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急诊护理安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急诊护理安全范文1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646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85-01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危急病人抢救的阵地,急诊护理安全工作质量是医疗护理质量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的医疗护理质量直接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近年随着法治社会的健全,医疗制度以及人事制度的改革,患者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而临床急诊护士却日趋年轻化,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十分淡薄 [1],给急诊护理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因此,有效的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1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 护理管理因素。①护理人员结构不稳定:由于人事制度改革,近几年新进入的护士均为合同聘用制护士。这批护士频繁跳槽,流动性大,导致护理人员培训始终处于低层次。②护理人员结构年轻化:由于护理人员的流失,新进入人员较多,低年制年轻护士占科室一半以上,她们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均不足。
1.2 护理人员因素。①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随着各种法律制度的健全,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而护理人员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给护理安全及自身安全带来了隐患。②急诊专科知识缺乏,专科操作不熟练:部分年轻护士专科知识缺乏,专科操作不熟练,缺乏工作经验。③急诊护理工作特殊性: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抢救工作量大,造成护理人员与家属沟通不到位、护理文件记录不全面、不及时、操作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等。④急诊创伤死亡现象的刺激:急诊科收治各种病情复杂、危重多变的患者,常出现死亡或濒临死亡,会对护士造成心理压力,更易发生差错事故。⑤医疗设备问题:急救物品、药品准备不足,急救用物不处于应急状态。
1.3 患者因素。①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增强。②期望值过高:急诊患者病情危急,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过高。
1.4 社会因素。近2年频繁的袭医事件造成对医务人员的不利局面,护理人员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2 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2.1 重视护理队伍建设,稳定护理队伍。护理管理者重视护理队伍建设:如争取合同聘用制护士与正式在编护士同工同酬,对于晋升职称、评选、竞聘护士长等给予与正式在编护士同等条件,我院先后有多名优秀合同聘用制护士走上护士长岗位;护士长关心爱护护士,为她们创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护理工作团队。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有效稳定了护理队伍。
2.2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针对我科低年制年轻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专科知识缺乏、专科操作不熟练情况,采用护士能级管理办法,制定详细的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并建立护士培训手册,详细记录培训内容及考核结果,并与评优、绩效考核等挂钩。利用我院学习日活动(即每周四下午进行2小时以上的学习)进行专科知识培训、规章制度学习、应急预案演练、专科操作训练及疑难危重病例、护理不良事件讨论等多种形式学习。识别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以及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形成护理服务活动的工作规程、管理细则,使大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有章可循 [2]
2.3 加强护士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对我院及他院已发生的有代表性的护理安全纠纷进行讨论分析,由此使得护士能够认清形势,增强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2.4 实行弹性排班,保证繁忙时段急诊工作质量。针对急诊护理工作特殊性,增加急诊科护理人员编制。根据科室人员结构,合理安排各班次人员,做到新、老护士搭配,实行弹性排班、24小时备班制。有效解决了繁忙时段护理人员不足情况,保证了急救工作质量,增进了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缓解了护理人员身体及心理压力。
2.5 加强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完善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及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及交接班制度,加大考核力度,确保急救物品、药品数量及效能处于应急状态。
2.6 加强安保。保证医护人员安全。医院在靠近急诊科处设置保安值班室,并安装监控系统。一旦患者及家属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及时协助医护人员予以解决,保证了医护人员安全。
3 小结
安全管理是当前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的主旋律,是代表医院质量的最高水平和目标,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 [3]。我科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稳定了急诊护理队伍,提高了急诊专科护士素质,增强了护士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改善了护患关系,护理不良事件显著减少,患者对急诊科满意度明显提高。保证了急诊护理安全工作质量,使我院急诊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张优琴,章亚娟,钱萍萍,等.举证责任倒置后护士证据意识状况调查及分析[1].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1-203
急诊护理安全范文2
关键词:儿科急诊;留观输液;安全护理
安全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护理质量极为重要的标志之一。在儿科急诊留观输液的过程中,怎么样规范对儿科护理服务的行为,强化护理质量的意识,医护人员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保证在治疗及护理中安全为首,尽医护人员最大的努力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 确保患者的安全[1]是护理人员必须探索的重要课题。对于儿科急诊的患儿来讲,患儿的病情急、危,家属心切,就诊的时间较为集中,静脉输液作为急诊治疗中经常用到的治疗方式。在给小儿静脉输液时,穿刺时有很大难度的,用药的量较小等特点,短时间里大批量的输液,在护理上容易出现一些缺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儿科急诊科一共有医生10名,护士30名,儿科急诊科负责护理工作。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儿科急诊留观输液的1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患儿男、女各有90例,0~5岁的有80例,5~10岁的有60例,>10岁的有40例。
1.2方法
1.2.1设置科学的操作流程 在儿科急诊处的一楼设置咨询台及挂号处,主要负责的工作有:核对患儿的病历本和输液处方以及药物单等等。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安排输液的顺序和床位,并且对患儿进行编号,配药以后,由导诊护士来按编号的顺序一次呼叫患儿,将患儿带领到留观输液室逐个予以输液,注射后由护士护送患儿到各自的病床,医院的医患人员要做到各司其职,这样既可以节约患儿的时间,还可以有秩序的为患儿进行护理,形成具有程序化的服务流程。
1.2.2实行弹性排班制 儿科急诊留观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治疗的时间也较为集中,而每一位患儿的家属都希望能尽早的进行治疗,这样很容易导致单位时间内,医护人员忙乱,甚至还会正常护理人与患儿之间发生争执,依照儿科留观输液的统计分析[2],在上午8∶00~12∶00和晚上18∶00~21∶00是患儿留观输液的高峰期,根据这个统计,医院可以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在这两个时期内增加护理人员3~5名。这样可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1.2.3优化配药环境,加强安全管理 配药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留观输液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留观输液患儿较多,使用药剂的品种也很多,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配药室凌乱,配药台面产生拥挤情况,为了不免这种情况发生,医院可以改进药剂的摆放设施,设计各层药柜摆放药剂[3],这样设置既可以避免药品混放,又可以提高配药的速度,从而可以避免药剂配错。
除以上措施医院还应该强化医护人员的护理安全教育与素质培训;设置2名护士人员对留观患儿进行巡视, 若巡视到有病情况变化的患儿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处理;加强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每季考核的成绩与年度的考核成绩挂钩。
2结果
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明显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儿科护理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4]。医院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使医院的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设置科学的操作流程节约了患儿的时间,有秩序的为患儿进行护理。同时,进一步缓解了护士工作的压力,还能够保证护理人员对患儿的护理质量和水平。
3讨论
儿科的急诊留院的输液是极其繁琐细致的一项护理工作。它要求护理人员树立起高度的安全护理意识,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优质的服务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才能够让患儿及其家属满意,从而减少护理工作上的缺陷,保证儿科急诊留院输液的安全。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是安全护理的重要保证,因此护理人员就必须熟练的掌握护理的技能,提升安全护理的水平,护理人员应该热情主动接待患儿,主动介绍病区的环境,针对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予以详细的解答,以满足各种疾病和各种患儿的需求。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儿科急诊留观输液的护理工作中,仍然有诸多不安全的因素存在,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都必须引起极其高度的重视,严格按照医院的操作规范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还要对自己的护理能力加以提升,医院还要对护理的资源进行科学统筹[5],从而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水平,彻底地消除护理和患儿之间的矛盾关系。
参考文献:
[1]潘小燕,采静波.实施整体护理中改进护士排班的做法[J].护理管理杂志,2013,4(1):57.
[2]陶艳,刘颖青,周荣慧,等.儿科急诊留观输液的安全护理管理[J].哈尔滨医药,2012,2:29.
[3]许美珍,陈志红.急诊输液患者的安全管理,儿科急诊留观输液的安全护理[J].华中科技大学,2013,16(5):309-331.
急诊护理安全范文3
[摘要]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缺陷并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整改措施。方法 针对2011年护理缺陷对急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整改,比较整改前后的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
护理缺陷发生率从2011年度的8.21%降到2012年度的2.32%。结论 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急诊科就诊的患者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多变,急诊科的工作具有快速、艰巨、突发及不可预见性等特点,是护理风险高发的科室。因此,及时查找急诊护理工作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不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急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是急诊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我院针对2011年度急诊科存在的护理缺陷对急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收集我院急诊科2011年度和2012年度发生的护理缺陷共计1422件。
1.2方法
针对2011年发生的1085例护理缺陷对急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整改,并在2012年度进行实施。对2011年度和2012年度的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及护理缺陷的类别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检验,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6.0软件。
2.结果
经过针对护理缺陷对急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整改后,护理缺陷发生例数从2011年度的1085例(8.21%)下降至2012年度的337例(2.32%)见表1,各类护理缺陷的构成比见表2。
3.讨论
3.1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缺陷原因分析
3.1.1人员因素
①护患比例失调,护士队伍结构不合理。我院是一所基层医院,急诊科人员编制有限,护理人员共计13人,在编1人,聘用12人,护患比例失调。护理人员年资低,1-5年占69.23%,5年以上占30.76%,其中10年以上占23.07%。护士占76.92%,护师占15.38%,主管护师占7.69%。低年资护士对专科知识及技能掌握不全,遇到突发事件时综合能力及临床经验不足。2011年度的护理缺陷中,79%发生在5年以下护士。低年资人员多、人员流动性大成为突出问题,存在护理安全隐患。②护士法律意识不强,急救意识不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对相关法律、法规掌握运用不够,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在护理缺陷中对核心制度执行力不够,对事件本身认识不足,言语随意,欠缺自我保护意识。③缺乏良好沟通技巧,未履行相关告知制度。急诊科是集临时留观、长期留观、输液治疗于一体的科室,就诊人员涉及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多变,如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忙碌而不履行相关告知制度,言语简单、冲撞或解释不耐心,很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甚至引发护理缺陷。
3.1.2患者因素
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及患者维权意识加强,患者就医期望值增加,如一旦未达到预期效果,将产生的负性情绪转嫁到直接接触的护士身上,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3.1.3其它因素
夜班、周末、节假日薄弱环节。夜班、周末、节假日是急诊科患者就诊的高峰时段,而护理排班按常规进行,使工作人员不足的现象较日常更为突出,护理工作处于明显超负荷状态。因此,夜班、周末、节假日也是护理缺陷的高发时段。2011年度发生在夜班、周末、节假日的护理缺陷达684例,占全年度的63.04%。警示标识缺如。
3.2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3.2.1调整护理队伍。护理精英荟萃
急诊科有危重病人多、实施抢救多、突发事件多、护理任务重等特点,把好急诊护理质量安全关,使急诊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最大限度降低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率,是衡量一所医院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急诊科护士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针对护患比例失调、低年资人员多、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进行整改,增加护理人员至16人,并要求急诊科护士年资均在5年以上,各项专业考试皆优,且定岗2年以上。
3.2.2成立安全质控小组,完善护理制度
建立护士一质控小组一护士长三级质控管理。每月召开会议针对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深入、详细探讨,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修订安全管理方案,并落实到工作中。每季度进行一次护理安全专题讨论会,对护理缺陷及其整改工作进行剖析、讲评、总结,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目前,我科已形成了具有本科特色的“输液患者五查法”、“急诊患者急救六步法”(一步:呼吸畅通一吸氧;二步:静脉通道一给药;三步:心电监护;四步:导尿;五步:辅助检查;六步:记录)工作流程。只有让规则成为内在约束力,将外在约束变为自觉的行动时,管理才是最有效的,才能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3.2.3加强规范化培训,强化护理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规范化培训,组织护士认真学习护理制度、操作规程及有关护理安全的文件,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的相关文件,重点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并根据既往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针对性学习,使全体护理人员得到警示,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定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检查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3.2.4实行小组制,弹性排班,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
我科根据科室情况分三个小组,组长负责本组具体分管事件的落实。每组总体水平相当,小组成员老、中、青搭配。针对护理缺陷好发时段,如中午时段、交接班、重病人较多时、夜班、周末、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避免因超负荷工作增加护理缺陷的发生几率。
3.2.5建立护理质量奖惩结合的激励机制
目前护理管理以惩罚为主要手段.缺少奖励激励机制。制定急诊科护理质量奖惩制度,明确奖惩细则,并贯穿于护理中。奖惩每月进行公示,使得所有护士因惩者而望危却步,因奖者而努力进取。
3.2.6严格执行告知制度,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告知风险,进行正确的利弊分析,给患者及家属选择的权力,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配合。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自身的权利,理解患者及家属,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需及时、有效地评估患者心理、身体、社会等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护理,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
3.2.7启用警示标识
急诊护理安全范文4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生命的第一线,是医疗护理纠纷的多发区和重灾区。现针对急诊科护理不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使急诊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
1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
1.1 接诊分诊处 护士责任心不强,理论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未按分诊工作的基本程序进行分诊,或未见患者就分诊,以致危重患者到来得不到及时救治;多数非急诊患者就医,增加急诊工作量,使分诊护士麻痹大意;服务态度不好,解释不够,冷淡、语调过重,易引起患者不悦而引发纠纷。
1.2 抢救室、治疗室 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各种急诊抢救器材操作不熟练,没有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急救药品使用不及时,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执行错患者未及时通知医生;患者病情突变,医生不在场,护士不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护士基础理论不扎实致判断失误,药理知识不扎实,没有做好“三查十对一注意”工作,导致用错药或用错剂量;关心解释不够,未及时询问病史,引起患者猜疑“护士是否操作有误”;当医嘱不详,用法不清楚时,护士机械执行引起药物量过大或过小,间接或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护士操作技术不过硬而引发纠纷;护士情绪不高,服务态度差,不能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而引发纠纷。
1.3 观察室 由于观察室患者周转快,患者擅自调换床位,而护士未认真查对,易导致打错针,换错液体或液体漏输;不注重巡视,液体外渗时未及时发现;没有根据患者病情及年龄调滴速,输液速度过快,出现患者不适或病情变化;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或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发生输液反应。
2 安全护理管理与防范对策
在急诊管理中,应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使每位护士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服务第一、患者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
2.1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施制度管理 护理规章制度,常规操作规程等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指南,必须健全和完善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操作常规和应急预案,保证护士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及安全有效。
2.2 护士的选择 急救护理的对象是人,因此急诊急救对护理人员提出很高的要求: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有主见、有礼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急救意识;分诊护士应选急诊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护师和护士,急诊护士应选训练有素的专业急诊护士,经正规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2.3 抢救室、治疗室的要求 急诊抢救室的各种急救药品,物品齐全,设备完善。紧急抢救时护士要沉着冷静,抢救时突出一个“快”字;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重视护理文书的准确及时和法律效力,对于患者或家属拒绝接受的检查和治疗,要请患者或家属在病历上签字以便确认。
2.4 急诊观察室的要求 密切观察输液患者的病情变化,多巡视,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加强实习及进修管理;更换液体及做各项治疗操作时都要认真执行“三查十对一注意”;防范输液反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治疗室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
3 小结
护理安全是影响护理过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护理管理工作要围绕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主线,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急诊护理安全范文5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一项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主要是指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整个过程中,确保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可以整体反应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还可以对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产生直接影响。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生命的重要科室,面对的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重,因此,急诊科也是医疗护理纠纷的高发科室。作为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经验,同时还要对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 院前出诊存在的安全隐患 院前急救具有突然性,紧急性等特点,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个阶段,护理人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呼救电话接听不详细,护理人员没有认真询问患者的病情、发病时间以及发生地点等,导致延误时机;急诊科在登记呼救信息后,出诊速度慢,有的对呼救地点不熟悉,不能再预定时间内到达呼救现场;出诊时由于时间仓促,导致急救药品和器械没有准备充分,有的是未对人工球囊、呼吸器等抢救用品进行检查,到达现场后出现各种问题;院前急诊情况紧急,护理人员由于技术不熟练或者动作太慢,影响抢救质量和速度,在抢救现场,由于患者家属都在,一旦出现任何失误或言语不当都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这些都可能成为护理的安全隐患;出诊记录不详细,对于出诊时间、到达时间、送达医院时间等记录不准确,有的是错记、漏记,对病情的描述不全面,在运送患者到达医院的途中,未及时向患者家属交待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如:昏迷、窒息、心跳骤停、休克等,这样一旦发生意外,患者家属将归咎于医护人员,引起医疗纠纷。
1.2抢救时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抢救过程中,有的护理人员对急诊抢救器材操作不熟练,没有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流程,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够仔细,没有及时使用急救药品,发生意外情况是微机室通知医生;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熟练,对药品的药理、使用剂量等不熟悉;护理人员责任心不高,服务观念不强,在工作中未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史、病因,未做必要的解释,对患者关心程度不够,引起患者或家属的猜疑;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欠缺,缺乏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遗嘱不详细、用法不清楚的情况下,未能及时与医生核对,只是机械执行操作,引起药量的过多或过少,对抢救治疗的效果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1.3对患者的观察监测力度不够 急诊科的患者救治时间短、周转比较快,有的患者随意性较大,擅自调换床位,护理人员若不仔细核对和交接,容易出现打错针、输错液、吃错药等情况。引起严重的医疗事故;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巡查有的患者输液时发生外渗、导致输液反应。
1.4护患沟通不和谐 急诊科的病患多数是危机重症患者,他们病情危急、病痛程度高,心理上本身紧张、焦虑、急躁,渴望尽快得到有效的治疗。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接诊数量多,一般都忙抢救病患,容易忽视患者的心理需求,一旦言语不当产生分歧,很可能是情绪更加愤怒,充满敌意,有的患者甚至打骂医护人员,后果十分严重。
2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
2.1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素质培养 有科室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或科主任对年轻护士进行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抢救器材的使用方法,并且要熟悉常见急诊疾病的观察要点和救治方法。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和专业抢救技术操作,并且要定期考核,护理人员要自觉学习专科理论基础知识,不断总结经验,尽快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此外,护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理念,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综合素质的培养,了解患者的心理要求,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关心、爱护患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与患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2 强化法制观念,主动学习法律知识 随着现代医疗环境的改变,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逐渐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加强,护理人员也应在工作中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患者第一的思想意识,尽量将患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3 院前急救的防范措施 护理人员在接听电话时,要详细询问,认真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事后将出诊时间、送达医院时间、处理结果等详细登记在册;出诊的急救护士最好是年资在5年以上、经验丰富、相对固定的一批医护人员,定期组织急救操作模拟训练,尽量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和效率,达到挽救生命和减少失误的目的;急救药品、物品和器材等要到位,完好备用,每天要对抢救用品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所需物品充足完好;在抢救时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注意语言的艺术性,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整个抢救过程,对于需要患者或家属签字的要认真执行;在运转患者回医院的途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并向患者家属详细交代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并签字为证。
2.4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急救药品的核查制度、设备检查制度以及医疗器械的消毒制度等,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同时要设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每天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解决。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已经成为现代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操作技能,严格按照科室规章制度执行护理操作,要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急诊科的抢救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急诊护理安全范文6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效果
伴随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管理水平的衡量指标中护理安全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护理隐患是指在法律、法规允许之外,整个护理过程中产生任何对患者机体及心理造成伤害的事件或行为,对患者身心甚至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1],同时也对医院的社会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医院中急诊科作为一个重要科室,所接收的患者一般为急重症患者,其有病情复杂,同时护理任务重,因此,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护理纠纷发生率也较高。因此,探讨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对护理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比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146例,其中予以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的73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时间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男43例,女30例,年龄最高者为58岁,年龄最小者为20岁,平均年龄(36.8±4.5)岁;而予以常规护理的7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时间为2013年5月—2014年5月,男45例,女28例,年龄最高者为59岁,年龄最小者为22岁,平均年龄(36.6±4.8)岁,2组患者或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强。1.2方法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而试验组患者则在护理干预中予以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首先对急诊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查找,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具体如下:①强化安全教育,提升法律意识。在护理继续教育中纳入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同时加强考核,提升其法律意识,使其在护理过程中也用法律对自己的护理行为进行规范。通过风险意识的加强,尽量避免护理差错的产生,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2]。护理人员应学会用法律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对集体会议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加强学习医院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等,使护理人员建立质量与安全并重的护理观念,对急救护理进行依法有效实施。②强化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知识。急诊科患者一般均呈现危急的病情,救治需要有效和快速,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业务能力要较强,给予对医生有效配合,对患者实施抢救处理。要定期组织急诊科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培训,促进其急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同时要严格考核,并与年终绩效考核相挂钩,留档记录。注重对急救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培训急救设备的应用,急诊科医务人员均要对常用急救技术进行有效掌握,比如紧急气管插管术、应用呼吸囊、心肺复苏术等[3]。③强化护理管理,落实责任制度。要做好抢救室基本安全管理,准备好急救所需的设备、物品和药品,并要详细检查,做好交接班工作,保证抢救仪器100%完好率,准备充足。接诊患者后,立即启动救治程序,建立健全科室护理抢救计划,训练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禁止面对患者时产生慌乱、大声说话等行为。同时要注重语言表达艺术,在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生命健康权、隐私权和知情权充分尊重。护理文书书写切实完善,保证及时、准确,防止护理纠纷产生。④强化护患沟通,贯彻人文关怀理念。对护理沟通技巧进行落实,护患沟通要加强,对用语艺术要注意,护理理念要坚持以患者为本,端庄的仪表,病房环境要整洁安静,使得患者体会到就医环境温馨,如果条件许可,可对报刊架、电视机、饮水机等进行配制,对患者就诊提供方便。对患者和家属的情绪进行疏导,一旦其产生急躁的情绪,护理人员要以足够的耐心,将解释工作做好,针对故意闹事的患者,要加强配合工作,防止发生直接冲突;一旦纠纷事件发生,事后急诊科要针对性展开讨论,及时找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提出整改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4]。1.3评价指标对2组患者护理投诉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医疗事故发生率进行统计,同时采用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护理人员参加操作能力及理论知识考试,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比对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护理投诉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医疗事故发生率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评分比对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评分明显较高,理论知识评分也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急诊科作为医院一个特殊的科室,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存在很多护理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患者和护理两个方面。患者由于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加之不良媒体的报道,导致护患关系呈现紧张的态势,影响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同时患者对于抢救和治疗的期望值过高均会使得护理隐患产生。针对护理而言,护患沟通缺乏、护理人员经验缺乏、法律意识淡薄、管理措施不足、护理管理水平低、规章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及知识水平不足、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缺乏等均会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发生[5]。急诊科具有较为繁重的护理工作,也很容易导致护理纠纷发生,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防范措施,提升护理质量至关重要。综上所述,急诊科护理中予以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效果满意,不但有效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同时还能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邱珊.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100-102.
[2]陈敏.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161-162.
[3]吕翠真,郭碧玲.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5):360.
[4]金梅,殷晓菁.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4(10):2856-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