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1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互补与兼容。[1]
[关键词]饮食文化;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文化,关联极其密切。因而我们有必要先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阐述。中国文化自文明产生以后就以比较强烈的现实主义的思潮表现出来,伦理道德的色彩十分浓厚。综观我国五千年文化史,虽然封建礼教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不过人要吃饭总是天经地义,于是文化也只好向口腔发展。首先因为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这样促使中国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其次,由于中国文化追求完美,加上中国手工业的发达,使得中国的饮食加工技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追求完美的特征。即不仅要获得良好的感观享受,还要获得人生哲理等方面的理性享受。所有这些,使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如下特征:博大精深、烹饪技术发达、食谱广泛、饮食含义丰富。[2]
2、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
理性的西方人在饮食方面也十分理性,他们更注重的是食物是否营养。中国的食物注重的是色、香、味。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在一些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方人早餐喜欢喝果汁,平时吃饭也很喜欢吃蔬菜沙拉,很少与炒菜沾上边,并且生吃蔬菜加上点沙拉酱美味又不缺失因爆炒而失去的维生素。
二、中西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1、位置安排礼仪
中西方都讲究宴请的座位安排。中国的入座的礼仪是先请客人入座上席,一般先请年长者就坐根据辈分依次入座,中国人比较在意座位的安排,因为这个也象征的权利和地位,一般受重视的或者地位道高权重的会上上座,就像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一般来了尊贵的客人,主人都会说:“来来,请上座。”当我们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也不要弄出响声来更不要到处随便走来走去,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西方的入座礼仪也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这个场景我们也可以经常从电影里看到,西方绅士的男生和美丽的女士去约会就餐的时候,都会很绅士的拉开椅子让女士就座。就坐时不可玩弄桌上酒杯、盘碗、刀叉、楔子等餐具,不要用餐巾或口纸擦餐具,以免使人认为餐具不洁。
2、用餐礼仪
中西方对座位的安排都有各自的安排,面对用餐,那差异便是必不可少的了。
首先在上菜顺序上双方就有差异,中方的上菜顺序是汤、主食、餐酒、水果;西方的上菜顺序是菜和汤、水果、餐酒、主食、甜点和咖啡。
其次是餐具的差异,中方的餐具是: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西方的餐具是:刀、叉、匙、盘、杯等,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龙虾叉。西方的讲究比较多,有时候比较重要隆中的场合,餐具会有很多,他们会很仔细的分吃什么用什么刀叉。公用刀叉的规格一般大于使用刀叉。
最后是表示停餐方法的差异,中方:中国宴席中场停止了,我们可以把筷子放在碗上或者汤匙上,如果将筷子横放在碟子上,那是表示不再进膳了。西方:如果宴席需要中场休息,刀叉不同的摆法有不同的含义,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三、着装礼仪
除了以上说的礼仪差异之外,在着装方面中西方也有差异。在中国,人们在宴请别人或者自己被宴请的时候都可以穿着随便点,甚至可以T恤和穿牛仔裤都可以;但是在西方,一般比较高级的宴会,对人们的着装都是有要求的,我们平时看电影也可以看到,如果你的服装不正式是不给入内进餐的。所以在西方,一般高级的宴会,男士都要穿西装皮鞋和打领带,女士需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不可以穿休闲服去就餐的。这些虽然都是细节,一旦出错了就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结语: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让越来越多文化发生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就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它让世界的各个角落越来越靠近了,让中西文化在碰撞中不断融合。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其实也就是各国的文化的缩影,正向面对这些差异,会让我们以后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陈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研究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2
【关键词】文化;差异;中西方
什么是文化?历史上的所有的生活方式,包括显形的和隐形的,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这就是文化。中国是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西方社会经过几百年的社会历程,文化也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两方文化各具特色,虽有共通之处,但绝大多数的领域,中西方文化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下面我就几个比较突出的方面,分析一下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发展中最根本的核心。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日复一日的饮食中,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
首先,在吃什么上,中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人讲究食物要“色、香、味”俱全,把着重点放在了食物的外观和味道上。而西方人则不同,西方人十分注意食物的搭配与营养,比较注重其实用性。这两种饮食文化各有优劣。中国的饮食文化几乎可以称之为一门艺术,让人觉得吃饭是一种享受,身心愉悦。只是形式主义过于偏重,忽略了食物的内在营养和价值。西方的饮食文化是理性的。一天要摄入多少维生素多少蛋白质都是必须保证的,即使口味并不是那么好。所以它的特点是健康但却单调。
此外,在怎么吃上,中西方也存在着差异。中国吃饭讲究个热闹,人越多,气氛越好。大家共享桌上的菜肴,其乐融融。吃完后一个人请客结账的情况比较常见。而西方则大不相同。西方人讲究分餐制。各自有自己的餐盘,自己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不用顾及别人。结账也是AA制。这也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个性的尊重。
最后,在吃饭的方式上,中西方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人衣着整齐隆重,席间轻声细语交谈,不妨碍他人。而中国人穿着稍显随意一些,席间喜欢高声交谈,划拳呐喊,图个热闹。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大相径庭,所以在面对一些事情做出的反映和回答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西方人直率而东方人谦让,所以在对待称赞方面,东西民族的反映互不相同。在西方,人们能大方地接受赞扬。但是由于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便养成了谦虚谨慎的秉性,对待别人的称赞和表扬也往往采取自谦或自否的态度,否则就有骄傲自大之嫌了。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思维方式比较复杂。面对问题,喜欢想得很多,做决定时也顾忌很多。而西方人做事喜欢直截了当,说话直言不讳,实事求是。中国人是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小心翼翼,谨慎,不容易出差错,但有些时候不免有些拐弯抹角、捕风捉影、故弄玄虚了。而西方人的实事求是,直截了当固然省了不少时间,但有些时候欠缺考虑,事情做得不会那么完美,甚至,会把事情办砸。
三、中西方艺术的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也表现在艺术方面。最明显的,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油画的巨大差异。中国绘画旨在画外,而西方旨在画内。中国讲求意境美,绘画作品中大片、大片的留白,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不同的欣赏画作的人心中会形成不同的画面,不同的世界,让人觉得很美,很妙,妙不可言。而西方的油画注重色彩,讲求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色彩的明暗深浅是绘画的重点。西方的画家的著作多用色彩表现作品的张力。把情感、故事都蕴藏在画内。
中西方艺术方面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绘画上,还表现在建筑上。恰巧,中西方在建筑文化上的态度和饮食文化正好相反。中国在饮食上注重外观,而西方是在建筑文化上重视外观。中国建筑不一样,它比较注重精神和意境的塑造,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影射了两方人不同的性格特征。西方人崇尚激情,迷狂。而中国人喜宁静。所以西方建筑形式夸张,时尚,中国的建筑内敛庄重。
四、中西方节日上的文化差异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中国有自己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而西方有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感恩节、母亲节等。中国人和西方人节日里的风俗习惯很不相同。在礼物问题上中国人往往推脱一番再接受,而西方人都是当面打开,并欣然道谢。其实,抛却两方接受礼物的方式不谈,虽然节日的名称不同,还是有很多共通点的。比如中秋节和感恩节。都是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借这个我想说,虽然本文一直再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两者并不是冰火不容,在某些文化上两者还是可以交融的。
五、结论
其实,中西方不仅在饮食文化、思维方式以及艺术、节日上存在差异。在人际交往、风俗习惯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做这次关于现代社会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并不是旨在否定或肯定哪一方,而是了解对方同时反思自己。比如在饮食上,我们可以兼顾色香味的同时,也关注一下食物的搭配和营养。在建筑风格上可以追求多样化,西方简约时尚的风格可以适当引进。思维方式虽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发现西方人的闪光点,那就是简单直接,不拐弯抹角,不捕风捉影,故弄玄虚。中国人遇事往往考虑很多,这样反而走了不少弯路。简单,真的是一种不错的考虑问题的方式。总之,通过这次研究,希望能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吸收外来有用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国文化各加灿烂夺目,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刘捷,James Waters. 文化震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3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3-0017-02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这种具有不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被称作为跨文化交际。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来华投资经商、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将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由于地理位置和宗教等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饮食文化一种非语言文化,更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不仅能增加对外语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效地避免一些文化冲突和语言交际障碍,以达到增进了解、促进交流的目的。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受地域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中西方饮食观念也是不尽相同。西方人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重视食物的营养成分,讲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比如脂肪、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的摄入量和构成比例。甚至有的西方人会拿着科学菜谱去超市挑选自己的食材。在制作菜肴时,营养也是他们首先考虑的要素,其次才考虑菜肴的“色、香、味、形”等要素。西方人的这种饮食观念与西方整个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西方哲学思想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征,以事物之理为研究对象,而事物之理常为互相连贯的形上学理,从而结成了形上哲学。一方面,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了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心理学、方法论等方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方饮食文化的发展。西方饮食力求口味清淡,注重膳食均衡,早餐往往是鸡蛋、牛奶、面包再加香肠,营养均衡,热量充足;午餐往往是自助餐;晚餐通常是面包、香肠、牛排、炸鸡、奶酪等,简单又丰富。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料的数量和营养搭配,甚至在西方人的厨房里,经常可以看到天平、计量器之类的工具。纵然有这些用心的搭配,但在味道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则是一种感性或美性的饮食观念,注重饮食的感性和艺术性,味道是衡量菜肴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样,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哲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其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与连续性,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看成是既相互对立又互相联系的矛盾统一体。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菜系多样,口味丰富。对于菜肴的制作过程也特别讲究分寸,就是菜肴的整体搭配,追求菜料与配料和辅料的味道的完美融合,相互渗透。另外,中国菜肴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中国菜系具有百菜百味的特点,菜肴讲究味道的美好、融合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质量和丰富,甚至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厨艺。俗话说,“民以食为先,食以味为先”。中国人的饮食强调的是味道的相互调制,整体融合,追求的是一种在视觉、味觉、触觉上难以表达的“意境”。但是,中国菜肴不太注重菜的营养充分,以及合理搭配,他们认为只要口味好,便可称之为佳肴。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很快辨别出菜的“好坏”,分出菜的“优次”;然而如果要说出问为什么“好吃”,为什么“不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难以表达清楚了。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这也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的突出特点。
二、饮食对象的不同
在中国的汉字里,“菜”为形声字,与植物有关。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了六倍。中国的饮食以素材为主,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北魏的《齐民要术》是中国最早的素食食谱,里面介绍了 11 种素食。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日常食品,在平常的饮食菜肴中占主导,只有在春节或重大节日时,荤菜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这与佛教文化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把动物看成是“生灵”,视植物为“无灵”,这种思想表现在饮食生活上,则表现为主张素食主义,甚至延续到今天。但是,西方人一直秉承着游牧和航海部落的文化习性,生活方式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主张荤食主义,食物多是肉类和乳制品,如牛肉、鸡肉、猪肉、羊肉、以及牛奶、奶油、奶酪等等。这种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使得中西方人身体体形的变化,有人甚至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具体来说,西方人身体普遍健壮:个子高、腿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个子矮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西方人过量地摄取肉类脂肪类食物,而蔬菜等维生素的摄取量相对较低,所以西方人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概率要高于中国人。
中西方饮食对象的差异在文化行为方面另一个表现为:西方人喜欢开拓,探险、冲突;而中国人则安于现状,固本守己。正如美国民俗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曾指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非常近似于古典世界的阿波罗式,而西方人的文化性格则类同于现代世界的浮士德式。的确,西方人如美国人在开拓西部时,他们可以舍下一切,举家搬迁,毫无牵挂,把整个家产往车上一抛,就走出去了。而中国人则一直守着“本”“家”和“根”思想,许多在海外漂泊几十年的华人,末了还是要拄着拐杖回大陆寻根问祖。这种叶落归根的观念彰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凝聚力和中国民俗丰富的人情味。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中说到: “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之中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在中国,任何一个大小宴席,不管是家庭便饭、朋友聚餐还是商务会餐,用餐的形式都只会有一种,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菜肴摆满一桌,齐家共享。在用餐方式上,中国人都用筷子夹菜,用勺子喝汤,用碗盛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彰显“和合”的文化特征,形成了一种祥和、团结、共趣的气氛。大家坐在一起品味各种美味佳肴的同时,又可以彼此畅谈,交流感情。在中国的餐桌上,人们彼此敬酒、相互礼让,在美好的食物面前,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这种饮食方式有一些的不足之处,比如,食物的过度浪费、饮食的健康卫生,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和合”的文化特征和“大团圆”的价值观念,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重要思想,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西式饮宴上,美味菜肴固然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只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结友,通过与周边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际的目的。当然,中西方宴会交际的目的都很明显,只是中国的宴会上,除了与邻近客人交流外,用餐的人还会与全席甚至其他席的客人进行交流,而西式宴会上,交谊只是在与相邻宾客之间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式宴席好比是大家的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则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另外,自助餐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体现,西方饮食餐具比较简单,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边切边吃,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餐具使用也有讲究,不同的餐具有不同的用途,刀叉种类繁多,有主餐刀,主餐叉、甜品叉、饼叉;主餐匙、主汤匙、甜品匙、甜汤匙、茶匙、咖啡匙等等。宴会上所有食物会提前准备好,并整齐地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少取多拿,讲究节约,用餐没有固定的座位,喜欢自由走动,愉快友好地进行交流,即便是在外面请客吃饭,也是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这也表现了西方人对自我个性的追求和尊重。
总之,任何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都蕴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西方饮食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也是相对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使得世界各国饮食文化不断的融合。今天,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找到意式餐厅、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饮食,而中国菜馆也是开遍了全世界。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和整合过程中,饮食文化已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纽带”,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实现世界各国饮食文化的大融合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可以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享受不同美食的同时增进彼此了解,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徐文苑.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4
[关键词]中西方习语 文化差异 男女地位 饮食文化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R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00-01
一、引言
每一种语言的发源都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由于东西方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各异等影响,各族自身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方面的习语偏向会有所差异。习语是人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精华,是民族个性和各种修辞的集中体现。习语主要包括成语、典故、谚语、格言、俗语、俚语和歇后语等,通过对英汉习语对比学习,我们不仅能了解不同文化中语言的民族性特色,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二、中西方习语中男女地位的差异
中国是几千年的古老国家,受着儒教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看似社会分工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对妇女活动的限制,古代的中国还要求女人要遵从“三从四德”。女性处于“无权地位”,天生低人一等,并一度成为被社会藐视、贬低的对象。因此有了这样的一些习语,如: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女子无才便是德;娶到的媳妇习到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九个姑娘不如一个跛腿男人。
古代西方的女性地位和中国的差不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女权主义者的推动下,现代女性的地位在西方国家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The wife is the key of the house”(妻贤一家兴),“He who does not honor his wife, dies honors himself”(不尊重妻子的人就是不尊重自己);“A good wife makes a good husband.”(妻贤夫自良);“A good wife and health is a man best wealth.”(贤妻和健康是男人的至宝),这些习语都充分地表现了女性在西方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三、中西方习语中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很注重吃的国家,中国人讲究菜的色、香、味、形。中国人饮食主要是以大米、面食为主,由于地大物博,人口分布广,各个地方的人都会有不同的口味:酸、甜、苦、辣、咸。因此在民间流传着“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同时,中国的饮食习语中还有喻人喻事的作用。比如说一个人是“老油条”,是指他是一个阅历丰富、世故、圆滑的人。“吃醋”在中文里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忌妒。如果想表达一个人性格泼辣,可以称她是“小辣椒”。
西方人的饮食主要是以面包和肉类为主,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他们会制作牛扒之类的大块肉,但他们非常注重食物的营养。如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Better an egg today than a hen tomorrow.(今天一个蛋,胜过明天一只鸡)。西方人的习语中也有暗藏喻意的习语,如a big potato是指重要人物;an apple of one’s eye是指掌上明珠;in the soup是指陷入困境。
四、中西方习语中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千百年来受佛教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中庸、明哲保身为特点的处世哲学,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崇尚“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善的民族,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在汉语的习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 “知足常乐”、“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生死有命,宝贵在天”等。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他们性格外向、坦率,崇尚独立,富有冒险精神,遇到问题时他们通常不会立即放弃,而是常说“I'll try”,这在英语的习语中也有相应的表现,如 “Go Dutch“(AA制),“stand on one's feet” (自食其力),“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
五、结束语
本文从男女地位、饮食文化、价值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习语运用的差异,可以看出,习语是人们在劳动实践和认识世界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它能明显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只有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才能深刻理解英汉习语的涵义,并正确运用,在交际中才不会造成误会。
参考文献
[1] 王利,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兰州学刊,2006.12。
[2] 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3] 金瑞德,刘建民等,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大全[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8
[4] Sweetser 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ewYork :CUP,1990.
[5] Jennifer Seidle, W. Mcmoredie, English Idioms (fif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5
[关键词]高校;“西方文化概论”;史料;历史学
“西方文化概论”在国内高校中大多被列为文科,尤其是历史、中文、哲学等学科门类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这门课程内容庞杂,涉及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西方文化,无论是授课还是听课都有相当难度。为了避免通史性以及梳理性的授课思路,笔者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中具有显著特色的部分作为代表来讲解,通过以小见大的案例分析方式,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把握。“西方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作为选修课,根据课程学时的安排,共分为12个主题,分别是绪论、古希腊文化与神话故事、罗马文化与罗马道路、罗马文化与罗马法、希腊罗马的婚姻与家庭、典雅爱情、黑死病的文化影响、美第奇家族与文艺复兴运动、图像与历史、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欧美国家的慈善事业与基督教文化、结语。在国内的很多高校中,这门课程的授课工作大多是由文学、哲学学科背景出身的教师来承担。由于笔者是史学背景出身,同时授课对象是历史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因此希望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史学色彩,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论著及论文等史料的引入,在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展的同时提高历史学专业学生对史料的重视程度以及史料应用水平。同时,通过研读这些材料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一、课程中文献资料的引入
文献资料向来是史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大量引入当时人的著述及法典等文献资料,可以令学生正确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等内容。尤其在了解西方古代及中世纪文化过程中,文献资料的应用尤为重要。在进行“绪论”“古希腊文化与神话故事”专题的讲解过程中,笔者尝试引入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文献。在“绪论”中,引用了一段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的描述,“印度以东的全部地区是一片砂砾地带;在我们多少确实知道的所有亚细亚民族当中,住在日出的方向,住在最东面的民族就是印度人,因为由印度再向东便是一片沙漠而荒漠无人了”[1]239。由此,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何为西方”。通过希罗多德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到最早划分出东方与西方的是其著作中所描绘的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在“罗马文化与罗马道路”“罗马文化与罗马法”这两大专题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大量引入了《塞奥多西法典》《查士丁尼法典》的条文。在讲授罗马法之时,笔者引入了《塞奥多西法典》中两段有关女性地位及财产的条文,“如果任何人与一个女孩订立婚约并且未能在两年内实现这一婚约的话,并且如果女孩在这一时间已经过去后改而嫁给其他人的话,不应由于加速她的婚姻而归罪于她诈骗,并且也不能允许她的婚姻誓言归于无效”[2]67。“如果一个女儿从其家父处接受了一笔嫁资并随后结婚的话,如果其家父未立遗嘱而去世的话,如果她希望与其兄弟一同继承的话,她应被要求将其嫁资与其家父的田产合并,然后她就能成为共同继承人与其兄弟分割遗产。”[2]82通过这两段法典条文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到罗马法对于女性权益较为保护,同时也较为强调对本家族遗产的保护。在“典雅爱情”“黑死病的文化影响”等专题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则引入了但丁的《新生》、薄伽丘的《痴情的菲亚美达》《爱情十三问》《十日谈》。笔者在讲到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者的典雅爱情观念的时候,引入了薄伽丘作品中的一段话:“夫人啊,您是我唯一的欢乐与幸福!如果说这话不中我的下怀,那我准是在说谎。如此自猜自想真令人心花怒放,我不由得从内心发出一声甜美的:您是属于我的。”[3]9这段话隐喻了作者第一次看到菲亚美达的情景。从《痴情的菲亚美达》的内容来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骑士”对于心爱的贵妇人的爱,一种平等的、女性稍占主导地位的,并且具备婚外恋性质的单恋,一种与中世纪骑士精神中的典雅爱情一脉相承的爱情观。我们发现,但丁、薄伽丘等文学巨匠笔下的女神是理想女性的化身,也是激发诗意灵感的源泉,通过巨匠的名作化为不朽。引入这些相关的重要文献资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准确且深入地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西方文化所体现的特征,同时对于历史学本科学生而言,有利于提高其运用史料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中论著及论文的引入
对于很多古代、中世纪以及近现代的文献资料,高校历史学本科学生把握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除了文献的引入外,笔者还引用了大量的近现代国内外学者的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尤以论著和论文为主,将它们作为补充。如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布林顿的《西洋文化史》、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朱伟奇的《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彭小瑜的《中古西欧骑士文学和教会法里的爱情婚姻观》、李化成的《黑死病期间的英国社会初揭(1348—1350年)》等。以“典雅爱情”专题的讲授为例,笔者引入了布林顿在其著作《西洋文化史》中关于典雅爱情的定义:“衰退中的骑士精神培养出‘罗曼蒂克的爱情’,对一个理想的女人所产生的爱,一种做不到、非尘世的和精神上的爱。这个理想的女人是可以使崇拜者高贵起来……骑士精神也将的冲动升华作精神上的爱慕。”[4]186并且分析了这一定义中的两个重要词语“衰退”“高贵”。“衰退”指出了雅典爱情出现的时间,是在中世纪中后期;“使崇拜者高贵”是典雅爱情的作用。此外,笔者还引入了威尔•杜兰的一段话:“有两种影响力缓和骑士的野蛮作风———女人和基督教。女性的德行再度被发扬,以遏止英武男人好战的血气之勇。”[5]452同时,分析了威尔•杜兰这段话所指出的贵妇人在骑士精神特征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的引入和分析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了解到中世纪存在于贵妇人和骑士之间这一神秘爱情的基本情况。在“黑死病的文化影响”中,在讲述黑死病来源的不同说法时,笔者引用了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一书中的看法:“在1252年蒙古军队从远征云南—缅甸的行动中撤回不久,鼠疫杆菌就侵入到蒙古的野生啮齿动物群落,并逐渐转化成地方病。随后几年,随着受感染的老鼠、跳蚤和人无意识地把杆菌传播到新的啮齿群落,而向西沿着大草原扩张。”[6]97通过这样的引入,让学生体会到从古至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都有交集,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传播和交流。通过引入相关学者的论著及论文作为补充,为学生提供更多不同的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内容的视角,同时,也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三、小结
除文献资料以及近现代学者的论著和论文外,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笔者还引入了部分考古证据、影像资料、印章等史料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支撑。在授课对象主要为历史学本科学生的课程中,进行大量史料的引用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事实上,在这门课程结束之后,从学生所提交的读书报告和小论文的情况看,这门课程所选择的十二个专题不仅激起了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同时他们也努力在对相关史料的研读与分析中,试图就其中的某个感兴趣的论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并撰写论文。
参考文献:
[1]希罗多德.历史(上册)[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ClydePharr.TheTheodosianCodeandNovelsandTheSirmondianConstitutions[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52.
[3]薄伽丘.痴情的菲亚美达[M].陈才宇,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4]赵林.神旨的召唤———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5]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信仰时代(第四卷)[M].幼狮文化公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6
摘要: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也正是这些礼仪困扰着我们很多人,餐桌礼仪文化是最重要的非语言文化,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比较;差异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文化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餐桌礼仪文化又是构成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自身深刻的文化背景。当我们进入21世纪,就要不可避免的参与跨国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正是国际文化交流中非语言交流的重要部分。世界之大,各地文化风俗、人文地理都不相同,而我们通过分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能提高外语学习者对西方文化、语言的了解,以便交际。
1、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座位安排、餐具、进餐方式等都直接反映了当地人的社会生产模式与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同时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能有效避免失礼于人。
1.1就餐气氛的差异
西方人的饮食讲究是一人一份的分餐制。西方人一上餐桌就会静静的享受自己的盘中餐,即使要分享食物,也会用小盘分好,各自食用。进餐时与客人交谈的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咀嚼食物时不要说话,即使有人与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之后再回答。而中国人则相反,一坐上餐桌,往往会滔滔不绝,互相夹菜,互相劝酒,以显出彼此的热情与关心。这种闹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内心的愉悦,温馨和睦,一团和气。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就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其文化的差异。
1.2座位排序的差异
中西方人在正式宴会上都讲究座位的安排。在中餐餐桌上常用圆桌,一般情况下,坐北朝南或者正对门厅的座位为上座,两边为偏座。通常是让年长者、位高权重者或主宾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与上座相对,其余客人则按重要程度做偏座。在中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与思想,所以长幼有序,男尊女卑作为了排座的标准。总之,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正相反,右为尊,左为次。西方餐桌常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别坐两端,客人位于两旁。以男女主人的右手为上,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在安排上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作为排座标准。
1.3餐具的差异
西方人用餐习惯使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这两种不同的餐具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西方国家由于受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乐于冒险。在他们看来,食物是人们暴力之下的产物,金属的刀叉代表着一种进攻,一种强硬。同时,西方的分吃折射出西方人的独立,强调个性的尊重与平等。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用餐时只有把两根筷子一起配合,才能运用自如,准确无误,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精神。筷子带来的合餐制,也突出了中国人牢固的家庭观念。在使用餐具时中西都有不同的规范。比如中餐进餐时不能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更不能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西餐中使用刀叉时要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进餐中需要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用餐。用餐结束后,将叉子背面向上,刀刃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中。
1.4进餐礼仪的差异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对‘美’的精神追求,不但要求食物的味美,而且更要享受进餐的过程。不但要衣着整齐,坐姿端正,还应轻言细语,耳边通常还伴随着柔美的音乐。在进餐过程中,人们不允许在喝汤时发出声响,不允许吸烟和劝酒。不能用自己的餐具替他人取菜,不要将盘子里的食物全部切好后再用,不能将骨头或者不吃的食物放在台布上,应该放在盘子的一角。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入席后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开始动筷子,而主人一般要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新菜上来的时候,客人们也会相互夹菜,以示关心。
1.5餐桌上离席的礼仪
西方人用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来你要先跟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离席出去听电话。用餐结束时,人们首先将腿上的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放回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客人才能离开,告别时还要向主人致谢,更为正式的,回家后还可再以电话或致谢卡致谢。吃中餐时,接听电话虽然也是不礼貌的表现,但是中国人对此细节并不太在意,手机响了直接出去接或者就在座位上接。用餐结束后会等主人来宣布结束,感谢宾客们前来用餐。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其它客人才慢慢离开。
2、结论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补充。我们只有多了解中西方文化,深入去探索文化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机的融合,才能真正适应我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以及消除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产生的误解,这对我国文化的传播、文明的发展已经国际地位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维萨.餐桌礼仪:文明举止的起源、发展与含义[M].刘晓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