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文化的异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文化的异同范文1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差异;中西方;护理差异
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现象和学科。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从而逐步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1]。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护理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现探讨比较如下。
1护理教育的异同
1.1培养目标护理教育培养的目标包括护理理念和护理能力等方面。西方多注重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持续发展和合作等综合性能力及应对未来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及职业价值观念,以人本主义思想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使学生具有一颗善良的心,秉承人本关怀对待每1例患者;中国的护理教育则注重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教育及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2教育理念西方国家护理教育的中心理念是关爱,注重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课堂教学形式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护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明显可见的是,西方多以学科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及综合课程,其课程设置出现短程化、小型化的趋势,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很容易调动起来;中国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式课程,多数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及课程中,自然科学及技术偏多,人文学科偏少,缺乏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未知,敢于理论实践创新的精神不足[2]。
2护士职业态度的异同
2.1中国护士职业态度在中国,护士由于其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加之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较低,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肯定和理解支持,倒班方式有损于健康、影响家庭生活等,而且护理工作要求精细化、严谨化、科学化和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与解决,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投入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这些现存和潜在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职业倦怠,因职业态度的缘故常常觉得很压抑,不能轻松应付工作上的冲突,不能正视自我职业价值,常有辞职不干的想法[3]。
2.2西方护士职业态度Breimaier等[4]研究表明,西方护士的职业态度倾向于较高水平,护士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认可度。护理专业学生(包括毕业生和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护士)的调查显示,10个毕业生中有9个相信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应该是非常轻松或者是有些轻松,大学毕业生都是怀着同样的理想加入护理行业的,这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职业,他们的理想就是帮助别人;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临床实践后大部分学生还是同样积极,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对职业前景的展望非常乐观。
3护理现实应用的异同
3.1伦理道德医学护理伦理道德研究在许多问题上所体现的纷争,很大部分都可以由文化差异来解释。中西文化差异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主义、强调和谐共同的责任;而西方的生命伦理学建立在个人主义原则之上,强调个人权利。如在医疗护理决策方面,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个人与其家庭密不可分,多主张由家庭或者单位决定,而西方国家多认为应该由个人决定,即生命的支配权在于本人;又如,在对待身患绝症的患者知情权上,在我国一般不将病情告知患者,而是告知其家属、单位[5],而大部分西方国家则主张告知身患绝症的患者实情。
3.2护理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主体意识,以重视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其特点,在护理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重均同、轻个性的偏向,主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会出现不同职称、年资、学历的护士承担相同的工作或同等责任等现象,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讲究科学、民主,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在管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管理的弹性化和护理工作安排的层次化,不同职称、级别的护士有不同的工作定位和责任。
4护理科研中的思维差异
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非理性思维或顿悟)两种基本类型,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尚逻辑思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重直观内省、轻实测论证,重直觉领悟、轻理论分析;而西方人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因而往往借助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进行判断、推理[6]。由此,护理科研(论文)的设计上,中国人习惯于先交待研究背景、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提出论据再作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西方人一般则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看法、点明主题,再依次交待研究背景、条件、原因、论据或分析。体现在护理研究中:国内的护理科研以把握整体性、方向性的研究为主,学术文章范围大,而缺乏前瞻性;西方则更注重细节,科研立足于实践、以实用为基础,多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5讨论
通过上述中西护理差异比较,可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护理有较大的差别,但它们之间并非是水火不相容、不可磨合的,两者各具特色,各有其长短,可取长补短。因此,我国的现代护理事业,在护理教育方面,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具体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临床护理方面,在发扬优势的前提下,应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科研上,要转变思维,及时了解国外护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向纵深化、前瞻性发展;在护理管理方面,要敢于突破已有的经验,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管理模式,博采众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7.
[2]张凤,耿桂灵.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当代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3,34(5):85-86.
[3]张浩,郭燕.护士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12,29(9):38-40.
[4]Breimaier Helga E,Halfens Ruud J G,Lohrmann Christa.Nurses' wishes,knowledge,attitudes and perceived barriers on implemen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to practice among graduate nurses in Austria[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1,20(11-12):1744-1756.
中西文化的异同范文2
关键词: 文化融会翻译异化同化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的广泛传播,国际间的经济、政治、教育和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渗透加速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在此文化趋向融合的大环境下,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异化还是归化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我国翻译界长期以来存在着直译派与意译派之争,直译派主张保留原文中的语言的方式,即要输入新的表现法,意译派则反对引进欧化表达方式,而主张使用汉语的表达方式。异化与同化的矛盾实际上是二者之争在新形势下的代名词。
语言、文化和翻译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思想启蒙的先导、科技进步的中介,与其说它涉及的是不同的语言,到不如说它所涉及的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交流必然影响语言的变化,而语言的变化势必会反映在翻译当中。
一
文化的趋同性使异化可能并使其成为一股不可阻挡、难以逆转的潮流。所谓“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的一切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世代代所共同享有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群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文化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特征。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文化进化的主要趋势是趋同,即随着文化的发展各种文化越来越趋向于统一,只要文化还存在着,文化趋同的过程就是无止境的。随着不同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不同文化中不断增加的共核成分和不断减少的各民族之间的特殊差异,为语际翻译中的异化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交通工具、通信方式的快速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传播介绍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念、管理技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日趋减少,而共核成分日益增加。这就使得翻译中异化的可能性变大了。在中国,人们对穿西装、系领带已经习以为常,对股票、证券、刷卡已经不再陌生,对情人节、圣诞节已经不感到稀奇,老年人会对子女在母亲节、父亲节送来的礼品喜上眉梢。外国人对饺子、春卷、豆腐等中国美食赞不绝口,学习气功、太极拳、功夫等来强身健体,欣赏二胡、古筝等中国民乐。成功的异化的例子很多,例如许多进入日常生活中的外来词语:快餐(fast food)、白色污染(white pollution)、超市(supermarket)等。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1784年写的论文《致青年商人》(To Young Tradesman)中有句名言:“Time is money.”对此句的翻译现在多采用异化的方式译为“时间就是金钱”,它常常与“质量就是生命”一起成为许多公司或厂矿企业的宣传口号。而且此种译法比起过去采用归化译法“一寸光阴一寸金”更加准确贴切。
二
首先,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不可估量的吸纳包容的能力,外来文化的新鲜事物容易被人们接受,并逐渐约定俗成,化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其次,文化又有渗透的力量,凭借社会生活的种种契机进入其它的文化,依靠那里的文化环境维持着自己的生命力。文化的吸纳、渗透作用使得异化成为可能。例如,西方文学作品中的“鳄鱼的眼泪”(crocodile tears)、“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橄榄枝”(olive branch)、“酸葡萄”(sour soup)等,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中的“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逻辑”(logic)等。如今这些带有洋味的词语不仅为国人所理解和接受,而且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字“13”在汉文化中本无贬义,更无任何不吉利的含义,中国人对“13”并无恶感,但是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不少人把“13”当作是不吉利的数字。这些都是由于文化的吸纳包容使得外来新鲜事物在文化交流中被译入语的人们所接受,并成为译入语文化中的一部分。这些就使得异化成为可能,异化对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和新科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
归化是某一特定阶段的折中。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可能完全相同,各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不尽一致,因此,两种文化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局部的交叉、碰撞和冲突,从而给语言的翻译带来种种困难和障碍,使得翻译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采取归化的方法。然而,这种归化只是为了保证成功的文化交流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暂时采取的方法而已。当文化的趋同性、统一性使得采用归化的方法翻译的原信息在文化交流趋向融合的趋势下被译入语的人们所理解、接受时,异化也就成为必然结果。在此之前,归化还须存在以确保文化交流的成功。例如,过去中国人在得到别人的恭维时,常会自谦地回答说:“哪里,哪里。”对待这种习俗文化差异,过去常采用归化的方法翻译。随着改革开放,中西方文化的频繁接触和交流,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日益增强,对这种差异的翻译就无需采用归化的方法而直接采用异化的方法,因此“Long time no see.”的中式英语在英语中的广泛应用也就不足为奇了。据说,有一次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也没能让外国客人明白故事内容。这时提示翻译:“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米欧和朱丽叶。”外国客人很快就明白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历史文化差异变得越来越小。现在对梁祝的翻译恐怕就无需归化了。
只要有不同的文化,就有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中就有异化与归化。异化是总的趋势,归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文化差异某种程度上的折中。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强调任何一方的地位和作用而忽视另一方的做法是不能称为翻译的。在语言文化交流和传递过程中,在保证尽可能减少信息丢失的前提下,翻译应该寻求异化与归化之间的平衡,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度”。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0,(1).
[3]许崇信.在异同与得失之间.中国翻译,1999,(3).
[4]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中国翻译,2000,(4).
中西文化的异同范文3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在道德评价、义利识别、义利关系、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均有差异。本文就上述差异作了较为详尽的对比阐释,旨在能够给当代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较为贴切的契合点。
一、中西文化在道德评价认识上的差异
西方文化较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道德境遇选择的相对性,换言之,西方文化更强调道德评价的层次性。笔者认为道德评价原则当然不能陷入人生价值神圣论只肯定其价值观的绝对性而否认其多元性、灵活性的误区。东方文化相对忽略道德境遇选择性。我们必须正视道德评价的层次性、相对性。任何道德评价准则都不是人们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相应的伦理关系的客观要求。它们起始于一定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又体现于道德行为之中,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道德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普遍道德行为的总结。
第一,必须对道德调节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和有效性。第二,道德评价准则必须在道德准则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第三,道德评价准则必须体现道德准则体系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道德评价的境遇选择,东方传统道德所要求的牺牲精神与实际的价值原则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在这种道德境遇选择中,如果我们恪守一成不变的道德评价准则,就势必使道德评价沦为空泛。可见,否定道德境遇选择的特殊性和把生活中的特殊道德选择普遍化都是失之片面的。
道德思维模式应是开放式的,绝对不能一成不变、封闭自守。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化,社会和个人都应抱着“求真”的道德精神来认识道德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至于一部分人出于维护特权阶层的利益来指责道德准则的层次性,那就属别有用心之列了。试想,如果大家都站在极端自私的立场上评判“新生的道德观”,那么任何观念都无道德与否之分了,“道德”也就失去了任何存在的意义。在对待实践道德方面,中西文化也处处显示出对比色彩。
二、东西方文化对义利关系识别的认识差异
现代化最诱人的一笔莫过于人们将挣脱宿命论的枷锁,不再受历史的摆布,自由选择、设计、创造自己的未来。这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迅速得到证实:几千年的重道轻器、贵义贱利、以名正实、存理灭欲的重虚轻实的传统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开始向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务实主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转变,正是这种无形的巨变,使得中国古老的生命文化呈现另一番景象。中国传统文化对待死亡的态度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自生自灭的。回避死亡的生命神圣论被整个意识形态化了,使其具有排斥异己的功能,因为它被一种盲目的文化力量庇护着,所以具有极强的个性。具体的表现就是对死亡的讳莫如深及寿终正寝。而且距离死亡越近,忌讳死亡越重,对死亡完全呈现惧之、避之的消极抵御心理态势。
包含浓厚儒家文化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把对家庭的责任放在首位。这表现在死亡教育上,就是中国文化强调对濒死者进行心理舒解、社会问题解决等立体化服务。而西方文化的死亡教育相对重视生理止痛术的研究和如何善待死亡的教育。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以独立的形象面对社会,无需通过家庭这个纽带,所以家庭责任感在对待死亡的过程中几乎不显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把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放在首位。这种观点凝聚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上,东方文化强调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灌输,并忽略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不给大大的操行的实施者以相对的选择余地;而西方文化的道德教育相对重视实践道德学的研究和如何选择利己、利他的双益道德践行教育。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以独立的形式置身于社会,无需通过家庭这个东方视之为必需的纽带,所以家庭责任感在对待道德境遇的选择过程中作用较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被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墨守成规的座右铭,并且凝结在有关道德、法律、风俗、习俗之中,成为东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贴于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依然是许多深受中国传统人生价值观影响的大众的人生信条。他们基本忽略求生的先决条件,在许多具体境遇下,舍生求死反而被许多人选择。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尊利卑观念。而西方文化浓缩的实践道德观几乎没有强行制定一个共同的求生准则,他们把道德选择的具体性渗透在道德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注重的是人生价值确立、实施的相对性和相关性。
三、中西文化对人际关系及人生社会责任的认识差异
对人生的义务,西方文化主张从人类发展的前景和社会进化的观点来强调全体、局部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义利并重,不可只言义而不言利,每个社会人都有权利谋取个人正当的利益。人应该是所有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对人自身应实施最极端的关切,包括生命、生活、心理等一切因素。
西方文化认为道德境界确认的相对性,为当代道德学在处置一切取舍问题上提供了重大的理论依据和崭新的价值观念;它改变了社会人只对社会群体负责的传统人生义务论原则,认为社会人不仅要对社会群体负责,更要对自身和小群体负责;人生价值神圣论应与家庭社会的利益以及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使人类对待自身的生命、生活质量持更加科学积极的态度;这将使人类由创造生命、维持繁衍的低层次人生价值观向充实人生、享受人生的高层次人生价值观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演变而成的人生价值神圣观一直非常慎重:仅仅强调人生价值的质量而忽视或否定人生价值的神圣,可能会带来对社会责任处置上的随意性和不严肃性,因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或需要而须要对个体的人生价值进行取舍或重组时,那么在神圣观和质量观方面是不难找到理由的;在一般情况下,当代社会人应该坚持人生价值的神圣和优质的一致性,它们不能被分割,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
中西文化的异同范文4
中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并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两者差异所在。我们应该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找到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以来,以希伯来宗教理想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从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当时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后来,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冲突和融合,文艺复兴阶段形成。文艺复兴后的两百年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始终处于矛盾的冲撞之中,彼此相互撞击和融合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结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宗教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相适应,对国民的思想渗透非常深刻,给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仍是一脉相承的。先秦儒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理论架构,其核心是“仁”,包含极为丰富的政治和伦理内涵。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在自我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传统教育中,德教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诸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民本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道互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多个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着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则是以信仰为基础,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为指导和召唤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精神渗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2]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使得宗教作为一种信念去培养和启发人的感情,协调了人际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禁锢了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愚昧和野蛮,文化成为宗教的附属品。文化的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二)天人合一与驾驭自然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运行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处。[3]尽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们在相对互补、融合与发展中所呈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倾向是清楚的, 其终极观点都是一致的,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 人不仅应当独立于神,而且独立于自然,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并且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认为提倡认识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强调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整个家庭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从家族本位出发,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体的欲望和价值以群体的欲望和价值为转移,个体的利益和需求通过整体的发展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两重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由家而国、家国一体,进而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对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性,束缚了人们民主思想的发展,压抑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忽视了个人的权益,萎缩
了民族的进取精神。
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个性开始于古希腊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其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及影响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域外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力,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向四周扩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道,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至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5]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在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行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西传,使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传入西方,成为西方某些启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东渐及其影响
与中国文化西传和对西方的巨大影响不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除了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的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挑战。
中西文化的异同范文5
【关键词】严复 英汉语言对比 英文汉诂
在严复所处的时代,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节节败退,严复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改变这种状况,来唤醒中国人追求富强的精神力量。严复最终选择了引介西学,从中他深刻了解了中西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了解了中西文化在精神上的相通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创作《英文汉诂》,严复将西方文化(以英文文法为代表)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古汉语为代表)结合起来,创设了一种跨文化的文本对话。因此,严复的中西文化对比是他进行英汉对比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1 《英文汉诂》研究概述
《英文汉诂》是严复应其学生熊季廉的要求而作的一部英文文法书,是“杂采英人马孙、摩栗思等之说,至于析辞而止。旁行斜上,释以汉文,广为设譬,颜曰《英文汉诂》”。(严复,1933:序)作为中国首部介绍英文文法的著作,1904年《英文汉诂》的出版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说在国内再版了二十余次,(张志建,1995:149)直到1933年还有重印本。商务印书馆对该书的评价极高:“……是诚西学之金针,而学界之鸿宝也”。(转引自邹振环,2007:54)学者文人纷纷著书立说,表示对该书的推崇之情。周作人认为英文文法上,“中国没有一本可以与《英文汉诂》相比的书”。(钟叔和,1998:784-785)彦惠庆(2003:18)在自传中明确表示严复贡献给中国学人的《英文汉诂》“堪称学术精品”。
2 《英文汉沽》中英汉语言对比
尽管是一本语言学著作,严复对于英文文法的讲解并没有鹦鹉学舌般的照抄照译,而是辅之以中国语言文化的典型例证。他不仅透过语言文字的对比来考察中西文化内涵的异同,甚至还有通过文法对比来进行多种文化的比较。
2.1 英汉语言的差异性
首先,词法的差异。英文的挈合是“提挈联合句段者”,而在中文“凡领句虚字,皆归此类。”中文的同字异部“往往其形不变,而变其音,在古则有长呼短呼,在今则有圜破之法”,如例:恶恶臭好好色;“而西文以其拼切为字,故得即其形而变之”。为了表示行为发生的不同时间,“中文唯有句中别行另加字为之”。以“今之隐几非昔之隐几”为例,其中的两个“隐”形式上没有区别,用“今”和“昔”表明了时间的差异。
英文名物与称代字有单复数之分,“于中文不多见,然亦不可谓无”,如表单数的“我”“吾”,表同类的“吾党”“吾曹”,表复数的“而曹”“汝辈”。英文中的复牒称代 “几为中文之所无,而中西句法大异由此”。对于英文中的引牒之字,“中文常寓于‘之’、‘其’诸代名中,无独用之挈合”。如 “吾知其为诳者”。古英语中云谓的既事(过去式)添加尾声,相当于中文的“已爱”或“爱了”。作为拼切文字,西文“易磨损而合一,中文不易合也,不易合,故终为分立之字”,即通过添加“已”“了”等构成“爱”的既事。
2.2 英汉语言的相似性
首先,语音上的相似性。严复认为英文的元音“同于中国之宫商角徵羽;亦有变音,与中国同”。严格来说,元音与五音不完全对应,此处严复对比的目的只是为学习者学习英语元音提供一种参照。在划分英文单词音节的时候,“但若于音无害,则其分之也,当依造字之意为之,此与中文偏旁之义正同”,此“乃依罗马希腊原文,而后法割裂不成文故耳”。
其次,关于词法的相似性。英字“名物与介系合,……其加诸云谓,或区别字者,可作疏状字观;…其在中文,实亦同此”。如“立于朝 立何所也”。同时,汉语的“矣”字含有英文完成式的意思。英文中主物之名的构成是名词后加尾声,“与中文‘之’字为用正同”。中文表程度时根据语境推断或用诸如“较”“最”“极”等字表示。英文中也有借助其他词表程度的情况。“英文中的云谓,有不加尾声,但变其主音”,可以使名物等实字转成云谓等虚字,这与中国文字正同,“即中文之读破法”,如“春风风人,下雨雨人”。英文中的容状疏状多由“区别部字+尾声”构成,“与中国之‘如’‘然’等字同义”,如“勃然”“翕然”,因此“其制字之法,中西正同”。
以上分析表明,尽管承认英汉之间存在差异,严复仍然试图将汉语语法纳入英文文法的框架之中,尽量在古汉语中找到与英文文法的对应之处。英汉语言的相似性会使国人误以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有一脉相通之处,从而消弭对异国文化的敌意,有利于国人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
2.3 基于语言相似性的亚洲与美洲、欧洲人种同源
在《英文汉诂》中,严复通过对比分析汉语与英语以及其他语言文化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提出了亚洲与美洲、欧洲人种同源的观点,该观点是基于以下证据提出的。
第一,古汉语、日语和美洲茵陈人语对云谓字的使用。从云谓字看,“东洲之语”的“云谓字”常用于句末,如庄子“奚以之万里以南为”。“其在日本语言,尤为显著,美洲茵陈人语亦然,故此治言语学者,谓此乃亚墨原人同种之证。”又英文第三人称无主云谓句子,与中文中的“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相似,“雨”和“出日”是云谓,因不知事主,就用“其”来代替。
第二,上古英语与古汉语都曾用独立之字表意,后演变成尾声。上古英语中“尾声者皆独立之字”,“正如中文之用‘如’用‘然’,如‘勃然变色’”。因此,严复认为“西文上古,与中国文字正同”,“西文能合能变”的原因在于“其为字母拼切,柔而易流”,“而中国既用六书,木疆难变,然而字音切合,由二成一者亦多,如‘不可’为‘叵’,‘之于’为‘诸’,‘而已’为‘耳’”,所以(中文)“不可言不变也”。
第三,上古汉语与上古欧洲语的人身代词、反身代词的位置和功能相似。从“三身之代词”看,“英文古似德文……西文称谓,当隆古时,与中国同;而第三身……尤与吾文之‘伊’‘他’同原。”因此,“案中西古语多同,……可知欧亚之民,古为同种非传会也”。英语中的反身之称代为名物,犹言其身,其“一己”…… “克己”,“尽己”,“自尽”;所以严复认为“中西古语之同”。
第四,中西制字法有相同之处。英文会合之字多用换头。因此“中西言语,当上古时,本为合一”。英文中有表“大”意的尾声,而“中文六书,凡字之从‘于’‘奔’‘贲’诸声者,皆含‘大’意,其制字之音义,与此乃暗合”。
严复根据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推断亚、美、欧人种同源,语言学上的根据并不充分。(文贵良,2009)但是严复这种“会通中西”的做法使中西文化交流成为可能,并由此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
3 结语
通过介绍英文文法,严复对比分析了英汉语言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出于引介西方文化的目的,严复强调的是英汉语言的相似之处,甚至提出了亚欧人种同源的观点。当然,严复在《英文汉诂》中的语言对比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是其研究包含在文化对比和实际应用(如翻译)之中,缺乏对比的理论,使得其研究较凌乱,不成系统,很多问题浅谈辄止,没有深入展开。同时,严复仅根据语言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推断亚欧人种同源,论证不充分,结论过于草率。但是,严复英汉对比研究中的这些不足有其时代局限性,同时与其研究重点在于翻译西学有关,我们要公正客观地评价他的研究及成果。
【参考文献】
[1]孙应详,皮后锋编.《严复集》补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严复.英文汉诂[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中西文化的异同范文6
“文化意识”作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首次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体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学习外国文化,忽视母语文化,英语释义和传播母语文化更是“失语”,造成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英语教学中渗入母语文化,“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课程标准》),迫在眉睫。
2.母语文化渗入的策略
2.1提高教师的母语文化素养
教师作为中学英语教育的主力军,自身母语文化意识淡漠.大学课程设置过渡强化目标语,母语文化偏废,引导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的能力较弱,故应多渠道主动加强母语文化的摄入,研读中国文史哲等经典著作的英文版本;订阅《ChinaDaily》等权威报纸杂志,观看CCTV4中文国际频道等。教师提高了母语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母语文化。
2.2调整教材,加大中国文化比重
中学英语教材大部分介绍西方文化,如西方的万圣节,星座,电影明星等。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交流时,流利地表达theStatueofLiberty(自由女神),却不知道中国的宝塔(pagoda);对外国的节日如数家珍,但对theLanternFestival知之甚少;知道hamburger,sandwich,friedchicken,但英语表达“稀饭”、“馒头”、“油条”、“豆浆”“臭豆腐”等中国传统美食文化时出现了“失语”。改革现行教材,加大中国文化比重,势在必行。
2.3依托教材,寻找契机,渗入母语
《牛津初中英语》按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教师要钻研教材,具有高度敏感性,挖掘每个话题或多或少涉及母语文化的意蕴,不错过母语文化的渗透机会。如7A《Unit5Let’scelebrate》学习西方节日的同时渗入中国传统节日,潜移默化地了解中国民俗文化。又如8B《Unit5Goodmanners》学习西方礼仪的同时渗透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礼仪用语“问人姓名用贵姓,问人年龄用贵庚。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等,对比中西文化,学习WheninRome,doastheRomansdo.(入乡随俗。)等中西文化共通的地方,正确地观察辨别异文化,培养“文化创造力”,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2.4延伸课外,搭建平台,增加广度
读英语短文,制作手抄报或海报,开设与教材话题相关的文化专题,观看中西方文化糅合的英文电影。如英文版电影《刮痧》重点展现了中国伦理文化和美国法律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在尊重中西不同文化和交际行为的差异中凸显中国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功夫熊猫》是中西文化交流糅合成功的典范,名字的凝练,中国元素的深刻理解,台词“从来没有什么意外”相似佛家的因果论等,成功实现了跨文化交际,提高了母语文化意识和自豪感。精通母语文化,才能发挥国际舞台上中国文化的地位。
2.5改革考试结构,增加母语文化考查
考试评价的内容方面,除了考查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掌握,还要增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考查,才能提高英语学习中对母语文化的重视和表达能力。
3.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遵循关联性、递进性和实用性原则
宜潜移默化,忌生硬灌输。母语文化“渗入”英语教学,应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兴趣爱好,渗入的时机等。
3.2分清主次,切忌本末倒置
英语语言教学为主,母语文化渗透为辅,英语释义和传播母语文化,告别“失语”,成功地跨文化交际。
3.3甄别汲取中国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