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子工程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船舶电子工程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船舶电子工程技术

船舶电子工程技术范文1

英文名称:Acoustics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33-1099/T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声学与电子工程》(季刊)创刊于1984年,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院主办。是我国声学领域有关声学电子技术的综合性科技刊物。其宗旨在于扩大声学电子工程方面的学术交流,传播科技信息,为提高声学电子技术水平、发展国民经济服务,为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服务。

船舶电子工程技术范文2

关键词: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双师”结构;实习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228-02

2010年11月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被列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5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在三年建设期内,专业秉承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特色,借力地方区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和行业优势,创新实践了“一个依托、三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培养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成满足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的实习实训基地,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船舶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一、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按照教育部规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面向辽宁省、环渤海及其他地区的船舶制造企业,培养针对船舶制造与修理一线的生产、技术、管理岗位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具备船体构件加工、船体装配焊接、造船生产设计、船舶建造质量检验、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广泛的走访调研,确定典型职业岗位任务,得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要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一)知识目标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应具有如下知识目标:实用英语、修造船英语、数学和计算机知识;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及相关机械设计知识;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船舶识图与制图、船舶焊接工艺、船舶舾装工程知识;船舶建造工艺、船舶涂装工艺、船舶CAD/CAM、船舶生产设计、现代造船技术、造修船生产管理知识等。

(二)能力目标

根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所要求的知识目标,确定了如下能力目标:计算机和英语的应用能力;船体焊接、构件加工与船体装配能力;船体制图和识图能力,并能利用计算机绘图;船舶生产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船体建造质量检验能力;识读船舶图纸、制定船舶建造与修理工艺和现场施工指导能力;船舶CAD/CAM运用与生产设计、绘制生产设计图纸、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进行修造船生产组织与调度、安全生产、物质供应等管理能力;舾装件安装焊接、涂装施工的生产操作能力等。

(三)素质目标

为保证上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需要培养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具有如下素质目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思想和道德素质;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能够与他人沟通和协作,具有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具有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意识;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等。

二、“一个依托,三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保证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能够全面实现,船舶工程技术专业针对船舶制造与修理类职业岗位要求和岗位标准,结合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将毕业生就业岗位确定为“4大类”,即船舶生产设计岗位、船舶建造岗位、船舶建造检验岗位及船舶生产管理岗位。按照岗位需求,整合、调动校企双方各种资源,创新实施了“一个依托,三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个依托”是整合、调动校企双方各种资源的船舶工程技术中心,“三个对接”是教学过程与船舶建造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造船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学生身份与造船企业职工身份对接。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通过“工学交替”实现教学过程与船舶建造过程对接,通过“任务驱动”实现教学内容与造船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对接,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学生身份与造船企业职工身份的对接。

(一)采取“工学交替”的模式

采取“工学交替、双重身份”的模式实施教学过程与造船工作过程的对接。教学实施过程中,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具体教学时间节点根据企业生产进程安排。

前五学期实践性教学共26周,分3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7周,完成从“学生+学徒”入门教育到初级技工的实训过程,达到完成30%工作任务考核的标准;

第二阶段8周,完成从初级技工到中级技工的实训过程;

第三阶段11周,向真实职业岗位拓展,使专业技能更加全面,能够独立完成中、高等复杂程度岗位工作。

通过以上过程,完成从“学生+学徒”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学生定期到实训室、实训车间、船厂,进行实训、实习(工作),以船舶建造综合实训车间、船舶CAD/CAM实训室、船体放样实训室、船舶模型陈列室、船体检测实训室等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以渤船重工、东宝集团有限公司、华越集团有限公司相关生产车间为教学性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工学交替”人才培养。

(二)采取“任务驱动”的模式

通过真实的“任务驱动”实现教学内容与造船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充分发挥船舶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作用,针对造船企业生产实际,师生共同实施一个个真实的造船“工作任务”,如船体识图、船体放样、船体构件加工、船体分段装配、船体曲面建模、船体分段三维建模、船舶生产设计、造船精度控制、造船生产管理等。根据造船行业职业技能标准,辅助船舶产品制造的虚拟仿真手段,由教师对任务进行分解和示范性指导,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作任务进行讨论、实践、协作、探究性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成绩评价。

(三)采取“顶岗实习”的模式

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学生身份与造船企业职工身份的对接,即前五学期学生在学校完成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后,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最后一学期开展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全程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以企业为主,在企业聘任1名负责人和2名兼职教师,负责学生思想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

(一)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因此,专业着力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双师素质高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目前有专职教师2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5人,占25%;“双师”素质教师20人,占100%。同时三年共有44名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1.“双师型”教师培养。按照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书要求,制订详细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由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专项费用支出培养经费,实现“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1)教师进驻企业挂职锻炼。在学院政策保障下,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在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企业建设教师工作站、“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签署合作协议,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使70%以上专业教师能进站及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践。

(2)教师主持或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全体教师,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期间,全部主持或参与1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与企业人员一起,参与方案设计、技术文件编写、招标、设备调试、验收、实训项目开发、操作规程和指导书编写,真正提高“双师”素质。

(3)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全体教师,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期间,全部主持或参与1项企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使教师有机会与企业建立联系,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双师”素质。

(4)教师参加工程系列培训。12名教师参加了学院与大连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合办的“船舶设计能力提高班”,共同进行了5条船的送审设计。另外,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全部参加了“船体装配工技师培训班”、“焊工技师培训班”和“冷作工技师培训班”,取得技师资格。按照“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条件,“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已达到100%。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案,以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将委员单位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纳入兼职教师库,收集整理兼职教师个人资料,建立58人的兼职教师资源信息库。

完善聘任措施,建立一套完备的聘任程序,聘任工作有章可循。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帮助下,切实选拔出实践经验丰富、适合教学要求的优秀企业员工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以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总之,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始终坚持行业主导、企业参与,以观念转变、理念更新为先导,创新实施了“一个依托,三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通过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加强“教、学、做”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了学生综合素质,建设成效显著,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社会声誉大幅增强。

参考文献:

[1]柳善文,唐国纯.工学结合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1-73.

[2]陈亚娜.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14-216.

[3]代丽华,施乐军.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2+1”模式的创建与实施[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226-227.

船舶电子工程技术范文3

【关键词】学分制,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改革探索

近几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职高专院校针对人才需求形势变化,实施了全面的课程改革,并已逐步形成了各自特色专业。但是,各院校在学籍管理方面基本上还是沿用学年制,强调教学计划的统一,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业完成情况,使学生个性发展、全面素质提高受到了一定限制。

学分制逐渐从本科院校走进高职高专院校。根据实施学分制自主选课的幅度,可将学分制管理模式分为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两种。学分制是以学习一定的时间分量为单位,计算某一教学活动量的制度,学生修习的课程成绩合格,就可以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当学生取得规定的总学分后,即准予毕业,而不考虑修业年限。学年学分制是糅合学年制和学分制的主要特征于一体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既保留了学年制计划性强、专业分类严密完整的特征,又吸收了学分制的某些长处。

船舶工程技术是为我国支柱型重工业船舶工业培养人才的专业,针对该专业实施学分制改革,意义重大,问题众多。

一、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实施学分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优化知识结构。船舶工程技术作为一门涉及学科十分广泛的专业,有船舶设计、船体制造、动力装置、船舶电气、船舶涂装、船舶舾装、船舶内装、钢结构、游艇制造等众多专业方向,其中涉及的课程、难度各不相同,在短短三年学年制高职高专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学到的是大量不感兴趣的专业课程。而学分制以开设大量选修课为前提,学生可以根据社会就业和个人发展需要进行专业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空间,满足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组成最优化的知识结构。

(二)有利于专业深化教学改革。随着近年来造船技术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一方面要求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内容不断更新,另一方面要求课程体系进行综合重构。教学改革的核心正是课程改革,实行学分制后,课程类型将改变过去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课的局面;课程结构可实行模块组合,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课程内容可向综合化、小型化两个方向发展;同时,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建立富有弹性的学校教育制度,学生可以先就业创业,然后再学习,也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下,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都将随之产生较大的变化。

(三)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实行学分制后,专业学生可以自由选课,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公共仪器设备等资源开设一些本专业外的特长课,这样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一切教育资源,增强办学的自主性,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效益。

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实施学分制的关键

(一)合理优化课程设置,全面修订教学计划。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是面向市场,是向市场供给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这就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人才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供量大质优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比如,对于船舶设计专业方向来说,除一些专业限选课如船舶原理、船舶结构与制图、造船CAD/CAM课程外,可通过专业任选课将船舶舾装工程、船舶轮机概论、船舶电气供给学生选修,还可在工作实践相关的课程中聘请船舶设计所、船厂单位管理人员或优秀职工以讲座的方式增加学生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够有充足的课程可供选择,满足学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的优化组合,突出专业特色,注意学生个性培养,进行文理渗透、院系间交叉设课,对一些利于素质培养的特色课、综合课进行全校公选,并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在低年级开设基础课和大类平台课程,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导师制。建立一支适应学分制的师资队伍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条件。实行学分制后,有大量的选修课要由教师承担,如果选修课数量不足。学生将无课可选;如果选修课质量不高,内容贫乏,学生将学无所获,这都将影响学分制的实施。因此,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不断进取,学习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工艺、新理论,尽快使教师成为“双师型”,以适应实行学分制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聘请行业的专家讲课。

导师制是成功实施学分制的重要保证。学分制为学生独立安排学习、选择课程的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及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必要条件。导师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和管理学生,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在强调发挥学生主动性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合理地引导学生选课。

(三)制定适应弹性学分制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弹性学分制要求灵活的课程管理。学分制下学生选课的自由要求教学管理方面必须合理排课,为满足学生提前选学或重修的需要,教学管理部门排课时必须根据教师、教室、时间等条件。进行滚动开课、晚上或双休日上课、合班上课等,并结合图书馆、实验室等的需求状况,合理使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好课程教学,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避免课程冲突。满足学生选修课程的需要。另一方面,弹性的学年制要求科学的学籍管理。学分制的实施要求院系根据专业情况实行不同程度的弹性学制,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时间和经济情况进行休学、复学,延长或缩短在校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修业情况以及学籍变动比较频繁,需要对学生从人校开始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管理。而且,为了导师、学生以及相关人员能够随时了解注册、缴费、成绩、学分等情况,在人丁管理难以有效应对的情况下,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籍管理系统,提供导师与学生人口。以便查询与规划修业情况。

三、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实施学分制的问题

(一)教考两条线管理改革难度大。学年制的优点是集中管理、过程管理,教学中间环节抓得紧.缺点是考核这一环节相对宽松。目前国内高职高专主要实施的是学生考核评价和教学管理评价两条线管理。一条线强化目标管理,抓紧考试环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试题库的建设,保证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和可信;要规范各门课程的成绩构成,使教学质量的评价具有客观而公正的标准;要严格考场纪律,对考试作弊的学生严肃处理,不徇私情,杜绝学分制教学管理中的负面效应。另一条线学校应坚持集中管理、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教学质量评估监控机制,建立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信息管理技术平台,提高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毕业生质量的社会评价制度,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就业市场信息,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为学校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一方面的特点是课程难度大、学习内容抽象,如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课,教学内容难度极大,在实施试题库考核方案中,高职高专学生通过率较低,会降低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船舶知识的信心。另一方面,造船技术更新快,但教材更新速度慢,如船舶柴油机课,当前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公开教材中举例的柴油机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教材内容的落后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学习船舶知识的兴趣。

(二)软、硬件教学资源不足制约着学分制深化改革。实施学分制管理需要具有充裕的教学资源,包括技术先进、设备优良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教室、实验室、设备、图书资料等。目前,除少数国家级示范高职高专院校外,各院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硬件资源不足,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在学分制情况下,学生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等需求增加,对实验室和耗材的需求更是使当前各学校都无法满足。

同时,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既需要专职工作人员具有对学分制的深刻认识和研究,又需要他们精于管理,对教学工作有较高的管理造诣,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纷繁庞杂的日常事务变得井然有序,当前大部分高职高专相关岗位人员欠缺服务意识或技能,无法满足学分制发展需求。

总之,推进高职高专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分制建设与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加大改革和投入,建立与学分制适应的运行机制,更需要教务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图书馆管理等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以保证学分制的有序实施。各校在改革中,应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制定学分制改革实施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具体落实各相关部门和管理者的职责和任务,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岚峰,刘伯臣,包玉清,傅兴国,徐建成.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4-5.

[2]刘秀芬.高职高专学分制改革的探讨[J].管理学家,2008(11)

船舶电子工程技术范文4

[关键词]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 船舶电子员 电子电气员英语 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袁健(1966- ),男,江苏南通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轮机工程技术、高职教育与管理;靳辰浩(1971- ),男,江苏徐州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系,助教,研究方向为船舶电气、高职教育与管理。(江苏 南通 22601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62-02

一、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产生的背景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7年召开船员培训和值班标准分委会(STW)第38次会议,德国、印度等国家及国际海船管理人协会、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ICFTU)等组织分别在各自提案中提到需要增加电子电气船员或简称为电子船员(Electronic Officer)的建议。2010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STW第41届会议上制定的《1978年STCW公约2010年修正案(草案》第3章明确了对海船电子员(ETO)和电子技工(ETR)的强制要求。

2010年6月25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缔约国外交大会上通过了《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简称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并于2012年1月1日起生效,过渡期5年。该修正案与之前的《STCW78/95公约》相比较,其主要差别体现在船舶增设电子电气员的相关规定上。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在第1章“总则”中提出了“电子员”的定义,强调了现代化船舶设立电子电气员的必要性。“电子员”指符合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规则第3章第6条规定的高级船员。电子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机员或电报员,它的业务范围既包括原来的船舶电气部分,同时又包括船舶报务员和驾驶台上部分电气设备。

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海船电子员英语适任能力的要求

(一)对海船电子员的英语沟通和交流能力提出新要求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强调了船舶电子员的英语沟通和交流能力:海船电子员需具备在不同工作中能用英语进行良好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如“ECDIS”和“个人安全和社会责任”等方面。STCW公约修正案要求船员语言沟通能力要达到:具备足够的英语知识履行船员职责,能使用海图和其他航海出版物,了解有关船舶安全和操纵的信息,具备各职务必需的业务函电等写作能力。

(二)对公司在配备船舶电子员的职责上提出新的要求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公司在选派船舶电子员方面增加了规定,第1章第14条“公司的责任”中增加“在任何时候都应按《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中第5章第14条第3款的规定进行有效的口头沟通”,要求船舶电子员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三、国家海事局关于海船电子电气员英语评估及适岗考试内容的修订

(一)海船电子员英语评估及适岗考试的新要求

自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颁布和实施以来,国家海事局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具体规定了船舶电子电气员适任考试的笔试和实操内容,命题内容以测试船舶电子电气员的专业知识为主,同时兼顾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一些最新法规和最新要求,英语适岗考试更加重视海上航行安全、海上救生、海上消防及医护,更加强调海上防污,强调对于应急情况的应变处理,对大型船舶操纵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更好地掌握船上机电知识和近年来更加严格的港口国检查等内容。

(二)电子员英语考试评价标准

根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新增电子电气员的要求,国家海事局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实施办法,具体规定了船舶电子电气员岗位适任培训的最低时间要求为12个月,其中关于英语应用及能力提高的考试科目有电子电气英语,满分100分,70分及格,评估科目有船舶电子电气员英语听力与会话,评估通过的标准为合格。

(三)电子员英语评估内容

船舶电子电气员共有5个评估科目,英语听力与会话是评估科目之一。该评估包含听力与会话两部分,内容上包括船舶日常生活用语,对外业务联系用语,法律法规及国际公约方面标准用语,船舶电子电气设备日常管理及维修保养用语以及相关工作的物料备件、工具、仪表、维护修理及故障描述等。英语评估仅适用于无限航区电子员。

(四)新的评估考试标准对电子电气专业英语教师的挑战

海船电子员英语适岗统考考试内容要求电子员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英语听力与会话适任评估和统考内容考查的是船舶电子员综合运用英语知识解决船舶电气专业问题的能力。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使电子电气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即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电子电气专业基础知识运用于电子员英语教学中。为了履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关于电子电气员英语评估和统考的新要求,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还要熟练掌握船舶电子电气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要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以教学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四、船舶电子电气员专业英语的界定

“船舶电子员专业英语”是培养船舶电子电气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门实践课程,是船舶电子电气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该课程内容包括:船舶管理、船舶电气、通信与导航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五个方面的技术资料泛读和船舶电子电气函电书写。该课程仅限于无限航区电子电气员。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上和实践技术上均达到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所规定的船舶电子电气员应具备的英语水平,巩固和扩大学生的专业英语基础,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有关技术资料和简明船舶英语出版物的能力以及书写与本专业有关的简短文书的能力,使学生实现能用英语进行业务沟通和交流的目标。

五、改进船舶电子员专业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教学方案的改革

在内容上,电子电气英语涵盖了船电专业英语的内容,同时还包括计算机局域网、通信与导航、电力推进系统等内容。这就要求在制订专业教学方案时综合考虑。船舶电子电气英语教学应本着“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写作补充”的原则,针对船舶电子电气员的岗位职责,听说课应按照“船舶电子电气员英语听力与会话评估”相关规定中的电子员各种工作情景设置内容;阅读课可增加船舶管理、船舶电气通信与导航、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内容;根据高职院校船舶类专业英语的学习时间,可将写作课纳为选修课。

(二)专业英语师资配备的改革

英语专业教师在英语专业知识上具有很大优势,但海船电子电气专业知识缺乏;而电子电气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上优势很明显,但英语专业知识不足。因此,一方面,可以挑选从国外进修学习回国的专业教师承担专业英语课教学工作。另一方面,采取配备英语专业教师和电子电气专业教师相结合的形式。从英语专业教师中挑选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的教师进行电子电气专业知识培训,从电子电气专业教师中挑选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进行英语强化培训,由他们共同组建电子电气员专业英语教学团队,提高海船电子电气员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同时,为了保证教师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研究电子电气专业的发展变化和知识更新,英语专业教师最好不承担或尽量少承担基础英语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1.电子电气员专业英语阅读课采用双语教学。在电子电气员专业英语阅读课授课过程中,建议采用以英语为主、英语结合母语的双语教学方式。采用双语教学,会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那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敢于开口说英语,使他们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2.电子员英语听力与会话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船舶电子员英语听力与会话课应该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取代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其中,情景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立一段情景,导入教学以引起学生思考,或者让学生模拟一段情景。情景教学法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的创造能力。为了创造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教师在课前要结合课文内容广泛地搜集资料,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在课堂上设置如设备维修、设备故障的诊断探讨、与船上相关部门业务的交流、与验船师交流等交际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际。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上述的工作场景安排学生分角色演示。只有通过大量的情景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合作学习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学生出现听不懂、羞于开口的尴尬局面。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四名学生组成,包括一名尖子生,两名中等生和一名差生,以确保尖子生带动中等生和差生。教师应紧紧围绕上课所学的知识布置内容,安排学生先分组讨论,讨论的过程中人人都要出谋划策,然后分角色将相关内容表演出来,每个小组的各个成员在课堂上都有表达的机会。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船舶电子电气英语的考核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评价,可将考核分为平时考核、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三项,建议各项考核所占分值设为30%、20%和50%,三项考核综合得出学生的总评考核结果。此外,依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关于船员阅读与英语理解使用能力的要求,期末考试应适当增加主观题,减少目前海事局统考中单一的单选题形式,改变学生依靠背题库通过考试的局面,切实考查学生的实际英语运用水平,真正提高海船电子员专业英语运用能力,以符合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沈江,吕志军.航海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航海教育研究,2007(4).

[2]东防,赵殿礼.“电子船员”概念的提出及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7(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马尼拉修正案[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0.

[4]李恩洪.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解读[J].世界海运,2011(1).

[5]朱建洲.加强船员教育培训提高船员素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6]王滢.船舶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

船舶电子工程技术范文5

随着我国生产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新能源的开发、新工艺的应用、新技术的研究、新材料的引入等均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对行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其中逆向工程技术是当前推动生产制造业快速发展最为突出的技术支持,为生产制造业发展开拓了新方向。本文主要对逆向工程技术在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生产制造业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逆向工程技术;生产制造业;应用

逆向工程又称为反向工程,其是一种对产品设计过程的整体概念描述。在生产制造业中对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中,一般意义的研发某种产品即是指从无到有的产出过程,即为正向工程。而逆向工程则是对正常设计过程进行完全颠覆,将正常产品设计程序倒置,进行反向技术研究,该项技术在船舶制造、食品制造等生产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逆向工程技术在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意义以及应用过程两方面,对逆向工程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1逆向工程技术在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意义

逆向工程技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是按照项目来确定研究对象,选取典型较强的产品进行技术处理,根据样件的体积、类型选,来择相应的扫描方式将产品三维空间数据传输入计算机内形成图像,之后运用相关软件根据数据建立电子三维模型,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后,将其转变成CAM产品样件制造过程。逆向工程在生产制造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作用,如在船舶制造中,对船用螺旋桨的设计与制造,运用逆向工程技术通过三座标测量仪对螺旋桨关键位置的数据进行测量,能够开发出与螺旋桨匹配的CAD/CAM软件,从而使螺旋桨数控加工工艺得到实现;又如在食品生产制造业中,对食品外包装的设计与制造,通过运用逆向工程技术能够设计出更吸引人眼球的食品包装,从而可极大促进食品生产制造业的发展。

2逆向工程技术在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

2.1公司概况

本文主要以某饮料生产公司作为研究实例进行分析,该公司生产饮料涉及汽水、果汁、运动饮料、咖啡、乳类饮品以及茶等。

2.2生产步骤

生产部门接到订单后,根据要求改良产品瓶罐包装,推出一款满足市场需求现状的产品,并将产品投入市场进行推广和销售,以为推出消费者接受度高的产品提出良好改革设计方案。逆向工程技术在某饮料公司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流程如下。

(1)在扫描仪方面,应在已选用的模型上涂抹与扫描仪匹配的遮光材料,以避免在扫描过程中,因瓶体材料透光而导致模型结构扫描缺损,从而给后续建模处理工作加大难度或对建模准确性和进度造成影响。

(2)在模型体表面贴点方面,因为模型体表面上粘贴的点,是由特殊感光材料制作而成,其可对激光扫描发出感应,因此使用扫描仪对其粘贴位置模型体的三维结构数据进行扫描,从而可在计算机上得到三维数据输出。但粘贴时应注意的是,模型结构变化位置应与标点排布对应,避免过少而出现细节缺失。可增加相应的感应点排布,但由于其制作成本较高,在布置过多感应点后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应根据以往经验进行合理布置,以使产业生产结构得到最优化。

(3)在模型体扫描方面,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即可开始扫描。在选择扫描仪时,应按照模型体结构类型与空间体积来确定,本研究中研究实例为饮料瓶,对此应选用支架固定扫描仪。将模型体放于支撑板上直至产品稳定后即可开始扫描,在扫描完一个局部面后,旋转支撑板直至产品稳定后继续扫描未知面。而在操作中,还应对观察扫描过程中的计算机输出成像,以确保模型体三维结构整体均被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4)在三维模型建立方面,在结束模型体扫描后,应按照扫描得出的数据建立三维模型。根据原模型制作出准确电子模型后,结合前期市场调研中使用者对产品情感诉求与功能需求进行分析,从而对产品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改良,以制作出改良后的创新模型。

(5)在样件确认方面,完成创新模型制作后,由技术人员对样件进行制作,同时完成完成样件确认工作。在创新模型样件制作完成后,不应将其立即投入生产,而是应将其返回至设计研究人员手中,以实行最后的样件分析确认。可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使用者进行调查,考查使用者对创新模型样件的接受情况,若该设计得到大众一致认可,即可最终确定该生产方案;若有多数使用者对该设计存在较大不满意情况,则需要对此进行再次修改,直至获得使用者认可,最后才可确定生产方案和投入生产。

(6)在模具制作方面,在最终确认创新模型样件后,即可将其投入到一线生产部门,制造相应数量的模具,之后根据模具进行批量生产,最后投入到市场进行大范围流通销售。直至这一步骤,逆向工程技术在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已完成完整的生产流程。

2.3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的对比分析

传统工艺具有工业设计、测量数字建模、打样、样件确认、模具制造、模具试模、产品检测、投入生产8个生产环节。而新工艺只有扫描原模型、创新模型、样品和确认、制作模具、投入生产4个生产环节。通过对比分析,可得出新工艺在操作步骤上已明显少于传统工艺,为企业节约大量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而在技术方面,传统工艺测量手段存在较大误差,需反复修正,极大地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新工艺流程简单,扫描设计精度较高,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极大节约企业生产成本。

3结语

总而言之,逆向工程技术是当前推动我国生产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因此应加大对逆向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不断提出新型的逆向工程技术,提升我国生产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李帅 张明慧 单位: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蔡蕾.逆向工程技术于生产制造业的应用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05):73-77.

船舶电子工程技术范文6

关键词:工程;疏浚船舶;GPS原理;定位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construction positioning for dredging vessels by GPS advanced technique can achieve good effect in combination with dredg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ngineering ; dredging vessel ; GPS principle ; Positioning

中图分类号:P22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卫星定位系统现已成为全球广泛应用的定位手段,它以全球性,全天候,准确,可靠和高效率等优点被测量与施工所采用。结合2010~2012年马里河道疏浚工程施工定位实践,探讨如何利用GPS卫星定位进行施工。

一、工程概况

阿拉塔纳干渠项目是美国政府“千年挑战公司(MCC)”资助项目,业主是马里千年挑战账户(MCA-Mali),工程师为加拿大SNC-Lavalin公司。本项目以挖泥船疏浚为主,疏浚全长25km,工程量大约为450万方,因河道较窄,采用1600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施工。

二、GPS的工作原理

1 GPS简介

1.1 GPS的定义

GPS的英文全称是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 System(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有时也被称作NAVSTAR GPS。根据Wooden 1985年所给出的定义:NAVSTAR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个空基全天侯导航系统,它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用以满足军方在地面或近地空间内获取在一个通用参照系中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的要求。

1.2 GPS的系统组成

GPS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等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GPS的系统组成

2 GPS的定位原理

2.1 GPS测量定位的分类

GPS测量定位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而分为以下几类

依定位时的状态:动态定位、静态定位。

依定位模式:绝对定位(单点定位)、相对定位、差分定位。

依定位采用的观测值:伪距测量(伪距法定位)、载波相位测量。

依时效:实时定位、事后定位。

依确定整周期模糊度的方法及观察时段的长短:常速静态或动态定位、快速静态或动态定位。

2.2 差分GPS定位

疏浚船的施工定位方法是差分GPS定位,对此定位方法做详细介绍

2.2.1 差分GPS定位原理

差分定位系统即为DGPS,英文全称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 System,是在GPS的基础上利用差分技术使用户能够从GPS系统中获得更高的精度。

如图片3所示,DGPS实际上是把一台GPS接收机放在位置已精确测定的点上,组成基准台。基准台接收机通过接收GPS卫星信号,测得并计算出到卫星的伪距,将伪距和已知的精确距离相比较,求得该点在GPS系统中的伪距测量误差,再将这些误差作为修正值以标准数据格式通过播发台向周围空间播发。附近的DGPS用户接收到来自基准台的误差修正信息,以此来修正自身的GPS测量值,从而大大提高其定位精度。

基准站对每颗在视场的GPS卫星进行连续跟踪测量,在ti时刻测得的伪距为di(i为卫星编号),而基准站ti时刻至卫星的距离可算出为pi ,则伪距改正数为:di = pi - di.由于di是随时间不规则变化的,因此还要将伪距的变化率传给移动站。基准站将时标,伪距改正数,伪距变率和卫星数据龄期AODE组成l串电文,通过无线数据链向移动站广播。发AODE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基准站和移动站使用同一龄期的星历,以消除卫星星历误差和星钟误差。

移动站接收到差分电文后,对GPS测得的伪距进行改正,获得高精度的位置。移动台的计算机用于采集GPS的位置数据,并通过后处理,绘成坐标图,显示定位实时动态位置,起到导航定位作用。定位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差分GPS定位原理

2.2.2 差分GPS的类型

差分GPS定位分为伪距差分定位和载波相位差分定位两种

伪距差分定位

其原理是在基准站上观测所有的卫星,利用基准站的已知坐标和测得的各卫星的地心坐标,计算出基准站至各卫星的距离,并求出它与相应伪距之差,用此改正数去改正用户站测得的伪距。

其优点是由于基准站提供了所有卫星的伪距改正数,用户接收机观测任意4颗卫星即可完成定位。

其缺点是差分精度随基准站到用户站的距离增加而降低。

伪距差分定位能满足米级定位精度,广泛用于导航和水下测量等。马里阿拉塔纳干渠项目的疏浚船施工用此定位方法。

载波相位差分定位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又称实时动态(RTK,Real Time Kinematic)定位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

3 GPS定位的特点

① 全球、全天候工作。

② 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m,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

③ 功能多,应用广。

三、用于施工定位的主要设备及GPS的主要技术指标

1 施工定位用的主要设备

疏浚船舶用于定位的主要设备疏浚船舶用于定位的主要设备有:GPS,电子罗经,电脑和导航软件。

2 GPS的主要技术指标

① 8通道并行GPS接收机,重捕获时间只要几秒钟。

② 实行导航定位平面位置精度:

③ 作用距离:< 40km(与通讯条件有关)。

④ 差分发射间隔:2s 。

⑤ 位置水深采集速率:1次/ s 。

⑥ 电源:11∽14V直流电。

⑦ 功耗:基准站静态功耗为5W ,电台发射功耗高频为35W、低频为2W,移动站静态功耗为5W 。

四、利用GPS进行施工定位

首先在某一已定坐标点上设立基准站,然后在各施工船舶上设立移动站。由于每个地方所采用的坐标系不一样,导航软件可直接对采集的经纬度数据进行一级或二级坐标系转换成为当地坐标系。电子罗经以及因GPS天线的位置与实际要定位的点的平面位置之间的误差都可以通过固定差校正或天线偏差校正,将各种误差消除。

1 基准站位置及接收机的选择

马里河道疏浚工程的施工工况:战线较长。在选择GPS接收机设备时,本着经济,实用,可行的目的,选用符合工程技术要求的天宝5700基站以及SPS351信标机接收机。基准站选择设在较开阔且较高的地方,因施工区域附近无较高的建筑物,将基站架设在营地,发射天线捆绑于较高的水塔上。使基准站发射的RTCM信号有效控制整个工程施工区域,同时,还需尽量减少误差。在设立基准站时,采用3台GPS进行静态测量,测出计划设立基准站的坐标点的坐标,将基准站设在该点上。基准站设立后,在移动站到离施工区最近和最远的已知点上进行精度测试,结果表明,各施工区域均能可靠接收差分信号和卫星信号,精度在±1m内,符合施工定位的规范要求。

2 抓斗式挖泥船GPS定位技术

抓斗式挖泥船采用GPS进行施工定位将GPS天线固定在驾驶室前面的抓斗吊架顶端(抓斗中心对上去的位置),将电台差分天线固定在驾驶台顶上,将电子罗经置于驾驶室内,并使电子罗经方向与驾驶室平面中轴线方向一致(即电子罗经方向代表驾驶室左右移动的平面方向),将电脑和GPS主机设在驾驶室内驾驶员能清楚看到显示器里面的图像的地方,从电脑主机上接l台显示器置于船体后方,以便负责移锚的船员能够根据电脑显示器里面的电子图形进行移锚校正船位,再将GPS和电子罗经接上电脑主机串口,打开电脑的导航软件,并将开挖计划线编好,使导航软件进入测量状态。移船定位时,将驾驶室前的抓斗吊架置于船体正前方,测电子图形中的小船的中轴线代表抓斗船船体平面中轴线方向,十字中心代表吊架顶端GPS天线的平面位置即抓斗中心的平面位置。抓扬式挖泥船沿着已定开挖行挖泥前进,则电子图形中的小船中轴线方向与开挖行的计划线的中线方向一致,且十字中心在计划线的中线如发生偏离,移锚人员应松紧锚缆将船位纠正。施工挖泥时,驾驶员可通过电子图形观察抓泥时抓斗移动的动态位置和排斗的间距。驾驶员通过观察电子图形中小船移动的方向,距离以及十字中心的坐标来辨别挖泥船的施工和移位状况。

3 绞吸式挖泥船GPS定位技术

绞吸式挖泥船利用GPS进行定位绞吸式挖泥船是沿着以钢桩为圆心,船体为半径的弧线挖泥的。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时需要定船头绞刀的位置,也要定船尾主钢桩的位置。如果只定绞刀的位置,钢桩偏了会产生超挖和漏挖;如果只定钢桩的位置,无法辨别绞刀是否挖到边线。绞吸式挖泥船施工定位采用2条GPS天线,不用电子罗经。将l条GPS天线固定在驾驶室前A字架的顶端,l条GPS天线固定在近主钢桩的地方,将2条GPS天线的另一端接上信号转换器后,再接入GPS主机(GPS主机只能接收l条GPS天线的信号,不能同时接收2条GPS天线的信号,计算出2个点的坐标,通过信号转换器可选择接收其中任l条GPS天线的信号)。将电台差分天线固定在驾驶室顶,电脑置驾驶室内驾驶员可以清晰看到显示器里面图像的地方。绞吸船施工时主要给绞刀定位。

五、河道疏浚施工中挖泥船的定位特点

结合马里当地施工情况,河道较窄,战线长,故采用多台1200绞吸式挖泥船,多面同时施工。河道窄,方向是固定的,所以电子罗经是不需要的,河道方向便是罗经值。1200绞吸式挖泥船较小,可以用单GPS定位,只定位绞刀头的位置便可以,节约成本。挖泥船用的定位软件是国产的自由行,将施工平面图导入到软件中,设置好GPS连接端口、点,连接仪器,输入河道的罗经值便可以对河道疏浚施工的挖泥船进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