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1
[参考文献]
[1]陈勇.钱穆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0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1
6]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M].北京:三联书店,1998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2
中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并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两者差异所在。我们应该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找到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以来,以希伯来宗教理想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从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当时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后来,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冲突和融合,文艺复兴阶段形成。文艺复兴后的两百年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始终处于矛盾的冲撞之中,彼此相互撞击和融合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结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宗教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相适应,对国民的思想渗透非常深刻,给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仍是一脉相承的。先秦儒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理论架构,其核心是“仁”,包含极为丰富的政治和伦理内涵。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在自我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传统教育中,德教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诸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民本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道互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多个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着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则是以信仰为基础,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为指导和召唤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精神渗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2]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使得宗教作为一种信念去培养和启发人的感情,协调了人际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禁锢了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愚昧和野蛮,文化成为宗教的附属品。文化的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二)天人合一与驾驭自然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运行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处。[3]尽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们在相对互补、融合与发展中所呈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倾向是清楚的, 其终极观点都是一致的,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 人不仅应当独立于神,而且独立于自然,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并且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认为提倡认识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强调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整个家庭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从家族本位出发,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体的欲望和价值以群体的欲望和价值为转移,个体的利益和需求通过整体的发展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两重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由家而国、家国一体,进而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对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性,束缚了人们民主思想的发展,压抑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忽视了个人的权益,萎缩
了民族的进取精神。
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个性开始于古希腊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其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及影响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域外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力,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向四周扩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道,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至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5]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在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行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西传,使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传入西方,成为西方某些启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东渐及其影响
与中国文化西传和对西方的巨大影响不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除了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的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挑战。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3
关键词:中西文化;大学生;就业;影响
一、源于官本位文化价值造成的“公务员热”
近年来大学生在就业目标上,“公务员热”十分明显,我们对绥化学院毕业生就业倾向进行调查发现,有84.5%的毕业生首选就业目标为公务员,这种现象在不同专业表现均十分明显。从文化价值分析,公务员其实质与传统文化价值的“官本位”有着密切关联,“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还有相当的市场。针对这种情况,应通过正向引导,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择业空间,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适应时展的需要,走向社会谋求适合自身的发展空间,摆脱“官本位”传统思想的束缚。
二、源于男尊女卑文化价值造成的就业难
大学就业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时至今日,男尊女卑思想在很多用人单位依然存在很大影响,消除文化观念上的性别歧视以及性别偏见还任重道远,应通过全社会共同倡导性别平等,并在文化上强调就业平等观念。正确评价女大学生能力,构建男女平等的价值体系。对此高校应更好地发挥指导和引导作用,一方面,应帮助女大学生对当前形势进行认真分析,正确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避免女大生求职的盲目性,努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为其提供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树立好职业观念,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女大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其社会适应力。
三、源于个人能力提升的西方文化传导
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进行过一项大学生就业调查,结果表明,有大约20%的毕业生认为缺乏相关经验是造成就业的最大障碍。在英国同类调研表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最核心因素为个人能力。因此,积极为未来职业生涯早作充分准备,已经成为西方欧美国家大学毕业生最鲜明的一种特征。对于这种文化价值的认同,日本早稻田大学推广的较为出色。近年来,早稻田大学始终保持非常好的就业率,其毕业生在各个用人单位也普遍受到了欢迎,这与其主动创设的就业准备活动息息相关。其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参与社团活动。大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且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老师,该大学拥有超过2000多个俱乐部,社团超过700个,俱乐部和社团的管理十分到位。二是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社会融入性较好。三是学生有较为充足的实习机会。通过丰富的实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当中。在美国,以个人能力和个人价值为核心文化价值的创业教育已经全面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并贯穿于各个教学层面之中,当前,高校的创业活动已成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很多著名高科技公司都有大学生创业者的身影。
通过对西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国家在高等教育普及后,其在大学生就业文化引导方面的成效值得借鉴。我们应该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与有其经济、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在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在借鉴其经验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西方国家人口相对较少,而经济发展情况均较好,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更加旺盛,为大学生提供的机会比较充足;二是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很完善,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理智地对待就业问题,同时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和心理保证;三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情况也较均衡,地域因素和行业因素差异化较小,职业歧视现象不明显。这些有利因素均是其就业情况较好的客观不可比因素。
总之,在研究中西文化价值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影响方面,我们还应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单纯为文化价值问题,更是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政府、家庭、高校多个层面共同从各自的途径出发,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对于大学自身而言,在学校期间就应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增强自身的能力与价值。而社会各个阶层应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取得更加密切的联系,从多个维度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4
关键词:价值观;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语言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064-02
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价值观的不同而导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失败的事例不胜枚举。如果交际双方都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就会使交流变得容易些。因此,认识和了解价值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体现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基本差异,影响着人们的语言交际。
一、价值观的概念
学者Hofstede认为价值观是“喜欢某种事态而不喜欢另一种事态的大致倾向”。人类学家Kluckhohn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型或隐型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跨文化交际学者Samovar和Porter认为:“价值观通常是规定性的,告诫人们什么是好的和坏的,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什么是真实的和虚假的,什么是正面的和反面的,等等。由此看出,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价值观决定人们如何进行交际。无论是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或是社会交往,无一不受到价值观的支配(胡文仲,1999)。反过来,交际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人们的价值观。
荷兰学者Hofstede分离出四个衡量价值观的尺度,Hofstede划分的文化尺度包括: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对权力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男性-女性。
二、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异――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体现中西文化价值观的两个基本概念。中国价值观念中最主要的是集体主义取向,这又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群体取向,二是他人取向。群体取向指国家、社会、集体比个人更为重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他人取向指中国人在做事情时,多为他人考虑,以别人利益为重,较少考虑自身的需要,正如孔子所说:“己欲立而立人。”集体主义观念表达“我们”的意识强烈,表现在:个人身份建立在社会体系之上;个人在感情上依赖于组织和机构;强调对组织的归属;个人相信集体的决策,即便以牺牲个人的权利为代价。
个体主义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提出的观点,洛克的观点是,个人利益至高无上,所有的价值观、权利和责任都源自个体。在个体主义价值观占主导的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多地鼓励竞争而非合作;个人目标重于集体目标;人们在感情上不会依赖于组织或机构;每个人都有权拥有个人财产,发表个人想法和观点。这些文化重视个人动机和成就,重视个人决策。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人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自然充满敬畏和顺从,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导致个人利益对集体和他人利益顺从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西方哲学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对立和抗争,强调通过个人努力战胜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崇尚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念。
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对词汇的影响
1.从称谓看中西方文化价值观。英文的individualism比较合适的翻译应该是“个体主义”,在这里并不是“个人主义”或“自私自利”的意思。个体主义是中性的,并非贬义词。英语中只有一个代词我(用字母I表示)是大写的。大写的我,无疑强调了以个体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即注重自我,把“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我”在汉语中就没有大写或强调的形式。传统中国人称呼自己时说:在下、鄙人、不才、、奴婢,等等,就是处在皇帝的位置上,也称自己是“寡人”或“孤”。在谈到自己的意见时称“愚见”,而在指他人的意见时称“高见”等。这些都体现了一种克己和自律的心态,反映了中国人先人后己、尊重他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与西方的强调自我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从地址和姓名看中西文化价值观。中西信封上收信人姓名地址的写法也体现了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差异。中文的地址先写国家名,然后是省市名、区街和门牌号,因为中国人重整体,重集体,认为先有国才有家。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姓代表我们的家族,排在前,也体现了中国人的集体观念;而英文地址的排列顺序是完全相反的,是从小到大写,西方人的名字也与中国人的名字正好相反,名代表自己,排在前面,表示自尊,因为西方人重局部,重个体,这体现了他们的个体主义价值观。
3.从两种语言的词汇构成看价值观的差异。王魁京(1995)先生认为,汉语词的构成反映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即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念。汉语词“树”、“花”、“鸟”、“兽”等都表示事物的整体概念,对“树”这样的整体意义的词来讲,其表示局部意义的词汇由表示整体意义的词汇生成,如:“树梢”、“树冠”、“树枝”、“树干”、“树皮”等。而英文中有很多词以“自我”(self)为前缀,如self-made(白手起家的)、self-taught(自修的)、self-employed(个体经营的)、self-confidence(自信)、self-esteem(自尊)、self-reliance(独立)、self-image(自我形象)等,体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人奋斗的价值观。
4.从习语谚语看中西文化价值观。汉语中的一些习语也体现了个人服从群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如“大公无私”、“众人拾柴火焰高”、“孤掌难鸣”、“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等。中国有句谚语说:“一根柱子无论多么结实,也撑不起一座房子。”而英语中的许多谚语展示了个体主义价值观,例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Pull yourself up by your own boot straps.(用自己的皮靴带把自己拉起来)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会叫的孩子有奶吃)Every man for himself,and God for us all.(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每个人都是自身命运的建筑师)从这些习语可以看出自我一直居于关键地位,强调个人奋斗和强烈自我的独立性。
四、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1.对隐私的关注。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差异也反映在人们对“隐私”(privacy)的不同态度上。在中国文化中,人们见面寒暄后,询问别人的年龄、收入、婚姻、家庭状况等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在注重群体价值和人际关系和谐的观念中,对他人隐私的关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是人之常情。所以,中国人见面打招呼说:“你吃了吗?”“你去哪儿?”是很自然的,而在西方人看来,这是在询问他们的私事儿,会很反感。在强调个人价值的西方文化中,“隐私”是公民不可侵犯的权利,询问打听别人的私事儿,如年龄、收入、婚姻、孩子等是对个人隐私权的干涉,是难以容忍的。
2.礼貌用语的使用。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取向也表现在礼貌用语的使用上。在受到赞扬时西方人常常坦然接受,而中国人常以“否认”或“自谦”的方式予以拒绝,常说“哪里、哪里”、“不敢当”、“没什么”等以示礼貌,或者习惯于把自己的成绩归于他人或集体的功劳。这与中国价值观的集体取向有密切相关。邀请客人吃饭时,即使主人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当受到客人赞扬时,也会说:“没做什么好菜,只是家常便饭。”这对外国人来说,容易产生误解:既然宴请,为何不用好的饭菜?在接受别人谢意时,中国人常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以示谦虚,用英语说就是“That is my duty.”,含义是“有责任,必须完成”,因此使赞扬的人感觉对赞扬不被领情而尴尬。在送别宾客时,中国主人有时会说“照顾不周,请多包涵”,在外国客人看来没有过失而道歉也是不可思议。因此,由于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语用失误。
在恭维别人时,西方文化的个体取向使人们更倾向于从自我的角度表达观点和见解。在恭维语的使用上,他们对第一人称结构的句式有着特殊的偏爱,即使用“I like/love NP”句式。中国的群体取向或他人取向则期望人们在交往中尽量缩小自我,因此第一人称的恭维语使用的频率极低。
3.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由于中国人的他人取向和群体取向,在社会交往中更注重面子上的考虑,要给人“留面子”,“面子上要过得去”,不能让人“没面子”,不拒绝对方请求不仅仅意味着威胁对方的个人面子,还威胁了拒绝者本人在公众的面子。因此在拒绝别人时,表达更间接、更委婉。在批评人时中国人很少直截了当,而是更注重时间和场合,批评时,先肯定,然后用“不过”等转换话题谈自己的看法,为的是能让他人能接受。西方人在拒绝他人请求时,往往采取各种策略,表达各自拒绝的原因。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5
〖HJ1.7mm〗 摘 要: 称谓语是说话的人称呼对话者的用语。(Ralph Fasold,2000)根据对话者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本文主要研究中西社交称谓语的差异。在中西社交称谓语既有遥相呼应的一方面,也有大相径庭的一面,本文将对此一一进行对比说明。最后将进一步揭示这种种差异背后的文化内涵。旨在区分中西社交称谓各自的特点,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社交称谓语;分类;对比;文化内涵
1.前言
语言是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上的。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中西在称谓语――说话人称呼对话者的用语(Ralph Fasold, 2000.)上的差别。说话人同对话者直接的关系我们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本文主要是比较中西社交称谓语差别,并分析这种差别背后的文化渊源。就社交称谓的特点,本文将其分为社交通称,职位头衔称谓,社交尊称以及亲密社交称谓。中西在社交称谓上有一些碰撞, 也有重合,空缺,交叉等现象。
2.中英社交称谓语对比
马宏基和常庆丰(1998)认为,称谓语是指指称对象是人的,由于身份、职业、性别等方面得来的,反映社会关系的一套名称。这部分主要对比中英文社交称谓语上的差异,在汉语文化中,人们注重权势地位,讲求长幼有序,喜欢贬己扬他,而英语文化一般讲求民主,平等,自由,不依附权贵。这些也会反映在我们社交称谓中。
2.1 中英社交通称对比
社交通称(General Address Terms)指的是在不明对话者身份,职位,年龄等信息一种称呼。
在英汉语言中有些称谓语具有相等的语义和交际价值,在翻译时可以“对号入座”。Eg: Mr. Smith史密斯先生; Lady Elizabeth伊丽莎白女士。
但同时我们要注意文化差异。比如一名教授Jane Smith,正在大学课堂上教授心理学.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开始向她提问,“Mrs.Smith. I have a question…’’这位教授明显有点不高兴了,回答说,“There is no Mrs.Smith who is teaching in this classroom!’’在这个例子里面,虽然Mrs. Smith 在语义上对等于中文的史密斯太太,但由于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并且注重自身,觉得Mrs. Smith 会暴露她已婚的事实,并且没有突出自己在学术上的成就。
另外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中文的称谓极具中国特色,没有找到与之对于的称谓,下面以“师傅”和“同志”为例。
“师傅”一词普遍用于社交统称最初是对技术工人的一种尊称,后来演变成了对街头所有人的一种称呼。而英文里面与之对应的“master”一词用于称谓时 refer to some religious teachers or leaders,并不能表达中文“师傅”一词的内涵。因此在翻译上我们可以采用顺译的方法。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1999年莫言的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出版。里面的“师傅”指的是一名还有一个月就要退休却被辞退的普通工人,丁师傅。2001年,《师傅越来越幽默》的译者Howard Goldblatt 就采用顺译的方法译为:“Shi-fu You Wi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在美国出版,引起媒体广泛的关注。
“同志”一词作为称谓是指革命战争时期,战友之间叫一声同“同志”所表达的是浓浓的革命情谊。这时候与我们英文对应的同志――comrade,your comrades are your friends, especially friends that you share a difficult or dangerous situation with.是基本重合的。因此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
Eg: ――同志们好! ――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新华网的译文:-Greetings, comrades. -Greetings, leader.
-Comrades, you are working hard.-We serve the people.
但是,现如今,“同志”这一称谓语义又有了新的内涵,成了男同性恋的代名词,此时翻译为“gay”才精准。
2.2 中英头衔职业称谓对比
直接将职业用于称谓语在汉语里面随处可见。不过这职业一般是比较受尊敬的职业,如教授,老师,工程师,老板,经理等。一些地位比较低端的职业如清洁工,环卫工,司机,理发师则不用于称谓语,这个习惯在英文中也亦然。人们喜欢professor,manager,boss, 但不会称呼:driver,cleaner,hairdresser. 另外西方强调平等,等级观念相对比较单薄,喜欢用职业作为称呼,因为是靠自己“earned”。如:Judge Harley 哈利法官 Senator Smith 史密斯参议员General Clark 克拉克将军 Dr. Brown 布朗医生Professor Green 格林教授 Father White 怀特神父。
但是,中国人附庸权势,喜欢拿行政头衔作称谓。而英文头衔性称谓对象一般只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如:Queen Elizabeth (伊丽莎白女王) President Obama (奥巴马总统)。因此中文政府上层某些行政领导职务,在英语时里可找到国际通用词。如:总理 Premier 国务委员 State Councilor 国务院所属部委部长,主任 Minister 省长 Governor 市长 mayor 县长 county magistrate 秘书 secretary 顾问 adviser Counselor 党委,党组,党支部书记 Party Secretary。
2.3 中英社交尊称对比
社交尊称在中英文中都应用广泛。中文尊称有:老爷,某公,某君,先生等,官方人士尊称为阁下,英文与之对应的是Excellency ,并且主席,总统,总理,部长,大使等均应称阁下,可以用第二人称 Your Excellency,第三人称His/Her Excellency. 国王中文尊称称作“陛下”,英文也有与之对应的称呼,叫做“Majesty”,王子,公主,亲王中文可尊称殿下,英文称作“Royal Highness”.
但是中文有一种贬低自己,抬高他人的说法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这种用法在英文的社交尊称体系中是缺失的。如: 兄弟,奴才,小生,鄙人,晚生等,这是贬低自己的说法,还有抬高他人的说法:令尊,令兄 , 家严, 家慈,师母,伯母,嫂子 ,令郎,令爱 , 令侄,令亲 。英语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平等,既没有贬低自己的称谓,也没有抬高他人的称谓。一律都是人称代词I/me, you 和一些敬语来代替。比如:您,您老人家 you; 鄙人 I/me;令尊,令兄 your father, your brother;家严, 家慈 my father, my mother;师母,伯母,嫂子your wife;令郎,令爱 your son ,your wife;令侄,令亲 my nephew,my aunt.
2.4 中英亲密社交称谓对比
在汉文化中,同辈人之间还可以称对方为“某某兄”或者“小某某”表示尊敬或关系亲密的称谓。英文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如“boy”一词。
“ Hold on ,Arthur, my boy. ”he said ,attempting to make his anxiety with facetious utterance.”此句中的“boy”就是一种表示亲昵的称谓,相当于我们汉语的“兄弟”。再如:“You needn't look for it,” said Della, “It's sold . I tell you- sold and gone, too. It's Christmas Eve, boy ... ”此时“boy”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亲昵,相当于汉语的“乖孩子”或者“乖乖”。
3.中英社交称谓语差异的文化背景
通过前文对中西社交称谓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汉社交称谓确实存在着差异。存在差异的原因还是中西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这是因为“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愈大,社会称谓系统区别愈大”(田惠刚,1998)。中西方两个民族在传统文化观念、行为、风俗习惯、制度、以及家庭机构和观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社交称谓上也各不相同。
4.结论
中西社交称谓既有一些语义和交际上的重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碰撞,空缺,交叉等现象。我们在对比研究中西称谓语的时候,除了需要对比中西称谓语存在的不同点和相同之处,我们也需要分析带来这些差异的原因,知道所以然,这样才能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中西称谓语之间的差异,更好的为中西文化交流服务。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4] 张安德,杨元刚. 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6] 王燕茹 : 论称谓词的翻译 [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1).
[7] 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
[8] Hao Yu; Chi Ren:A 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al Adress Ter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J] .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China, 2013.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6
物质的差异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观念与意识的差异,因为由于地域和环境的不同,同一类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观念中所具有的功能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这种事物包括人们的日常所使用的食物,所饮用的饮料,以及居住的不同环境。举例来说。中国一直流行一句话,那就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吃饭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此在中国的旅游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无论走到哪处的风景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扑面而来。最近在互联网络上比较流行这么一张中国的地图。地图的主要内容不仅标出了各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和景点名称。更为让人叹服的是,在各个旅游景点中,还特意的选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味小吃。例如,在中国的山东,你会品尝到大煎饼的味道,在山西,有刀削面,在新疆有手抓羊肉,在东北,有杀猪菜,在四川有正宗的麻辣火锅等等。可是,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中华美食,外国朋友会大饱口福的同时,会心生疑问:Whatisit?他们经常问的这个问题,难倒了大部分的中国旅游英语的翻译工作者们。因为,这些中国独有的特色美食,很多在欧美国家的字典中没有收录,另一方面,即使勉强把这些所谓的特色美食对应的英文翻译出来,由于缺乏对欧美日常饮食文化的了解,翻译的也是比较生硬的。
欧美国家的饮食,从营养角度来说,确实比较讲究。例如,他们比较善于用烤或蒸的方式来尽量避免食物在加工过程中营养素的流失。他们在每年的感恩节所食用的火鸡,就是属于这种加工工艺的。另外,中国作为酒的故乡,有着灿烂的酒文化。这一点让很多欧美的游客非常佩服。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白酒所独具特色的醇香,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在酒桌上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酒文化。因此,就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已经渐渐的走向世界的各个地方。同时,作为有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中国,我们的茶文化也已经香飘万里人家。在每家每户饭前饭后喝一杯茶基本上是一种不变的惯例。欧美国家对于茶的感觉,不如对咖啡感觉浓厚。因此,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也会在旅游英语中有着比较突出的表现。那么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如何做好旅游英语中的翻译呢?笔者经过查阅相关的图书资料,尝试总结了以下几种翻译方法。
二、基于文化差异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的具体方法
1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求同”所谓的“求同”方法,是指在旅游英语的翻译过程中,在遇到一些中西文化差异下不一样的表述时,尽量从欧美国家的文化事物中选取相应的事物来进行匹配。当然这种匹配并不是要求一对一的绝对的匹配,而是讲求而二者在表达意义与功能上的匹配。例如,中国在各大景区中有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这些在英语的相关词典上并没有完全收录。因此,在遇到这样的词汇翻译时,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求同”方法就可以发挥作用。咱们在旅游景点中比较常见的事物,欧美游客并不是很熟悉的。例如,大白菜,月季花,大葱,槐树等等。对于这些事物的英文翻译,我们可以寻找西方文化中的对应事物,二者只要在功能或者类属上具有一定的匹配性,就可以进行中国特色的英语嫁接。所以,上面的几个中国特色的事物,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表述为,Chinesecabbage,Chineserose,Chineseonion,Chinesebachelortree等等。
2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求异”所谓的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求异”方法,就是在旅游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从发扬民族特色文化的角度来考虑翻译。换句话说,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是面对着可以表达出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时,不用过多的强调与西方文化的匹配性,而是坚持本民族的表达特色。一种比较简单的表达方法就是中国的汉语拼音来表示。近几年来,我国的国家综合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的领先水平,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每年吸引着近千万的国外游客来华旅游、观光。这些外国游客的到来,很好地帮助把中国的特色文化推介到世界的各个地方。很多游客基本上快成为了半个“中国通”。因此,在当前的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对一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事物的拼音解读,不仅是一种文化保护的战略需要,也是我国国力不断提升的象征。例如,现在很多外国的游客,对于中国的“功夫”,“宫保鸡丁”“胡同”“北京烤鸭”等中国特色的事物名称的汉语拼音,都已经比较熟悉和了解。这种在翻译文化中“求异”的方法,随着中国不断地走向世界的步伐的加快,将会在未来的一天,掀起一股学习中国文化的浪潮,这种浪潮在欧美的几个国家已经开始掀起。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