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业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印刷行业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印刷行业问题

印刷行业问题范文1

包装印刷行业VOCs的排放现状与产生环节

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数据,如表1所示。2014年,在出版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和其他印刷品印刷中,包装装潢印刷的增长率最高,在其他印刷方式已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包装印刷还在持续增长。2014年,全国包装装潢印刷企业营业收入8764.62亿元,比上年增长7.53%。利润总额531.34亿元,比上年增长7.53%,可见包装印刷发展前景较好。

在包装印刷发展前景较好的大环境下,包装印刷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有由VOCs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据相关统计,我国约有包装印刷企业15万家,包装印刷产值占印刷行业总产值的30%,然而其VOCs排放量却达到了印刷行业总排放量的80%左右。此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家环保部门的关注,在相继出台的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法规中,多次将包装印刷列为重点治理行业。包装印刷行业VOCs排放的管理控制已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包装印刷行业采用较多、造成污染最为严重的印刷方式是凹版印刷,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印刷方式,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可将凹槽内的油墨直接转移到承印物上。印刷成本较低、印刷质量高,能真实再现原稿效果,具有层次丰富、清晰、墨层厚实、墨色饱和度高以及色泽鲜艳明亮等特点,这也是包装印刷行业选用凹印的主要原因。

下面就以凹印为例,从包装印刷行业凹版印刷中使用的油墨、设备、工艺方面详细地分析包装印刷行业的VOCs是如何产生的。

1.油墨

目前,在大多数包装印刷企业中使用的油墨是溶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一般是由颜料、连结料、溶剂和辅助剂组成的。其中溶剂主要是醇、酯、酮、醚、芳香烃等造成VOCs污染的有机化合物。溶剂型油墨的干燥主要是依靠溶剂的挥发,因此在油墨的干燥过程中,这些能够引起VOCs污染的有机化合物就会挥发到空气中,进而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设备

在大多数企业中,凹版印刷所用的干燥和通风设备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会导致溶剂残留量过高,进而导致污染严重,VOCs严重超标。此外,许多包装印刷企业采用的还是开放式的刮墨刀系统,在印刷过程中开放式的刮墨刀系统刮刀更换时间长、刮墨质量差,而且容易造成油墨飞溅,溶剂挥发直接进入到凹版印刷车间,产生VOCs环境污染,危害员工的身体健康。

3.工艺

凹版印刷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印前准备、印刷和印后处理3个部分。在凹版印刷过程中油墨黏度的调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产生VOCs排放的主要环节,凹版印刷中油墨黏度的调节主要采用加入溶剂的方法。据相关统计表明:1台薄膜凹印机,印刷速度300米/分,每天有效运转时间为20个小时,薄膜幅宽1米,每天的产量为36万平方米,以凹印工艺的平均耗墨量为每平方米7克计算,需要消耗油墨2.52吨。凹版印刷过程中需要以一定的比例(一般为1∶2)加入溶剂调节油墨黏度,那么,在消耗2.52吨油墨的同时还需要消耗3.78吨溶剂。由此可见,在凹版印刷过程中产生的VOCs排放量是惊人的。此外,在印后处理工序中均会不同程度的加入一些溶剂等进而增加了VOCs的排放量。

管理控制

为降低包装印刷行业VOCs的排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推进绿色印刷,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在绿色环保,降低VOCs排放的大环境下,绿色印刷为印刷行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环境保护部和原新闻出版总署从2009年开始逐步实施绿色印刷推动工作。2010年9月14日,环境保护部与原新闻出版总署签署了《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国推进绿色印刷实施工作正式启动。包装印刷企业更应该加快绿色印刷的步伐:①用新型环保油墨代替传统的溶剂型油墨。绿色材料的使用,是绿色印刷迈出的重要一步,用新型环保油墨取代溶剂型油墨是包装印刷企业推进绿色印刷的必然选择。②采用封闭式的刮墨刀系统。由于现今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包装印刷企业对印刷作业环境的要求也日趋严格,封闭式刮墨刀系统就成为了企业的必然选择。③添加溶剂回收装置。在包装印刷行业VOCs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溶剂的挥发,目前许多包装印刷企业并没有溶剂回收装置,这就使得苯烃等有害物质直接散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并危害人类健康,不利于包装印刷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添加溶剂回收装置,企业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使得员工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员工的工作热情自然高涨,生产效率必然会得到提高。

2.加大研发力度,鼓励技术创新

虽然绿色印刷在包装印刷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新型环保油墨已部分取代溶剂型油墨,环保节能的设备已经在使用,然而在包装印刷企业中溶剂型油墨依旧占主导地位,干燥、通风设备造成的溶剂残留量过高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成本太高、管理不到位、技术有待提高等皆有可能,但新型环保油墨较溶剂型油墨在附着力、干燥性、色密度等印刷适性较差,环保节能设备还存在一定缺陷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研发出既环保又与溶剂型油墨印刷适性相匹衡的新型环保油墨,如何进行设备的进一步创新,成为了包装印刷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加大研发力度,迫在眉睫。

3.行业协会实施监督

包装印刷行业VOCs排放的管理控制与行业协会的监督是分不开的。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包装印刷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不断加剧。在2015年亚洲印刷展览联盟会议上,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宣布成立“绿色印刷及VOCs治理委员会”,彰显了包装印刷行业的决心。行业协会不仅对企业起到了监督作用,更是企业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行业协会,不同的包装印刷企业可以探讨绿色环保材料的研发和使用、交流先进的VOCs治理技术,推动企业共同进步,向着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努力。

4.政府扶持

印刷行业问题范文2

论文关键词:经济增长;电力供应;印刷业发展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电力供应,不仅仅是关系到电力行业发展市场的问题,还关系到我国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状况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动力的重大问题。从当今世界发展瓶颈来看,能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如何有效利用能源也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研究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自然必须从能源能否及时足量的供应开始。印刷行业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印刷业的发展需要有足量的高质电能的供应,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就成为今天我们讨论的内容。面对我国目前部分区域出现电力供应普遍不足的局面,这也提醒了相关部门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在电力系统内部建立健全的应急保障措施。做好印刷行业的电力供应和谐的前提就是增加对电力行业需求和印刷行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和预测。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目前,各国都在积极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电力需求预测,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综合,各需电量终端部门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致,预测值也越来越精确。综合中外研究动态,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电力供应的研究一直是电力产业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且研究的方法也越来越科学合理,且更加偏向于实证分析,所以本文也将用计量经济学的新方法来研究电力供应与印刷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印刷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电力消费快速增长。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电力消费。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印刷行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不仅在行业内部细分的领域多样,还涉及到很多相关行业,可以说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而且历史悠久的产业体系。从古代印刷术发明以来,印刷的发展就一步一步深入到生产、生活中,一步一步成长、发展,而形成一个大行业。

改革开放后30年来的稳步发展使中国的印刷行业已经完全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印刷业的基本格局呈现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为中心点状分布。在整个印刷行业内部有,已经发展出最快的包装印刷,包装印刷依赖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三大印刷产业带:为广东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与印刷行业,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印刷行业,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印刷行业。

2009年1月到11月,中国印刷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457,261,000元,同比增长13.58%,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7,300,217,0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27%。

2010年1月到11月,中国印刷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2,261,749,000元,同比增长22.45%,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2,187,366,0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46%。

三、电力消费与印刷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电力供应结构的变化,如果不能保证电力的有效供给,将给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以此肯定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冲击。从印刷业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印刷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用电量的快速拉升,这也带来了电力需求量的急剧上升。面对电力需求紧张的局面,相关部门亟待积极发展“无污染、绿色”的电力服务业。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配电网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问题愈发突出。在印刷行业进入电力需求紧张的时候,如不能保证电力的有效供给,将进一步限制国民经济的发展。

为了得到充分的改正依据,首先我们根据对电力供应和工业发展的模型关系,得出电力供应在印刷业的重要地位,我们也有理由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对应的电力消费量会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转贴于

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电力供应和印刷业发展的关系。当前我国印刷行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已经离不开供电的保证,同时带来的经济实力发展也为我国电力发展提高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广阔市场。综合各方资料,电力供应和印刷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既证明了前面模型和科学合理性,也表明电力行业的发展可以很好促进我国印刷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或者说电力工业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本文采用针对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以我国电力供应与印刷业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理论方法、各种实证分析和模型分析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观点:

1、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调整,在国家鼓励发展文化产业,印刷行业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面对产业的升级换代,必须做好电力的有效供应才能保证印刷的稳定快速增长。

2、本文通过理论研究验证了电力供应和印刷行业之间具有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印刷业创造的生产总值每增加1%,用电量就增加1.38%。这个结论说明我国已经进入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的时期,从国际范围看,并结合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是一些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进程中普遍经历的现象。以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无论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还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长方式转变、协调生态环境和建设,都将会推动电力消费增长超前于经济增长,所以电力供应必须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保证对印刷行业的电力需求的有效供给。

3、为了反映我国电力消费结构未来的动态变化,本文也通过引用灰色预测模型的理论,分析了我国印刷业发展趋势预测和趋势关联,并做了进一步的比对之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印刷行业快速崛起和发展的明天,只要能有电能的有效供给,印刷行业乃至整个经济局势都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二)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的有效供应,我们首先可以通过改善电源布局,通过关停小机组,对设备相对先进、规模较大的可以考虑进行改造兼并,加装一些去污设备,使电源真正做到节能高效;其次,可以改善电力消费结构,在印刷业中,需要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增加高科技技术的应用,降低能耗,同时还要发展印刷业集中地的绿色能源的建设,只要通过以上一些措施的集中体现,完全可以实现电力工业与印刷业发展的平衡。在人们的环保意识越发强烈的今天,只有通过区域绿色电能的自给才能保证区域的稳定供电。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如风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等,这些设备能把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转化成电能,这就是绿色电力的概念。相关部门可以就近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质能汽化发电和小水电等绿色能源发展区域的供电,这对整个印刷行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印刷行业问题范文3

在“走向未来!印刷工业4.0”的口号下,大约150位专业人士探讨了印刷媒体业如何能够利用数字时代的问题。

“当印刷机和骑马订联动线能够自动相互通信和交换生产数据时,这对印刷业意味着什么?”这句话曾写在2016年11月在海德堡印刷机公司(维斯洛赫)召开的印刷工业4.0专业会议的请柬上。

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印刷机和骑马订联动线之间的通信,不仅意味着通过价值链所有环节的印刷过程全面自动化,而且也意味着优化的生产计划和实现新的预防性维修的可能性,以便使停机时间最短。

另一个关注的问题是:当印刷服务商与其客户在数字和透明的平台上相互建立业务关系时,其结果是什么?回答只能是:商业往来和技术生产流程在印刷厂内更加密切衔接,客户关系和业务模式将彻底改变。

印刷和媒体协会(VDM)经理Alexander L?geler说:“工业4.0对印刷行业具体意味着什么,至今尚无最终的定义,因为企业尚处于认知阶段。”

在会议过程中,概括出了两个重要的认识:一是由传统印刷厂向现代通信服务商发展的趋势;二是客户基于IT的界面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IT基础设施

《德国印刷者》杂志总编Bernhard Niemela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呈现“一系列极好的机会”,这也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他补充说:“或许在我们行业的机会比其他行业更大,因为我们很长时间以来就使用数字化数据工作,不必从零开始。”因此,未来几乎没有一家印刷厂能够回避构建IT基础设施的问题。

占据通向客户的接口

斯图加特传媒学院的KLaus Thaler教授这样描述“印刷4.0”:“作为模式转换是恰如其分的,老的游戏规则在转换时被打破并完全重新定义。”大家一致认为,数字化意味着比数字印刷或印刷过程的自动化更为广泛。Thaler教授称:“我们不足以说‘我们能很好地印刷’”。事实上,印刷企业必须提供远远超过印刷技术的服务。

斯图加特媒体物流服务商Torben Schanz确信,最重要的是,借助于门户网站占据通向客户的主机接口。他认为:“我们作为纯粹的印刷者和供应商是可以互换的,但是如果我们得到了网络上通向客户的接口,那就不能互换了。”

智能利用客户数据

柏林Laserline在线印刷厂的Steffen Setzer的看法更进一步:“我们必须把所有过程围绕客户进行联网,主要体现在服务方面。”随着数据的智能利用,现今可以把很多事情可以引入正确的方向。Steffen Setzer强调说:“谁有数据,谁就有客户。”他把目光投向了客户关系的数字化未来。

自动化、导航的印刷

海德堡印刷机公司在其“智能印刷店”范围内提供一系列用于自动化印刷和接口管理的组件。利用海德堡在drupa 2016推出新的“Push to Stop(一触而就)”操作理念,印刷过程由软件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自主进行。就如同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一样,整个设备系统将实现无人操作。只有当绝对必要时,操作人员才介入印刷过程。

印刷行业问题范文4

论文摘要:浙江印刷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借助长三角的地理优势和地区经济优势,已逐步形成了健康有序的印刷市场,然而印刷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值得引起关注。本论文阐述了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义乌地区印刷行业的现状,分析了印刷生产过程产生环境污染的根源,探讨了治理污染的相关措施,提出了绿色印刷是浙江印刷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的观点。

Keywords:Zhejiangprinting;environmentalpollution;greenprinting;developingcountermeasures

Abstract:Zhejiangprintingindustry,withgeographicadvantagesandeconomicadvantagesofYangtzeRiverDeltaregion,hasgraduallygrownintoahealthyandorderlyprintingmarketafter20years’development.However,theenvironmentalpollutionissueposedbyprintingshouldalsobetakenintoaccount.Inthispaper,thepresentsituationofprintingindustryofHangzhou,Ningbo,WenzhouandYiwuinZhejiangProvincehavebeenintroduced,therootofenvironmentalpollutioncausedbytheprintingproductionprocesshasbeenanalyzed,andthecorrelativemeasurestotreatthepollutionhavebeendiscussed.What’smore,theideathatgreenprintingistheinevitableway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printingindustryhasbeenputforward.

印刷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印刷产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制造产品并为产品提高附加值的同时,该行业也毫无例外地面临了环境、资源等问题。如何走环保和效益双赢的道路,已经成为一个行业长盛不衰的关键。

从2007年7月到2009年2月期间,笔者一行对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影天印务有限公司,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宁波三和印刷有限公司,宁波厚业印刷厂,宁波翰诗印刷有限公司,温州海宝印刷有限公司,温州龙港信睿印刷厂,义乌雅昌印刷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走访,并在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影天印务有限公司,宁波三和印刷有限公司,宁波翰诗印刷有限公司进行了实习。

1浙江印刷工业现状概述

改革开放之前,浙江省印刷企业共有300余家,总产值约2亿元,利税约4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2007年上半年,浙江省已有各类印刷企业20575家,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297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7666家,从事年画挂历专项印刷的企业125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5633家,复印、打印、影印企业6854家。浙江印刷企业年产值约450亿元,约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从业人员36万人[1]。从《印刷经理人》最新公布的“2007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来看,浙江有13家企业进入排名,数量位居广东与香港特区(29家)、上海(19家)之后的第三位。其中,10家为包装印刷企业,3家为报纸及出版物印刷企业。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浙江印刷工业蓬勃发展的现状,而且,在温州、宁波、义乌等地,印刷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

浙江印刷行业主要以民营印刷企业为主,无论是在报刊印刷、商业印刷还是包装装潢印刷,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区域分布不匀、产业园区分散的现状,浙江印刷行业积极发挥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致力于产业区块的建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壮大产业链结构。

1.1杭州以出版物为主

“亚洲包装中心”2003年3月落户杭州,这是一个集制造、科教、研发、信息、贸易、会展、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世界性产业中心。该中心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包装龙头企业的集聚,形成了集成效应和集聚辐射功能。国际资本和行业巨头也纷纷抢滩浙江,使浙江印刷业成为了中国的一个巨大亮点,培育了一批世界品牌和跨国公司,形成了资源共享、产业集中、科技领先的整体优势,带动了浙江乃至全国印刷产业的飞速发展。

2003年杭州市工业兴市大会上,市政府提出了杭州要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口号,确立了五大重点产业,印刷产业位列其中。

随着2008年浙江义务教育教材综合出版生产基地的成功建设,完善了以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书刊出版物生产基地,使杭州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出版物综合生产加工基地。同时,也造就了浙江影天印业有限公司、杭州富春印务有限公司、杭州钱江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杭州东联印刷有限公司等众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新生代印刷企业。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浙江曙光印业有限公司、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在2006、2007两年入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

1.2宁波以文具、纸塑、扑克、邮件票据为主

目前,宁波已形成以宁波市区、鄞州区、慈溪市、余姚市为四大核心区域的五大特色产业区块,即:以宁波市区、北仑、大榭、镇海区域为主,形成了纸箱包装和塑料包装印刷区块;以鄞州区、宁海县区域为主,形成了文具印刷区块;以慈溪市、宁波市区、奉化市区域为主,形成了扑克牌印刷区块;以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区域为主,形成了邮件、票据印刷区块;以宁波市区为主的金属印刷区块。浙江广博集团有限公司和宁波亚洲中华纸业有限公司成为2007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的上榜企业。

1.3温州以食品包装、商标印刷、挂历、笔记本为主

印刷产业是温州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企业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全市从1998年开始在印刷企业较集中的县(市、区)建设发展印刷工业园区,并凭借“中国印刷城”提升区域品牌。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建成数个印刷园区,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企业单体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问题较多、发展周期较长和印刷业务来源不足等问题。有“中国印刷城”美誉的龙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截至2005年,包装印刷已经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34.4%,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行业结构。1997年以来,先后规划和建设了苍南县包装示范印刷工业园区、小包装印刷工业园区、城东综合工业园区和塑编工业园区。其中,包装示范印刷工业园区规划5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用地560亩,19家入园企业全部建成投产;二期用地330亩已经开工建设;三期550亩,正在加快园区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城东综合工业园区一期、二期、三期项目2300亩用地,正在开工建设,入园企业已达41家。小包装印刷园区用地205亩,有180多家企业已迁入生产[2]。总之,包装印刷已经成为龙港镇的第一大行业,该地区的新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立可达包装有限公司成为2007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的上榜企业。

1.4金华义乌以年画挂历、包装装潢、文化用品、工艺品为主

伴随着中国小商品市场的稳步发展,也推动了义乌及周边县市的服装袜业包装、纸制品加工、挂历印制等印刷市场的发展。据统计,目前金华地区拥有大小包装印刷企业3000多家,包装印刷企业数量和包装印刷业产值都在逐年持续增长。无论是在平版印刷、柔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及标识印刷,还是在数字印刷、纸业及其他特种印刷方面,发展都相当均衡。义乌目前拥有828家印刷企业,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产值达60亿元[1]。印刷产业已成为义乌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并成功取得了“中国商品包装印刷产业基地”的称号。

2浙江印刷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印刷产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背后,存在着许多的环境问题。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印刷企业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006年9月,日本印刷界率先审定绿色印刷工厂的标准,并使用绿色GP(GreenPrinting)作为绿色印刷的认定标记。相比之下,我国在这一方面相对比较滞后,目前还没有形成一部专门的法律条文,来控制印刷污染物如挥发有机物等的排放。浙江印刷产业在不断推动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比较明显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下几点是笔者对浙江印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初步探讨。

2.1印刷材料污染2.1.1油墨

油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料,油墨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目前印刷工业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目前,世界油墨年产量已达300万吨,每年由油墨引起的全球VOC污染排放可达几十万吨。我国油墨工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每年约为22万吨,居世界第4位。油墨中大量采用有毒的芳香类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作为稀释剂,一方面直接导致了印刷作业场所VOC超标,危害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挥发到臭氧中的VOC与NOx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形成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刺激人体肺部,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甚至形成比二氧化碳更严重的温室效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另外,残留在溶剂中的某些有毒物质会从食品包装物迁移到食品中,间接损害人体健康。

除VOC之外,油墨颜料中不溶于水和介质中的铅、铬、锡、汞等金属的毒性也不容忽视。

2.1.2胶片及显影液

虽然目前已有许多企业采用了CTP(Computerto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和数字打样技术,但是,在绝大多数的地区,为数众多的企业仍然在沿用传统的CTF(ComputertoFilm,胶片制版技术),照排机还是占据着印前制版的主要市场。而照排机中银盐胶片的使用必然会带来环保问题。定影液中的银离子随废液排出后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尽管业内有少数人在做定影液回收工作,但回收的总量却相当有限。显影剂中的对苯二酚等也是对人体有害的药品,长期接触容易造成毛发脱落、皮肤发红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引起眼部疾病。

2.1.3承印材料

纸张是最主要的承印材料,目前造纸业广泛采用工业造纸法,不但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造成水土流失、气候变差,而且需要大量采用烧碱、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液等,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近几年来,塑料包装材料的用量在不断上升,也对环境构成了威胁。

2.1.4印刷及印后加工工艺

胶印凭借在阶调层次复制方面所独有的优良性能,以及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在我国整个印刷工业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事胶印的企业需离不开相关的化学药液,环境压力日渐突出。主要的危害来自油墨、润版液、调墨剂和清洗剂等,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加上这些物质大多是专利配制的产品,其化学成分一般不会在原装容器上标明,所以对环境的污染更不容乐观。在美国,行业规定截止到2008年1月清洗剂在使用过程中挥发的有机物不能超过100g/L[3]。凹印不仅油墨挥发性强,而且塑料、装饰纸等主要的凹印产品都需要经过一些特殊处理工艺,如装饰纸的浸胶工序,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损害。丝印油墨种类繁多,有了丝印,印刷品的色彩效果可以用“惊艳”来表示,但究其制作过程,却是付出了辛酸的代价。

印后加工所使用的覆膜材料、上光油材料等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2.2设备噪音污染

在印刷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如印刷机、折页机、模切压痕成型机,与直接制版机相配套的空气压缩机等,都会产生噪音,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噪音有损听力,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和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目前,噪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公害,许多国家已把噪声治理列入劳动保护的重要内容。

2.3废品、产品回收污染

现在,消费者对印刷产品的外观装潢要求越来越高,塑料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也随之越来越广泛。

在书刊印刷和包装印刷中,人们广泛使用覆膜工艺,来提高印刷品档次和商品附加价值。覆膜确实可以有效地提高印刷品的外观效果、表面光泽度和强度,还可起到保护作用,使之具有一定的耐高温、防水、耐磨、耐酸碱等特性,延长印刷品的使用寿命。但是,大量采用覆膜工艺造成的结果是,在废品回收处理过程中,由于无法很好地将纸张和塑料薄膜进行分离,特别是即涂型覆膜材料,造成回收困难,再生率低,加快了资源的消耗。另外,塑料不溶于水,在自然环境中极难降解,如果不加任何处理便直接抛弃,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废弃物就近烧毁,就会产生大量的毒性气体,造成环境恶化。

总之,与塑料相关的印刷产品基本上都是固体污染源之一,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对象。

3印刷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分析

浙江印刷产业借助经济强省、市场大省和文化大省的平台优势,以及处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有利条件,近十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但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广东、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相比,浙江印刷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环保治理方面亦是如此。

3.1市场工价偏低,环保投入不足

浙江省的中小印刷企业数目偏多,低水平印刷能力相对过剩,高水平印刷能力相对不足,导致了低水平平台上的激烈竞争。而竞争中的主角就是价格。由于同质化现象司空见惯,差异化却因专业人才的溃乏而十分困难[4],直接导致了价格大战愈演愈烈,印刷工价越来越低,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在这种企业为了生存相互肉搏的情况下,绿色印刷的推广必定会遇到重重的困难,毕竟,为环保买单势必就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许多印刷企业为了节约开支,降低成本,不断削减预算,从而导致了污染治理的投入不足。

3.2技术设备落后,污染超标普遍

浙江的众多中小型印刷企业,由于受企业规模、技术设备、生产成本、人员资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未能及时引进比较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前沿的生产技术,技术设备落后。这些传统的、繁琐的、落后的印刷工艺,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印刷过程中有毒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和排放。

3.3管理人才欠缺,资源利用率不高

中国政府提出,力争在2010年把中国建成“全球重要的印刷基地”。中国印刷业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就是人才的培养。浙江印刷业同样面临着人才紧缺的严峻考验。印刷企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发展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德国高技能的技术人员一般占印刷企业员工的40%,在中国却不到5%,浙江的比例尤其严重编低。相对于浙江省印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言,存在着很大的人才缺口,尤其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在印刷行业的应用,更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5]。生产管理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新技术推广困难等因素,将直接导致印刷生产工艺中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生产资料的过渡浪费。

3.4企业环保理念不强,员工环保意识淡薄

一个企业的理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性质与方向,规范着企业的生产行为,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许多企业只顾着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却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将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液未经处理,就肆意地排放到江河、湖泊中,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企业长期保持这样的理念,势必会影响到员工的认知水平,使员工的环保意识淡漠,并在将来的生产过程中形成恶性循环。

3.5行业管理不到位,未发挥应有的监导作用

全省各级印刷行业管理部门,尚未颁布和实施切实有效的行业管理制度,行业协会也未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缺少对浙江印刷行业的整体化、系统化调控。由于他们对生产过程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没有进行详细调查、劝导并上报环境局和政府部门,从而滋长了这些企业的侥幸心理。

4实施绿色印刷的发展对策

以上是我对浙江印刷工业中存在的诸多环境污染问题的简单探讨。那么,作为印刷的主体,印刷者应该担当起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我们又应该为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做些什么样的工作呢?就这两个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实现印刷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提供一定的参考。

4.1发展新型油墨,提高环保力度

油墨在印刷中必不可少,而且用量很大,如何减少油墨对环境的影响,关键在于开发、使用无污染的新型油墨。目前的环保油墨主要有水性油墨、辐射固化油墨、生物油墨、醇溶性油墨及其它新型环保油墨。例如,水性油墨以水和乙醇为溶剂,VOC的排放量极低,对环境污染性小,对人体健康无危害,是目前所有印刷油墨中唯一经美国食品药品协会认可的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利用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使油墨从液态变为固态,并成膜干燥,这种油墨的污染物排放也几乎为零,绝对是节能环保型的绿色材料。

国内的印刷企业可以借鉴美国生态印刷公司(Ecoprint)的做法。该公司在长期的探索中,通过与油墨生产商、造纸厂和其它一些材料供应商的协作,创建了自己的生态油墨生产线,从油墨中去掉了危害环境的成分,并开发了无污染的润版液替代品。

4.2推进产业进步,加大技术改造

印刷企业如何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印刷质量的同时又能兼顾环境保护,关键在于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按照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CTP、直接成像印刷、数字印刷等前沿技术。尤其是CTP技术,与传统印刷技术相比,减少了生产程序,缩短了工艺流程和作业时间,使印刷生产更加绿色化,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而且,企业从现有的CTF走向印前全数字化的CTP,技术上并不困难,只要有专业人员在改造过程中加以适当的指导即可。高校与企业联手,就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子。

4.3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循环利用

印刷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资源不合理利用(如油墨、纸张、溶剂等)的情况,某些落后的生产工艺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品废料,如何减少这些废料的数量,有效地提高重复利用率、回收再生率,有效地降低废料的处理费用,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尺度之一。无论政府或企业都应该对资源回收再利用工作给予重视,如日本为了强化容器包装回收利用法的实施,除成立了容器包装回收利用协会外,凡是与容器包装相关的行业和产品也都建立了协会等机构[6]。

印刷企业回收物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收使用。对于包装材料,如木箱、编织袋、纸箱、纸带、捆带、捆绳等,都可以直接加以回收利用。

2)回收后再生使用。对需要再生利用的排放物,印刷企业可以直接将其分拣、出售,由物资回收企业收购后进行统一的再生处理,重新制造原物品,也称回炉复用。比如印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印品;纸张、塑料、金属等各种承印材料经裁切加工形成的切屑;使用过的印刷版材;报废的机器设备等。在日本等印刷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印刷厂的废料、废水和垃圾都得到了很好地再生和利用。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可在厂内循环使用;下脚纸是100%再生使用;各种垃圾分类集中后由厂内的废品处理站进行处理。如果这些设施能够在设计工厂时就一次到位,势必会后惠无穷[7]。

4.4贯彻环保理念,规范企业行为

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开始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ISO14000成为衡量外贸印刷企业取得环保水平的标准。作为印刷企业,应当深入贯彻环保理念,树立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努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积极利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来改善环境和防止污染,运用循环经济规律推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论证,努力做到环境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此外,全省各级印刷相关行业协会,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规范印刷产业管理,做好行业内的环保普查工作,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浙江天外印刷公司(以下简称“天外”)在这方面以实际行动为国内同行做出了表率。随着国内印刷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利润率不断降低,在这种形势下,天外一方面加强节约,在员工中倡导“节约每一滴油,每一张纸”的理念[8]。另一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技术改造降低了印刷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稳立浪头。

5结论

在浙江印刷蓬勃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索。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绿色发展规划,深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印刷之路。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行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瀚军,嵇俊.发展中的浙江印刷产业[J].印刷杂志,2008,(01):8-10

[2]谢尚巧.龙港工业经济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J].经济师,2005,(03):260-260,271

[3]JillRoth.GreenInnovation:Washingup[J].AmericanPRINTER,2009,(04)

[4]王东,卢家华,周健等.浙江省印刷市场竞争优势创造策略研究[J].消费导刊,2007,(13):21-22

[5]陈梅,徐维祥.浙江印刷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06,(06):12-14

[6]谭俊峤.印刷业必须走绿色印刷之路[J].印刷世界,2008,(11):1-6

印刷行业问题范文5

一、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有利条件,奠定了做大做强我省印刷业的基础

从调研情况看,我省的印刷业经历了一个结构布局不断优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层次不断提升的发展过程。一是作为在出版业中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行业,我省印刷业在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整个行业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三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借助优越的地缘人缘优势,大力开拓资源集中的京、津、石印刷市场,初步呈现了石、保、廊、唐地区印刷业成片发展、集中度较高的布局,廊坊的三河市和保定市的雄县形成了出版物印装基地和塑料包装印刷基地。三是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我省印刷企业进入了由传统印刷、低层次小规模发展向现代印刷、集约化大规模发展的新阶段,涌现了河北正元国际包装集团有限公司、保定中画美凯印务有限公司、香河高氏纸制品有限公司、香河华林印务有限公司、涿州星河印刷有限公司等一批投资过亿元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印刷企业。

从我省印刷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前景广阔,机遇大于挑战。一是市场空间大。印刷业与新闻出版业、制造业、加工业等众多行业紧密关联,其产品在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及,渗透在众多行业和人们的生活之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增长,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商业印刷、票证印刷等呈现了规模化、多样化、高档次的趋势。我省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印刷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利好政策多。印刷业相对来说能耗较低、污染较少、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印刷企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属于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享受国家和我省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扶持政策和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三是区位优势强。我省环京津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同为我国印刷业的三大高地。北京集中了全国41%的出版社、20%的期刊社和10%的报社,书报刊出版总量占全国的30%-40%,如此大的出版资源为我省出版物印刷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地缘、人缘优势的我省印刷业必将加速与京津众多产业的对接,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四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小。在印刷业中出版物印刷占主体,本身有逆整体经济形势发展的特点。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印刷企业多与外向型企业关联度较高,而我省此类印刷企业很少,整体上受影响不大,生产经营比较平稳。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决定了我省印刷业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省印刷业虽然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外部条件,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我省印刷业在产值上与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相差数倍,在产业园区建设上,不仅没有他们那种投资数亿元、数十亿元的印刷城、印装园,而且也不如中西部的湖南、四川等省市气魄大。

(二)企业规模小、生产水平低。我省印刷业的突出问题在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缺少名牌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骨干企业。目前,全省的5777家印刷企业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5%左右,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2%左右,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仅有9家。如此多的低水平小企业,造成了一般印能过剩、恶性竞争严重、行业利润偏低、企业两极分化的局面。

(三)市场开发不够,技术水平不高。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出版物印刷量在300亿元以上,我省仅拿到不足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省内的印刷活源外流也很严重。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我省印刷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员工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近几年,印刷工艺及印刷设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要求工人不仅能够操作精密设备,而且要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在调研中了解到,能操作现代印刷设备的技能型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省印刷企业发展壮大的突出问题。

(五)利用外资少,开放度低。利用国外和省外的资金少,承接境外订单少,是我省印刷业的一个明显弱势。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省印刷包装业外商投资企业26家,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印刷品加工出口基本上是空白。

(六)印刷企业改革相对滞后。目前全省尚有300余家国有印刷企业没有改制,其中多数机制不活,竞争力不强,经营状况欠佳。不仅国企需要改制,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同样需要改制,解决企业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资本运营等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

(七)产业链条需要完善。一个完整的印刷产业链条,包括印刷物资供应、印刷设备制造、印刷加工、物流配送等诸多环节。从目前我省印刷业情况看,印刷物资供应、印刷设备制造和物流配送还是薄弱环节,影响着整体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效益。

三、推动我省印刷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进一步增强发展印刷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我省的印刷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呈现了规模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实力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排名第六位,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目前北京已形成了顺义、大兴、通州和海淀、朝阳五个印刷业集中区相连的印刷产业带;天津也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印刷业,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南方大型印刷企业已经开始北进争夺京津印刷市场;国外的印刷巨头也纷纷抢滩中国的高端印刷市场。这对我省大群体、小规模的印刷企业无疑是严峻的挑战。在此情况下,我们已不仅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是“逆水行舟,小进即退”。为此,必须站在保优势、保增长、促竞争、促就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大做强我省印刷业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常规,抢抓机遇,以大手笔做好河北印刷业大发展这篇大文章。只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和地区的竞争力,有利于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我们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唯有如此,河北的印刷业才能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步伐,在应对挑战中实现科学发展。

(二)优化印刷业结构,推动印刷业科学发展。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产业园区。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出版物印刷和出版物专项印刷在保证各市均有一定数量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环绕京津的廊坊、保定、唐山、沧州和石家庄五个市。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围绕区域中心城镇布局。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大力推进印刷产业园区建设。推广保定雄县集约式发展包装印刷产业园区经验,加快廊坊市组团式印刷基地、唐山迁安包装装潢基地和石家庄印装园区建设进度, 在全省形成若干个印刷包装产业集群和环京津印刷包装产业带,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印刷包装基地。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稳步发展出版物印刷,适度发展其他印刷品印刷,积极发展包装装潢印刷,优先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特色印刷和高附加值印刷加工企业,注重发展外向型印刷加工企业,积极引导印刷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现各种规模、档次、特色印刷企业并存和互补的印刷产业格局,促进我省印刷业多门类、多层次、多品种发展,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控制企业总量,转变发展方式。对现有印刷企业通过年度核检、行业标准、违规查处、市场竞争等措施,实施退出机制,严格控制能效低下、对环境有污染的小印刷企业的审批。对新上企业严把资质门槛和准入关口,严格控制出版物印刷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印刷企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重点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企业,促进出版物印刷数字化、联动化,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现代商业票据、智能票证、防伪票证。

(三)推进改革创新和技术进步,激发印刷业发展活力。一是加大改革力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国有印刷企业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引导民营印刷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股权多元化,大胆吸收外部资金,强化现代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有优势的民营印刷企业参与国有印刷企业改制,以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企业整合,建立印刷企业集团。二是推进科技进步。围绕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鼓励印刷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短周期的市场需求。三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制定和落实培训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多形式搞好印刷企业各类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培训。定期培训企业的法人代表和主要管理人员,努力造就一批懂政策、善管理的印刷企业经营管理专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引导印刷企业引进和用好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强与专业院校、技校或国内外知名印刷企业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高技能印刷技术人才,全面提高我省印刷技术水平。

(四)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优化印刷业发展环境。一是加强宏观调控。落实《全省印刷企业“十一五”总量、结构、布局宏观调控指导意见》,执行企业准入、市场准入、职业准入、岗位准入“四大准入”制度,运用法律、行政和市场手段,适度调控印刷企业数量,逐步淘汰一批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规模小、档次低的企业,做大做强一批骨干印刷企业。二是实施有效监管。建立和完善印刷业统计制度,不断提高印刷行业统计数据资料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建立省、市新闻出版局联网的网络审批、监管、查询系统,构建快捷、透明网络管理平台。加强对印刷企业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健全产品质量保障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提高行政效率。简化审批环节,省新闻出版局只负责新设立出版物印刷企业、包装装潢印刷企业、专项排版制版印刷企业的审批,对新设立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和打字复印单位的审批,下放由各设区市办理;出版物印制委托书备案交由设区市直接办理。四是强化行业服务。抓紧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出台有关扶持和促进印刷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行政审批受理中心,推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提供市场信息和业务指导,以优质服务促进我省印刷业大发展。

印刷行业问题范文6

近年来荧光增白剂因为致癌而备受关注,作为最常用的纸张添加剂,荧光增白剂的使用相当广泛。我国食品包装用纸和生活用纸的强制性标准明确规定不允许有荧光现象,而用于印刷办公等纸张并没有此类强制性规定。我们将部分纸样放置在紫外灯箱里目视检查,发现白度超过国家标准的纸样大多数荧光现象非常明显,如图所示:图1为白度为103%的复印纸在紫外灯下的图片,图2为不含荧光物质的涂布白卡纸与图1复印纸的比对。从图中可以看出复印纸在紫外灯下荧光闪闪,在触摸过程中发现其表面的荧光物质极容易向人体皮肤迁移且吸附较牢固。实验室发现在涂布纸和纸板的白度大多都在限量要求范围内,荧光现象不甚明显;复印纸、胶版印刷纸等非涂布纸大多数都添加荧光增白剂,由于未经表面后加工荧光物质迁移比较多,长期接触这类纸张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2降低至张白度的迫切性

2010年12月颁布实施的GB/T24999-2010《纸和纸板亮度(白度)最高限量》明确规定了常见14中纸张的白度限量要求。该标准的实施确实在造纸行业引起一阵风波,该标准规定涂布纸的白度应不大于93%,胶版印刷纸的白度应不大于90%。然而该推荐性标准在实施之后并没有起到杜绝白度超标的作用。原因是低白度纸没有销路,屡屡遭到退货。可见单独依靠造纸业内标准来限制纸张白度的目标很难实现。要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市场导向开始。

2.1“绿色印刷”认证的开展

201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揭开了我国绿色印刷发展的大幕,也为终结纸张高白度时代提供了契机。2011年3月,国家环境标准HJ2503-2011《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正式颁布实施,自此,绿色印刷有了明确的执行依据。该环境标准5.1.2中明确规定纸张亮(白)度符合GB/T24999的要求,中小学教材所用纸张亮(白)度应符合GB/T18359的要求。任何要开展绿色印刷的企业所采购的纸张必须符合上述要求。这一标准如同悬挂在过白纸张头顶上的一把尚方宝剑,将成为让纸张白度合理回归的有力保障。

2.2“绿色印刷”的成果及对造纸业的影响

“绿色印刷”开展两年多以来,到2013年底全国已经有大约300家印刷企业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基本实现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任何一种市场都不能靠制度来限制其发展,必须要建立良性的行业风气。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大多是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他们在此后对纸张的采购中必须遵守白度限量要求,同时在对白度过量有了新的认识后必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改善工艺、加大宣传等来弥补白度降低带来的冲击。只有这些大中型企业对于低白度纸张的采购才能改变造纸业的现状,最终推动造纸业与印刷业的绿色和谐发展。

2.3造纸业与印刷业亟待解决的节能减排问题

造纸业长期以来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饱受诟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修正)规定:限制新建单条化学木浆30万吨/年以下、化学机械木浆10万吨/年以下、化学竹浆10万吨/年以下的生产线。原料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使得必须通过整合资源、淘汰落后产能来寻求新的出路。新时期下节能减排、提高效率、通过技术改进走绿色环保之路是唯一的选择。而白度的降低可以减少漂白过程的能耗,节省各类化学药品的消耗,还可以提高得率,是顺应新形势的最佳选择。印刷业的能耗问题也日益突出,印刷企业承受原材料涨价,市场竞争激烈,过度印刷导致的污染处理费用高等各方面的压力必须开展节能减排。受绿色印刷的影响,一方面国家开始对于过度印刷过度包装进行限制。另一方面消费者开始意识到印刷只是文字图案的再现,应该遵循减量与适度的原则。即在满足信息识别、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是用量最少、工艺最简化的适度印刷。据悉开展绿色印刷以来我国整个印刷行业因实施节电、节水、节墨、节纸等环保措施,能耗及印刷材料损耗综合成本每年减少约5亿元。

3降低纸张白度的措施

3.1加强宣传力度,转变消费者观念

从印刷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到目前为止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依旧对白度偏好,普遍认为白度越高的纸张印刷成册后才显得精美、高端。在对于监督检验不合格企业的回访中也发现,有些印刷品是客户指定用超高白度的纸种来印刷。这也是现阶段印刷业和造纸业面临的一大矛盾。为此我们应该加大低白度纸张的宣传力度,在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公益广告,宣传绿色造纸的理念。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低白度纸张对视力的保护,对节能减排的贡献以及减少荧光增白剂使用量对人体的保护。

3.2企业推陈出新,优化工艺

造纸企业应该能够在降低纸张白度的同时能够调整工艺,不单纯的只是降低白度而是能够创新发掘出更好的适应性。在降低纸张白度的同时应该控制好尘埃度、油墨吸收性、印刷表面强度、施胶度、松厚度等关键指标,使得低白度新纸张能够胜任良好的印刷过程,得到色彩均匀、层次清晰的图案。尽量减少白度的降低对印刷效果的影响。印刷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发先进的数字印刷系统、色彩优化软件、环保型印后加工设备等方法来精确控制印刷过程、改善印刷效果,使得印刷产品在更适应于阅读的同时降低油墨等材料的消耗量。

3.3加强监督力度,健全标准体系

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应该重视纸张白度超标问题。对市场上出售的和企业生产的各类书籍、教辅资料、幼儿读物等应该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对白度开展定期抽查及专项风险检测;在各大书店、网上书城设立准入机制等方式来杜绝白度超标的印刷产品的流出。开展绿色认证要持之以恒,按照认证要求对已取得资质的企业要开展监督工作,对未取得资质的企业要进行充分宣传和督导。同时要健全各项标准体系,对新工艺新产品应该及时制定标准,将旧标准中对白度的要求由原来的“不小于”更正为“不大于”,从而限制纸张的白度。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