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印刷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印刷方式范文1
影像印刷 舞台多大?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照片的拍摄成本越来越低,数码摄影开始大量走入寻常百姓的家庭,这直接造成了传统影像业的下滑,但却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影像印刷。“影像产品过去都是通过银盐工艺来生产的,并不属于印刷的范畴,自从数码相机、数字印刷出现以后,影像产品的制作变得容易起来,并且产品更多样、更精彩,如可在铜版纸、艺术纸等材料上实现。” 深圳市国彩数字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国彩”)总经理姚勇说道。于是,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影像印刷逐渐成为业内人士眼中的“明星”。
1.影像印刷独具魅力
从产品类型来看,影像印刷品个性化十足、类型丰富。由于影像印刷品可以针对特定客户而设计并印刷,因而能极大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由于数字印刷机可选择的承印材料比较广泛,可支持排版工具制作的排版文件,且可选择多种印后装订方式,因此可制作出更漂亮的影像印刷品。
从市场角度来看,影像印刷品受众广,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影像印刷品的客户,目标客户群体庞大;且相比传统印刷,影像印刷品的利润空间要大得多:一本30多美元的照片书的利润与250本传统胶印印制的书刊的利润相当!据业内人士透露,影像印刷品的毛利大概在50%以上,足以看出,影像印刷市场所蕴含的巨大诱惑力。
2.影像印刷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数码相机的普及和数字印刷技术的不断成熟,影像印刷市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根据美国影像市场协会统计,美国传统胶片冲印市场的产值从2000年的62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7.32亿美元;而数字印刷影像市场的产值却从2000年的5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48亿美元。美国InfoTrends也了报告预测,今后3年美国影像印刷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7%,到2014年美国影像印刷市场的产值将增至160亿美元。
在我国,影像印刷市场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深圳国彩运营总监曾佳淮提到:“我从2009年开始接触影像印刷以来,这个市场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它,越来越多由传统冲印完成的活件开始由它来完成,包括画册、婚纱照等业务。”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盛元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绍衡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影像印刷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大,产品将更加多样化,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的确,超过13亿多人口、2000万余台数码相机,每天超过1亿张的QQ空间照片上传量……这些无不预示着影像印刷在我国广阔的发展前景。
传统印企进军是否也会那么美?
当前,受传统印刷市场萎缩、生产成本上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大多数传统印刷企业均面临着新一轮的严酷洗牌。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创造和把握新的市场机遇、发展创新型产品,成为许多传统印刷企业不得不考虑的新问题。既然影像印刷如此“吃香”,那么,处于转型阶段的传统印刷企业是否可以向其进军,分得一杯羹?
1.传统印企进军影像印刷独具优势
影像印刷和传统印刷虽然各具特点,采用不同的印刷技术,但在一些生产环节上还是相同或相近的,如色彩把控、装订等,由此来看,传统印刷企业进军影像印刷市场,具有独特的优势。
(1)色彩把控能力强
由于传统印刷品对色彩还原质量的要求较高,不仅印刷品与原稿的色彩要一致,同批次印刷品的色彩也要一致,因此传统印刷企业往往拥有相对完善的色彩管理流程,对色彩的把控能力也较强。而影像印刷虽不像传统印刷那样要面向众多专业客户,但其产品会包含大量图片,艳丽、逼真的色彩还原质量还是会为其增色不少。
(2)印后加工能力强
“传统印刷企业拥有丰富的印后加工设备和强大的印后加工能力,不但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可为影像印刷开发出更多样的装订方式,丰富产品类型,提升客户满意度。”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宏”)总经理郭建宏如是说。北京建宏就是在传统印刷的基础上引进数字印刷设备,形成“传统+数字”的印刷方式,为客户提供包括影像印刷在内的“短单+长单”服务。
2.传统印企进军影像印刷面临挑战
虽然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传统印刷企业面对影像印刷这块“香饽饽”,也有着难以“下咽”的困难。
(1)市场推广难度高
传统印刷业务批量大、客户群明确,因此传统印刷企业通常采取一对一的营销模式。但是影像印刷面对的是大众的“个性化”需求,业务通常较分散,要想取得丰厚利润,必须以量取胜,因而市场推广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传统印刷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积极进行市场推广,才能在影像印刷市场占得一席之地。“除了技术投入之外,影像印刷的市场推广投入最大,且必须持续地进行。”姚勇认为。
(2)缺乏相关技术及人才
影像印刷需要完整的业务及生产流程解决方案,特别是模板开发方面。而大多数传统印刷企业在软件开发方面能力不足,甚至没有自主开发能力,而购买的软件可能不适用,即使适用,模板的数量也相当有限,并不能有效满足客户需求。
同时,影像印刷品作为一种新的产品形式,为凸显自身优势,获得更多客户青睐,需要新颖的设计、针对不同影像内容选择不同的承印材料和印后加工形式,而这些都需要非常专业的影像从业人员的参与。张绍衡指出:“传统印刷企业对于影像的认知以及色彩管理都与影像行业有一定差别。”如一名摄影家拍摄的照片,由传统印刷企业进行调色和印刷,也许色彩还原效果很好,但可能并不是摄影家所追求的。而这需要专业影像从业人员,才能准确把握照片的色彩。
(3)创新能力不足
创意是影像印刷品的灵魂,可以说,影像印刷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意产品。而传统印刷企业往往是拿来订单即印,没有自己的设计部门,更别提有自己的设计思想了,久而久之,自然就缺乏对产品的创新和开发意识,从而难以满足影像印刷品对创意的需求。
(4)缺乏整套的管理系统
从事影像印刷的传统印刷企业不应单是一家技术型生产企业、一家文化创意企业,同时还应是一家深入应用IT技术的企业。但许多从事影像印刷的传统印刷企业仅仅购买了一套客户端离线定制软件,而没有与之关联的ERP软件,因而难以深入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甚至有可能张冠李戴发错货,影响客户体验。而且如果缺乏管理系统的支持,一个订单可能需要很多人员的参与,内部考核难以进行,企业人员的效率也会非常低下。
传统印企如何分食影像“奶酪”?
传统印刷企业进入影像印刷“蓝海”,虽然本身也有着一定优势,但是挑战也不少,要想“拨开云雾见天日”并非易事,那么,传统印刷企业应该如何开展影像印刷业务,又应做哪些准备呢?
1.探索合适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方案
影像印刷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采用传统印刷的商业模式,于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成为传统印刷企业进入影像印刷市场的第一步。据记者了解,在影像印刷领域,业内主要采用以下3种商业模式。
(1)B2B
在B2B商业模式下,传统印刷企业可直接与政府、公司等建立联系,为其举办的相关活动或主持的相关项目提供相应的影像印刷服务。如江苏省举办江苏省高校“校长杯”乒乓球比赛时,进行了“摄影及其衍生作品制作”项目的招投标,南京一家从事影像印刷的企业就凭借对项目的深刻理解和强大的影像印刷实力,一举中标,承接的相应影像印刷业务包括:会徽设计、欢迎背景、宴会会厅背景、各场馆背景,工作证、指示牌、广告位、参赛单位旗帜、手拎袋、赛程资料、桌卡、菜单、对应展览展牌等,营业额共计190万元,利润相当丰厚。
(2)B2C
B2C商业模式直接面向个人,可以采用短信平台、网站、社区论坛等形式进行自我宣传。对于这种模式,姚勇建议,除了将自己的网站作为展示企业的最好平台外,还可与大型网站合作,在一些旅游、家庭、母婴类网站上做一些插入式广告。
(3)B2B2C
B2B2C是指通过中间商或中间机构向终端客户销售产品的方式,具体到传统印刷企业,可利用行业协会、采购商、教育行业等中间环节向终端客户推广影像印刷品,如与妇幼保健医院合作,为年轻的父母提供从孩子出生后的整个成长过程的影像印刷品。
北京建宏在进行市场推广时采取了与旅行社合作的方式,帮助客户记录旅程的记忆,而可提供照片书印刷服务的旅游公司对旅客也更有吸引力,双方可谓互惠互利。但对于与团购网的合作,郭建宏很谨慎:“在与团购网合作时,既要以较低的折扣吸引客户,又要与团购网分成,两项相加会使利润大幅降低。而且顾客一旦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了产品,就很难再以正常的价格购买了。从长远来看,反而会影响产品的正常销售。”
在制定具体的营销方案时,传统印刷企业须采用“线上+线下”的营销方式。其中,线下的营销主攻专业客户,采用传统上门、电话、参展等方式进行渠道建设;而线上营销主要面向个人客户,特别是有网购体验的客户,引导客户进行DIY定制和自主下单。以国际知名的影像印刷服务商德国CeWe工厂为例,其工厂分布于欧洲各地,通过CeWe网站(线上)及遍布欧洲的收活点(线下,包括超市、影像亭、加油站、学校等)收取客户的影像文件并引导其付款,然后集中于邻近的CeWe工厂生产,再统一配送。CeWe工厂在2009年的营业规模超过4亿欧元,其中,影像印刷品超过300万本。
2.完善技术解决方案
传统印刷企业应完善从前端设计到生产再到物流配送的整个流程,寻找或开发与影像印刷相适应的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但这并非仅凭传统印刷企业的一己之力就可完成的,如在模板的开发与更新方面,传统印刷企业不但应积极提升自身的创意设计能力,更应适当地借助“外力”,杭州友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印文化”)的一些做法就非常值得借鉴。友印文化作为一家国内领先的个性化印刷品供应商,主营影像印刷等产品与服务,其集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与个性化定制三大概念为一体,通过集思广益,将模板开发工具的端口开放给客户,鼓励有兴趣和有设计能力的客户参与模板设计开发,一旦客户设计的模板使用频率够高,还能获得相应经济回报。这种做法不仅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获得了很好的市场 体验,还有助于持续创新,同时与客户形成良好的互动,受到了客户的广泛欢迎和认可。
3.积极引进人才
技术是关键,人才更关键。作为一个创意型产业,影像印刷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才。
首先是IT人才,而这是传统印刷企业最缺乏的。某业内人士称,若传统印刷企业缺乏优异的IT人才,不具备良好的IT技术基因,就千万不要盲目进入影像印刷市场,而且即便引入足够的IT人才也绝不可掉以轻心,由于IT人才对印刷及印后加工工艺缺乏了解,所以还必须对这些IT人才进行专业培训。
其次是影像人才,以充分把握影像印刷的特殊性,以其对影像色彩的特殊把控能力引导传统印刷企业对生产做出相应调整。
再次是设计人才。如上所述,影像印刷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产品,如果离开充满创意的设计,则很难吸引客户的注意。据张绍衡介绍:“影像印刷品在印刷之前都需要一定的调整,不能拿来即印,如照片书的设计模板,就需要设计人才的大力参与。”
4.开发差异化产品
如何开发独具特色的影像印刷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对传统印刷企业来说,也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而影像印刷品研发的一大着力点,就是充分体现出个性化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常见的各类网站上充斥着的各类所谓“个性化”影像印刷品,其实设计已经很雷同了,早就“不个性”了。而友印文化的“创意经”或许能给传统印刷企业带来一些启发:其在2011年自主开发了一款插卡台历,当时市场上几乎没有类似产品,因而这款台历一上线,就在淘宝上轻松做到销量第一,一个月就卖了5万本。
5.重塑ERP系统
传统印刷方式范文2
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调查和统计,虽然日本印刷产业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下滑,但日本数字印刷市场规模却处于不断增长之中,2008年日本数字印刷销售额已经达到2750亿日元,2009年增至2790亿日元,虽然2010年减为2618亿日元,但2011年又回升至2681亿日元。2011年之后,日本数字印刷销售额持续增长,分别增到2012年的2818亿日元、2013年的2900亿日元和2014年的2935亿日元。2013年,日本数字印刷销售额在日本印刷产业销售额(5.55万亿日元)中的占比为5.3%,这表明数字印刷在日本印刷产业中已占有一定比例,并已重新走上增长轨道。
另据日本印刷技术协会对部分日本印刷企业所做的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印刷企业中,已经开展数字印刷业务的企业占比超过50%,但这些企业的数字印刷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还不到10%,另外90%的销售额均由传统印刷完成。可见,数字印刷销售额虽然有了很大增长,但在整个日本印刷产业销售额中的占比还不太高,也就是说,日本印刷产业销售额仍以传统印刷为主。
从参与调查的印刷企业中数字印刷机每周的工作天数来看,每周工作5天(即工作日天天运转)的占50%,每周工作3天的占36%,每周工作2天的占14%。可见,数字印刷机的运转率虽然已经有所提高,但与传统胶印机的高运转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参与调查的印刷企业应用数字印刷机的经济效果来看,赢利的占42%,亏损的占21%,基本持平的占37%。虽然印刷企业的赢利情况并不完全取决于所用的印刷机是传统印刷机还是数字印刷机,但应用数字印刷机的印刷企业的赢利比例之高,仍然令人出乎意料。
从数字印刷的经营模式来看,一站式营销和访问式营销两种传统经营模式的销售额占比均为21%,W2P网络印刷(包括B2B和B2C)销售额占比为19%,可变数据印刷占16%,混合式印刷占7%,零库存即时印刷占7%,后加工占7%,见表1。
从数字印刷在不同印刷领域的销售额排名来看,商业印刷居首位,其次是办公印刷,可变数据印刷排在第3位,接着是图书按需印刷和标签印刷,然后是大幅面印刷和出版印刷。可见,除极少量的图书按需印刷采用数字印刷方式外,大量的出版物仍然采用传统胶印方式印刷。
传统印刷方式范文3
数字印刷是传统印刷的补充
就满足印刷品的可变、个性化需求而言,数字印刷具有传统印刷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对于印数较大、幅面较大的产品,传统印刷的成本则比数字印刷低很多。可见,数字印刷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印刷,其只是传统印刷的补充。其实,社会对印刷的需求本来就有多样性,既有量小、个性化的产品,需要采用数字印刷方式来实现,也有量大的产品,需要传统印刷方式来满足。丰富多彩的社会肯定能容下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两种不同的印刷方式,让两者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不同需求者提供最佳服务。
由于书刊印刷品的重印率远小于包装印刷品,而且数字印刷承印物范围有限,尚难以满足大幅面的包装印刷品,所以眼下数字印刷对传统书刊印刷造成的影响较大。尽管设备供应商已着手开发针对包装印刷品的数字印刷设备,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尚难对传统包装印刷造成威胁,真正发展到与传统包装印刷相匹敌的阶段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数字印刷在包装印刷领域多用来打样,其要想扩大市场份额,应从降低单位印刷成本入手。
谁在从事数字印刷业务?
目前,从事数字印刷业务的企业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一类是清晰了解数字技术的发展前景,直接进入数字印刷领域的数字印刷企业。这部分企业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多以承印建筑图纸等起家,主要面向B2B市场,在上海,这类企业较多集中在以建筑设计闻名的同济大学周围;另一部分则是传统的打印复印店,其主要是伴随着数字印刷设备的升级换代,由最初的打印复印业务转为数字印刷业务,主要以B2C市场为主。由于数字印刷的整体业务量仍较小,这类企业的规模尚不能与传统大中型印刷企业相比,但其正依托市场网点的逐步增加,提高自身实力。目前,年销售额上亿元的数字印刷企业在国内还是凤毛麟角。
另一类是传统印刷企业,其多为看准了数字印刷的市场前景而涉足其中,目的是早介入,培养人才队伍和潜在客户,迅速占领数字印刷市场,这部分企业的利润仍主要依靠传统印刷业务。其中,有些传统印刷企业通过单独注册一家数字印刷企业的方式,从传统印刷领域进入数字印刷领域,单独注册一方面是出于成本核算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鞭策数字印刷业务板块能够尽早实现自我生存。
数字印刷难在设备挖潜和维护而非操作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印刷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操作变得更加简单。但操作人员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操作设备,则很难满足客户的一些特殊需求,因此,其应在掌握数字印刷设备基本操作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设备的多种特殊功能与用途,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控数字印刷设备,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数字印刷成本高居不下,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不同数字印刷设备的零配件及耗材都不兼容,这使得设备供应商不光能挣设备销售的第一波利润,而且在售出设备后,还可从“抄表费”中获利。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设备供应商会选择低价销售设备,高价提供售后服务的原因。此外,维修与耗材的年保服务还在客观上降低了操作人员对数字印刷设备维护保养要求,因为其可以依赖设备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不允许其拆设备,这就使得操作人员缺乏进取精神,即使工作多年,在数字印刷设备保养问题上仍是“文盲”。
事实证明,涉足数字印刷的印刷企业如果能把操作人员培养成不光懂操作,而且懂得操作原理、懂得如何维护保养设备的行家,对印刷企业来说将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至少在与设备供应商的交流中,能够取得话语权,而不是任凭其摆布。
发展数字印刷的关键在于勇敢探索
从上世纪数字印刷设备真正进入生产领域,迄今为止,其在印刷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仍不大,在我国可能还不到1%。要想推进数字印刷在我国的发展,实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到2020年,数字印刷将占到印刷总量的20%”的目标,设备供应商和印刷企业都要勇敢探索,加快数字印刷的发展步伐。
首先,需要设备供应商的努力。同传统印刷设备相比,虽然数字印刷设备面世时间较短,但其技术水平却有了飞速提高,从高成本的墨粉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墨水,从A3、A4的小幅面到B2幅面,从只能在专用薄纸上印刷到能够在高定量纸张甚至塑料薄膜上印刷,以及drupa2012上概念型的纳米数字印刷机的推出,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设备供应商的努力。未来,设备供应商仍需努力,研发出幅面更大、成本更低、印刷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的数字印刷设备。
其次,印刷企业应努力开拓数字印刷市场,提升数字印刷产品质量,使更多的数字印刷产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传统印刷企业两条腿走路,竞争力更强
实践证明,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并行的传统印刷企业的竞争力更强,因此,应该鼓励更多的传统印刷企业进军数字印刷领域。
这类印刷企业的竞争力首先体现在业务量的扩大方面。多元化的市场对产品也有着多元化的需求,兼具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生产能力的传统印刷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这无疑会增加业务量。以上海盛隆印务有限公司为例,其是一家兼具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生产能力的企业,其根据承接的产品印量多少来确定采用何种印刷工艺,印量大、时间充沛的产品采用传统印刷,印量小、时间较紧的产品采用数字印刷。在美国通用电气上海公司向市场征招驻厂印刷企业时,上海盛隆印务有限公司就是凭借兼具两种印刷能力、能够满足美国通用电气上海公司的不同印刷需求,而从百余家应征企业中脱颖而出的。
其次,这类印刷企业的优势体现在生产成本的降低方面。无论是书刊印刷企业还是包装印刷企业,兼具两种印刷能力,都有助于其从生产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印刷工艺来满足产品需求,降低生产成本,这需要找出一个平衡点,例如平衡点为150本,低于150本时,数字印刷成本较低,应采用数字印刷,高于150本时,传统印刷成本较低,应采用传统印刷。
第三,这类印刷企业的优势还体现在人工的减少方面。传统印刷设备通常需要3~4人来进行操作,而数字印刷设备往往1人即可独立操作,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也较少,环境也更适宜。
传统印刷方式范文4
关键词:数字化;印刷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当今是信息时代,数字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技术和网络的结合,改变了传统印刷产业链,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印刷作为与计算机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之一,受数字化影响颇深[1]。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将会是印刷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印刷企业必须直面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的大趋势,主动的、自觉的引进数字印刷,调整发展战略和策略[2]。
1 传统印刷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传统出版印刷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也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商业模式。
传统印刷产业链是:作者+出版社+印刷企业+新华书店+读者。在这条产业链中,众多出版集团拥有出版社、印刷企业、新华书店,掌握着内容生产和销售渠道,在行业中占有垄断地位,具有定价权[3]。
这个产业链中,因为内容需要通过传统形式印制出来,印刷企业连接着内容制造与销售平台,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但由于上游和下游同时受制于人,印刷企业仅仅是个微利生产商,只能与出版社、发行渠道绑在一起,分享“蛋糕”中有限的一部分。
2 当前数字印刷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目前,越来越多的传统印刷企业积极引进数字印刷设备,并开拓相关业务,但引进数字印刷设备简单,建立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却不容易。
归结起来,数字印刷企业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这三种模式是企业应对不同层次、不同人员结构和不同发展状态所面临的选择。
2.1 “传统+数字”模式
“传统+数字”模式,即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在印前和印后环节通过采用可对接的系统、设备,以形成“业务互补”和“生产互补”的模式。
所谓“业务互补”是指印刷企业可在现有的业务中充分开发其对不同技术的需求,比如传统印刷业务中存在数码打样的需要,而数字印刷业务中可能存在传统装订的需要。所谓“生产互补”即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各自优势,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
这种模式是大多数传统印刷企业采用的主要模式,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数字印刷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亟待探索,采用“传统+印刷”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场风险。
虽然这种模式弥补了传统印刷的不足,然而,这种立足于传统印刷,仅仅将数字印刷作为“副业”的模式,严重妨碍了数字印刷特点的充分发挥。同时,简单的采用数字印刷设备的印刷企业也是短时间无法盈利的。
2.2 个性化产品制作模式
这种模式大量地存在一些较大城市的连锁店中,最主要的产品是影像产品,当然也有一些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如笔记本等。目前做得比较有规模的是杭州日报下属的杭州盛元公司,在浙江省、上海市有十几家的连锁店。主要经营范围是各类影像产品。
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大量可变数据的印刷,通过连锁店的复制方式,占领目标市场。以期采取先市场、后盈利的方式来打造数字化印刷中的一个细分市场。现在主要是消费者群体比较弱小,特别是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创新点不多,所以目前这种商业模式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如果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配套的印刷后道机器设备逐渐自动化,并从而提高整个工序的自动化程度,那这种商业模式也不失为一种“剑走偏锋”的盈利方式。
2.3 按需印刷模式
按需印刷(POD)是近年来出现的全新的印刷模式,对印刷界及出版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所谓按需印刷是指按照用户的要求,依指定的地点和时间予以提供为目的,直接将所需资料的文件数据进行数码印刷、装订。这种模式将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印刷界的个性化、小批量、多样化、多层次等印刷难或成本偏高等问题,进而明显拉动印刷需求,增强印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
目前我国有一些大型文化企业相继进行了按需印刷业务的尝试。其中江苏南京凤凰集团的做法取得比较好的成效。他们采用强强联合的方式引进了柯达Prosper1000 连续喷墨印刷系统,并在凤凰集团各种政策的支持下,市场开发也扩展到上海、浙江等地。虽然目前经济效益一般,但号称亚洲第一条POD连线系统的打造给凤凰集团带来了相当不错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
尽管这种按需印刷模式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这种商业模式也存在着它的局限性。首先我国文化系统内出版为王的特殊情况决定了目前还没有到普遍采用这种模式的时候。其次,在中观层面上,这种模式还需要比如数字资产化的界定、版权市场化等相关政策强有力的支持。最后再到微观层面,各印刷企业本身的经营模式改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建设缺乏等因素,都将制约这种按需印刷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3 全产业链数字化印刷的新型商业模式构建
基于按需印刷的新型商业模式不应该只是印刷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而应该是跳出印刷看印刷,从更高的视野出发,协同产业链的上下游,共同构建新型商业模式。
该模式完整的产业链应该是“作者+数字内容管理平台+网络交易平台+数字印刷(出版)+配送+读者”,在这个产业链中,网商、印刷企业、发行、物流被串联成一个集合体,协同发展。
由专业网络公司打造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该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还要与出版社“数字出版”相结合,充分利用出版社资源,将各出版社的断版、绝版书、非畅销书内容数字化。
该平台上还应建立起一个规范、高效的作者签约及销售订单通路,读者网上选择书籍,下达订单,这些订单被高效汇总,分别发送到出版、印刷企业,印刷企业接到订单后,进行按需印刷。
完成印刷后,通过强大的物流网络,以最快的速度将书籍送到读者手中。
目前这种商业模式仍只处于摸索阶段,究其原因,在于这种商业模式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达成共识。只有对网络公司、出版社、印刷企业、发行集团、物流等进行功能性的整合,统筹考虑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才能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在全过程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
对于出版社来说,加入这种商业模式中,不仅可以防范出版社下游因订货无依据、无条件退货、回款难、占用库存等产生的经营风险,还可以充分开发出版社长期积累的内容资源,进一步丰富读者的需求,同时,利用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还可以涉足“数字出版”领域。
从发行企业来讲,充分发挥多年从业优势,在建立版权保护措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试点,采用租用或自建方式运营网上书店,在维护传统发行渠道的同时,拓展网上发行渠道,使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买到所需图书,真正成为我国出版物销售市场的枢纽和主导力量。
从印刷企业来讲,通过采用这种商业模式,不仅可以承接本地业务,还可超出地域限制,承接异地印刷业务,充分挖掘数字印刷市场的潜力。
对物流企业而言,成为这种商业模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是其内在需求,也是印刷企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在这种紧密的、顺畅的新型商业模式下,打造的集合体将成为一个新型的、独特的盈利企业。不仅自身有盈利的模式,还可以为原有传统企业部分提供有益的帮助,这种新型的企业通过自己的核心业务定位,才能在市场的不确定风险中找到机会,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晓东.传统印刷企业需要进入数字世界[J].印刷技术,2012(7).
[2]齐福斌.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J].印刷世界,2011(7).
[3]王义权.浅谈数字化下的出版印刷业[Z].南京:2011.
传统印刷方式范文5
数字化互联网浪潮汹涌而至,投资数字势在必行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断加快的商业和生产模式创新与新技术的持续发展共同作用,使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在许多行业,特别是高科技行业中,从产品研发到市场饱和的时间跨度有时只需要3~6个月;服装行业更甚,譬如ZARA品牌服装从创意设计中心到各个城市卖场,只有短短2周时间。传统印刷很难通过提高产能规模和效率来适应市场变化,并且国内印刷企业因为采用相同的印刷设备和服务方式,印刷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强,产能已然饱和甚至过剩。
传统印刷媒体作为人类文明传承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在数字化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日趋下降,移动互联网空间的不断延展,已经影响到现代人们的方方面面。除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外,阅读终端也在不断增加(譬如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和平板电脑),并日益普及到大众家庭,从而完全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和阅读的方式;同时,便捷廉价的电子信息挤占大众的图书阅读空间,信息接受碎片化,专门的长时间书籍阅读被压缩。这些行为导致了图书的生命周期变得更加短暂,时效性更高,出版总量整体下降。但另一方面,图书种类也会持续增加,表现在出版印刷上就是小批量、多批次印刷订单越来越多,基于网络平台的按需出版印刷模式会成为图书印刷服务提供商的运营模式,甚至生存状态。
所以,无论商业印刷还是图书市场都在发生剧烈变化,主要体现在长版向短版转变、商业向包装转变、传统向数字转变、统一向个性转变、加工向服务转变五个方面。对应地,盈利模式也在变化,表现为加工向服务转变、服务向产品转变、产品向营销转变。
数字印刷正是迎合了这些变化并切入了传统印刷的“短板”。这些“短板”主要体现在针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快速灵活作业处理能力、设计营销跟踪能力和个性化优质产品创意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相比于此,数字印刷则能更好地处理印刷的服务属性和加工属性,并将服务属性放在第一位,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印刷中心制作的产品将完全媲美并超过传统印厂的印刷产品。在认真研究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中我们发现,当前正是主动从单一加工制造向产品设计营销服务转型的良好时机。
系统布局,加快企业印刷数字化转型
投资数字印刷、完成印刷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地购买数字印刷机,更需要把握如下关键点:①清晰定位,系统考量,避免孤立地投资数字印刷设备;②投资数字印刷系统的过程中,确保业务有序开发及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完美融合。
印刷企业引进数字印刷的主要目标和定位首先应该清晰明确:坚持以产品和服务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不断进行微创新,促进业务结构的改变,进而形成新的盈利模式。选择小批量、多批次趋势明显、个性化、具有可变数据、1∶1营销的产品作为突破口,比如服装吊牌、标签、可变数据证卡、电子产品语言版本说明书标卡、个性化照片书画册、个性礼品包装标签、学术图书、个人出版、针对个人的营销产品和直邮、证书和信用凭证等产品。我们相信随着其他媒体的进一步侵蚀,小批量的印刷产品会持续增加,最终只有值得印刷的产品才会被生产印刷出来。
值得印刷的产品正是值得我们增强的应用方向。这需要我们综合考虑规划,配套数字印刷形成应用,兼顾当前和未来发展,既要能满足现在产品的产能需求又能适应数字印刷灵活要求,为此,经纶全讯引进“数字印后”概念,并精选跨传统和数字印刷的印后设备,通过生产高品质的印刷产品来促进两种印刷形式的融合,图1即为定位示意图。
配套数字印后设备,确保数字印刷投资成功
数字印刷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虽然规模上与传统印刷存在很大差距,但市场发展蓬勃,数字印刷设备已经由最初的非专业、小型化发展成如今的专业、大型化。设备品质可与传统印刷相媲美,产能和效率也完全能够满足中短版商务印刷和按需出版的要求,灵活性和网络化零碎订单处理能力更是传统印刷很难做到的。
数字印刷设备的成熟还未能最大地提升印刷行业向数字化的转变速度,因为即使数字印刷的色彩还原品质和传统印刷设备没有任何区别,大众客户还是认为只有传统印刷厂才能够提供最为专业的印刷产品。事实上,专业的数字印后设备能生产出和传统印后设备一样质量的印刷产品。所以,配套数字印后,保证数字印刷投资成功,进而推动全行业印刷数字化进程。
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数字印刷设备特点,我们认为数字印后设备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完全自动化和智能化;占地省且一人操作;作业转换效率高;开机准备时间短;一本起装,几乎零浪费;多能一体;带来产品附加值;提升服务属性;产能高,保证及时交货;JDF流程保证网络订单到产品的准确性;产品质量高。数字印后能够实现跨长版和短版业务、跨传统和数字领域、跨加工和服务形态及跨包装和商业印刷。
数字印后设备的崛起代表着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这与几年前印刷厂投资的加工型印后设备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具体详见表1。
大约5年前,印刷公司选择投资加工型印后设备来完成大量标准化印刷产品的生产任务,以生产加工为核心竞争力;在如今移动互联时代,营销和业务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印量小、批次多,个性化需求增强,前端的营销设计和业务网络平台推出的产品必须和印后产品成型特性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即将特色营销设计方案注入最终的差异化、个性化产品,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品牌辨识度。
基于以上定位和价值取向,经纶全讯潜心研究全球印后设备供应商,精选符合以上特征和市场趋势的数字印后设备,主要包括:以色列视高迪SCODIX数字印品特效增强印刷机,德国凯马KAMA多能一体自动模切烫金机和多能一体自动折叠糊封配套平台,瑞士美达PBT精装和蝴蝶装组合,德国MOHR程控液压切纸机,英国ABG标签及包装多能一体平台。下图2是经纶全讯印品增效和附加值数字印后产品分布。
仔细了解这些数字印后设备,您会发现它们非常契合以上我们分析的市场趋势和特点。比如瑞士美达PBT精装和蝴蝶装组合中的MITABOOK美达自动精装包本机(图3),生产情形会有很大的不同:设备占地仅四平方米,一人操作;七秒钟一本精装书,三分钟二十本精装书,一小时约五百本精装书,一天约一万本精装书;作业转换几秒钟可以完成,每天可以转换上百个作业;无损耗,一本起加工;直接关机,无需清洗。
再比如,德国凯马KAMA公司的多能一体自动糊封折叠分配平台(图4),只需更换平台上的工具就可以加工横跨商务和包装的不同产品出来,极其灵活便利,堪称印刷产品加工的“变形金刚”。其主要特点为:灵活且操作简便;XY网格型定位系统使得重复作业易如反掌;工具变化多端,而且不断开发;机器节省场地,也能扩展尺寸;所有选购工具可以在客户现场安装;作业转换效率高;产能高,用工少。
再比如,以色列视高迪SCODIX数字印品特效增强印刷机(图5),该设备定位不属于印后设备,它仅是印刷特别效果的数字印刷机,比如视高迪UV质感Scodix SENSE、炫彩效果、金属特效、不同密度变化、激凸效果、盲文和可变数据印刷特效,代表了未来印刷的发展方向;彩色和特效增强效果的结合,也是印刷行业利润的下一个增长引擎。
数字印刷配套以上数字时代印后设备,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营销和服务能力,降低加工属性,提供综合服务,创造多利润点,增加产品附加值,使其“值得印刷”,提高数字印刷打印平衡点,在提高自动化、减少人工的同时保持生产的灵活性。
营销性业务软件平台,合力打造印刷服务的“微笑曲线”
配置数字印后,只是完成了印刷服务微笑曲线的一端,而另一端――数字印前也非常重要。
印前软件的配套并不体现在工作流程上,而是体现在业务营销流程上―延展营销范围,打造网络业务平台,能上线的业务就上线(如客户关系),需要在线下跟进的业务放到线下跟进。上文中已经详细剖析了数字印后的特点和重要性,下面就详细介绍经纶全讯在营销型软件平台的整合方案(如图6所示)。
方案中的软件产品,具有营销性、业务自动化和个性化特点。营销性是指能帮助印刷企业拓展新的业务,改善业务结构。通过这些营销性系统,帮助客户拓展其品牌的传播力度,增强品牌辨识度以及跨媒体营销宣传。当然,对于印刷企业,我们只是提供这些营销工具的工作能力和接口,便于直接客户和广告公司拓展应用和无缝衔接,并不需要承诺营销结果,其实质还是在新经济新业务环境下,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多元化黏。
业务流程自动化是将原来一对一的传统业务跟进方式升级改进,而非工作流程的自动化。经纶全讯在这方面引进了相应的网络到印刷的业务自动化平台,主要帮助印刷企业打造大客户业务平台和大众业务平台,其中大众业务平台主要采用B2B2C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O2O)实现从被动加工到主动生产,主要经营模板化商务印刷产品和个性化印刷产品;而大客户业务平台,主要是通过网络化业务平台深入到客户的市场、设计、采购、审批和财务流程中去,为大客户定制产品模板和服务流程,实现业务和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改善沟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延伸服务,从而提高客户忠诚度。
个性化是数字印刷非常重要的应用方向。可变的个性化信息和营销系统结合起来就是1∶1的跨媒体市场营销体系,包括个性化网页、个性化视频、个性化邀请函说明书和个性化营销信息等在内的营销体系会共同拓展全新的商业和民用印刷领域。
前端的软件平台、惠普Indigo和后端的数字印后设备,构成了微笑曲线的两头,有效地提升两端,会形成灿烂的微笑。
选择优秀合作伙伴,经纶全讯为您保驾护航
印刷数字化转型是个系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优秀的合作伙伴持续不断地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经纶全讯作为中国专业的数字印刷方案提供商,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数字印刷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您打造印刷服务的微笑曲线。
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数字印刷解决方案服务团队,软件和硬件服务工程师共80多位,100%都经过设备厂商海外培训,50%以上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能够为您提供安装前的培训,定期维护和保养,协助实施高端要求的应用,7×24小时服务响应,提供各种工艺的解决资源,设备当机协助解决生产等专业服务。
传统印刷方式范文6
随着互联网的冲击、数字媒体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全媒体时代的多种媒体产业化融合,各种新势力正在不断地分割着现有的广告市场,致使传统平面媒体利润空间大幅度缩水,报纸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从2003年到2008年,我国报纸广告所占市场份额逐年下降,这对于主要依靠广告获取利润的报业来说是致命的创伤,也是全球纸质媒体都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报业危机理论在纸媒圈内弥漫开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甚至预言报纸将在2044年10月消亡。
在数字化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报业要想存活下来并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经营改革。近年来,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许多报业集团均采取了相应的转型策略,如实施报业数字化、引进数字印刷技术、拓展多元业务领域、融合多媒体发展等。面对新媒体的巨大冲击,深圳报业在业内率先引入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实现了可变数据印刷与报业轮转印刷的技术集成,为报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探索方向。
报纸可变数据印刷的优势
可变数据印刷是指在一个印刷过程中只设计一种文档版面形式,但该文档每份印品版面上的文字、数字、条码、图形、图像等信息内容可以不同,从而印刷出不受限制、独特、具有针对性的个性产品,因此也被称为个性化印刷。目前可变数据印刷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如账单、明信片、贺卡、纪念册以及各种具有可变内容的条码等。
可变数据印刷的特点主要是按需性、及时性和可变性,将其引入报纸生产线中,可以很大程度上突破现有的报纸印刷方式。传统的报纸印刷是同一内容、大批量地生产,无法进行多品种、小批量地印刷,这就造成了多年来“千报一面”的现象。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传统报纸的局限性越来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时效性的局限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新闻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印报流程需将事先排好的版面,经CTP直接制版机生成印版,检查无误后再上机印刷,中间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使得一些即时新闻受限于生产流程而无法及时更新。报纸可变数据印刷能够使上述即时新闻在印刷前或印刷中即时更新,实现即时新闻即时印刷,并可按事件的进展不断更新内容,吸引读者关注。
2.广告市场的局限
传统报纸的单一盈利模式决定了广告客户必须支付巨额费用来购买报纸的一个版面,而较之现在风靡的互联网广告,越来越多的广告客户开始考量报纸广告的投入产出比。报纸可变数据印刷能够给每份报纸印制独一无二的信息,以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方式传播信息,提高广告的附加值和广告客户的投资回报,同时通过广告细分市场降低广告客户的投资成本。
3.与读者良好互动的局限
与互联网相比,传统报纸的互动性显得力不从心,这会导致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度下降。报纸可变数据印刷可以在每份报纸上印制不同的号码、条码、二维码等,以此开展读者抽奖、有奖订阅等活动,让读者参与进来并与读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吸引读者,从而扩大报纸的发行量。
因此,将可变数据印刷技术融入报纸生产中,能够很好地满足当今读者及广告客户对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给报纸内容、广告、发行等带来潜在的价值,同时还为传统报业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
如何成功实施报纸可变数据印刷
1.完善可变数据印刷技术
如今可变数据印刷技术能够动态组合四色图片、图表、文本等,创建出丰富多彩的可变内容;利用印前设计软件来制作固定页面的内容;利用数据库技术制作可变信息,再将两部分的内容合并起来,一起在印刷机上输出。
顺利实施可变数据印刷的关键要素包括:首先,所有软硬件系统必须能够为可变数据印刷的每一页面顺畅、快速地提供可变图文部分的格式、内容等信息,并且将这些元素彼此或与静态页面进行有效合并,同时还要保持可变数据印刷品的质量。其次,数据库技术是可变数据印刷前端技术的核心,包括可变元素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版面嵌入和合并技术、版面编辑系统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和访问技术、版面位置精准定位技术、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目前普遍采用的可变数据交换标准是PPML/VDX标准,PPML采用对象的可重复使用机制,把固定不变的信息当作可重复使用对象,输出可变数据印刷页面时只需对可重复使用对象做一次RIP,然后将RIP后的结果存储在缓存区,当后续页面也包含可重复使用对象时,就可直接调用缓存区信息,更好地实现高效的印刷输出。
2.建设专业化团队
传统报业的工作流程以及运营模式已经无法继续适应报纸可变数据印刷业务,因此必须转变原有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家成功整合了可变数据印刷业务的报纸印刷企业,实质上承担了一家营销服务供应商的职责,要做的不仅是学会几种软件或掌握相应印刷技术,还必须知道自己卖的产品是什么以及如何让客户用好这些产品。因此,报业印刷企业必须要在销售和研发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配备专业化团队,实现由单纯的印刷生产供应商到营销服务供应商的经营理念转变。
要想成功地提供报纸可变数据印刷服务,企业必须要形成自己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体系,并且要有足够敏锐的洞察力来寻找市场潜在客户。此外,随着个性化服务的增多,报纸可变数据印刷业务会更加分散,报纸印刷企业必须有能力处理好从销售到生产再到市场反馈整个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3.创新盈利模式
传统报纸经营过程中,有两次获得收益的机会:一是报纸的发行,读者付费购买报纸所提供的新闻资讯;二是广告的销售,即广告主付费购买读者的注意力,每位读者都可能成为广告主的潜在客户。然而,只有少数报纸能在发行过程中实现盈利,大多数报纸都需要通过广告销售来补贴发行所需的成本。面对互联网等新媒体对广告市场的分流,创新盈利模式成为报纸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报纸可变数据印刷可为传统报业提供新的盈利模式。
①广告盈利模式
美国报业协会营销总监约翰・肯鲍尔认为,报业面对的挑战在于:如何为自己生产的各种媒体产品划分受众群体,从而以各种方式为广告客户设计广告计划、设定广告价格,以便给广告客户更多样化的选择。报纸可变数据印刷可以为广告主生产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报纸产品,以此来细分广告市场,也可通过提高广告的附加值,扩大报纸的广告份额。例如,在同一版面位置,分别刊登针对不同区域的广告,方便商家分区营销,精准投放广告,如分区广告、社区优惠券等;在报纸的同一广告位接受多个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按客户需求小批量印刷,然后再特定区域发行,降低广告主的投资费用;针对某一广告,给每份报纸都印制不同的编号,进行有奖促销、购物优惠等活动,吸引读者关注,提升广告影响力,扩大广告市场。
②新闻盈利模式
相比互联网新闻,传统报纸新闻的时效性已经不具优势,采用报纸可变数据印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例如,针对时效性强的体育赛事新闻,可以在报纸上设置专栏,在印版制作完成的情况下,将当天的比赛结果以数码印刷的方式喷印在报纸专栏版面上,一边印刷一边喷印,做到即时新闻抢先报道,增强报纸的影响力,同时也能扩大报纸发行量。
③专用报盈利模式
传统报纸只能将相同内容大批量生产,无法满足客户小批量、专用化的需求,引进报纸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后,就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小批量、多样化地生产企业或个人专用报纸。例如,企业为了文宣、庆典、会展等需求,用自己企业内容替换掉报纸某版原有内容,以企业专版形式印刷一定的份数专用;婚礼专用报,将原有报纸内容替换成新人的结婚照片,在新婚当天发放亲友,极具纪念价值;由商家冠名特定区域免费发行的赠阅报,可在报头喷印“某某公司赠阅”,并在高铁、机场、火车站、展会等场合免费发放,提升企业知名度。
报纸可变数据印刷的市场应用
可变数据印刷在我国报业印刷领域还是初步探索,中间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和经营理念转变问题,要想真正打开国内报纸可变数据印刷市场,还需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首先,报纸印刷企业必须意识到,可变数据印刷与传统印刷截然不同,不可能依靠低价位赢得客户青睐,优势主要体现在针对性、单位响应成本和活动影响力上,同时客户最为关注的是利用报纸可变数据印刷的服务来提高自己的投入产出比,而非所付出的实际成本。
其次,一旦决心开展报纸可变数据印刷业务,首先要着手策划一个关于报纸可变数据印刷技术的营销活动,因为在面对一项新技术时,潜在客户都希望看到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首个营销活动最好针对创新服务或创新方案推出,找准切入点。2013年5月,深圳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在深圳晶报上尝试利用条形码可变印刷技术,策划了“赏心读广告,开心抽大奖”活动,如图1所示,以此提高报纸登载广告的关注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活动开始第一周报纸零售量相比活动前一周增加了12.64%,活动第二周报纸零售量相比活动前一周增加了16.15%。
报纸可变数据印刷是一个新的技术平台,是国内报业印刷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尝试,其盈利的关键在于如何开发和利用。随着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应用的日益成熟,以及可变数据印刷数据库的逐渐完善,报纸可变数据印刷的市场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