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农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农业研究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生态农业种植技术;种植结构;立体栽培

利用生态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不仅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龙利用,而且能够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对节约农业资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生态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1.1生态农业的内涵

在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已经出现了四十年,生态农业的出现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农业主要依靠先进的农业生产理论和农业技术发展起来的。对生态农业的概念进行分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保证国家粮食的安全和维护人们的健康。第二,利用现代的技术对农业生产中好的部分进行继承和发展。第三,利用资金和技术发展密集型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第四,确保对资源进行保护和维护农村的生态环境。第五,保证农民的收入能够稳定的增长。第六,对农村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不断促进农村农业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第七,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1.2生态农业的特征

和传统的农业相比较,生态农业有自身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生态农业实现和多学科和多专业的结合,生态农业的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第二,生态农业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重视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三,生态农业不是对传统农业的抛弃,而是在继承传统农业的基础之上吸收现代农业技术的理论基础,实现技术的完善和发展。第四,在生态农业的管理方面更加重视微观和宏观的结合,同时管理模式也更加先进和灵活,而且更加重视各个部分之间的沟通。第五,生态农业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而且资源能够实现循环利用,能更很好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六,生态农业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比较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生态技术不仅在我国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在外国的发展比较好。

2立体栽培的种植结构分析

生态农业理念的要求就是在生产中应该对农业的种植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进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采取立体种植是比较好的措施之一。采取立体栽培技术时,不同的地区种植结构是不一样的,而且采取的种植方式也是不同的,可以采取间种、混种和套种的方式进行,不同的农作物之间进行配合和作用,实现农作物产量的提升,而且能够提高种植的效率,立体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2.1利用农作生长的空间特点,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

因为生长习性的不同,不同的农作物在栽培的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空间也是不一样的。应该利用这种特性,将不同的农作物进行混搭种植,相互配合。如将植株比较高同时喜欢阳光的农作物和比较矮的喜欢阴凉的农作物进行混搭配合,经过合理的搭配之后实现对土地和土壤的合理使用,对生态空间进行合理使用。另外,有的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气体,这些气体能够起到预防害虫的作用,能够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能够保证农作物的质量,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保证,实现和生态农业的目标相一致。

2.2利用农作物生长期的不同,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

不同的农作物具有不同的生长期,如果是单一作物的话,能够收到作物生长期的局限性的影响,对劳动时间不能很好的利用,对生态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在农作物种植之后产生的一些秸秆、叶和秧等常常被处理或者被丢掉,不能够很好的利用。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一定的生态污染等。依据土壤肥力的不同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不同的农作物进行混种有很大的好处,不仅能够提升农业劳动的生产效率,而且将生长周期比较短的作物收获之后的秧、叶和秸秆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作为天然的肥料,为其他的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能够较少在作物的种植中产生的浪费情况,有效节约了资源,对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在减少成本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现代农业技术和其他的技术进行结合,如何养殖技术进行结合,利用沼气池的作用,能够形成一个比较清洁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将农作物进行加工之后成为饲料,对动物产生的粪便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也可以将粪便经过处理之后产生沼气,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生活能源,也能为牲畜提供保暖的功能。这种环环相扣的模式有效的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提升农村的经济效益。

3结语

生态农业技术在中国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利用生态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不仅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能够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对节约农业资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国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生态农业的使用和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适应,同时也能促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动我国农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可以说,生态农业的发展使中国农业发展必选坚持的道路。

作者:李海珀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种子管理站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2

全南县一直以来副食品的生产就非常丰富,对于广州市的肉禽蛋鱼以及蔬菜的供应来说已经成为重要的基地。在“十一五”期间,全南县逐步被划为省会的经济圈之内,当地的农业发展,尤其是菜篮子工程被列为省委省政府的重要任务来抓。把有效控制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污染问题放在了首要位置,下大力气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无公害食品。使得农产品的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其质量标准全面达到国家的要求范围之内。?因此加强猪—沼—菜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猪—沼—菜;生态模式

在生物能源中,沼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洁净能源,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非常广泛,相当多的能源科技人才都致力于该项目的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对于沼气的厌氧发酵,如何对其发酵池进行密闭,投料问题,以及怎样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储存工艺、出气工艺等都进行了大量研究,还有关键技术中的沼渣与沼液的清出等问题的探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研究工作后,20世纪末这些关键的技术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解决。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生物能源逐渐迈入先进国家行列。如何将沼气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普及,我国在此方面也做了很大努力,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研究与发展,在资金方面也投入大量资金,重点发展沼气产业,已经将其列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来抓,力争在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的同时,重点开发“三品”(即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即以此,各地的沼气技术模式层出不穷。

1分析对此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推广的研究

对于广州市而言,全南县的肉禽蛋鱼以及蔬菜等农产品是其重要的副食品供应来源地。且全南县在“十一五”期间又被列入广州省发展经济圈,菜篮子工程逐渐成为其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就给全南县的农业发展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农产品的质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档次,有效遏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大力推广无公害的农产品,使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全面达到国家的要求,成为全南县今后农业发展的重点。如何将这些目标逐步实现,使得生物沼气技术得以很好的开发与利用,达到基于土地资源,以太阳能为动力基础,实现种养一体化。不仅可以实现农民在能源上的消耗,而且使用这种洁净的生物能还能大大的降低污染,对矿物能源来说更是一种补充,同时在生产这种生物能源的过程中还能将人们生活中产生的秸秆与粪便转化为可以利用的有机肥料与饲料等,使环境污染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2应用“猪-沼-菜”模式产生的效应

2.1简述“猪-沼-菜”模式的经济效益

通常情况下投资一个户用的8m3沼气池,大约在2000元左右,每年的沼气产生量在300m3左右,一家有4~5个人来计算,完全可以满足其日常生活的燃料使用与照明,而且这些户用沼气池,每年可以产生15t左右的沼液与、30m3左右的沼渣。这些表现在电费与燃料使用上,每年就可以为其节省250~300元。同时,沼渣与沼液的使用又大大降低了化学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单单这一块就可以为其节省200~600元左右,另外再加上沼液养猪,每年又能为农户节省15%左右的饲料使用。再就是生态蔬菜的种植,每年可以提升25%的蔬菜产量。种养业的效益可以达到300元。户用的沼气池,对于农户来说是一笔大大的收益,每年可达到2000元左右,农户投资户用沼气池在一年内就可以返本。长期经济效益更加明显,如果以20年的使用期限为例进行计算,每户在此方面的投资大约在100元左右。

2.2生态效益显著

在沼气生产过程中,猪粪通过发酵可以产生大量的生物能源,满足农户的日常生活中燃料的使用。而且生产沼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燃烧热源可以为温室大棚提供温度供应,而且为温室大棚提供大量的二氧化碳,对于蔬菜的生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表现在黄瓜、番茄、菜豆等蔬菜作物上更为突出。不仅使蔬菜的品质大大的提高了,同时也增加了蔬菜的供货期,使其附加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效益明显。利用沼液对蔬菜种子进行浸种的方法,能够使其达到5%~10%的效益增产,而且还可以将沼液作为喷肥进行使用,提高蔬菜的抗病冻性。对于沼渣来说,其不愧为优质的有机肥,不但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改良土壤,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再就是饲养生猪的过程中可以大量使用沼液,降低饲料的经济投入,通过沼液喂猪,不但可以大大提高猪的生长速度,而且猪的品质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经济效益增加明显。

3结语

通过以上以“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模式效益分析,发展沼气产业对于农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沼气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不但解决了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能源消耗,同时又是发展有机农产品的优质生物肥料,对化学肥料起到了替代作用,减少了污染,而且还具备缓、速肥等特点,不仅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其土壤的生物活性,大大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稳产、高产。使农产品“三品”化得以实现,在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同时,为城市提供了安全、优质,又富有营养的农副产品,确保了人们生活的健康。沼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沼肥,不仅为蔬菜等农作物提供了优质的生物肥料,同时也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性,减少了化学药剂的施入,规避了污染,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黄敏 单位:江西省全南县农业和粮食局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3

1.理论分析

在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分析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本质上就是研究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传统的农户理论认为农户的生产决策目标就是单纯的利润最大化,而现代农户经济理论认为农户的生产决策目标可能是多元化的,而且这些目标还有可能因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政府政策等外部因素而变化。因此研究转型时期中国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需要结合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必须承认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应该是合乎理性的,但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农户的经济理性,而应该是将农户个体诸如利他、追求社会认同等基于社会偏好和私人的利己性偏好二者共同放进农户个体行为的效用函数中。综合已有的研究,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农户的农业生产决策主要考虑三个目标:利润最大化、规避风险、减少家庭劳动力投入,不同农户对这三个目标的权重也不一样;而其主要约束条件则为土地面积、水利条件、劳动力数量、资金投入以及政府政策等。理论上我们可以据此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然而现实中的中国农户大多并不具备实际量化决策的能力,他们的生产决策主要凭经验与直觉,同时也兼顾其他农户的示范以及政府政策的引导与限制。因此本文将主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在完整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退耕还林地区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由Fishbein和Ajzen于1988年最早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人行为不完全取决于个体行为态度和行为规范,同时受到外界资源条件的约束。目前计划行为理论已发展成为较主流的关于行为内生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消费者行为、生产决策行为以及健康行为等研究领域。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行为是农户有计划的行为决策,因此计划行为理论也适用于解释退耕还林地区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采用行为。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体拥有的与行为相关的信息可能会形成认知,认知将形成行为态度,同时个体对信息的处理会形成信念(包括行为信念、规范信念、控制信念),这些信念在一定的时期和环境下只有极少的信念会被个体获取成为突显信念,突显信念将决定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行为。行为态度是个体对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认知与评价,主观规范是个体在决策某一特定行为时所感受到的外界压力,它反映了重要他人、团体或制度等对个体决策的影响力,知觉行为控制则是个体感知自己在执行某特定行为时的难易程度和可控能力。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决定个体行为意向的三个主要变量,行为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团体或制度的支持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越强,个体的行为意向就越强烈,反之则越小;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也可以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个体是否执行某种行为受到个人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在上述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向将直接决定行为。基于上述理论,结合本研究的需要,本文将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三类:第一类因素是农户户主的个人特征和家庭劳动力配置情况,主要包括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非农就业程度[13]。户主会根据自身所具有的教育水平、生活阅历、农业生产经验以及家庭劳动力配置状况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利弊进行评估,从而形成对生态农业的行为态度;另一方面,农户的劳动力资源禀赋、土地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经验等将是农户考虑是否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促进或阻碍因素,从而形成知觉行为控制。第二类因素是政府相关政策,在本研究中主要指退耕还林政策、农技培训以及其他政府支持政策,其中退耕还林是一种强制性政策,对农户而言就是主观规范,作为重要的外界行为控制变量,它还会影响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技培训以及其他政府支持政策可以帮助农户有效规避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从而会让农户更加倾向于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由此形成较强的知觉行为控制。第三类因素是农户的相关认知水平,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如果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关注、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越高,则其愿意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可能性就越大,由此形成行为态度;另一方面农户对生态农业越了解,他会觉得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越容易、越可控,因此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还将形成知觉行为控制。以上三类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从不同角度影响了农户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行为意向,进而影响了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行为。

2.变量选择

根据前文理论分析,本文具体选择如下变量:因变量为农户对生态农业的采用行为,自变量包括户主个人特征、家庭非农就业程度、是否为退耕户、是否参加农技培训、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以及政府支持政策等,

3.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课题组于2012年1—2月对陕南地区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多个乡镇的农户实地调查所得,调研样本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并综合考虑了样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地形地貌以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进度、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异,共获取291个有效调研样本,其中退耕户114户,非退耕177户。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具体涉及农户家庭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劳动力配置情况、家庭收入水平及来源情况;第二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情况以及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情况;第三部分是农户参与农技培训情况、政府对农户的政策扶持情况。

二、计量方法与实证结果

(1)农技培训是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的显著因素之一,数据显示该变量在10%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也与预期符号相符。如果农户参与过农技培训,则其更倾向于进行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行为选择。农户参与农技培训,掌握农业生产相关方面的技能,进行生态农业生产就变得相对容易,也就更愿意进行生态农业的生产,因此,农户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可能性就更大。

(2)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采用行为有很大影响,并且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且就影响系数而言,达到了1.2513,是所有影响因素中最显著的因素。农户越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就越会注意到农产品的种植、养殖以及其他生产与流通环节是否安全无害,而生态农业生产这一安全环保的生产方式无疑是其最佳选择,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会更倾向于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3)家庭非农就业程度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有很大的负向影响,并且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非农就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非农就业机会及其工资率不断增加,意味着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农户家庭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民对闲暇也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农户在进行生产决策时有可能将最小化劳动力投入作为其决策目标之一。生态农业较传统农业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因此非农就业程度较高的农户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农业劳动力从而放弃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4)政府支持政策是影响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如果政府提供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就越显著。回归结果表明,政府支持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户参与生态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这与本文理论预期的结果完全一致。

(5)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退耕还林等变量对农户是否选择生态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并且退耕还林变量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成负相关,这与本文理论分析部分严重不符。可能的原因是,退耕户由于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可能会更加关注农产品产量而非质量;各地区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也有可能是样本分布不均或太少,不具有普遍性。值得注意的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对其采用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要将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转化为现实的采用行为还需要更多的外部激励和内在动力。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4

关键词:需求为导向;生态农业旅游;服务设计

1生态农业旅游及服务设计解析

1.1生态农业旅游概述

生态农业旅游是由传统的农家乐、果蔬采摘等活动形式演变而来[2],作为旅游业与服务业结合的新兴产业,生态农业旅游囊括了欣赏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和休闲度假等服务,利益相关者众多,相互之间的物质资金流向错综复杂。

1.2服务设计理论与方法

服务设计是1982年兴起的一种应用于营销管理的策略方法[3],后被科隆国际设计学院引入到设计界,其在我国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各个领域关于服务设计的研究呈井景式增长。其研究方法主要有用户访谈、问卷调研、用户画像、用户旅程地图、服务蓝图等,此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明确用户特征类型,并构建用户体验旅程图,进一步挖掘用户的真实诉求,为后续设计策略的思考提供理论支撑。

2生态农业旅游的需求分析

2.1目标用户问卷调研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通过互联网形式传播,内容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基础认知和需求期望。共计回收130份有效问卷,男女比例为66:64,消费群体以20—40岁为主。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用户的基础认知:用户对生态农业旅游的认知,更多停留在农家乐形式的服务,对于更多的生态农业旅游类型如观光农业、民俗文化体验等缺乏了解。(2)用户的特征类型:根据用户参与生态农业旅游的目的不同,可以将用户类型分为教育型、娱乐型、审美型和购物型四种类型。教育型用户关注旅游服务为自己孩子带来的教育价值,娱乐型用户看重旅游服务的休闲娱乐功能;审美型用户看重旅游场所独特的自然风光;而购物型用户看重的是旅游产品的生态性及语意传达。

2.2用户体验旅程图构建

用户体验旅程图是将用户体验的过程做任务切割,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用户与服务的接触点、操作行为及情绪表达,可以直观地体现用户对服务各个阶段的满意值,方便设计者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优化。根据生态农业旅游服务前、中、后的时间维度,可将用户体验旅程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服务前期:产生服务诉求、寻找目标地点、前往目标地点;(2)服务中期:选择服务类型、体验服务内容;(3)服务后期:服务体验反馈、服务内容延续。依据服务阶段,构建出用户体验旅程图。从图中的节点可以解读出用户的诸多痛点问题及期望需求。

3面向需求的生态农业旅游服务设计策略

基于上述对用户需求的采集与分析,按照服务前、中和后的体验流程,可以将设计策略分为感官、行为和情感三个方面。

3.1感官上的视觉传达

人是视觉动物,对事物的表象做出判断是出自本能的行为,潜意识地认知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判断和选择,这种行为跨越种族和文化[4]。作为用户接触产品服务的第一步,品牌的塑造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区域提高知名度、提升自身价值重要举措。该地区若是主营文化宣传、知识普及服务,推广的对象就应是注重孩子发展的教育型用户;若主营农耕体验、素质拓展服务,推广的对象就应是放松休闲为主的娱乐型用户;若主营景色观赏、游玩体验服务,推广的对象就应是欣赏自然风光的审美型用户;若主营农副产品销售服务,推广的对象就应是追求生态品质的采购型用户。生态农业旅游区域需在品牌宣传推广上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吸引用户参与其中。

3.2行为上的交互体验

行为维度作为感官维度的延续,与用户的服务体验息息相关,其是否是一种有趣的服务体验,决定了用户是否愿意为服务买单。因此,在构建旅游服务时,需要考虑整个团体的合作与互动机制,让每个用户都融入其中。例如,携带儿童的家庭用户群体,在选择亲子活动服务时,活动形式不应只针对儿童,还需要家长共同参与完成,让家长也体验到服务的乐趣。用户体验完成线下的服务后,可以在线上继续参与互动,如共同完成养成任务、认领植物等活动,使得服务得以延续。

3.3情感上的价值体现

任何事件都包括认知和情感成分,认知赋予事物意义,情感赋予其价值,生态农业旅游服务亦然,用户通过感官获得农场的第一印象,通过参与农场服务排解自身压力,享受自然田园带来的愉悦。而在完成旅游体验后,旅游服务的品牌、价值观会对用户产生更长久地影响,会随着用户的教育程度、生活经验及所处的生活环境变化而变化。生态农业旅游区域作为提供旅游服务的主体,聚合了饮食、住宿、娱乐、销售等众多的相关利益对象,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价值体现,主要划分为四个层级。第一层级是改服务区域自身的自我提升,其服务水平决定了整个生态农业旅游区域的高度,而服务区域的创造性决定了其自身未来;第二层级是合作伙伴的支持,合作伙伴代表了能力的互补、资源的共享,既可以丰富农场的服务项目,扩大该场地的经营范围,又可以帮助其做品牌推广,吸引更多的客源,帮助农村及自身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第三层级是生态农业旅游区域的品牌建设,品牌代表了该场所在用户心中的初步形象,是其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的体现,加强品牌建设,有助于生态农业旅游区域提升情感层面的影响力,扩大知名度;第四层级是城市形象的建立,该区域在拥有了良好的发展状况,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之后,可以作为城市的品牌形象,向更多的游客宣传推广,从而扩大城市旅游业的影响力,这正是城市价值的体现[5]。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5.064

Study on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WEI Xi-ling1,GUO Qing-xia2a,WANG Yan2b

(1.Hubei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rade,Wuhan 430079,China;2a.Tourism Development Institute;

2b.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oupling of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dilemm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oupling coupling principle and fiv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ourism;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mechanism; development dilemma; countermeasures

“生态农业”一词,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由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从土壤学视角提出[1],20世纪30年代先后在瑞士、英国和日本等国得到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世纪80年代生态农业开始在中国兴起,从原始的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多元化、生态化及规模化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转变。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和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向往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和淳朴的田园气息,对乡村的原始魅力充满期待,渴望远离城市喧嚣,沉浸于传统的铁犁牛耕、男耕女织的世外桃源生活。因此,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势在必行,研究两者的耦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不仅能满足广大旅游者的乡村旅游需求,丰富旅游业空间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极大地延伸并拓宽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现代生态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式发展可能导致乡村传统魅力的消失,改变旅游者追求的原始乡村意境。所以两者耦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通过有针对性的局部保留来传承乡村的地方性文化,实现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高效耦合发展。

1 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机理

耦合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产业边界日趋模糊,产业融合日益明显,产业耦合成为研究热点。高楠等[3]以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西安市的旅游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最受关注[4-7];另外也有一些学者[8,9]对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借此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拉动整体产业升级。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是以二者的良性互动为基本前提,通过彼此依赖、协调、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进行联合。其耦合机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农业需要综合性的发展优势和农业耦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农业需要综合性的发展优势

传统农业在种植业方面所占比例过重,内部结构欠合理。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化,改变了以往非生态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化、规模化、生态化更加重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综合性不强,很多农业资源仍处于封闭状态,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而旅游业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挖掘其特色价值,能够极大地促进第一产业的资源优化,大幅度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农业产品进行旅游加工之后便注入了观赏休闲价值,产业链得以延伸整合,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增收途径,带动土地及劳动力的合理利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乡村更好更快地发展与进步,极大地发挥综合性的发展优势。因此,从现代生态农业的角度而言,与旅游业耦合,是农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农业耦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世纪,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再加上城市化人口数量上升,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渴望通过旅游来放松自己,借助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来享受生活。与此同时,工业化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物种不断消亡,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情感呼之欲出,渴望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向往农村的绿色环境与地方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则给旅游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在高科技与生态化农业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融合了多种旅游形式的独有特色,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乡村旅游中秀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见识到科技旅游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奇妙的科技景观,还可以享受到生态旅游中独有的原生态景观和特殊的地域风貌。旅游业与现代生态农业的耦合发展,既能满足旅游者对农业的内在需求,又能拓展旅游业的空间和内涵,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2 现代农业与局部保留传统特色的旅游相耦合

某种意义上而言,现代化是对原始传统的一种否定与升级。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汲取了历史与科技发展的精髓,但是对原始传统的回顾与学习却是了解农业历史发展脉络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通过一定的区域来保留与原始传统农业相关的生产方式、传统作物或织布机、铁犁、铁锄、铁耙、风车、水车、石磨等农具,汇集多种与此相关的实物、模型、图片以及录像资料等,借助旅游之力来传递农业文明气息,展现农业的原始吸引力。此外,旅游业还可以深层次地挖掘园内水果、花卉和其他植物的历史故事,充分体现农业的历史教育价值。在把握各个年龄、性别的游客市场的基础上,通过神秘感来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利用水果、花卉和植物等设计精美的艺术品吸引女性消费群;利用高科技的无土栽培方式、新奇的物种等吸引成年人消费群;利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农具等的对比展示吸引男性消费群;利用整个园区的生态环保意识、寓教于乐方式吸引青少年市场,尤其是学生群,可以与当地的学校等教育机构达成协议,定期组织一部分学生前往体验学习,丰富其课余生活。

4.3 保护与发掘乡村文化,现代与历史相耦合

乡村文化是农业与旅游业耦合的精髓所在,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的过程中应该以保护与发掘乡村文化为核心。通过现代化的设施设备生产出来的高科技农业产品,在旅游者看来并没有多大程度上的乡村特色价值,但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效果。因此,两者耦合时应强调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充分发掘乡村的手工艺特色。这些手工艺大多取材于自然农业资源,以农作物或乡村生活废弃物为原料,体现了民间社会节俭的传统观念,鼓励在节约原则之下的无限创造力。独特的乡村手工艺作品,如草柳编织、炕席、纸笸箩、雕刻、塑作、陶瓷、金属工艺、刺绣纺织等,融合了乡村文化的现代与历史元素,均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代表。可以对这些特色鲜明的手工艺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纵深开发,将其发展成为实用性较强的餐具、家具、家居装饰或者旅游休闲用品供旅游者购买,既能充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又能很好地发扬与传承乡村文化。

4.4 现代农业的先进性与传统农业的绿色性相耦合

据医学报告显示,当人们置身于农村清新绿色的环境中时会感觉非常舒适,植物的香味作为空气维他命,对人体机能有一定的理疗功效。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可以将现代农业的先进性与传统农业的绿色性相结合,深入挖掘现代生态农业资源的绿色功效,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以保健疗养功能为主题,满足旅游者休闲之余仍能满足强身健体、美容护肤的需求。乡村曲折的道路、复杂的地形等本身就是天然的养身场所,在此基础上可以再配合设计一些与农事体验项目相结合的活动项目,让游客玩得尽兴,也养得安心。此外,不同的水果、花卉等均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可聘请国内外知名厨师取其可食用部分加以烹饪、设计,营造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让游客体验到别具一格的“盛宴”;还可以利用果子、树子等榨油,利用水果、花卉和其他植物等制作特色菜肴以及不同口味风格的冰淇淋、果汁饮料、特色小吃等,使游客不仅在“吃”上大开眼界、大饱“嘴”福,同时也有益于身体健康;另外针对女性消费者,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水果、其他花卉、植物来设计天然的泡澡浴,实现美容护肤、强身健体、舒缓压力等功效,一举多得。

生态农业研究范文6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开发的一个大江大河三角洲,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地区[1]。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于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整体发展也具有借鉴作用。

1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处于国家战略的高位,强调产业结构合理、资源高效利用和建立生态发展模式,为东营市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2016年,东营市粮食播种面积为23.652万公顷、增长7.2%,总产为169.91万吨、增长16.6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水稻种植面积为约2.3万公顷、莲藕为4800公顷,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42家,经营面积8933.3公顷,年营业收入达到12.4亿元。市级标准农业园区达到169家,园区化率达到48%以上。

2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

2.1优势分析

2.1.1区位优势明显

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长达206天,可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气候条件。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京津唐经济区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结合部。随着海陆空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区位优势的积极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2.1.2土地资源丰厚

黄河三角洲地区为黄河冲击而成的新陆地,是我国成陆时间最短和最年轻的土地。黄河冲击年均造地约1000hm2,是世界上土地、滩涂资源新生速度最快的地区。随着沿海风暴潮防护体系的逐步完善,土地后备资源还会逐步增加。[2]但是由于黄河三角洲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以及成土母质条件,全市盐碱地与某些特定区域等土地利用类型经常处于动态转换之中,即使现状是耕地也不稳定,这种现象需要高度重视。

2.1.3发展时期优势

东营市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在发展中有着相当的时期优势。在国家的发展战略引领下,能够迅速明确发展方向,制定规划,激发地区的发展活力;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新探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国际交流不断加深,可以适时把握更多的机遇,通过项目专题合作和吸引外资、人才等方式助力于地区发展。

2.2劣势分析

2.2.1淡水资源不足

东营地区年际年内降水不均,拦蓄利用难度大。近年来,作为重要客水来源的黄河来水持续减少加之断流频繁,不能满足三角洲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3]因河水污染,小清河的水不能直接利用,小清河以北由于海水的入侵使得淡水资源贫乏;东营南部农业区因超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同时也导致海水向内陆地区入侵,引起土地盐碱化的问题。

2.2.2生态环境脆弱

黄河三角洲多为新生陆地,固结过程短,土质结构疏松,盐分易升地表,草甸植被形成时间短,不适当开发很容易破坏原生植被,导致土地、土壤次生盐碱化、湿地系统遭受破坏,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退化。黄河三角洲区域内大面积的土地难以种植根系发达的乔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我恢复能力很弱,难以承受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破坏。

2.2.3农业产业体制不完善

从增长模式方面,尽管东营市农业发展较快,但是资源消耗和粗放式经营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传统生产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从产业结构层级来看,东营市的农业产业结构仍较薄弱,产业加工链短,且农产品附加值和优质化水平偏低。从农业科技来看,东营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制缺乏活力,高精尖人才不足,科技服务水平不高。

3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3.1做好区域农业发展的整体规划

立足东营市独特的资源条件和环境因素,制定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持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化供给侧改革成果,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组建具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培植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个产业纳入农业结构调整范畴。统筹资源,科学布局,支持新一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典范,多点开花,以点带面,逐步构建高效生态农业的格局,从而提高东营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体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3.2加强科学技术的支持与创新

加大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开发力度,加强农业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投入,重点做好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支持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4]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农业,提高资源高效利用的整体水平。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5]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机制,打造农业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现解决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3.3提高淡水资源的利用效能

淡水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关键因素。应适度增加该地区的调水量,提高调水和蓄水能力。鼓励大、中、小型水库的工程建设,提高自然风险的抵御能力。在重点农业区域,在水库建设用地方面给以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在用水方面要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调整用水结构,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好农村供水工作,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强水污染治理,防止水环境恶化,不断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6]

3.4推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目前东营市的高效生态农业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示范典型,区域性推广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实现。在加大对龙头企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支持的同时,在当前的取得的经验基础上,因地制宜,加快推广高效农业的生产模式,以点带面,引领地区发展,并在探索发展的同时注重信息反馈,从而不断完善整体的发展,最终形成具有我市区域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毛汉英,赵千钧,高群.生态环境约束下的黄河三角洲资源开发的思路和模式[J].自然环境学报,2003,18(4):459-466.

[2]杨萍,季明川.基于SWOT分析框架下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探讨[J].资源与环境科学,2012(10):9-11.

[3]崔步礼,常学礼,陈雅琳,等.黄河水文特征对河口海岸变化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957-964.

[4]张高生,王仁卿.现代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J].中国环境科学,2008,28(4):380-384.

[5]丁麟.科技支撑因素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