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科护理的认识

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管理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儿科护理人员共15名,年龄(19~46)岁,平均(30.6±1.3)岁,本科生8名,大专学历4名,中专生3名,同时,主管护师3名,护师5名,护士7名。

1.2方法

儿科护理风险小组中有1名组长,并具有2名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的护理人员,每周小组中的护理人员将会召开会议,探究风险事件的产生原因及对应的解决办法。同时,监督科对每一名护士的护理流程实施全面监管,判断此种方法是否能够产生风险事件。

1.3判断标准

如果护理过后,小儿家属对护士的评价度逐步上升,则表明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如果家属对护士的评价度较低,则表明具有不佳的护理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在获得数据的情况下,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运用x2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实验可知,在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的情况下,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优于未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22-02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全国各级医院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开始积极贯彻执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护理实践中推行人本位优质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护理工作,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加强医护人员的基础护理能力训练,全面提高医疗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实行人本位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本文主要针对儿童护理中的“人本位”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进行分析探讨。

1 “人本位”优质护理服务

“人本位”思想在医疗护理服务中强调诊断、治疗、护理、康复、服务等环节在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医院不仅仅要关注病人的手术治疗效果,还要加强对病人的术后的康复观察。“人本位”思想在护理实践中能够避免过度治疗,强调注重病人的康复和整体护理。通过贯彻人本位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医疗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恢复,提高病人对医院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2 “人本位”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2.1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医院应该合理安排医护人员,按照标准护士配备原则,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将医护人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每个小组设一个组长,负责小组成员日常工作的监管,小组组长需要负责本组所有患儿的身体康复情况。每个护理人员负责具体的患者,即负责患儿住院期间的所有流程的治疗护理工作。

2.2 实行层级管理制度。病房应该实行分层管理,为每一级医护人员制定明确的护理职责范围,主管护士要对其所负责的患儿提供全程无间断的护理服务,保证每一名患儿身边都有医护人员护理,做到每两名患儿至少有一位医护人员进行随时护理。

2.3 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针对儿童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儿童病房的环境布置应该要符合儿童患者的需要。如儿童患者一般比较好动,活动性强,儿童病房区可以设置一些简单安全的活动设施,供患儿在康复期间玩耍,帮助减轻患儿的心理压力。在病房的墙上可以装饰一些可爱的动物图片或花草,病房里配备电视机,为患儿播放动画片,窗帘和被褥统一采用卡通花色,尽可能地是病房充满温馨的感觉,让患儿感受到家的温暖,帮助消除患儿的不安情绪,医护人员的服饰可以改为暖色系,避免患儿产生恐惧心理。在病房设置便捷的传呼装置,病房走道里设置信息栏,走廊墙上张贴一些爱心提示和祝福语,帮助拉近医护人员与患儿家属的距离。

2.4 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

(1)服务观念的转变:医院在对患儿进行康复治疗时,必须坚以人为本,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将优质护理理念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努力为患者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用真诚的心态去关心患者,为患者服务,增进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每月进行一次“优质护理工作”评比,并对服务工作最佳者给予奖励,激发其他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

(2)服务角色的转变:在工作过程中,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最好最周到的服务,用心去服务每一位患者,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3)服务方式的转变:改善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采取“多层次、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方式,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如病友联谊会、免费心理咨询等,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康复治疗。

2.5 加强患者健康指导工作。

(1)在患儿的整个住院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该为患儿及患儿家属普及健康知识教育,内容应涉及疾病预防、健康饮食、用药指导等方面,在病房放置相关杂志和书籍资料,并定期更新。

(2)在进行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时,要充分考虑患儿及其家属的知识文化水平,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同时也要注重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可以利用每个月的公休日,在医院举办患儿家属见面会,积极与家属进行沟通,帮助他们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通过双方的沟通,医护人员也能更加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和性格,从而更好地做好护理服务工作。

2.6 完善后勤保障工作。医院可以派专门人员进行领物、送标本等非护理工作,让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为病人服务。在科室内应该配备微波炉、电吹风、手推车、洗漱用品等,最大程度方便患儿住院期间的日常生活需要。

2.7 加强与患儿之间的沟通。儿童生性活泼,枯燥的住院生活往往会使患儿产生急躁不安的情绪,并且在陌生环境中患儿容易产生不安的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多与患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心理,帮助患儿缓解紧张恐惧的心理。医护人员与患儿进行沟通时,要注意语调和缓温柔,面带笑容,避免患儿产生心理压力,可以通过患儿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使患儿能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接受康复服务。

2.8 加强专业化护理。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患儿康复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观察与评估,根据患儿的实际康复情况制定护理工作,如对患儿何时可以下床自由活动,什么阶段该吃什么样的食物等,优质护理人员应该根据病人的实际恢复情况来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工作,实行专业化护理。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应该始终以患者的真实需求为工作重心,帮助病人更好的进行康复工作。

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3

1、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精心挑选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强化培训,掌握过硬的业务技巧并熟知儿童心理学,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的操作要求,注意药物配伍,严格遵从禁忌,配置输液时保持无菌操作。巡查中对患儿体征、症状细致观察、认真记载、仔细询问,及时发现治疗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更要进行精细化护理,弥补患儿无法正确表达的不足。对于患儿病情变化做到细心观察,尤其是对于咳嗽、皮肤张力、大小便情况等方面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对于发生的变化详实记载,并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掌握常见病的临床知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为患儿治疗赢得时间。

2、注重家长沟通交流在儿科护理纠纷中,许多方面是因为家长与护士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在人性化模式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不仅及时介绍治疗情况,还向家长介绍饮食调理、康复治疗等方面的常识,提高家长在患儿治疗康复中的促进作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疗效判定在患儿结束治疗之后,对患儿及家长满意度进行综合评定,运用李克特量问卷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评定,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极不满意五个层级,其中,非常满意、满意人数纳入满意率统计范畴。

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讨论

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 责任制整体护理;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17-01

在卫生部颁发的《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中,明确将临床优质护理服务提升到了关键位置,该方案指出医院应改善临床护理服务、加强护士科学管理和保障护士合法权益的工作要求。其中改善临床护理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深化护理模式改革、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和积极开展延伸服务等[1]。为积极响应卫生部要求,提升儿科护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我科针对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应用效果加以评价,发现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相关经验和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即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接受治疗的42例患儿为观察组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3个月~10岁,平均年龄为(4.2±3.1)岁,所患疾病包括小儿支气管哮喘12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例,小儿急性腹泻4例,小儿迁延性腹泻4例,小儿营养不良7例。随机选取我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即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接受治疗的42例患儿为对照组对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3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4.6±3.3)岁,所患疾病包括小儿支气管哮喘11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7例,小儿急性腹泻4例,小儿迁延性腹泻5例,小儿营养不良5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和所患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则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采用科室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等3个条目,对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加以调查(由患儿家长填写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均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患者满意度如表1所示,观察组非常满意26例(61.90%),满意15例(35.71%),不满意1例(2.39%),患者满意度为97.61%。对照组非常满意18例(42.86%),满意15例(35.71%),不满意9例(21.43%),患者满意度为78.57%。经过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

3.讨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内容主要包括由科室内护士长统一组织,综合分析科室内的患儿数量、患儿患病情况、护士数量及护士综合素质等因素,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由专门的护士负责指定的患儿,即将具体患儿的护理工作落实到专人负责。护士长则主要负责监督护士的工作情况,并评价护理效果。护士对所辖病床的患儿均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即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护士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综合分析患儿生理、心理及家庭支持等多方面的需求,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护士除根据患儿病情,开展有效的治疗措施外,还应兼顾患儿的饮食起居习惯。按时跟进患儿的进食状况,指导家长制定营养均衡、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方案。对因害怕疼痛或药物味苦,抵触接受治疗的患儿,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如可采取鼓励、暗示的方法,使患儿配合治疗。针对因病痛折磨,哭闹不停的患儿,护士可通过讲故事及播放适宜儿童的动画片等方式,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创建温馨的家庭式病房也是责任制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为让患儿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护士可在病房内张贴儿童喜欢的画报和卡通图案等,床单也可选择粉色、蓝色等柔和的色调,以消除患儿对病房的陌生感[2]。

对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应用效果加以评价,我科发现该模式可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 孟令香,陈子娇,刘国辉.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肺结核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 2013(04Z):249-250

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5

文/常婷

(1)原发性低血压病

医学研究表明,血压偏低的老年人可因血流缓慢、无力,造成供血不足,致使脑部缺血、缺氧而诱发缺血性中风。所以,对低血压病绝不能大意。老年人平时要加强体能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食物营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还要戒除烟酒,但可酌饮咖啡(有升高血压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坐着和趴着睡觉,起床时动作要从容、缓慢,以免发生意外伤害,还应避免长时间的低头或下蹲。慎用镇静安眠药及扩张血管药。中医治疗此病有较好疗效,可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如人参归脾丸、八珍丸、黄芪生脉饮、刺五加浸膏等。还可进行针灸、推拿治疗。

(2)老年性低体温综合征

据研究,降低人的体温有延年益寿的作用,但体温过低也会造成危害,其中老年性低体温综合征就是老年人常见而又易被忽视的一种疾病。

患者表现有畏寒、皮肤苍白、四肢冰凉、不愿起床或有寒战反应及起水疱等。当体温降至35℃时,会出现动作及思维障碍,呼吸频率及咳嗽反射降低,精神萎靡或意识模糊,昏昏欲睡,反应迟钝或不思饮食,不解大便,面部肿胀,心跳缓慢等,甚至突发心房纤颤、不省人事及心跳骤停等危象。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定期测量体温。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或针灸命门穴、关元穴或气海穴等,此方法对人体有温阳补气的功效。同时要戒除烟酒,慎用冬眠灵、安定等药物,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3)老年性低味觉症

有些老年人进餐时,总抱怨饭菜不香、不合口味,甚至有食不知其味的感觉,家人还以为是老人太挑食。其实,这是老年人体内缺锌的表现。长期下去,极易引起食欲不振,影响营养摄入,造成老年人健康状况下降。人体内锌的总含量虽只有2-3克,但锌在人体内无处不在,作用非常大。缺锌则会降低味觉敏感度,甚至丧失味觉。因此,平时除饮食要适合老人的口味外,还应给老人多吃些含锌量高的食物,如牡蛎、麦麸、麦芽及蘑菇等。

治眩晕先治耳朵里的“小石头”

文/叶依

经常感到“天旋地转”的患者很多,这种眩晕很典型,叫做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种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在躺下、起来、翻身等发生改变的时候,出现眩晕。

内耳疾病是引起这种眩晕的原因之一,内耳供血变差,累及到脑部前庭的血流,导致支配人体动感的器官――耳石脱落。在人的内耳有一器官,叫耳石器,其功能是让人感觉到自己的空间位置,比如倾斜、跑动等等。耳石器内有两块胶状膜,上面附有许多微小的耳石,就像一块布上镶缀很多钻石一样。当一些因素导致耳石脱落下来,它就会像沙尘一样漂浮在内耳中,一旦改变就会眩晕。耳石脱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年龄,年纪大了以后耳石就容易老化脱落。二是外伤,头部意外受伤、撞击,都会导致耳石脱落。耳石脱落后,可以通过耳石复位让患者摆脱痛苦,而且这种复位只需几分钟的时间。

除最常见、最典型的耳石脱位眩晕之外,还有其他几种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病因,比如由淋巴液代谢障碍等引起的梅尼埃,即美尼尔症;因病毒感染,内耳的前庭发生神经病变所致的前庭神经炎,这种病多见于年轻人;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和缺少运动的老年人容易患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6

On the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Nursing Disputes in Pediatric Nursing Students

CHENG Xingdong, HE Y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03)

Abstract Pediatric nursing object is special, is a high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the practice of nursing students in clinical practice more prone to nursing disput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its occurrence, and puts forward preventive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reduce or even eliminat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to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Keywords Pediatric; nursing students; nursing

儿科护理对象特殊、病种繁多、病人多,护理工作量大而繁琐,具有较强的专科技术操作性,是护理纠纷的高发科室。近几年来,“伤医案、伤护案”屡见不鲜,不仅医患关系紧张,护患关系也降至了冰点,护理纠纷也越来越受到护理界的关注和重视。儿科实习护生更易发生护理纠纷,而临床实习又是临床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实习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主要阶段。在儿科护理实习教学中,如何有效减少甚至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是护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文拟分析实习护生在儿科实习过程中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期有效减少甚至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1 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

(1)儿科病种繁多、专科护理性强,实习护生难以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儿科病种繁多涉及各个系统,专科护理性强,护生需要掌握系统而全面的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儿科护理学与内科、外科护理学同属二级学科,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习教学,在教学时间上都远少于内、外科,因此,护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儿科疾病相关护理知识。当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护理有疑问时,很难得到准确、满意的答复,甚至有时得到的是错误信息,从而引发家长的不满,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2)儿科疾病特殊病情变化快,有别于成人,且家属缺乏对儿科疾病的常识性认识。小儿时期各系统功能不完善,疾病具备自身的特点有别于成人,且病情变化快。儿科亦称为“哑科”,患儿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描述自身的病情特点及变化情况,有时病情演变甚至恶化让临床医生也措手不及。同时,由于患儿家属缺乏对儿科疾病的常识性认识,无法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恢复需要时间和过程。而实习护生处于科室的“最底层”,有些家属甚至把治疗过程中病情的正常演变、某些药物的治疗反应以及疗效欠佳等误认为是实习护生“不当”的护理所致,以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3)实习护生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儿科面对的护理对象多为婴幼儿和重症患儿,加之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患儿配合程度差,这就要求儿科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足够的耐性和信心,更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孩子都是家中的宝,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较高,而实习护生操作技术不熟练,有时甚至需重复操作,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如在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患儿本身血管细、穿刺难度大,有些循环较差的患儿穿刺难度更大,实习护生在进行穿刺时,常常不能“一针见血”,有些家长甚至“歧视”实习护生,容易引发护理纠纷。

(4)实习护生对查对制度淡漠。查对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强有力的措施。实习护生没有执业执照,没有单独值班,任何时候都有带教老师的指导,依赖性较强,常忽视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对查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加之儿童天性比较好动,会出现患者不在自己的床位完成输液的情况,一旦不严格查对,便会导致漏输甚至错输液体,从而引起护理差错。

(5)实习护生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轮转到儿科实习后,护生到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畏惧”感,大多数护生不能和临床医生、带教老师进行较好的沟通。同时,由于儿科病人多、工作量特别大,实习护生在进行临床操作或护理前,也没有详细给家长进行解释和沟通,有的护生甚至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因此,实习护生在工作中稍有疏忽就会引起患儿家长的不满,从而引发护理纠纷。

(6)实习护生法律意识淡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制意识逐渐增强,患儿家属更加关注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有报道显示,实习护生对卫生法律相关制度及知识的认识严重不足,而且在校期间只有一门“卫生法律法规”的选修课,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儿科实习护生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其处置方式可能不规范,极易导致护患纠纷,而且在纠纷事件处理过程中亦处于被动地位。

(7)实习护生心理压力大。在全国上下都在谈论“儿科医生荒”的今天,部分儿科医生选择了逃离,同时也不难发现一些护理人员也离开了自己的岗位,儿科医护人员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儿科实习护生更是如此,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以至于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护理差错,从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2 防范措施

(1)加??实习护生的理论教学。儿科不等于“小儿科”,也不等于“小内科”。其病种繁多涉及各个系统,各系统的疾病又具备自身的特点,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实习护士较好地学习并掌握儿科疾病的专科护理知识?第一,定期开展教学查房和小讲座。每周开展一次教学查房和科内小讲座,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案例式教学,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并在晨间查房时随时提问,促使护生看书。第二,选派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理论带教。安排工作3年以上、具有护师资格及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教,并定期对带教老师进行专科理论知识的培训及考核,以期进一步带好实习护生,让护生掌握更专业的专科知识。

(2)指导护生加强入院前健康宣教,让患儿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的医学及护理常识。在患儿办理入院时,指导实习护生向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除了向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医护的工作流程、作息时间等,更为重要的是要告知家属患儿所患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疾病的特点、护理要点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护理操作技术,让家属了解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可能出现的演变过程,以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3)不断规范和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术,加强专科护理培训。儿科实习护生可实行“导师负责制”,当实习护生进科后,为每名护生选择一名护士导师,实现一对一带教。护士导师在操作技术和专科护理上进行“手把手”的传授,鼓励护生多动手、多实践、反复操作,并定期进行儿科相关护理技术、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总结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不足,不断规范和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术。

(4)指导护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实习护生入科教育及“三查八对”制度的学习,定期在护理早交班时反复强调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同时带教教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监督护生做好查对工作,在具体的护理操作前,还须告知实习护生必须实行双向核对,就是护士在喊出患者名字后由患者或患者家属再复述一遍患者名字,确保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护理操作处理,避免出现护理差错。

(5)培养实习护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实习护生进科后,应拉近护生与医生、带教老师之间的距离,培养“主人翁”意识,让其减少陌生感、畏惧感,以便在临床实习工作中能较好地相互沟通,进而更好地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当然,护患沟通更加重要。

当实习医生进入临床工作,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实习护生更是如此,因为实习护生接触患儿的机会和时间更多。“技术能救命,沟通能救心”,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带教老师应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平及文化背景的家属,指导护生采取不同沟通技巧,礼貌用语,微笑服务,耐心解释,注意语气、语调。在科室开展“情景模拟沟通”培训,让实习护生应学会换位思考,多理解病患及家属的需求,做好沟通工作和操作前的告知义务,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6)加强实习护生法律法规培训,增强法律意识。科室内部遴选有经验的带教教师,结合具体的临床护理病例,对实习护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儿科护理操作规范的培训,包括《护士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并对实习护生进行考核,让其认识法律法规及相关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为患儿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