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常见护理常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急诊常见护理常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急诊常见护理常规

急诊常见护理常规范文1

【关键词】 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 肾结石; 疼痛

doi:10.14033/ki.cfmr.2017.7.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091-02

肾结石为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各个年龄阶段人群,如急性发作可表现为剧烈绞痛、发热、畏寒,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疼痛为急诊肾结石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剧烈疼痛可引起机体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影响患者正常生理平衡。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针对急诊肾结石患者实施,旨在为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为探究在急诊肾结石患者中实施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肾结石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组和常规组,每组35例。患者均为急诊入院,表现不同程度腹部或腰背部剧烈疼痛,经超声明确诊断为肾结石。个体化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0~72岁,平均(42.5±7.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3例。常规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1~76岁,平均(42.9±7.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协助患者完成治疗前准备,遵照医嘱实施药物和护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针对患者可能存在不良心理M行干预。个体化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1)评估患者疼痛。按照疼痛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程度、性质、缓解及加重因素、是否放射痛顺序快速评估,对患者疼痛程度和对疼痛耐受程度进行分级。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健康知识接受程度、心理状态制定个体化疼痛管理方案。(2)疼痛护理。采用语言、行为方式实施护理,让患者感到亲切、和蔼,受到尊重。首先指导患者在床上安静休息,以蜷缩、屈曲、膝胸或患者自觉最舒适减轻疼痛。向患者讲解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对肾结石发病及引起疼痛认知,消除患者对剧烈疼痛过分恐惧、担忧和紧张心肌。指导患者有规律呼吸,给予患者精神安慰、让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交谈患者感兴趣事情或话题,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方法减轻患者疼痛。指导患者家属采用按摩、腹膜腰部,以帮助患者放松,提高疼痛阈值,减轻不良情绪。对于有发热、恶心、呕吐患者积极予以降温、止吐处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1.3 观察指标

(1)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干预1、6 h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在0~10 cm刻度尺分别代表0~10分,10分表示剧烈疼痛,0分表示无疼痛,由患者主观进行评分[2]。(2)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时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对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方法等8项内容进行评估,总分50分,39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干预1、6 h疼痛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6 h后个体化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个体化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肾结石为泌尿系统常见结石类型,为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患者以急性疼痛、畏寒、发热起病,具有症状表现重特点。急诊肾结石患者多合并有剧烈疼疼,为结石刺激肾脏或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多呈绞痛,严重者可表现为休克[3]。研究指出,疼痛可反射性引起机体体液、神经调节紊乱,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造成影响,以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为主要主要表现,减轻疼疼痛可有效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平衡[4-5]。另有研究指出,肾结石疼痛可引起患者对疾病产生过分紧张、恐惧、担忧情绪,可引起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抵触等不良情绪,从而加重疼痛,形成恶性循环[6]。

临床护理工作在减轻肾结石患者疼痛中应用有重要作用,疼痛为人体主观感受引起发生,减轻患者不良情绪、转移患者注意力、保持乐观心态等方式均能提高患者疼痛阈值,从而减轻患者疼痛[7-8]。本次研究将急诊肾结石患者分组进行对比研究,个体化组在常规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通过护理干预后个体化组患者疼痛较常规组显著减轻。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评估患者疼痛及整体情况,拟定针对性疼痛护理方案,通过干预、健康知识提高、不良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精神安慰、按摩等多种方式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以疼痛发生机制为指导原则,通过非药物干预方式提高患者疼痛阈值,进而减轻患者对疼痛主观感受,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另得出,个体化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表明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在急诊肾结石患者中实施具有较高护理质量,得到患者广泛认可。

综上所述,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在急诊肾结石患者中实施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褚凝萍.人文护理关怀对肾结石手术患者术后睡眠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581-583.

[2]李自青,李凤霞,任凤荣,等.无痛护理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效果观察[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7):648-650.

[3]张丽萍,文艳,方莉萍,等.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脓毒症休克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79-281.

[4]牛效敏.个体化护理对肾结石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后肾造瘘管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4):1683-1685.

[5] 李颖,李水莉,单鑫,等.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J].安徽医学,2016,37(7):902-904.

[6]李丽,胡梦玲,王婷,等.孤立肾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行肾盂持续冲洗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89-1490.

[7]李婉琼,李婉银,黎小梅,等.经皮肾镜取石术92例循证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103-104.

急诊常见护理常规范文2

【关键词】 急救技术; 强化训练; 急诊护士

doi:10.14033/ki.cfmr.2016.35.0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5-0076-02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窗口。由于急救的病种复杂、多样化,具有突变性,而且随着急救医学的迅猛发展,急救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更新,急救仪器设备快速推陈出新,对急诊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更加熟练的急救技术,以及不断学习新知识和使用新仪器的能力,方可提高抢救危重患者的成功率。本文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护士流动性较大,导致部分急诊护士对抢救仪器使用的熟悉程度及急救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参差不齐的现状,对急诊护士进行分组训练,目的在于探究对急诊护士进行急救技术强化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6年6月急诊科护理人员120例为研究分析对象,每阶段选取10例,3个月为1个阶段。将所选120例护理人员按照护士技术职称等级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中主管护师24例,护师12例,护士24例,年龄24~45岁,平均(36.3±1.4)岁;研究组中主管护师24例,护师12例,护士24例,年龄22~41岁,平均(36.9±1.2)岁。所选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职称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急诊护士进行常规急救技术训练,方式是集中听课学习急重症抢救知识,集中观看各种急救技术演练后分散自学。对研究组的急诊护士进行强化急救技术训练,包括急救理论知识学习、抢救病例讨论及急救技术操作训练三部分[1]。

1.2.1 训练内容

1.2.1.1 常见急救药物使用培训 目的是发生抢救时护理人员能够准确迅速取药和用药,既为抢救节约宝贵时间,又能保证药物以最快的速度应用到危重患者身上,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常见急救药物的培训,主要针对急救车上的药品,要求护理人员掌握药物的名称、别名、规格、用法、药理作用、主要用途、注意事项和禁忌证;熟悉药品的放置位置;牢记急救车管理原则。

1.2.1.2 常见急症急救护理措施培训 目的是通过学习提高护理人员对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识别能力和抢救处理能力,增强与医生的主动配合和协作能力。根据医院的情况选择强化学习的常见急症急救护理有:心肺复苏护理、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护理、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急救护理、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电击伤的急救护理、溺水的急救护理、中暑的急救护理、急腹症的急救护理等[2-3]。

1.2.1.3 急救仪器及设备的使用操作培训 目的是使急诊护士能熟练快速安全操作各种急救仪器设备,为抢救节约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包含气管插管和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监护仪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电动洗胃机的使用、输液泵和微量泵的使用,要求熟练掌握各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会维护和保养。掌握外伤止血、包扎技术。掌握平车、担架、轮椅使用的注意事项[2-3]。

1.2.2 培训方法

1.2.2.1 集中授课学习 参加专家授课培训或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指导学习,1~2次/月,2 h/次。目的是能较快提升急救知识的新度和广度。

1.2.2.2 反复学习急救知R 通过反复学习,强化急救意识,不断巩固和丰富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量。当发生急救时,护士在应急状态下就能精准调动熟悉的急救知识并付诸实践。充分利用早交班前的时间进行简短的急救知识学习,2次/周(周一和周三进行),10 min/次,学习资料分别由当日上中班的护士准备,因为中班是护士轮流值班,因而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准备资料和大家一起学习。目的是能不断增加每个护理人员急救知识的储备量。

1.2.2.3 抢救病例讨论 在科室集中学习各种抢救病例的抢救过程,且对该病例的病因、典型症状和体征、急救用药、抢救护理措施等相关信息进行系统复习,针对抢救效果踊跃分析讨论,各抒己见,并详细记录,1~2次/月,1 h/次。目的是加深抢救印象,巩固病种相关知识,能很好地总结经验并吸取教训。

1.2.2.4 急救技术训练 (1)师资素养保障。请总护士长和科室主任担纲指导,以急诊护士长为培训总带教,要求研究小组的培训老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由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工作作风严谨,带教大方,有影响力、有亲和力的急诊护理骨干担任,能起到好的传帮带作用[4]。(2)视频观摩学习。将相关急救技术操作视频分发给接受培训的护理人员,先集中观摩,再自己研习,最后汇合演练;训练时还可以用手机互拍操作视频,让每个护士能直观到自己的操作过程,利于扬长避短,能迅速提高技能掌握的效率。(3)病例情景模拟训练。病例情景模拟是指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临床病例,由操作者按照病情特点完成一系列操作,从中锻炼和考察其某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具有直接、形象、生动的特点[5]。模拟病例中出现的情景,急诊护士要根据病例的发病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一边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急救护理措施,一边进行实际操作。这种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急诊护士对病情的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护士既分工又高度合作的团队意识。每次集中操作培训后,护士两人或三人一组还要反复多次揣摩演练,以检验并强化技能培训效果。

1.3 考核

包含理论笔试、实践操作、现场提问三个项目。两组急诊护士完成培训后,每次均接受考核,考核采用医院自主设计的试卷,试卷内容参考福建省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及其他急诊医疗护理专家所编写的教材,同时得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相关专家指导修改而成,满分100分,获得的成绩越高则表明技术掌握的程度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对两组急诊护士培训后,分别对理论笔试、实践操作、现场提问三个项目进行考核,所得成绩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论

强化训练急诊护士的急救技术主要意义在于能全面提高急诊护士的急救素质,为急诊医生提供了技术娴熟的合作能手,为抢救危急重症患者提供了生命安全保障[6]。为医院培养一支优秀的急救护士队伍,还可以使急救技能培训变得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本文所选取的120例护理人员,经过分组比较,从理论笔试、实践操作、现场提问三个项目的考核成绩可以直观地看出,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维维,魏素芳,张瑜,等.不同院前急救培训方案对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的培训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30-132.

[2]陶红.急救护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3]王育珊.实用临床急救手册[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1-2.

[4]张晔,陆鸿亚,顾祺泾,等.应用急救情景模拟演练提高产科病房低年资护士的急救能力[J].护理与康复,2013,12(3):278-279.

[5] Chung S P,Cho J,Park Y S,et al.Effects of scriptCbased role play im cardiopulrnonary resuscitation tesm training[J].Emerg Med J,2011,28(8):690-694.

急诊常见护理常规范文3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急性心血管疾病[1]。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2]。对患者抢救的及时性抢救治疗的效果起着决定性影响。本次研究对急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梗患者的抢救中的效果进行对比。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2011年6月-2013年6月两年期间在本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的 10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检测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06 例患者中男64 例,女42例,年龄在37-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7岁。合并高血压者58 例,2型糖尿病病者28例。我院在2012年8月份开始引进急诊护理路径方案,所以106 例患者中在2012年8月之前入院治疗的51例为对照组,之后的55例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心肌梗死部位及病程等方面差别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抢救治疗和护理,是依据传统的急诊室护理流程,入院前抢救并及时急诊接诊患者,护理人员依据急诊医嘱对其抽血检查,建立相应的静脉通道,行心电监护以及卧床休息等抢救急诊护理措施,患者确诊为心肌梗死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

试验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和抢救,首先我科成立了急诊护理路径小组,做好了分工合作安排。在事件发生后护理人员需要计划并分析以及充分运用资料。形成了等级责任制兼并专职化急救护理方案,定期对本次抢救模式进行安全管理及考核检查。急诊护理路径具体实施:患者到医院后由急诊分诊护士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接诊,其步骤是初评、早期检查和评估,在刚接诊的 30 s内边走边问进行快速评估,立即启动急诊护理路径。对患者行先抢救、后登记,必要的情况下开放绿色通道。分诊护士接诊后立即将患者转送入抢救室,通知相应的医师抢救。在进行抢救中通知心血管专科医生急会诊,并配合溶栓及除颤等治疗,严密观察患者心肌梗死的进展及其并发症,在抢救过程中一旦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等,及时协助医师抢救,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好介入手术的术前准备工作。

急诊常见护理常规范文4

【关键词】 急腹症;急诊科;分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0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57例为外科急腹症;114例内科急腹症;29例为妇科急腹症。具体情况详见表1。

2.2 方法 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简短询问,根据其发病的原因、症状等,及时作出分诊,再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专科分诊。

3 急诊护理程序

对急腹症的观察、预诊、分诊是一个紧张而迅速的过程,要求护理人员做到及时、准确、安全的初步诊断,为抢救和治疗争取时机。必须做到以下急诊工作程序,简单概括即一问、二查、三看、四分。

3.1 问 应通过简要、迅速、重点地询问患者及其家属从而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以及家族史),重点了解发病的经过及腹痛特点。①询问腹痛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明确腹痛的诱发因素,部位(重点是腹痛最先发生及最严重部位),性质(钝痛、绞痛、隐痛、持续性痛、阵发性痛和持续性疼痛伴有阵发性加重等),程度(可进行疼痛量表),起始时间,终止时间,间隙时间,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排便,发热等)[3]。如暴饮暴食、大量饮酒诱发的腹痛,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胰腺炎;若腹痛伴血便,多见于肠出血坏死病变;腹痛伴有休克,常提示急性胰腺炎、胃穿孔等。腹痛部位可以在就诊过程中发生变化,因此急诊护士应熟悉急腹症的临床表现。②特殊人群腹痛:女性患者需要重点分诊,应常规询问月经史、停经史,性生活史,排除宫外孕或黄体破裂等;老年患者应注意排除心肺疾病。增加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4]

3.2 查 ①护理人员在积极采集就诊患者的病史信息基础上,应及时准确对患者进行护理查体,依据PQRST 5个步骤对腹痛患者进行全面了解,明确腹部有无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放射痛、牵涉痛等[1]。如: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莫非氏征阳性;急性胰腺炎时可放射左侧腰背部。应密切关注腹痛情况的演变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②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神志、瞳孔等,从而准确、及时地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重点进行腹部的体格检查,检查有无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了解疼痛部位是否固定以及疼痛最严重的部位。③及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5]:如三大常规、血尿淀粉酶、胸腹部X线检查等,辅助检查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急性阑尾炎时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升高、中心粒细胞升高,尿路结石可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消化性溃疡可能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急性胰腺炎可出现血、尿淀粉酶升高。

3.3 看 患者整个诊疗过程的临床表现,如入院方式、神态、表情、行为方式等对疾病的诊断以及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应常规了解这些外在的直观表现并对这些表现的变化进行细致而全面地观察。同时做好详尽的护理记录[6]。如患者有腹肌紧张,提示疼痛程度严重;患者出现烦躁,面色苍白,出汗,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常表明休克可能;消化性溃疡穿孔时,患者采取屈膝侧卧位。

3.4 分 护理人员通过综合分析以上步骤得到的初步资料,对患者和病情进行全面评估,进而对急腹症患者进行简单的危险分类,筛选出急危重症患者,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并及时送至相应的专科进行处理。

4 结果

400例急腹症患者的确诊根据体格检查、B超、X线、及手术情况等。分诊的正确性具体见表2。

5 讨论

51 由于急腹症发病急,病情复杂且多表现不典型,因此,不管患者是否确诊,护士都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及腹痛情况。有条件时,及时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在诊断没有确诊时,护士要耐心向家属及患者解释腹痛可能发生的各种原因,观察腹痛与病情变化的重要意义,使患者和家属能对急腹症病情的变化正确理解,从而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同时减少护患纠纷。

52 正确的标本采集和及时的辅助检查。急腹症患者通常需要留取各种标本协助诊断,抽取血标本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及时送检,追踪结果,缩短确诊时间。转运患者做辅助检查时,要注意转运安全,密切观察转运过程的生命体征,携带便携式监护设备,必要时准备急救箱。

53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诊断明确决定手术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备皮、交叉配血、禁食禁饮等腹部急诊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及手术的方式和过程,消除手术带来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

54 做好病情交接。需要入院的患者,及时与病房取得联系,并护送患者到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病情及用药情况的交接。

急腹症作为急诊常见的疾病,在急诊临床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慎独精神,熟练掌握常见急腹症的各种临床表现,分清轻重缓急,灵活的执行急症分诊程序:一问,二查,三看,四分。通过评估得到的各项资料,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判断疾病的病种,然后送至相应的专科进行处理。对急腹症及时抢救,降低死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吴青妹浅谈外科急腹症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体会.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5(12):107109.

[2] 勇才外科急腹症诊治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08,3(31):156157.

[3] 匡永福,何苗.急腹症的分诊及救护体会.临床合理用药,2009,2(11):3940.

[4] 沈雅芬,沈小玲实现临床护理观察从现象到本质的跨越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1211122.

急诊常见护理常规范文5

【关键词】 细节护理;急诊;胃出血

【中图分类号】R473.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131-01

胃出血是消化道疾病临床常见的一种,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止血干预,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急诊胃出血疾病抢救中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为研究胃出血患者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选取70例胃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出血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34.9±7.1)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35.2±6.9)岁。所有患者均经X线检查及胃镜检查确诊,满足胃出血相关诊断标准。胃出血诊断标准[1]:有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病(如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有发热、呕血、黑便等临床症状;伴有氮质血症;经内镜检查,发现血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抢救与护理,对出血量进行正确评估并建立静脉通道,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异物。观察组护理内容如下:①优化病房环境。保证住院环境安静、整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程环境;②加强监测细节。在护理中严密监测患者意识及精神状态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甲床色泽、皮肤颜色及粪便的颜色、形状及排出量;并加强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清电解质监测,提高护理系统性;③完善急救细节。定期对急救车、急救设备、急救药品进行检查,保证其有效性;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并加强教育宣教,增加患者家属对胃出血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科学认知,争取家属的支持与配合;④加强心理干预。胃出血患者因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且病情危重,尤其是慢性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患者引起的反复出血者,在患病期间易出现严重的焦虑不安情绪,护理人员需加大对其心理干预,增加其治疗与护理配合性。

1.3 观察指标[2] 患者呕血、便血等临床症状消失,血压、脉搏稳定且持续时间超过12h,为止血成功。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业护理、服务态度、交流沟通及健康教育等,每项各20分,满分100分,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得分在60~90分(包含60分)为满意;得分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血情况比较 护理配合后,观察组成功止血33例,再出血2例,止血成功率为94.3%;对照组成功止血25例,再出血10例,止血成功率为71.4%,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急性胃出血是上消化道常见的出血类型,患者易伴有便血、呕血、眩晕、恶心、腹痛等多种症状,若不及时给予止血治疗,则可导致患者出现昏厥现象,威胁其生命。临床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当患者每小时出血量超过1000ml时,则必须给予急诊手术治疗。

在急性胃出血患者止血抢救治疗中,实施细节护理模式是保证抢救效果、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止血成功率为9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止血成功率为71.4%,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刘云华.细节护理对急诊胃出血患者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2):121-122.

急诊常见护理常规范文6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发生长时间严重的心肌缺血从而引起的部分心肌急性的坏死[1]。该病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心脏病中严重类型之一,是在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基础上由于长时间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导致部分心肌的坏死[2]。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重病[3]。因此对临床护理有比较高的要求。为探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的有效方法,笔者回顾性析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探究对象,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68例,女性40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9.5±5.2)岁;其中50人接受的常规的急诊护理,另外的58例患者使用的急诊综合护理。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4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诊护理在急救期间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急诊综合护理在急救期间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患者为使用急诊综合护理进行急救,而对照组患者则是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的患者。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方面的资料进行采集记录。观察指标包括:有效率、心率回复正常时间、急诊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患者满意程度调差。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大致内容如下:

(1)实施入院前的护理: 患者由于突然接受手术、卧床休息制动及住CCU后缺少家人陪护,容易产生焦虑感,再加上患者术后有可能担心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可使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此时护理人员需全面了解其病情及生活背景,在患者入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后给予安慰,逐步使其认清自身当前状态,及时发现患者心理危机,因人而异地实施干预措施。向病人解释放松和“内心安静”的重要性,耐心倾听和解答,尽可能满足病人心理需要;向家属解释病情并取得理解与合作。

(2)基础护理:保持患者正确的,保持通畅的呼吸,检测心电图,使用硝酸甘油;对还具有清醒意思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保持患者心态的平和;

(3)环境护理:注意加强病房的整洁和安静的环境,

(4)饮食护理:注意患者的饮食情况,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为患者提供合理科学的配餐;

(5)细节护理:仔细观察患者的心律、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如出现心率下降、血压下降,患者颜面苍白、出汗等症状,协助医生迅速处理。

(6)并发症的护理:局部渗血及血肿,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重新加压包扎,更换敷料,并注意观察患者低血压、尿潴留、消化道出血、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若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心功能和相关指标恢复正常,心电图没有异常,则为临床治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以及相关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心电图虽然存在一定的异常,但主题上已经有明显的好转,则为有效;若临床症状,心功能以及相关指标没有任何好转,心电图没有实质行的改观,甚至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死亡病例,则定义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用x±s进行表示,对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若P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6.00%,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10%。由此说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显著性差(P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在急救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的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这三方面的时间统计中都要明显短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实验组的急救效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有显著性差(P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时间的平均统计比较

统计患者对住院期间所受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为80.00%,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4.83%。由此可知,实验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显著性差(P

表3 两组患者对所受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