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批发销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批发销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批发销售

农产品批发销售范文1

1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现状

近年来,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以县城区域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乡镇产地批发市场为依托的农产品流通网络。这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成运行,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也促进了相关产业和市场自身的发展,逐步增强了为“三农”服务的实力。

1.1区域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目前,铜仁市已建成了东太农产品批发市场、南长城农产品批发市场、梵净山农产品批发市场,玉屏县已建成了朱家场牲畜交易市场(贵州省三大牲畜交易市场之一),印江县已建成了西园农产品批发市场,松桃县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即将完工。除松桃县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在争取国家支持外,其余五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均已得到国家及省发改委的支持,不同程度地得到一定资金补助(主要支持市场信息系统和检验检测系统建设,提升市场信息化水平,提高市场档次,进一步把好农产品质量关、安全关)。其中,东太农产品批发市场、玉屏朱家场牲畜交易市场信息系统和检验检测系统建设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发挥了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江口、石阡、沿河、思南、德江等县也在积极建设县城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几年的努力,铜仁地区县城区域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势头很好。但与全省其他地区比较,铜仁地区县城区域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还相对落后,市场总量不足,规模普遍偏小,市场功能有待提升。区域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少,特别是西边五县发展相对缓慢。农产品市场区域特色不明显,市场引导、调节、带动作用不足,还不适应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发展需要。

1.2乡镇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情况据初步统计,铜仁地区现有乡镇产地批发市场仅10个(主要交易品种为粮油、畜禽、水果、蔬菜、茶叶等)。这些产地批发市场设施还十分简陋,且乡镇产地批发市场数量太少,还远远满足不了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发展需要。近年来,在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下,铜仁地区玉屏朱家场、石阡本庄、江口太平、玉屏田坪等少数产地批发市场得到部分资金投入,进行了一定程度改造外,其余批发市场均没有得到升级改造。目前,大部分乡镇农产品仍和日用百货、农资等交易没有分开,仍在集贸市场上混杂交易。由于财政困难,地方政府对乡镇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资金投入也很少,总的来说,铜仁地区乡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步伐十分缓慢。铜仁地区农特产品较为丰富,很多乡镇有农特产品、有生产规模,由于没有建好产地批发市场,现有市场硬件设施又差,混杂交易,使得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如铜仁市的辣椒,江口、玉屏优质大米,德江天麻,沿河空心李,石阡河坝场水果,思南塘头禽蛋、粮油,许家坝牲畜市场,松桃、印江、石阡、沿河的茶叶等,这些都是铜仁地区较好的农特产品,但配套的农产品交易设施没有跟上,满足不了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发展需要。

2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步伐缓慢。近10年尤其是“十五”以来,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不断加大对各领域的投入,但对县城区域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乡镇产地批发市场的投入严重不足。同时,各部门争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资金比较分散,没有整合资金进行重点性的扶持,地方政府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资金投入也很少,这些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是顺其自然发展。特别是乡镇农产品批发市场,一直没有多大改善,目前基本上仍是典型的马路市场,露天市场,市场不规范,交易混杂,管理水平低下,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2.2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市场调节盲目性大。市场调节的关键是全面、准确、快捷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在铜仁地区乡镇产地批发市场中除玉屏朱家场已经建立了信息系统和检验检测系统外,其余乡镇批发市场都没有建信息系统和检验检测系统,信息还十分闭塞。由于信息封闭,农畜产品资源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造成部分农畜产品仍不能顺畅卖掉,常常出现产品积压和价格下跌,造成农产品上市卖不出好价钱。加上乡镇缺乏仓储及保鲜等相关配套设备,冷链物流又没有发展起来,常出现农产品丰产时伴随的就是低价出售,卖不出去的就只有烂掉,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2.3市场建设步伐不平衡,流通网络没有形成,经纪人抗风险能力弱。一是县城区域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不平衡,东边五县(市、特区)相对较好,但西边五县发展较缓慢。二是多年来,铜仁地区乡镇产地批发市场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农村流通市场环境改善缓慢,市场交易手段落后,加上乡镇间交通基础设施差,农村流通网络难以形成。三是乡镇市场的农产品仍然习惯于经纪人上门收购,由于经纪人不足或经纪人资金不足,加上农产品不便储藏,农产品加工企业跟不上,使农产品常错过最佳销售期。四是铜仁地区流通经纪人、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小,资金不雄厚,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差,尚不能承担农产品市场与大企业的连接作用,对市场发展壮大的推动不足。

2.4农产品生产势头较好,但对农产品的加工及深加工不够,增加了市场季节性流通压力。近年来,地委、行署实施“强农稳区”战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年年丰收,生态畜牧业发展迅速。但区内对农产品的加工及深加工不足,缺乏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区农产品加工率不到10%,而全国发达地区已达50%以上。国外农产品加工产值是农业产值3倍以上,有40~60%的劳动力从事农产品加工,而铜仁地区却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极少数人在从事农产品加工。铜仁地区特色农产品很多,因加工能力不足,加工环节十分薄弱,使得农产品附加值很低,很多农特产品都是以原材料的形式卖出,这不仅增加了市场季节易压力,同时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没有得到提高。

2.5交易场所不规范,交易混乱。由于财政困难,铜仁地区很多有农产品生产优势的地方,基本上都没有建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是在现有的农村集贸市场上进行混杂交易,市场整体影响力、辐射力弱,难以做大做强,也为收购商带来不便。如铜仁市大坪、鱼塘一带盛产辣椒,但没有专业批发市场,赶集天整个集贸市场的辣椒分散,收购商收购一车辣椒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对生产者及收购都带来不便。

3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几点建议

3.1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在现阶段,必须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中,要认真与当地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对条件不成熟而一时不能建设批发市场的,必须预留市场用地,对规划中确定的批发市场用地,其用地性质不得随意更改。同时,加强对现有市场的管理,归行划市,尽量把市场功能区域划分出来,便于交易,把批发市场逐步培育壮大。在市场的建设及管理上,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加强对各类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指导。

3.2合理布局农产品批发市场,健全流通网络,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健康发展。结合铜仁地区实际,一是要大力培育农产品批发市场,健全流通网络,创新流通方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农村“买难”和“卖难”问题。二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引导、支持城市流通企业下乡,逐步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流通。三是要结合铜仁特色农业发展布局,充分发挥区位及交通优势,以交通主干线、交通枢纽和重点城镇为依托,在有条件的市县区及主要农产品产区(乡镇)规划布局一批蔬菜、粮油、畜禽、茶叶、水果等重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结合铜仁地区区位情况,特别要重视布局建设一批省域边界市场。目前,铜仁地区已有28个乡镇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进入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规划,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3.3充分利用现有通信设施,加强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对落后地区,且交通不便的地方来说,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很重要,如玉屏朱家场畜牧市场,信息系统及检验检测系统建成后,对市场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目前铜仁地区已有少数乡镇已开始通过农经网获取信息引导农民生产,对当地农产品生产及销售起到很大作用。当前,由于受财政困难影响,要全面在农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建信息系统是不现实的,但各乡镇可通过连接农经网等方式获取信息,然后以适当方式进行信息,引导市场发展。今后在安排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时,对条件成熟的批发市场,也要一并将信息系统建设纳入市场建设范围适当安排。

3.4健全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畅通销售渠道。当前,要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的机会,大力发展有资源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促进市场上规模、上档次,扩大交易量,促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打造品牌农产品市场。首先要加强大型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对农业经济有拉动力的大型农产品市场,要做到建设一个市场,带动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的。其次,要加强农产品市场的服务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把好市场准入关及农产品质量关、安全关。最后,要鼓励农产品市场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实施原产地名牌战略,提高知名度,扩大辐射面,大力培育具有市场前景的品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和规模效应,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3.5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铜仁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仅凭自身的财力是难以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必须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来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的大力支持。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项目的申报,争取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目前,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每年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有一定投入(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物流已列为2009年投资方向),商务部也在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及“万村千乡工程”,农业,农办等部门也有相关资金安排,各部门应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进一步加强各类市场建设资金的整合力度,共同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示范项目,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二是鼓励区内外企业、个人、民营资本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投资农产品市场建设,鼓励社会多元化投资。省发改委已经出台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乡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由企业做业主,目的就是在于挖掘民间资金。骨干批发市场建设方面,可结合房地产开发,认真抓好县城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目前东太、南长城、梵净山,印江西园及松桃农产品批发市场均是政府引导,由开发商自筹资金建设,这种模式很好。房地产开发条件成熟的乡镇,可通过房地产开发来解决乡镇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三是各级政府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安排一定配套资金或贴息等方式,积极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四是要积极协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深加工、连锁经营、物流业、特别是冷链物流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信贷支持。

农产品批发销售范文2

建立农产品市场“黑红名单”对保持农产品正常的生产流通和价格秩序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历程来看,虽然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且发展趋势良好,但是在发展的背后,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完善,经销商之间恶意竞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销售劣质产品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严重的扭曲农产品市场供求信号,损害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农产品市场“黑红名单”也为消费者的餐桌安全把好了“最后一道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产”出来的安全,也是“管”出来的安全。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大型批发市场和超市承担着从供应点切断问题蔬菜流入市场,确保产品安全的责任。

近年来,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次充好、假冒名牌等违法销售行为不断被媒体曝光。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假冒伪劣农产品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在媒体曝光的假冒羊肉事件中,涉事饭店无一例外的全都从批发市场进货;在水果市场,箱装水果缺斤少两更成为业内行规。“黑名单”制度在一些地区已经率先以“民事约定”的形式出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早在2009年,上海五大批发市场联合行动建立黑名单制度,将市场内的注水牛肉“扫地出门”。而此次《意见》中的“黑红名单”制度,不仅打破了民事约定形式“黑名单”的地域局限性,而且惩罚与激励并施,将有效的监管批发市场的产品质量。

农产品批发销售范文3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物流模式 农产品物流中心

盐城作为江苏省农业大市,其农产品产量一直居于全省前列。农产品批发市场则一直是带动盐城市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枢纽,它带动了该市农产品的流通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然而,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渐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落后的农产品物流无法使得大部分农产品实现“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因此,优化盐城市农产品物流模式,解决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对加速盐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促进当地农民的增收有着实践意义。

1 农产品及农产品物流

1.1 农产品 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包括粮食、水果、蔬菜、肉类、蛋类、菌类等。

农产品区别于工业产品,有许多特有的属性:易变质性、消费的经常性、生产的季节性、生产地域分布的分散性。

1.2 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物流是生产者为实现农产品的价值,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围绕农业生产出来的初级产品发生的一系列物质实体和信息的排列管理活动,将各相关节点有机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进一步拓展利润空间。也就是说,农产品物流是将农产品从生产、运输、储存、配送、包装以及相关信息收集和管理等多个环节整合为一个系统,使农产品实现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角色转换。农产品物流区别于工业产品物流的四个特点是:①高要求。农产品极易腐坏变质,因此,保持农产品的新鲜程度是体现大部分农产品物流价值的关键所在。②分散性。农产品的地域性、季节性等决定了供应方的分散性,农产品的供应方多是规模小、经营分散的农户们。所以,当前要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因农产品分散性而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这一问题。③信息的不均衡性。农产品物流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分散经营的特性,不利于生产者准确掌握市场供需规律。农产品“难卖难买”问题日益凸显,投机主义行为充斥整个市场。④产业的综合性较强。农产品物流产业链由多个利益体和多个环节共同构成,涉及多个领域,因此产业综合性很强。长期以来,市场对农产品物流产业的认知仍有偏颇,认为农产品物流仅仅是农产品的流通。这种认知显然不符合现代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逻辑。从某种程度上讲,农产品物流属于农产品流通的范畴。除此之外,商流、信息流等均属农产品流通的范畴。

2 盐城市现行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

目前,盐城市形成了以批发市场物流模式为主,农贸市场物流模式、农超对接物流模式为辅的格局。

2.1 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情况 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是盐城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始建于1992年,市场占地面积近40亩,拥有经营钢架大棚4000多平方米,经营用房100多间,办公营业楼1000多平方米,停车场近5000平方米。市场主要从事蔬菜交易为主,日进场交易人员万余人次,主要销往江苏各地,然而家禽类、水产类、蛋制品、干货原材料等农副产品却相对较少。

由于城市化发展,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现已地处市区内,大型车辆的进进出出影响着市区的交通。批发市场与市区主干道仅靠一条宽5米左右的道路相接,拥挤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交易受阻。

2.2 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运作模式流程分析

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现有的运作模式流程中,农产品从供应商处提供给批发市场。批发市场中农产品的交易有批发和零售两种情况。交易量比较大的农产品通过批发商至中间商和其它零售商,最后到达消费者;交易量较小的农产品则是经过一些本地的小商贩或者批发市场本身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2.3 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运作模式的缺陷 第一,运作效率差,流通成本高。目前,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仅仅为批发商提供交易场地,普通管理也只涉及场地清洁和农产品出入市场等的管理,商户之间分散管理、各自为政,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缺乏科学的规划,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批发商和农民自行承担货运任务,由于在途运输、包装设备的限制,农产品在运输途中都会产生一定的损耗,销售者往往因此而蒙受经济损失。

第二,信息化程度低,产品供需信息传递性差。从某种程度上讲,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更像一个参与者众多、信息相对分散的交易场所,而并非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虽能反映一定的市场需求和供给状态,但是由于产业链中各市场主体的信息化程度、地域分布存在差异,造成各成员信息接收速度滞后于市场信息更新速度。

第三,缺乏专用性资产,市场覆盖范围小。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保鲜技术一般,且缺少一套专门用于农产品保险的冷链设施,这对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极为不利。为确保农产品的新鲜程度,产品从产出到销售不宜超过一天。从市场覆盖区域来看,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还主要是以满足当地的农产品物流需求为主。

第四,以个体交易为主,抗风险能力差。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各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时间十分短暂。整个市场缺少一套相对健全的制度来约束各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行为。利用最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拓展利润空间是所有市场主体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最终目的,当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波动时,若无法及时获取市场动态信息,必然因其市场活动的滞后性而蒙受经济损失,而相对滞后的一方多半是农民。

由此得出,大型批发市场物流运作模式已不适合成为盐城市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模式。

3 盐城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化

3.1 优化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盐城市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多个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一个综合体,因此优化运营模式时,首先要把握大局,力求在不影响整体效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拓展各市场主体的利润空间。②协调各方原则。参与农产品物流产业运营的各市场主体不仅涉及网络信息、加工和储运等多个领域,对政府与企业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农产品物流产业链的管理应该协调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鼓励其积极参与市场运作,并将各市场主体有机整合共同推进盐城市农产品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③资源整合原则。目前,盐城市的农产品物流业已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并且在发展过程中配套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这为本市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改进盐城市农产品物流产业运营模式,必须经政府之手宏观调控,优化配置市场资源,为盐城市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3.2 建立以农产品物流中心为核心的盐城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 经过分析,对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新的运作模式流程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该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①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物流中心的参与,使农产品交易双方交易顺畅。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立,使物流有了专门的主体,避免了上述各现行模式中供销双方“业余”参与物流运营的方式,降低了运营成本,促进物流产业向精、专、优的方向转变。②销售主体新。现行模式下的各销售主体比较分散且各自为政,现将各销售主体有机整合,主要包括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等市场主体。农产品经加工后直接转入该模式进行销售,以便物流中心依据各产品的销量进行合理分配。③信息共享。盐城市农产品物流中心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为媒介,对全市与农产品物流相关的信息都进行充分传递、接收、处理等,贯穿农产品的供应、加工、配送、销售直至最终消费的农产品物流全过程。农产品物流产业中的所有市场主体可以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合理安排各自的生产活动,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④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是,目前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模式会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的质量监管。

3.3 盐城市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功能分析 对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运作模式进行优化分析,盐城市农产品物流中心应具备以下功能:①交易功能。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即使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概念进行设计和建设,但是作为最基本的交易功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摈弃。农产品物流中心可以采用先进的交易流程来提升市场应有的交易功能。市场交易形式在交易大厅各市场主体之间进行的自由式实体交易,以及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的虚拟的网络交易。与实体交易相比,通过网路平台交易的方式更便捷、更高效。②仓储功能。仓储功能是针对物流量大、无法被马上消费的农产品进行的一种暂时性贮藏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延长了农产品的销售,缩小了农产品淡旺季之间的差异,使处于产出淡季的农产品仍然能够不间断供应。在仓储过程中,应该提前掌握农产品特点,尽量避免因农产品损耗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③流通加工与配送功能。流通加工与配送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在一定范围内,经过对农产品进行筛选、加工和包装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物品送至指定地点的一种物流活动。流通加工与配送的主体是消费者,因此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实现“双赢”,二者应密切合作,以减少成本,提高效益。④产品质量溯源管理。产品质量溯源管理主要涉及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及质量溯源管理两方面。其中,质量检验检测是以抽检的方式检查物流中心农产品质量,质量溯源管理则是对市场内交易信息进行收集和记录。通过产品质量溯源管理能准确获知农副产品的流通节点及流通路径,实现食品生产全程可追溯,形成一个无缝化的监控链。⑤信息处理功能。物流活动的开展,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物流中心的运营效率,常常反映在信息的有效运用上。首先,农产品信息平台通过多元化的信息网络,全面搜集、整理和分析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将其到平台上,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其次,农产品信息平台以其专业的业务能力,为农产品物流产业链上的各市场主体提供市场预测、库存策略的建议以及配送路线的设计等专业化的咨询服务;最后,农产品物流产业中的各市场主体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信息平台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全面掌握市场动态信息,实现科学决策。盐城市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平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条形码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无法推广应用,严重影响了信息的更新速度,不仅降低了物流运营效率,而且造成物流资源严重浪费,这就需要利用信息平台就相关问题展开交流讨论,推动农产品整体物流体系运作更加流畅。

4 结论

盐城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化实现了农产品商物分离,物流第三方企业在用户有需要的时候即可提供商品和服务,不再受市场的局限,既节省了物流时间,又避免了重复运输,减少了损耗;盐城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化使得信息的共享更加便利,使信息需求方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信息,提高了交易的效率;盐城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化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在农产品收获后,进行相应措施的处理,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

因此,盐城市采取优化的农产品物流模式,是符合当地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实际需要的,该模式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资源,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发展农产品物流,推动当地经济的进步。

目前,正在建设的华东(盐城)农产品交易中心和盐城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即为该模式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小金.农产品物流组织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3.

[2]贾薇莉.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以河北保定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物流为例[J].徽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85-87.

[3]吴永民,伶新,杜闻隆.关于山西省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的优化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0(02):98-101.

[4]国利斌.山东省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构建[J].商品储运与养护,2010(8):260-262.

[5]张任棠,牛祝甘,刘伟.关于加快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与模式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431-436.

[6]盐城市农业信息网http:///my.asp.

农产品批发销售范文4

一、农产品流通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积极作用

㈠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经济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按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一含义,发展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而扶持一批加工流通和外销型的龙头企业,增强其竞争、辐射、带动能力,则可大大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因此,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产品最终价值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㈡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农业产业化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确立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农业经营形式。这一形式的首要特征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与流通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市场机制来进行,要求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部门分割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农业生产经营要求适应“以销定产”、“大规模生产、批量化与网络化销售”的特点,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按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的产品最终是以农产品流通的形式进入市场,农产品在市场中实现价值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形成、巩固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客观要求。

㈢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联系。农产品流通和农业产业化具有高度的“亲和力”。一是二者具有相同共性。都是市场经济产物,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二是农产品流通对农业产业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产品流通的龙头功能、优化功能可以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农产品流通的规模经济功能可以促进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基地化建设。三是农业产业化为农产品流通拓宽空间。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农产品流通对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科技含量的要求,有利于推动市场体系的发展,从而为农产品流通提供广阔的舞台。

二、××农产品流通现状

××农产品流通已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农业系统、供销系统、粮食系统企业购销转变到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中介组织、销售组织经纪人为辅的销售渠道。目前,我市有农贸市场90多个,面积约252173平方米,其中较大的产地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6个,面积9956平方米,年交易额9.5亿元;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4个,面积8300平方米,年交易额10亿以上;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1个,面积3023平方米,年交易额近亿元。全市现有各种农产品流通销售组织200多个,专、兼职经纪人约2600多人,约有50%—70%农产品通过专职经纪人和销售组织销往全国各地。目前,我市大宗农产品主要流通形式有:各销售组织、公司、个人向外销售,外地到产地收购运销,当地市场销售。

总的来说,当前我市农产品流通形势是好的,主要的大宗农产品都能及时销售完毕,没有形成积压,但仍有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农民的收入。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㈠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大。农产品价格是由市场来进行调节的,而市场调节的关键是全面、准确、快捷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多年来,由于信息闭塞原因,我市农产品的销售是被动的,主要由外地商贩收购,价格也由外地商贩确定,对外地市场销售行情和价格不了解不清楚,造成了丰年农民增产不增收。

㈡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农产品流通,已经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枢纽的流通体制。我市90多家农贸市场,其中大部分是在农产品供求追求数量扩张阶段建立的,而且分布不尽合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在供求质量提高新阶段的需要。

㈢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偏低,经济效益难于提高。我市农产品品种多、繁、杂,管理粗放,产品质量差,大路货偏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不能形成具有影响的龙头产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所以加快发展我市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要用优化的体制来保证优质农产品的流通。

㈣“加工订单”兑现率不高。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能力差,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产品的进一步流通。

三、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的对策

我市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应当按照“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以及自治区“1234610”农村工作思路,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㈠制定农产品流通发展规划。农产品流通对农业生产的引导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近年来,市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农产品流通对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市必须从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密切结合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一些成功经验,制定出我市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规划并形成方案,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㈡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一要编制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发展规划和整顿规范方案。二要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管,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当前,我市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备检验检测设备,加快合浦山口“两广综合市场”建设步伐。

㈢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建设。一是整合我市已有的农产品流通相关的信息网络资源,尽快的构建市、县(区)、镇(乡)、村四级统一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二是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技能培训,提高信息员对信息技术的维护、收集、处理、分析、能力。

(四)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按照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推动商户企业化,在税费、资金和经营上予以支持。重点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运销企业,进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我市应重点发展培育加工流通和出口外销型的龙头企业,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的出路。如合浦鸿雁食品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通过扶持农户养鹅加工鹅肥肝出口,带领农民进入市场,使养鹅业得到迅速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㈤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品牌是质量的标志,品牌价值一旦凸现,就会被越来越多人认识、接受。我市应进一步加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为农产品流通品牌化打下良好基础。当前应重点抓好香山鸡嘴荔、金品优质果菜、天鲜鱼糜制品等一批农产品品牌。

㈥重点扶持产销大户发展。规模生产是效益的基础,是市场形成的重要因素,抓好产销大户的发展,对搞好农产品流通,促进生产发展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当前我市应通过抓示范、树典型的方式,扶持发展一批种养销售专业大户,形成一批专业规模产销队伍。如市银海区平阳村西瓜大王冯辉友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他不但每年种植几百亩西瓜,而且帮助瓜农销售西瓜数百吨,在他的带动下,已形成一批种销西瓜的能人和专业户。

农产品批发销售范文5

1建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是现实选择

1.1目前批发市场是农产品物流的主要载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4862个,是农产品商流与物流的主要载体。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流通的多重循环格局初步形成,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物流系统极为落后。目前商务部门“双百”市场工程扶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多数是位于大中城市的“销地批发市场”。而农村还存在着大量设施简陋、功能不全的“产地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最薄弱的环节。如果说,销地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散”,即把各地运抵的大批量农产品及时、迅速地批销出去,那么产地市场的主要功能是“集”,即把农民分散生产的农产品及时、快速地汇集起来。由于产地批发市场收益低、公益性强、市场持续运作困难的特点,其建设远远滞后于销地批发市场。

1.2传统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存在严重弊端在自产自销模式下,农民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主业-农业生产,还包括运输、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这种自产自销的模式,对于农户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为销售农产品对农民来说并不见长;由于农户的分散性与个体性,农产品在量上达不到规模经济,再加上很多农产品并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销售不完的农产品必须运返储存,这都大大增加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所付出的物流成本;在农产品销售中,由于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操作不当,造成相当一部分农产品的损坏,在非生产环节浪费“增收”的成果;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农产品上市时间相对集中,农民在农产品销售中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是集中上市季节农产品价格被压低,由于没有相应农产品的存储设施与技术,最终导致“增产不增收”。在小贩小运模式下,无论是农户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送往运销户还是个体商户,运销大户和经纪人直接到农户的田间地头或生产基地收购,农民消化风险的能力都非常弱。对个体司机来说,经常会高峰时忙不过来,低峰时又找不到货源。”农产品运销能够和个体车主实现对接,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目前不具备条件。相互的高峰不可能重合,没办法签署长期的合同。而目前,这两个形态都是小、散、滥的情况。只能依靠自由的碰撞,随机进行排列组合。由于不能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此模式即使能帮助农民解决“卖难”问题,因为收购的竞相压价,也不能实现助农增收。

1.3新兴的农商对接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普及还有待时日积极发展农产品零售市场,实现农商对接是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方向之一,问题是“超市+基地”、“超市+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超市+批发市场”、“超市+社会化物流中心”等方式有区域的局限性,目前只适宜在接近城市的农村进行探索和推广。苏果双向流通模式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新合作模式”在辽宁受阻表明,基于行政化模式,用低级的资本运作手段取得

2完善和拓展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

2.1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在我国现在的农产品流通中,批发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但这些批发市场大部分都只是为交易的双方提供了一个交易的场地,根本没有实现市场所应具有的各项功能。因此,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具有典型的初级市场特征,市场体系建设与改造的步伐与农业市场化进程不同步,大多数农产品市场交易设施陈旧,结算手段落后,信息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薄弱,不具备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的基础和条件,农村商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农村批发市场仅有9.23%的市场全部或部分采用了电子商务交易技术;而且市场自身非市场化运作,多数市场属于村、镇、街道主办的集体企业,许多市场还属于市场管委会管理,没有进行企业化改制,以收费代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农产品市场的经营是以场地、设施出租等物业管理收入为主,市场衍生产品收入为辅。市场本身不是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市场实际上是“大市场、小农户”的格局,大市场掩盖下的千家万户的分散营销难以形成合力,使得农产品流通无序、效率低下。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进程,加强和改进市场服务,建设符合我国新时期农产品流通发展要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迫在眉睫。

2.2在产地批发市场建立拍卖中心,充分发挥拍卖交易的多种功能农产品拍卖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规章,通过公开或密封出价竞购的办法,把农产品逐批地卖给出价最高者的一种交易方式。拍卖作为看货成交的现货交易,买主在购货之前已经看到了实物或样品,所以,在拍卖成交之后,买方一般只需出具一份购买确认书,写明所购商品的名称、批次、规格、数量和价格,交给批发市场收存,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定,在拍卖结束后的一定时间里,买主向批发市场交付货款,提取农产品。而拍卖中心在农产品供应链中恰恰结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利用先进的技术与知识来控管前端的供货流程,拍卖中心进行高效、透明、公开、公正、公平的电子交易与收付款,连结后端的物流机制进行分拨派送作业及通达最终消费市场。拍卖中心是整合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突破口之一,并且最能在农业中获得最高的物流价值。批发市场的拍卖中心能够充分整合农产品供应链群体,从而激发各种增值服务的功能及效应。“拍卖”方式的具体运作程序是:农户(或合作社)将所生产的产品按照质量标准规定进行分类、分级和包装并经检验合格后,送入拍卖大厅,购买者(一般是大批发商)按照规则进行竞价,出价高者获得产品。成交后,市场内部系统自动结算货款和配发产品。农产品实行拍卖制具有透明度高、信息集中、价格合理、交易规范、成交迅速等优点。拍卖通过买方的竞价购买,使价格的形成过程公开透明,能明显提高信息的集散传播效率,有利于理性的交易决策;拍卖能使同一批产品卖出最高价格,买方投标竞价在公开场合短时间决策,依据的是经营效率和预期利润的约束,又有利于利润分割的公平、公开;拍卖过程公开、公平,有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调节市场供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拍卖市场实现了生产者与购买者的直接见面,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尤其是保鲜期很短的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使农户与市场直接连接起来;同时,又用严格的质量标准引导农户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的标准化水平。目前我国批发市场由于交易主体经营规模小、流动性大、数量众多等特点,拍卖制的产生与发育受到制约。因此,要一方面发展大型的批发商组织以扩大交易规模,另一方面要促进委托批发贸易的发展,以提高交易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从而为拍卖制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3发展订单农业,延伸农产品批发市场向上下游经营的链条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农民要避免丰产不丰收的局面,多采用远期合约,即订单生产的方式。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产品生产者与农产品购买者以签订的合同契约来安排生产或物流,可消除许多无效物流活动,同时为农产品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提供一个好的开端。订单农业通过合同把购销双方连接起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按合同完成各自的生产和物流活动。批发市场和农产品购买者与农民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在具体的执行中,应采取合适的制度来降低选择成本和违约成本,使农民、批发市场和农产品购买者取得“双赢”,长期合作。黑龙江“鸿源米业”实施的订单农业运作,值得借鉴。“鸿源米业”是一个集科研、生产、培训以及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于一体的社会化协作体系,其水稻协会根据绿色食品生产的质量要求,代表鸿源公司向广大农户提供包括水稻良种、高效低毒农药和化肥在内的多种生产资料,同时还要对广大订单农户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培训,并且亲临一线实地帮助稻农解决各种生产问题。协会统一平价供应优良种子,统一肥药品种和施用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化生产操作,统一协调大型农机具。并做到“五必须”———公司必须优惠供应种子等生产资料,必须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跟踪服务,必须做好监督和检查,必须树立各个环节的标杆户,必须兑现订单。“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运作采用与农户签订单的模式,可以兼顾到多方利益,值得在广大农村推广。

3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政策措施

3.1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规划综合协调、科学规划城乡之间、产销地之间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步伐,按照相关标准和总体规划,加强信息、检验检测系统建设和市场的技术升级,实行标准化运营、规范化管理。有条件的县市要制定和完善农村批发市场建设规划,对流通设施的总量、布局结构和市场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农村市场资源信息系统,为加强农村商品市场建设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3.2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运销和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实施细则,为健全市场管理创造良好的法规制度环境。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参照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结合中国实际出台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方面的相关法规制度,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制度保障和操作规范。

3.3强化政府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管理和引导增强政府使用价格、财政和信贷杠杆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和市场运行进行调节的能力。加强价格和收费管理,规范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价格秩序,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加大政府直接投入和扶持力度,要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把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作为公益基础设施,纳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调节等措施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政策性银行支农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的支农主力军作用。发展农业保险市场,为管理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风险创造条件。严格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程序,完善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价机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监督农村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依法查处不正当交易和竞争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加强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举办者的行政指导,达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目的。

农产品批发销售范文6

××县位于*、*、*三省交界,是一个革命老区县,共和国将军县,同时又是一个贫困县,人口大县,农牧业大县。全县人口103万人,辖27个乡镇,876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4215平方公里。××县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县,国家商品粮重点县,全国品牌茶生产基地,全省生猪养殖重点县,全省大豆产业化、肉牛养殖重点县。2008年,全县出产粮食50万吨,棉花1000吨,花生5500吨,蔬菜34万吨,水果2000吨,水产品7000吨,中药材3000吨,木材20万立方米,楠竹50万根。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全县现有涉农市场16个。从分布上看,城关地区占有12个,27个乡镇仅占4个;从类型上看,农产品批发市场仅2个(均在城关),农贸市场14个;从建市时间看,近10年新的仅2个,10年前建的14个,其中有9个系上世纪80年代所建,规模、硬件设施等远远不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

(二)存在问题

1、现有市场数量不足。××县人口大县和农牧业大县,现有16个涉农市场远不能满足本地人民群众日常消费购买需要,更不可能承担起农产品外销的重任,直接导致农产品买难、卖难,产品腐烂、变质,“有品无市”伤农。

2、现有市场质量不高。前面说过,全县16个涉农市场有14个是10年前所建,其中9个是上世纪80年代所建,市场陈旧残破,严重老化,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市场硬件设施,都已不适应时代贸易需求。同时,16个市场中,纯菜市场占了8个,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仅占50%。

3、现有市场布局不合理。××县辖有农村乡镇26个,而分布在乡镇的农贸市场只有4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一个,绝大部分农民销售产品只能以街为市,占路为市,既影响农村集镇的市容市貌和交通,更严重导致农产品不能适时、保鲜销售,农民增产不增收,挫伤农民种养积极性。

4、新建市场有计无力。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应当属半公益性质的建设。如果市场运作进行建设,投资者靠收取租赁费恐怕猴年马月都无法收回投资,此类项目招商引资根本无人问津。而××又是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充其量只能是“保吃饭”财政甚或吃饭都难保,乡镇政府保运转经费都存在缺口,靠当地政府投资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也只能是幻想。

三、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情况

××县是国扶县,当然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点扶持。但单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建设来看,××还未享受到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省出台了《市场体系建设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其中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有对口扶持政策,我们县积极申报相关项目,得到了关心支持,近10年新建的童家岭菜市和伍市农贸综合市场共争取到16万元资金支持。

四、今后扶贫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县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具有现实需求和优势。一是农业出产优势。××是一个农牧业大县,农业出产品种丰富,出产量大,粮食、茶叶、蔬菜、药材、木材、生猪、山羊、肉牛、水产等都形成了规模基地种养。二是地理优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处,历来是边界贸易的重地。境内交通运输便捷,106国道穿境而过,现已开建的杭瑞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京珠高速在××开设出口,到省会长沙只需90分钟,到古城岳阳只需60分钟。我们认为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步伐,是解决农民买难卖难、促使农民增产又增收的重要途径,恳请国家对此项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一)在一个时期内,国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