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文化的意义

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夏布 夏布画 民族文化

夏布乃华夏之布,历史追溯到华夏远古的文明时代,被后人称为中国草。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耕作简便、产量高、效益好。每年于五、七、十月收剥三次。五月收的春麻质量最佳,可织精细嫩白夏布;七月收的夏麻质量次之,可织一般夏布;十月收的秋麻质量最差,只能织粗夏布。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夏布有淡草黄本色或经漂白的,也有染色和印花的。苎麻纱用头尾拈绩,不统体加拈,有仅头尾拈绩成纱而中段无拈度的,也有统体加拈甚至加强拈的。夏布以平纹组织为主,有的细致,有的粗糙,由手工操作者掌握。在中国四川隆昌、江西万载、湖南浏阳仍在手工生产的夏布。夏布一般以平纹狭幅为主,四川隆昌生产的夏布品种繁多,幅宽有33厘米、60厘米、100厘米。

一、夏布的特性

夏布是用苎麻以传统手工技艺纺织而成的平纹布。苎麻是制作夏布的主要原料,苎麻是我国特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苎麻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因而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夏布有清汗离体、透气散热、挺爽凉快,吸湿性好、缩水性小、着色力强、不易变形,不易褪色、易洗快干,有防污染、抗静电、抑制细菌滋生的特性。

二、夏布的历史性

夏布乃华夏之布,历史已经有四五千年,可追溯到华夏远古的文明时代。黄帝时期,黄帝开创农耕文明,她的妻子嫘祖发明了纺织技术,他们两个是中国几千年男耕女织理想组合的鼻祖。《诗经》记载:“东门之地,可以沤苎。”利用自然发酵,加工麻料。《周礼地官司徒下篇》:“凡葛征徽草贡之材于泽农,以当邦赋之政令”。苎麻列于被徵之例。《史记・越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 越王勾践效黄帝雪会稽之耻。《越强书》:“葛麻山者,勾践点,种葛麻以为弓弦”。越女织葛麻布“弱于罗兮轻霏霏” 献吴王。《淮南子・原道训》:“于越生葛、麻”。《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缩根地中,至春日生,不岁种也”。“不岁种也”苎麻是多年生草木植物,不需每年重新栽种。南北朝“亦有夜浣纱而且成布者,俗呼为鸡鸣布。”说明麻纺织业的发达。唐代时,夏布 “嫩白匀净,通行四方,商贾幅辏”。被列为贡品。北宋《元丰九域志》记载进贡朝廷的精品苎布。宋代黄庭坚《上大蒙笼》诗:“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 “无土不生,其种植有撒子、分头两法,色有青黄两样。”《明太祖实录》:“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有司亲临督劝,惰不如令者罚。”清代黄原裕《种苎麻法》:“豫章织绩苎布工细甲天下”。 据史载“古者先布以苎始,棉花至无始入中国,古者无是也。所为布,皆是苎,上自端冕,下讫草服。”说明苎麻自古以来就是广大华夏人民主要衣着原料。

中国古代夏布的粗细规格以“升”表示,即在规定的布幅(约1.5市尺)内每80根纱称为1升,约为每毫米1.6根纱。在周代还规定了各种粗细夏布的不同用途:7~9升的粗苎布供奴隶、罪犯穿用,也可作包装布用;10~14升为一般平民穿用,是大众化的衣料;15升以上细如丝绸,为高贵品种,仅供贵族享用;最精细者达30升,供王公、贵族制帽用。这种帽称麻冕。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夏布为21~23升,经测定经密37.1根/厘米、纬密43.6根/厘米,平纹组织,布幅20厘米,重量仅43克/平方米,其中最细者可与丝绸媲美。江西贵溪龙虎山崖墓发掘的苎麻印花布,属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是目前我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苎麻印花布,其精细如丝绸。

三、夏布的经济价值

夏布有“天然纤维之王”、“中国草”的美称。夏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夏布所具有清汗离体、透气散热、挺爽凉快、天然抗菌的优越性,传统手工技艺所形成的自然肌理效果,地域民族文化独特的风格特征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夏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的改变,崇尚绿色自然、反璞归真意识提高,已经被海内外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夏布用途广泛,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高档服装、床上用品、墙布、装饰、工艺美术品的重要面料。江西分宜夏布年产业实现产值1.4亿元,出口创汇900万美元。重庆荣昌夏布年产业实现产值1.5亿元,出口创汇960万美元。内江隆昌夏布年实现产值1.7亿元人民币,直接创汇1800万美元。

四、夏布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由于苎麻纤维与棉花纤维相比较难以用现代化纺织机械加工,靠传统手工技艺生产,生产力低下,所以,夏布生产到今天为止,其精细程度只能达到一般细布水平。在工业纺织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夏布这种有着千百年历史的传统手工技艺正濒临失传。总理来内江隆昌考察了传统夏布的织造流程,他被传统手工技艺深深吸引。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用2天时间对其进行了专题拍摄,编导们对精美隆昌夏布织成品爱不释手。专家们被誉为“活化石”的手工技艺所蕴藏的文化价值所折服,将隆昌夏布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保护夏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夏布艺术研究所结合“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地域特点,将中国夏布的研究、开发、利用和推广列为科研项目。利用隆昌夏布自然的肌理效果和天然的防伪标志,将夏布制造成为能够书写和绘画的夏布。

夏布经过特殊加工既确保了夏布的天然色彩差异和传统手工技艺所形成的自然肌理,又符合和满足中国书画家的书写和绘画要求。在夏布上创作出来的中国画称之为中国夏布画。作为中国书画载体的夏布,创作的中国画墨韵效果好、底纹古朴,质感效果好,着色效果好,视觉感观好;不易损坏,不易变质,宜长久保存。中国夏布画一经面世,其表现出来的肌理效果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让海内外专家惊叹不已,钦佩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称:“中国夏布画是继中国绢画、中国宣纸画后,又一中国民族文化的奇葩”。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民族文化,把传统的中国国画与中国古老的夏布文化融合为一体,促进了中国夏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进程,使中国夏布的经济价值得到提升,使中国文化得到了弘扬。

五、中国夏布艺术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尚属于空白,相关媒体报道大都是中国夏布艺术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研究夏布艺术可以实现以下成果:

1.在中国夏布艺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在全国部分夏布的生产基地正在积极加强联系共同研究和开发中国的夏布艺术产品。夏布生产的部分地区已经将中国夏布艺术的研究列为本地的重点科研课题。希望通过对中国夏布艺术的研究,开发中国夏布艺术品,实现总理对中国夏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关注,即:通过科学技术增加夏布的附加值,重视夏布的昔日辉煌。

2.研究中国的夏布艺术通过对中国夏布的可以组建中国夏布艺术研究中心,确立中国的夏布艺术研究中心成为世界夏布艺术研究的权威机构、夏布艺术品的鉴定中心、夏布艺术咨询中心、夏布艺术品仿真技术、防伪技术的技术中心,成为夏布艺术家学术研究、信息交流、的平台。可利用中国夏布艺术研究成果,地方政府、夏布生产基地服务。

3.对中国夏布天然的防伪标志进行技术处理,将技术处理后的信息转换为可识别的信息技术,从而建立中国夏布艺术品信息技术的鉴定中心;对著名书画家所创作的夏布书画进行信息处理、信息转换,建立中国夏布书画的信息资源库,为中国夏布书画的防伪提供安全保障;为中国夏布书画拍卖进行权威性鉴定;对中国夏布书画的仿真技术和防伪技术进行拓展性研究。

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文化记忆;文化安全;价值确认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110-05

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也是云南省第5处世界遗产,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我国首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不仅标志着世界对其物质价值的认同,更标志着对于其人类历史文化价值的确认。这是云南人的一种骄傲,但更是云南人的一种责任。

了解云南的人一说起哈尼梯田,首先会想起元阳。其实红河哈尼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总面积约82万亩,此外,在玉溪的元江也有哈尼梯田存在。红河哈尼梯田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开垦和耕作历史,体现着哈尼族百姓在农耕文明中的集体智慧。哈尼梯田以高山、河流、森林、村寨为物质载体,在稻作技艺的背后,是巨大的民族文化传统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在今天倡导生态文明的时代,哈尼梯田成为活态农耕文明时代人类适应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杰出典范。

元阳哈尼梯田作为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以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梯田片区、保存完好的生态系统、保留完整的古老农耕文明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集中体现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突出特征。全县境内共有19万亩梯田,遍及全县14个乡镇,约占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461.04平方公里,其中,遗产区面积为166.03平方公里,涉及1个镇2个乡(即新街镇、攀枝花乡、黄茅岭乡)、18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11664户,56375人。

为了能够掌握申遗成功后哈尼梯田的现状,由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的“哈尼梯田保护开发利用研究”课题组考察了元阳的老虎嘴、多依树、坝达、箐口和绿春的腊姑等处,听取了州政府、元阳县、绿春县关于对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的汇报,并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旅游企业和村民进行了座谈。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元阳哈尼梯田在整个红河哈尼梯田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地位。

一是包含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即:老虎嘴、坝达、多依树梯田3个连片核心区,其中坝达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梯田14000亩;老虎嘴包括勐品、硐浦、阿猛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多依树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地连片上万亩,梯田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地形呈V形谷地发育,壮观异常,所有梯田都开垦在山坡上,海拔高差2000余米,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多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

二是元阳哈尼梯田最为完整地体现了“森林、水系、村庄、梯田”四素同构的梯田生态循环系统。1300多年来,元阳哈尼梯田完全依靠高山原始森林和次生森林蓄积、吐放的山泉、溪水、河流,经人工开沟引水自流灌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是哈尼梯田实现良性循环灌溉的一大技术特征,哈尼村寨上方有茂密的原始森林,雾水经森林吸纳,形成无数溪流,首先供人畜饮水之后,再通过条条沟渠被引导到梯田中灌溉,最后经层层梯田汇入到江河,再次蒸发形成雾水汇集到森林,如此周而复始地良性循环。

三是完好地保留以哈尼族为主的古老农耕技艺及民族文化传承。元阳哈尼梯田发展史是哈尼族的发展史,哈尼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哈尼梯田的发展史,元阳哈尼梯田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农耕技艺,哈尼农耕、口碑、谱碟、饮食、服饰等非物质文化及以哈尼族为主的民俗文化得以完好传承,最大限度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原真性。

四是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发展理念。元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自然资源,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开垦的上万亩农业生态奇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独特典范。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是“无为而治”,而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发展理念,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相互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们总是喜欢说民族的,才是人类的,这一表达也许过于模糊。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所影响,会转换成为不同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从原始宗教开始,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活即文化。所以,当我们去探寻不同的民族文化时,也是从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开始的。

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人群的交往,也可视为文化信息的交换,在保持文化核心构成的同时,外延不断融合,进而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认同。

就少数民族文化而言,族群的量化决定了它很难成为一个国家的主体文化,即使在获得国家权力的时候,也会为主体民族的文化所同化,在这一意义上说,主体民族是由其主体文化的地位所决定的。相对于主体文化而言,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形式,往往成为一种民间记忆,在族群内部进行传承。而人类文化的构成,不仅是国家意义上的主体文化,同样包含了少数民族文化,并由此形成人类文化的多元构成。即不同的文化虽有主体与非主体之别,但绝对没有优劣之分。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不仅是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也成为民族文化由民间记忆进入人类文化记忆的典型案例。由此让我们想到的是,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不仅保存着文化的多元性,也具有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的人类学价值的显现,应该通过整理挖掘,使其更多地由民间文化记忆进入到人类文化记忆中去,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贡献。由此,云南在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具有了一份特殊的文化保护责任。

要承担起这一文化保护责任,我们必须确立文化物种意识,即文化安全。申遗成功,在价值确认的同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对象也获得了保护价值,即作为人类文化遗产首先要得到保护,而不是一般意义经济价值上的开发。当然,开发本身也是一种保护手段,但必须是保护前提下的开发。

以哈尼梯田为例,它的价值在于人对自然的适应与深刻理解,是生态文明的典范,但它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文明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而是农耕经济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种特征的形成,是由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在工业文明崛起之前,人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往往更高。所以,要保护好它,使它能够活态地保存下去,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传统的生产方式,这对于现代生产观念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这就要求对哈尼梯田进行产业开发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将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产业化,即将他们纳入到生产流程中去,成为经济效益的最大受益者,使哈尼梯田所具有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能够有效地统一起来,并且传承下去,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由生态文明走向文明生态。

为此,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哈尼梯田不过是哈尼族文化的物质平台,这个平台所托起的是哈尼族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所谓保护性开发,并非简单商业化的GDP,而是整理和挖掘哈尼梯田这一物质载体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文明价值。哈尼梯田申遗成功,正是人类文明对于这一价值的确认。

这一点非常重要。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化大生产模式的照搬,即以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产业开发和经营。通过招商引资,由公司进行项目开发,并由投资方经营,所产生的商业利润(经济利益)自然也进了投资方的腰包。这种方式的开发,对于有些项目也许是可行的,而且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是对于少数民族文化项目的开发,也许应该考虑变社会化大生产为生产的社会化。

以哈尼梯田为对象,是农耕文明的典范,但是就其经济状况看,均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甚至是国家级贫困县,这就要求我们在项目开发的时候必须以老百姓为目标,考虑地方经济的总体发展。特别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首先要确立起扶贫意识。哈尼梯田所覆盖的地区(元阳、红河、绿春、金平),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也较差。申遗成功,让他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表现出了强烈的渴望。省委省政府要充分利用申遗成功的契机,给予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促进其实现跨越式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GDP,而是老百姓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文化项目,不与民争利,那些文化的创造者们,应该也必须是文化所产生经济利益的实际获得者,只有这样,文化才能成为他们的生存之本,实现文化的传承,并最终达到对于文化的保护。反之,外部资本的进入,是以利益为目标,文化的创造者们成了文化的旁观者,甚至为非文化人所替代,而导致文化标本化,成了“博物馆”中的展品和藏品,使文化死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并成为文化的保护者。应该将哈尼梯田列为省重点文化标志性工程,政府直接参与和指导开发工作,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开发工作,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

作为一种总体发展思路,云南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民族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必须承担起一种文化责任,即在时尚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多生活在边疆地区,同时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必须把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作为首要目标,而在民族政策问题上,首要的就是文化态度,这是民族尊重的基础,也是民族人权的根本。即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这就要求在进行民族文化的产业开发时,必须将他们吸纳进来,将其产业化,使民族文化的产业开发,成为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并最终实现民族文化中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有效统一。

生活即文化,这命题的核心是当我们去关注某种民族文化的时候,是“体验”,而不是“观看”,这也是文化差异的最大魅力所在。按照这个标准去审视我们目前民族文化的产业发展,就会发现存在着许多问题。旅游是对文化差异的体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水是大自然的恩赐,可以观,而人文景观则是体验。可我们走过的许多地方,庄严的民族文化仪式,经过公司的包装,变成了表演仪式,体验变成了观看。丽江的四方街,古镇是物质存在,它的内涵应该是深厚的纳西文化,可是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却是,古镇上的纳西文化只是一种表演或装饰,一个有策划的商业中心,文化空间变成了商业空间,并且为外地人所占领。拥挤的人群,已经无法进行人文体验。原本古镇上的居民,享受着搬迁的喜悦,也带走了原本镇上的文化。这种现象在大理如此,西双版纳如此,楚雄如此,真是一种可怕的文化表演。

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出来,既然是一种生态文明,一旦开发出来,必然会有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涌入其中,而植被本身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如果长期超限,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它生态价值也就随之消解了。如我们熟悉的大理的蝴蝶泉,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它的环境承受力为每天300人,而实际游客却达到每天三万人,最终导致我们现在只能看到枯泉和人工蝴蝶。必须明确地意识到,祖先交到我们手上的文化遗产,是要传给一代代后人的,而生态环境本身又是十分脆弱的,产业开发是绝对不能够急功近利的,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遗产核心区的水系已经出现了问题,这是大自然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

如今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如何开发是一个非常慎重的问题。哈尼梯田有很强的物质属性,其外部存在形态能够给人以震撼。可是这种外部存在形态同样具有极强的生态性,即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对它的保护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致的。过度商业化的开发,能够促进当地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可自然生态环境也会受到相应的破坏,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在充分考虑到保护的前提下,协调好政府职能部门和市场性开发之间的关系,对项目开发做好计划性控制,以达到保护性开发的目的。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为农耕文明留在大地上的杰作,但是它的产生与形成,蕴含着哈尼族先民的大智慧,这一物质形态的背后是一个博大的文化体系。对于这一项目的开发,是一次文化体系的发掘,一旦成功,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与开发,将产生出重要的示范效应。这就要求在对遗产区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环境气候、河流水系、生物资源(含各种动植物资源)充分考察的基础上,对哈尼梯田的自然生态属性进行价值确认,即哈尼梯田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农业生态景观,是独特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和谐生态环境,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哈尼蘑菇房所形成的完美和谐的人居环境,这背后却是哈尼先民崇拜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具有原始性的同时,也对我们现展给予了历史与现实的启示,只有对此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确认哈尼先民开沟引渠及木刻分水的科学价值。

关于哈尼族文化体系的发掘整理,由于缺乏文字资料的记录,存在很大难度,这就涉及文化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化抢救。哈尼族文化虽然缺乏文字记录,却大量地存在于民间记忆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民间流传的各种传说,包括:哈尼族来源传说、哈尼梯田创始渊源的传说、稻种来源的传说、扎那阿玛教哈尼种陆稻的传说、哈赫吾星教哈尼开田种稻子的传说、扒烂稻根的诺姒姑娘的传说、天地人神的诞生的传说、天神俄玛生众神的传说、神和人的家谱来历传说、三个世界的来历传说、红河姑娘和藤条江伙子的传说、云海的传说、塔婆取种的传说、木雀舞来历的传说、哈尼蘑菇房的来源传说、哈尼族口碑文化来源及传说、哈尼族各种节日及祭祀礼仪的来源及传说:包括祭寨神(昂玛突、长街宴)、六月节(扎扎)、新米节(合什扎)、十月年(扎勒特)、祭水神、哈尼族服饰来源及传说、东观音山和西观音山的神话传说、多依树名称来源的传说、岩子脚的传说、骏马梯田的神话传说、飞马奔东的传说、天蛇南游的故事、通往天堂阶梯的传说、蟒蛇穿两河的传说、螺蛳田的传说、靛塘梯田的传说、神仙开出神田的传说、土司衙门的传说、土司白兆雄的传说、土司白日新的传说、多沙阿波的传说、多沙阿波攻打大伍寨的传说、多沙阿波攻打新街的传说、多沙阿多骑白色飞马上天的传说、猛品神石的传说、猛品喝岩头水和不喝岩头水人的传说、公鸡帽的传说、哈尼族长摆衣服饰的传说、阿吾寨村“咪嘎豪”的传说、猛品村彝族、哈尼族“昂玛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故事,此外还有一些现代的传说,如洁具南抗日游击四支队的传说、四支队妇女自救队长施氏的传说,等等。

这些传说以口承的形式大量存在于民间记忆中,而口承恰恰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作为文化抢救,需要我们去整理发掘,并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它们保存下来。

此外,围绕哈尼梯田的耕作,一些农耕仪式也是需要整理保护的,如播种庄稼(翁康赔)仪式、祭献秧田仪式、拔秧仪式、开秧门仪式、休息(苗昂纳,也称仰阿纳)仪式、祭田坝神或祭梯田增产神(等罗胡)仪式、招谷魂(康拉枯)仪式、祭谷仓神(吉脚索)仪式、祭梯田龙潭(等玛欧宗索)仪式、祭梯田入水口神(欧嘿索)仪式,等等。这些仪式同哈尼梯田有着直接的文化关系。

哈尼梯田是以族称命名的世界遗产,对它进行项目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梯田作为物质文化遗产,是哈尼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全面展示哈尼族文化的平台,一旦抽去其中的非物质文化内涵,只具有自身的物质属性,那它不过是一个人造景观而已,其自身的价值也会因此而大大地削减。

同时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那些依赖梯田千百年来形成的哈尼族自然村寨,是哈尼族文化得以延存的空间。项目的开发会带动城镇化建设,也会促进城镇化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民族文化的传承特点,即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以村寨为单位所构成的一个族群内部文化系统,这种自然村寨一旦解体,族群也随之解体,族群内部的文化传承系统被打破,文化也就随之解构。

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沿边开放,可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就产生了。在现代城镇化建设的推力下,城镇文化对民族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各沿边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文化信息的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迅速被同化,一些遗存,不过是形式而已,而不再是他们精神或者生活上的依赖。这一问题直接涉及了文化系统内部的安全。

由此,我们又回到了问题的原点,文化资源与文化责任之间的关系。很多情况下我们思考问题更多的是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似乎安全战略是一种保守的态度。但是,当我们想到资源的经济效益的时候,不得不面对文化安全的问题,特别是民族文化。许多民族问题往往是由文化问题引起,最后演变为政治问题,而民族文化中的宗教背景,又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础,并对族群产生极大的影响力。所以,这种文化责任关系到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态度,而民族文化的安全又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特别是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或者说,民族文化的开发,是文化责任态度下的开发,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利益的获取,只有保证文化创造者的利益,使他们创造的文化成为他们的生存之本,同时不打破他们的文化传承空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民族文化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类社会由不同的族群构成,每个族群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成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并共同编织成人类的文化记忆。人类也是在审视这些文化记忆的时候,寻找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足迹。在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族群的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构成元素,并以文化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当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一些文化保存了下来,一些文化消亡了,但是,绝对不能因此就简单地推理,那些消亡了的文化就没有价值,在它们的尸骸上,同样打上了人类文化深深的烙印。

在考察中我们可喜地看到,红河州委州政府在《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对照《保护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村庄居民保护管理办法》和《红河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开展了《哈尼族口传文化译注全集》(100卷)的编译工作,遗产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完善,才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有一万二千余游客前来观光,比春节多了四千,正在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3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意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在21世纪的人才培养中,应当认真地加以弘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子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新文化创造和发展之基点,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传承性,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首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的推动因素。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英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保存传统最多的国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传统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现代化教育中,应当加人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量化。而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强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体。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装当代大学生,从而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效益驰动的经济,与其它事物一样,它具有双重性: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平等观念和经济意识,但可能导致以拥有金钱、商品的多寡作为划分人们等级地位的标准和判断人们的价值尺度;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最高极限,也会导致人们“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主意识,但一些人追求无限自由。产生无政府主义;市场经济以企业甚至个人为经济运行主体,容易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劳动使相互服务意识增强,同时又使交换关系渗透到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之中。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中的负效应,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如果我们在教育大学生时赋予传统义利观以时代的内涵,则对于冰释滞存于大学生思想中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会有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除了对大学生灌输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之外,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群众精神教育。千百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民族心理积淀:社会是一集合之整体,个体总是生活于群体之中,是民族、国家之一员,如果整体利益受侵害,则个体利益也难以保障,因此,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传统文化中这种社会成员服从群体、群体服从国家的集体精神,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引发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继承、发扬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群体精神,通过分析与取舍,将群体精神注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点是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要看是否符合公正、公平和诚实原则。

二、寻找和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规范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

“天下为公”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集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杜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大学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崇尚绝对自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潜意识不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大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时,应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定要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上升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二)发扬仁爱精神,加强热爱人民、尊师爱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时的“爱亲”扩展为“爱人”,由家族之爱推广为天下之爱,不但体现了由亲而疏的爱的变化而且包含着“泛爱众”的质的升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保民、爱人、尊亲、团结、互助、谦虚、同情等,仍为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现在一提“现代化”,人们往往就与竞争、紧张、高科技、高消费相联系,很少与“人情”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今天受益于现代文明,同时也受害于现代文明:一方面知识激增,科技发达;另一方面人口失控、战争不断;科技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现代化之进程,但同时却加深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经济的突飞猛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俗化了精神领域,淡化了人情关系。上述不良影响反映在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所以,我们应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

(三)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家庭观念教育。家庭是在原始社会氏族解体过程中产生,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仍存在和发展着的社会最基层组织。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家庭既是社会基本的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婚姻的生活单位,它兼顾赔老扶幼、教育子女等众多的社会职能,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齐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西方不良文化观念也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大学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目前,有部分大学生对父母口出狂言,视为“保姆”,当作“包袱”,因此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不仅能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四)主张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间题上主张“懊言力行”。“慎言力行”这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品格对今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可贵的。年轻人富于理想,热情浪漫,年纪轻,阅历浅,往往誓言多于行动,好高,远,脱离实际。因此,教育大学生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对他们将来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类一切传统文化成果

传统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继续前进的基础,又是一个可以阻止人们前进的包袱。因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就必须强调对一切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选择,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抛弃其保守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糟粕,吸取其为时代需要的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学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和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只有从具体的小事人手,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尽量避免呆板、说教式的方式,避免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少数民族节日 传播 意义

少数民族的节日传播我们大体上可以知道,就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和传播。著名传播学者李彬认为,所谓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一般是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传播,所以又称面对面传播,人对人传播。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来分析少数民族节日所带来的一些文化意义。

一.泼水节

说到泼水节,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幕场景,就是人们穿着傣族的服装,欢声笑语的互相泼着水。傣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一提到傣族,人们就会自然地想到泼水节。泼水节实际上就是傣族的新年,它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最富魅力的民族节庆活动之一。傣族的新年在傣历六月,时间大体相当于公历四月。在这个辞旧迎新的节日里,傣族人民举行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庆祝,其中人们相互泼水祝福是一项最富民族特色的活动。因此,“傣历新年常被称为泼水节”。

1. 泼水节的来源

傣族泼水节一般要过3-4天,第一天是除夕,中间的1-2天是“空日”,最后一天是元旦。除夕这天,澜沧江边的傣族村寨,成千上万的傣族群众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澜沧江边,观看赛龙船。在除夕和元旦之间的“空日”里,傣族群众更是身着盛装,在村头树下翩翩起舞,男女青年则到广场上兴致勃勃地玩“丢包”的游戏,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元旦那天,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天刚亮人们就抬着供品到佛寺,每一户人家都在佛寺旁用沙子堆成四五尺高的沙塔,在上面插上鲜花和彩纸,并在沙塔旁聆听佛爷诵经。“人们尽情地泼水,互致祝福,共同祈求疾病不生,四季平安”。

关于泼水节的起源,傣族民间有着很多不同的传说。其中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在傣族人民生活的地方,有一个凶恶的魔王,他到处烧杀抢掠,人们对他恨之入骨。他抢了七个傣族姑娘作妻子,第七个妻子善良勇敢,决心要杀死魔王。在探知了国王的保身秘密后,她和六姐妹一起,在魔王熟睡之际,用魔王的头发拴住他的脖子,勒下了魔王的头。但魔王的头在地上滚到哪里,哪里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姑娘们情急智生,她们把魔王的头抱起来,火就熄灭了。就这样,七个姑娘轮流抱着魔王的头,每人抱一年,一年一换,从此傣族人们才有了幸福的生活。为怀念这七位姐妹,傣族人民每年泼水,意为她们洗去身上的血迹,祝她们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所以每年都要泼一次水,世代相传,一直沿袭到现在。

2. 泼水节的文化意义

傣族群众认为水是吉祥之物,它能洗去烦恼、带走疾病灾祸、为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在浴佛时,人们不仅把放了香水的水洒向缅寺的佛像,同时,还用小杯子从盛水的桶里舀水出来,每一杯水都先举过头顶,然后洒向缅寺里面及外走廊的每根柱子上。这是傣族村寨里每个人都必须亲自去做的,因为傣族群众相信:只有这样,吉祥的水才能把过去一年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愉快和不顺利的事全部带走,为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带来吉祥如意。尽管当代泼水的形式已有所改变:从前泼水仅用青树枝点洒以示祝福,今天已发展到用盆或桶装满了水来泼;从前人们泼的是河边或沟边的水,而今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但无论泼水的形式有何种改变, 泼水节的象征意义也没变,那就是:水是吉祥之物,水能冲走疾病灾难带来健康幸福。

二.火把节

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传统火把节历史悠久。它具有彝族火崇拜的文化意蕴,反映了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彝族火把节时间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几天。

1. 火把节的起源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有不同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点:一则是认为火把节习俗起源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秋浦《火与火把节》);二则认为火把节实为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小年节(杨和森:《楚雄彝族概况》),而十月年则是大年节;三则认为火把节与彝族星月历有关,是通过所观测到的星相的变化而定的过年日(李世忠、孟之仁,《彝族星回节源流考》)。实际上,这三种看法的本质都强调了火崇拜的因素及其与年节的关系,都不约而同地说明了火把节是通过火崇拜的一系列仪式活动来祭岁、除秽、祈年的。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有缘由的,楚雄彝族火把节也不例外,据说他是由一个故事引发的,那是一个美丽感人的爱情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楚雄州大姚县赵家店红山脚下彝族寨子有个聪明美丽贤惠善良的姑娘诺娜和英俊勇敢的彝族小伙阿查倾心相爱。可一个叫魔哈的阴险狠毒的山官头人一心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诺娜为妾。在魔哈的下,英勇的阿查以弱胜强,以精湛的技艺战胜了险恶的魔哈老爷,魔哈恼羞成怒,便用巫术轰裂了土猪梁子,阿查不幸堕落深渊。后经众乡亲搭救才脱险。在阿查遇难的时候,诺娜为免遭贱踏,便越悬崖绝壁,离家逃走,寻找阿查,终因气力耗尽累死在红山悬崖之下,诺娜的身影永远显映在悬崖上,故有“白人崖”之称。阿查得知这一消息后,痛不欲生,找遍了丛山峻岭,最后才发现诺娜留在红崖上的白色身影。他想跳崖与诺娜同归。众乡亲前往劝阻,从崖边拉回了阿查,并和他一起商量复仇的办法。次日(六月二十五日),阿查和四山八里的乡亲们高举着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焚烧了魔哈宫殿,烧死了魔哈,为诺娜报了仇,为众乡亲解了恨。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六月二十五日这天下午,彝族村寨的人们都要点燃松明火把,用这熊熊燃烧的火把去照耀四壁,烧死蚊虫,驱邪除恶,以示吉祥幸福、清洁平安。巡游之后,将火把插在田头地角,村前开阔地带,男女青年就围着火把跳起欢快的“左脚”,老人们围坐火塘,打开醇香的白酒,互相敬酒,互祝吉祥。这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2.火把节的功能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祭神祭天、祈年丰收、送邪恶为主要风俗内容。在彝区的各家各户门前都竖一个火把,当夜幕降临时,全村男女老少便端着自己准备的瓜果、酿制的米酒汇集广场,点燃火把,并用松香粉扑撒火把,顿时光焰冲天。

彝族火把节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他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经济功能。在以民族文化为内涵,旅游业为依托的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火把节在楚雄以文化资源形态,积极进入旅游业市场。

通过上面两个节日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火把节和泼水节这些民族节日,具有很多文化意义,泼水节能洗去烦恼、带走疾病灾祸、为人们带来吉祥幸福。火把节能够促进教育、经济的发展,还能很好的促进旅游事业,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艺术设计;融合

0前言

艺术设计是一门较为边缘化的学科,也是现代艺术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学科集中了其他很多学科的各种文化、通过在艺术品造型、颜色等方面的表现出其中蕴含的韵味以及文化精神等,同时也将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社会中的经济、科学技术、不同的等,发挥出其服务大众的功能。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承文化,将这种文化同现代艺术设计相融合,使得设计可以汲取文化的营养进而形成更有竞争力的设计风格。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艺术设计起步时间相对滞后,在艺术设计教育体制当中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往往采用西方的教学手段,致使艺术设计的年轻一代工作者受到较为严重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加之艺术设计工作者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了解较少,最终使得艺术设计工作者在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缺乏创新的意识,其艺术创作的过程仅仅在于对其他艺术作品的模仿,没有自身的艺术设计风格,而且模仿的过程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对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精神却没有深层次的掌握,从而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没有自身的文化风格,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含量微乎其微。无论是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如果在其艺术作品中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不存在,那么该艺术设计就几乎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仅无法与世界文化进行充分的交流,更将走向消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5000多年的文化底蕴,因此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应该建立在中国的民族文化之上,以设计出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品。我国的每一位艺术设计工作人员,都应深刻学习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掌握先进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将特色文化同艺术设计加以融合,充分表达出中国风土人情,设计出可以有中国元素的艺术作品。

1中国民族文融艺术设计的研究

1.1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特征,例如传承特征、宗教特征以及交融特征。而正是由于中国民族文化存在这些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其对艺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性。现针对这些方面的特征中的三项进行详述。

第一,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特征。中国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人口最多的汉族,在古代被称作为华夏族,是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形成的,经过夏朝等朝代的变迁,最终定居于中原地区。再历经时代的沉淀,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作为中国的艺术作品,只有通过在艺术作品的形式以及意义上展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才能在国际艺术设计工作中获得胜利。目前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对国外的设计理念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模仿现象,但是国外的艺术设计所体现出的文化是在当地的环境中,通过长期时间的沉淀逐步形成的,因此国内的艺术设计工作者在模仿的过程中仅可能局限在表面形式,而对其深层的品质却无法掌握。所以国内的艺术设计工作者要全面继承民族文化,并将其融入艺术设计之中。第二,中国民族文化的宗教特征。中国幅员辽阔,各个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信仰,加之佛教、儒家学派等,使得国内种类繁多,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不应该单纯的包括现今社会中流行的主流文化,也不应跟随国际的设计模式,而是应该将国内的宗教文化相融合。第三,艺术设计并不单单是独立存在的学科,其集合了外观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容。我国民族文化在历史上发生过四次大融合,而民族文化所经历的大融合不但在国内民族形成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使得民族文化得到了显著的丰富。因此作为一名艺术设计的工作者,需要认真的对民族文化进行充分的学习,掌握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设计过程中融合进设计理念之中。

1.2中国民族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中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艺术设计领域中精神语言的丰富程度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程度。艺术设计中精神语言的实质是艺术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艺术作品中的精神语言是其文化品质的体现,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与其他国家艺术品之间最大的区别所在。在艺术设计诞生之时,精神语言并不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之一,精神语言是在艺术设计后期的发展过程中慢慢融合进去的,并且其往往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通过将艺术设计中使用到的精神语言加以丰富是提升艺术设计品质的重要方法。作为艺术设计的工作者,其艺术作品的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视觉形式展现的。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艺术设计工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该过程中的技术运用以及艺术品的外在形式,而经常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精神语言忽略。只有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才能将中国的艺术品推向世界前列。因此艺术设计工作者应该对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充分的学习,对国内的各个民族的历史起源、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的风俗进行清楚的了解。

艺术设计领域通常包含着社会中多个领域,通常将划分成对环境的艺术设计领域、对产品的艺术设计领域以及对视觉方面的艺术设计领域三个方面。其一,对环境方面的艺术设计主要是针对人们生活空间展开的设计工作。主要分为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装修、城市规划等方向;其二,对产品的艺术设计领域,其实质是对人类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所使用的产品进行相关的艺术设计,其中包括生产生活当中人类所使用的工具、服装等物品;其三,对视觉传达的艺术设计领域,其实质是对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思想以及相互之间传播的信息等进行相关的艺术设计,其中包括广告的艺术设计、动画产业等。虽然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实现了多样化发展,但是这些表现形式的本质是通过艺术品的造型等可以用肉眼进行观看的物质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而艺术设计的该特点使得艺术设计的过程需要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挑选素材,用以实现艺术品表现形式多样化发展的稳步进行。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之间其建筑风格、语言形式、文字样式、服装的款式、节日的设定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为艺术设计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艺术设计提供源动力,并为艺术设计实现多样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艺术设计领域将中国结等具有浓厚民族风韵的表现形式融入到艺术设计之中,并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

1.3少数民族的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我国具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虽然少数民族的人数相对较少,但是其在服装样式、音乐风格、舞蹈形式、建筑类型等方面与汉族有着明显的差异。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这些差异能为艺术设计提供完全不同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少数民族人数较少,其文化传播速度相对较慢,目前尚有许多优秀的文化等待人们的发现,尤其是针对艺术设计工作者而言。现在就以少数民族中的服饰文化为例,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个数相对较多,每个少数民族之中往往会有不同的分支,因此同一个少数

民族之中其服饰文化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加之少数民族总数较多,因此少数民族总体的服饰文化就显得极为丰富,从这些丰富的文化中可以获得数量较多的文化符号,而这些文化符号,对服装设计领域乃至整个艺术设计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对艺术设计理论体系的完善也有着突出作用。近些年来,艺术设计领域对其艺术创作中所包含的本地文化关注程度日益升高。然而中国艺术领域中民族文化部分受到了来自外部环境的巨大冲击,尤其是受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的少数民族文化,导致中国民族文化中相当数量的精华常常被艺术设计工作者所忽视,甚至部分文化面临失传的境地。但是现今的艺术设计工作者对民族文化,尤其是对少数民族中的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的文化数量与日俱增,这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弘扬,也是对艺术设计理论体系的一种完善。

2中国民族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随着目前全球化的逐步形成,来自于外部环境中的文化对民族自身的文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也全面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艺术设计领域。在如此复杂的形式下,如何进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艺术设计的发展,是摆在艺术设计领域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中国民族文化的标识上具有形式丰富且相对较为具体的文化符号,这也是一种建立在实物之上的设计语言。该类语言是在特定时间之内民族文化特点的存在形式。例如中国的长城等著名建筑,经过漫长时间的沉淀,俨然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国人们审美的思想意识,从而成为中国人民对审美意识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在经历一些组合改变,并加盖时代的烙印,更加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中的精华。第二,中国民族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化精神上。中国人民具有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具有良好的生活态度,追求和平和美好生活,而这些民族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在现代化的艺术设计中也有充分的体现。例如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上,其标志性的图案――祥云,就对全中国人民对世界的良好祝愿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祥云图案镶嵌在火炬上,并在全世界进行传递,使得世界人们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艺术设计工作者要对中国民族文化进行充分的学习,培养自身良好的民族文化素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风格,将中国的民族文化进行完美的融合,将中国的艺术设计工作以及艺术品在国际中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去。

参考文献:

[1] 袁建芳.论中国传统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2010,29(25):6768.

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6

对于文化遗产而言,首要的工作当然是保护和抢救。但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种源,更需要培育和生长。保护意味着对种源的保存,而文化传统不能只成为书卷,或者是博物馆式的储存物。它需要传承,需要播种,需要用人民和社会的土地滋养和生长,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遗产焕发出应有的活力,而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成分,它也是世界文化知识的结晶,需要通过学习才能了解和受益。教育是国家发展之本,传统文化建设也同样需要以教育为基础。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只有通过教育的手段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我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来实施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

第一、 从幼儿园教育做起

早期的文化灌输,对一个人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奠定社会的心理基础。国家幼儿教育中很少涉及传统文化,建议从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出发,设计一套有关传统文化的幼教课程,向幼小的心灵传播民族文化的美感。

第二、重视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小学阶段是知识框架建构的重要阶段,也是早期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而在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缺少系统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以音乐教育为例,我国基础教育的音乐课程,多年来一直沿用着西方系统,对于真正具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传统音乐文化却很少关注。建议: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教育内容,合理开发和构建课程设置,有效增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意识。

第三、建立高等教育民族文化遗产通识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阶段是人生观建立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大学作为知识承传与创新基地,同样要发挥优势成为传承文化遗产的最佳阵营。针对民族文化传承、创造发展主体的青年学生,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民族文化遗产通识教育体系,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唤起青年群体对自身文化自信心与文化判断力的思考,培养学生对原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基因的认读。

第四、建立终身教育,弥补历史遗憾

在贯穿一生的教育中,不仅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包括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对个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养更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可通过定期举办文化遗产展览,建立非物质文化博物馆等措施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构建面向未来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