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范文1

关键词: 短跑 上肢力量 送髋

短跑不仅是世界大型体将比赛的项目,而且是在农村业余学练中开展得最为普遍的项目。高考体育加试中的百米成绩,对于特长生的加试总成绩很重要。“百米是灵魂”这句话即充分体现了100米成绩对于其他身体素质的重要影响。100米成绩好的学生,立定三级跳、铅球成绩都会好,甚至800米成绩也很不错。(100米的成绩尤其对男生起决定性的作用,每0.1秒占1分)。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要想提高短跑成绩,除了加强技术训练外,还必须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实践证明,运动员身体素质状态,决定着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的水平,决定着短跑的成绩,即使短跑的基本技术而不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也不能发挥理想的运动水平,这就意味着技术水平和运动员的素质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正常发挥技术的物质基础。因此,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术的掌握,而且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抓好有关素质的练习,打好身体素质基础,以便使学生正确运用技术,发挥理想水平,在跑步时达到最快的速度。

一、上肢力量对短跑的影响及训练方法

1.上肢力量对短跑的影响:美国著名教练在《跑速与摆臂加摆腿》中提出,手臂动作越快,腿的动作就越快。上臂摆动有利于下肢配合,使躯干纵轴旋转幅度增大,增加两腿的剪刀差,从而有效地延长大腿前摆的有效距离,增大步长。由于在短跑中摆动腿带动同侧髋向前扭转,人体的矢面与运动方向的矢面常常偏离,因此摆臂的方向与运动矢状面要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上肢力量不够会造成摆臂的方向与人体矢状面不一致,从而减慢跑速。所以,上肢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速度。在比赛场上,特别是在100米的后程跑时,由于速度下降的原因上肢力量太小,破坏了平衡,从而减慢了运动速度。

2.上肢力量的训练:在准备活动完成后,做专门练习,如俯卧撑、引体向上、手握哑铃摆至侧平举、手臂上绑沙袋单练摆臂动作或慢跑等抗阻力性练习。(上肢力量的强度因人而异,感觉量小就及时跟教练说。)

二、下肢的送髋动作对短跑的影响及训练方法

1.下肢的送髋动作对跑的影响:现代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在跑的过程中,积极的送髋动作使摆动腿一侧的骨盆产生旋转,加快摆动腿的速度,同时也加快支撑腿积极扒地的动作,从而缩短支撑腿的退让性收缩的时间。这与优秀短跑运动员倾向于增大大腿前摆和大腿下压准备着地阶段的大腿摆动速,而保持或增大支撑时大腿伸展速度,支撑腿髋关节的伸展速度加快,跑动的速度就越快,摆动腿下摆的速度决定着跑速是一致的。

2.送髋速度和送髋幅度的训练方法:先慢跑做准备活动,再作专门的练习:(1)半高抬小步,要求运动员注重体会膝盖放松、大腿积极下压、髋关节充分伸展、积极把地动作;(2)车轮跑,要求运动员体会小腿折叠、大腿的下压、髋关节的旋前、旋内的动作;(3)下压式高抬腿跑的练习,强调伸髋的动作与速度,在练习时要求摆动腿上摆结束后快速伸髋,加快大腿下摆速度。有关研究表明,在跑100米时,从50―70米后就开始减速,最高速度的跑只有一小段距离,约占全程的14%―16%,开始的加速度大约有33%-35%的距离,减速过程大约为49%-53%的距离,由此可见速度耐力的重要性,速度训练的方法有400-600米间歇重复跑、长短段落的间歇跑,等等。

三、力量对短跑的影响及训练方法

1.力量对短跑的影响:在短跑中运动员的速度性力量的训练最为重要,但力量训练要注意身体各部位肌肉力量的均衡发展,不仅要发展大肌肉群的力量,而且要注意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对短跑的运动员特别要注意发展小腿屈肌及足底肌肉的力量,从而有力地进行后蹬。

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范文2

关键词:中长跑;提高速度;专项能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76-02

一、引言

中长跑运动是指800米以上的一种田径运动。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有了中长跑项目,19世纪中叶,中长跑运动因其对人们的身体素质有很好的提高作用,开始在欧洲一些国家流行,慢慢的世界各国也都开始重视中长跑运动。我国的体育事业起步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过第一次举办了中长跑运动比赛,随着国家间的体育赛事越来越多,中长跑等运动竞技项目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锻炼身体为目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身体素质的标志,提高中长跑的成绩就是提高选手的速度,而如何在中长跑的训练中提高速度也成为了很多教练研究的重点。

二、中长跑中提高速度的训练

众所周知,在世界级的田径项目上,我国一直都没什么出色的表现,尤其是中长跑运动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国人的身体素质外,也有很大的内在训练因素。随着刘翔等一批中国田径选手取得了好的成绩,训练中提高速度的技巧和一些专项训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科技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一些高科技的训练方法应用在中长跑运动中,训练的科学性越来越重要。对于中长跑运动项目来说,提升运动员的速度应该分为中途的速度和最后冲刺的速度两部分。

(一)以提高速度为最终目标

在中长跑的训练中,所有的训练内容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升运动员的速度。中长跑和短跑运动相比,在起跑和中途跑阶段有很大的区别,短跑中的起跑非常重要,而在中长跑比赛中,一般时间的跨度比较长,因此起跑并不重要,只要在整个跑的过程中有速度的优势即可,而决定中长跑比赛胜负的主要阶段应该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目前我国的中长跑速度训练中,大多还是使用增加运动员负荷的传统办法,这种训练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速度,但是提高的程度比较低,提高的速度的也比较慢,而且运动员很容易由于训练的负荷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在对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训练时,虽然最终的目标是提高速度,但不应该追求运动员速度的过快加强,应该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在运动员速度提升的过程中,应该主要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其他方面进行提升,避免因为训练的过程导致运动员身体出现问题。

(二)提升中长跑中最后冲刺能力

在中长跑比赛中,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最后的冲刺阶段,从起跑开始选手们都会保持差不多的速度,在长跑中也许会拉开一些实力比较差的选手,素质比较好的选手们形成一个梯队,这个梯队会一直保持到最后的冲刺阶段,然后在最后的阶段中冲刺加速,决出比赛的胜负。由此可见,在中长跑比赛的过程中,速度的保持虽然重要,但是在最后阶段的冲刺能力才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在训练中提升运动员最后冲刺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对于中长跑比赛,能够在最后阶段具有足够的冲刺能力,运动员就要在比赛的过程中保持足够的体力,那么在日常的训练中,就应该重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在实际的训练中,可以考虑增加运动员的跑步的强度,使运动员在比赛的最后阶段有足够体能进行冲刺。

三、对中长跑进行专项能力的训练

(一)短跑的专项能力训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对于中长跑这样比拼身体素质的运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中长跑比赛项目的世界记录不断的被刷新就可以看出。最初的中长跑比赛中,所有选手的速度都能够保持的差不多,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决定胜负,但是随着竞争的激烈,很多中长跑比赛中已经能分出几个梯次,特别是在一些长跑项目中,这表明选手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比较最后的冲刺能力,对中长跑比赛中的速度也开始较量,由此可见速度的比拼不在是短跑所较量的,中长跑也开始对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中长跑教练对于中长跑过程中的速度不够重视,导致了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短跑的训练项目很少,中长跑运动员对于速度的节奏掌握不好,在最后阶段的冲刺能力也不强,因此应该考虑加大中长跑运动员的短跑专项训练。

(二)重复跑专项能力训练

重复跑是中长跑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方式,重复跑训练就是选取一定长度,对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进行练习,使运动员在跑步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固定的速度,而在中长跑的比赛中,对速度的保持是很重要的一点,只有在比赛的过程中保持住一定的速度,才能跟上速度较快的选手,与速度较慢的选手拉开距离,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与速度较快的选手决出胜负,在对运动员进行重复跑的训练中,应该注意每次训练后,运动员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三)变速跑专项能力训练

变速跑的训练是对运动员在中长跑中速度变化进行训练,最早的中长跑运动训练中,是没有进行变速跑的训练,直到第20届奥运会时,芬兰的拉瑟·维纶夺得了5000米和10000米世界冠军,人们发现拉瑟用的就是变速跑的训练方法进行中长跑训练,之后中长跑运动员都开始对变速跑研究,变速跑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复跑和短跑的结合,变速跑和短跑一样,训练的强度很大,和重复跑一样,能够训练运动员的速度耐久力,因此变速跑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练人员重视,而且与重复跑相比,变速跑对场地的要求也不高,在实际的训练中,教练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场地和运动员自身素质的情况,对变速跑的长度和速度变化进行调整。

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范文3

关键词:中长跑训练;速度素质;绝对速度;方法措施

1 影响中长跑成绩的主要训练因素分析

1.1 速度与速度耐力

速度和耐力同样影响着最终的成绩,两者之间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制约。在理论上来讲,短距离速度的能力来源于三磷酸腺苷的快速分解以及磷酸的再合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磷酸原无氧代谢,而耐力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通过糖的有氧和无氧混合的代谢以及体内脂肪的分解代谢过程。传统观念普遍认为耐力对中长跑的最终成绩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也就忽视了对乳酸耐受能力的训练。在中长跑中,不仅仅是对耐力的考验,还有对速度的考验。所以说速度和耐力才是基础和核心保证。

1.2 绝对速度

速度中有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但在中长跑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而且绝对速度的提高也有益于提高耐力基础。有些研究表明,世界上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的短跑速度可以达到10.6-10.8秒/米。正因为这样,我国的青少年在训练阶段就要注重对速度的有意训练,而且要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一直保持这种训练。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和过渡期安排好训练的时间和次数,注意训练的劳逸结合。

1.3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众所周知,中长跑训练中最难处理的是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问题加大负荷量就势必要降低负荷强度而加大负荷强度则必须减少负荷量按照以前每天1%次的训练课就很难处理两者的关系,而如果采用多课训练结构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在保持总负荷量不变的前提下采取高强度的短距离间歇与重复训。综合训练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手适宜的段落把有氧代谢供能科学地组合于一体使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得到提高。

2 中长跑训练方法的新认识

2.1 不断突破速度“障碍区”,提高速度能力

速度的“障碍区”就是指运动员要用自身最快的速度进行跑进,然后看他所保持的跑距的长短多少。如果在某个阶段,运动员明显出现速度下降的趋势,那么这个阶段就是运动员的速度 “障碍区”。在实际训练的时候,教练要预先了解和熟悉每个运动员的速度“障碍区”,然后指定相关的训练方案,帮助运动员突破自己的速度“障碍区”,现场一个全新的速度 “障碍区”,然后再进行突破,通过这样反复的突破,运动员的速度才能不断地提升,同时随着速度的提高,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当运动员的速度达到极限时,就要及时调整原来的训练方案,通过使用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建立新的训练模式,这有这有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自身潜力,在高速跑进的距离上尽可能地延长。

2.2 坚持“以短补长”的训练模式,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传统的专项距离跑训练建立在超量恢复的理论之上,并被事实证明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但从近年来世界优秀中长跑选手的训练情况来看,总体趋势是运动量在减少,总跑距在缩短,而且在各项生理指标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运动成绩在逐年提高。究其原因,就是在训练中树立了“以短补长”的训练理念。即在训练中跑距短于专项距离,而提高平均速度,且短跑成绩逐渐接近短跑运动员,专项成绩也自然会得到有效提高。

2.3 全面发展专项身体素质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中长跑运动员要达到世界水平,单依靠某一特别强度的能力是不够的。运动员必须有扎实的专项身体素质,如专项力量耐力、专项力量速度、专项速度等。身体素质扎实,专项基础才能稳定,高水平的专项才能得到保证。通过科学的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为中长跑速度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 中长跑速度训练的方法

3.1 重复跑训练

重复跑是中长跑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方式,是指在固定的距离范围和练习时间内,进行多组与多次的反复跑,对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进行训练,使运动员在跑步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固定的速度,而在中长跑的比赛中,对速度的保持是很重要的一点。这种训练方法比较适合速度耐力较好的运动员,或者在比赛过程中能够保持全程的匀速跑。但绝对速度较差的运动员,在训练时应该重复几个固定的跑动距离,这个距离可以根据比赛的项目来确定,可以等于或者稍长于比赛项目的距离。

3.2 变速跑训练

变速跑训练是对运动员在中长跑中速度变化进行训练,它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复跑和短跑的结合,训练的强度很大,能够训练运动员的速度耐久力,有效发挥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因此变速跑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练人员重视,而且与重复跑相比,变速跑对场地的要求也不高。变速跑的训练方式很多,教练员可以根据训练场地、人数以及器材的不同,来进行科学选择。但对运动员进行变速跑训练时,在选择训练的距离和强度时,必须要考虑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和身体素质。在训练过程中要不断地调整运动员快跑与慢跑的比例,并逐渐的将慢跑时间缩短,以逐步提高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

3.3 短跑能力训练

随着现代中长跑项目速度比拼的日益激烈,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也突显出其重要性,不再是单纯的比较最后的冲刺能力,对比赛中的速度也开始较量。目前我国的中长跑教练对于中长跑过程中的速度不够重视,导致了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短跑的训练项目很少,中长跑运动员对于速度的节奏掌握不好,因此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重视完整的技术训练,对运动员的全身协调能力和用力顺序等综合提升,同时对运动员的速度和节奏能力进行重点培养。短跑训练时,通常采用的是时间短、强度大的方法,以保证运动员的运动速度能够快速提高。

结束语

我国中长跑运动由来已久,目前的发展也是面目一新。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我们已经知道在中长跑过程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速度。所以,建立“以速度为中心”的训练体系已经势在必行。如何提高速度就成为每个运动员和教练考虑的主要问题。通过上文给出的一些具体方法之外,应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相关经验,同时吸收和学习新方法和理论,做到主客观的相结合,全面提高中长跑的速度。

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范文4

关键词 400米栏 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Fitness Research on Athletes of 400m Hurdles

ZHOU Dandan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400 meter hurdles running campaign proved their athletic performance depends on speed, speed endurance levels, and over the hurdle technology and skills to master the rhythm between hurdles. The athletes have to master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with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synchronized or even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fitness.

Key words400m hurdles; fitness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400米栏运动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其中涉及到400米栏运动员的选材、技术与训练、比赛等诸多方面。通过对国内外400米栏项目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有关400米栏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研究多集中在身体素质指标、身体素质与训练方法手段、身体素质与技术和运动成绩的研究上。

1 400米栏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的研究

身体素质指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400米栏运动员的选材方面和优秀400米栏运动员专项能力模型构建方面。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青少年跨栏运动员和一级水平以上的国内外优秀成人400米栏运动员。

隋永伦等(2002)通过对青少年跨栏运动员选材方面的定性研究表明:速率是选材关键,该项指标一般可通过10s高抬腿来测定;跨栏属于短跑项目,绝对速度也是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起跑30m、60m,这两项指标反映运动员起跑的快速能力和起跑后达到最高速度时的加速能力及最高速度水平;爆发力是反映运动员腿部力量和快速蹬腿能力的指标,是跨栏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主要测试指标是立定三级跳远(十级跳远)和助跑跳远。柔韧性可通过直立上体“一”字前后分腿或呈“八”字型分腿的角度测定。①速度耐力是跨栏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这方面对400米栏运动员就更为重要。测试方法:400米、800米(女)、1500(男)米记时。其中,400米较为重要,400米栏的栏高较低,对运动员过栏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其成绩取得直接决定于运动员400米的平跑成绩;协调性是跨栏运动员必备条件。协调性是灵敏性柔韧性的综合体现,是掌握技术极为重要的条件。测试方法:模仿几个比较复杂的动作。如武术的旋飞腿、扫腿,观察模仿的程度及速度。②③

史东林(2008)等以河北省28名年龄为15-17周岁青少年运动员为对象,对400 m栏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及早期训练评价指标做了研究,通过逐步回归、灰色关联等分析方法,对影响400 m栏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指标做了筛选。最终确定了30米跑、60米跑、立定跳远、立定五级跳远、原地纵跳5项基本素质指标和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100米后蹬跑和20米单腿跳5项专项身体素质为评定标准。④

还有部分学者对国内外优秀成人运动员进行了研究:唐新发(1998)的研究表明我国女子优秀400米栏运动员的200m成绩、400m成绩、100m跨步跳的步数、立定10级跳的远度、铅球后抛的远度与400m跨栏跑成绩的相关系数很高,说明这几项身体素质对400m栏成绩影响较大。张绍礼(1994)等对我国优秀男子400米栏运动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100m、300m、400m、500m、100米跨步跳步数、下3、5、8栏的时间8项指标作为检查400米栏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调查指标。以上研究人多以定性研究和常用的少年选材身体素质指标为主,而对评价、指导400米栏运动员身体素质综合情况指标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研究更是薄弱,应予以关注。

2 400米栏身体素质与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

400米跨栏跑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速度、力量、耐力、弹跳、柔韧、灵敏、协调等综合身体素质,具备较高的专项速度、专项耐力、过栏技术及栏间节奏跑的能力。在教学训练中,应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水平、训练时期的不同,采用有效的教学训练手段,及时解决教学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俞彬(2009)等人对400米栏青少年时期的素质训练做了研究,认为:速度耐力是优秀400米栏运动员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抓好400米跑的能力训练这个“能力”一是速度(核心),二是速度耐力与有氧耐力。

徐向军(2006)等通过对世界优秀400米栏运动员专项能力及训练对策的研究认为:400米栏同400米跑一样,同属次极限强度的速度耐力项目。400米栏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可采用400米运动员的速度训练方法。以上研究表明:400米栏运动主要是以无氧糖酵解供能为主,跨越障碍快速跑进的非对称周期性项目。在400米栏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中应着重发展绝对速度、速度耐力,速度力量耐力,以此作为提高400米栏跑成绩的重要基础。

3 400米栏身体素质与技术和运动成绩的研究

400米栏跑的运动实践证明,其运动成绩决定于速度、速度耐力水平以及过栏技术与栏间节奏的掌握技巧,而运动员要掌握具有个人特点的先进技术,必须同步甚至优先发展身体素质,特别是专项身体素质。

方水泉(2002)认为:最佳栏间跑的节奏模式是随着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在极限疲劳状态下,优秀400米栏运动员与较低水平的运动员相比,其明显的技术差异是在跑的“制动”阶段。

张蕊(2004)等学者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女子运动员研究表明:中国优秀女子和少年优秀女子400米栏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主要差距是:前后200m速度差大,全程跑的速度分配不合理,栏间步数高而节奏不稳定,从而表现出我国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和速度耐力差。世界优秀女子400米栏运动员合理的体力分配是采用前、后程“匀速跑法”,保证良好的栏间速度和栏间节奏的同时节省体能,尽力保持栏间最大速度,减少栏间速度下降率,提高400米平跑速度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潜能。

这类研究主要以定量研究为主,通过对影响400米栏跑技术和成绩的因素分析,从生理学、生物力学的角度来阐明身体素质与400米栏跑技术成绩的关系。为400米栏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有效性与针对性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4 评述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400米栏运动员身体素质相关的研究特点有:关于400米栏与身体素质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身体素质指标、身体素质与训练方法手段、身体素质与技术和运动成绩的研究上;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青少年运动员和成人优秀运动员。青少年身体素质指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材方面的素质单项指标;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测试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

目前对于400米栏运动员身体素质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有:对综合身体素质与400米栏运动员的专项成绩相关性的系统研究较少,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对评价、诊断400米栏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及素质训练情况指标的研究较少,未能构成科学的评价体系;研究方法中,在测量运动员具体素质指标时多选择在运动员比赛期间。由于运动员有比赛任务在身,配合测量难以得到保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以上研究,特别是身体素质指标方面的研究对象多以国内外优秀成人运动员为主,对青少年400米栏运动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区域性研究较少。

注释

①隋永伦,张海峰,徐玮.青少年跨栏运动员多项素质选材的探讨[J].2002.12(4):27-29.

②邓建达.浅论少年跨栏运动员的选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5):61-63.

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范文5

【关键词】短跑;起跑技术;训练方法

0 前言

短跑起跑的目的是使身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快速启动并获得最快初速度和向前的最大冲力,以利于在最短时间内发挥出最大速度,为起跑后加速跑创造有利的条件。本文就临潼区业余体校短跑训练队的日常训练进行调查与分析,再通过查阅资料,与临潼区业余体校作对比,解决其训练队训练内容太过单一、运动员不能对短跑的起跑技术有所重视这一系列问题。

1 研究对象

针对临潼区业余体校短跑训练队20名短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男:16名 女:4名)。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期刊网、科研论文等方式较全面地查阅了关于业余体校短跑起跑技术训练的文章,为本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2 访谈法

对临潼区业余体校的短跑训练员及其教练进行访谈,了解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获得本研究的相关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起跑技术基本动作分析

短跑的起跑要求采用蹲踞式,包括“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个阶段,“各就位”时,运动员应双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双手收回紧靠起跑线后沿并撑地面,两臂伸直,两手间距离比肩稍宽,手指成拱形做弹性支撑,头与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身体重量均衡的落在两手、前脚和后膝关节之间。“预备”时,逐渐抬起臀部,使身体重心向上方移动,此时身体重量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腿之间,臀部稍高于肩,两肩稍超出起跑线。“鸣枪”时,两臂屈肘有力地前后摆动,两腿迅速登离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后腿快速等离起跑器后,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摆出,前摆时脚掌不应离地过高,以利摆动腿迅速着地和过渡到下一步。前腿有力地蹬伸,当前腿充分的伸展髋、膝、踝三关节蹬离起跑器时,后腿已完成前摆且积极下压着地。

3.2 专项身体训练方法

专项身体训练是起跑训练的基础。身体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发展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协调等运动素质。运动成绩的提高,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体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而专项身体训练主要是发展与专项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掌握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的身体素质。

3.2.1 力量训练的方法

起跑、起跑后的积极加速跑瞬间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和起动力。这种能力来自肌肉用力的协调性、收缩速度以及肌肉的最大力量。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力量耐力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必须处理好伸肌与屈肌的协调关系以及力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重复次数与组数、组间休息时间的关系。

3.2.2 速度的练习方法

通过访谈发现市业余体校的短跑队对速度的练习比较重视,不过重视途中跑的同时起跑的速度也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短跑速度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三大类。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进行足、篮、排球训练;在模拟训练的时候发令或听信号的蹬起跑器的练习;在身体训练中以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持续时间10-20s;以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持续时间5-10s;以最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离30-40m;在听到发令时快速后蹬跑,完成距离50-100m;在专项训练中练习快速跨步跑,完成距离50-100m;在专项训练中练习快速单足跑,完成距离30-60m。在位移速度训练中主要采取加阻力跑和减助力跑。在100米以下训练站立式起跑中,以极限或次极限强度进行;在训练蹲踞式起跑30-60m中,以极限强度进行;在训练行进间跑20-50m中,以极限强度进行;在80-120m段落的加速跑中,速度应当加以控制,逐渐加速到或接近最高速度。

3.2.3 灵敏素质、柔韧素质训练方法

灵敏素质是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调查临潼区业余体校短跑队对此训练明显不足,甚至没有。研究表明运动员身体素质越好,运动技能掌握数量越多,则在专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敏素质水平越高,临潼区业余体校短跑训练队应在训练中培养运动员的灵敏素质的能力。发展灵敏素质应在体力充沛、精神饱满、心理放松的条件下进行,同时还要密切结合专项特点和要求,使训练效果与专项要求相一致。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大幅度完成动作的能力。它与人体关节活动灵敏性、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与弹性及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的协调性有关。如静力性的柔韧性练习,在肋木上的各种压腿: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下腰、弓箭步压腿等;动力性的柔韧性练习中,我们可以在扶肋木做各种大幅度的摆腿练习:正摆腿、侧摆腿、后摆腿等;在训练行进中的各种摆腿;各种负重的摆腿练习。

3.3 短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体育比赛在双方的体能和技术相同的情况下,在争夺胜败时,与运动员的心理差异有着直接的关系。竞赛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它表现对比赛的态度,动机、情绪,兴奋的程度,注意力的变化以及意志品质等。在起跑前的紧张就是在进行竞争前,由于有其他的比赛者和许多观众在场,运动员产生了过渡紧张的情绪,使技术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成绩下降。在训练中可以根据人数分组,每组2-3人,进行“竞赛式”的模拟测试,使运动员在平时就习惯这种比赛竞争的方式,战胜恐惧、紧张心理。因此,只有充满信心,坚决果断,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取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短跑运动员起跑的因素不仅是日常训练的不到位,很大程度上还有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尤其在比赛过程中较为明显。训练的方法手段非常单一,运动员不能很好地掌握短跑起跑的训练技术,相对途中跑和冲刺阶段明显对起跑的技术练习有所忽略。

2)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在训练和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媒体、视频、书籍等资料进行观看与研究,对自身的不足可以做到十分的了解,不仅对途中跑和冲刺有很深的领悟还对起跑有所见解和掌握。业余体校的训练设施与设备不齐全也不是很先进,所以造成训练技术与方法比较落后。

4.2 建议

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动员和教练员可以在放松训练的时候统一观看视频录像,并进行有意义的讨论,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只有对起跑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才可以了解、掌握训练的目的,不盲目练习。

2)对于心理素质较弱的运动员,教练员可以在日常训练中多对其进行沟通并鼓励,培养自信心,也可多以竞赛的形式叫其习惯比赛的模式,从而打消在比赛中的紧张心情。

3)教练员可以根据科学的方法找到更多提高运动员水平的训练方法,使运动员可以全面的提高,从而提高运动水平,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玮,高杰,耿成春.短跑项目力量与协调性关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1(03):34-35.

[2]杨忠元.试论爆发力及其训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2,16(03):32-33.

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范文6

关键词:小学;田径短跑;思路

一、重视田径短跑训练中的体能训练

短跑运动的距离较小,用时较短, 比赛十分激烈,经常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运动员的体能是影响竞技类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现如今的田径运动项目中,最看重速度与体能的竞技运动是短跑。短跑这个项目的核心与主导都是测试参赛运动员的体能素质,运动员只有拥有高水平的体能,才能获胜。如今的竞技类运动都在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短跑运动,若是没有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很难提高运动员的短跑速度,有时速度反倒会下降。所以,教师要制订详细、有效的训练计划,训练短跑速度若是只靠训练百米跑步或者加强身体素质锻炼是不够的,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以及负荷量,通过这些提升竞技水平。运动员要加强练习,要有足够的体能去挑战该项目。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只有结合速度、柔韧、协调、力量、耐力的训练才是有效的,才能避免客观因素影响,发挥出体能训练在短跑运动中的关键作用。

二、合理安排训练方式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情况,以一周或一个月为周期,制订出具体的、合理的训练计划。要在平时训练中,多观察学生,记录每个学生的训练情况以及各项素质,同时根据记录内容不断调整与完善训练计划,使每个学生能够进行高效的、能够挖掘自身潜能的训练。

小学生爱玩、好动,在进行田径项目训练时,先要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才能让学生积极参加田径训练。开展运动训练的初衷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提高体育水平,其基础是塑造人,教育人,培养人。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我国那些能吃苦、能拼搏,为了国家荣誉不断努力的运动员的例子。也可以举学校里优秀学生的例子。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机会,并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教师在班里可以组织学生比一比各类项目成绩,让每位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引导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为校争取荣誉的思想观念。

教师应该把游戏融入训练中,可以把一些运动量大、活动范围广、能锻炼学生各项体育能力、有趣的游戏当作训练内容。例如,开展足球比赛、“斗鸡”“老鹰抓小鸡”、蛙跳接力训练,这些游戏学生都比较熟悉,很快就能领悟动作要领,在玩耍的过程中就能学到知识,提高自身体育能力。

三、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学生训练强度

在临近比赛前,教师要调整学生的运动计划。训练量要比平时的适当减少。但是同时要提高训练要求,要让学生做到“量少质优”。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参赛项目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在完成基本训练后,学生要练习、巩固自己的项目。教师还要以三天为一个期限对学生训练情况进行检测,若是在这期间学生发挥得没有之前好,也是比较正常的,不要因为学生的测试成绩不如以前,就让学生进行无法承受的训练。

四、重视调整学生的心态

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教师在日常训练中要不定期考查学生的能力,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看淡比赛结果。在进行比赛时,教师要顾及每一个学生的感受,合理分配比赛人员,安置好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开始比赛前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比赛过后,如果参赛学生失败了,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而是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灰心、不气馁,以疏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如果参赛学生取得了胜利,教师应尽可能当着全体学生的面,表扬、鼓励参赛选手,不断调整学生的心态,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运动技能逐渐成为比赛的重点,短跑运动员的胜利只在那短短的几秒,而决定胜败的关键就是学生的日常训练。因此,合理有效的训练方式对小学生的短跑竞赛是至关重要的。运动员的差异在于人的体质和训练方式的差异,只有采取正确有效的训练方式,才能确保学生在赛场上发挥出最好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