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1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发展重点 发展目标 贵州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13-01

一、贵州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促进贵州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生态农业吸取我国和贵州省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贵州省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促进贵州农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环境污染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2.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贵州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掠夺式经营和滥用、浪费资源的现象,对农业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可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利用。这样不仅能减少水土流失,避免生态环境恶化,而且有利于占耕地2/3以上的中低产田土和400万hm2宜林宜牧荒山荒坡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改造,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地利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贵州农业发展开辟新的广阔的途径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贵州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从而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环境和能量转化,有着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4.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增强贵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生态农业是一种综合性农业,它因地制宜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联合经营。这就会大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的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的联合经营,需要大批的劳动力,这就为农民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它将对推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1.农田生态工程

即按照推广农田优化模式,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积极调整结构,稳定粮田面积,强化用养轮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增加物质投入,努力提高单产,扩大复种面积,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具体来看,其一,调整作物布局。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作物种植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在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城镇郊区适当调减粮食面积,增加蔬菜、瓜果生产面积;逐步将不宜种粮或经济作物的土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渔,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坚决停止耕作。其二,调整作物结构。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前提下,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改变单一、僵化的种植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粮面积在种植业面积中的比重,使种植业与养殖业、加工业衔接配套,协调发展。其三,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业作物单产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农田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中低产田良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林果生态工程

这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结合。实施林果生态工程,其一要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林农生产积极性。其二要调整林业布局,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集体林场为主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其三是在林果生态系统中,除抓好林果的品种改良和标准化栽培外,还要搞好畜禽养殖配套,形成林果立体种养生态系统,以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品质。林果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大建设项目。

3.养殖生态工程

养殖生态工程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养殖传统模式,将畜、禽、渔等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物种搭配,连接种植业,配套沼气,巧用食物链,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调整优化草山草坡草场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创立名牌,经过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经转变,逐步建设区域性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副则副、宜工则工”的原则,适合山区型养殖生态工程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种养型”“、共生型”“、立体型”“、庭院型”“、节能型”“、微生物再生模式”等几种类型。

4.生态能源建设工程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这是一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工程。在贵州山区,生态能源建设工程主要是普及沼气工程。应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抓规模化推广与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工程技术实施与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建立多种模式,推广扩大示范成果,寓生态环境建设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之中,推动山区农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科学利用秸秆还土还田,也是山区型生态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

5.环境生态工程

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特色。在山区,重点实施四大环境生态建设项目。一是城市生态形象塑造工程。运用现代园艺技术对城镇进行规划实施,重点突出“特色”与“园林”,绿化率达到人居环境指标,改变脏、乱、差现象,对街道、楼群院落、屋顶、墙面等城市绿化体系进行生态建设。二是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每个县重点抓好几个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每个乡镇分别抓好一个村的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要实现农田林网化、水渠洁净化、村庄花园化、庭院立体化的目标。三是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发展带状生态经济,沿主要公路、主要河流建设生态经济走廊。四是生态观光农业工程。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为支撑,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搞好观光旅游的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2

1996年洱海爆发全湖性“蓝藻”污染,水质开始恶化,敲响了洱海水环境保护的警钟,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大理州各级政府于1996年底开始实施“双取消”政策,取消洱海湖区所有机动捕鱼船和网箱养鱼[3]。到1997年,取消养鱼网箱11187个、机动船2579艘;1997年11月实施“禁磷”工作,在洱海汇水区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的“三退三还”政策,到2002年实现退耕还林484.97hm2、退塘还湖296.3hm2、退房还湿地41.12hm2。这些工作的开展,对洱海水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强了人们对洱海水环境保护的意识。2003年洱海再次爆发全湖性“蓝藻”污染,促成了各级政府对洱海保护和治理的思路发生了“三个转变”。即从内源污染治理向面源污染治理转变;从单项零星工程向系统的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转变;从部门孤军奋战向条块结合分级负责整体联动转变。开始实施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及环湖截污治理工程、洱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建设、主要入湖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流域水土保持、洱海流域环境管理工程等六大工程。除已经投入国债资金3.1亿元外,大理州财政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3],用于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建成了第一期洱海湖滨带(西区)10km生态恢复工程、第二期洱海湖滨带(西区)38km生态恢复工程、沙坪湾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西区(48km)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东西区9.7km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4],对净化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蔬菜生产的高回报率,蔬菜产业已成为洱海流域近半数农业人口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产业之前,各级政府不可能为了环保而限制蔬菜生产。

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有效控制洱海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从目前情况来看,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既能确保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又能有效减少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把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相结合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有效控制洱海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原因有三:一是其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的废弃物,都要参与到下一个生产环节的物质循环中,直接进入环境的农业废弃物很少;二是采用科学配方施肥,且以有机肥为主,不易随水流失进入洱海;三是生态农业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种、养、加、旅游相结合,设施较完备,氮、磷等元素不易流失。因此,在洱海流域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有效控制洱海流域环境污染,增强洱海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能增加生态系统物质的产出,丰富农产品市场供应。

2.1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

把生态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有机结合,按照生态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在吸收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调整洱海流域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把奶牛养殖、蔬菜种植、果树栽培、大田作物、洱海渔业、农村新能源建设、生物质能开发和有机肥开发等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建设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解决好洱海流域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把洱海流域地区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2把发展生态农业与洱海流域保护治理相结合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3

关键词:都市生态农业;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马鞍街道地处南京市六合区北部,生态环境较好,适宜发展生态农业。近年来,该街道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注重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结合,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1 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近年来,马鞍街道注重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结合,引进绿色环保项目,淘汰区域内污染企业,促使土地、水和动植物物种资源得到保护。该街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先后引进嘉瑞蜂蜜食品、隆凯饼干、高能饲草饲料等农业产业化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在特色基地建设方面,认真抓好水芹、龙虾、优质稻米、饼干小麦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在生态种植方面,积极培育扶植有机水芹、绿色稻米等基地的认证,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1.2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马鞍街道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紧抓绿化造林不放松,促进绿色产业大发展。每年绿化造林66.7hm2以上,到2012年全街道森林覆盖率达24.03%。紧抓农业投入品的安全施用,促进生物种类多样性。目前,全街道化学肥料、农药使用量较5a前分别下降20%、30%以上,生物资源达上百种类,其中植物品种300个以上,野生动物100多种,天敌昆虫10多个种类,昆虫和野生动物的生态群落贴近自然分布。2013年,该街道顺利通过省级生态环境优美乡镇验收。

1.3 特色农业产业形成规模

近年来,马鞍街道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规模农业,全街已打造以水芹、茶叶和苗木等经济林果为主的3大特色产业,初步建成金银花、茉莉花、桃花、蝴蝶兰4大花卉基地,发展了以河王龙虾为主的养殖基地。目前,全街道水芹种植达400hm2,茶叶种植233.3hm2(为全区雨花茶最大种植基地),苗木种植333.3hm2;已建成金银花200hm2、六合野茉莉66.7hm2、蝴蝶兰年产80万盆、桃树200hm2的花卉基地[1]。大力发展以龙虾、黄颡鱼等为主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其中龙虾养殖200hm2、黄颡鱼66.7hm2。

1.4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为顺应市民渴望走向大自然,崇尚休闲旅游的要求,从2012年开始,马鞍街道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与建设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协调发展,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功能融合,带动了整个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3年,已建农家乐7家,正在建设的泥桥、糍粑墩旅游专业村2家,正在建设的河王湖茉莉花、巴山世外桃源农业旅游企业2家。目前,采摘草莓等体验形式的农业休闲业在巴山、泥桥等村蓬勃发展,为市民提供休闲旅游的良好场所;规划建设的河王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项目、巴山六朝古都养生养老示范园区正在强力推进。

2 限制因素

2.1 基层干部群众的认知度不高

目前,不少基层干部群众,对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背景、概念、功能和基本特征认识模糊。一部分人认为,农忙种种田、农闲打打工,投资少风险小,看不到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前景,从而显得思路不清,劲头不足,认知度不高。

2.2 产业组织的机制不健全

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金融信贷政策、产业组织协调发展等体制与政策仍不能完全适应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全街道农业经营大部分仍以一家一户分散为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规模偏小,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农业产业化化发展整体水平仍然不够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还比较少。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产业化经营发育不充分,现有产业化组织运行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不够完善,农产品加工能力弱,尤其是有品牌高档品、高质品等精深加工品少;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资源整合力度不够,都市生态农业亮点不多、整体水平不高。

2.3 劳动力素质偏低不适应

都市生态农业是以资本、信息、技术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产业,其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等特点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管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该街道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素质偏低,农民小农经济意识较强,耕作观念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面临着大多数年轻的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素质高的人才供给大量减少的问题;也面临着留守劳动力的知识陈旧、接受能力差、短期文化素质难以提高的问题。

3 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宣传引导

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推动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特征,通过多层次宣传引导,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认识。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引导,让广大干群了解认知;加强宣传工作,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背景、概念、功能和基本特征;通过举办观摩活动,让大家走出去参观学习,明确思路,提高认知度[2]。

3.2 依托科技支撑

都市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有机融合,发展都市生态农业需要应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马鞍街道地处都市近郊,市区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资源十分丰富。该街道要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工作,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依托科技支撑,抢占现代农业制高点,促进马鞍都市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另外,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劳动力素质。要充分利用农民培训项目的实施,打造一批高技能、实用性科技人才。要扶持家庭农场建设,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3.3 营造生态立街

保护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马鞍街道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多的特色,更是其可持续长期发展的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对水库和水域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生态湿地等水资源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和丘陵山体绿化与防护林建设工程投入的力度,保护好生态环境;严格筛选和限定产业投资项目,做到园区的产业必须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园区项目必须是环境友好型项目,园区的产品必须是生态环保型产品;严格规范入园企业的环境行为,严惩杜绝其对环境不良影响和破坏;大力植树造林,营造美化环境,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经济林果产业和特色有机蔬菜产业,走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道路;实行适度生态经济发展倾斜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组织吸收社会力量投资环境建设,对落户园区的环境友好型企业的产业和项目,给予税收、信贷、利益分配等方面优惠政策。

3.4 发展产业兴街

通过健全产业化组织发展产业,变生态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效益优势;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发展产业,以产业兴街,为马鞍的生态农业发展助力。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完善运行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发展,科学确立水芹、雨花茶、富硒大米等产业,打造特色蔬菜、特色林果、特色粮油、特色高效种养业的品牌。以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为核心,以兴办养生、养老产业为重点,紧紧围绕生态旅游休闲兴办产业项目,打造生态旅游休闲产业链,开发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垂钓、养生养老等经营项目,围绕游客“游、赏、购、吃、住、行、娱、体验”等需求,开发旅游消费产品,以旅游接待和旅游消费带动关联产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玲,朱训永,刘学良,等.南京市六合区水芹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蔬菜,2011(2):1-4.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4

一、重庆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直辖以来重庆市农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1)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重庆市农业总产值700亿元,农业增加值450亿元,农村经济总量890亿元,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16.3%,土地综合生产率为每亩2216元。粮食总产量1168.2万吨、肉类总产量175万吨、禽蛋总产量38万吨、奶类总产量9万吨、蔬菜总产量890万吨、水果总产量150万吨、茶叶总产量3.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25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2.1%、0.8%、35%、78.6%、11.7%、54.1%、18.5%、25%;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370.7公斤、56.2公斤、11.9公斤、3.2公斤、285.7公斤、48.1公斤、1.1公斤、8.0公斤,比2000年分别增长1.3%、2.9%、34%、77%、10.2%、82.2%、128.5%和24%。

(2)农业结构明显优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直辖以来,重庆市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启动实施了11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百个经济强镇建设工程和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2001年到2005年,重庆市农林牧渔业结构由63.9:2.7:30.9:2.5调整为55.2:3.1:38.3:3.5,粮经结构由80.6:19.4调整为72.9:27.1;农村从事一二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由75:9:16调整为59:15:26;建成各类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000万亩。重庆市认定认证无公害生产基地154个,无公害农产品66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26家,绿色食品70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3家,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60个;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0%、农产品优质率达到50.8%。

(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展顺利,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重庆市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区县达到16个,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2个,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面积达2000万亩;建立了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示范园区。森林覆盖率由2001年的23.1%提高到2005年的27.9%。同时对20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基本农田、渔业养殖水域等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价。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调查与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稳步推进,对库区的农田土壤、农灌水,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监测。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成沼气池5.4万口,重庆市完成退耕还草20万亩。

2、重庆市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耕地资源、生态环境和防灾抗灾能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过大,生态环境脆弱,防灾抗灾能力弱,严重制约重庆市农业发展。一是耕地资源量少,质差。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3。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预计到2010年重庆市人均耕地面积将从2005年的1.03亩减至0.9亩,人地矛盾突出。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方农村水源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人均旱涝保收面积仅有0.2亩,比全国平均水平0.5亩低60%,靠天吃饭的困境依然没有得到改变,自然灾害常年发生面积达2500万亩次。重大疫病和虫害的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应急防控能力差。生物灾害频繁,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约9000万亩次,每年损失粮食40-60万吨。

(2)农产品整体竞争力较差。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传统产业层次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水平仅占29%,农产品优质率占50.8%,柑橘的优质果率仅占35%左右。同时,农副产品市场体系辐射力不强,新型现代营销体系不够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规模小、服务单一,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带动力弱、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

(3)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重庆市农村人口多,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增收致富的有效技能。重庆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1年,农村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的比重达58.8%;每百名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职称的不足1人,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二、加快重庆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1、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浅丘型高效农业、山地型生态农业等“复合农业”配置资源。布局产业,构建协调推进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区域平衡和协调发展。都市发达经济圈重点推广城市郊区的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渝西经济走廊发展浅丘型高效农业,重点发展优质粮油、优质肉猪和蔬菜等优质农产品生产;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发展山地型生态农业,重点发展绿色果品、草食牲畜、无公害蔬菜等优势产品。

(1)形成种植业新格局。稳定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突出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逐步形成“三元”种植结构,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种植业新格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水稻、马铃薯、杂粮(高粱、豆类)、油菜产业,稳定小麦、玉米面积,通过调整优化,改善品质,主攻单产,增加总量。

(2)突出畜牧业优势产业。着力抓好生猪支柱产业、草食牲畜优势产业、家禽特色产业和饲料饲草配套产业等产业发展,全面发展,建成以渝西和库区部分地区为重点的生猪优势产业区;以三峡库区和渝东南部分地区为重点的草食牲畜优势产业带;以都市经济圈和渝西部分地区为重点的肉禽、肉兔、禽蛋特色产业群。用3至5年时间,重庆市每年出栏生猪2500万头、肉牛70万头、肉羊600万只、家禽3亿只、肉兔200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

(3)积极发展种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适度发展休闲渔业,稳步发展池塘养殖,积极发展稻田养殖,强化水库生态养殖,优先发展特色养殖;适度发展冷热水养殖,咸水养殖及河沟养殖,积极探索工厂化养殖。通过努力,力争重庆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年产30万吨,其中名优产品年产10万吨,养殖产量年产28万吨,捕捞产量年产1.8万吨,重庆渔业总产值达到年产50亿元。

2、推进“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建设

重点深入推进优质猪、优质柑橘、优质粮油、榨菜、草食牲畜等“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整体提升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1)加快基地建设进程。按照生产基地重点化、重点基地区域化、区域发展优势化的思路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均衡上市”的原则,采取捆绑项目建基地、引进业主建基地、发展大户建基地等办法,建设区域性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地区有区域、乡镇有特色、村社有专业、农户有规模的产业格局。

(2)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理念,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经济实力、带动力强的农产品流通型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经营机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到市外、国外开发养种业基地,发展外延农业。

(3)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和油料、肉类的精、深加工,扩大蔬菜、水果和奶类等产品的加工规模。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重点培养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3、完善重庆市农业经济发展的体系建构

(1)加快种养业良种体系建设。种养业良种体系是推动重庆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导。重庆直辖以来,种养业良种体系不断发展,基本形成了种养业良种体系框架,但产业集中度低,突破性品种少,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加快种养业良种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是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繁殖项目,农作物改良中心、国家和市级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种子质量检测项目等;二是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禽畜资源场、基因库,扩建和完善畜禽源良种场以及种畜禽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三是实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原良种场、引种保种中心、种质检测中心等。

(2)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是重庆市农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体系框架已具雏形,但标准不配套,检测技术落后,基础条件薄弱,认证体系不健全,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

立足与国际水平对接,突出产地环境检测,投入产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及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一是实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方法标准,投入品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二是实施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重组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部级中心2个,区域性中心1个,市级中心5个,建设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40个;三是实施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及其原产地认证制度,制定认证认可行为规范;四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是提高重庆市农业生产力的根本保障。目前,重庆市以区县为单位,以农业科研、教育及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主体分工、学科设置和区域布局等机构不合理,成果与应用分离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已不适应农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的发展要求,急需着力解决。以扶持优势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关键技术攻关为突破口、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推动学科向产业聚集、技术向产品聚集,全面提升农业科研基础实力、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5

xx河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区8公里,县城1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面积12.7平方公里,其**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8.5%,森林覆盖率达80%。全村辖23个村民组,自然村庄264个,812户,总人口2888人。蚕桑、茶叶、毛竹是该村的主导产业,是省级蚕桑“一村一品”示范村,是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年申报市级生态示范村,为确保生态村建设各项指标完成,村加大领导,加大投入,积极组织实施,较好地完成了生态村建设任务。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1、成立组织,健全机制,为创建生态示范村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

为完成生态村创建工作任务,村成立了生态创建工作领导组,明确责任,并确立了生态创建常抓班子,确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生态创建队伍。在队伍建设上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警惕生态创建工作领导组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水平,全面指导生态创建工作,生态创建工作领导组实行定期会议制度,专题研究生态创建工作,不断总结生态创建工作经验,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2、科学规划,合力谋划生态村。

xx河村结合本村实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产业富村、生态立村、文明育村、商贸活村、能人兴村、科技强村、旅游名村、民主管村”战略,并认真做好生态村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村庄规划、小集镇建设规划。在规划之前,认真开展了调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准确把握村情、充分尊重民意,科学制定规划。使规划方案符合民意,又符合规划的技术要求和长远发展,目前已完成生态创建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其中村庄布点规划已通过县主管部门的审核评估。

3、加大环境整治为主的“三清”工作,打造社会主义新农庄,促进村容整洁。

抓住**镇是市“四改一建”示范乡镇的机遇,加大全村村庄整治,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是清垃圾,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xx河村是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小集镇建设规模初步形成,为确保集镇整洁卫生干净,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在xx河村边远地区建立垃圾填埋场,在附近建立了垃圾中转站,在小学、卫生所、企业等单位建立了垃圾装集箱,对农户发放了垃圾桶,采取“户集、组收、村运”的模式,引导和组织农民对垃圾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并建立了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确立了两名垃圾清运工,配备了垃圾板车、垃圾运输车,做到全天候保洁。为确保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正常运行,与清洁工签订了保洁合同,建立了长效维护机制,加强管护,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对分散的农户和村庄定期开展卫生整治,家前屋后严禁乱堆乱放,严禁生活污水乱流,同时结合“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将生活污水、人畜粪便引进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逐步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二是清路障,村成立了清路障领导组,对公路边上堆放的石子、垃圾、树木以及违章建筑进行了清理,把道路让出来。三是清废舍。清除农户的废弃的房舍,清除路边的不文明厕所,动员群众整修户外的用房。同时在“三清”的基础上,开展了清河道、清良田,镇政府组织了5台大型机械大战20天,把河道让出来,良田恢复过来。

4、加强生态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加快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工程。村成立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设管理委员会,管理人员由村民选举的村民代表组成,做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办,这样广大群众修水泥路的积极性大增。目前,已完成全村4条20公里水泥路建设。

二是加大改水改厕力度,改善农村的生活卫生条件。该村紧紧抓住“四改一建”示范村的机遇,在县水务局、县团委的支持下,对全村的自来水、厕所进行改造。到目前为止,已安装自来水300余户,使全村95%以上的农户喝上清洁水,饮用水合格率达到100%;已建沼汽池100余口。20**年,该村利用农村沼汽民生工程,实行“一池五改”,建沼气池100口,改厕100户,发展太阳能200户。

三是加快小集镇建设,重点加快xx河新街小集镇建设。目前,已建新房100户800间,完成了xx河街道供水、中心街桥、护堤及大堰等工程。同时建立了一所敬老院(应流老年公寓)供养五保老人,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小集镇配套设施---路灯、公厕、沼汽池、闭路电视、道路绿化、垃圾填埋场、卫生院、学校相继建设,现xx河小集镇建设成为附属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于受“9.2”洪水袭击,xx河村水利基础设施毁坏严重,为此,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大投入,恢复生产,确保农业生产正常开展。共恢复水打沙压良田310亩,完成护岸3000米,堰坝23处,浇灌面积700多亩,修复大小桥梁17座,使全村的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

5、做大做强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实行“一村一品”。xx河村始终把蚕桑生产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来抓,其次是毛竹、茶叶、畜禽养殖。加大主导产业的基地建设,近年新增桑园500亩,新栽优质桑苗500亩,低产桑园改造300亩,栽无性系茶苗200亩,因势利导发展新产业,栽种百合100亩,特色养殖的发展也在该村崭露头角,今春发展养牛蛙大户2户,养猪大户1户。毛竹是该村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今春新栽毛竹1000亩。引鞭扩园500亩,随着基地规模扩大,该村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二是发展生态农业。推广良种良法,推广水稻节本增效技术,推广茶叶无性系茶苗,推广优质桑,推广优质畜禽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秸秆还田,推广的机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减少农药的残留量,严禁农药残留量超标,确保了食品安全。绿色蔬菜、无公害百合、有机茶等基地在该村建成,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6

摘要: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承担了我国主要江河源头水源保护、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我国西部农业生态补偿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对自然条件贫瘠地区的借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农业生态补偿中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综合分析了西部区域所采取的补偿机制及各部门所承担的积极角色及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西部农业生态补偿的实施效果提出了总体评价,并指出其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农业生态补偿 退耕还林还草 政策与效果 重大突破

一、引言

由于长期过度开发,目前西部生态破坏严重,处于快速退化状态。西部地区水蚀面积占全国58.1%,风蚀面积占全国96.8%,整个西部地区基本上处于PPE(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怪圈之中,仅依靠西部地区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亟需通过生态补偿,体现西部地区的资源生态价值,促进我国区域之间协调发展。

西部是我国重要的江河源头区、水土流失敏感区、风沙源头区和生态“效益源区”,其生态环境的质量好坏不仅影响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中东部的生态安全,深刻影响着全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保护与建设需要有经济上的补偿才能持续。完善的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西部生态效益长期无偿使用的不合理状况,保证西部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减少中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促进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必然选择。此外构建西部大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使生态敏感区、生态退化严重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强度降低,退化生态系统得以修养恢复、土地利用调整的机会成本得以补偿,生态建设与运营管理效益有稳定资金来源。以科学的补偿机制和制度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相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结构效益高的方向发展,促进西北地区农牧民增收、农业增产增效、农村可持续的重要策略。由此可见,对西部农业进行生态补偿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项目的案例分析

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始于1999年,先由陕、甘、川三省部分县试点,到2002年全面启动。该工程实施几年来在西部部分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些优异成绩离不开政府的制度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重要作用。

2.1退耕还林(草)项目的制度支持

为了将农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以此来推动退耕还林(草)的顺利进行,必须由有效的补偿政策与机制加以保驾护航。

(1)补偿量的确定

目前国家对退耕还林(草)的补偿处于第一阶段,仅考虑到退耕农民基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这是一种基本补偿。国家采取现金和实物相结合的补偿方式,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200斤,补助现金20元,种苗费每亩补助50元,直接发给农民自行选择采购种苗。但由于补偿数量是统一的,无地区差别,导致有些地区补偿不足或者补偿过量。西部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性明显,差别补偿必须遵循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域差异的客观规律。粮食补偿应根据不同自然条件下粮食的产出率来确定:现金补偿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种苗费的补偿则应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种植林草的难度较大,补偿标准应相对较高。

(2)补偿年限的确定

目前国家对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补贴年限是:经济林5年,生态林8年。这仅考虑到林草的种植和生长阶段,没有考虑到退耕后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所需的时间。王继军等人通过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体系认为西部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分为生态系统起始恢复、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和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3个阶段。生态系用起始恢复需要10~15年时间,生态系统稳定发展需要5~10年的时间。因此,要使生态经济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至少需要15年甚至多达25年的时间。当然具体情况应视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各地区应对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一个总体规划,分阶段进行实施,对每一阶段所需要的时间进行预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

(3)补偿方式和资金筹措来源

按照“谁受益,谁付费”原则和公平性原则对补偿资金进行筹集,补偿方式包括国家补偿、区域补偿以及产业补偿;补偿资金分别来源于国家财政支出或转移支付、受益地区和受补偿地区的税收。目前国家对退耕还林(草)的补偿是基本补偿,然而要取得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长期绩效,国家应辅以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例如可以采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区际协调政策等。同时国家补偿的重点还应由资金与实物补偿转移到政策补偿中,依靠政策的力量对退耕还林(草)的补偿机制进行统一调控,推动补偿工作的正常运行。

2.2政府部门在西部农业生态补偿中所担当的积极角色

(1)林业部门的重要作用

林业部门是西部生态建设主要执行部门,自1998年国家先后在西部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项目。这些项目在国家主导投资补偿的大背景下主要涉及了三类重要的补偿关系,一是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农民、牧民的直接粮食和资金补偿:二是国家对天然林保护中的生态公益林补偿:三是国家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另外还有对项目区实行减免农业税费的优惠政策。在这些优惠条件下,林业部门对实施项目有很高的积极性,努力争取项目对当地实施农业生态补偿,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2)农业部门的重要作用

农业部门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加快草原保护与建设,2000-2002年国家累计投资18.8亿元,在西部实施天然草场植被恢复、围栏项目和种子基地建设等,使3亿亩草原得到有效保护。②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到目前未为止,西部生态农业示范县达到100多个,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点、示范县达到30多个,2000年以来实施的14个示范县共实施各类生态农业项目200多项,新增面积1000万亩,直接受益农户140多万户,近600万人。③促进农业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建设,2000年以来,农业部在西部7省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主体的农业能源项目,到2002年累计投资2亿元,安排238个县,1081个村建立和推广生态能源模式。

(3)环保部门的重要作用

环保部门在组织西部生态补偿方面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①在中国《绿色“十五”工程规划》中,重点安排在西部地区项目337个,占项目总数31.55%,总投资约567.7亿元,占总投资27%,其中生态项目99个,投资额108亿元。②推动西部自然保

护区建设,2000-2002年间环保部门在西部推动新建自然保护区241处,新增面积37.9万,增幅达51.2%。③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管理能力建设,2000-2002年期间,国家投入国债资金65亿元,用于西部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

三、西部生态补偿实施成效的总体评价

3.1西部农业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部门在各自管理范围内,积极参与西部生态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在实施西部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以下重大问题:

1)投融资渠道单一,难以保障生态保护与补偿的持续进行

目前西部地区投资增长主要依靠基建投资和国有经济投资来拉动,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资金来源主要是依赖政府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三年以来,国家通过财政性建设资金、国债资金、转移支付等给西部筹措了500亿生态建设资金,占西部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投资的大部分,初步打开了西部生态建设的局面。但西部生态建设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的融资机制显然不能满足长期西部生态补偿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筹措西部生态建设资金将是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首要任务。

2)补偿方式简单,难以解决生态破坏的底层问题

西部生态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有赖于精心组织的生态建设项目,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改变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的再生能源,发展新的产业,提供非农就业机会等。后者才是生态补偿面临的底层问题,所需投入和解决的难度都将远远超过前者。当前实施的生态建设与补偿措施具有“三多三少”的特点,即部门补偿多,农牧民补偿少;直接物资、资金补偿多,产业扶持、生产方式改善少;生态建设多,相应的经济发展、扶贫、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少。如果不致力通过调整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所有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都难以真正奏效。

3)实际操作中补偿责任难以明确

尽管目前“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生态补偿原则获得各界一致公认,但涉及到具体补偿行为时,补偿的主体和受体关系并不明确,特别是在国家层面上实施东西部大尺度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西部地区为保护中国西部生态屏障和江河源头区域的生态环境。并且为这种保护和建设付出了巨大成本。损失了许多发展机会,而直接受益地区则是东部或者江河下游发达地区,国家或东部地区应该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西部地区的这种付出进行鼓励和补偿。

3.2西部农业生态补偿值得关注的突破领域

西部生态补偿涉及范围大问题多,相关利益主体和关系复杂,很难提出一个涵盖所有问题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生态补偿体系亟需国家立即采取行动,在一些领域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生态补偿发展。

1)从法律上明确西部生态补偿的要求,将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政策作为正在制定《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法律上确定西部生态补偿的合法性以及相关操作原则。

2)借鉴ODA模式(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建立政府援助基金。根据2004年初步统计,东、中、西部地区GDP总量分别占全国比例为58.2%,24.8%和17%。如果按照0.7%的政府开发援助标准,可以为西部地区筹措660亿发展援助资金,超过西部地区2000-2002年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总额。

3)在西部输出的资源、能源增加生态补偿费项目。如果在西部输出的每立方米天然气中增加3%的生态补偿费,每度电增加0.5分生态补偿费,则每年可为西部地区筹措约13.5亿生态补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