵。但是你弊端也是可见一斑,其中的典型代表“美式快餐”,大量高蛋白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导致了美国五分之三的美国人患有肥胖症,这也是现代西方饮食文化需要反思的,其优点也是不可否认的,这种饮食观念也被我国现在的多说都市青年所接受。不仅美国城市,随从可见的是快餐店,饮料、薯条、炸鸡都是西方食谱里最平常的食物,而且美国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快餐文化,正在席卷全球。这与美国快餐文化的坚实基础是分不开的。其中你能看到浪漫的一面。其中几乎每一个美国人,好像都有饮下午茶的习惯,这也许是在西方的快节奏生活中寻找片刻“平等自由”文化,在中餐中,席位的摆放、餐具的摆放、就餐的方式都收到传统文化的约定成俗的限制,而在西餐中,每个人都资助决定食物的种类、份量、分餐适量,大多场合都是AA制,自助餐中可以充分体现,大家自由平等坐在一起享受美食。“卫生隐私”文化,西方用餐习惯在长条桌子上,实行分餐制,各自点菜,各持一份,互不干涉,服务员把餐客点的食物迅速礼貌的端给每个客人。这样的就餐方式,首先是卫生,再者尊重了每个就餐者的爱好。而且减少铺张浪费,尽量把食物量化,这样是西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中西饮食文化中的饮食方式
如果简单的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筷子文化与刀叉文化的更加生动形象一些,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十分悠久。《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从文献可知,中国三千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筷子,筷子的历史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也许外国人看见中国人用两根木棍就餐,肯定会诧异,当国人轻而易举的用筷子完成就餐的过程,他们也不得不佩服这种餐具的种种优越性,进而佩服中国人的智慧,筷子特别能体现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性,从筷子的取材及使用上,无一不体现着努力寻求一种平衡的和谐。罗兰·巴特对中国筷子有独特评价,他称筷子与刀叉相比,有一种“母性的温柔”。他说筷子“不切、不抓、不毁、不穿……是在移动一个婴儿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谨慎的动作,它是一种力量,而非一种冲动……只是提取食物,转动食物,食物不再是要施以暴力的捕捉对象。”与刀叉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似乎还有一份“和为贵”的意蕴。筷子文化的包容性,对比刀叉文化的对立性,这两种文化没有优劣,筷子文化讲究继承,刀叉文化讲究革新。可见,就是从一个小小的饮食方式上也处处体现文化的差异。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饮食对象上来看,不仅是吃什么,当然也包括谁来吃。我国“五谷为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当然是个约数,烹饪用料的选择。西方人认为菜肴是果腹的,新鲜营养的菜肴是首选。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烹调时,选料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可能在中国人看来都是极好的食材。地域条件的差异,在食材的选择上也能得到体现。西餐原料主要是动物类和海洋鱼类,辅以植物类;中餐原料主要是植物类和淡水鱼类辅以动物类,就蔬菜类而言,外国可用的食材约100种左右,而中国可用的食材至少600多种,从田间采集的野菜都能制作出美味的佳肴,在西方人眼里是不可想象的。就就餐的人来说,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在西方“自由民主”契约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
四、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词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词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词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西方的理性饮食观与中国人的感性饮食观念也是冲突的,从中我们也要看到可以借鉴的地方,西方的饮食料理总是那几个味道,不免让人感觉乏味,可以借鉴中华料理的制作工艺,使西方料理不仅保证营养健康,而且达到色香味美。中国的饮食在追求“味之极至”同时,也要注意营养搭配,提倡健康饮食。
五、中西方饮食传统的差异
饮食传统的差异在饮食文化中是最明显的,五千年的华夏文化根植这片伟大的土地上,滋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造就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饮食文化,就拿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吧。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寒食节)吃简单蔬菜,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喝酒,腊八节喝腊八粥。上面的每个节日不都反映人们祭奠祖先,期盼美好未来的心理,从中反映出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同样浓缩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西方大国,拿美国为例,独立了200多年,主要信仰基督教,传统节日较少,圣诞节、感恩节等,在20世纪中,西方文明快速发展,中国却饱受战争贫困之苦,可是到21世纪的出去,西方国家饱受经济危机之苦,却惊奇的发现,中国已经位于世界强国之林,经济成就世界瞩目,在面对自然危机时,中国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西方国家强调;通过先进技术战胜自然危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天人合一;的理念在饮食文化中无处不在。西方文化的革新性,西方的批判的哲学思想,理性饮食,强调平等、自由、健康、营养、卫生,这些理念在西方饮食文化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在上面的一些对比研究中,可以得出,中西饮食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是饮食文化的精髓,一道普普通通的菜肴,也能品味出厚重的历史文化,这就是饮食的魅力所在。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不同背景的饮食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品味出万千饮食文化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何宏.中外饮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4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C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8-0041-02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外交流的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洋文化进入中国,并且在中国逐渐站稳了脚跟,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现在,道路两旁,西式餐馆,异域风情,无疑已经成为商家招揽顾客的首选,比萨、牛排、沙拉,已经逐渐成为小资情调的代名词。然而,现在越来越少的中国年轻人愿意在下班后,钻进厨房,好好烹饪一桌中国式的美食,似乎人们正逐渐忘却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本文旨在带领大家在中西方饮食的对比中更好地体会中国的饮食文化,毫无厚此薄彼之意,只是希望中国近千年的饮食文化能够不被忘记,能够得到更高的传承,更好的发扬。
1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外在差异
1.1 食材选择的不同
西方国家大多数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那里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为了能够生存,并具有强健的体格,西方人的饮食习惯表现为以食肉性为主,他们在食材选择上偏好肉食,并且是大块,整体地食用,因此,西方人多肌肉发达,体格强壮,高个长腿。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纬度相对较低,且南北横跨50度,地理条件优越,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因此我国蔬菜类的食材较为丰富,且中国人在进行烹饪时,十分讲究荤素搭,因此,在中国的美食中,蔬菜并不仅仅作为辅助配料,而在某些菜系中,更是充当主角的角色。对于这一点,既是著名诗人,也是著名美食家的坡先生早在他的《东坡集》中便有提到,“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僧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还要让人印象深刻。对于被西方国家当做主要食材的肉类来说,中国并没有采用像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机械化养殖的模式,而主要采用以家庭为单位饲养的模式,加之,中国人对于肉类的需求并不如西方人那般大量,因此,在日常的饮食中,中国等亚洲国家对肉食类产品的食用远不如西方国家频繁,并且中国的一般家庭在烹饪时,更加看重有荤有素,搭配适当。
1.2 烹饪方法的不同
在中国近千年的饮食文化中,对于烹饪方法的运用,中国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举例来说,对一只鸡的烹饪,可以有炒、煮、蒸、炸、烤、焖、炖等多种方法,将鸡肉的鲜嫩味美发挥的淋漓尽致,并且可以运用多种烹饪技巧,将鸡身的各个部位都充分利用。例如像鸡头,内脏,鸡爪等西方人毫无应对办法,一般不食用的东西,拿到中国厨师的手里,瞬间也能够变成绝味的美食。在中国,除了上述的几种烹饪方法,还有好几十种丰富多样的手法,例如“炝”是指食物切好后,经沸水或热油的“灼”或“泡”等处理后,再在烧锅中爆炒干辣椒或放入花椒油的烹调方法;“涮”是指北方的一种常见的烹调方式,即将切成薄片的食物放入辣汤中至熟再蘸上酱料而吃的烹调方法;羹是我们中国古老的烹调方法之一,是指将切制成丁的食物用沸汤煮后,加入少许湿生粉,使汤水溜成糊状的烹调方法。这些种种的美食烹饪方法,都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人的智慧,都证明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都凝聚着中国饮食文化数千年的历史。反观西方,则没有如此众多的烹饪方法,在英国,最著名的一道菜便是炸鱼加薯条、烤土豆,运用的都是一些简单普通的烹饪方法,而在美国,平常人家吃的最多的是牛肉和水果沙拉,都是使用一些方便快捷的烹饪手法就可以迅速完成的食物。这些,似乎都与西方国家较快的生活节奏和较大的生活压力有关,为了追求高效和便利,在西方国家,往往十分畅销的都是一些罐头类的食品,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营养需求。
1.3 餐具选择的不同
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是最为明显的外在差异。中国人喜欢用陶器存放食物,而用筷子进食。中国人对于餐具的要求很高,特别讲究餐具和食物在外形上的搭配,美味的食物一定要配备精美的餐具才算完美。就餐时,中国人喜欢将菜肴用大碗盛好,摆在餐桌中间,众人用筷子在一个碗中夹取自己所需要的食物。在西方的饮食习惯中,餐具并不是很重要的环节,西方的餐具造型简单,单调,却很实用。西方人用杯、盘、盅、碟,用刀叉进食,餐具多为金属器具,这与西方近达的冶金技术密切相关。西方人在就餐时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会将每个人所需要的食物用单独的餐具存放。在就餐时,每个人只会用刀叉去吃自己器具里面的食物,而不会到其他人的餐具中去夹取食物。这主要是由于西方人比较独立、自我,讲求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当然,这种方法也非常的卫生,并且在就餐时也能保持合适的社交距离,使得餐桌上的沟通交流更加有序、有效。
2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内涵差异
2.1 饮食节奏的不同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西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慢”。不仅表现在饮食制作过程耗时长,更表现在就餐过程的缓慢。讲究“细嚼慢咽”。这种差异的形成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占据了历史的大部分篇章,农业社会的生产节奏很慢,于是长期生活在农业社会下的中国人逐渐养成了悠闲,慢节奏的生活习惯。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增长,但是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习惯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而在西方,农业文明从来没有在历史上占据过主导地位,上古时代的狩猎文明,游牧文明,以及近现代的工业文明都养成了西方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使得西方人没有太多的时间耗费在食物的制作上。因而,西餐制作方法简单快捷,这样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生产工作当中去。
2.2 营养理念的不同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基本上都会有这样一种菜,一般称为时令菜。时令菜所包含的意思就是在不同的季节食用该季节特有的食物,也可以是指在不同的季节食用对人体有益的食物。“娄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秋冬进补无须猛,温热食材调均衡,果蔬蜂蜜南瓜备长寿早开养生门”说的就是以上的两种情况。前者强调的是遵从自然,按照大自然的规律食用每个季节的食物,使人的习惯与自然的变化相契合。后者强调的是在自然变化的过程中,根据人体的需要补充各个季节容易缺乏的东西。做到以上两者,便可实现传统饮食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西方的饮食文化受“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更加注重实用性,即重视食物的营养,对于营养的追求大于了一切,加上西方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使得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成为了可能。因此,西方的饮食文化中表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理念。
2.3 文化观念的不同
在中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做“团圆节”,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合家团聚,其乐融融的传统观念至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象征着“团圆”二字的传统文化不仅仅体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还逐渐影响到了我们国人的日常饮食文化,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都使用圆桌吃饭,取“团圆”之意,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炊烟缭绕,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不管这桌上的菜品如何,单单这样的氛围就足以让人们心头暖暖,温馨十足。反观西方,西方国家更喜欢分坐在长桌的两端进行就餐,这一点与他们十分注重个人空间的习惯有关,西方人希望随时随地都保有自己的隐私,即使是一家人也不例外,因此西方人在就餐时,彼此之间都会不约而同地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左右邻座留下一个安全的距离。现在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或是年轻人,都喜欢去一些西式餐厅,去感受一下那种长桌,高椅,铺着精致桌布的浪漫氛围,其实偶尔去体会一下西方国家的浪漫也是不错,但最重要的一点,千万别忘了,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紧紧地围坐在一起,相互之间看得真切,彼此零距离地一起吃饭,体会团聚的温馨和快乐,来得更加实际,更加幸福。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5
[关键词] 中餐菜单 西餐菜单 结构性差异 文化差异 翻译原则
一、引言
中华美食源远流长,独具魅力,中餐菜单的英文译名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大,来华参观的外国游客也越来越多。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各种餐厅、饭店,外籍游客的身影也将越来越频繁。为了方便外国客人的用餐,弘扬中国独具魅力的餐饮文化,中餐菜单的英译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餐菜单的英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传播工作,一份中餐菜单的优秀英译,应基本满足外国客人用餐的便利,还可以让外国客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这就要求译者首先要准确了解、熟悉每一道菜的原料、烹调方法,还要对中、西餐菜单的差异有所把握,从而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二、中、西餐菜单的差异
由于地域差异,世界各国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饮食和烹调方法,并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民俗风情。中西餐菜单不论在外在的编排上,还是在内在的内容上及所折射出的文化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结构性差异
(1)中西餐菜单的结构性差异首先体现在其编排上。中餐菜单的编排大体分成冷菜、热菜、汤菜等四个部分,而西餐菜单则分成开胃品、汤、副菜等七个部分。如下所示:
中餐菜单的编排
西餐菜单的编排
- 冷菜
- appetizers (开胃品)
- 热菜
- soups (汤)
- 汤菜
- starters(副菜)
- 主食和小吃
- main courses (主菜)
- salads (蔬菜类菜肴)
- desserts (甜点)
- coffee, tea (咖啡、茶)
(2)其次,中西餐菜单的结构性差异还体现在烹调方法的繁复程度上。西餐讲求营养,菜单烹调方法比较简单,一般使用蒸、煮、炸、烤、焖等方法。而中餐讲究色、香、味、形、意、俱佳,烹调方法相当繁复,至少有50种之多,其基本烹调方法就包括九种:煮(boiling)、炖(simmering)、焖(stewing)、烧(braising)、炸(frying)、烤(baking)、蒸(steaming)、熏(smoking)、白灼(scalding)。仅“炸”就又可再分为:煎(pan-frying)、炒(stir-frying)、爆(quick-frying)、扒(frying and simmering)、回锅(twice-cooked stir-frying)、干炸(dry deep-frying)、软炸(soft deep-frying)、酥炸(crisp deep-frying)等,其加工方法相当细致。
(3)另外,中西餐菜单的内容也存在差异。西餐菜单只是简单列出菜名,再标出所用主、辅料及烹调方法和食用时附带佐料,给人朴素和实用的感觉。中餐菜肴及主食品种繁多,菜名也极其丰富。菜名的命名方式十分讲究,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又有浪漫主义的写意笔调;既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情。往往采用典故、比喻、夸张、象征等各种方式使得中餐菜的菜名既美妙动听,又形象逼真,追求“形美、音美、意美”,讲求吉利、喜庆,有些用料和做法无法在菜单中体现,选料极其庞杂。
2.文化差异
(1)饮食观念上的差异是中、西餐文化差异的突出体现。西餐强调营养价值,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多从“营养价值”角度来评价饮食的优劣;而中餐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并不太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
(2)这种饮食观念的差异导致了烹调文化也不尽相同。西餐烹调时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蔬菜多生吃,西方人不会吃他们认为没有营养价值的东西。烹调方法大多比较简单。中餐烹调讲求整体和调和之美,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要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为达到这一目的,有些菜肴的烹调方法相当复杂。另外,中餐在用料上往往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都是中餐菜肴极好的原料,比如西方人不会食用动物内脏,然而经过煎、炒、油炸往往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三、中餐菜单的英译
中、西餐菜单之间的巨大差异为中餐菜单的英译带来了很多障碍。面对这些障碍和困难,应该采取何种方法和策略来处理中餐菜单的英译呢?根据现代翻译学理论,从文本类型和功能的角度来讲菜单属于信息文本,以传达信息为主要功能,其目的首先是便于外国客人看懂、听懂。中餐菜单翻译的主要目的首先应是满足外国客人的用餐便利,其次是要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因此,翻译中餐菜单时,应首先遵循英语语言习惯,参照西餐菜单的特点,力求清晰、准确地反映菜肴的主要风格,同时又能体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根据中餐菜单的命名特点具体谈谈笔者对中餐菜单英译的看法。
1.直接命名的菜肴的翻译方法
中餐菜肴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采用直接命名法。中餐菜肴的直接命名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主料、配料、烹调方法和形状或口感。这类菜名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原材料相加。一些中文菜名由原料直接组合而成,对于这类菜名应遵循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翻译原则。即:主配料+with +次配料。如:
桂花鲜栗羹 Chestnut Soup with Osmanthus Blossoms
火腿豌豆 Ham with Peas
鸡血豆腐 Bean Curd with Chicken Blood
虾仁豆腐 Shrimps with Bean Curd
菜扒香菇 Mushrooms with Vegetables
汤汁是很多中国菜的重要佐料,翻译时浓汤通常用with而稀汤通常用in。如:
蟹粉狮子头 Pork Balls with Crab Sauce
清蒸甲鱼 Braised Turtle in Clear Soup
(2)烹调方法和主配料均出现的菜名,可按这一顺序译:即:烹调方法(通常用过去分词)+主料+配料。如:
菜炒鲈鱼 Fried Perch with Vegetable
冬笋炒鱿鱼 Fried Squid with Fresh Bamboo Shoots
奶油烧鱼柳 Grilled Fish with Butter Sauce
豉油蒸生鱼 Steamed Rock-Fish in Soya Sauce
(3)有些菜名除了烹调方法和主配料,还体现了配料形状,这类菜名可按这一顺序译:烹调方法(通常用过去分词)+配料形状(通常用过去分词)+主、配料。如:
炖土豆块 Stewed Chopped Potatoes
炸猪肉丁 Deep-Fried Diced Pork
清蒸火腿鸡片 Steamed Sliced Chicken with Ham
2.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菜肴的翻译方法
中餐菜单中,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菜肴很常见。翻译时可直接用汉语拼音译出人名或地名,再译出菜肴的主要烹调方法和原料。如:
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
秦皇童子鸡Qinhuangdao Braised Young Chicken
蒙古烤肉Mongolian Barbecue
3.为体现中国餐饮文化,对于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可直接使用汉语拼音。如:
麻婆豆腐Ma Po Toufu
云吞Won Ton
东坡肉Dongpo Pork
担担面Dan Dan Mian
4.对于中餐菜肴名称无法体现做法及主配料的,舍弃原菜名中的比喻形象,意译出原义,或先直译再加注英文注释。
如上所述,中、西餐菜单差异还体现在菜的命名上。西餐菜的命名往往着眼于菜肴的用料和烹调方法,朴素实用。而中餐菜命名往往赋予文化内涵,讲求吉利、喜庆,选料庞杂,有些用料和做法无法在菜单中体现。一些菜名选择并利用菜肴本身的色、香、味及造型的独有特色,迎合人们喜爱吉祥的心理,取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对于这类菜肴的翻译,一方面要设法译出菜的原料、烹调方式,另一方面,又要反映出中华饮食文化的情趣和意蕴。 如:
牡丹鲜虾仁 Fried Shelled Shrimps with Crab Roe
芙蓉鸡片 Fried Chicken Slices with Egg-White
炒玉兰片 Stir-Fried Bamboo Shoot Slices
全家福Happy Family ―― A combination of shrimps, pork, beef, chicken, lobster and mixed vegetables with brown sauce
大救驾 Dajiujia ―― Shouxian County’s Kernel Pastry
四、结语
人类的餐饮文化及语言的共性为菜谱的翻译奠定了语言的可译性基础。但中西文化的差异又给菜单的翻译带来了巨大障碍。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中餐菜名寓意深刻,这更增添了中餐菜单的英译的难度。中餐菜单作为一种信息类语篇,其预期翻译目的是让外国客人能够看懂菜名,方便外国客人的用餐,同时增加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因此翻译菜单时既要注重每道菜的实质内容,又要讲求美感,考虑读者的认知和心理,使他们在了解菜肴的原料与做法的基础上也能体会其中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M]. Shanghai Foren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曾武英:谈中餐菜单的英译方法[J].饭店实务.2003,(1)
[5]葛正明:荷兰专家谈饭店和菜单的译名.中国翻译.1995,(6):40~44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6
关键词: 文化生活 中华民族 俄罗斯民族
同样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及社会历史进程的不同和差异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生活模式。研究两国的饮食文化不仅有利于促进中俄文化的发展,更能为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一、两国文化的起源
文化这一概念历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会有相关的文化综合体出现,然后经过一代一代人的不断继承、发扬、改进和积累,形成一个逐渐趋于成熟的文化综合体模型。这个过程告知我们文化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拥有自己种族延续历史过程的鲜明特性。每个民族在不知不觉中都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殊文化并且在不断继承和发扬。
1.中国文化的起源
经过五千年的风雨洗礼,华夏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华夏文明不断发展延续、创造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先后经历了巫山人——元谋人——南田人——北京人——山顶同人几个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三大文化区:河洛文化区、海岱文化和江汉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了第一次全国大融合。到了秦汉之际,由于秦始皇一统天下,通过战争消除了北方的威胁,终于形成了地域包括长城以南,有共同文化、共同语言的汉族。以儒、道、释为支柱诸子百家并行发展的思想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时期的封闭落后,但如今已与世界文化接轨并不断发展。
2.俄罗斯文化的起源
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9至13世纪古罗斯民族时期。因为俄罗斯特殊的地理位置——毗邻欧亚大陆各发达的国家,地理位置相对开阔,与外界有一个广泛的联系,所以自古罗斯民族至今俄罗斯民族在熏陶西方文化、沐浴东方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其特有的中西合璧的文化概念。
二、中俄两国饮食文化差异对比
吃穿住用行是一个人存活在这个时间最基本的要求,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不能离开这些。这其中吃又排在首位,即饮食。吃什么、怎么吃,一个地区或者民族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而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的差异很自然地就成为两国民族性格差异的一种外在表现。
1.中国的饮食文化
(1)酒文化。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时期,且种类繁多,是中国文明的标志之一,有深厚的内涵。意境说:中国人饮酒讲究意境,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就酒醒花前坐、酒醉花下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品德说:中国人喝酒讲究酒德,即喝酒、敬酒是要有礼有节,“酒能养性亦能乱性”。
(2)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世界闻名,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喜欢喝清新淡雅的绿茶,用沸水冲泡,香气四溢,再配置以茶道器具特别是紫砂壶一类,充分体现了清新淡雅之意境及君子之风。
(3)食文化。中国的食文化讲究博大精深。中国人注重菜品的精致和丰富,招待客人往往是一桌丰盛的菜肴方见主人的热情及对客人的重视,例如满汉全席在极尽奢华的同时,也展示出主人对客人的重视程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一道菜便诠释了一种文化理念和内涵。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与时代、地域、技法及喜好程度等划分开来。例如在中国比较闻名的各大菜系之分。中国饮食文化讲究的是慢补调养之说,阴阳五行、荤素搭配。
2.俄罗斯饮食文化
(1)酒文化。俄罗斯的酒伏特加起源于水,人们赋予酒“生命之水”一说。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处于高纬度,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俄罗斯人用酒来取暖,抵抗严寒。伏特加是俄罗斯的一种民族品格象征。自由说:俄罗斯人喝酒豪迈、大方,不劝酒直到喝倒为止,希望在酒的世界中摆脱束缚、得到解脱。逃离说:俄罗斯人喜欢喝烈酒,希望烈酒能麻醉自己甚至是麻痹自己,以逃离生活、远离尘世。
(2)茶文化。俄罗斯的茶文化历史并不长,直到十八世纪茶叶才在普通百姓中传播开来。俄罗斯人喝茶喜欢味道相对较重的红茶,再配以砂糖、方糖、巧克力等用茶炊引用,展现了俄罗斯人独特的民族性格。
(3)食文化。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高纬度,所以一般人都喜欢喝烈酒,除此之外俄罗斯人还喜欢油大味厚、味道浓重的食物。他们以面食为主,用黑麦烤制的面包,即大列巴。在中国哈尔滨的一些大商场中会出售一些名为俄罗斯列巴的大型软面包。但是一些从俄罗斯回来的人经常说这样的列巴不正宗,正宗的还是那些黑黑的可以打碎茶杯的大面包。除此之外,鱼子酱、酸牛奶、咖啡等是俄罗斯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虽然俄罗斯的传统美食不如中国一样精致,但是在粗犷、随便的背后诠释了俄罗斯人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三、结语
中国和俄罗斯在世界历史和文化中都在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文明支系。虽然,文化习俗和文化生活有差异,但是两国之间、两个文明支系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认同。我们应把这种精神文明的认同构建成两国共同发展的深层次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洪玲.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
[2]王敏,孙凤波.中俄茶文化之管窥[J].伊利教育学院学报,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