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口腔护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婴幼儿的口腔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婴幼儿的口腔护理

婴幼儿的口腔护理范文1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儿童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正畸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能有效缓解患儿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口腔;正畸治疗;优质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正畸定为“牙面异常”,包括牙错位、排列不齐以及牙颌与颅面间关系不协调引起的各种畸形。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人类的咀嚼器官逐渐出现不平衡的退化。据中华口腔医学会的统计表明,错颌畸形的患病率高达67.8%,使口腔正畸治疗备受人们的关注。通常情况下,10岁~12岁儿童是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最有效的时间段,但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1年~2年。治疗期间因为患儿的身心发育并不完全同步,易使患儿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导致患儿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依从性欠佳。据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是正畸治疗配合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忽略患儿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正畸治疗的疗效。因此,本研究通过针对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实施优质护理,在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及临床疗效上获得了较满意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口腔门诊接受正畸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8岁~12岁,能独立完成日常和学习者;②符合Angie错牙合畸形分类法;③无合并严重口腔及颌面部畸形,如唇腭裂、颜面部不对称及小颌畸形的患儿;④家长及患儿同意加入调研研究。采用单盲(患儿)的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10.22岁±0.67岁;安氏错颌类型:Ⅰ类24例,Ⅱ类22例,Ⅲ类4例。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10.26岁±0.65岁;安氏错颌类型:Ⅰ类25例,Ⅱ类22例,Ⅲ类3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错颌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告知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指导其正确摘戴活动矫治器。嘱患儿保持口腔清洁,餐后用温开水漱口,避免进食过硬、过黏、带壳的食品,观察其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沟通疏导,指导患儿定期来院复诊。观察组给予患儿优质护理,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2.2.1正畸治疗前护理护士主动维持就诊次序,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安全的诊疗室,维持诊疗室室温在22℃~24℃,湿度50%~60%。待患儿及家属进入诊疗区后,护士主动亲切进行自我介绍,通过交流了解患儿是否主动要求治疗、对正畸治疗的了解程度及预期希望等。同时,初步口腔检查了解患儿是因何进行就诊,并给予初步专业指导,以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

1.2.2.2心理护理护士应充分评价患儿的治疗动机和意愿,帮助患儿建立良好的内在动机,即患儿内心萌发矫治的意愿。采取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法[5],通过传输正畸治疗的健康知识,引导患儿改变以往错误思想,消除其心理上对治疗的恐惧感、焦虑及抑郁心理,使治疗计划能够有效进行。同时,可通过正面实例列举法,暗示患儿在接受规律治疗后可达到较好的正畸治疗效果,以此鼓励患儿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并积极配合治疗。对期望值过高或心理对治疗较迫切的患儿,护士则应对患儿自身整体条件进行评估,降低其期望值,并将正畸治疗的方法、步骤及时间科学告知,避免发生“欲速则不达”的效果。

1.2.2.3口腔拍片与模型的准确制作护士与医生一起为患儿错颌畸形进行牙片X线拍摄,在拍片定位时嘱患儿放松,双眼平时前方,双唇自然合闭,协助其取坐位拍摄头颅侧片。将两侧的耳塞对合良好塞入,使双侧下颌下缘相差小于5mm,所有的数字化X线头颅侧位片均用削尖的HB铅笔在透明硫酸纸上描图,并在观片灯下确定测量标志点,每张片均测量2次,取平均值。同时对患儿的面部及牙齿进行拍照,以便日后对比治疗效果。对患儿记存模型的制作也应根据测量牙冠宽度、牙弓弧形长度、牙曲线的曲度、腭穹高度等值准确刻模,还需将牙、牙弓、基骨、移行皱襞、腭穹、唇系带等部位清晰制作出来。

1.2.2.4正畸治疗中护理正畸治疗实施过程中护士严格按照操作流程配合医生进行操作,协助按压患儿的舌体,增加漱口的次数,使术野暴露更充分。医生务必做到手法轻柔,切忌粗暴蛮干,加力时应循序渐进,以减轻牙齿移动时的疼痛感。手术实施进展中向患儿介绍手术进展,适当通过点头、微笑、拍肩等动作鼓励患儿,以缓解其紧张和不良心理状态。1.2.2.5健康指导告知家属饮食上宜给患者进食清淡富营养的食品,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以预防口腔疾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甜腻食品及碳酸饮料。指导患儿养成餐后用含活性银离子的含漱液正确漱口的习惯,可适当选用牙线、牙缝刷等,避免细菌滋生破坏口腔内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预防牙龈出血,适当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增强自身抵抗能力。一对一形式进行口腔卫生培训,包括牙周炎、牙龈炎发生的原因,让患儿能认识自身口腔情况以及传授佩戴固定矫治器后保持口腔清洁的方式,嘱家属在一旁进行监督。同时,发放健康宣传册供家属与患儿阅读,使其能正确掌握自护方法,告知家属严格遵照约定时间进行复诊,禁止自行调节正畸装置。

1.2.2.6院外随访正畸治疗后第1个月,护士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之后每1个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解答患儿日常生活中所遇的困难,并督促患儿定时来门诊复诊。

1.2.3观察指标于患儿门诊干预前及干预后18个月的2个时间段进行观察。

1.2.3.1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7]。SAS量表及SDS量表均包含20个项目,分4级评分,将20个项目的分值相加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得标准分,标准分50分为焦虑及抑郁的分界值,得分越高则不良心理状况越严重。不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者由护士阅读解释后患儿再逐一进行评分。

1.2.3.2临床疗效判定显效:完成预期矫正计划,牙列排列整齐、牙颌覆盖正常、关系稳定、关闭间隙及集中间隙修复;有效:症状改善显著,牙列排列整齐,牙颌覆盖关系基本正常,配合修复或牙周治疗后,基本解决了咬合创伤;无效:患儿磨牙移位,牙颌覆盖关系不稳定,出现不适症状[8]。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2.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描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优质护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不断完善护理流程,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加强服务理念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9]。一名正常发育的儿童,在步入青少年期间,通常会对自身外观萌发强烈的关注,而躯体某方面的不足会使患儿形成一种潜在的羞辱和自卑感。口腔正畸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口腔矫形术,儿童进行牙齿正畸治疗的最佳年龄为10岁~12岁,然而该阶段的患儿自控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亦低下,对因错颌畸形纠正治疗中诱发的种种问题较难克服,易增加其心理负担。常引起患儿不良心理状况的因素主要包括:①佩戴矫治器使口腔产生异物感,患儿因高度谨慎而不敢刷牙,增加牙周炎及牙龈炎感染的几率;或刷牙姿势不科学造成托槽脱落增加复诊次数,不仅耽误学习,也增添就诊费用。②矫治器的佩戴使患儿担心成为同学的笑柄,不敢多说话和开口笑。③复诊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导致不能按时复诊,或其他因素造成托槽移位脱落等,使治疗疗程延长。④惧怕正畸治疗带来的疼痛以及佩戴矫治器期间并发口腔溃疡、牙齿疼痛等不适。本研究在实施前也对患儿进行了焦虑、抑郁问卷调查,发现患儿普遍存有轻度焦虑与抑郁心理,说明错颌畸形给患儿的社会活动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增加其不良心理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的实施较常规护理的开展,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焦虑与抑郁情绪(P<0.01)。由此可进一步说明,患儿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优质护理对改善患儿的负性情绪尤为重要,初次见面的热情接待及专业分析有效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对后续的工作顺利开展铺垫了较好的基础;治疗实施中的细心呵护,有效消除了患儿恐惧心理;后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讲解以及院外随访工作如期的开展,使患儿获得了更多专业的护理,对提高患儿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与郑德华等[10]的研究结果大致相符,说明优质护理对正畸治疗患儿的疗效起关键作用。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门诊口腔正畸治疗中,能针对性地解除了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缓解其焦虑、抑郁心理,使患儿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有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艳荣,卢海燕.口腔正畸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2):247-249.

[2]傅民魁,张丁,王邦康,等.中国25392名儿章与青少年错殆畸形患病率的调查[J].口腔畸学,2002,37(5):371-373.

[3]郑衍亮,张作记.心理行为干预对成人正畸治疗患儿牙科焦虑症社会焦虑的作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36(5):515-518.

[4]ProffitWR,WhiteJrRP.Combinedsurgical-orthodontictreat-ment:Howdiditevolveandwhatarethebestpracticesnow?[J].AmericanJournalofOrthodonticsandDentofacialOrthope-dics,2015,147(5):S205-S215.

[5]李桂林,陈炯华,张玉琦,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02-1206.

[6]曹书艳,李静.腹直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74-77.

[7]王苏芹,程兆明,闫翔.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心理及疗效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8):487-489.[8]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9]侯鑫.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2,21(6):127-128.

婴幼儿的口腔护理范文2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机械通气;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c)-103-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新生儿在气管插管时,并不存在肺炎,但是在进行机械通气(MV)后发生的获得性肺炎,属难治性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多数会发生VAP,该病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VAP是MV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患有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发生再次感染、致死率高和治疗费增多的重要因素[1-2]。临床如何预防新生儿VAP的发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根据目前国内外防止新生儿VAP的护理现状及进展做以下综述。

1 VAP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据国内各种研究报道[3],新生儿群体中VAP的发生率一般为16.8‰~50‰机械通气日。根据美国国家医疗感染监测机构2000~2009年的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新生儿VAP的发生率为2.8‰~5.9‰机械通气日。引发新生儿VAP的常见病原细菌以G-杆菌为主,其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四种最为常见;G+球菌以金葡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三种最常见。众多研究表明,引发新生儿发生VAP的各种因素非常多,其发病机制复杂,是各种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交叉、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目前的研究,早产、出生儿低身体素质、反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较长、频繁气管内吸引、服用中枢抑制药剂等,是引发新生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

2 新生儿VAP的预防干预及护理

2.1 制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严格的管理制度

加强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严格控制病房内人员的流动,要求工作人员入室带鞋套,换无菌衣;每日病房坚持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30 min;每日加强空气消毒、监测、登记工作,使用专门的空气消毒机器对空气进行全面消毒,若空气质量较差时,可增加每日空气的消毒次数;每月对医院病房进行专门的空气培养,控制细菌数,使其低于155 CFU/m3;必须特别加强医院病房内,对所有易感染病原菌的监测控制工作,为患者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2.2 严格规范医护人员无菌操作规范

已得到广泛认识到,手卫生在预防医院感染防治中的重要性。台湾大学第一附属医学院经过多年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提高手卫生的质量,则可显著降低医院呼吸道类疾病的发生率,所以手卫生是一种预防医院NICU内发生感染的简单、经济、有效的举措;美国洛杉矶嘉惠尔医院Garfield MD的研究显示,提高手卫生程度、减少对患儿触摸次数,可以使NICU中的患儿VAP的发生率从19.1‰机械通气日下降至7.9‰。由此,要必须严格监督、坚持倡导医务人员护理患者前后必须按要求严格清洗双手。由此可见,勤洗手是预防新生儿感染VAP的第一道防线,医院的每位医务工作者必须正确对待,严格按照具体要求实施。

2.3 对婴幼儿采取正确姿势

各种研究及实践表明,防止误吸的各种方法中,将婴幼儿放置在具有恒温条件的抢救台上,使婴幼儿始终处于恒温环境,由此就保证了患儿体温的恒定;另一方面,恒温抢救台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充足抢救空间,有利于对患儿的抢救。大量的经验数据及研究表明,抬高头部25°~40°可使婴儿胃内所容纳的食物及消化道赋存的病原体很难逆行,由此大大降低了幼儿VAP的发生率;反之,若婴幼儿采用平卧,是引进幼儿误吸的非常危险的途径之一。另外,对幼儿鼻饲时,必须将使用的气管中的气囊充满气体,并且一定不要使鼻饲速度节奏过快;幼儿鼻饲后,必须提前抽吸胃管以确定基本排空,然后再释放气囊;在对气囊释放前,必须将气囊周围的分泌物清除,防止气管分泌物会经过气囊进入下呼吸道[4]。

3 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气管经口腔插入的新生儿,由于新生儿口腔一直处于开放状态,很容易造成唾液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使口腔的黏膜抵抗力、自洁作用减弱,将造成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使口腔成为各种病原菌的繁殖地。另外,危重新生儿非常容易发生误吸,如果误吸,通常将使口腔还有咽喉部的附属病菌带进入肺部,同时如果其肺部有很低的抵御能力,使之不能及时将病原菌清除,这就会造成感染。对于新生儿的口腔护理应根据情况每天2~5次,同时根据每位婴幼儿的口腔pH值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当pH7时,则可以用2%硼酸水溶液;当pH中性时,则可以选择2%~4%的双氧水溶液;若新生儿口腔处有溃疡,可以选择无刺激的口泰液,减少口腔积咽部病原体的繁殖。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研究结果认为,对经口及气管插管,口腔伴生大量的分泌物、且实施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实施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将能显著、有效地清除婴幼儿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从而明显地减少病菌繁殖,从根本上减少了VAP的发生率。

4 呼吸气道湿化

生理情况,婴儿的呼吸道气道把吸入的气体加温、加湿,通常达到37℃,并饱和水蒸汽,水分通常以水蒸汽的方式被5 加强营养补充

应该根据新生儿体质不同,积极适量地补充氨基酸、微量元素、脂肪乳,也可以通过大剂量注射各种必须的球蛋白,增强新生儿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减少婴幼儿VAP的发生率[5]。

6 结论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尽可能缩短婴幼儿对呼吸机的使用,同时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不断加强各级医护人员对无菌防护操作的意识,改善新生儿病房的消毒条件,抬高头部的卧位,注重新生儿的营养补充,防止误吸等,此外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是有效减少新生儿VAP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针对新生儿的、标准化的预防VAP的行业指南,若能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性的行业指南,则可以指导医护人员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医疗护理活动,全面预防新生儿VAP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良玉,徐效峰,吴小青,等.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6,13(7):1-3.

[2] 袁天明,俞惠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4):257-260.

[3]游楚明,傅万海,张志钢,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5):296-297.

[4]陈胜莲,谭育华,叶晴,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8B):45-47.

婴幼儿的口腔护理范文3

【关键词】 小儿肺炎;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35

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指各种不同病体及其他因素所引起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的炎症。以3岁以下婴幼儿最多见,发病率高,起病急,病情较重,病情变化较快,严重威胁了小儿的身体健康。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缩短病程。现总结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对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2011年10月-12月收治肺炎患儿556例。临床表现均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胸部X线见肺纹理增粗,斑片状阴影。其中男392例,女164例,年龄1个月~3岁365例,3岁~12岁191例。

2 护理措施

2.1 防止病室干燥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维持病室正常湿度,保持室内安静以利于患儿休息。

2.2 嘱患儿家属使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剧烈活动。为半卧位,利于呼吸,平卧位时垫高颈肩部,经常交换,婴幼儿易多怀抱,以减轻肺淤血,防止肺不张。被褥要轻暖,穿衣不要过多,以免引起不安和出汗;内衣应宽松,以免影响呼吸;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舒适,以利于休息。各种操作处置应集中进行,尽量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剧烈哭闹,减少其耗氧量。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婴幼儿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缺乏肺弹力组织,黏膜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清除能力弱,易感染使痰液阻塞呼吸道,影响治疗,因此,保护呼吸道通畅极其重要。首先观察呼吸道分泌的性质及能否有效地咳出,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若痰液较粘稠,会阻塞呼吸道,可给予沐舒坦7.5~15 mg加生理盐水2 ml空气压缩器雾化或氧气驱动雾化(氧流量为4~6 L/min)吸入,2~4次/d,使药物达到气管、肺部及细支气管,痰液变稀薄利于咳出。如果患儿面色发灰、口周发绀、呼吸困难、即给予拍背、吸痰、吸氧,缓解后再继续雾化。排痰前给予空气压缩器雾化、引流、肺部叩击。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通过改变的方法,促使肺部分泌物从小气管向大气管引流,下叶分泌物多时,采取俯卧位,床头放低30°,上叶分泌物多引流采取卧位或侧位,左侧分泌物多,采取右侧卧位,右侧分泌物多,采取左侧卧位。肺部叩击时,用手指或五指并拢空心掌,叩击前胸、腋下、肩胛、肩胛下左右共8个部位,叩击速度为100~200 次/min,每个部位叩击6~7次,总时间不超过10 min,吸氧患儿叩击前适当提高氧浓度10%~15%。年龄较大患儿可指导有效咳嗽排痰,婴幼儿给予电动吸引器吸痰。吸痰时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调节好吸引器压力,以能够吸出分泌物的负压为合适,以免损伤黏膜。先吸口腔,换管后再吸鼻腔。每次从吸引管放入、吸引至退出鼻或口腔的总时间

2.4 吸氧的护理 注意观察患儿呼吸变化,出现面色青灰、口周发绀、气促、呼吸困难加重,即给予吸氧。一般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0.5~1 L/min,缺氧明显易用面罩给氧,氧流量为2~4 L/min,氧浓度不超过40%。吸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吸氧导管是否通畅,观察缺氧症状是否改善。长期吸氧患儿应每日更换鼻导管和湿化瓶,及时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鼻痂。

2.5 体温的护理 婴幼儿体温变化快,应定时测体温。嘱其家长衣被不易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引起体温升高。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擦浴时室温控制在27 ℃左右,关闭门窗,以免受凉。及时更换被汗液侵湿的衣被。高热患儿每2 h测体温1次,体温超过38.5 ℃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防高热惊厥。退热处理后30 min~1 h复测体温。如有虚脱及给予保暖,饮热水,严重者给予补液,注意严格控制滴速,避免滴速过快引起心力衰竭。鼓励患儿多饮水。

2.6 口腔护理 发热咳喘患儿口腔唾液腺分泌减少,水流失过多,口腔内食物残渣易发酵,细菌繁殖;抗生素的联合使用易引起菌群失调,引起口腔内细菌、真菌感染,发生口腔溃疡。可用0.9%生理盐水棉签擦口腔,2次/d。布地奈德混悬液是糖皮质激素,易诱发口咽部念珠菌感染,用此药的患儿,可用0.9%生理盐水加捻成沫状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甘油涂擦口腔。年长患儿可嘱其晨起、餐后、睡前漱口。

2.7 饮食的护理 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不易过饱以免因咳嗽引呕吐。小婴儿哺喂时,每次哺喂需将头部抬起或抱起,以免呛入气管发生窒息。鼓励患儿多以水,使呼吸道黏膜湿润,以利于痰液排出。

2.8 输液的护理 笔者所在医院为了减少患儿痛苦,方便于患儿病情变化时及时用药,采用BD公司生产的第四代静脉留置针输液。输液前后分别用0.9%的灭菌生理盐水冲管和正压封管。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出及静脉炎的发生。严格控制静脉输液速度,保持液体匀速地入,以免发生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2.9 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9.1 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呼吸加快>60次/min,婴儿心率>180次/min,幼儿心率>160次/min,心音低钝、奔马律、肝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是心力衰竭的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吸氧、减慢输液速度,准备强心剂、利尿剂、心电监护仪,做好抢救工作的准备。

2.9.2 如果患儿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提示是肺水肿的表现,应急给予20%~30%乙醇湿化氧气吸入,每次吸入不超过20 min。

2.9.3 如果患儿出现激烈咳嗽,提示病情加重。呼吸困难、胸痛、面色青紫,患侧呼吸运动受限等,提示可能并发了脓胸或脓气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

2.10 心理护理 对患儿态度要亲切和蔼,多关心体贴患儿,多与患儿接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家长沟通交流,每次操作前要与家长及患儿做好解释工作,及时消除家长的各种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治愈469例,好转86例,要求转院1例。

4 讨论

对病室环境的改善,如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湿度温度,可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患儿肺部的反复感染。物理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小儿肺炎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外相当重要的物理治疗,对婴幼儿肺炎有效的稀释、排出痰液在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可以大大减轻病情,缩短疗程。正确的指导患儿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可以增强患儿免疫力,有助于患儿康复。正确的哺乳方法可以减少呛咳引起不免的病情加重。定时测体温,可了解患儿的病情,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清洁口腔,可有效避免口腔溃疡,减少患儿痛苦。婴幼儿肺炎患儿,输液时严格控制静脉点滴速度,可避免肺水肿、心力衰竭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心理护理,与患儿多接触、沟通,可减轻患儿对医院和护理治疗时的恐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婴幼儿的口腔护理范文4

【摘要】儿童鹅口疮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系婴幼儿口腔粘膜因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引起的念珠菌性口炎。本文就儿童鹅口疮的预防与治疗近十年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鹅口疮;白色念珠菌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的一种口腔粘膜疾病,口腔粘膜表面形成白色的斑膜,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常有此症[1],因为常常在口腔里表现为像雪一样白的假膜,所以又称为雪口病。

1 儿童鹅口疮的临床表现

鹅口疮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乳白色、微高起的斑膜(图1、图2),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

感染轻微时,家长不易发现,患儿也没有明显的疼痛感。感染严重时,整个口腔年末可均被白色斑膜覆盖 ,甚至可蔓延到咽、喉、食管、气管、肺等处,并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等症状[2],少数病例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它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应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积极预防。

2 儿童鹅口疮的预防

鹅口疮多见于腹泻、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3],其发病原因主要为乳具消毒不严、乳母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所以鹅口疮的预防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接触婴儿前后应洗手,食具严格消毒,乳母保持清洁;

(2)喂奶前洗手,做好一切消毒措施,切断传染途径,防止感染传播和交叉感染;

(3)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4],或缩短疗程,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抗病力,防止正常菌群生态环境改变而造成真菌增生和感染;

(4)对婴幼儿经常进行口腔护理。家庭式口腔护理可用温开水,医院传统式口腔护理可用生理盐水等,两者均可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应用碳酸氢钠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地预防鹅口疮的发生[5]。碳酸氢钠盐水不仅有清洁口腔和杀菌作用,同时因碳酸氢钠是碱性液体,所以可改变微生物的酸性环境而抑制细菌的生长,使口腔酸碱度维持在正常范围。

3 儿童鹅口疮的治疗

3.1 中医治疗

3.1.1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法[6]。治疗方法:针刺取地仓穴,直刺0.2~0.4寸,行捻转泻法,留针5~10min,每日针1次。外用中药:黄连1g、甘草1.5g、大青叶3g、吴茱萸3g,水煎,浓缩,加入蜂蜜调成膏,外搽于小儿口腔患处,每日2~3次。

3.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法[7]。败酱草 40 g、白花蛇舌草 30 g、鹿角片25 g,浓煎液涂口腔粘膜患处,每天 4 次。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败酱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抗炎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8]。

3.1.3 口腔炎散治疗法[9];口腔炎散由大黄、冰片、儿茶组成,研未成粉剂。使用时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然后用清毒棉棒沾药涂敷患处。

3.2 西医治疗: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多采用2%~3%碳酸氢钠溶液涂口腔,或1 %龙胆紫、两性霉素、冰硼酸、硼砂甘油、制霉菌等混悬液涂布口腔粘膜,但因为新生儿和婴幼儿口腔局部涂药不合作,操作困难,并且服药后易被咽下,药剂经胃肠道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起作用,疗程长,且常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10],这些不良反应将影响患儿的情绪和抗病能力,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经过研究发现以下几种治疗鹅口疮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3.2.1 3%克霉唑口腔涂剂治疗鹅口疮,具体用法为将克霉唑片3g研磨成粉末状后加冷开水100m1及甘油10m1配成混悬液,患儿进食后30分钟或睡前用棉签搅匀,涂抹口腔黏膜,每日3次~4次。研究表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碳酸氢钠治疗方法[11];

3.2.2 度米芬含片联合2%的碳酸氢钠液治疗婴儿鹅口疮[12]。度米芬为一种高效、广谱、表面活性抗菌药,它不但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时可抑制真菌,在碱性环境下抗菌力更强,不良反应少;

3.2.3 克霉唑混合鱼肝油治疗鹅口疮[13]。克霉唑系广谱抗真菌药,作用机制是损伤真菌细胞膜化学成分,改变其通透性,抑制真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并影响其代谢过程致其死亡;而鱼肝油具有不亲水性,其成分又有的作用,由于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A和 D,可促进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生长,起到营养和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

3.2.4 微生态活菌双歧杆菌片治疗鹅口疮[10]。双歧杆菌是消化道主要的厌氧菌,为肠道微生态系统中正常菌群。微生态活菌双歧杆菌片的药理作用为调节人体肠道菌群,通过营养竞争,生物夺氧,产酸抑制和占位效应,拮抗细菌、病毒及真菌的生长,并且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3.2.5 制霉菌素碳酸钠溶液治疗鹅口疮。制霉菌素为多烯类抗真菌药,具广谱抗真菌作用,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高,其药理作用为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相结合,致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以致重要细胞内容物漏失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具体用法为局部涂药,同时加服益生菌佐治鹅口疮,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14];

3.2.6 伊曲康唑加蒙脱石散治疗鹅口疮[15]。伊曲康唑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麦角甾醇的合成而发挥抗真菌效应,从而达到治疗鹅口疮的目的。蒙脱石散为消化道粘膜保护剂,不但直接减轻了白色念珠菌对口腔粘膜的损害,还可以减少伊曲康唑的血液吸收,起到充分杀菌和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

3.2.7 依曲康唑涂剂治疗鹅口疮。具体用法为先以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再用100mg依曲康唑胶囊砚成粉末溶于5ml注射用水中,用棉签涂于口腔粘膜。研究表明依曲康唑涂剂治疗鹅口疮的疗效优于制霉菌素或酮康唑[16];

3.2.8 生物溶菌酶加特比萘芬治疗鹅口疮[17]。生物溶菌酶能溶解真菌细胞壁,其功能主要表现为杀菌、增强机体免疫力、修复组织三方面;特比萘芬为烯丙胺类抗真菌药,能特异地干扰真菌固醇生物合成的早期步骤,由此引起麦角固醇的缺乏以及角鲨烯在细胞内的积聚,从而导致真菌细胞死亡。生物溶菌酶和特比萘芬均为喷剂,操作简单,起效快,疗程短,家属易于接受;

3.2.9 0.5%酮康唑联合思密达治疗鹅口疮[18]。0.5%酮康唑溶液为广谱抗真菌药,呈弱碱性,在酸性环境中溶解吸收,能直接杀灭口腔白色念珠菌。进食前 30 min 涂搽思密达于口腔或口服,对口腔及粘膜有覆盖作用,可保护和修复粘膜[19],同时对病毒细菌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 总结

婴幼儿时期是人体免疫功能发生和发育的阶段,而婴儿在出生后4个月内易出现生理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此时 IgG水平仅相当于成人的 35 %左右,随着年龄增长合成能力才逐步提高。由于该时期口腔局部免疫生理发育不完善,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差,加之疾病因素需应用抗生素治疗等,容易感染并发鹅口疮。家长应定时清洗和消毒乳具,定期对婴幼儿进行口腔护理,积极预防鹅口疮的发生。患病后也不要过于着急,应及时就医,选择合适自己宝宝的治疗方法,同时应给患儿增强营养, 进食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并供给足够水分, 忌食刺激性食物,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愈合。

参考文献

[1] 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47

[2] 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5

[3] 王慕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7

[4] 刘应霞,江少杰,季瑞芬等. 双氧水用于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 [J ].护理杂志,2000,17(3): 33

[5] 李书梅,陈璐等.碳酸氢钠盐水预防新生儿鹅口疮的临床观察.河北医药,2008(11):1828-1828

[6] 秦泗锐,秦国培,陈娜. 针刺合中药外用治疗鹅口疮.中国民间疗法,2001 (9):17-18

[7] 赵红卫 ,金海燕 ,张继英.中西医结合治疗鹅口疮32 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413

[8] 边才苗. 白花舌蛇草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5(10):991-992

[9] 于萍. 口腔炎散治疗婴儿鹅口疮.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8):96

[10] 彭丰,何梅玲.双歧杆菌片治疗鹅口疮45例疗效观察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1):53

[11] 庄琼冬,汤银惠等.3%克霉唑口腔涂剂治疗盈幼儿鹅口疮的疗效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5(20):37

[12] 何周杰,任云霞等.度米芬含片联合2%的碳酸氢钠液治疗婴儿鹅口疮40例的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07(20):82

[13] 王可为.克霉唑混合鱼肝油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体会.护理杂志,2007(24):63

[14] 黄兆敏,阳梅. 益生菌在佐治婴儿鹅口疮中的作用探讨.中国当代医药(医护论坛).2009(9):188

[15] 余红. 伊曲康唑加蒙脱石散治疗鹅口疮45 例.中国药业(临床医药),2009(11):81

[16] 程明,王亚均.自制依曲康唑口腔涂剂治疗新生儿鹅口疮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09(34):85

[17] 韩剑星,李瑛,李惠兰.生物溶酶菌加特比萘芬治疗小儿鹅口疮8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7(1):16-17

[18] 何红,范毅荣.0.5%酮康唑联合思密达治疗鹅口疮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9(1):24

婴幼儿的口腔护理范文5

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个月至5岁零10个月,平均3岁,烧伤总面积5%~37%,平均16%。烧伤原因热液12例,火焰烧伤3例。烧伤至入院时间6~12 h,平均19.2 h,误吸发生的时间在烧伤后3~24 h,平均14 h。

2 临床表现

大多表现为烦动、脉快、呼吸困难、三凹症明显,呼吸节律改变、发绀及表情淡漠,呼吸音低,肺部大量湿性啰音,或布满干性啰音。血氧饱和度下降,在74%~90%之间。

3 急救与护理

3.1 将患儿头偏向一侧,用吸引器迅速吸除口腔咽内异物。同时持续低流量吸氧、吸痰,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推注。

3.2 对常规治疗后呼吸困难无改善,血氧饱和度降至75%以下者,及时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

3.3 病情变化,掌握误吸的临床表现,严密观察患儿神志、瞳孔、血压、呼吸、唇周和指端循环、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详细记录。

3.4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儿能否有效咳嗽,咳出痰液,记录痰液的性质、颜色、量和粘稠度。

3.5 加强饮食护理:病情许可的让患儿进食时尽量取坐位或半坐卧位。避免进食过急,待口腔内食物完全咽下后才进第二口。

3.6 加强口腔护理: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早7:00、晚20:00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2次,并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溃疡。

3.7 加强健康教育: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儿家属,增强家属正确的保健意识和行为。为患儿家属讲解发生误吸的先兆及表现,使之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及时、准确地反映病情变化。一旦发生误吸和窒息,能及时发现和抢救,挽救生命。

4 预防

根据小儿烧伤误吸大多与饮食相关,因此预防误吸首先要指导患儿家属正常喂养,大面积烧伤患儿休克时应禁食,对于年龄小的中小面积烧伤患儿,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也应禁食。若患儿因饥渴而哭闹时,可用棉签沾水湿润口唇,再用安抚奶嘴。对于年龄小的小面积烧伤患儿,在没有休克且一般情况良好时也应嘱咐家属不要频繁过多的喂养。

总之,小儿烧伤后早期,应避免大量饮水和母乳,避免给予镇静药。对误吸及时发现及早诊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于误吸时间长,严重低氧血症,伴有心肺脑损害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参考文献

婴幼儿的口腔护理范文6

【关键词】手足口病 患儿 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HFMD) 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A16(CVA16)和肠道病毒71(EV71)经多种途径传播而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部及臀部皮疹为临床特征的儿童传染病[1]。我科于2009年2月至11月共收治98例手足口病患儿,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9年2月-11月共收治98 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72例,女26例;其中3岁以下81例,3~9岁17例,病程5~10d,平均住院天数为5.6d。临床表现为体温37.5~40℃,持续1~5d;手足、口腔、肛周出现丘疹和(或)疱疹;口腔黏膜疱疹破溃形成溃疡。合并心肌炎1例,合并胃肠道症状者3例。无死亡病例。

1.2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肠道病毒感染指南》[2],在流行季节发病的学龄前儿童出现以下条件之一者为临床诊断病例:(1)典型患者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溃疡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2)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3)重症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循环衰竭,末稍血细胞增高,血糖增高等。确诊病例在临床诊断基础上,EV71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EV71 病毒或EV71IgM抗体,EV71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即为确诊病例。

1.3治疗方法 ①抗病毒治疗。②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③皮肤丘疱疹,用炉甘石洗剂涂擦,口腔内水疱、溃疡涂敷双料喉风散。④高热予物理降温、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塞肛。⑤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2 结果

98例患儿经过5-10d的治疗,体温降至正常,手足肛周疱疹干涸消退,丘疹消失,口腔溃疡愈合,精神好转,饮食恢复,在10d内基本痊愈;无死亡病例,无院内感染。

3 护理体会

3.1消毒隔离 一旦确诊,需将患儿及时隔离,对与患儿密切接触者进行7~10d的隔离,严格将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和水疱结痂脱落作为解除隔离的3个标准。患儿的各种玩具、用物、护理用物严格消毒;对出院患儿床单位消毒后方可收治患者。

3.2心理护理 护士应根据患儿性格、年龄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对于不配合治疗的患儿,通过鼓励、玩耍,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减少哭闹。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加强医学知识宣教,让患儿及家长意识到手足口病既可防更可治,以使其减轻心理恐慌。

3.3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发热期间按时监测体温,掌握体温的动态变化。体温低热无需特殊处理,可多喂水,体温持续超过38℃者,可予以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持续高热者还应严密观察四肢末梢循环情况,密切观察降温措施后的体温,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3.4皮肤护理 保持床单整洁、干燥,督促家长给患儿着柔软宽松衣裤,每天用温水洗澡并更衣。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皮疹及周围皮肤应保持干燥、清洁。

3.5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口腔疱疹少者,年长儿鼓励多喝水,进食前后用温水漱口;婴幼儿喂奶后少量多次喂水,保持口腔清洁。口腔疱疹多者,每天用0.9%生理盐水做口腔护理2~3次,再用信韦林气雾剂喷洒疱疹局部,睡前再加喷1次气雾剂。口腔内溃疡者局部直接涂西瓜霜。

3.6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的流质食物或半流质食物。保持营养均衡。病情控制后逐步过渡到高热量、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食物。

3.7病情的观察及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实时准确记录。若患儿出现并发症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准备急救物品,积极予以抢救。

3.8健康教育 应向患儿家长宣传预防知识及手足口病的有关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对玩具、餐具定期消毒。同时注意孩子营养、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流行期间避免出入公共场所。

4 小结

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科学护理为主。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的同时,注意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专科护理质量,加强消毒隔离,做好皮肤口腔护理,加强常见并发症先兆症状的观察与预防,并及时处理,可提高治愈率。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