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作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技术作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技术作业

电子技术作业范文1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学习成效;同伴互动

【中图 分类号】TN0-4

1 研究动机

电子技术一体化》是技校电工电子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识别电子元件、使用电子仪器测试电子元件与电路特性,同时学会对基础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它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但它却一直是学生心目中难学难懂的课程之一,在学生间缺乏互助合作的情况下,低成就学生学习意愿不高,同时在实训设备有限,让整体学习成效大大折扣。因此,老师必须不断寻求较佳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成效,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互助合作的良好习惯。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并分享彼此的观点见解,使学习过程更加活跃,同学间有更多的讨论、对话和互动;合作学习也鼓励每位学生均可通过合作而非竞争以获得成功的学习,并建立每位学生面对学习时具有责任感,因此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学习,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拥有彼此互信与成功学习的感受。

2 研究步骤

本研究的流程共包括下面下个八个步骤:

(1)文献收集

初期文献[1-6]探讨用以了解当前和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方向、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实施方式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强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2)选定实验对象

考虑取样对象的特点、教学进度限制、观察研究过程的可行性等因素,来选定实验对象。

(3)研究工具

依据授课进度与范围、文献探讨,编制、引用或修改成适合本研究的各项测验和量表。

(4)修正研究工具和预测试

依据实验对象的特质及研究者主客观因素,由职教专家审查与修正研究工具。

(5)试教和前测

在2014年至2015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上课时,同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专业基础应知和应会技能的测试,此为前测。第二周则对实验组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进行试教,试教时间维持三周。

(6)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研究共十周,从第五周开始。每周28节,每周22.5小时,共225小时的时间(前、后测和期中考试不计入),由同一经验丰富教师任教,以合作学习教学法中的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及传统教学法,以同样进度分别在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授课。

(7)后测

授课全部结束后,随即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专业基础应知和应会的测试和《电子技术一体化同伴互动量表》,此为后测。以了解合作学习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和以及学生的同伴互动情形。

(8)资料分析

将各项测验所得资料整理,通过统计软件SPSS进行各项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果。

3 研究架构

依据本研究目的和相关文献探讨的结果,本文提出研究架构如图1所示。

控制变量是在实验处理上为了避免其影响实验的结果而必须加以控制的因素。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为了提高实验的内在效度,必须尽可能地控制无关干扰变量的影响,本实验研究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教材因素等三项。

(1)学生因素:此控制变量主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本实验设计的样本某技师学院电工专业高级班二年级学生42名,按姓氏笔划数分成甲乙两组,前22名分为甲组,后20名为乙组,学生程度大致相同,且之前学习科目皆在同一班级上课,学生的电子学基本能力与学习态度差异不大,甲乙两组任意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

(2)教师因素:任课教师为多年担任该专业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特点熟悉,对教材和教学方法把握得当,以排除教师个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教材因素:本实验研究的教材是以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工类专业通用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考核内容皆相同。

自变量是教学方法,实验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中的STAD,控制组则维持一般传统教学法的讲述、示范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

因变量主要探讨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在后测中应知和应会测试成绩和《电子技术一体化同伴互动量表》的统计值。

4 教学设计

5.1 教学准备

5.1.1 准备教学资料

本研究共进行十周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施前先与相关任课教师讨论、编制、修正小组工作单、任务分配表、学习活动观察表和技术报告工作单。

5.1.2 实验设计的分组方式

实验组学生的分组方式根据合作学习教学法中的STAD模式中的分组方式,采用异质分组法分成高、中、低分群三种程度,人数分别是6人、10人、6人。

5.2 教学流程

5.2.1 全组授课

实验组与控制组各教学单元的进行,都由老师采用讲述方式实施教学,以教材授课,并配以多媒体等教具和实习设备使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加深理解。技能实操方面则由教师统一示范操作、要点讲解,同时叮嘱学生要注意安全生产事项。

5.2.2 小组练习

实验组练习的进行,是以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为主。小组同学的主要工作是熟悉教师授课教材,并帮助他人也能熟悉学习内容。教师授课后,学生依工作单的说明,练习老师示范过的技能操作项目,并以此评估自己和组内同学学习的情况。在做完工作单上的各项任务后,每组发一张小组技术报告工作单,目的是鼓励同学一起进行讨论和分工合作。在小组内的同学都能完全了解问题的讨论结果时,且完成技术报告工作单后,小组讨论就结束。控制组实操技能练习,以两人一小组方式进行,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需要撰写实习报告,由教师批改并逐一计分。

5.2.3 小组报告

小组报告活动仅在实验组实施,主要是呈现各组讨论后的成果。当各组讨论活动结束后,由任务分配表所分配的组长上台对全班同学说明该组讨论问题及讨论结果。报告结束时,需接受老师或同学的提问,以训练其临场表达能力。

5.2.4 测验和全班交流

测验的实施与计分,实验组中,以个别成绩与小组成绩分别同时统计;个别成绩计算方式是以个人平时测验成绩、个人积分和小组积分按比率换算而得,而小组成绩则作为竞赛名次排序的依据,采用组别排名方式进行,再将竞赛名次换算成小组积分,以此计入个人平时测验实得分数或期末成绩加分依据。控制组中,则以学生个别成绩计算为主,竞赛的排名依据也以个别成绩为依据,采用个别排名方式进行。

全班交流活动只在实验组才有的教学设计,全班交流活动的训练是合作学习教学法的一个重点,教学过程中,每周或完成一个单元时有全班交流活动,以表扬好的合作的学习行为,检讨不良的学习行为以求改善。

5 两种教学法对学习成效的差异性分析

研究对象共42人,其中甲组22人为实验组,占样本数的52.38%,接受合作学习教学法;乙组20人为控制组,占样本数的47.62%,接受传统教学法。在分析应知、应会学习的学习成效是否有显著差异、学生同伴互动上是否有影响上,为了兼顾第一类型错误(α)和第二类型错误(β)的可能性,将第一类型错误的显著水平定为0.05。

6.1 应知学习成效的差异性分析

(1)应知前测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1得到的资料显示两组学生在应知前测成绩表现,采用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t值为1.10,p=0.28>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即两组学生在研究前知识储备无显著差异。

(2)应知后测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两组学生的理论学科前测成绩为共变项,在后测成绩的差异性进行卡方检验分析中,由表2回归系数的同质性检验中,F=1.41,p=0.24>0.05,未达显著水平,即共变项(应知前测成绩)与因变量(应知后测成绩)间的关系不会因自变量(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不同而有所差异,也就是两个组的共变项来预测因变量所得到的两条回归线的回归系数并无不同,符合组内系数同质性基本假设,所以可进行单变量独立样本共变数分析。

由表3可知共变数分析的结果;在排除应知前测分数的影响后,虽然应知后测成绩实验组的平均分数高于控制组的培元分数(实验组=60.64分,控制组=50.00分),但F=0.04,p=0.85>0.05,表示两种教学法在应知学习后测上未达显著水平。

综合表1-表3可得,两种不同的教学法在应知测验成绩中并无显著差异。

6.2 应知学习成效的差异性分析

(1)应会前测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4得到的资料显示,两组学生在应会前测成绩表现上所得的描述性资料,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时,t值为0.13,p=0.90>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即两组学生在研究前技能储备无显著差异。

(2)应会后测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两组学生的技能学科前测成绩为共变项,在应会技能课程中的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正弦波振荡电路共四个单元的后测成绩的差异性进行卡方检验分析中,由表5回归系数的同质性检验中,F=1.46,p=0.24>0.05,未达显著水平,即共变项(应会前测成绩)与因变量(应会后测成绩)间的关系不会因自变量(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不同而有所差异,也就是两个组的共变项来预测因变量所得到的两条回归线的回归系数并无不同,符合组内系数同质性基本假设,所以可进行单变量独立样本共变数分析。

由表6可知共变数分析的结果,在排除应会前测分数的影响后,两组教学法在应会后测成绩上已达到显著差异F=6.63,p=0.01

综合表4-表7表明接受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学生,实验完成后的应会测验成绩显著优于接受传统教学法的受试者。

6 实验组学生的同伴互动成效分析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实验组学生对实验后的感受。本问卷《电子技术一体化同伴互动量度》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5,6],选项分别是a.非常同意、b.同意、c.无所谓、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对每个回答给一个分数,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的有利项目分别为5、4、3、2、1分,得分越高表示同伴互动的程序越高,反之越低。同伴互动量表四个层次是参考黄俊仁[7],量表内容参考黄政杰、吴俊宪[8],四个层次分别是:小组沟通情况、小组工作情况,小组干部工作情况、小组进度掌握。四个层次平均分分别为3.39、3.47、3.44、 2.96;标准差分别为0.33、0.42、0.45、0.54。同伴互动的整体得分是3.45,显示采用合作教学法后对同伴互动中部分学生持正面肯定的态度,表明学生认为合作学习教学法有助于正面的人际互动能力,四个层次内容几乎都在平均分3分以上,表示学生对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同伴互动活动中感到满意。

7 结论

经过教学实验研究发现合作学习教学法在此课程应知理论的学习成效上无显著差异,而应会技能则有显著差异,在同伴互动学习中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其学习有正面影响,同时在实验组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作业完成情况较好,提升了本课程的学习成效,增进了与同伴的沟通互动,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法既可提升学习成效,又可增进同伴互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傅永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论[M].合肥市: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林芳.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教育学原理[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4.

[3]唐明辉.合作学习中同伴关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4]李心彬.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

[5]Likert,Rensis.A Techniqu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s[J], Archives of Psychology,1932,140,pp.1-55.

[6]Dawes, John.Do Data Characteristics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scale points used? An experiment using 5-point, 7-point and 10-point scal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search,2008,50(1),pp.61-77.

电子技术作业范文2

(1)校外实习基地,“厂中校”模式。此模式是意在让学生切身感受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了解岗位职责以及企业制度的同时完成部分学科的学习,即教学、实践相结合,如应用电子技术老师进行理论教学,企业中的老员工负责实践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工学结合的目的。

(2)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校中厂”模式。此模式下学校提供场地、部分设施和人员,并实施一系列优惠措施对企业产生吸引,而生产原料、部分设备、技术指导由企业负责提供,企业要对整个过程、产品质量进行综合把关。

(3)订单式培养模式。此模式下学校与企业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基础,签协议、共同制订培养目标,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可以一毕业就能胜任岗位工作。订单式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合作效率。

(4)专业共建模式。专业共建模式是学校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其资源、技术等优势,进行大纲教材选择、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方法改革、课题研发等专业项目建设,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将企业项目资源引入的一种合作模式。

2加强校企合作的途径

首先,更新教师合作办学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完善高职教育理念学习制度,增强应用电子技术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意识;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教师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可以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相关情况的了解,主动挖掘企业的技改项目,去技术岗位参与技术难题的攻关,也可以聘请企业技术能手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和技术指导。此外,还应鼓励教师加入一些行业协会,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增进交流、密切联系。

其次,校企共同进行应用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和课题研发。学校可以与企业一起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如选用实际电子产品为载体,循序渐进,从单一产品的实践到复杂产品的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企业为监督的方式,不断强化技能训练。在应用电子技术中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研发新课题、开发新技术,使教师科研水平处于前沿,企业技术更新能力得到提升,实现共赢。

电子技术作业范文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人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本人2007/9-2011/7就读于沈阳建筑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经校招进入中国建筑第二局北方公司,开始从事了机电安装专业的工作。

进入工作岗位后,先后经历了湖南长沙德思勤商业广场项目,沈阳世茂五里河、锦州万达广场项目,本溪万达广场项目等由一名最基层的电气施工员发展成为独当一面的专业负责人。

现阶段,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成为夸专业的人才,在精通机电专业的同时,学习土建结构等专业知识,更好的服务好自己的本职专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地产行业的精英人才。

发表了两篇论文:建筑电气消防审核和验收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土建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技术要点。参与过多个工程项目管理:湖南长沙德思勤商业广场项目,沈阳世茂五里河、锦州万达广场项目,本溪万达广场项目等。工作能力突出,成绩优秀,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现对其参加工程师职称评审进行公示。

电子技术作业范文4

关键词: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电力杆塔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1-0064-02

电力网架的管理、电力线路的维护等都离不开电力地理信息系统,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网架和电力线路的日常维护、故障维修及线路定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电力杆塔三维坐标作为电力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对电力杆塔的准确测量和定位意义重大。我市某地电力杆塔因为技术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缺少准确完善的三维坐标,这对日常线路管理来说是一个问题。本文将基于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的电力杆塔定位技术运用在日常作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航空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概述

数字摄影测量基于数字影像、摄影进行测量,是应用数字影像处理、计算机技术、影像匹配以及模式识别等理论和方法,对摄像目标进行提取,并运用数字来表达的一种摄影测量方法。航空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根据航空飞行器获取的数字影像数据,根据目标物,建立模型,并测量其空间位置、形状、性质、大小及其相互关系。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数字摄影测量借助于数字立体影像和计算机技术,提取目标物理和几何特征,采用数字化的方法进行空间测量。其大概可以分为空中摄影过程、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以及立体视觉和坐标量测。

1.1 空中摄影过程

采集地球表面地理地貌,并将其传输至数字影像的过程是空中摄影过程。空中摄影通过惯性导航系统及GPS记录所有数字影像拍摄的空间坐标以及相对于水平时刻的姿势,通过这些数据确定各个影像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此同时,根据空中摄影高度可以确定各个影像像素分辨率的大小。对我市某地的电力杆塔进行航空数字摄影测量采用DMC相机,DMC相机是当前框幅式数字摄影专用相机。

1.2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根据航空数字摄影所得的影像和目标的空间关系以及已知控制点,可得出影像的坐标,这种方法被称作空中三角测量,其能有效地把数字影像的位置转化成地面绝对空间的位置。

1.2.1 像控点选择。通过像控点的选择将影像的任何一点与地面绝对坐标联系起来,但像控点选择时要按照一定规则和要求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像控点选择和测量由专业人士完成,并采用现有大比例尺地图上选取或GPS测量的方法,这样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结果。与实测的电力杆塔数目相比,像控点数量较少,一般来说,按照5cm空间分辨率的计算方法,1km2选取1个像控点。

1.2.2 空中三角网加密点测量。像控点确定后,要完成空中测量影像数据处理,通过测量空中加密点以及三角网格,最终确定电力杆塔的坐标。分为以下三步:

(1)同一航带内上下影像以及左右影像的位置关系确定之后,根据计算机图形学匹配算法确定大量的同名点,因为同名点分布密集且均匀,所以同名点也称为加

密点。

(2)像控点嵌入每幅影像中,同时针对误差分布进行处理。

(3)像控点和加密点形成不规则的三角网,根据三角网能任意推算出一点的空间三维坐标。

1.3 立体视觉和坐标量测

左右影像的位置关系确定之后,构建立体模型。空中摄影的影像重叠度一般为60%,在这个基础上,利用测绘学的摄影测量技术将模型中重叠的影像区域构建成为人造立体视觉。通过立体眼镜采集不同频率闪烁的影响,这样,空间景物会在人眼网膜窝上形成生理视差,进而产生立体视觉效果。一般人体观测到立体景物时,不断调整影像上的测量位置,便可以确定出测量对象的空间三维坐标。利用这种立体相对的不断切换,实现大范围电力杆塔的

测量。

2 电力杆塔的测量作业

2.1 作业实例

基于航空数字摄影对我市某地电力杆塔进行测量,完成测量范围内110kV、220kV以及500kV电力杆塔平面坐标及高度测量。其中,110kV线路402条,220kV线路103条,500kV线路34条。与此同时,准确获得转角、档距以及变电站位置,通过高分辨率影像了解电力走廊的情况。

2.2 成果检测

对完成的作业进行质量检测,通过对电力杆塔测量方法、电力线路走向、野外观测资料、成果表等检查,将其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的杆塔结果对比,存在一些误差,但这些误差均在合理范围之内,对于超出合理误差范围的数据,在补测和实地检查下,均有了一定的处理。

3 基于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的电力杆塔定位技术的优势

与传统的人工测量电力杆塔技术相比,基于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的电力杆塔定位技术在测量精度、效率及费用方面均存在一定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测量精度高。本文测量实例中所得测量误差低于1m,高程误差低于2m,均符合测量精度要求。与传统的人工手持GPS测量方法相比,基于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电力杆塔定位技术测量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2)测量效率高。我市某地电力杆塔多数是在山区,有的山区海拔高于300m,在这种地理环境下,采用人工测量方法,排除恶劣环境的影响,每天最多能测量6基电力杆塔,测量全部电力杆塔大概需要2000多天。而基于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的电力杆塔定位技术,每个工作组每小时可测量200基,完成所有的测量大概需要180天左右,两种测量方法相比,测量效率有明显差异。

(3)测量费用低。以我市该地的电力杆塔测量任务为例,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总共花费需3000万元左右,而基于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的电力杆塔定位技术仅需200多万元,测量费用明显较低。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的电力杆塔定位技术进行测量定位,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对于一些地理状况较差的区域,数字摄影测量可提供大量详细的信息,能对历史电力杆塔定位资料进行补充。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的电力杆塔技术要求较高的分辨率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这种技术要求可以为电力线路设计和线路防雷提供精确的数据。本文结合我市某地的电力杆塔定位实例进行验证,得知基于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的电力杆塔定位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效率高和费用低的特点,因此,可将基于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的技术用于交通、建筑、农林或海洋等领域。

参考文献

[1] Toni Schenk,郑顺文,苏国中.数字摄影测量学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 张振龙,方云辉,程国开.基于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的

电力杆塔定位技术[J].供用电,2012,29(6):

180-182.

[3]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S].北京:中

电子技术作业范文5

【关键词】工作过程 电气自动化技术 课程体系 优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0083-03

近年来,随着广西区经济的高速增长、电气自动化行业的迅速发展,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因而,社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结构与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新的要求与希望,要求毕业生要具备一定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运用高新技术的能力和一定的横向扩展能力。在此情形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教学团队与时俱进,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不断调整与优化,走出了一条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办学之路,培养出满足职业岗位群工业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营销,满足电气自动化事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自2006年以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专家、教学管理专家的指导参与下,通过对广西工业重镇的柳州市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机械加工等行业企业相关的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构建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并进行了教学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以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不突出,加上学院国家级示范性课程改革建设和内涵建设需求,也迫切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与优化建设。如何调整与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满足电气自动化事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值得高职院校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进行研究。

一、课程体系的优化原则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优化必须满足培养人才知识、能力(见表1)以及素质与职业道德(见表2)的要求(见图1)。达到基础理论知识够用、专业岗位实践能力能用;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应包括团队协作精神、忠诚责任质量意识、纪律规范诚信意识的培养。

专业课程体系优化需要考虑:要全面兼顾素质与职业道德、知识、能力的培养;要努力适应时代要求;要依托行业、满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创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巩固基础知识;第二,强调岗位针对性;第三,突出灵活性;第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与“学”的合作性;第五,课程内容整合的有机性;第六,课程体系衔接的合理性;第六,课程内容体现前瞻性、超前性和先进性等。

二、课程体系优化的设置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的优化是根据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群、技术领域及横向扩展的要求,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结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所处地方行业产业情况及生源情况,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

(一)课程体系总体结构设置

我们按照“学生需求与企业需求并重”的原则,形成了由“内容维度”和“形式维度”构成的课程体系“二维”模型(见图2)。两个维度包括四个模块的教育教学活动,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教育合力。

(二)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优化的分析

1.内容维度,包括“基本素质教育体系”和“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教学目标来源于行业企业对学生的需求,二者相互协调彼此渗透,共同构成完整优化的课程体系。第一,“基本素质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基础,主要以学生思想道德、职业素养、身心健康等基本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同时渗透专业特点和行业企业需求,重点解决学生“如何做一个社会人”的问题。第二,“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深化与专业化,主要以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渗透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解决学生“如何做一个职业人”的问题。

2.形式维度,包括第一、第二课堂,二者是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第一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侧重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第二课堂以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为主,侧重实践锻炼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的优化

按照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通过多次对地方行业企业,尤其是对柳州市三大支柱产业的深入调研分析,充分了解人才需求情况,根据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证书要求,形成并实施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34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注重学生素质、技能、能力的全面提升,又满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要求。重新调整教学模式,新“343”教学模式见图3所示。

从图3可看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以下四个领域:基础领域、专业领域、特色与拓展领域、创新领域,突出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新的专业课程体系详见表3所示。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社会调研与工作分析,归纳出本专业毕业生对应的新19项典型工作任务,根据新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系统设计专业课程结构。典型工作任务表如表4所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表5所示。

(四)专业课程的实施

1.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普遍采用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实施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任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完整的任务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到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综合能力。

2.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运用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仿真教学法等,努力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提高。

3.专业课程普遍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的监控,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制定考核标准,创建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以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等为考核内容,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

三、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成效

在学院示范性课程改革建设和内涵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实施,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取得了以下成绩:一是国家级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国家级高职建设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自治区级示范实训基地等4个方面都实现了零的实破。二是可编程控制器、机床电气线路维修两门课程均获得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环网柜的操作与维护”实践教学设计》获第三届全国实践教学竞赛课程建设方案设计比赛三等奖;三是拓宽了学生的校外专业顶岗实习的实现空间和途径。四是毕业生专升本率、就业率、就业对口率明显提高。由于培养目标明确,教学管理规范,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6%。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在遵纪守法、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等方面予以充分肯定,100%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称职”以上的认可,特别是对学生在基层工作岗位上的实践动手能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涌现出一批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优秀毕业生。五是近三年的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技能初次鉴定的平均通过率达98%以上。

总之,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中,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构建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实施“343”教学模式,使课程体系结构设计更趋合理,课程内容更具有时代性。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评价来看,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更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有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邓英剑,刘忠伟,邓根清.高职冶金机械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2]张映红.关于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1(2)

[3]黄依珍.谈谈虚拟实验在课程教学中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1(3)

【基金项目】2012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2012C002);2009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2009B18)

电子技术作业范文6

摘 要:该文介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以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创造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 实践 创新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234-02

该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因此我们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等诸多方面尝试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模式的创新。

1 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模式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从专业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上,建立了一系列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课程,即基础理论课程、实践技能课程及创新实验课程。

1.1 建立新的学科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两个课程体系。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主要是必修的基A类课程,比如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专业课程模块涉及专业类别的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创新培养方案,力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思想,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和企业发展需求,创新设置课程内容,合理分配课程与课时,做到基础课程新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实用创新,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上,从而建立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新课程体系。加大了实践教学课程在教学中所占比例,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及合理的教学计划,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强化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理念。

1.2 合理安排课程结构比例,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根据专业特色、需求设置调整课程,整合、更新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实现校、企融合,让学校的教师更多的参加企业的培训,同时让企业的人员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增加教学活动形式、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将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一并纳入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可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可开展综合课程实践教育活动和专业综合设计课程训练,校外实行校企合作,走进企业开展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社会实践课程。校内所讲授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础实践知识,为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应用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按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精心设计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形成创新思想与技能融会于实践教学内容中,即实现了基础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综合设计实践课程的融会贯通,也培养出了人才。让创新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扩展了视野。

2 全面改革教学形式与创新教育模式

新课程体系改革围绕知识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求,通过以校企合作办学培养人才这一目标,走出一条专业基础知识结合企业科技实践的互融互通式发展道路。根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全面改革教学内容与推动创新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完成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着力提升学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模式。为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搭建了平台,针对创新教学内容的修订与改革要结合新的教学模式,内容要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要有前沿性,结合企业实际应用等新的专业知识;改革创新教材内容,纳入最新的电子信息类教学科研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培养新时代人才以满足现今企业的需求;理论课程的实验实训课时增加,很多课程都是在机房授课,通过边讲授边动手操作使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并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小项目,同时我们会在每学期的最后2~3周时间进行某几门课程实训,主要是企业方面的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该专业的学生最后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完全在企业完成,在企业的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大的课程项目及毕业设计,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3 全力做好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模式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要发挥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从而达到优化课程配置提升实验技能,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拓宽教学渠道,融合专业特色;实现厚基础、宽思想、创新融会专业特色与提升实践能力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新课程体系专业理论基础与知识构架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明显提高。

现行部分课程教学课时紧张,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状态,严重阻碍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行现代教学模式迫在眉睫。现代教学模式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把课堂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同时插入一些小动画使学生理解接受更容易。除此之外,也应重视课堂外的教学工作改革和完善。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课后精心布置与批阅作业;改革完善考试考核的方法;采用双测评双优秀的考评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系统的考核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并重的系统型考核评价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既达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结语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特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蓉,李欣,侯宏录.电子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21):648.

[2] 熊幸明,邓居祁,张文希.浅谈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长沙大学学报,2005(2):67-80.

[3] 李国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2006(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