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栽培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民的栽培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民的栽培技术

农民的栽培技术范文1

关键词:玉米;地膜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68

1 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现状

1.1 技术推广方式、资金等方面因素

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在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过程中,对于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基层宣传和教育工作不到位,无法形成良好的玉米地膜技术推广氛围,甚至会直接影响到玉米地膜技术推广进度。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广这一技术的过程没有及时制定合理的推广应用计划,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导致农民应用这一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基层单位缺乏必要的玉米地膜栽培技术推广教育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农民的技术指导力度不够,这也是影响玉米地膜技术推广和应用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1.2 农民应用新技术方面因素

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我国农村大部分的农民技术应用素质不高,对于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比如技术应用地域选择不合理,所需肥料用量不能合理控制好,或对玉米种植的后期管理不能按照合理要求导致种植土壤供养不足,很容易造成玉米出现根部老化的情况,所以正是由于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科学管理意识不高,导致玉米栽培技术应用和推广效能不能正常发挥。

1.3 基层农业服务部门指导方面因素

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基层农业服务单位的组织助调指导能力也是影响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而言,当前玉米栽培技术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基层农业服务部门的参与程度不高,不能正常发挥农业服务部门在引导和推动技术过程中的作用,同事基层农业服务组织的协调能力不强,没有结合具体条件来有效构建完善合理的玉米地膜栽培技术推广平台,难以扩大对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宣传力度,甚至有些基层农业服务单位在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不能合理把握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存在强制性推广这一技术的情况,进而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2 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议措施

2.1 加强对技术推广方式创新和资金支持

为了更好的促进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不断强化技术推广方式的创新,发挥政府农业部门的综合协调水平,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要积极做好对于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科技下乡宣传活动,采取科学合理的宣传方式让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优势完整展现给广大农户,才能让农户自愿接受这一新型栽培技术,进而从科学角度来为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要从政府资金支持的角度来加大对地膜栽培技术的政策扶持和补贴,制定合理的技术推广计划,确保农户在应用这一技术后可以获得政府相应补贴,进而激发农户应用这一技术的积极性,进而切实的做好技术推广工作。

2.2 提高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首先要从农民的思维观念层面来进行合理调整,从观念角度让农户树立起新的种植理念,这是推广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只有形成新的种植理念,才能接受这一新技术,所以这也是玉米地膜栽培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引导农户积极了解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优势和具体操作环节,以实现农民技术应用素质的有效提升,另外要注意让农户能够深刻理解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应用细节,强化对这一技术的科学管理,技术推广人员要加强与农户之间的交流,进而更好引导农户应用玉米地膜栽培技术。

2.3 发挥基层农业服务组织的作用

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属于一种全新的栽培方式,由于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农民群众难免会心存怀疑,进而参与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发挥基层农业服务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新技术推广应用过程,具体而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开展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巡讲会,营造良好的技术推广氛围,同时要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强化技术推广试验地的科学管理,通过实际产量来提升技术推广效果,另外要将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与基层农业服务组织干部的工作绩效相挂钩,进而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地膜栽培技术的推广。

3 结语

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对于玉米栽培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促进玉米增收等优势故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但是在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结合具体现在,加强对推广和应用方式方法创新,引导农民群众转变种植观念,才能更好的促进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农民的栽培技术范文2

关键词: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8-48-2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常规水稻栽植相比,亩产增幅在10%以上,增产的潜力巨大。从栽植到管理还能节约成本,可以为农民增产增收。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一项亟待推广应用的水稻栽植技术。

1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优势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可以使水稻植株的分蘖增多,增加有效穗,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增产增收。

1.1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内容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就是:培育壮秧、小苗移栽、单株稀植、定量控苗、浅湿灌溉、控氮增钾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幼苗的培育之初,就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良种子以保证培育出健壮的幼苗;小苗移栽能够提高成活率,并且能够促进秧苗提前分蘖;单株稀植可以为秧苗的分蘖提供足够的空间;定量控苗可以降低成本;浅湿灌溉有利于防止杂草丛生;综合防治病虫草为水稻的高产奠定了基础。

1.2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优点

1.2.1 分蘖数多,潜力巨大 所谓高产水稻,就是早期秧苗分蘖多,收获时穗多、穗大、粒大。小苗移栽能够促进秧苗较早较快的分蘖,管理得当,秧苗可以像灌木丛一样生长。如果土壤疏松,透气性好,肥力适当,每株秧苗的分蘖可达80以上,最后的成穗也可达70多个。所以水稻的高产技术运用可以挖掘出秧苗的巨大潜力。

1.2.2 生长旺盛,病虫害轻 单株稀植,地下根系生长空间大,秧苗的生长态势旺盛,增强了抗病能力,能够有效抵抗分蘖期的纹枯病和稻瘟病。采用浅湿灌溉,还可以有效防治杂草的生长,可以避免杂草与秧苗争肥夺水的现象。

1.2.3 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采用小苗移栽,减短育苗周期,降低育苗成本;单株稀植,减少秧苗的用量,也可以节约人力,同时秧苗生长旺盛,提高了抗病能力。能抗病就能节约农药,改善稻米的质量;浅湿灌溉减少灌溉的次数,多靠自然降水调节,有利于节约水源。所以,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不但能提高经济效益,还有利于向无公害稻米发展,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2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2.1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理论依据

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一项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2001年把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介绍到了中国。其理论依据就是“小苗早栽,超稀植为核心”。早栽可以早分蘖,促生长;超稀植有利于根系的发达,根健苗壮,当然就可以增产。经过试验比对表明,运用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亩产增幅在10%以上。

2.2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研究成果

经过试验比对,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应用于水稻种植户,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的核心技术归纳为“小苗移栽、单株稀植、浅湿灌溉、增施基肥以及病虫草的综合防治”。下面将具体阐述本项研究成果。

2.2.1 小苗移栽 小苗移栽不但能够提高成活率还可以实现秧苗的低节位分蘖,充分发挥秧苗的分蘖优势。低节位分蘖容易形成大穗,为水稻高产打下基础。水稻强化栽培的移栽时间最好是秧龄在12~16天为宜。秧苗从2叶起就可以移栽,根据实验比对得出,4叶时移栽,产量最高,之后随着叶龄的增加,产量在不断下降。当然秧苗的移栽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如果天气晴热温暖,则应该尽量早栽;如果气温较低,秧苗的生长较慢,不利于早发分蘖,则可以适当延长移栽时间。

因为秧苗较小,移栽时尽量带土,减少对秧苗的伤害。移栽时还需注意不能栽植过深,免得影响低节位的分蘖。

2.2.2 单株稀植 稀植可以保证单株肥力的供给,以促进个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根系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发展。实验表明,随着单位面积栽植密度的减少,单株水稻的分蘖能力明显加强,还可以延长分蘖期。

通过实验高产水稻强化栽培的栽植密度为25cm×25cm,每亩1.07万丛(每丛一株)。当然栽植的密度还要根据品种和叶龄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杂交籼稻分蘖能力强,穗形较大,栽植的密度在0.8~1.1万丛为宜;杂交粳稻分蘖能力较弱,穗形也较小,栽植的密度应相应提高,在1.0~1.2万丛为宜。叶龄越小,栽植后的分蘖能力越强,应适当稀植;叶龄越大,栽植时就要适当密植。栽植时要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以合理为标准。

2.2.3 浅湿灌溉 浅湿灌溉有利于保持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浅湿灌溉的要求是尽量选择平整的田面栽植,方便排灌,便于农事操作。

移栽前一天排除田里的水,实行无水层栽植。秧苗栽植后如果是烈日炎炎,则要灌深为1厘米的水层护苗。在分蘖期,保持田间湿润,以促进根系生长,有利于有效分蘖。抽穗时要灌溉浅水养穗,此时还要根据秧苗的长势可以并施水肥。稻穗灌浆到成熟期,主要依靠自然降水调节,遇到特殊干旱天气,可以补浇水。

2.2.4 增施穗肥 施肥时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基肥要选择腐熟的有机肥,多施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秧苗根系的生长。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还可以促进土壤生物的活动,如蚯蚓的活动,可以增强土壤转化养分的能力。有机肥的肥效期比较长,施足基肥,分蘖期都不用补肥。

根据秧苗的分蘖和生长的情况巧补穗肥。这对后期的粒重和产量的影响都比较大。水稻从抽穗到成熟,所需的钾肥比较多,几乎占全生长期的四分之一,所以有穗期“控氮增钾”的说法。正常生长状态的稻田,每亩补施5~8公斤的硫酸钾,即可保证穗期的肥效。当然,穗肥的使用还要根据品种、气候、土壤以及秧苗的生长状况合理施肥,以提高结实率。

2.2.5 病虫草综合防治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培养出的秧苗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单株稀植有利于秧苗根系的发达,秧苗生长迅速,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强化栽培技术要求耘田除草。有试验表明耘田一次,每平方米的杂草为23株,而耘田两次以后,每平方米的杂草就降至8株,再配上化学除草剂,杂草即可清除。

强化栽培技术施行浅湿灌溉,可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有效防止秧苗生长期的稻瘟病和纹枯病。对于稻飞虱、卷叶螟、稻苞虫等虫害要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补”的原则,及时有效的防止虫害的发生。

3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应用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转化养料的能力,以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我站利用多种手段对本技术进行推广应用,让更多的农民接受高产水稻的强化栽培技术,以满足增产增收的需要。

3.1 做好宣传,广造舆论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推广首先要让农民了解强化栽培的效果。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信息不够灵通,思想保守,接受新生事物比较慢。而且习惯了传统的耕作经验,对于水稻的强化栽培技术不够信任,不敢拿一季的作物作为“试验品”。这就需要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各种渠道给农民做好宣传。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都是宣传的渠道,当然农民由不信任到信任是需要过程的,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可以在人员比较集中的集市上,给农民讲解强化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取得的成果。可以把常规种植的产量和利用强化栽培技术种植的产量做对比,让农民从看得见的数据中找到信任并接受的点,激发其学习新技术的热情。

3.2 做好指导,培训到位

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应该利用农闲时间,以村为单位办好培训班,让农民从理论上先接受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农民一旦开始接受种植水稻的新技术,技术人员就应该有问必答。尤其是对操作要求要细致指导,像小苗移栽、浅湿灌溉这些与传统种植不同的地方更要反复讲解。

水稻的种植季节,技术人员应该包村蹲点,深入田间地头,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的防治等环节,都要亲自为农民做细致指导。以保证高产水稻强化技术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4 结语

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能够因地制宜,积极组织试验,并推广应用。各乡镇基层农业推广站的技术人员,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使之能够熟练地掌握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并用于生产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郭翔.水稻强化栽培适宜秧龄及旱育秧临界移栽秧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袁隆平.水稻强化栽培体系[J].杂交水稻,2001年04期.

[3] 李旭毅.水稻强化栽培相关技术的比较及多目标模糊优选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农民的栽培技术范文3

关键词:玉米;垄侧;减免耕;保墒;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105-1

玉米是吉林省的重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产量占粮食作物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吉林省的玉米每年给农民带来几十亿的收入。玉米不仅给吉林省农民带来滚滚财源,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玉米作为常规作物,其种植方法很多,包括小垄单行种植法、大垄双行种植法、地膜覆盖种植法、玉米大豆间种法等。吉林省东部主要以坡耕地为主,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遇到春旱严重年份,由于土壤墒情不好,坡耕地玉米保苗率仅在85%左右,严重缺苗地块保苗率仅为60%左右,每年都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最近几年,吉林省东部的蛟河市,推广了一种新的玉米种植方法,玉米垄侧减免耕保墒栽培技术,效果较好。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坡耕地,种植方法简单,省工省时,增产潜力大,农民愿意接受。蛟河市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全市就推广了三万五千多公顷,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推广势头乐观。

玉米垄侧减免耕保墒栽培技术起源于山坡地流行于懒汉间,有人管它叫懒汉种地法,农民称之为“抠帮子”。玉米垄侧栽培之所以推广快、农民愿意接受。

玉米垄侧减免耕保墒栽培技术,也是一组配套栽培技术,只是要突出垄侧免耕环节,把垄侧免耕环节做好了,配合其他栽培技术,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玉米垄侧减免耕保墒栽培技术,其技术要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玉米田不进行机械灭茬和深翻

玉米垄侧栽培不用进行翻地和机械灭茬,不管前茬是玉米还是大豆,在上年栽培垄的基础上,利用半条垄进行耕作,耕作环节简化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费用减少了。

2 施肥、起垄、播种方法

玉米垄侧栽培施肥、起垄、播种方式有两种:一是人工等距点播,如果平地地块(垄距较窄的)在第一年用这种栽培方式了,第二年可在原先垄沟靠近另一条垄侧的地方先趟一犁,深施化肥,然后在垄侧深穿一犁起垄,再用播种器人工精量播种同时把口肥一同施入,覆土后脚踏再镇压以保墒情。如果地块是坡地或是垄距相对较宽的可先把底肥施入垄沟,然后再直接在垄侧深穿一犁起垄,用播种器播种、覆土。二是跟犁种,把底肥施入老垄沟,在垄侧穿一犁破茬后跟犁种,并施入口肥,最后在同一垄侧深穿一犁,掏墒覆土,单磙镇压。

玉米垄侧栽培施肥标准:根据蛟河市测土配方施肥化验数据,公顷产量9,000-10,000公斤,每公顷推荐施肥量是纯氮130-140公斤、五氧化二磷60-65公斤、氧化钾75-80公斤。氮肥用量的三分之二、钾肥和磷肥用量的全部做底肥施入老垄沟。

3 化学除草

玉米垄侧栽培播种后进行苗带化学药剂封闭除草,每公顷用乙草胺2,500克加阿特拉津悬浮液4,000克,对水600千克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喷药时喷雾器要带上防护罩,避免药液喷到玉米植株上,造成不必要的药害,影响玉米生长。

4 田间管理

追肥:六月中下旬,玉米拔节期追施拔节肥,施肥量为全年氮肥用量的三分之一,施肥方法是在玉米根际5厘米左右处刨坑、追肥、覆土,或用施肥器追肥。

5 病虫害防治

要搞好农作物的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发生趋势。玉米的病虫害比较多,但不是每年所有的病虫害都发生,每年只是某种病虫害或轻或重发生,这就要求农业科技工作者搞好预测调查,及时发出防治警报。最近几年玉米茎腐病时有发生,对玉米的生长影响比较大,这种病是一种细菌侵染病害,防治上可选用硫酸链霉素等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进行防治。总之,玉米病虫害要做好预测预报,及时发现及早防治,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保护粮食生产安全。

6 玉米化控处理

为了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促进玉米成熟,增加玉米产量,生产上往往采用使用化学药剂对玉米植株进行处理,这就是玉米化控处理。

农民的栽培技术范文4

【关键词】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研究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trengthen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 rice, discussing research and use from many aspects. 

[Key words] rice; strengthen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tudy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一项能够使水稻增产,同时降低成本的技术。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农民们也逐渐发现,对种子进行精心培育,施用高级化肥或使用新型杀虫剂或除草剂都不能得到增产的保证,反而会使成本升高。其实只要换个简单的栽培方法即可以达到他们的目的。所以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栽培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这样才能造福更多的人。 

1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概况 

1.1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来源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个教授在马达加斯加提出的一种新的栽培方法。在1961年,他来到非洲马达加斯加,希望拯救这个贫穷的村庄。他通过观察农民们栽种水稻的方法,同时自己也不断进行实验。在二十年以后。他终于发明了这造福人类的技术。即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在幼苗刚开始栽培时,要选用抗病能力强的种子。从而能够保证培育出健壮的幼苗。小苗移栽更容易存活同时也能促进稻苗提前分蘖。对稻苗进行稀植,可以使分蘖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秧苗可以像灌木丛那样生长旺盛。最终能够收获既大有多的穗,因此水稻强化技术可以挖掘水稻的巨大潜力[1]。 

1.2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优势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能够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它通过采用小苗移植来降低成本;通过单本稀植使得所用的种子大大减少以及减少了人们的劳动力。而湿润灌溉能起到节约水源,保护环境的作用。通过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得到的植株抗病虫能力强,强壮挺直,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为人类一共绿色食物。同时减少灌溉时所用的水以及施加有机肥促使土壤的含氧量增加,稻田的通透性增强,微生物的活动能力也随之增强,使得水稻茁壮成长。由此可见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既能够使农民增产增收,也能减少成本,提升大米的质量,促进绿色无公害产品的生产,有益于人们的健康[2]。 

2 如何更好的运用水稻强化栽培技术 

2.1 筛选优良品种,进行小苗移栽 

提前选出优良品种,可以使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更易成功,使得增产效果大大提高。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重穗型的品种效果最为明显。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点。所以将两优培九、协优9308、中浙优1号、丰两优1号、D优527、D优68、川香优2号、甬优6号等重穗型杂交水稻组合,作为目前应用强化栽培技术的主要品种。选好品种后,进而通过旱地育秧,使得秧苗更强壮。短龄秧移栽可以使水稻分蘖更早更快地生长出来。但必须尽早地整理田地,提高田地的平整度以及质量。在秧苗出现3 ~ 4个叶子时对其移栽。 

2.2 合理灌溉施肥 

水稻强化栽培与传统栽培相比,强化栽培后的田块,分蘖前进行干湿交潜灌溉,促进水稻更早的长出根,更快的分蘖。在分蘖后期,实行“够苗晒田”,及时进行灌溉可以使完好的穗的数量增多。搁田时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不同处理的处理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提早搁田、合理稀植、减少施氮肥等措施可以促进水稻成穗,在生产中,对于分蘖力强的品种,不能采用以往所使用的通过排水来控制分蘖的方法,而应该改用肥水双控的方法来促进水稻成穗。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同时也应该根据稻株需水规律,稻田土质、当地地形、施肥情况、灌溉方式、水源保证等对强化栽培的田地提供合理的浇灌方案。 

3 结语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打破了在中国的大栽培密度的传统习惯。这项技术在中国适应性强,增产效果好,改善了田间的通风效果,降低了发病率,增加了水稻植株的光合作用,提升了根系活力,加快了营养物质的运输,提高了稻谷的产量,降低了垩白粒率,并且能很大地解放劳动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希望各地农业技术推广站能够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农民朋友也应熟练掌握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对其进行推广应用。 

农民的栽培技术范文5

一、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现状

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是指对水稻生产全过程中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生态环保型生产技术的统称。目前推广面积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有抛秧、免耕抛秧、直播、再生稻等轻型栽培技术。

(一)抛秧。水稻抛秧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示范推广成功。由于解决了农民插秧难的问题,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力,节本增收,因此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和各级领导的重视,推广应用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水稻栽培的重要方式。2003年在25个省(区、市)的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1亿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7%。今年预计推广面积可达到1.2亿亩。特别是广东、广西,推广面积达到 2 000万亩以上,约占两省水稻种植面积的40%。据统计,1988―2008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7亿多亩,省工26亿个,增产稻谷150亿千克,节省秧田5 000万亩。

(二)免耕抛秧。1996年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试验成功。1998年开始在广西等地试验示范,2002年广东、广西、四川、江西、湖北等省推广180多万亩,2003年全国推广560多万亩,2008年推广面积2 000多万亩。广西是免耕抛秧技术发展最快的省份,1998年开始试验示范,到2008年全区示范推广面积达到516万亩,预计今年面积可达到600多万亩。

(三)直播。由于不用育秧和移栽,省工省力,经济效益比较高,直播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2008年全国推广面积约 3 000万亩。预计今年推广面积可达3 500万亩。

(四)再生稻。2003年有12个省(市、区)推广应用,推广面积约700万亩,2008年预计全国推广面积达到2 000万亩。

二、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在创新中不断完善

一是栽培形式不断创新。经过不断发展,抛秧技术从常规翻耕抛秧发展到免耕抛秧;直播稻栽培技术,由整地平插发展到麦田套直播水稻和免耕直播水稻,栽培技术十分简化。

二是配套技术不断创新。轻型栽培技术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逐步解决,如免耕抛秧、免耕直播水稻前茬稻田的再生蘖、落粒谷、杂草的防除技术,通过采用化学除草剂防治基本成功,采用种衣剂也解决了直播水稻成苗率低的问题。

三是铺助措施不断创新。解决免耕存在的土壤板结问题研究成功。广西采用秸秆覆盖还田等措施,既解决了土壤板结问题,又使秸秆自然还田,培肥地力。

四是生产安全技术不断创新。过去防治病虫害大量施用化学农药,现在采用稻鸭共育、频振式诱虫灯,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解决了农药污染的问题,保护了生态安全。

在目前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认识不足。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精耕细作栽培方法,对免耕栽培、直播水稻认为是“懒汉种田”,同时了担心免耕土壤板结、产量低的问题,影响推广工作。其次是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发展差异较大,如免耕抛秧技术目前只在部分省(区、市)试验示范,个别省进行推广,多数省尚未开展。再次是机理研究不清。例如水稻免耕抛秧、免直播的适宜年限还不是很明确,只有进一步研究明确免耕与轮耕的年限,才能指导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有前景

目前,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面积约1.6亿亩。通过3年~5年努力,预期推广面积可达到2.6亿亩左右,占水稻种植面积5 000万亩,直播水稻面积5 000万亩,再生稻面积1 500万亩,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500万亩。实现了这个目标,将为我国水稻生产技术带来根本性变革,每年可增产稻谷80亿千克,节省劳力13亿个,节本增收150多亿元。

1.推广的具体措施。按照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对农机农艺配合要求来组织实施。主要做法:

(1)通过技术培训,典型示范促进推广。一方面通过技术培训、经验介绍,使农民懂得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市、乡(镇)的典型示范,了解和掌握轻型栽培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利用典型经验探索发展思路,推动轻型栽培的发展和提高。

农民的栽培技术范文6

一、“大三围”使用的主要技术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技术,且整合了水稻旱育秧技术、稻田少免耕技术、水稻精量推荐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大三围强化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综合集成创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抗旱效果和增产增收效果,也具有防坐蔸、节肥、省种、省工、抑制杂草等作用,特别适合丘陵旱区和盆周山区应用。

二、“大三围”栽培技术的优点

我们从2005年开始在珙县的示范推广发现,“大三围”栽培技术的栽秧时间比传统栽秧方式可提前15~30天,能很好地促进秧苗分,提早水稻成熟时间,具有节水、增温、除草、防病害、防坐蔸功效,据计算:“大三围”栽培比传统栽培节约用水60%~70%,节约用肥10%~15%,节约用种50%左右,节约用工8~12个。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 增温早发 水稻喜温,对温度要求高,“大三围”使用地膜覆盖,好比给稻田盖上了被子,有效提高了地温,早栽的水稻不怕“倒春寒”,所以“大三围”栽培提倡早栽,提倡栽小秧(两叶秧苗),可促进水稻的早生快发。

2 节水抗旱 地膜的使用,大大减少田面水蒸发,厢沟灌水减少水的渗漏损失,节水可达60%~70%;再则是提高了水稻的耐旱能力,在分期耐旱时间延长5~8天,中后期耐旱时间更长,干旱年份抗旱能力表现尤为突出。

3 防除杂草 由于形成了膜内断氧,盖膜处杂草不能生长,只在厢沟里面有少量杂草,除草效果相当好,达90%以上。

4 抑制病害 地膜和三角形栽培大大改善了光照条件,特别是地膜对阳光的反射,增加了叶子背面的受光度,对水稻病害起到了有效抑制,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5 省工、省时、省力 由于使用一次精量施肥,跑肥少,以后基本不需追肥,二是不需做除草工作,三是减少灌溉用工,因而大大减轻了劳动力投入。几岁的小孩也能轻松操作栽秧。

6 省种 由于覆膜促进水稻分早发多发,用种量比传统栽培降低了50%左右。

7 防坐蔸 地膜显著提高土温促进移栽后根系生长,可防坐蔸。

8 保证稻米质量在我县水稻收割季节,用传统技术栽培的水稻往往正逢阴雨季节,往往晾晒是大问题,而使用“大三围”栽培技术的水稻成熟时间提前7~10天,可避开秋季阴雨,保证了水稻收得好,稻米品质高。

9 环保 减少了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具有良好环保效果。

三、“大三围”栽培技术在珙县的示范推广情况

干旱是珙县主要的自然灾害,4~6月栽秧时节降雨量小,而且县境内降雨量分布不平衡,加上灌溉条件差,靠天吃饭的“望天田”多,据了解我县望天田、高田和尾水田水稻亩产一直很低,农民种稻常亏本。我县有12万亩稻田,有过半的稻田是属于这样的类型,象2007年春季的干旱,就造成秧苗栽不了,不得不荒了田,或者即使勉强栽下去了,也是死苗。

2005年始,珙县粮食局使用“大三围”栽培技术在仁义乡罗家村试点种植,当年最高亩产达到840kg,创我县水稻高产纪录,大面积比传统栽培技术增产150kg/亩以上。2007年在石碑乡红沙村示范种植30亩,石碑乡政府调查统计增产150kg/亩以上,县农业局测产增加100kg/亩以上。该村4社杨世蓉对自己的3亩“冷浸田”作了栽培比较:2亩用传统方法;1亩使用“大三围”覆膜栽培。传统方法栽培的水稻产量极低,用杨世蓉本人的话说是:几个人在田里找谷子割来还不够一个人打;而使用“大三围”技术栽培的水稻产量达到了500kg以上。“大三围”水稻良好的长势和高产受到了红沙村农户的普遍欢迎。附近村和与其相邻的兴文县九狮镇的村民也纷纷自发前来参观。2008年,石碑乡红沙村使用“大三围”技术栽种水稻近300亩,在水稻抽穗时遇到冰雹灾害,刚出的穗粒被冰雹打掉50%左右,但就是这样“大三围”水稻的产量与采用传统但没有遭受冰雹灾害的田块产量仍旧持平。2009年石碑乡将有更多的农户自发采用“大三围”技术。

在这里,我们要算一算投入与产出账:①投入:用地膜70元/亩;②省工:10个×15元/个=150元;省种:10元;省水:50元;省肥:10元;③产出增加:100kg/亩×1,68元/kg=168元。综合起来,每亩能为农民朋友增加318元的收入。珙县按6万亩稻田计算,则可为全县增产稻谷600万kg,为农民增加1800万元以上的收入。

四、对“大三围”栽培技术的认识误区

在我县有部分同志虽承认“大三围”技术的节水抗旱和增产效果,但却未全面认识该技术,甚至存在严重的认识错区。现探讨如下:

误区1:“大三围”栽培技术增加了50元/亩地膜的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不高”。

仅从地膜来看,确实增加了生产成本,但把省工、省种、省灌溉水、省肥、产量增加等因素综合起来看,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就如前面我们算的账:每亩能为农民朋友增加300元以上的收入,难道是“经济效益不高”吗?

误区2:“大三围”栽培虽然能增产,但每亩在栽秧时要增加4.5个工,在现在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大面积推广的可操作性不强。

“大三围”在栽秧时确实要增加用工量。但栽秧用工并不是水稻生产的全部用工,如果仅仅凭一个环节的用工量增加,就匆匆下“在现在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大面积推广的可操作性不强”结论是很可笑的!从水稻的整个生长周期来看,使用“大三围”栽培技术可节约用工8~12个,在现在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更应该大面积推广!

误区3:“大三围”栽培技术的使用,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大三围”栽培技术的使用让农民省去了漫长的田间管理环节,在省内成功推广“大三围”技术的地方,很多农民在栽秧结束后就外出打工,到收割季节才回家,他们的体会是采用“大三围”对打工家庭特别省心省事,打工农活两不误,因此推广“大三围”非常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从而显著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误区4:“大三围”栽培技术增产的原因是密度增加了。

“大三围”栽培技术由于是使用三角形稀植栽培,降低了栽种密度,用种量降低了50%左右,窝数仅4167窝/亩、共12501株/亩;而传统栽培技术窝数有10000窝/亩左右共15000~20000株。“大三围栽培技术增产的原因是密度增加了”观点是一个没有经过调查的错误结论。

误区5,由于地膜的回收十分困难,长期进行水稻地膜覆盖栽培必然会造成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其后果十分严重。

确实,“白色污染”是地膜农用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但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众所周知,地膜已经广泛地使用在农业生产领域,我们从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好处。据调查,本县这几年采用“大三围”的稻田地膜均已回收,未见所谓的“白色污染”。另外,地膜的使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取得了另一方面的也是更为重要的环保效果。地膜的得失还有待历史去鉴定。

五、启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