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护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夯实基础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夯实基础护理

夯实基础护理范文1

【关键词】 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关键

基础护理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其内容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1]。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质量不仅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护理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现我院实行夯实基础护理,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现将我院基础护理管理的具体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1 转化思想,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基础护理的意识

实行临床护士岗位责任制,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伤病员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依旧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规范护士的服务语言及行为,引导护士进行新的服务变革,以适应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拓展了基础护理内容,永远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我能为患者做什么”的服务意识,关爱人的健康,提供温馨的服务,施行亲人般的护理,从洗脸、梳头,到洗脚等患者不能自己完成的生活护理,都由我们亲手去做,护士不再只是重视打针、发药,对患者的心理、家庭、社会文化背景都得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 完善基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保证基础护理质量

以护理部为主,成立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多个专项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包括静脉输液、吸氧、吸痰、超声雾化、皮肤护理、铺床、导尿、灌肠、洗胃、心肺复苏、护理文件书写“三基”理论等,各科室成立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全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领导和骨干护士组成,负责全院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和考核方法的制订修改,督查总结反馈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科室质控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小组长组成,各专项小组负责本项目的质量指导,培训考核,各质控组织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形式活动,并记载活动情况和考核成绩。

3 重视护理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护士的基础护理水平

3.1 夯实护理理论基础,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三基”理论测试全院组织每年测试一次,参与率100%,各个科室每周组织至少一次业务学习,每周晨会10 min,口头提问护理理论专科知识,全院每月组织1次护理业务学习,学习基础护理新技术,新知识、学科发展等。

3.2 加强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士临床实践技能 基础护理操作由各专项管理小组和科室质控小组负责,监督、考核,全院护士包括护士长每年都参加护理部规定的操作考核并达标。

3.3 重视新护士的岗前“三基”培训,减小水平差距 随着我院的发展,近3年来我院每年所招聘的新护士基本上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所以对新护士应安排1个月的岗前培训,重点以有关护理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观察病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职业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沟通技巧和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培训为主。

4 主要体会

4.1 政府支持,提升护理人员的价值 基础护理的落实需要政府对医疗制度改革,旧的医院收费标准体现不到护士及医生的工作价值,医院只能靠药品及医疗设备的创收来维持医院的运作。长此下去,丢失的将是护理和医疗事业,成就的则是医药器材事业,推行医院无陪护制度,实行护理三级等级管理,注重医院床位与护士配备,注重护士分层次使用,加大护士准入制度的力度,培养高素质、优秀的护理人才,提高患者的报销比例,增加企业,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社会媒体大力宣传,人人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

4.2 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基础护理工作是护士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交流的最好桥梁,护士做好基础护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汇报给医生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护士实施基础护理可以给患者一种安全感,信任感和亲切感,可以避免因误解而引发的护理纠纷,故应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的道德水平,做好基础护理。

4.3 基础护理要有丰富的内涵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难度可能低于手术的配合,专科护理等技术,但对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危重救治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都是至关重要的。走向临床护理工作第一线的每个护士,无论学历,职称如何,基础护理的技能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基础护理是其他护理的基础,与其他治疗一样重要。

4.4 将基础护理指标具体化 有的护士认为基础护理可做,可不做,做好了,只是外观上好看,做不好,对患者的影响不大,因此检查时做得好,不检查时能敷衍则敷衍,基础护理流于形式,临床上应征询患者的意见以判断基础护理的好坏,从而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4.5 合理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提升护士的价值 遵守价值规律,遵守商品经济原则,按护理服务成本收费,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物价、卫生主管部门在确立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上应尽可能使开展的医疗服务都有收费项目体现,并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改变逐步调整医疗收费标准,体现市场竞争机制,要考虑到护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服务,应根据技术难度,劳动强度和所消耗的时间制订服务价格,同时应根据社会总体物价变化情况进行调控,使护理劳务费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

4.6 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 基础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够深入患者的内心,体验其喜怒哀乐,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精细的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让其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护士的爱心、耐心、细心,热情周到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夯实基础护理范文2

【关键词】基坑;双排桩;复合土钉;淤泥质粘土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杭州市通济北路,设一层地下室,沉管桩和钻孔灌注桩基础。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450米,地面相对标高-2.900~-0.900。本基坑平面尺寸非常大,约52000m2,基坑由7幢沿通济北路段高层及12幢多层住宅及联体地下室组成。主楼底板底标高-6.400,高层区承台底标高-7.200,电梯井承台底标高-9.750。设计计算标高综合考虑底板(纯地下室)和承台底(主楼区)标高,基坑设计大面积开挖深度为4.50~6.90m。

基坑四周距离用地红线一般,西侧为已建通济北路(路下有管线),东侧为规划榨河路(待建),南侧为已建潘家路(已建,未开通),北侧为规划河道(后期待地下室主体完成后河道会结合景观进行治理)。基坑周边环境情况详见图1。场地涉及基坑开挖土层主要为表层填土、粘性土、淤泥质粘土、粘土,该场地地质情况如表1所示。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浅部孔隙型潜水。地下水对场地土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二、基坑支护设计思路

综合分析本基坑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和周围环境条件,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基坑开挖面积较大,基坑面积约52000m2,总延长米约1300m。

2.基坑大面积开挖深度为4.50~6.90m,局部电梯井为8.85m,开挖深度较深。

3.本工程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为填土、粘性土、淤泥质粘土、粘土,其中淤泥质粘土性质较差,且分布厚度较厚,对基坑安全影响较大。

4.基坑四周距离用地红线一般,西侧为已建通济北路(路下有管线),东侧为规划榨河路(待建),南侧为已建潘家路(已建,未开通),北侧为规划河道(后期待地下室主体完成后河道会结合景观进行治理)。

5.场地浅部填土土渗透系数较大,其余渗透性较小,基坑做好明排及浅部填土排水即可。

综上所述,及结合邻近类似工程经验,本工程本基坑工程采用复合土钉墙、钻孔桩悬臂、排桩加支撑、双排桩联合支护方案。

典型支护剖面详见图1~3。

三、基坑支护监测及施工介绍

为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开挖的顺利进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监测,实施信息化施工。现场监测对深基坑的土方开挖和地下室施工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进行现场监测,才能及时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情况,掌握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地下室施工的顺利及时提供指导作用。本工程共设置深层土体侧向位移监测点21个,水位观测孔21个,支撑轴力监测计14组,沉降监测点39个。监测报警值设定如下:水平累计位移达40mm,或日位移速率连续三天大于3mm/天,或者单日位移量超过5mm。

本工程开挖监测各测斜孔最大土移: 35.50mm,均低于报警值。支撑轴力、沉降监测均未报警。立柱桩沉降大部分均小于10mm。总体来讲基坑测斜、轴力、沉降、水位变化等数据均符合设计要求。

四、小结

对本基坑支护设计、监测及施工,总结如下:

1、本工程基坑面积极大,且位于深厚软土区,软土基坑大范围的卸载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本工程土方开挖结合后浇带分块施工,实测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2、本工程复合土钉墙部位局部出现搅拌桩横向裂缝,分析原因主要是单轴搅拌桩在施工过程中软硬土层分界面施工机械功率较低形成。单轴搅拌桩对于该类土层必须采用功率较大机械进行。

3、该工程体量较大,为方便施工,设置双排桩门架支挡结构,监测数据显示,双排桩支护区域土体变形较小,双排桩对于大面积基坑占有较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建航,侯学渊. 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夯实基础护理范文3

[关键词] 胃肠肿瘤;化疗;基础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b)-0111-01

胃肠肿瘤是消化道常见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术后化疗是胃肠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但长期化疗的副作用不仅使患者无法耐受,还会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等方面造成各种不良应激[1]。本院积极推行“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活动,为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期间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2月本院外二科收治的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6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24~75岁,平均(43.6±12.8)岁。2010年6~12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65例为研究组,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22~78岁,平均(42.4±13.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合用药方案进行化疗,化疗前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两组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术后化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护理。

1.2.2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基础护理,具体包括:(1)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有关文件,仔细领会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目标、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法,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活动积极性与主动性。(2)实行责任制分工护理和APN弹性排班制,将床位分配给相对固定的护士管理,对患者实施全面、全程的人性化整体护理服务。①基础护理。合理配备护理员,为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进行洗脸、洗头、擦背、翻身、喂食、排便等生活护理;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③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多饮水,促进化疗药物毒素的排出,减轻其对机体的毒副作用。④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主动与患者交流,并组织成功治愈患者介绍经验,让患者明白化疗后有良好预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化疗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27.4%,研究组为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而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胃黏膜上皮细胞、造血细胞、毛囊和生殖细胞等增殖旺盛的正常细胞同样有杀伤作用,易出现各种不良毒性反应[2-3]。因此,寻求一种化疗期间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院推行“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活动半年多以来,取得满意的效果。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的重要根基,是护理专业特色的体现,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4]。基础护理的内容涉及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工作[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基础护理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对术后化疗的胃肠肿瘤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夯实基础护理,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促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夯实基础护理后,患者术后化疗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P < 0.05),表明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与积极性,强化专业技能,有助于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

总之,对术后化疗的胃肠肿瘤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改善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护患关系,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于淑娟,于建敏,杨丽媛,等.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舒适护理的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5):1401-1403.

[2]丘建先.舒适护理在180例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化学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93-94.

[3]汪志红. 舒适护理对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6(2):58-59.

[4]刘玉莹,张亚卓,翟晓红,等.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的重要根基[J]. 现代护理,2007,13(12):1122-1123.

[5]陈金华,宋燕,唐泽琴. 亲情式责任制基础护理反馈单用于夯实基础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 医学信息,2011,23(12):19.

夯实基础护理范文4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 继续完善修订我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控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同时组织开展护士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训练,提升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

夯实基础护理范文5

通讯作者:金艳

【摘要】 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反映了整个医院的服务质量水平,它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更依赖于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与重点,今年,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已在全国全面展开。本文阐述了笔者所在科室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为契机,从转变更新护士长的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群体质量意识、建立科室护理文化、营造团结协作的团队、制定严密的护理质量标准等方面入手,逐步达到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的推行和落实所取得的效果。体会到只有充分发挥护士在“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把这一活动的主题扎实的融入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需求实施人性化服务,丰富服务内涵,把基础护理工作作为护士观察病情和有效掌握患者第一手病情资料的重要途径,提升专科护理品牌。不仅可确保基础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而且还能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不但不会降低护士的地位,反而能使患者感受到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对其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更拉近护患距离,获得患者的信任,得到医生的好评。只有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质量意识,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 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6.036

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已在全国全面展开,如何充分发挥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方法,提升管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笔者通过亲身体验,现做如下报道。

1 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护士长的管理意识及护士的质量意识

只有转变、更新护士长的管理意识及护士的质量意识,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才能调动护士长带领全科护士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1]。

1.1 护士长应加强自身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可采取进修、参观学习、短期培训等方式,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使护理管理步入科学化管理[2]。作为笔者所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护理部安排下,先后安排护士长参加了“现代护理管理创新与实践研讨班”等参观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管理理念,学到了新的管理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能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学以致用。

1.2 通过护理部采取护士长会议、全院护士大会等形式反复学习《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等内容,使全体护理人员吃透活动精神,自觉主动融入到这项活动中,统一思想,把“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这一活动的主题,扎实的融入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体现护理工作的人性化服务,丰富服务内涵,使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在治疗性护理,而是给患者以实实在在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护理服务。

1.3 护士应加强护理业务知识技能学习,熟悉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新动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首先要熟练地掌握各项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并根据科室患者、病种、治疗方式等实际情况讨论制定出专科基础护理技术服务流程、常见专科疾病护理常规等[3]。

2 转变质量管理观念,逐步达到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的推行和落实

2.1 推行护理质量标准,关键是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使护理工作人员认识到推行护理质量标准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有利于护理学迅速地发展,有利于护理队伍的建设[4]。

2.2 科室护士长应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带领护理人员根据科室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室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计划,同时制定出护理质量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学习,做到护理人员人人掌握质量标淮。并且根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进行目标完善修订。

3 建立科室护理文化,营造团结协作的团队,提倡人人参与科室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大大加强管理力度,逐步形成一套有责任、有激励、有竞争、有活力的管理机制[5],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3.1 充分发挥科室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笔者所在科室护理质控组由护士长任组长,根据护理各项工作,结合每位护士的工作特长,将质控组分为不同的质控小组,配备小组成员。每月各质控小组组长或组员都严格按下发的质量标准对分管护理工作质量采取定期、不定期的自查、自评,根据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杜绝差错,保证护理安全。在次月初召开的科室护理质控会上,各项质控组长把分管项目的护理质量向大家汇报,护士长带领质控组成员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分析、总结,针对上月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并列入当月质量检查控制的主要范围。同时,以表格的形式,在全科护士会上公布检查结果,对存在的个别问题,指出并帮助分析原因,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分析、公布,在质控会议上制定出整改措施。如此护士长就能带领质控组按照质控项目,专人负责、分项检查,抓好日常工作、环节质量,做到日监督、周检查、及时反馈,月底讲评,如此循环就会形成强有力的质控系统,使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护理安全得到保障。

3.2 护理人员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护理质量管理上,应围绕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护理”的观念,抓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落实和质量,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得到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6]。笔者所在科室针对此项活动,调整了各班基础护理职责,专门成立了基础护理质控小组,每日对各项基础护理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每位护理人员都把基础护理工作,作为护士观察病情和有效掌握患者第一手病情资料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科室护理组先后在为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进行生活照顾的同时,通过观察到患者引流管的引流液变化、尿道口出血情况、患者皮肤情况,及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多次,第一时间提请医生对患者及时进行处置,不仅确保基础护理质量,也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得到医生的好评,同时也获得了患者的信任,更拉近了护患距离,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3.3 在护理工作中注重核心制度的落实,通过反复组织护士学习、提问、考核各项规章制度、职责,让每位护士熟记核心制度的内容,把核心制度融入到各项护理工作中,并把核心制度的落实作为每月检查工作的重点。护士长每日监督检查一级护理、危重患者、卧床患者、带管道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宣教情况,各班认真执行交接班、查对等制度,确保了核心制度在护理工作中的有效落实,严防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

4 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契机,营造良好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外环境整体氛围

4.1 找准时机,获得科主任、医生的支持。护理质量不仅涉及护理人员,很大部分涉及医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如病房管理、健康教育、优质服务、护理病历的书写等内容,需要科主任的支持和医师的密切配合[7]。笔者所在科室开展此项活动以来,在原来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护理部与科室主任及医生的积极沟通,大力协调下及时为科室添补了护理人员,同时在得到科主任及医生的积极支持下,科室通过医护协调会,及时调整手术安排,均匀分布各班、各组工作量等工作流程,在全科医护共同齐心协力、群策群力、相互协调配合下,使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得到了稳步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2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争取活动主体的支持与监督。笔者所在科室利用与患者及家属的工休座谈会、健康教育等形式,在病区中粘贴宣传创建活动内容,在病房放置患者留言簿,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让患者及家属监督检查工作,并及时改进工作。如针对患者使用热水瓶存在烫伤等安全隐患,及时与总务科联系购进了台式饮水机,使患者饮用桶装水;用于洗脸等的生活用水由科室护理员早晚送水到每位患者床旁;科室配置了基础护理用具箱,满足患者生活需求;针对部分患者说被子太厚的问题,护理人员给予他们换用毛毯等。通过努力,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好评,患者满意率逐月上升。

5 根据各班工作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各班职责及工作流程

对患者实行护理包干制,使每位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满意的护理服务。根据护理级别的基础护理规范要求,由护理人员认真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扭转由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进一步拉近了患者和护士的亲切之情,密切护患关系,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8]。

6 讨论

作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护理部带领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虽然仅半年多时间,但笔者深刻体会到了“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这一活动的主题。只要护理人员把它扎实的融入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需求实施人性化服务,丰富服务内涵,把基础护理工作作为护士观察病情和有效掌握患者第一手病情资料的重要途径,提升专科护理品牌,不仅可确保基础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而且还能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不但不会降低护士的地位,反而能使患者感受到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对其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更拉近护患距离,获得患者的信任,得到医生的好评。

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反映了整个医院的服务质量水平,它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更依赖于护理管理水平。只有充分发挥护士在“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方法,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8]。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蒋春清.县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思考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6):2683-2684.

[2] 朱梅.论当前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家庭护士杂志,2007,5(8):137.

[3] 郭燕红.转变护理模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4.

[4] 乔娜.护理质量管理新进展[J].现代护理中外医疗杂志,2008,27(7):50.

[5] 张丽玉.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研究现状[J].家庭护士杂志,2007,5(8):27-29.

[6] 丰荣,马玉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革护理管理理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89-90.

[7] 肖继荣,付沫,陈红宇.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08,5(3):58-60.

夯实基础护理范文6

关键词 急诊室 优质护理服务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295

为贯彻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倡导医院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目前,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已广泛开展,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良好成效。急诊室是第二批试点科室,2011年4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合急诊室的特点,加强急救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以人性化、整体化、专业化为理念,开展了一整套全天候、全程候的急救护理优质服务活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达到使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的。

资料与方法

我院为本市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室有急诊观察室、急诊导医台、绿色通道三部分组成,工作人员16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4人,绿色通道非护理专业工作人员4人。

方法:

⑴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多次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卫生厅下发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和《河南省优质护理服务“十化”评价标准》等文件,结合急诊室工作突发性、复杂性、时效性、严重性等特点进行分析与讨论,修订急诊室护理服务内容,明确在急诊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认识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护士自觉改变“患者要我服务”为“我要为患者服务”的理念。

⑵创造舒适的就诊环境:候诊厅、观察室等设置温馨的中英文标识提示栏,对布局合理安排,候诊区按患者疾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区候诊,保障急诊患者优先就诊;加强对保洁员的管理,保持候诊区环境清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定时通风、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⑶全天候、全程候急诊导诊服务:急诊室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由于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如CT、彩超、检验、核磁等集中在急诊楼,使得急诊室每天人流量约1500人,为满足不同患者需求,急诊导医实行24小时工作制,开展全天候、全程候导诊,提供整套无缝隙的急救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为一体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⑷改变排班模式,推行APN排班: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原来以功能制为主的排班已经不再适用,也不能满足护理工作需要,依据急诊专科特色及人员配备等特点,推行护士接受、医生满意的APN排班模式。新排班模式的实施,避免了护理人员在急诊患者就诊高峰时间进行班次交接的弊端,减少了交班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薄弱环节力量,保证了护理安全,真正做到弹性排班。

⑸夯实基础护理,细微服务见真情:候诊大厅增加针线包、微波炉、轮椅、平车、拾物招领、开水、口杯等便民服务项目,并免费为路程远的患者邮递化验单,给患者以方便。在服务过程中,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努力将服务做到患者未开口之前。

⑹建立服务监督机制:在候诊区及留观室醒目位置设置意见箱和监督电话,公示急诊室护理服务流程,护理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引入患者知情监督机制;同时在患者急救处理后,送到其他科室治疗前,或留观结束离开时发给患者或家属一张爱心联系卡,卡上明确标示科室和全体工作人员联系电话,自觉接受患者和社会监督;护理部及科室每月随机对就诊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听取患者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讨 论

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将人性化、亲情化服务融入到各项操作中,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护士的劳动成果得到患者的认可,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护理工作由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再到感动服务。

密切了医护合作:合理运用护士人力资源,采用弹性班、按需排班,护士与医生组成治疗性团队,建立更加密切的专业沟通与合作,各项急救治疗措施更加落实到位,基础护理与护理技术服务质量共同提高。

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从细微入手,规范和提高护理服务能力,使患者真正从护理服务中收益,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度度,急诊患者满意度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的91.5%提高到98%以上,护理质量大大提高,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医院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宝珠,张文光,卫丹丹,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变专科护理模式[J].护理研究,2010,24(10):2702-2703.

2 崔群仙.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体会[J].护理研究,2011,25(1):158.

3 王宝珠,付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基础护理内涵[J].护理研究,2010,24(10):2614-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