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职业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职业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职业规划

教育职业规划范文1

1.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规划教学形式单一、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主要是围绕现阶段就业形势及最新就业情报两个方面所展开教学的。除此之外,还会针对一些较为细节的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如何设计求职简历、如何良好地应对应聘企业的面试等。这些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陈旧,缺乏丰富性,对学生不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而对如何扭转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如何使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或素质来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缺乏针对性教育。就这一问题,高校应努力转变之前的就业指导方式,并丰富教材内容。

2.课程体系缺陷,缺乏实践环节

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受限于各种客观条件,学生的实践训练匮乏。很多师范生毕业后的教育工作,都是参照于以前课堂上教师的行为甚至是自己小学时期教师的教学行为,导致师范生的工作能力普遍偏低。例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育实习仅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4%。虽然学校也会安排几个周的实习,但除去学生的准备和总结工作,实习时间也所剩无几。此外,实习内容单一,学生实习收获不大,不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

3.学生对职业规划定位不准确

据调查显示,将近55%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明确的就业目标,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更适合参与何种工作认识模糊,导致学习过程缺乏针对性,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起到负面的作用。

二、加强学前教育职业规划能力对策

1.转变授课方式,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各所学校致力推进的教学模式,而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想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就应致力于将原有的纵向教学方式转变为横向教学方式。每位教师负责一个专题,并针对该专题轮流为多个班级讲授,这样可以将就业指导工作分散至各个班级中,且分散在各个学期中进行。这种授课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

2.应系统地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持续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一般来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内容包括学生自我分析、职业目标选定、职业目标实现策略和职业生涯实现路线的反馈和修正。在设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时,应该将以上内容合理地安排在职业规划教育教学中,并且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实行职业规划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同时,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制订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对学生进行持续性的职业生涯教育和指导。

3.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职业规划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师范生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教学,如果未来的教师不能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他就不可能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因此,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至关重要。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教学活动与实践活相融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伴随一些课堂实践。例如,在完成一个章节的讲授时,可以让学生上台当教师,模仿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找出优缺点。此外,还可以进行教学角色互换,教师安排一些小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备课,然后课堂上进行讲解,锻炼学生的授课能力;其次,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实习是师范生走上讲台前一个必经的实践、锻炼环节,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教师的工作。传统的做法一般是联系幼儿学校让学生进行旁听,实际上这种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高职院校应该尽可能拓宽实践平台,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真正地走上讲台,体验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结语

教育职业规划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分工正在不断的更新和细化,职业的种类、数量、结构和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高校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帮助大学生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职业目标和发展目标,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大学生因盲目就业所造成的从众现象,避免大学生由于对自身和社会的不了解所造成的心理落差现象。通过学习职业规划这门课程,让大学生具备自我规划、自我认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会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有针对性地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为顺利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提供科学的方法。

一、职业规划的内涵

所谓职业规划,指的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职业规划则是针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

二、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职业规划课的专职老师还相对较少,主要由辅导员和其他学科的老师兼职,这些老师主要工作是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任务已经很繁重,能够用在备课及教学的时问、精力非常有限。这种兼职任教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职业规划师资队伍中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背景的老师并不多,有些任课老师原来的专业还是理工科的。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这些“半路出家”的老师在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教学内容不足

我国应用的职业规划理论基本都是从西方国家“进口”并加以“改造”的。由于国家制度、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价值体系等方面的差异,西方的理论体系在某些方面与我国实际情况有所冲突,我们必须立足国家实际情况,用批判的眼光对西方的这套理论进行社会主义本土化改造。但是目前我国职业规划理论本土化研究进程还比较缓慢,不仅难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还制约了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有效哉埂

(三)课堂教学实践性不强

实际上,职业规划是一项极具操作性的课程,其对学生参与一级互动的要求比较高,有许多教师自身就缺乏专业的规划教学实践技能,因此还沿用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一味的灌输学习,殊不知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对于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理解的不深刻,继而在走向社会工作岗位上也不能很好的凸显专业优势。

三、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教师是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主力军,要开展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就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业务强、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一方面要注重师资选拔。高校需要通过专、兼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队伍,形成严格的师资聘任制度,选择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心、创新精神,还要具有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对时事有所了解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可以说,对就业指导教师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但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职业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与考核。通过派遣他们到相关机构接受专业培训、组织参观学习、开展课题或专题研究等途径,使他们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有关政策法规;特别是要具有职业规划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促进教师队伍之间的交流,像更多专家学者学习,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另外,通过教师队伍的考核制度,明确奖惩措施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形成对自身的要求。

(二)设置职业规划与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

高校应提高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力度,然而,缺乏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要想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就要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择业的技巧和方法,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然而,目前在我国,大多数院校还没有开始职业规划课程。职业规划相关内容,一般只在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有所涉及,内容相对简单。要建立健全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加强大学生职业教育应以下从几方面入手:

首先,将职业规划课程作为大学生在的必修课程。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核心。将职业相关课程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规定必要的学分、学时,在大学期间分阶段、分层次、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方面的指导。职业规划课程内容应包括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法律法规、择业观教育和素质培养、大学生素质测评与人职匹配理论、择业技巧和方法、职业发展与职业适应、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及升学指导和创业指导等。职业规划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也就都有必要专业的课程,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其次,在设置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高校可以依托相关专业和就业指导部门,成立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专门研究机构和课程教研室,负责相关课题的研究,将职业规划理论的研究更进一步。还可以由校内部门负责人员、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事业、相关部门专家领导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经常的交流经验和学术思想,一方面便于课程更好的开展,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的服务。

(三)实现职业规划的本土化

职业规划本土化研究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持续的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单凭高校及个别教研人员是不能完成这项工作的,必须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调动社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共同来参与职业规划的本土化研究。

首先,应该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政府组织成立由大学、公共研究机构、企业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职业规划教育研究机构,对其职能划分给以明确要求,并对专业人员配备和研究经费等给以支持保障,提高职业规划本土化理论研究层次,编写切合我国实际的教材,开发先进的测评工具。

其次,应该组织编写职业信息工具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部权威的职业信息工具书是大学生认知职业的利器,但目前我国尚无一部可供职业规划者检索并参考的职业新工具书。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编写并进行定期更新。

四、结语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职业发展规律,科学地规划人生,促进个人职业的顺利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因此高等学校要把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作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核心内容来抓,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协助学生走向社会,迈向成功人生。

【参考文献】

[1]郭剑.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20)

[2]方伟.大学生就业工作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张洪田,张慧研 . 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5.

教育职业规划范文3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由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提出,是指根据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分析在职业生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客观因素,并进行总结测试,最后根据确立的事业目标选择职业,并通过制定并执行相应计划来完成这一目标。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发展观,确立职业目标,走向成功。20世纪80年代全科医学在我国兴起,全科医生队伍日益壮大,在2020年将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1]。全科医学生作为全科医生的后备军和中坚力量,未来要长期扎根于基层卫生事业,任重道远,全科医学生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如何在基层卫生事业中实现事业目标,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全科医学教育有重要意义。

1我国全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源于20世纪的欧美国家[2],这些国家教育体系成熟,对学生升学与就业指导经验丰富。而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在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现行教育多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也很晚[3],全科医学生(即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2010年才开始招收。对于全科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起步则更晚,尚未形成完善体系。

1.1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全科医学生(即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入学前已签订定向协议,毕业后将直接进入基层服务。有观点认为全科医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无需职业生涯规划,对全科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浪费时间,浪费教育资源。

1.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多数医学院校仅在就业指导课或就业指导讲座中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部分教学内容,未将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一门专门课程纳入全科医学教学体系中。还有部分院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设为公共课,只针对毕业年级开设,未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全科医学整个教育过程。

1.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不足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专业教师不足,且水平参差不齐,以辅导员、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教师等为主,多数未接受过专业系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知识欠缺,全科医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更加需要专业教师队伍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全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2.1符合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需求

中国产业信息网对我国医学院校学生毕业选择的一项调查显示,78.9%的医学生选择成为专科医生,仅有4.6%的医学生选择成为全科医生,我国全科医生仅占全国医生的6%,这与医学生对全科医生职业认知不清有很大关系。随着我国“保基本、强基层”医改理念的提出,特别是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4]的,从政策上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倾斜。2015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5]。因此,帮助全科医学生建立并制定职业目标,对全科医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符合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需求。

2.2促进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完善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高等医学院校学历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在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6],这三个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都是临床理论和实践相关知识。全科医学生因其未来职业的特殊性,只具备临床理论和实践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应注重职业素养培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制定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在基层工作中获得成就与成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3加强全科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和定位

黄美娟等研究发现,全科医学生对全科医生职业现状持消极态度,对职业收入水平、社会尊重、职业风险等方面态度消极[7],对职业的认识和定位模糊。部分学生选择全科医学的志愿并非建立在对未来职业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多基于可直接就业或父母意愿,对职业的认知和定位迷茫。对全科医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职业信心,明确其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和定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卫生事业,成为“干得好、下得去、留得住”的全科医生,践行“健康守门人”的重任,具有重要意义。

2.4有助于培养全科医学生终身学习的品质

终身学习理念贯穿于全科医学生整个职业生涯,他们在接受5年学校教育后,还有3年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且继续教育将一直伴随他们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帮助他们计划好职业生涯各阶段,坚持参加学习和培训,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路径

3.1理论学习

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一门必修课,并辅以相应的选修课,组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职业规划大赛等,从大一开始直至毕业。每个年级的理论知识侧重点不同,大一注重教育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大二大三注重教育学生对职业的定位,大四大五注重指导学生对职业的规划。构建职业认知、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的课程体系。

3.2阶段化学习

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到全科医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中[8],学校教育阶段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毕业后教育阶段则重在具体实践,以成功典范、医德模范等第二课堂的形式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教育职业规划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教育 成功就业 对策

研究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成功就业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从理论意义上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成功的关系,对于丰富和发展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成功理论,完善和补充高校教育内容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为高校实行职业咨询和就业指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从实用价值上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成功问题关系的研究,能够在及时掌握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来源、特点的同时,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就业成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减轻毕业生的焦虑,从而提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式来帮助毕业生应对就业,使毕业生成功就业。

一、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还相当薄弱。从学校方面看,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专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技能。大多数高校虽然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但距离提供成熟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还有很大距离。从学生方面看,一方面,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时,对职业认识还处在朦胧时就被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许多考生并不了解自己所选专业和今后职业方向的关系,受父母、老师的影响较大,常常先选学校、再选专业,很少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使毕业生择业的自越来越大,但由于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学生的职业观未能与时俱进,许多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薄弱,对职业生涯规划普遍不重视。

二、职业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

1.职业规划的理念没有普及

目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真正普及的面还不够广。很多高校教育计划中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安排,有些学校虽有接触,但也没有真正开展起来。还有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时过早,误以为职业规划是走入社会后自然而然就会做的一件事。可以看出,一部分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重要性没有向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普及。

2.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就业和成才的灵丹妙药,它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身体力行去实践。而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一是时间安排不合理,很多高校只是在毕业前夕才给学生开设讲座或相征性的职业规划课程;二是课时量安排少。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课程及创业课程不少于38课时。但是这些课程涉及内容广泛,这些课时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测评工具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自我认识和分析来确定职业发展,自我认识首先可以通过测评来实现。目前,市面上的测评题不胜枚举,但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测评工具是针对社会群体开发的,对大学生不适合;有些是非专业人员开发的,测评工具缺乏信度和效度,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现有工具当中并不少见。

4.缺少专业的指导人员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多数是从事学生工作的院系领导,辅导员或班主任,他们往往忙于应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根本无法对就业模式进行探索,也难以对学生开展细致的职业定位指导。而专业课教师缺乏对毕业生就业的关心,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就业应该是就业部门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事,只要自己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就是万事大吉,这样致使就业指导缺乏专业背景。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从而出现了教学与就业指导脱节的现象。

三、职业规划教育对策与建议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社会对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更需要具有管理能力佳、社会适应能力强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人才,那么如何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让学生充分把握每一次的“就业机会”。这就是每一所高校长期以来不断摸索和研究的课题之一,因为一所学校的就业率代表了很多意义,更影响了学校的招生情况,即所谓的“出口影响进口”。

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确定正确的就业指导理念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是做好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基础。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只有解决好了学生专业思想问题,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学一行,爱一行,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本领,才能为毕业时找到一份适合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综合能力是加强就业指导教育的关键环节。用人单位录用或聘用某位大学生就业时,关键就是考察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通过对学生思想动态的调研表明,学生在即将毕业时,对职业、择业、就业的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都明显不足,从而导致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从众性和无序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己成为不同年级学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较早地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使他们能够预先对职业理想和个人择业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将社会需求与个人的目标结合起来,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调整自身的发展计划。从这一点来说,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更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环节。就业指导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基本素质,培养和输送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

2.加强师资建设,进行专业化培训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师资队伍组织机构从无到有,工作内容从开设就业讲座传授择业技巧、推荐就业岗位、办理就业协议书发展到开设“职业发展教育”等必修课,开展团体和个体的职业咨询等;在职的岗位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己经开始实施,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已经起步。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分期分批将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参加专业化培训。将内力与外力相结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队伍。大力开展学科和课程建设,建立和健全专业性社团,制订专业化标准,提升专业化水平。

3.倡导服务为主的工作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现行的就业机制下,要使毕业生顺利就业,除了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指导外,还应该促进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相互沟通。对此,“服务”这一职能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因而强调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也就成了我们开展工作的主导思想。为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强化服务功能:一是为学生提供专业在职业咨询,解决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在疑惑;二是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包括需求信息的收集、;三是向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的相对毕业生的咨询释疑工作,针对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系列问题,给予耐心、详细的解答;四是组织和参与招聘活动,包括应届毕业生“双选会,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的专场招聘会等,积极推荐毕业生,充分发挥桥梁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以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教育、引导和服务为主。

4.全程化职业指导实施方案

职业指导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专业,了解社会,了解市场,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就业观念。职业指导课程的构建应本着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的原则,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注重体验与分享。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对学生实行分阶段的职业指导。根据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从人生定位角度看,职业规划教育是大一阶段的主要内容;从资源与能力角度来看,在二年级开设大学生行为能力养成为主要内容;从行动角度来看,在三年级开设大学生开设就业与创业篇,完善就业指导定位,进而最终实现高校毕业生的成功就业。

5.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搭建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平台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在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就业工作的手段也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的目标迈进。毕业生网上择业和用人单位网上招聘己经成为未未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的新趋势。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效扩大学生受益面,使课堂与网络相结合,目前学院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搭建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平台,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和网络设备,QQ群,飞信等网络服务功能,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网上信息交流和服务。

为鼓励学生创业,针对学生创业需求,以创业带动就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法律援助等公益,协助自主创业学生落实“小额贷款”。

参考文献

[1]陆栋妹.关于民办大学职业生涯成长规划的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9.

[2]赵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知网,2008.

[3]江山.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思考[J].新视角,2008(3).

[4]李国荣.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管理,2009.

教育职业规划范文5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业生涯;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42

1 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堪忧

1.1 大学生专业选择的迷茫性

谈到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笔者根据从事高校一线教学近十年的经验,感到无比忧虑。2014年我们对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人力,酒店,营销,房产四个专业共300多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选择原因只有26%认为对专业有兴趣,10%认为专业很热门,其余64%对此专业持悲观甚至迷茫的态度。这表明,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如何选择专业都是持一种迷迷糊糊的被动状态。这种状态,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将会延续到毕业甚至工作数年之后,这会导致很多学生错失找工作的黄金时期,同时丧失职场晋升的黄金时期,这对于个人职场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1.2 大学生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014的调查问卷涉及到大学生对工作行业,应聘职位及岗位职责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不清楚行业的含义及选择的意义,75%的学生不清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应聘职位,84%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打算应聘岗位的工作职责及任职资格;56%的学生对于工作环境,薪资行情,福利待遇无法正确估计,与现实存在很大差距。

大学生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往往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却很骨感。大学生因为接触社会不多,缺乏工作经验,他们对职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书本与想象中,并且具有理想主义倾向,当他们一踏入职场,面临严峻的职场现实,这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很容易滋生挫败感与迷茫感,甚至一蹶不振。

2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

2.1 职业选择改变人生

在校的大学生都是一样的青春,神采飞扬,工作十年后再相聚,经历了职场的历练,同学们之间的变化是惊人的。职业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面容,气质,更对我们价值观,生活方式,为人处世等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步入到中年,你生活得好或者坏,直接由你选择的职业决定。职业可以造就你,也可以毁灭你。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的自己。

2.2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人一旦被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这里垃圾的意思,不是说你一文不值,而是说你的境地压根就无关你的才能。你纵有用武之力,但无用武之地,是锅台上跑马,兜不了多大圈子。一个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正如:你是一只兔子,却在游泳队任职;你是一只乌龟,却在长跑队工作。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好或者坏,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个人努力的程度,而是由你的职业规划决定。方向对了,一切都对了,这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含义。

2.3 职业规划,敲开职场之门的金钥匙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共识。但事实上,很多企业存在大量职位空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根源何在?值得一提的是企业需求增长对人才的渴求急迫,但这并不代表企业对候选人的标准在降低,无论是民企还是外企,在用人标准上反而都有相应地提高,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边企业招人急,而另一边个人求职难。根据2014年前程无忧HR经理的统计数据,64%的学生败在了职业规划上。是否具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已经成为企业选人的重要依据。企业HR青睐那些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具有清晰职业规划的求职者,他们认为这样的人更能脚踏实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我们调研了世界五百强公司中的98家企业,几乎72%的公司面试笔试题都会涉及到求职者对于职业规划的选择及认识。这表明职业规划已成为企业考核甄选应聘者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南志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结合的探索[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报,2005,(9):8485.

[2]杜恒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08,(12):123124.

教育职业规划范文6

【关键词】职业学院;职业规划;问题;对策;研究论述

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应该说,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虽然较高,但学生就业质量及就业的稳定性明显存在偏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职业院校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教育,学生在就业定位及未来发展方面存在普遍盲目性。由此可见,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迫在眉睫。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分析了当前职业学院学生职业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职业学院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对策措施,以期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职业学院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有所借鉴帮助。

一、当前职业学院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职业规划教育意识薄弱

当前,多数职业院校都没有树立起强烈的职业规划教育意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没有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却乏理性的思考与科学的设计。据调查,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职业院校新生都没有对其未来职业进行过规划,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职业院校学生没有测试过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对自己有哪些技能专长,存在哪些职业劣势,都缺乏必要的认知。学生们没有正确选择自身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2.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比较混乱

众所周知,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发展因素相互依托、缺一不可。但目前,多数职业院校没有设置独立的职业规划教学单位,学生们的职业规划教育均由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来完成,这就导致职业规划教育不专业。同时,职业院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老师,在科研上没有硬性要求,只从事单纯的教学工作,导致职业规划教育不能紧跟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可以说,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健全,致使职业规划教育质量无法保证,这也成为制约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一大瓶颈。

3.学生对未来职业认识不清晰

当前,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都缺乏比较感性的认识。据权威机构调查,职业院校学生获得职业信息,主要依托互联网、就业指导课程和学校举办的相关讲座,虽然职业信息的量比较大,但质量无法保证,学生们也不能真正感受到亲临职场的状态,无法深入了解即将从事的工作情况和该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等,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清晰判断自身的职业能力、职业态度与理想状态的差距。学生们片面的感觉自我良好,降低了对自身的要求,在制定职业规划时便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严重影响了其职业生涯的有序发展。

4.职业规划教育指导人员匮乏

当前,多数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部分院校由思想政治辅导员来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这些指导者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专业知识技能,无法给予学生最直接、最有利的教育。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职业院校主要采用相对独立的职业指导课,专业教师的力量十分薄弱,致使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工作无法深人开展。教师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只是比较注重政策法规、职业分类、职业道德等的一般知识讲解,对于涉及职业实战的内容,比较匮乏,导致学生们不能充分了解当前的就业态势,对其职业规划更加茫然。

二、做好职业学院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对策措施

1.进一步树立职业规划教育先进理念

当前,职业院校的职业规划教育还受到传统就业安置思维的影响,学校过分强调一次性就业率。有的学校甚至把压力集中到学生身上来提高就业率,导致学生在没有充分选择的情况下,匆匆与不十分满意的单位签约,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职业院校的职业规划教育要突破陈旧模式,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前景,帮助学生获得面向未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在职业规划教育中得以最大限度的开发。

2.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职业规划意识

职业院校要通过专业的岗位教育,引导学生充分了解社会、认识自我,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理想定位。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学习新形势下国家的政策方针、经济形势、就业形势,使其了解当前社会职业岗位的结构、层次及需求。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学生的岗位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胜任岗位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准确的分析自我、认识自我,了解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使其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定位,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职业规划。

3.进一步完善职业规划教育管理体系

完善职业规划教育管理体系,是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保障。职业院校要按照各级相关规定要求,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能力强的职业规划教育队伍。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着力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公条件和教育教学设施,增加职业规划教育人员的科研经费,全力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发展提供服务。

4.进一步健全职业规划教育保障机制

职业院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发展既是依赖于学校自身,又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构建完善保障机制。相关部门要通过法律法规,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内容、考试评估等,做出严格规定,真正为学生熟悉职业提供便利条件。学校要根据学生规模,配齐配足专兼职职业规划教育人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使学生真正充分了解认识自身职业。

三、总结

总之,职业规划教育是以职业生涯指导为基础的全方位教育。所以,职业院校在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努力输送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才。这是职业规划教育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笔者相信,只要职业院校充分认识到职业规划教育中存在的意识薄弱、体系混乱、人员匮乏等问题,进一步树立职业规划教育先进理念,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职业规划意识,进一步完善职业规划教育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职业规划教育保障机制,职业规划教育就一定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就一定能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建林.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26期.

[2]薄爱敬.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和注意的问题[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01期.

[3]孙鸣浦.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判断及工作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3期.

[4]王淑娟.完善我国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今日科苑》,200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