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柔性电子印刷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柔性电子印刷技术范文1
惠普数字印刷解决方案展出亮点
惠普宣布推出新的HP Indigo ElectroInk黄色、绿色和橘色荧光电子油墨,这些电子油墨能够在紫外线下发光。此次还展出了不久前推出的HP Indigo ElectroInk高级白色电子油墨,这种油墨在单次印刷过程中提供最大范围的不透明度,可以达到丝网级标准。HP Indigo ElectroInk电子油墨给加工商带来一个关键的竞争优势,即通过精确的色彩配准,满足品牌厂商的严格标准。
随着HP Indigo数字印刷机在中国知名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客户采用Indigo系列的产品,领先的品牌厂商也在借助惠普业界领先的解决方案开展产品营销活动,这一切都使加工商和品牌厂商能够创造无与伦比的商机。
惠普公司打印与成像系统集团Indigo数字印刷业务部副总裁兼总经理Alon Bar-Shany表示:“通过开发创新性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取得更好的成果,我们让客户有机会将独特的、鼓舞人心的创意变成现实。HP Indigo产品线采用了跨平台创新,使客户能够印制出真正与众不同、令人难忘的产品。”
自从新的HP Indigo产品系列在全球推出以来,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采用该系列产品的中国客户日益增多。在第九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惠普展示了更强大的HP Indigo产品系列,该系列重塑了印刷服务提供商的通用商业印刷服务,其中包括:
HP Indigo 5900数字印刷机:提供入门级特效印刷。
HP Indigo 7900数字印刷机:在印刷质量、应用范围和生产力方面实现了重大创新,提供突破性涂布技术和色彩匹配功能。
HP Indigo 8000数字印刷机:带来生产力的全面革新,高达每分钟80米的印刷速度,比市场上较为畅销的窄幅卷筒纸标签解决方案的速度快1倍。
HP Indigo 12000数字印刷机:新一代的突破性B2幅面HP Indigo 10000平台。这款新的印刷机能够在多种特殊介质上印刷,拓展了可印制的产品种类。
HP Indigo 20000数字印刷机:几乎可以自由满足任何包装应用需求,包括柔性包装、标签和薄膜或纸张收缩套膜。这款印刷机扩大了应用范围,采用先进的白色油墨技术和更优质的色彩兼容性,并提高了生产力。2016年2月,山东绿爱糖果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中国首台HP Indigo 20000数字印刷机,在软包装上实现了小单、快速、极致的个性化定制产品印刷。
惠普此次展出的其他数字印刷机还包括HP Indigo R4500、W6800和HP Indigo 7r。
惠普Indigo创变圈战略伙伴计划:赋予品牌厂商“永无止境的全新创意”
惠普数字印刷技术以及强大的软件解决方案使品牌厂商能够以独特的、富有创意的方式吸引客户,同时还可以帮助产品快速上市并简化业务运作流程。
为了加速Indigo印刷量和数字印刷在中国的增长,惠普启动了“创变圈战略伙伴计划”,以促进持续创新和协作。该计划将首先在中国实施,以下电子商务、移动应用和市场营销行业的合作伙伴是计划启动时的初始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都在寻求部署基于HP Indigo技术的创新性印刷应用和服务。
一幅图:中国领先的设计与印刷电子商务门户,是中国20个顶级印刷电子商务服务品牌之一,拥有超过200万个注册用户。一幅图将凭借面向行业市场的HP SmartStream Designer开发定制化产品。
阳光印网:中国最大的在线印刷平台,支持企业印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阳光印网旗下整合了超过1000家中国最优秀的印刷公司,目前阳光印网为超过30万家中小企业和1000家大型公司提供服务。
魔漫相机:一款移动照片应用,在全球有3亿2000万用户,2015年被Facebook评为排名第一的照片应用。魔漫相机已开始将一些初期的业务外包给中国的HP Indigo客户,并将寻求继续扩展其产品种类。
广东省广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省广诺时: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广告公司。该集团有100多家子公司,为国际及国内300多家大型品牌厂商提供服务。省广诺时是该集团的子公司,专注于以数据为主导的市场营销服务。他们将与惠普Indigo在营销服务和方案上进行战略合作。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是一家央企。其业务包括出版、研发、印刷行业媒体等。惠普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正在组建“出版创新中心”,该中心专注于为中国出版行业孵化创新应用。
惠普全新解决方案,促进标牌、展架和装饰市场增长
除了Indigo数字印刷解决方案,惠普也在现场展示了大幅面打印机的最新进展。自2009年推出以来,水性HP Latex技术已成为独立的产品类别,世界范围内Latex打印机的安装量已经超过4万台。经过不断创新,惠普在第九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推出了新的HP Latex 3600和3200打印机,旨在为打印服务提供商创造更多商机,帮助他们实现标牌、装饰和展架业务的增长。
3.2米HP Latex 3600和HP Latex 3200打印机支持更高量的批量打印,提高了月度负荷。HP Latex 3200打印机非常适合大型打印服务提供商,以高生产力和高质量满足多种应用,包括零售、户外广告、活动、展览、车用图形和室内装饰。HP Latex 3600为需要长版、不间断打印的更大型打印服务提供商而设计。该系统可以处理高达3.5万平方米/月的峰值生产量,非常适合专用应用生产,例如横幅、背光照明、墙纸和零售或活动标牌。
惠普公司亚太及日本地区大幅面打印业务部总经理Jeff de Kleijn表示:“惠普大幅面技术能够不断创新,帮助打印服务提供商实现差异化并为客户带来惊喜。我们很高兴能够为打印服务提供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以帮助他们拓展商机。”
为了帮助最终用户更方便地开发标牌,惠普还将展示不久前推出的HP Signage Suite标牌套件,这是一款基于云的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基于W络的应用。该套件可以集成到打印服务提供商“从网络到打印”的操作流程中,让7×24小时不间断接受订单成为可能。
惠普还为HP Scitex 17000印刷机推出了柔性标牌印刷选项,并为Latex和Scitex HDR印刷机推出了HP PrintOS印刷生产操作系统。
HP PageWide装机量在中国实现新的里程碑
在此次展会上,惠普还宣布HP PageWide XL打印机在中国的客户装机量达到了400台,实现了重要的里程碑。早期客户安装了这些打印机后,能够实现从短版到中版作业快速、高效的周转,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并提高了通用性和可重复性。
柔性电子印刷技术范文2
在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下,印刷设备制造业开始了转型升级。在转型过程中,有的企业进入了数字印刷和高端制造领域,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有的企业因转型滞后被淘汰出局,还有一些新型企业主动抓住市场新机,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一批适应现代印刷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得到快速发展,如数字印刷设备,数字化、环保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印刷设备等,将成为企业下一步转型、创新和发展规划的方向,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将会以优异的装备支持印刷包装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
数字化设备取得突破
直接制版设备已经实现国产化,主要制造企业之一科雷机电已经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热敏CTP、UVCTP、紫激光CTP、柔性版CTP、印铁专用CTP、包装超大幅面CTP等制造能力的企业,产品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成为转型的佼佼者。除方正电子、科雷机电、杭州通讯等企业经过自主努力拼搏,成为全系列的制版设备供应商以外,传统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在此领域也有可喜的创新成果,如辽宁大族冠华、潍坊华光、北京多元电气制造和销售适合本企业产品规格的系列直接制版机。
我国最早推出数字宽幅面喷绘设备的是IT业,这些企业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产品主要用于广告制作,并替代了一部分丝网印刷设备。目前,数字宽幅面喷绘设备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成熟,有数十家企业可制造不同规格的数字宽幅面喷绘机,如深圳润天智、沈阳飞行船、上海飞阳、安徽力宇、上海驰廷、上海傲颜、上海泰威、北京恒泽、上海雅色兰等企业。
此外,国内有多家企业参与药监码数字喷码设备的制造与销售,其中包括方正电子、北京圣德科技、北京蒙泰、河北玉田元创、上海德拉根、上海隽大、北京欣健龙、上海天岑和鼎恒联合等企业。这些企业制造的数字喷码设备除适应药监码赋码外,还可以应用在食品监管、彩票、门票、票据、制卡等领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德拉根制造的药监码数字喷码机已经形成多品种解决方案,包括单张纸水性高速喷码机、高速自动UV喷码机、模切纸喷码机和卷筒纸喷码机,设备纸张规格也实现了多样化,最高喷墨速度达到4000~6500张/小时。
相较于国外,我国数字印刷设备制造业的落后状态凸显,但近年来在众多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一些企业通过对外开展多种合作的方式,进入数字印刷设备的研制行列,还有的企业通过融合创新技术和新兴技术,取得了数字印刷设备研制的创新,推出了一些创新型数字印刷设备。例如,威海印机推出了国内首台单张纸WIN JET56捷特喷码印刷机,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标签的可变数据印刷和不可变的条形码、二维码及药监码的印刷。北京多元电气推出Duoyuan Jet3200/5000超宽幅高速UV数字印刷机。北人集团推出了超新星DP32喷墨印刷机,并于2015年4月举办的印刷展览会期间,与惠普携手合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惠普高速喷墨协议》,共同推进数字印刷设备在出版印刷、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领域的应用。辽宁大族冠华推出了筱原JetPress520喷墨印刷机。到目前为止,已经进入数字印刷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还有潍坊东航、乐凯华光、上海豹驰、上海紫光等。
虽然目前国内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已经可以批量生产直接制版机、数字宽幅面喷绘机、药监码数字喷码机和部分数字印刷机,但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激光制版头、喷墨头等关键零部件依然依赖进口。据一家药监码数字喷码机制造企业介绍,一台药监码数字喷码机的受益方有3个:一是国外喷墨头供应商;二是国内软件及操作系统供应商;最后才是印刷设备制造商,这一部分仅占设备销售额的25%~30%,这意味着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在为国外配套供应商和国内系统供应商打工。因此,对核心技术的国产化已迫在眉睫。
高端设备进入国际俱乐部
国内印刷设备制造企业通过国际并购升级了品牌形象,这标志着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已经进入了国际俱乐部。这些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嫁接国外先进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单张纸胶印机在幅面、印刷速度以及自动化水平上均有了极大提高。在幅面方面,经过几年的发展,江苏昌和河南新机成为超大幅面单张纸胶印机制造领域的佼佼者,已经可批量制造全张和超全张规格的单色、双色及多色单张纸胶印机,并推向市场。产品规格已拓展到1180mm、1300mm、1420mm、1650mm等幅面(仅2050mm幅面是空白),在印刷设备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市场上销售多年的对开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在幅面上也不断实现创新,完全可以满足出版印刷和包装印刷的需求,幅面规格包括750mm、790mm、880mm、890mm、920mm、1020mm、1040mm、1050mm、1060mm,与超全张设备一道,可满足整个印刷包装市场的需求。
同时,国产单张纸胶印机的印刷速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上海光华推出了高水平的单张纸五色胶印机,最大印刷幅面为1060mm,印刷速度已经达到18000张/小时,成为我国印刷速度最快的印刷设备之一;北人集团推出的印刷幅面为1050mm的五色+上光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印刷速度提高到16500张/小时。辽宁大族冠华筱原品牌的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印刷速度达到15500张/小时;江苏昌、中景集团、威海印机、威海滨田等企业推出的单张纸多色胶印机的印刷速度达到13000~15000张/小时。
在自动化水平方面,近年来,国产单张纸胶印机开始广泛应用各种新技术,如自动换版、自动清洗、自动调版、自动套准、自动供墨、油自动降温、自动定点系统、出墨辊自动降温、CPC墨色遥控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单张纸胶印机的自动化、数字化水平,满足了印刷企业的普遍需求。
卷筒纸胶印机的整体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中型卷筒纸胶印机的印刷速度达到75000张/小时,小型卷筒纸胶印机的印刷速度达到45000张/小时,小型卷筒纸书刊胶印机(含卷筒纸商业胶印机)的印刷速度已经达到40000张/小时(四开折页时)。另外,卷筒纸胶印机已经开始广泛应用独立驱动技术,如电子轴、电子凸轮、电子张力控制和电子套准等技术,并实现了设计模块化、组装机组化和联机个性化,大大缩短了设备的开发设计和制造周期,成为最先进的高端智能化设备。
绿色印刷设备异军突起
近年来,以柔性版印刷机为代表的绿色印刷设备开始走强,科印传媒《印刷技术》杂志的《“2014柔性版印刷在中国”装机量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我国已安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1581台,增长率达10.9%,其中,国产机1200台,占75.9%,增量135台;进口机381台,占24.1%,增量21台。可见,国产柔性版印刷机已成为市场主导。
经过企业的不懈努力,大型绿色印刷设备制造水平取得进展,依赖进口的状况得到缓解。如以往无菌灌装设备需要的包装材料70%以上需要进口,国内的生产能力仅占30%左右,而仅这30%的包装材料也大多采用进口柔性版印刷机印刷,现在这种局面正在逐渐被打破。
西安航天华阳是国内柔性版印刷机制造与销售领域的佼佼者,其推出的适应无菌包装材料印刷的高端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已经在云南创新新材料公司、青岛人民、北京纷美、昆山乐美等企业使用。2014年5月,西安航天华阳又出口到英国一台“E飞”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并且成功通过客户的验收。需要指出的是,西安航天华阳2014年的销售额大幅增长,超过6亿元。
陕西北人制造的三款卷筒料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也进入市场,能够适应无菌包装材料、塑料薄膜、纸箱预印的印刷加工,卷筒料幅面可以达到1250~1300mm。这三款设备与江南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推出的JDLF(90-65)×2-1000型多层淋膜复合机一起生产的纸基复合包装材料,适用于食品包装的印刷和制造,包括砖型、枕型、钻石型、三角型、屋顶型的牛奶、果汁、茶饮料等食品包装。
北人富士生产的书刊宽幅柔性版印刷机已经落户上海,开始进行绿色书刊印刷,并取得了成功。可以预见,这种设备将是教科书实现绿色印刷的骨干设备。上海高斯图文针对书刊印刷和包装印刷推出的卷筒纸柔性版印刷机,采取翻转印刷技术,可以实现包装印刷品的单面印刷需求。该系列设备的印刷幅面有1060mm、1100mm、1300mm,不仅可以实现连线折页,而且还具有包装印刷需要的模切、复卷、上光等辅助功能。如果书刊柔性版印刷机市场适应性和价格等因素得到用户的认可,那么设备更新改造的新周期就会来临,部分淘汰传统胶印书刊印刷机的市场就会形成,这将是大型印刷设备制造企业战略转型的希望所在。
开创转型进入新领域
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纷纷采取国际合作、产业拓展、贴近用户等措施,以寻求新的增长点,为企业转型提供新的动力。
2014年7月,长荣股份两份公告,一是拟收购海德堡目前经营的高端模切机和糊盒机的相关有形、无形资产和业务,交易总金额为2500万欧元;二是继续增资以满足子公司长荣健豪发展规划和实际生产的经营需要。
2014年5月,辽宁大族冠华与我要印公司联手开发“小型合版云印刷系统”,探索共建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结合的全新商业模式,致力于让缺乏竞争力的中小型印刷企业在工价、接单、管理、采购等方面富有竞争力。
2014年6月,北人集团面对印刷设备制造业发展速度放缓的态势,利用闲置资产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是转型探索新领域,进入文化创意产业;二是通过调整内部生产流程,更好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盘活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开拓新的市场增长点。另外,其还开始跨行业进行智能制造的探索,与科研院所合作进入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和塑胶设备制造领域。
上海电气印包集团采取销售不盈利国有资产的方式,如出售所持上海亚华全部股份、出售上海申威达和上海紫光100%的产权,集中精力推动高端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松德股份自上市以来,公司业绩一直不够理想。通过收购深圳大宇精雕公司,松德股份在运营管理、技术、资本与平台方面实现较好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使上市公司的产品结构更加优化,盈利能力更强。
“十三五”时期市场预测
“十三五”时期是印刷设备制造业向绿色、数字、智能制造的转型成熟期。报纸印刷设备的更新改造应该首选柔性版轮转印刷机,市场占有率应该达到5%~10%以上,并逐步替代传统胶印机;另外,数字印刷设备在报纸印刷领域的应用也会有一定的增长。书刊印刷设备,尤其是教科书印刷设备应该更新为柔性版轮转印刷机,以实现书刊的绿色印刷,市场占有率应达到30%~50%以上,此外数字印刷设备在书刊印刷领域的应用也会快速增长。快速印刷、办公印刷、户外广告印刷设备将以数字印刷机为主,胶印机在此领域也还有一定的市场,因为每天换版超过50套的规模已经不成问题。当前无菌灌装材料和食品包装材料以柔性版印刷和凹版印刷为主,预计印刷设备将转型使用柔性版印刷机,机组式、卫星式窄幅和宽幅柔性版印刷机的市场占有率将提高到50%~70%左右。纸质标签和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仍然以胶印机和柔性版印刷机为主,但短版标签印刷将采用数字印刷机。包装印刷市场仍将被胶印、凹版印刷和柔性版印刷所分割,其中柔性版印刷的市场占有率会快速提高。
柔性电子印刷技术范文3
关键词:高职 数字印刷技术 专业人才 校企合作
数字印刷是贯彻“互联网+”行动的具体体现,是电子成像技术、现代电子技术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印刷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3D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印刷技术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因此数字印刷技术得到社会的巨大认可,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超过120余所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及方向。由于硬件投入、师资水平、培养模式等情况不同,各院校培养出的人才素质也大相径庭。随着全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只有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较强实践技能的职业化、市场化人才,才能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及服务地方产业、区域市场的刚性需求。
高职人才培养主要是以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相应的教育理念指导和培养制度而进行的教学过程设计与模式。人才培养是将教学理念、专业设置形式、课程形式以及教学管理模式等等进行综合联系的过程。基于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定位,高职数字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定位为:培养社会实用型数字印刷专业人才,满足企业人才需要。
一、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行动的实施为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支持,数字印刷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大力发展节约型产业的环境背景下,我国数字媒体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数字印刷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对数字印刷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立足于对数字印刷专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开设了数字印刷专业,以此培养满足数字印刷产业发展的要求,但是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数字印刷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源综合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符
基于当前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的影响,高职院校生源的综合素质相对于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的生源而言较差,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一种“成绩不好、分数不够、才选择高职院校”的现象,结果造成一些理论基础差、综合素质偏差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而这些生源的综合素质与市场需求的人才要求又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企业开始关注人才,要求人才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其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而高职学生被动的学习思想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基于当前生源的日益减少,高职院校出现了生源竞争现象,很多高职院校出现了生源不足的问题,基于高职院校生存的现实考虑,高职院校不得不降低录取分数,结果导致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越来越低,进而影响到数字印刷专业的教学质量。因为数字印刷专业要求学生要具有技术与艺术为一体,这样必然会增加高职教学的难度。
(二)培养目标定位与市场需求错位
数字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紧紧立足于企业人才需求的环境,通过高职特定的职业教育培养符合印刷产业发展的人才。因此高职数字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及时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一旦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偏离市场就会造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产业结构出现错位现象,进而导致高职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问题。结合当前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培养目标定位与市场需求错位主要体现在:一是课堂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基于数码印刷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在教学上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仍然采取传统的以理论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式,结果造成学生的实践技能比较差,满足不了企业的要求;二是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企业人才要求错位。基于数字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在开设数字印刷专业时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学的课程设置,结果导致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满足不了企业用工人才的要求。
(三)师资构成现状与市场需求失衡
在“互联网+”环境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始数字印刷专业都是在原有印刷专业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样一来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主要是来自于高职院校原有的师资基础,高职院校很少有专门针对数字印刷技术专业要求而引进相应的师资配置,而是由本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和传统印刷专业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另外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也比较少。以某院校为例,该院校的教师结构呈现年轻化现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弱(见图1),另外虽然高职院校实施了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双师团队”,但是由于校企合作机制的不深入,导致校外教师的数量比较少,影响数字印刷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基于目前数字印刷专业的建设现状,根据数字媒印刷专业特点,结合区域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如何加强人才培养与区域市场的有效联系,建设适应区域市场人才需求、校企特色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一)定位生源,设置明确的专业目标
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以区域结构调整为服务对象。随着我国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必须要深化结构转型改革,大力发展生态节能产业,因此高职院校要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定位生源、明确专业目标:首先定位生源素质。生源素质决定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也在某一定程度决定了本地区高素质人才的综合水平,如果本地区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高,那么其培养出来的高职人才就业能力就高,其产生的经济附加值就高。以我院为例,截止到目前我院已经培养了8届数字印刷技术专业人才,为本地区印刷行业提供了上千名专业人才,为此本院校将生源确定为本地区学生,因此在我院生源结构中本地区的生源比占到64%左右,非本地区则为36%,这样一来本地区的生源就会选择在本地区就业,提高了区域经济实力;其次积极调研市场,根据市场要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提高本院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组织数字传媒专业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市场的方式,了解企业对用工人才的要求,根据对生源质量现状以及区域经济需求的分析后,明确高职院校的人才专业培养目标,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的明确性和针对性。
(二)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
在深化高校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数字印刷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依托于完善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只有通过完善的实践基地才能保证学到的知识符合市场的要求。例如近些年数字印刷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以2015年为例,陶瓷印刷技术在生产中得以应用,陶瓷喷墨印刷技术使得瓷砖生产开始从“复印机”向“打印机”转变,并使得瓷砖的小批量、个性化生产成为可能,因而被誉为陶瓷印刷的第三次革命。因此作为高职院校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的形式,深化校企合作:
首先以引入数字工作室的方式开展教学。数字媒体人才培养必须要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只有产业、高校、各研究机构三方联动起来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因此高职院校要依托校企合作企业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比如我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依托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将“摄影摄像”“UI界面设计”“网页设计”三门课程的实践部分依托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衔接并引入课堂,此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有效的为师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平台。
其次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切合专业需求的实习岗位。校企合作企业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持,鼓励企业与高职数字印刷专业进修对接,实现学生毕业设计与定岗实习的结合,这样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实习岗位中,从而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最后丰富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分为艺术基础实训基地和专业实训基地。数字媒体专业一般涉及工科偏多,但设计知识也不可缺少。数字媒体相关人才要求既要懂技术又要懂艺术,这就要求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培养出符合自身行业特色或者专业特性的差异化人才,从而最终达到分层、分类成才。因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实现艺术与专业的融合,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完善的平台。
(三)构建基于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结合目前高职教育的特点,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打破按学科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职业能力体系。在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专业学习领域(见表1)。
(四)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
高职教师教学水平决定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对高职专业教学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必须要积极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学科带头人不仅是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在培养创新数字印刷专业人才方面,需要积极引入学科带头人:一方面完善形成名师成长的体制机制。高职院校必须要依托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实施完善的名师成长机制,实现以质量工程为载体在竞争中培养名师、以技能竞赛为引导通过激励培养名师、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持续性培养名师。比如我院校每年召开两次教学研究座谈会,对热爱高职教育且有一定贡献的兼职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目前,该专业教师已有18 人具备“双师素质”;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名师,营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师资高地。高职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多层次的用人机制,改变以往的单一行政事业编制的用人机制,鼓励社会优秀的人才到高职院校中进行教学。比如高职院校要向校企合作企业开展人才引进计划,实现企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担任高职数字印刷专业实践教学的带头人,比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柔性聘用业内著名专家,强化专业建设发展力量。
(五)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一是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高职院校要与校企合作企业成立教学督导机构,以此加大教学质量监控;二是构建“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评价学生单独依靠教师是不能准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因此高职院校要构建学校、企业以及学生的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通过将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展示以及招聘会等组合起来,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朝着市场要求进行专业学习与调整。
三、结语
在数字媒体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更加广阔。目前高职院校数字印刷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高职院校要立足本校实情,服务域市场,定位生源,因地制宜设置专业目标,完善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校企特色合作,综合运用“三位一体”创新特色教学落实就业等有效措施,建设适应区域市场人才需求、校企特色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欧亚梅.高职数字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02).
[2]王雪芳.高职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印刷技术专业为例[J].职业时空,2015,(10).
[3]郭瑞明.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以江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柔性电子印刷技术范文4
[关键词]丝网印刷、制版、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106-01
丝网印刷有着批量大、价格便宜、色彩鲜艳、保存期长、交货快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行业认可,应用广泛。在家用电器的电路板,纺织品上的花纹,T恤、文化衫、鞋上的图案,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面板上的文字,陶瓷、玻璃、墙地砖上的装饰;各种商业广告像电器、包装、户外、固定、流动等广告平台;在包装装潢业中网印高档包装盒、包装瓶、烟包、酒包方面,特别是超大型外包装和产品外形装饰――丝网印刷应用异常广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技术主要被众多印刷厂控制,而小型的个性化的丝网印刷技术传授在国内则寥寥无几,市场异常广阔!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加速了对丝网印刷材料、设备、工艺的研制和开发,使丝网印刷在同柔性版印刷、胶版印刷、凹版印刷的竞争中发挥了优势。每年以7%的速度递增。大约有70%多的宽幅面彩色丝网印刷采用专色印刷,接近30%采用四色套印,而且四色套印比例仍在稳步增加。行业调查结果表明,70%的企业年产值在几百万元左右。但中国丝网印刷产值占全部印刷产值还不到2%,尚有很大潜力可挖,发展前景广阔。
调查显示,全国丝网印刷的油墨年用量为2万多吨,其中约55%为进口产品;丝网年用量约1000万平方米,其中约62%为进口丝网,感光胶年用量约为4300吨,其中近60%为进口产品。越是较大型的网印工厂用进口产品的比例就越大。
什么是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它与平印、凸印、凹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孔版印刷包括誊写版、镂孔花版、喷花和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的原理是:印版(纸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制作出可通过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纸张、陶瓷等)上,形成图象或文字(如图1)。丝网印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丝网印刷应用范围广常见的印刷品有:彩色油画、招贴画、名片、装帧封面、商品标牌以及印染纺织品等。
丝网印刷原理
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即丝网印版、刮印刮板、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丝网印刷基本原理是: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时在丝网印版一端上倒入油墨,用刮印刮板在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由于油墨的粘性作用而使印迹固着在一定范围之内,印刷过程中刮板始终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呈线接触,接触线随刮板移动而移动,由于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使得印刷时的丝网印版通过自身的张力而产生对刮板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称为回弹力。由于回弹力的作用,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只呈移动式线接触,而丝网印版其它部分与承印物为脱离状态。使油墨与丝网发生断裂运动,保证了印刷尺寸精度和避免蹭脏承印物。当刮板刮过整个版面后抬起,同时丝网印版也抬起,并将油墨轻刮回初始位置,如图2。
制版工艺及特点
丝网印刷的制版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即直接制版法和间接制版法。对两种制版工艺分别作如下讨论。
直接制版法
直接制版法是在制版时首先将涂有感光材料腕片基感光膜面朝上平放在工作台面上,将绷好腕网框平放在片基上,然后在网框内放入感光浆并用软质刮板加压涂布,经干燥充分后揭去塑料片基,附着了感光膜腕丝网即可用于晒版,经显影、干燥后就制出丝印网版。
流程:已绷网――脱脂――烘干――剥离片基――曝光――显影――烘干――修版――封网
间接制版法
间接制版法是将间接菲林首先进行曝光,用1.2%的H2O2硬化后用温水显影,干燥后制成可剥离图形底片,制版时将图形底片胶膜面与绷好的丝网贴紧,通过挤压使胶膜与湿润丝网贴实,揭下片基,用风吹干就制成丝印网版。
通过两种制版工艺的介绍可以发现,直接制版是使用感光胶直接涂布在网版上进行曝光显像制做出来的,间接制版是使用菲林膜贴在网版上进行曝光显像制作出来的。
流程:绷网――脱脂――烘干――间接菲林――曝光――硬化――显影――贴合――吹干――修版――封网
通过上述对丝网印刷原理的分析,可以看出丝网印刷的实用性非常广,小到纺织品上的花纹上,大到各种家用电器、大型广告及高端奢侈品的印刷等。由此可总结丝网印刷的特点:
(1) 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
(2) 版面柔软印压小
(3)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墨
(4) 印刷方式灵活多样
(5)制版方便、价格便宜、技术易于掌握
(6)墨层厚实,覆盖力强
应用与前景
柔性电子印刷技术范文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ouch technology evolution trend was expounded systematically from the angle of the touch sensors and protection glass. OGS & GF will coexist in a long period and will replace the GG project gradually. The emergency of the new type of conductive materials such as graphite makes the flexible touch into reality.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plastic material will further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touch module.
关键词: 触控传感器;OGS;GF;ITO;Cover Lens
Key words: touch sensor;OGS;GF;ITO;Cover Lens
中图分类号:F4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93-02
作者简介:陈玲玲(1977-),女,山东平邑人,硕士,讲师,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教师。
0 引言
随着Apple iphone问世引爆触控风潮,目前投射电容触控屏已经主导市场,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以及其它的应用终端。然而随着屏幕尺寸的放大以及处理芯片效能提升,系统耗电量逐渐提高,为了维持产品电池续航力以及持续朝轻薄化发展,终端品牌、触控面板与TFT面板大厂已从触控屏幕结构的轻薄化,着手开发新触控技术以及材料,本文就各种技术动态展开分析,以期掌握触控技术发展的脉络。
1 三大技术趋势[1,2,6]
投射电容触控屏就结构而言可以分为On cell(外挂式)以及In cell (内置式)两大类型,现阶段以On cell为主,In cell在成本、良率以及产能上尚不成熟。另从成本分析的角度来看,典型的触控模组中,触控传感器占40%;保护玻璃占30%,触控IC占15%,电路板和其它材料占15%,本文将从成本占比最高的触控传感器以及保护玻璃来系统阐述触控业者的技术努力和革新。
1.1 趋势之一:触控传感器载体由薄膜式取代玻
璃式[2,4,7]
近年来,在苹果iPhone以及iPad产品的带动下,GG双片玻璃(上为保护玻璃,下为触控玻璃)方案率先量产,而GF(Glass/Film)比GG厚度减少0.4毫米且成本较低,也一直参与竞争。GG方案在减薄和降低成本的推动下, 触控屏厂商如TPK等推出了单片玻璃解决方案,简称OGS(One Glass Solution)即把触控玻璃(Sensor)与保护玻璃(Cover Lens)集成在一起,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导电层,直接在保护玻璃上进行镀膜和光刻,这样可以节省一片玻璃和一次贴合,从而可将触摸屏做的更薄。美中不足的是对于OGS制程而言,先将大片玻璃化学强化后再进行镀膜、蚀刻、异性切割以及二次强化的制程,强化玻璃切割良率和边缘强度备受考验。与OGS不同,GF方案可以保全保护玻璃的强度。苹果在新一代的iPad mini中采用全新的单片双层ITO薄膜式结构(Glass/DITO Film或GF2),以薄膜式触控传感器取代玻璃式触控传感器,以期同时改善厚度和重量。Microsoft推出的Surface平板机产品,同样以薄膜式传感器为基础的单片单层结构(G1F)品外,Microsoft推出的Surface平板机产品,采用同样以薄膜式传感器为基础的单片单层结构(G1F)。因此在终端客户减重的要求之下,不管是OGS还是GF触控对GG双片玻璃式触控模块形成取代之势。
1.2 趋势之二:新型导电材料应运而生[4,5,6]
现行的触控传感器是由ITO薄膜蚀刻而成,但铟是稀有金属,价格昂贵。ZnO基薄膜使用Zn,产量远高于In,成本相对低,而且其性能已可与ITO相比拟,类似的还有AZO(铝掺杂氧化锌)ITO薄膜在过度弯曲时容易破裂而无法应用于印刷技术,高分子导电材料能够克服这一劣势。受关注度最高的是PEDOT(聚乙撑二氧噻吩),普利司通(Bridgestone)曾在2009年的柔性电子纸试制品上就采用了PEDOT类高分子。碳纳米管材料作为一维纳米材料,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包括纳米Ag线技术、石墨烯薄膜等等。目前在纳米Ag线技术较成熟的以美商康世医疗 (Carestream Advanced Materials)的FLEXX透明导电薄膜为主,具备高挠曲性、低阻值、高透光率等优势,能作为取代ITO导体材料。还有一些厂商尝试利用纳米印刷技术将Ag丝在薄膜上印刷图案来作为透明电极使用,这些厂商包括大日本印刷和富士胶片,预计2013下半年,采用纳米银线薄膜材料的G/F/F式触控面板即可导入量产,初期将先应用于智能手机之触控面板,预计至2014年,将可望应用于一体机。韩国三星集团联合一些科研机构在2010年用石墨烯薄膜制做了30英寸的柔性透明电极。中国常州二维碳素科技公司的研发团队率先成功地将石墨烯薄膜应用于手机电容式触摸屏,并实现石墨烯触摸屏手机小批量生产,柔韧性、透光性能良好的石墨烯触摸屏可以替代现行的ITO触摸屏,成本降低约30%左右。
1.3 趋势之三:Cover Lens塑料将替代玻璃[2,3,7]
一般而言,玻璃材料的硬度、刚性较塑料高,可抵抗因挤压而造成的变形、破裂等问题,且较耐刮,但塑料材料却比玻璃材料更耐冲击、耐摔击。另外,在透光性方面,玻璃材料的透光性较塑料材料佳,且塑料材料在触控模块全贴合制程中,若固化温度偏高,或长时间使用后,易产生黄化、白雾化的现象。现阶段中高阶触控面板采用强化玻璃为材质的Cover Lens,强化玻璃以康宁(Corning)的Gorilla Glass与旭硝子的Dragontrail为市场主流产品,而低端产品采用硬化后的塑料材质,通常为PMMA与PC的复合材质。大量日本企业如三菱化学集团、大日本印刷等对塑料材质投入了相当的研发精力。2011年三菱化学集团旗下的日本合成化学开发出替代玻璃的ORGA塑料材料,主要是以紫外线固化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基材所开发出的板材,并克服过去聚碳酸酯与压克力等树脂薄膜透光率不佳、表面硬度低、耐热性不佳、不耐溶剂等缺点,并在强化玻璃表现不佳的加工性与安全度部分,均有出色表现,其成本不仅较强化玻璃低,重量亦仅其1/3。由于ORGA本身具有与玻璃相同的透明性,且耐热性在200℃以上,硬度为3H-7H的铅笔硬度,因此,将作为智能手机与平板机等所需之强化玻璃的替代材料。可以预判,随着塑料材质发展,将来可将ITO触控传感器制作在塑料Cover Lens上,这就是OPS(One Plastic Solution)触控解决方案。
2 结论
GG 方案正受到OGS玻璃型触摸屏以及GF/GFF薄膜型电容屏的双重挤压;OGS以低成本优势快速崛起,尤其在触控笔记本领域。而GF/GFF薄膜型电容触控方案由于低成本和轻薄化优势将长期存在。新型导电材料如石墨烯的出现使得柔性触控变为现实,塑料材质Cover lens的不断进步将进一步降低触控模组的重量。多种触控技术并存的趋势将在中长期内存在。
参考文献:
[1]中华液晶网.http:///.
[2]触控技术网.http:///.
[3]平显时代,(104).
[4]苹果、三星、TPK、信利等公司官网.
[5]胡旭伟.今日印刷,2012(8).
柔性电子印刷技术范文6
然而,上述激光全息图像的获得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
之处。
不干胶标签:方法简单,但与包装不是一个整体,易脱落,无法增加包装的美观度,常用作封口防伪标贴。
镭射膜直接复合:工艺简单,但生产效率低,能与包装表面紧密贴合,常用于激光全息图像的整体复合,而不是局部复合。镭射膜会永久地留在包装上,难以降解,有悖于当前绿色环保的理念。
镭射烫印箔热烫印:工艺精美,可以进行定位烫印,生产效率较高,防伪效果良好,一般用于局部图案及较小面积的烫印。但其需要加热装置和烫印版,生产成本较高。
镭射镀铝纸:工艺效果良好,但只能用于激光全息图像的底纹,不能局部使用,对后道印刷要求高,凹印是其常用的印刷方式,成本很高。
基于这些工艺方法的不足,包装设计人员一直在寻找一种低成本、环保、应用范围广的激光全息图像制作工艺。经过不断的努力以及大量的试验,一种崭新的激光全息图像制作工艺―镭射压印转移工艺应运而生。
镭射压印转移工艺的发展
镭射压印转移设备的原始机型出自于日本一家制造企业,其采用的是收放膜卷的方式(如图1所示)。每卷镭射压印转移膜的长度大约为3000~4000米,使用该设备工作半小时左右后就需要吊装膜卷和穿膜,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容易损伤镭射压印转移膜,更大的问题是镭射压印转移激光全息图像与印刷品表面待烫印图案是无规则压印转移,成像质量差异很大,且镭射压印转移膜的版缝也无法避让。特别是局部涂布UV光油时,待烫印图案边缘部分溢出的微量固化UV光油会残留在镭射压印转移膜上,严重影响镭射压印转移膜表面激光全息图案的转移质量,同时也会对下次镭射压印转移产生一定影响,使得镭射压印转移膜反复使用的次数减少
至3~5次。
于是,一种基于封闭环式膜卷原理的新型镭射压印转移设备问市了(如图2所示)。周长为12米左右的封闭环式膜卷在设备运转时能够循环使用,这样不仅减少了吊装膜卷的环节,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由于整个膜卷的长度较短,使得镭射压印转移膜不易起皱或变形,同时也能轻松实现镭射压印转移膜版缝的避让。这样一来,不仅镭射压印转移膜循环使用的次数可以提高至十几次,而且镭射压印转移激光全息图像的成像质量也有所提升。然而,采用该设备进行加工时,10多分钟的穿膜、更换封闭环式膜卷的工作还是省不了的。
随着镭射压印转移激光全息图像的应用优势逐步得到越来越多包装装潢设计者的青睐,包装印刷设备制造商在原来多色胶印机的基础上加装了镭射压印转移机组,重磅推出了“多色胶印+UV上光+镭射压印转移”的组合工艺,并称其为“连线镭射压印转移”(如图3所示)。这种工艺最大的优势在于彩色印刷与镭射压印转移可以一次完成。采用该连线设备进行生产时,激光全息图像的表现形式基本为“满天星”(即激光全息图案有规律地均匀分布在镭射压印转移膜上,但当这些激光全息图案经压印转移到印刷品表面时,相对印刷品表面的图案,这些激光全息图案是无规律的,即每张印刷品确定部位得到的激光全息图案是错位的,不能保持一致性)。
现在一种音乐磁带式激光全息图案定位镭射压印转移工艺(如图4所示)也产生了。这种工艺的主要特点是镭射压印转移膜卷在压印转移时正常放卷、收卷,当镭射压印转移膜放卷完毕后,设备立即停车,收卷处的镭射压印转移膜则快速倒卷,直至倒回放卷处,然后正常印刷。整个过程与卡式磁带播放音乐的模式类似,播放完后快速倒卷。这样就避免了频繁吊装膜卷和穿膜的工作,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减少了吊装膜卷对镭射压印转移膜产生的损伤。对于长度为3000~4000米的镭射压印转移膜卷,正常印刷一次可以持续45分钟左右,一次快速倒卷约在1分钟内,在这同时,生产人员还可以进行飞达上纸和收纸处收纸的辅助
工作。
此外,定位印刷工艺也十分值得一提。其能将镭射压印转移膜表面的激光全息图像准确地定位印刷到印刷品的相应部位,同时能够轻而易举地避让镭射压印转移膜的版缝。
镭射压印转移膜卷免吊装和定位印刷这两个特点,从结果来看十分简单,但如果采用传统的机械结构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采用机电一体化的方法,并且依靠较高水平的电子检测和控制技术才能解决。
镭射压印转移的机构组成
与工艺要求
1.镭射压印转移的机构组成及技术特点
一般卷材印刷过程中,印刷定位是由放卷或收卷单向控制的,而图5
所示的镭射压印转移设备采用的是双向全程控制,在收放卷与压印过程中,安排有3处精密纠偏装置,除了在印刷时能高精度纠偏,在快速回卷
(300米/分钟)时也能顺利纠偏。其中,所有检测、张力、纠偏元器件和装置均采用高可靠性器件,以达到高精度的需求。
定位印刷采用单张纸对卷筒纸的套准方法,主要原理是单张纸印刷品经第一级预定位后,进入第二级定位。为达到这一目的,图5所示的设备采用了无轴传动技术和伺服控制方式,由特殊波长光束电眼检测镭射压印转移膜上的定位标记,然后通过电子信号传输,由电子真空拉规和电子前进速度控制,调节单张纸印刷品的位置和速度,同时自动跟踪定位,当其到达压印点时,使单张纸上的印刷套准标记与镭射压印转移膜上的定位标记
重合。
此外,该设备的UV上光机构被设计为可移动式,使得调节和清洗机构更为方便,腔式刮刀和陶瓷网纹辊的组合使UV光油的涂层厚度薄而均匀,且始终保持一致,同时确保UV光油不泄漏、不飞溅;适用范围广的印版滚筒既可装夹橡皮布做整体上光,也可装夹PS版,并在PS版上粘贴局部上光的柔性版。
2.镭射压印转移的工艺要求
(1)UV光油
镭射压印转移工艺中所采用的UV光油应满足:黏度适中;纯度高,稀释剂必须使用无水酒精;固化
彻底。
(2)镭射压印转移膜
镭射压印转移膜的基膜一般为BOPP或PET薄膜,要求BOPP或PET薄膜厚度均匀、成像透明性好。
一般情况下,镭射压印转移膜可以重复使用十几次,但实际生产时仍需根据产品特点来确定其使用次数。镭射压印转移膜表面的网穴形状有三棱镜、鱼鳞、斜杠等,这些网穴的深度和大小各不相同,而且排列角度不同,因此其呈现的形状也不同。
(3)网纹辊线数选择
经过反复试验证明,当UV上光所用网纹辊的线数为260线/英寸时,镭射压印转移效果较好。
(4)镭射压印转移膜表面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