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光农业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观光农业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观光农业建设

生态观光农业建设范文1

概 况 1.1项目概况 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欧亚两洲陆路贸易往来交通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重要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武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道312线改建工程完工,达到了国家一级公路标准;自筹建设了武威至武南宽幅公路;武民公路建成通车,兰新铁路西陇海线武威段建设工程业已开工建设,以上交通设施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武威的交通状况。截止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城乡公路四通八达,路网林带和相应设施配套的公路交通网络。近年来,武威市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以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农业设施和沙漠探险为内容,以东南西北中五条旅游线路为主的旅游格局。为不断适应现代旅游者的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加快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尽快把我市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武威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和沙漠探险旅游定为我市特色旅游产业,并专门成立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由凉州区具体负责实施。凉州区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和沙漠探险作为旅游业开发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区域游,规划建立一个以民俗风情观光旅游为主线,历史文化风景区、农业科技示范区、莫高旅游度假区、沙漠绿洲游览区、珍奇动植物观赏区、沙漠腹地探险区、沙漠生态旅游区和农耕饮食品尝区等相对独立、彼此衔接、功能各异、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的“一线八区”综合旅游风景区。这里既有迷人的西部戈壁和田园风情、古老的汉、明长城遗址、古丝绸之路的驼队足迹、长河落日的大漠风光,也有以反映历代诗人有关《凉州词》内容的葡萄长廊和葡萄酒文化。尤其主要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藏归属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遗址和有“石窟鼻祖”之称的天梯山石窟也坐落于此。在这里,不但可以观赏戈壁风光的雄浑与壮美,感受沙漠绿洲的旖旎与灵美,追寻古代文明的遗踪与旧梦,领略戍边将士的豪迈与风流,还可以品尝葡萄美酒的醇厚与清爽,亲近西部农村的泥土与乡俗,体验沙漠探险的惊险与刺激。国家、省、市先后投资对这里进行开发建设,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这里的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旅游交通条件很差,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景区发展。为此,整修现有道路,提高道路等级,缩短旅游交通时间已经成为当前工作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经过认真调查,建议对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进行改造扩建。 1.2项目的必要性 1.2.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的号召,设立了旅游国债基金,在旅游景点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了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特别对生态旅游、西部旅游和扶贫旅游重点扶持,争取和利用好国债资金来开发建设武威旅游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1.2.2旅游路网改造扩建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关联度高,辐射带动性强的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业在一、二、三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旅游给人们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愈来愈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路网改造扩建会促进区域内旅游业和其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2.3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的改造扩建,旨在建立快捷、便利的高标准旅游公路,以提高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拉近景区(点)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起到了增大旅游者的选择性,刺激旅游消费的目的。 1.2.4旅游路网改造扩建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旅游公路的建成,将带动沿线乡镇经济的发展,加之,公路两侧的绿色通道、小康住宅、灯箱广告等风景线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流动”的旅游景观,从侧面丰富了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内涵。 1.3项目的可行性 1.3.1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现有的路网设施为区内旅游公路改造扩建提供了基础条件,项目实施后,可逐步改造旅游道路等级,提高交通便利,扩大旅游客源。 1.3.2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实地调研、规划,并专门成立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管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规划和建设。 1.3.3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旅游景区(点)建设初具规模,许多旅游景区(点)在本省已家喻户晓,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率,旅游公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省外甚至国外打响旅游区的品牌。 第二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2.1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现状 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涉及旅游点23处,沿途道路主要有312国道、凉古公路、黄哈公路、双清公路、黄吴公路等8条,公路总里程近150公里,其中:凉古公路(凉州至古浪)前5公里凉州至清水三级公路已于2002年8月建成,清水至长城段38公里已立项待建;白塔寺至312国道2.5公里道路正在建设,2003年7月底可完工;黄羊至王景寨5公里道路为土路;长城乡通往邓马营湖前4公里为沙砾路,其余为土路;黄哈公路、双清公路、黄吴公路等均为无等级公路,以上道路路况较差,且年久失修。 2.2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2.2.1通往黄羊河农场、十八里葡萄长廊的黄吴公路(黄羊至吴家井)全长约20公里,以现路为基础拓宽改造为二级公路;黄羊河农场──吴家井乡──长城乡道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长城路段公路两侧主要种植风沙防护林带。。 2.2.2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约5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3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约3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4沿明长城边沿便道,总长约10公里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三级公路; 2.2.5通往葡萄基地、延寿寺的双清公路(下双至清水曾家堡)15.2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6通往黄羊绿色食品科技园区、天梯山石窟的黄哈公路约35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7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交通疏导标识牌。 第三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3.1投资估算 3.1.1该项目预计总投资7196万元,详细预算见附表。 3.2资金来源 3.2.1申请旅游国债资金3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地方自筹3196万元。 第四章

项目实施步骤 4.1建设周期安排 4.1.1第一阶段(2003年5月——2004年7月) 完成黄吴公路20公里道路拓宽改造,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3公里道路拓宽改造,黄哈公路35公里路面改造;黄吴公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建设;完成长城路段风沙防护林带建设。 4.1.2第二阶段(2004年8月——2005年12月) 完成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5公里道路拓宽改造,下双至清水曾家堡15.2公里道路路面改造,沿明长城边沿10公里便道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三级公路;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交通疏导标识。 4.2建设投资安排 4.2.1 2003年5月 前期准备工作

投资100万元。 4.2.2 2003年8月 施工准备工作

投资500万元。 4.2.3 2003年8月──2005年10月施工  投资6000万元。 4.2.4 2005年12月 工程收尾

投资696万元。 第五章

生态观光农业建设范文2

关键词:观光农业园;景观审美特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053

观光农业园的发展,顺应了乡土文化保护以及回归自然的双重要求,它以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生态环境以及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为载体,集观赏、娱乐、考察以及度假和购物于一体,是乡土文化与现代农业、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从实践来看,观光农业园建设,不仅拓展了新时期农业发展空间,而且还开辟了旅游新领域。

1 观光农业园景观建设概述

观光农业园以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生态环境以及农事活动和传统民俗作为资源载体,同时也是社会、经济以及与环境相结合的契入点。观光农业园的建设,拓展了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景观审美研究提出了新课题。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应当立足于生活、生产以及生态,并且利用现代田园景观以及自然生态资源,在先进技术条件应用基础上,融入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和环保教育等方面的职能。从这一层面来讲,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和发展,将全面推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还可以使农村与城市和谐相处。观光农业园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经济效益,通过观光农业园景观建设,可以有效提供鲜活的农产品,以此来有效满足消费需求,对于增加就业机会、对城郊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效益,为城市居民、学校教育,提供接触和体验农业农事的机会,有利于增强和丰富现代农业文化教育内涵和功能;生态效益,营造一个优美的宜人景观环境氛围,对于自然环境的改善、生态平衡的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充当了城市绿化隔离带,对于城市污染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观光农业园景观审美特点及其体现

2.1 观光农业园景观审美体现在农业生命性

景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里空间视觉所触及的整体,其中包括陆地圈、生物圈和人类生活圈,比如城市景观等。在该整体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多层次、复杂化动态景观系统。在这一动态系统中,每一个要素及其联系,构成了多个景观结构。实践中,当景观系统与自然、社会系统联系在一起以后,其所具备的功能也就随之表现出来。观光农业园景观审美感受,主体层面是视觉艺术和美的形式,但真正寻求的却是生态艺术之美,不能只是停留在形式审美层面上。此外,农业自身蕴涵着一定的生命力,这也是生态艺术美之精髓。观光农业,作为一种具体的物质生产方式、审美对象,其美并非农业自身,而是农业景观,即农业所呈现出来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事实上,观光农业园景观内在潜藏着一种生命力,其审美潜能非常的广泛。比如,某观光农业园示范带,海拔基本上都在800m以上,而且地势比较高、崇山峻岭,是金橘主产区和示范基地;顺山势盘旋而上,整个山腰大面积种植金橘林,尤其在秋收季节,硕果累累,阳光下景色尤为壮观。同时,也让人们体会到现代农业的生命性,不只是体现在农作物自身的生命力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人的生命性。人对物质财富的渴望,犹如植物需要阳光、水源一样,均表现为生物的潜能。然而,人的生命性又有其自身特点,自然生命是单向的,而人的生命则是双向的、多向的。对于人的生命潜能而言,实际上是一种自由发展状态,表现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追求主体的个性发展。观光农业园景观审美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生态艺术之美,其形式是显态的,而美的内容则是隐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农业园景观的生命性,实际上就是一种隐态审美景观,体现在现代自然景观之中;农业园景观的文化性,则是一种显态审美景观,体现在人文景观之中。

2.2 观光农业园景观审美体现在农业文化性

通常我们所理解的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具体而言代表的是意识形态。而农业生产外在层面,则是自然生产、劳作收获的象征,内在层面积聚着非常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农业区域不同,则其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特点等,也不尽相同。比如,北方地区属于草原农业,依托于广袤的草原,而且农业生产以牲畜饲养为主。对于草原民族而言,为了能够有效的探寻草地、水源,通常会长时间远离城镇,并且与羊、马为伴,流动迁徙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在该种情况下,使得草原民族的人民想象力更加的丰富。草原民族的永恒追求就是“流奶”区域。草原人民带有某种浪漫主义情怀,而且他们的文化更倾向与文化特性结合草原农业特点。他们结合草原农业特点,塑造了文化因子,而且农业景观是一副非常美的画,于是就有了“刺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著名北朝民歌。绚丽的塞外草原,景象非常的优美。同时这也是草原农业文化之美的体现,既给人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之感,又使人充分领略到草原的宁静、平和和神奇。对于南方山区农业而言,却是另一方滋味在其中,文化特点也非常的鲜明,呈现出另一种审美韵味。比如,阳朔地区的三高观光农业园,该地区三面环山,而且多山地丘陵,整个环境好像被封闭了一样,加之交通不便,农耕地较少,因此属于以旱土农作+狩猎的文化类型和生存方式。基于对该地区的上述地理现状描述,土地资源的匮乏,使得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们必须精耕细作,同时该种不利于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生存环境条件,孕育出这一地区民众的吃苦耐劳品格。从观光农业园审美视角来看,农业区域不同,其文化特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特性。观光农业园属于农业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不能脱离农业自身,其文化内涵也非常的丰富。观光农业园的文化性,体现在其生态和谐性方面,即将和谐文化作为建园基础。在现展条件下,人和自然之间,不再紧紧是依生关系,也不是竞生关系,而是人与自然整生关系。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其至少存在着2种不足之处,依生性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过程中,完全靠天吃饭。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时,人们总是显得弱小、无助;现代所处于的竞生状态。在该种状态下,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人成了农业生产的绝对主宰,甚至可以无视基本的自然生态规律。但是,这种盲目的追求高产农业的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观光农业园建设过程中,人们深刻地意识到传统农业的上述两个弊端,生态和谐才是观光农业园建设的本质追求。从本质上来讲,观光农业体现的并非只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整合关系,更是生态多元化发展以及生态文化建设的多元要求。

3 结语

本文从观光农业园的生命性、文化性2个主要层面,对观光农业园的审美特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就如何建造现代化观光农业园特色景观,提出了一些理念、指导思想,以期我国观光农业园建设水平能够提高,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浅析农业景观的审美欣赏[J].美与时代(上),2013(05).

[2]肖双荣.农业景观审美价值的生成[J].江淮论坛,2012(03).

[3]赵岩,石晓景.农业元素在农业观光园景观中的创新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3(07).

生态观光农业建设范文3

1宁波市的资源条件

宁波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靠四明山,东临东海,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海港旅游城市。宁波市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良,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和平原,拥有海洋、河流、湖泊、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此外宁波农耕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古村落、古建筑、文物古迹、名人遗迹等人文景观众多。

2宁波观光农业现状

宁波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该市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基础。宁波的观光农业不仅发展迅速,而且类型多样,规模较大,各具特色。据统计,2010年规模较大具有特色的综合型的农业观光休闲场所宁波就有60多家,国家农业示范点2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省级农业休闲旅游示范点5个,市级示范点30多个。如奉化滕头村,鄞州天宫庄园,余姚四季山庄、慈溪大桥生态农庄、浒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江北的都市农业园区,奉化向阳海岸,北仑的梅岗渔村,余姚的牟山湖休闲农庄,奉化的商量岗度假村,象山的象山民俗文化村,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等。其它规模较小、类型单一的休闲观光点更是不计其数。全市2010年观光农业接待游客达到905.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同比前2a分别增长39.8%和40.4%[3]。

2.1宁波观光农业优势

2.1.1类型多样,项目丰富,规模较大

宁波具有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和平原,拥有海洋、河流、湖泊、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与丰厚的人文资源,这造就了类型多样的宁波观光农业。在山区,进行攀登,采茶,果树采摘等相关项目开发,如三勒白茶源;平原地区,建设了大型都市农业园、具有教育意义的绿色学校等等,如宁波都市农业园;临近海洋与河流湖泊的地区,则利用优势开发垂钓、养殖、湖海遨游等等相关特色项目,如奉化的向阳海岸、象山的北黄金海岸、牟山湖休闲农庄等;具有良好森林资源的地区,围绕回归自然、认识自然、领略自然风光、享受森林浴等进行深度开发,如商量岗度假村、四明山森林公园等;而湿地区域,主要是欣赏湿地风貌、认识湿地植被、了解湿地功能等。由于宁波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往往交叉重叠在一起,这不仅使得宁波观光农业的类型多样,而且各观光农业场所中依附周边各种资源条件所设置的休闲项目更是多样化。如双峰山森林公园、四明山森林公园等,即具有山区优势又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同时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在回归自然、领略自然风光放松精神的同时,进行攀登、采摘等休闲娱乐活动,更在游览与活动中获得对大自然的认知。而同样具有森林优势的天童森林公园,由于紧邻天童寺,使得天童森林之旅更具悠远的人文情怀。宁波观光农业的大规模体现在二方面,一是投资规模大而产生的综合型观光农业,二是观光农业的村镇化趋势加强。前者如鄞州天宫庄园、慈溪大桥生态农庄、四季山庄、浒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都市农业园区等等。近年来,以村镇为单位的观光农业逐渐取代以农户为单位的观光农业,使得宁波观光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余姚大岚镇柿林村与慈溪横河镇大山村等。

2.1.2旅游观光与农业生产相结合,邻近城市

宁波所建设的各类观光农业项目大都邻近城市,往往距市区1~2h的车程,即具有区位优势又具有资源优势,主要以城市居民与外地旅游者为市场。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这些休闲项目的设置往往是旅游观光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旅游者在休闲观光的同时可以体验特色农业生产的魅力,这不仅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与现代化、科技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和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明程度。

2.2宁波观光农业存在的不足

2.2.1模式单一,缺乏新颖性

研究表明,城市居民乡村旅游的消费动机主要为回归自然的身心需要、求新求知的需要、怀旧的需要和复合型需要[4]。据调查,宁波具有一定规模的多种形式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点200多个,但这些农业休闲旅游点却多以参观、餐饮、采摘、垂钓等简单的形式为主[5],这不仅不能满足人们对人文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还导致景点的同质化———不论在海边、山区还是平原地区,游客所能体会与参与的大都为务农与采摘等单调模式。以宁波市2个规模较大的观光农业场所鄞州天宫庄园与慈溪大桥生态农庄为例,这2处农业休闲场所在景点与项目设置大同小异,都以农业观光、餐饮、垂钓、采摘以及水上冲关等项目为主。而宁波市其它规模较小的观光点的项目设置多不外乎于此。除此之外,宁波所拥有的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与长期积淀、传承的保存较完整的乡村人文资源并没有得到充足、有效地开发。

2.2.2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特色

观光农业的最大对象是农业和农村,乡村性是观光农业吸引力的核心,然而,由于观光农业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多数经营者对于观光农业的内涵、本质归属尚不十分清楚,缺少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对传统文化恢复、挖掘和发扬的意识,出现“边开发边破坏”的现象。同时,许多乡村旅游地的建设严重地出现了现代城市化建设的倾向,导致乡村旅游地人工痕迹过于明显,或者非城非乡,不仅极大地破坏了乡村资源的乡村性和原真性,同时也破坏了乡村文化根存的沃土,削弱了观光农业旅游的魅力[6]。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包含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宁波市的乡村旅游往往只是建立在已有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基础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构成了威胁。而乡村旅游资源过度与不合理地开发,极大地破坏了乡村地区的原始风貌,使得乡村的质朴特色难以保存[7]。#p#分页标题#e#

2.2.3基础配套设施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总体来说,宁波市具有一定规模的观光农业场所基本上不缺乏必要的休息、娱乐、餐饮等硬件设施,而且有些地点的基础配套设施的数量与质量上都达到较高水准,如天宫庄园与大桥生态农庄等观光点。但在旅游旺季即使规模较大的观光旅游点其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仍旧会供不应求,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农业观光场所的基础配套设施更是有待加强。不仅如此,宁波市观光农业的整体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以餐饮为例,根据调研结果,宁波市大多观光农业点在餐饮方面不仅特色不强,而且服务质量与品质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宁波观光农业的质量与整体发展。

2.2.4淡旺季特征明显

由于农业生产和乡村自然环境的季节变化,以及社会生活规律,使得观光农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淡旺季对比鲜明。旺季客源过于集中,淡季客源稀少,大量旅游接待设施闲置。以鄞州天宫庄园为例,节假日参观游玩人数集中,旅游接待设施供不应求,非节假日期间,旅游接待人数甚至出现每天不超过5~10人的现象。

2.2.5缺乏相关服务人才

观光农业从业人员大多为附近农民,对于专业知识、服务意识与管理运营机制理解不甚彻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光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观光农业园已经意识到这类问题,引进一些相近专业人员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区开发等人员进入管理层,但这类专业人员对于新兴发展起来的观光农业的各项目的设置与观光农业的发展前景仍旧缺乏宏观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宁波市观光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生态观光农业建设范文4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l)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2)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3)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4)森林公园;(5)民俗观光村。

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观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兴起。据不完全统计,1996-1997年已动工和计划投资在一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在7个以上。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目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在广东,果园观光旅游最早出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广东已有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万人,旅游收入10多亿。

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的一些大城市的近郊,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的农业观光园,展示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特农产品种,成了农业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

(二)前景

1、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观光农业既然属于旅游业,其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首先我们考察整个旅游行业1994年以来的数据资料: 年 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入境旅游人数(万人) 4365.44 4638.65 5112.75 5758.79 6347.84 7279.55 8344.39 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73.23 87.33 102.00 120.74 126.02 140.99 162.24 国内旅游总人次(亿人次) 5.24 6.29 6.40 6.44 6.95 7.19 7.44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1023.51 1375.70 1638.38 2112.70 2391.18 2831.92 3175.54

旅游业保持了稳定而高速的增长。若进一步观察,可发现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增长速度不同。从1994年到2000年,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122%,年均增长14.2%;国内旅游收入增长了210%,年均增长20.8%。国内旅游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入境旅游,但到2000年为止,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之比仅为1∶2.5,国内旅游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鉴于观光农业的特性,对其需求主要来自国内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证。

从1994年以来的有关数据也表明, 城镇居民旅游人次和旅游支出都是逐年递增,尤其近年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又有大幅增长。由于观光农业的客源主要为国内城市居民,因此可以预测,对观光农业的需求也将保持一个旺盛的态势。

2、农业观光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向之一。

今年我国将分别启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争取在“十五”期间形成三区联动、滚动发展的旅游产品新格局。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主要是利用富集的景观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支持,市场推荐的方式,建设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精品项目和示范项目。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重在开发适应现代旅游需求的高水平生态旅游产品,培育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续产品。

3、在我国发展观光农业,有着众多有利条件。

(1)观光农业投入少、收益高。观光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项目的分期投资和开发,使得启动资金较小。另一方面,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效益优于传统农业。例如:农产品在狩猎、垂钓等旅游活动中直接销售给游客,其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并且减少了运输和销售费用。

(2)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并形成了景观各异的农业生态空间,具备发展观光农业的天然优势。

(3)观光农业的一大特征是它体现了各地迥异的文化特色。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习俗有着明显的差异,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为观光农业增强了吸引力。

综上所述,观光农业是旅游这一朝阳行业中最有潜力的部分,在未来几年中将有巨大的市场机会。目前国内从事旅游观光农业的主要公司

1、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月,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2.3亿元,全部项目工程计划分三期进行,总投资逾5亿元人民币。

该公司把观光农业引入传统农业中,将在基地建造“现代乡村观光农业示范园区”。该示范区设计规模600余亩,其中人造湖泊面积60余亩,修建278个独立单元,园区内种植苹果、葡萄、枣、珍奇花卉及高档蔬菜,既满足游客观光,又供应市场需要。

2、北京朝来农艺园

朝来农艺园建于1996年9月,总面积30公顷,园区共分五个区域:生产区、净菜加工区、生活娱乐区、休闲观赏区和高科技示范区。其中休闲观赏区面积5万平方米,包括荷花塘、观赏池、垂钓、游船、农业回顾展等。另有青少年科技活动实践园,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是青少年学生增长现代农业知识,提高劳动能力的综合性场所。

朝来农艺园被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定为“爱祖国、逛景城”陆上游主要景点之一。

3、深圳青青世界

青青世界于1995年5月开业,是一家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场,被誉为全新的第四代旅游产品的代表。青青世界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景点有侏罗纪公园、蝴蝶谷、瓜果园、陶艺馆、园艺馆等,另建有欧陆情调的木屋别墅、酒店客房、中餐厅、游泳池、钓鱼池等。游客不仅可以参观休憩,更可以自己动手参与制陶、种植瓜菜等活动。1997年被评为深圳市“鹏城十景”之一;98年被评为深圳市环境教育基地,99年被评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旅游观光农业类上市公司

目前对观光旅游关注的上市公司较多,这其中以农业类上市公司和旅游类上市公司为主,但真正在大规模行动并将观光农业作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的上市公司只有金荔科技一家,蓝田股份也正在投资建设观光农业项目。

1、金荔科技(600762)

基本情况:公司的前身是飞龙实业,从1999年开始金荔投资对其进行收购、更名和整体资产置换。金荔科技经过一系列重组后,公司的基本面已经发生彻底改变,公司已经转变成一家以果树种植为主,并积极从事养殖和三高农业开发、休闲度假经营业务的现代高科技农业企业。总股本10556万股,流通A股4326万股。

该公司目前的全部经营性资产是位于广州市增城的两个农场。金荔苑农场座落于盛产荔枝、龙眼等水果的增城市石滩镇,占用山地及水田3585.5亩。金荔庄农场已种植了优质荔枝(三月红、妃子笑、桂味等)、龙眼(古山二号、储良等)及其他果树30000多棵,果树已挂果。金荔苑农场位于增城市正果镇和龙门县麻榨镇交界处,占用山地以及水田31772亩。并进行了开发建设,部分山地种植了板栗、荔枝、龙眼果树,该农场还拥有一个较大的种苗培育地。

该公司的两个农场位于分别位于正在建设的广汕高速公路和广惠高速公路旁,农场内的观光旅游设施部分已经建成,余下部分正在建设中,预计整个设施建成后将拥有日接待游客2000人的能力。由于广州市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而农场位于高速公路旁,因而游客源非常丰富,以每年的节假日100天、每天平均接待游客1000人、每人平均消费400元计算,每年可增加农业观光收入4000万元,净利润2500万元。

公司还计划在湖南省衡阳建立金荔科技园,建成后的农业科技园将农业(种植、养殖和加工)和农业观光旅游的功能融为一体。

2、蓝田股份(600709)

生态观光农业建设范文5

观光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既能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解决农业发展的部分问题,又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能够带动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以发展观光农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是一条成功之路。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强烈。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大河坝、三江口田园风光、老营顶山庄、郁江河等地理优势,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观光农业。

1彭水县保家镇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

保家镇位于彭水县中部,距县城22km,重庆市主城区300km,镇域面积204km2。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国道319线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地形以低高山和平坝为主,农业基础较好,大河坝、三江2个村拥有200hm2良田,素有彭水“乌克兰”之美称。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彭水县保家镇已拥有规模较大的效益农业和环境独特的旅游资源,为进一步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1.1绿色农业发展迅速,为生态旅游观光提供了基础

彭水县保家镇经过几年的效益农业开发,农业已形成以油菜、水果、花木为代表的效益农业,成为保家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排头兵。(1)以大河坝、三江等村为主的油菜基地在200hm2以上,形成了以大河坝、三江、鹿山、清平等村为主的万亩油菜示范片。桃花盛开季节,金黄色的油菜花铺满在10km郁江河两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2)以老营顶桃花山庄为主的四季观光旅游。桃花山庄主要以桃树为主,春季可以观赏桃花,夏季可以避暑,秋季可以品果,现种植面积达到100hm2以上,森林面积133hm2以上,水果品种在10种以上,年产水果350t以上。同时,正在规划种植四季花果,打造四季花果园,发展集观光、休闲、娱乐、摘果等为一体的现代旅游观光业。(3)以国道319沿线为主的绿色走廊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通过国家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彭水县保家镇森林覆盖率有了大幅提高。如清平社区富家茶山,不仅有上千亩的茶园,而且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是一个天然的绿色旅游之地。

1.2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观光农业创造有利条件

保家镇是重庆市首批启动的45个中心镇和95个经济强镇之一,是重庆市批准的工业园区;同时渝怀铁路在保家镇建有1个四级客运站,渝湘高速公路在保家镇境内有1个开口,这些都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除此之外,保家镇地处武陵山腹地,辖区内地形多样,有高山、丘陵、河流、盆地,森林覆盖率达46%,虽然没有正式经营的景区,但秀美山川深得游人青睐。近年来,老营顶桃花山庄不断发展,现已成为彭水县内居民主要的休闲旅游之地。同时,还可以利用郁江、普子河沿线的秀丽风光发展观光农业:(1)郁江沿线风景优美,郁江在保家镇内有54km,弯弯曲曲,江水清澈,蜿延秀丽,两岸散布的许多小平坝子,为发展观光农业创造了条件;(2)普子河途径龙河、清水村,在三江口注入郁江,形成天然的三江风景,普子河风景宜人、幽深林静、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是一个未开发的观光旅游处女地,随着三江口电站的建成,库区将把普子河打造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3良好的土地资源,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保障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务工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人们对土地的依赖性也逐渐减少,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地资源。以郁江沿线的大河坝村、鹿山社区、三江村等为例,3个村(社区)全年外出务工的人员占总人口65%,青壮年外出以后,家中仅留下老人和孩子,无力照料田地,大多数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同时,不少居民在场镇或县城经商、做生意,一些沿江的土地,虽然每年仍在耕种,但粮食的收成已经不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作为农民自身,是愿意转让这些土地,如清水村80%的农户愿意出让被闲置的土地,现在只是没人愿意要。根据粗略统计,清水、龙河一线,有2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30%的土地处于半闲置状态(即这些土地出产物,不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郁江一线,在保家镇范围内,有15%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30%的土地处于半闲置状态。如果能将这些土地合理的利用起来,将为培育观光农业提供良好的土地利用条件。

1.4农民积极性高,是发展观光农业的动力

发展观光农业对于保家镇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调研表明,有60%的群众曾经有过搞观光农业的打算,有30%的群众有过小范围的尝试;对于培育观光农业,80%的群众支持。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经不太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只有规模化经营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观光农业的模式很好,不但能够有作物收成,还能通过发展旅游获得第二收益。在调研中,许多群众认识到要想能够很好的发展观光农业,必须做大、做强。总体说来,农民群众对于培育观光农业的积极性是很高的,许多群众已经做好了发展的打算。

2彭水县保家镇发展观光农业的制约因素

观光农业集作物收成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由于作物自身的可观赏性(特别是在规模种植的情况下)有时候会不自觉的吸引游客,这样的情况我们权且称作观光农业的雏形。例如,老营顶原来只是当地农民在自己的承包地内栽上桃树,发展果子经济,不曾想桃花盛开季节,满山红遍,成为游人如织,人人皆知的桃花山庄。而另一个观光农业的雏形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保家镇(特别是大河坝)的种桑养蚕在整个四川都极具名气,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逐渐没落下去了。还有重庆闻名的构树坪布朗李,当时是彭水县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基地,重庆电视台也作过专门报道,但这些都如过眼烟云,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究其原因,制约观光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2.1发展意识不强,认识不够深刻

较强的发展意识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但政府要有较强的发展意识,而且农民群众的发展意识也至关重要。(1)政府统筹发展的意识不强,缺乏现代观光农业理念。例如大河村陈园的蚕桑基地,以前曾是彭水县屈指可数的蚕桑示范基地,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当时只是为抓经济而种桑养蚕,而没有作为观光农业来发展,致使在蚕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农民大量挖桑种粮,现在已无集中成片的桑园。(2)群众发展意识浅薄,只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例如构树坪布朗李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农业观光示范基地,因树种从美国引进而出名,由于土壤、气候等因素,布朗李的口感不佳,果子不受人们的喜欢,市场价格不高,农民没有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于是66.7hm2布朗李在挂果的3年内被当地群众挖毁,失去了一个发展现代观光农业的基地。(3)宣传不到位,缺乏政策扶持。由于部分群众的小农意识严重,对一些新观念、新理念不能完全接受,致使政府在实施观光农业时,遭受较大阻力。如原龙泉村的枇杷示范基地,当地农民对发展枇杷不感兴趣,认为没有多大经济效益,致使政府投入200万元资金栽植的33.3hm2枇杷在2年内全部被毁。#p#分页标题#e#

2.2以公路为主的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虽然保家镇的交通较为便利,四通八达,但镇内未开发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当落后。目前到村(社区)还没有1条硬化的水泥路和柏油路。例如,旅游景点老营顶桃花山庄,通过多年的发展,桃花盛开季节,每天的游人达5000人以上,进出的车辆达百余台,但至今还是1条宽4m的碎石路,特别是进口处,由于居民占道建房,路面仅有3m宽,只允许1辆车辆通过,景区内无停车场,严重制约了境区旅游发展。目前,保家镇政府正在积极规划,建1条长3000m、宽4.5m的水泥路,1个占地3000m2的停车场。同时,其他必备设施还是一片空白,还处于原始状态,对观光旅游者来说,缺乏起码的休息场所。涉及到游客吃住方面的设施还不完善,无法使游客游得开心、住得舒心。

2.3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一个好的旅游景区必须要有资金作保证,因自身的发展是有限的,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的投入,全力打造,才能出精品。如武隆的旅游资金投入是彭水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武隆的旅游业一直处在重庆乃至全国的前列。就保家镇的旅游发展而言,政府的投入微乎其微,少之又少。上级没有发展旅游的专项资金,没有对发展观光旅游的政策扶持;本级政府财力较弱,无力拿出用于发展观光旅游的经费。同时,社会群众怕承担风险,担心投入后没有多少回报,缺乏投入信心。

3彭水县保家镇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及建议

保家镇发展观光农业具有独特的地位优势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根据当前观光农业的发展趋势,保家镇的观光农业要以多层次观光休闲需求为导向,以文化、生态和科教为主题,以农业观光资源为依托,突出参与性、趣味性、观赏性和知识性,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着力把观光农业培育成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要以观光为形、农业为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因地制宜、滚动开发、形成特色、持续发展”的思路,牢固树立产业发展理念,创建观光农业品牌,拓展农业发展内涵与外延,全面提升农业发展层次和综合效益。

3.1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

合理的发展规划,对于一个新产业的形成非常重要。保家镇没有搞过观光农业的正规培育,几乎没有过成功的发展经验,一切需要从头开始,要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并结合保家镇实际制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以确保观光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科学规划,明确发展布局。要以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为主线,以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文化习俗及农事节庆为主要内容,按照“适度超前、集中规划、分期建设、持续发展”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搞好观光农业发展规划,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升园区硬件优势。坚持围绕保家镇本地自然资源、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优化区域布局。结合保家镇地域特点、农业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可重点建设四大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区:突出休闲功能以山为主的老营顶四季花果生态园;突出农业生产功能的大河坝、三江等村万亩油菜花观赏园;突出垂钓娱乐功能以水为主的三江口库区水产休闲园;突出休闲品茶为主的富加茶山植物园。同时要把四个园区“连成片,串成线”,形成农业观光旅游休闲群,以此提高整体开发水平。

(2)正确选定培育的作物。从一开始就要确定发展的方向,要明确培育要达到哪种规模,做成什么样子,并根据计划选定相应的作物。综合气候、土壤、观赏性、市场等因素,在保家镇发展观光农业,较为适合的有栽植油菜、桃子、李子、蔬菜等作物。在培育观光农业的时候,首要考虑的是作物收成,其次才是休闲观光,不能单纯就旅游而栽种作物。以云南罗平为例,其每年2万hm2的油菜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而且成片的油菜地背后是每年200万kg的油菜籽,罗平更是全国31个油菜基地之一。所以,通过合理的选择符合本地方实际的作物来发展观光农业是极为关键的。

(3)实行专业化管理。观光农业本身是一个相比传统农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发展模式,没有专业化的管理经营很难作出成效,老营顶桃花山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经营,虽然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游人蜂拥而至,经营者却不能从中获利。在培育观光农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有专业化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专业化的管理,这就需要引进专业管理技术人才。

3.2突出重点,强化功能开发

发展观光农业,必须加大人文资源和农业生产要素聚集整合,强化功能开发。突出文化功能,展现农村特色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挖掘乡土风情的文化积淀;突出生态功能,利用人文历史、生态保护区、旅游景观,辅以园林绿化,结合发展特色农业、田园景观、生态保护区、植物园等;突出科技功能,突出“农”味科技教育,展示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展现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突出载体功能,以开展老营顶“桃花节”、大河坝等村的“油菜花节”等现有的各类农事节庆,以节会为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同时,优化功能定位,避免结构雷同,要根据顾客需求,不断设计推出新颖的观光休闲项目,确保观光农业功能齐全,持续发展。

生态观光农业建设范文6

关键词: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原则;设计

1 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1.1 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

在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中,必须要遵照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力,对园区进行适度开发。在园林建设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应该随坡就势,尽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不对原有地形做过多改变;尽量减少人工痕迹,不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使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尽量选择与当地自然环境、土壤环境、气候环境相适应的乡土树种,保护古树名木,彰显地方特色。

1.2 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原则

在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中,既要充分考虑每个景观单元的特色,又要考虑相邻景观单元彼此间的联系和融合,实现园区整体的和谐统一。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合理构建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的空间结构,使景观单元相互关联、空间结构协调统一。

1.3 自然、社会、经济和谐统一,持续发展的原则

观光农业型园林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管理、运行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中,要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建立一个循环的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应用高科技生产技术、建设生活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实现观光农业型园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自然、社会和经济在园林的规划、管理和运行中结合起来,实现整个园区系统的稳定持续发展。

1.4 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的原则

在规划设计观光农业型园林的过程中,要将自然景观依托在当地人文景观的基础上。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民族习惯、文化习俗、生活方式、饮食文化等人文因素,将其提炼升华后,融入到自然景观中,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让游人在体验自然景观的同时,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2 观光农业型园林的规划设计

2.1 农业生产区的设计

农业生产区一方面为当地农民提供经济来源,一方面也是观光型农业园林为游客提供的服务的一部分。农业生产区的设计可以保留其原有的特色,种植适宜当地生长的水果、蔬菜、鲜花等经济作物。如形成植株专类园,如桃园、梨园、郁金香园等。形成不同类型的游客观光项目,既可以增加园区经济效益,又可以提高当地农民收入,还可以丰富园区服务内容。

2.2 农业观光区的设计

农业观光区主要以营造优美绚丽的植被景观为目的,通过植株不同形式的搭配,形成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风光。例如,通过集中种植花卉苗木,形成一望无垠的花海;利用乔木、灌木、草本按照一定比例和高矮搭配种植,形成错落有致的绿色峰峦;利用草本与花卉相搭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别致景观等。在农业观光区的规划设计中要注意:控制观赏性植物的生长蔓延,不能影响威胁乡土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注意植株配置,根据不同环境形成不同的特色景观。例如,在商务会议区,采用色彩浓烈、枝繁叶茂、数量繁多的植物栽种在一起,形成相对严谨庄重的氛围;对建筑、挡土墙等突出的硬质表面进行立体绿化,栽植攀援植物以及固土能力较强的植物,遮挡的水泥墙壁或人工护坡。

2.3 交通道路的设计

观光农业型园林的道路规划设计,要建立在科学分析、综合协调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视觉景观空间;另一方面也要方便游客进出,缩短游客浪费在路上的时间。与此同时,要重视交通要道上的景观规划,让游客将进出园区的过程也当成旅游观光的一部分,给游客留下良好印象。

2.4 给排水工程的设计

完善的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方便卫生的生活用水与游客和员工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观光农业型园林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可以采取以下方案:通过自然排水系统,让雨水随着自然地势坡度和暗沟排入附近水体;人工给排水系统应埋设暗管,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生活污水或者农产品加工厂污水可以通过排放管道就近接入城市排污管道系统,或者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入自然水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观光农业型园林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丰富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改善和美化自然环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坚持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提高设计水平,使观光农业型园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