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农业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激励机制

一、生态农业内涵与特征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沃•艾伯奇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1981年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进一步明确定义生态农业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1980年我国学者叶谦吉对生态农业定义为“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2]。可见,发展生态农业,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手段是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其特征如下:

(一)生态农业具有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提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走上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改良土地,降低农村水资源污染程度,能有效减缓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业、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与高效性

生态农业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强调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协调性、循环性、再生性,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特征。生态农业通过物质能量循环,实现了废弃物的转化再利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

(三)生态农业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

农业生产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和多样性,主要由地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的。生态农业是在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现代农业形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特征。现阶段,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各地立足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了适合本地域特色的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现了生态农业的区域性与多样性。

(四)生态农业具有外部性

就生态农业生产过程看,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产品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具有外部性特征。其外部性体现在农业生产者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发展农业,具有降低水土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体现在绿色、有机、健康的生态农产品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另外,农户最初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是对生态农业技术的一种推广,但采用新技术投资无法从其他农户那里取得补偿,又无法限制其他农户模仿性消费,因为一旦推广就可以被许多农户同时消费,且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其范围不断扩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不断提升。2009年骆世明将生态农业分为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和品种搭配模式等5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在此基础上将每一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再划分为若干个生态农业模式型。2002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推广。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从生示范县逐渐扩大到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建立了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多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2000多个。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生态农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态优势将越来越多的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激励和补偿机制缺失,影响了生态农业推广普及

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农民投入的劳动量大,投入技术多、成本相对较高、风险也大。而生态农产品具有外部性特征,生态农产品定价过高,消费者需求不足,难于销售,只能采取略高于传统农产品价格,即生态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导致农户获取的经济效益低。由于我国农产品价格机制的缺陷,使得农户生产生态农业产品获得的个人福利小于生态农业产品对于全社会提供的福利,使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外部正性没有体现。另外,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补偿机制,弥补农户外部正收益,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使得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削弱了农民普及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社会化小农生产,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徐勇、邓大才、刘金海等学者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及农民演进特征提出了“社会化小农”,并认为“社会化小农”作为现代社会农民演进的新形式,具有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决策化特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社会化小农”在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化生产决策的基本前提是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一般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分散性和独立性生产决策,这种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小规模—小投入”导致“低产出—低效益”,致使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所获取收入达不到他们所期望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社会化小农”分散经营农业生产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三)“均田制”土地制度,阻碍了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

从综合性与高效性的角度看,只有在一定大的区域范围内,生态农业的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效益,即发展生态农业要规模化。我国农业生产耕地面积按人均比例平均分配的,受这种“均田制”土地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户平均耕地面积仅有0.4hm,且耕地面积呈进一步缩小趋势。同时,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采取不同质量等级的土地分别进行平均分配,农户耕地面积被小块分割,使农户生产经营极不方便。近年来,有部分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一部分耕地面积,绝大部分仍为小规模生产,这种以农户为单位小块分割农田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建设,使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仍处于小规模的、零星的、低层次的状态。

(四)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从生态和可持续角度看,生态农业倡导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物质,关键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指蔬菜的新式育苗、农作物的新品种采用及农业机械化使用,以提高农业产出。农业生产种植采用家禽肥料+化肥,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种植、除草、收割;农业虫灾泛滥采用大量人工投入治虫。现代农业生产整个过程都融合了现代农业科技技术,采用“新式粗放式”方式。大棚蔬菜从种子选择到菜苗孕育,再到蔬菜采摘,多采用先进现代农业技术,同时在整个过程都有价格较低的高倍农药被使用,致使蔬菜几乎见不到一个虫洞;农作物种植除草工作只需要一袋高剂量除草剂就能解决,整个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人工除草。农业生产中这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退化、土地及水资源污染严重,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农田生态环境更加难以为继。显然,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推广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相去甚远。

四、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一)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和补偿机制

生态农业的效益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只能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经济、生态效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应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补偿和激励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财政补偿政策及相互配套措施。建立生态建设专项基金,实施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生态农业在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倾斜。同时,地方政府实行配套资金支持等。二是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利益诱导机制,通过利益驱动使农业生产者积极主动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对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行为进行资金补贴和技术扶助,如良种补贴,绿色、无公害种植补贴,同时加大技术部门在技术上的免费指导和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分配及产权制度

依据生态农业特征,发展生态农业的农田土地一般生产经营周期期限比较长、投资成本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市场风险较大。因此,为了鼓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其增加农业资源投入、积极主动采用生态农业新技术,政府应适当延长生态农业户的土地经营承包期,为此,一要尽快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使生态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拓展到实际上的占有权,即农户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对其所承包土地有实际上使用、占用、收益和处置权,集体只是保留法律上的最终归属权。二是农村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推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通过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稳定土地使用权,延长农户对土地投入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强化生态理念

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要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户的生态理念。一是加大生态农业技术及生态理念宣传。利用互联网、电视进行宣传农业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二是推广新农药和绿色有机肥。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鼓励广大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大幅度减少农药的滥用和乱用。三是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政府牵头组织各类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鼓励科技人才推广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引导农户采用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来提高生态农业及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四)通过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具区域性与多样性特征,我国区域差异性大,各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不一致,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选择“最佳”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推广应用。一是加强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建设,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基地,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并形成配套技术,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基础。二是继续坚持已经开展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遴选出生态农业模式好,配套技术先进的示范基地,通过以点带面方式,由“县—市—省”的方法进行推广,直至推广到全国。三是鼓励企业自建生态农业基地。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农户实现生态化种植养殖,使自己有稳固的基地和农户群,并实现已有非生态型农业基地向生态型农业基地转变。

作者:张燕 张进 单位:延安大学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秀艳,王丽静.再论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征[J].中国市场,2008(1):108.

[2]郑军,史建民.我国生态农业研究述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1):93.

[3]张燕.我国发展生态农业保障制度研究[J].农村经济,2010(5):103-105.

[4]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3):406-409.

生态农业的特征范文2

一、研究假说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现将农户们是否选择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成以下几组,提出相应假说。

(1)户主特征。主要是指户主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和参加过涉农技术培训。从理论上讲,户主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对是否选择新技术的影响是可正可负的,但已有研究多数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与新技术的采纳呈正相关④。我们假定:户主年龄、性别对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是可正可负的,而受教育水平及其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和参加过涉农技术培训,才是决定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个人特征。

(2)家庭特征。主要是指家庭劳动力人口数以及土地面积和农业收入水平。农户劳动力人口及耕地资源特征,反映了农户家庭人口压力及其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而农业收入水平高低则反映了农业在农民家庭中相对重要性及其采用新技术的意愿与能力,这对非农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浙江农村而言无疑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假定:以上三者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是正向的。

(3)环境特征。主要是指农户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含交通、通讯条件及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朱希刚等(1995)的研究发现,乡集镇与农户的距离与新技术的采用表现出极大的负相关⑤;在对贫困山区农户杂交玉米采纳行为的实证研究中,赵绪福(1996)发现:一个地区越是远离技术成果的发源地,人们了解和学习的机会就越少,技术的空间传递时间越长,从而纵向扩散的速度越慢。但随着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意识的增强,昔日城郊型畜牧业已遇到了巨大挑战;此外,发达的民营企业在促进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镇郊区生态环境破坏相对比较严重以及人地矛盾更加紧张的现实⑥。因此,我们假设“是否地处城镇郊区”对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是可正可负的。

(4)政府扶持引导。主要是指政府在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支持与引导。为推进高效生态农业,浙江省政府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与措施,“农民信箱”的创建与推广就是其中之一。一些地方政府还对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性金融与保险等方面支持,极大解决了农户的资金困难与后顾之忧。此外,各地有关高效生态农业的宣传与技术培训也比较到位。因此,笔者预期当地是否开通“农民信箱”以及农户是否贷过款、是否参加过有关部门组织的高效生态农业“宣传与技术培训”,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具有正向效应。

(5)社会化服务。主要是指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及各类中介组织,以及是否参加农业龙头企业、是否与企业签订合同等方面。这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是影响农户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影响到农户采用该模式后其产品价值的实现以及能否增值问题,也将密切关系到核心技术(或服务)的获得与实际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笔者预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农业龙头企业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6)质量安全及生态意识。主要是指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及其知识积累情况。实际上,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并非只受经济因素影响,多数情况下还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生态观念与健康意识⑦。在具体调查中,我们发现受访者对生态省建设及其相关理论或具体实践措施还是比较了解的,而对“循环经济”这一相对较新的理念,有44.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未曾听说过。因此,这里选择“是否听说过循环经济”来衡量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意识,并预期其对于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是正向的。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概况

1.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笔者及浙江大学三农协会会员利用暑假时间进行的农户访谈与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以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参与者为主,调查内容涉及了农户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除了农户所在地基本情况、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情况外,重点调查:①农户参与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思想、过程及影响农户决策是否参与、如何参与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因素,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户决策行为的变迁情况;②农户在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生产、销售、收益等方面问题与变化,以及③农户参与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提出何种新的要求及其满意程度等。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由调查员在所在县(市)随机抽取一两个规模较适中的乡镇,在每个乡镇中随机抽取一两个规模适中的行政村,在每个行政村中随机调查5户。全部调查都以调查员直接对农户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和农户自填的方式进行。正式调查前,笔者曾在两个比较典型的县(乡)进行了预调查,并对问卷进行了必要修改、补充;同时对协助调查的浙江大学三农协会会员进行了必要的集中培训(为保证问卷调查质量,每位同学至少调查两个村,最多不超过20份)。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39份,剔除漏答关键信息及出现明显错误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17份,回收比例为79.3%。

2.样本特征

①被调查地问卷分布在全省11个地市30个县(市、区)的91个乡镇,并以绍兴、台州、衢州、湖州和杭州等5地(市)为主。从地理位置看,地处城镇郊区的有149个样本(占有效总样本数的47.0%,下同),并以平原、山区和丘陵地区为主。所在村庄已开通“农民信箱”的,有217户(占68.5%)。②被调查户主全部有效问卷中,样本农户多在40-55岁(占71.7%),平均45.2岁;从受教育年限来看,样本农户多在8或9年(相当于初中毕业,占51.4%),平均8.2年。有202位受访者有外出务工经历(占63.7%),253人参加过涉农技术培训(占79.8%)。已参加涉农技术培训的受访者中,有74.2%的受访者认为培训效果较好或很好;共有26位女性接受了调查。③受访者家庭样本户平均家庭人口4.1人,平均劳动力2.7人,其中纯农业劳动力以2人为主,只有1/3左右家庭存在半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力。从耕地面积看,样本户并无多大规律,但以2-5亩为主(135户,占42.4%),平均15.8亩;在1-4公顷的共48户(占15.0%)。从收入结构看,农业收入多在6万以下(占75.6%),平均9.5万。以上家庭劳动力结构及收入结构等,也可以从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及户主的职业选择得到进一步反映(表1)。这是否说明,一方面是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阅历比较丰富、科技水平比较高、市场意识比较强的户主们的踊跃参与;另一方面是随着高效生态农业的逐步发展,农业的比较利益有所提高,已把不少非农为主兼业的户主们重新吸引到崭新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中来。

三、模型的选择与解释变量说明

Logistic模型是研究定性变量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的有效工具之一。模型中的因变量(一个事件发生与否)只有两种选择,分别用0或1来表示⑧。在本研究中,农户选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时用0表示,反之用1表示。为了检验上述农户选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的假说,进一步明确影响程度和显著性,有必要应用上述317个农户样本构建出农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的二元选择模型。

四、模型估计结果及其分析说明

1.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317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模型估计(但由于35份调查数据存在信息缺失,入模型的样本为282份,其中选择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241份、未选择的41份)。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向后筛选法⑨。即:首先将所有的解释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模拟计量,得到估计模型1;然后将Wald值最小的解释变量剔除,再进行回归,直到所有的解释变量均达到显著水平为止。一共得到了12个计量估计结果。从各模型运行结果看,模型整体检验基本可行。由于篇幅关系,这里只列出了估计结果中的两种(模型1与模型12,表5)。模型12去除了那些影响不够显著的变量(剩下4个解释变量),且从解释变量显著性和Wald检验值来看,模型12解释变量的显著性都优于模型1。因此,计量分析以模型12为主。模型12分析报告的显著水平P=0.000,说明假设模型整体检验十分显著,预测的整体准确率达85.5%⑩。表4和5即为最终方程结果,最终模型变量系数均在10%显著水平显著。此间,在步骤2至12中,分别先后移去的变量为:龙头企业、培训活动、外出打工、性别、教育年限、技术培训、年龄、劳动力、循环经济、农民信箱以及是否城郊等。

2.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表3、4、5),农户是否选择采用高效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显著性和影响程度归纳如下:

(1)家庭耕地面积大小与农业收入水平高低对农户是否选择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与预期结果相反,模型12的估计结果(表5)表明,家庭耕地面积系数值为正(0.018)。说明家庭耕地面积越大,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农户并非越倾向于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而且耕地面积增加一个单位的变化将导致发生比变化1.018倍。耕地面积与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呈负相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浙江省人地关系紧张,户均耕地规模较小且难以扩大,农户们不得不在有限土地上集约经营,以追求尽可能高的利润,这与高效生态农业的普遍要求与出发点也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可能主要是由于浙江省农业劳动力雇佣成本相对较高,农户们与其长年雇工集约经营还不如自已投身二三产业收入高。在对平湖市等县(市)进行实地调查中发现,由于优质优价难以实现等各种原因,那些实际经营面积较大的种粮大户,就倾向于不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研究假说一致,模型12估计结果表明,家庭农业收入水平高低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系数值为负(-1.279),且达到1%显著水平。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农业收入水平越高,农户越倾向于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可能是由于农业收入较高的农户,初步尝到了效益农业建设的甜头,而且他们支付新技术成本的能力及承担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较倾向于接受新技术。说明从事高效生态农业有助于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可以推广这些农户的经验。这也就部分验证了高效生态农业建设至少需要解决的3个基本问题,即:农业生产要有效益,并且要有较高的比较利益;农业剩余劳动力要有出路,且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要有一定规模,耕地不能过于分散。但与预期结果相反,家庭劳动力人口数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不显著,可能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家庭规模与人口结构大同小异有关。

(2)政府扶持、尤其是金融与保险服务等,是农户是否选择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促进因素。模型12的估计结果表明,农户是否获得贷款在2.5%水平上显著,且系数值为正(1.155),获得过信贷支持的农户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发生比是没有信贷农户的3.173倍。这与预期结果是一致的,也与实际生产中广大农民对当前金融服务普遍表示不满及对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的强烈呼唤是相吻合的。说明当前情况下,能否获得信贷是农户是否选择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促进因素,政府应该给予高效生态农业农户更多金融支持。但当地是否开通“农民信箱”以及是否举办过有关高效生态农业的宣传与技术培训等影响不显著,这与政府的初衷也是相反的,可能是由于这些活动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甚至于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全省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是否说明农户们真正希望得到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实实在在的支持,而且政府在这些方面支持得越多,农户们选择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意愿也就越强。事实上,不断加强、改进农业金融与政策性保险等方面支持,是国际上农业政府支持与保护的共同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相关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助于农户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预期的结果一样,模型12估计结果表明,农户是否参与农业合作社变量在1%水平上显著,且系数值为正(3.077);模型12的估计结果还表明,与农业合作社有密切联系的农户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发生比是未参与农户的21.690倍。这就清楚地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联系越密切,越倾向于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值得深思的是,“是否参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影响不显著,而且成了模型估计过程中第一个被剔除的变量,究竟是调查样本的原因,还是龙头企业的功能削弱了,有待进一步分析、检验。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龙头企业与农业合作社间的功能存在部分交叉,且其职能已部分为日益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替代。何况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确实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其组织形式与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如何进一步研究、借鉴台湾地区农会的实践经验,进而在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中逐步增强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金融与保险方面的职能与服务能力,将是一项新的、非常重要的现实研究课题。

(4)户主特征变量、环境特征变量以及质量安全与生态意识变量,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受的影响不显著。即使是人们研究、关注较多的户主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或者参加过涉农技术培训等特征变量,其影响也不显著。说明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受这些变量的影响很小。从受教育程度看,这可能是因为农村教育对农民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没有起到针对性作用。“是否地处城镇郊区”作为“环境特征”的综合变量,其影响也不显著;与预期假设相反,质量安全及生态意识变量的影响也不显著。实际上,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在现阶段有些影响并不显著的因素也许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凸显出来(张云华,2004),但更深入、具体的原因尚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1.主要结论

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受其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是不同农户个体在利益驱动及政府宣传发动下,根据自身禀赋和既定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一项复杂选择行为与决策活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户是否采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受其耕地面积、农业收入水平,以及农户们是否参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否获得过金融贷款等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也不尽相同,但户主特征变量、环境特征变量以及农户质量安全与生态意识变量的影响似乎很小,没有进入到最终估计模型中。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受调查资料限制,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的生产成本及其相应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价值实现问题等因素没有得到具体的反映;二是具体实践中,不同农户对高效生态农业具体发展模式的选择采用行为的差异性,也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而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重要问题。

2.政策含义

生态农业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策略

一、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农业经济本身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障,二者只有协调交互发展才能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还十分低下,生态保护工作还不够深入合理,这些都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当然生态农业经济具有自身的特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在局限性和开放性兼容的背景下,高效协调路径方案,夯实农业经济运行结构,明确生态农业的属性和规律,全面贯彻和落实技术保障机制,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明确农业发展方向,统筹监督技术要点和管理,实施经济共同体全方位监督和管控,维护经济运行管理的有机性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保障。

二、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农业经济是立国之根本,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指引下,有效贯彻生态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理念,不仅符合时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能够提供了完善的交流平台,带来多样化和优质的农业产品,有效发挥协调理念的最佳效应,为地区农业资源的深度利用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只有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农业经济结构,才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绿色安全性有机农产品。未来“农户+公司”将会越来越多,绿色无公害贸易一体化发展格局将会更加茁壮,农民会深切感受到加工、销售、贸易培育发展带来的实处。国家对于农业生态化监管会逐渐科学,质量监督、检查的跟进,生态农产品监督体系日趋成熟。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既会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又符合政策和环保的要求,为此是利国利民且大快人心的好事。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一)完善生态农业系统提升农业生产力当地政府要重塑农业发展的理念,普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观,掌握和探究生态学和自然的基本规律,借助现代化技术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宏观统筹指导打造农业产业链,在环境承载的限度内,有机兼容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使农民因地制宜创新生态技术和产品,将种植、生长、采摘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二)发展和优化农产品利用招商引资的手段,拓宽农业生态道路。借助环保产业升级发展的东风,将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在有利条件的配合下,有效整合农业市场,提升农业整体利益。在发展和优化农产品的进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拓宽产品内涵和外延的同时,同时坚守生态底线,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防止短期利益驱使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三)改进农村社会生态体制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征途中,政府需要引入和培养农业储备人才,开发和销售环保产品,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采取各种措施维护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培养农业储备人才,改进农村社会服务体制,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手段以及农业人才的薪资和福利。此外,监测和监督环境污染治理,宣传生态农业技术的重要性,打击劣质生态农产品。

(四)健全生态旅游服务体系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农业劳动力素质培养,鼓励生产绿色健康食品,拓宽农产品的销儒渠道。结合乡村旅游业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响应国家生态农业的优惠政策,构建合理、鲜活的生态农业。此外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精准定位旅游业特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农产品销售增加渠道来源和保障。

生态农业的特征范文4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 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此,国家制定具有长期指导作用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 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偶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a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赢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生态农业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互动机制

在旅游产业中,休闲养生旅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逐渐加快,养生意识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休闲养生旅游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通过休闲养生旅游,人们的身心得以放松,内心更加悠闲与舒适。在发展休闲养生旅游过程中,生态农业产业链能够给休闲养生旅游提供更好的发展载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将生态农业产业链与休闲养生旅游进行巧妙融合,能够更好地缓解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将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出来。此外,将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进行融合与互动,能够打造更加耦合、完善的生态产业链。

1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概述

1.1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的概念及内涵

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主要指的是以产业链理论为基础来对这两个产业进行探讨,并对原有产业链进行分解,通过模块或者产业链资源的优化与组合,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的过程。在推动两大产业融合时,要结合企业利益目标、市场实际需求、产业分工等要素,通过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产业之间的碰撞与产业渗透,促进两个产业链裂变与整合,逐渐形成一个新的融合性产业,或者形成一个产业群、产业链[1]。无论是生态农业产业链还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链,二者都有自身的产业中心,都有自己的技术、资本和产品,而为了推动这两个产业的充分融合,强化两个产业之间的要素交换与能量传递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使得二者产业链的融合能够更好地突破固有产业界限的局限与禁锢,逐渐形成新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融合性产业链,在资本、技术、产品与市场等要素之间实现替代与互补,从而打造更加先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体系,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都能够得到更好、更长足的发展。

1.2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的特征

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主要注重改善人体健康,注重疾病的治疗与调养,使得人的身体、精神、灵魂和感情等更加和谐与平衡。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多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和载体,主要包括农事养生、运动养生、森林养生、温泉养生和佛教养生等等,因而休闲养生旅游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养生与健康的旅游项目或者产品、高质量的旅游环境资源等。与此同时,在旅游产业当中,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也是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类型,其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很容易和其他产业进行有效融合。同时,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也具有很强的资源异质性,其依托多种资源条件,能够发展与创新出更加多样的休闲养生旅游产品。而生态农业产业也具有持续性、高效性、资源异质性与综合性等特征,且由于生态区域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通过利益合作共享、循环利用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更好维护,有效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促进了生态农业更加高效、可持续发展。

2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

为了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之间实现互动与融合,结合两个产业链的实际发展现状与特征,不断优化与创新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与流程。重视产业链要素之间的整合与优化等,能够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之间更好的融合与发展。基于此,对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展开有效研究。

2.1重视两大产业生产性关联要素的融合

生产性关联是两大产业融合的切入点或者契合点之一。在两大产业融合与互动过程中,生态农业产业资源主要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的投入要素。在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时,生态农业是其非常重要的资源和条件,且在旅游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对于生态农业产业的空间区位有很大的依赖。同时,旅游自身的时间依赖性、旅游服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农作物季节性生长与观赏等,都表现出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对生态农业时间的较强依赖性。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所涉及的产品、服务等都会与生态农业产业的流程密切相关,如服务的创新、食品的营销、园林等生态性旅游产品的设计等等,这些都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之间的关联之处,也是强化与提升两大产业生产性融合的有利条件。此外,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技术与知识,如专业的休闲知识、服务技能与养生服务等,能够对旅游者、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更好地分析与分类,从而掌握更为全面的生态农业、养生旅游知识,促进两大产业链更好的融合与发展[1]。

2.2重视两大产业链融合协同效应的发挥

在推动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与互动的过程中,要将两大产业链进行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将生态农业产业、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作为产业链融合系统的两个子系统,通过信息、能量、物质等要素的交换,将两大产业链进行全面分解与整合,从而将协同效应发挥出来[2-3]。为了将两大产业“1+1>2”的协同效应更为全面地发挥出来,应重视两大产业优势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并将两大产业间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使得生态农业资源能够更好地丰富休闲养生旅游的形式与内容,为休闲养生旅游产品的打造与创新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提升生态农业产业效率与发展水平。此外,两大产业链之间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协调企业、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将休闲养生旅游要素逐渐融合渗透到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形式与内容中,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村的经济活力,实现乡村振兴,对于城乡或者城镇一体化、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非常有利。

2.3健全两大产业耦合机制,发挥耦合效应

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会推动事物发展向一致性、同一化的方向演变。在研究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两大产业耦合机制的健全与耦合效应的呈现是非常有必要的。二者经过要素的融合、资源的共享、发展方式的贯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较为健全的耦合机制,这对于两大产业链的促进与融合非常有利,对于耦合效应的全面展示与呈现也非常有利。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将两大产业耦合的实际效应更好地发挥与诠释出来,明确好两大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目标,应从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助推两大产业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从而使得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谋求两大产业链共同发展时,应重视对两大产业链中优势要素的分析与研究,掌握这两大产业链互补的内容,如生态农业中河流、湖泊、土壤、空气和光等自然要素,农作物的育苗、种植等生产过程,这些都是休闲养生农业发展过程中必备的旅游资源,可使得休闲养生旅游的发展内容更加丰富、产业业态得以创新,提升休闲养生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质量与水平。同时,在产业链融合实践过程中,生态农业资源能够丰富休闲养生旅游的内容,而休闲养生旅游的发展模式能够推动生态农业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促进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与升级,推动两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4-5]。

2.4重视产业链融合理念与技术的转变与革新

在促融两大产业链时,政府与企业之间要共同借力来实现产业链的更好融合。休闲养生旅游企业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时,要重视产业链融合理念与技术的多元化改革与多样化创新,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强化经营理念的创新、专业技术知识的共享,使得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得以更好地丰富,提升两大产业链的融合效应。与此同时,在融合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时,以生态发展为核心,重视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将三者之间的耦合效应、协同效应更好地发挥出来,使得两大产业链融合的作用发挥到最佳,推动乡村经济得以更好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3]。

生态农业的特征范文6

1.土地资源不足

梁平土地资源可以概括为边缘性、稀缺性、脆弱性和碎片化等特征,具有典型的西南山区特色。即土地资源在空间上远离都市经济中心,信息闭塞;量上不足,人均占有量少(全县宜农耕地106.35万亩,人均耕地仅1.15亩),加上梁平每年平均4.02‰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各种建设用地的增加,将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质上劣化,耕层变浅,肥力下降,有机质不高,pH值降低;分布上零散,成片开发难度较大。这种特殊的土地资源状况决定了农业产出率低、劳动强度大和劳动成本高,构成对传统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制约。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梁,必须发展生态农业。

2.水土流失严重

据统计,梁平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73.27km2,占幅员面积35.6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382.15km2,土壤平均年流失总量422.86万吨,年平均侵蚀总量227.35万吨,年均每平方公里侵蚀模数3376.83t,年流入江河泥沙达11.84×105t,每年随泥沙带走19.67×103t氮、磷、钾物质,水质富营养化,生态环境恶化,使坡耕地普遍簿瘦,保水保肥能力逐年降低,塘库河道淤塞,河床升高,可利用水资源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缓解或解决。

3.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梁平现有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以“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和“粮—猪”型的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属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结构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经济环境及新阶段梁平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可以看出,未来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生态、环境背景下的适应性调整。基于这种调整,梁平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新型生态农业结构。

二、总体方向

梁平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观,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土壤类型多样。鉴于该县地形地貌、土壤立体分布明显,故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在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避灾减灾功能。因此,梁平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应由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及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等有机构成,其中每个产业带又由若干关联性强的生态模式复合而成。

1.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

中低山区,主要分布于县内东、西、中山的中上部及其岭脊部分,包括蟠龙、铁门、竹山及屏锦等乡镇的部分区域。本区主要以合理开发利用山地生态资源为出发点,以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为切入点,改变传统的用材林、经济林等单一开发模式,发展生态林和山地名优特产,建立以特色种植业为主体的山地垂直绿色产业带。海拔在500~1000m地区,耕地较少,植被覆盖率高,立体地域优势明显,农副土特产种类多,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油桐、柑桔、猕猴桃、板栗、核桃、竹子、牛羊等主产区。针对这一特点,该区在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农林牧复合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采用轮作、间作套种等方式,以发展玉米、杂粮、薯类、魔芋等农作物为主,以农作物及其副产品来发展草食性畜牧业和加工业,建设小片商品杂粮基地、优质薯类魔芋基地、人工牧草和草食性畜牧基地等。同时,打造以干果、中草药为主的林药果蔬立体开发模式,重点发展板栗、核桃等为主的干果林和优质用材林,开发银花、杜仲、黄柏等中药材,利用海拔较高的优势种植具有比较优势的山地反季节、中晚熟蔬菜,建成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海拔1000m以上区域,地势陡峻,植被好,是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应以森林保护为重点。主要是在疏林地带栽植松、杉等,采取封山育林、涵养水源。

2.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

低山丘陵区,分布于县境中西部的高滩河、新盛河、普里河和西北部的波漩河沿岸,地势起伏,森林植被率低,水土流失较严重。该区是蚕桑、油桐、梁平柚、柑桔、花椒等经济林木和小麦、油菜、玉米、红苕、花生、水稻等粮油作物的适作区。针对以上特征,本区应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品品质为出发点,以实施生态工程为切入点,建立以优质粮油作物基地为主体的林果粮经生态农业带。粮食种植推广保护耕作模式,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通过减少耕作防止土壤结构破坏,有效保持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果间放养牛、羊、鸡、鸭等,增加农业产值,发展间套作农作物等粮经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开发林间药材、稻田养鱼、果园种菇等,形成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建成优质谷物、经济林和优质经济作物基地。

3.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

平坝地区,分布于县境内中部腹心地带,部分零散于丘陵、低山沿河两岸和漕谷内,地势平坦,条件较好,是粮油蔬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然而,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一些养殖场粪便处理不当,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因此,本区域应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治理污染为重点。针对上述特点,该区应在推广生物农药、无公害有机肥、可降解农膜及回收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前提下,发展以粮—油—猪—沼气—菜以及稻田养殖等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以粮—油—蔬为重点,发展菜园、生猪、沼气等,建成优质粮油、蔬菜和生猪基地。在生态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城郊以“菜篮子”和“米袋子”放心工程建设为中心,建立城市服务型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点,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如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观光村、生态农庄等。同时,充分利用梁平旅游文化资源,如西南佛教圣地双桂堂、百里竹海、梁平竹帘、梁平年画以及挑花、刺绣、皮影、灯戏等。这些资源为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蕴,把梁平民俗文化和观光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推销本地特产,增加产业链环节,达到增收的目的。

4.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

梁平在选择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基础上,发展具有地域资源优势、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加工业,实现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本县绿色产品资源优势,可选择以下四方面作为农林牧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突破口:一是中药材加工,如白术、银杏、杜仲、黄连等系列产品开发;二是精瘦猪肉、牛羊肉、鸡鸭肉系列产品开发;三是某些有资源优势的林果系列产品开发,如竹、柚、脐橙、柑橘、板栗、核桃、油桐等;四是加强特色生态示范农业园区建设,如城郊现代农业园区、鸭柚循环生态农业园等。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保障生态涵养的目的,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和谐共生的要求。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其建设要求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农村经济发展观,坚持“统一规划、分部实施、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突出特色、科技创新”的方针,紧紧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总体要求及梁平“137”总体部署,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使其建设持续、健康地推进,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十三五”计划与2030年远景目标,对国土资源进行新的科学规划,制定一个既切合梁平实际,又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方案;二是未来县内的农业工程与开发项目,必须在全县的总体框架内实施,做到其建设有章可循,防止各部门、各地方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整体利益或是只强调经济发展而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重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覆辙。

2.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有效资源

梁平由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经济基础等的多样性,因此,必须遵循自然条件和生态规律,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首先,在建设生态农业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基本条件,力求达到区域条件与引进项目的最优组合。其次,梁平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其优势资源,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再通过股权融合、利益共享把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梁平要利用重庆加快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良好时机,积极发展一批目前区域稀少的、有优势的特色新产品,确立自己的品牌和名牌。

3.优化结构,促进快速健康发展

梁平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一是要积极推进其产业化发展和无公害生产,发展多种生产类型和经营模式、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商的有机结合,构建农、工、商的有效链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二是推广优质稻米、名优特色水果和茶叶、中草药、优质蔬菜、名优特新稀杂粮等,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在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同时,大力推进梁平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村人口从第一产业分流到二、三产业中去,降低农业人口比重,优化调控农村人口及其就业结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其持续快速发展。

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推广步伐

梁平在高科技人才不足、条件相对较差、任务艰巨、目标要求高的环境下发展生态农业,只能依靠科技支撑,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对其关键技术及体系的研究,针对该县发展生态农业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研发并应用高产高效的生态种养技术,建立具有梁平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技术体系。其次,要选择自然条件不同的区域进行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建立一批高科技、高效益、高水平、易操作、强辐射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再次,引进、推广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到梁落户,促进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

5.争取资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