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文化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文化艺术范文1
【关键词】湘瓷;民俗;文化艺术
一、湘瓷创作及创新对推动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湖南陶瓷行业,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在中国陶瓷行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湘瓷的主要品种有醴陵釉下五彩、长沙铜官窑等。近年来,湖南陶瓷生产及销量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不管是艺术陶瓷还是日用陶瓷,整个陶瓷产业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与市场对接不够紧密,陶瓷产品缺乏创新活力,急需陶瓷设计的创新、品牌效应的塑造推广。湘瓷产品缺乏系列化整体设计也是目前额待解决的问题。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系列化的定义为“将同一品种或同一型式产品的规格,按最佳数列科学排列,以最少的品种满足最广泛的需求”。从发展的角度上看,湘瓷产品系列化的创新形式有利于产品的重组和有延续性的主题表现,能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从多元化审美的视阈下,重新审视湘瓷产品在造型和装饰上的创新设计,以系列化为切入点,运用现代、时尚、简约地表现手法,融合湖湘特色文化底蕴,型塑出“湖湘风格”融合审美意境与现代生活方式双重审美情趣下的系列化陶瓷产品设计,一方面可以为湘瓷产品带来新的生命力,适应不同消费群的审美标准,符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推动陶瓷行业的发展。湘瓷产品系列化整体设计,对于“湘瓷”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湘瓷”的品牌形象,建立湘瓷的产品特色,拓宽“湘瓷”消费市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另一方面,系列化整体设计对提升“湘瓷”艺术品位,适应多元化的审美,同时以湘瓷为载体,用现代的、时尚的手法和形式发掘与传承湖湘文化中的精华,传播湖湘文化具有推动作用。此外,多元化审美视阈下的系列化湘瓷产品设计,可以从多角度入手,尝试各种新工艺、新形式,通过一站式服务,系列化的设计对节能降耗,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做出贡献。
二、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内容
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实践目标主要有:将当代多元化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形式融入湘瓷产品创新设计中,加深湘瓷的艺术内涵,提升湘瓷的艺术品位,实现湘瓷艺术与多元化审美的有机融合;使湘瓷产品的创新设计更适应市场需求,提升湘瓷的品牌价值;将具有代表性湖湘文化艺术元素、多种艺术形式、多种艺术理念以系列化的形式在湘瓷中进行表现,在提升湘瓷艺术品味,实现多样化的同时,传播和弘扬湖湘文化;通过系列化陶瓷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为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实现一站式服务,探索出提升生产效率,节能降耗的新途径和新思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贡献。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内容包含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研究湘瓷造型与装饰的艺术特色。湘瓷作为湖南本土陶瓷,在器型和装饰上都带有浓郁的湖湘文化韵味,比如铜官窑的陶艺器型拙朴,醴陵釉下五彩装饰手法自成体系。其次,当代多元化审美的主流特征研究。要进行湘瓷产品的创新,就必须对当今多元化的审美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找出规律,为进行湘瓷创新提供参考。再次,研究创新系列化湘瓷产品的特征、优势与市场需求情况。从市场入手,以多元化的审美为切入点,对系列化湘瓷产品的开发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为创作、实践提供借鉴。在实践研究方面,首先对接市场需求,对湘瓷产品进行再设计,凸显特色。湘瓷的市场需求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现代市场对湘瓷有更典型的作为“商品”的要求,这对湘瓷的工艺、规模、销售渠道、市场营销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湘瓷不能再囿于传统的生产、设计和营销模式;另一方面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使消费者对湘瓷的消费审美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不同的消费群对湘瓷的认知和评价各有不同。因此,只有将当代艺术形式、艺术理念与湘瓷、造型装饰有机融合,将各类艺术形式与艺术理念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湖湘文化形式融入湘瓷,才能形成创新系列化产品,凸显湘瓷独有特色。其次,将本土文化的特色融入湘瓷产品设计之中。湖湘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历史悠久,独具一格的民间风俗和民间艺术形式,例如石雕、湘绣、花鼓戏、蜡染、扎染等。对这些本土的民俗风情与民间艺术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融合到湘瓷产品设计中。再次,在实践中重视审美角度,在湘瓷的造型及装饰方面进行创新。从造型角度来谈,设计需要宽泛和多元。结合现代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及视觉体验,向艺术性、表现性、观念性乃至实验性方向发展,把人与外界的关系,新媒介、新技术的运用给现代陶瓷造型设计注入开放的观念和新能量,使湘瓷造型设计充满时代感。在延续和优化传统陶瓷图案的基础上,将现代的艺术形式融入湘瓷装饰,拓展釉下彩瓷的装饰艺术表现形式,发掘湖湘文化精华,将湖南的民俗、民间艺术等融入到湘瓷设计中,推出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系列产品。
三、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
在“多元化”的当代审美视阈下,只有将湘瓷产品设计与市场对接,开发系列湘瓷日用品、旅游产品才能将当代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理念有机融入到“湘瓷”这一传统工艺中,提升湘瓷的艺术品位,让湘瓷产品焕发活力。湘瓷应以多元化的审美为背景,采用现代的、时尚的手法,结合高科技手段,表现湖湘文化、湖南民俗特色,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主动适应当代消费者多元化的审美习惯,提升湘瓷的品牌价值和品味,适应现代陶瓷市场需求。以系列化的形式,将具有代表性的湖湘文化内容融入到湘瓷造型与装饰中,不仅凸显了湘瓷的特色,更有助于发掘和传播湖湘文化,扩大湖湘文化的影响力。湖湘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湖湘文化特色鲜明,仅就民间艺术而言,湖南就有石雕、湘绣、花鼓戏、蜡染、扎染等众多种类。这些种类的艺术形式共同组成了湖南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韵味。除此之外,湖南的民俗也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民俗风情都可以以系列化的艺术形式,结合现代艺术理念在湘瓷创作中进行表现。如采用系列插画、系列版画等表现形式。这样不仅为湘瓷的创作提供更多创作素材,积累更深厚文化底蕴,同时还可以提升湘瓷的品味,在弘扬湖湘文化的同时,使湘瓷与现代审美理念有机融合。湖南陶瓷行业与景德镇陶瓷行业相比较而言,成本高是湖南陶瓷行业的弊端,以系列化设计为切入点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之一,系列化的形式提高湘瓷生产效率,一步到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湘瓷设计与民俗文化相关课程也是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高职艺术教育注重更好的将教学和行业生产联系在一起,将市场具有发展前景和良好效益的产业引进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民俗文化艺术产业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的当代社会,湘瓷艺术不仅能够展示地域特色、开拓民俗市场,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相关课程,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以湘瓷艺术、民俗文化艺术为元素和主题传播不仅有利于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也正好契合产业发展的需要,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需要的人才。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承载着湖湘人民几千年来的历史积淀,是一代代湖湘儿女们智慧的结晶。湘瓷作为一种有着浓厚湖湘历史文化底蕴的手工技艺,在其发展与兴盛的漫长历史时期内,我们可看到当时湖湘地域内文化艺术及人民生活的发展状况。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既是对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也是激发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活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顾燕.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在艺术教育教学中的影响与运用——高职院校视传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对于民俗文化内容的教学设计和运用[J].轻工科技,2012.10.
[2]刘淑娜.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科技展望,2017.02.
民间文化艺术范文2
一、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文化全球化对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利弊兼有,机遇与挑战并存,清楚地认识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矛盾与问题对保护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漫长而复杂,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应时刻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文化全球化是文化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会相互碰撞、摩擦,甚至发生激烈的冲突。
第二,文化交流中的主动与被动、文化传播技术的先进与落后,都会产生文化不平等现象。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等文化强权思想依然存在,文化全球化会出现文化入侵或文化殖民主义的现象。
第三,文化全球化促进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但不排除一些文化糟粕对民族文化的先进性产生不良影响。无疑,文化全球化会给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带来冲击,但全球化过程又具有客观存在性。为保护文化的民族性而逃避全球化进程既不合理也不现实。文化全球化进程不是抛弃文化民族性的过程,而是整合创新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陕北民间文化艺术虽然还未完全纳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但毫无疑问,这一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民间文化已经在逐渐走向世界,走进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中,面临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将保护民族性作为发展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原则,在与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影响中,始终坚持文化的先进性。
二、陕北民间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
明确了文化全球化与陕北民间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矛盾和冲击有利于陕北民间文化艺术对外传播路径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在文化全球化中发展并保护陕北民间文化艺术及其民族性。
第一,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宣传力度,为陕北民间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提供平台。据笔者考察,尽管目前陕北民间文化的对外交流日益增多,但总体上发展比较滞后。互联网是打破地域障碍的主要渠道,但以陕北民间文化为主体的网络宣传平台较少,对外宣传模式单一,并且比较被动。安塞腰鼓和陕北民歌是陕北民间文化的代表,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声誉,但除了这两项艺术形式外,农民画、陕北剪纸、道情戏、陕北酒曲、石刻、泥塑等其它艺术形式的发展却比较落后,甚至面临断代失传的困境,更别说在文化全球化中占得一席之位。而这些艺术形式同样是陕北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是陕北深厚文化历史积淀的表现。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对外交流平台,以民间文化传承人或团体为单位建立双语门户网站,加大宣传力度,打破制约陕北民间文化对外传播的地域和语言局限性。
第二,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构建合理发展模式,并保持陕北民间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文化产业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推动力。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逐渐将文化以及文化服务物质化、商品化。民间文化是使民族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虽然在文化产业化之前,文化交流早已存在,但文化作为思维模式、地方风俗、思维惯式无法大规模传播。文化产业将文化的意识态势转变为文化产品、文化消费,使文化传播得以开展。目前,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品较为单一,文化产业市场发展不规范,深刻地制约了陕北民间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政府应通过立法、制定相关政策的方法,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文化产业良性发展,从文化花钱转变为文化赚钱。推动目前仍属少数人搞文化产业的局面到一大批人经营文化的转变;推动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变文化业找政府为找市场,并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文化产业营销人,引进文化产业市场化的优秀人才,为打造良性发展的文化产业市场创造机会和平台。于此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文化产业化发展可能会对陕北民间文化发展造成的不良后果,如去民族化或单一化。陕北民歌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劳动者在地里山坡创造的歌唱艺术,但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创造陕北民歌的劳动者也逐渐离开土地,走向城市。失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陕北民歌面临发展的困境,歌曲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在各大演出比赛中总是老调重弹,使听众产生审美疲劳。然而,开拓创新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大众审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应着力培养推出民间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承人,将保持民间文化民族性作为重要原则,开发新的歌唱内容以及歌唱形式,避免这一艺术形式迷失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
第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提高文化旅游资源知名度,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旅游产业是文化发展全球化的推动力之一。目前,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开发是陕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加强陕北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产业,是继石油、汽车工业之后的第三大重要经济产业。近年来,陕北地区旅游业发展也呈上升态势。延安地区对外开放的重点旅游景区已达35处,包括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7处,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省级旅游强县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旅游专业村60个,乡村旅游专业户2000户。“十五”期间延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720.5万人次,“十一五”达到4158.33万人次,比“十五”增长2.42倍;旅游综合收入“十五”期间累积达到64.97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220.44亿元,比“十五”增长3.39倍。然而,这些数字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延安市的红色旅游以及一年一度的“黄陵祭祖”,诸多其它形式民俗文化游则形同虚设,未起到真正传播陕北民间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的目的。来延旅游的国内游客数量远远高于国外游客,而后者对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浓厚兴趣。文化旅游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向游客展示内容丰富、历史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开发新的旅游路线,继续加强红色旅游,力争打造出“服务质量高、文化内涵高、旅游资源知名度高”的陕北民间文化旅游产业。
三、结语
民间文化艺术范文3
民间艺术是人类历史上古老而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她不仅反映了民间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体现了无数沐浴在尘世中的人们对原有社会和自己命运的认识与把握。这种理解作为一个民族原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哲学思想,对自然,对生命起源的初步认识,并在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下不能摈弃不受宗教的影响,这是对神的崇拜与敬畏。因此,民间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作为原始宗教这个产物下结果,则就不能不带有原始宗教的某些特征。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在陕西西府一带更为突出,尤其是原始崇拜意识,可以说它是西府民间艺术的本质特征。
原始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它包括图腾崇拜,女神(祖先)崇拜,女阴崇拜,男根崇拜,魂灵崇拜等等。西府的民间艺术中,有很多的作品外在形式或实质或多或少地保留原始崇拜的鲜明特征。
图腾文化与图腾崇拜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图腾崇拜是人类的第一个生命起源的认识形式,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图腾崇拜的内容很广,其历史的纵向程度很深,少数民族有一些地区仍保留着原始图腾崇拜的风格。西府民间艺术尤其布艺中的龙、虎、青蛙、猪等作品就是演化传承的例证。
西府民间艺术所反映的龙图腾崇拜的内容范围很广,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西府是炎帝氏族的发祥地,民间关于龙生炎帝的传说很多,所以,龙就成了炎帝氏族图腾的象征,并且一代代传下来的。西府的民间艺术,无论是布艺,还是剪纸,无论是石雕,还是或泥塑,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作品,龙的艺术形象不下于数十种。
由于历史的动荡和变化,西府宝鸡这个“扼关西壁垒”之喉咙要道,赢取了许多外来居民的涉足,以致还有少数民族的频繁光顾,播种点燃无数区外文化火种,这使得西府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上具有很宽泛的内容。例如,在布产品,不仅有龙图腾作品炎帝氏族家族,还有女娲氏族图腾的青蛙系列产品如蛙枕,回族猪图腾玩具饰品如猪头鞋、猪头帽,傈僳族虎图腾老虎枕,虎头帽,老虎鞋等等。在这些强大的图腾意识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最有特色,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龙的图腾。如关于龙的灰批、壁画、浮雕、寿礼、面花、服饰、花灯、剪纸,以及各种生活用具中以龙为造型的龙图案等等,可以说,在反映图腾崇拜方面,“龙”形式的作品是西府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构成西府民间艺术最具图腾崇拜意识的本质特征。
女神(始祖)崇拜及其特征
女始祖崇拜是图腾崇拜的发展形式,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进入氏族社会以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得到巩固与重视。“子女是母亲所生这一生理现象也是每个氏族――动植物的图腾崇拜幻想产生怀疑,从而又不得寻求一种新 的答案,于是他们又幻想出女始祖与图腾动物感触或婚配而繁衍人类的神话”(《宗教学通论》)。但值得引以注意的是,女始祖崇拜和图腾崇拜在形式上是相结合进行的,所表现出来的往往这两种原始宗教特性的结合体,实质上是一种对自然和人自身的结合崇拜。女始祖进一步肯定了女性生育的实际作用,这是提高人的认知能力的标志,也是社会力量最初公认的反映。
中国古代的书籍与人类生殖和大量的传奇女性祖先的图腾。如《帝王世纪》中说:女始祖炎帝女攀登玉龙致炎帝;夏女性祖先的情况已吞薏苡和玉。”《竹书纪年》中说:黄帝的女性祖先宝看到闪电引起的黄帝,第一个女人姚惠青长工资和尧舜;第一个女人沃尔登见到彩虹,舜,《史记,阴姬> >说:商女祖简狄吞玄鸟蛋租赁等在这方面,和民族学材料更加丰富,如我们的傈僳族“哭”的家族传统是第一个女人和老虎和学生,包括烤”家族的第一个女人新鲜小麦,”和“家族女性祖先和老虎。等等,这类女性祖先,也作为本氏族的保护者和成为图腾祖先崇拜对象共存。
在西府的民间艺术中,涉及女始祖崇拜意识的作品的虽然不多,但无论是纸或布制品,但凡涉及到女始祖崇拜,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鲜明的特点。例如,宝鸡千阳、陇县一带的民间剪纸、布制品中,涉及到一些精怪神话如人面兽身或兽身人面的作品,大多以女性形象出现,突出表现其腹部,胸部,臀部的肥大,与女性的生育密切相关。
女阴崇拜及其特征
女阴崇拜人类起源的一种新的认识,本质和女神崇拜的意思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女阴崇拜的表现形式不需要妇女的完整形象,而是女阴本身。这是氏族成员的生命的理解和起源的一大进步,它抛弃了以往的幻想,从视觉经验的角度出发,注重事实和客观。中国民族学、民俗学收录很多女阴崇拜方面的信息。民间象征的凹石、洞穴、天坑、湖泊等来代表,并形成了很多关于“拜石求子”的习俗。西府民间艺术在内容和象征意义上,相同或相似的植物,如石榴,莲花,葫芦等为外阴崇拜的代表。其艺术表现手法:
1.雌花的艺术处理,从内容上反映阴崇拜。通常在莲花,,梅花,特别是莲花,是表现女阴崇拜的典型代表。在进行艺术处理是,一方面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使其达到理想效果。另一方面,试图保持花的外观,与其他物体相配合嬉戏进行联想,以强化形与意、情与理。如“莲生贵子”,“鱼戏莲”,“蝶戏莲”,“莲里有鱼”等。莲花很早就象征女子,把一朵变形类似于外阴的莲花来比喻人。莲能生子,这无疑是“原始生殖崇拜”,尤其是莲花的变形直接披露的就是女性生殖崇拜意识。
2.采取类似形式的崇拜意识。这种艺术形式,通常表现在布艺制品或剪纸上。如用金瓜的平面图形表现女阴的特点进行崇拜。作品如金瓜娃娃等。
3.采取物体的截面来表现其形状。例如,用半截面的石榴,直接的形态表现。
总之,西府的民间艺术中女阴崇拜种类繁多,但在艺术处理上都有相同,那就是视觉和微妙的情绪达到高度统一。可以说她是花,也可以说她是外阴,前者根据大体表现自身的形态,有其深刻的含义,这是西府民间艺术的精华。
结语
西府民间艺术保留原始崇拜,除了以上几点外,还有女神崇拜,祭祖,拜人,精灵崇拜,圣人崇拜、男性祖先神崇拜等。但其中的一些特性是不明确的,有些已经不属于原始宗教。原始宗教的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些特征保留,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由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的遗存,即把图腾崇拜交织在祖先崇拜之中,它是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统一,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运用和理解,原始崇拜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宗教的本质内容和社会意义。可以说,活跃在社会生活的今天的民间艺术,她只是特定的民族风情的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心理表现。但是,过去了的事物是历史,现在和将来则需要人们去创造,它将按照美的理想和法则,为了美化人们的生活而存在,并且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艺术系)
民间文化艺术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
前言
民间艺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发展与创新的源头。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有助于以民间艺术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能够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间艺术文化美的熏陶,得到相应的德育、美育的影响。同时,如何针对幼儿特点及幼儿园教学特色进行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新的思考方向。
一、在幼儿园课程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
课程是实践的课程,民间艺术也是实践的艺术。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同人们日常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行为密切相关。民间艺术的实践属性与课程的实践属性自然地相契合,这使得民间艺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独特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大众的、生活的文化,不仅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同时也代表着特定区域的民族群众的审美和生活习惯,是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渗透民族文化,也是吸收民间文化的重要形式,不仅能够使课程更具实践性和适宜性,增进课程的生活化、趣味性,而且能够提升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并更好地接纳社会和他人。在实践中,我们根据所在幼儿园身处满族民间文化的特点,进行了诸多课程方面的尝试。首先,在对满族民间艺术内容进行认真挖掘、筛选的基础上,我们遵循课程内容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且具有满族特点的基本原则,建构了以满族民间文学(包括民间童谣、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寓言故事)、民间音乐戏剧(包括歌曲、舞蹈、皮影等)、民间美术(包括农民画、剪纸、刺绣、编织、玉雕、泥塑等)为基本内容,以满族民间节日习俗、民间游戏、民间饮食为辅助内容的显性课程体系。其次,在对挑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中,我们力图吸纳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以保证课程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够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二、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
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实施媒介,在整个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常常充当隐性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这是符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特点的。因此,我们在将满族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时,注重营造教育性、丰富性、艺术性、参与性、操作性、探索性的满族民间艺术环境氛围,以此充分激发幼儿探索、创造、表达的欲望,让幼儿在自然、愉快的环境氛围下表现自我、展示自我,认识自身的能力,并获得自我认同。在此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探索。首先,努力创设富有民间艺术气息的整体环境。在对幼儿园环境进行装修和布置时,除了要求整体设计体现一定的审美情趣外,我们还努力把各种满族民间艺术作品有机地融入其中。如在走廊、墙面、楼梯等地方,把由儿童制作的、包含满族民间艺术文化内容的美术作品、剪纸、手工艺品等自然陈设其中,一方面既形象地展示了满族民间艺术,另一方面儿童参与环境设置的积极性也得到激发,使得整个环境布置在丰富儿童的感知觉经验的同时,能够激发他们良好的民族认同情感;不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而且使儿童的创造性得到发挥。其次,努力创设包含民间艺术文化元素的、幼儿积极参与的操作环境。幼儿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幼儿同环境的积极互动。因此,创设蕴含民间艺术文化元素的区角活动,营造能够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如在语言区、美工区、益智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区角呈现特色鲜明的、满族民间特有的学习材料,可以帮助儿童以自主的学习和游戏来获取知识经验。此外,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还可以在材料丰富的学习环境中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使幼儿的能力得到最充分的提升。
三、在师幼互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
民间文化艺术范文5
一、民间戏曲蕴含着独特的民间信仰
民间戏曲的演出,俗称“唱神戏”,是指为祭祀神灵演出的民间戏曲。神戏的演出是某个地区最典型的民间艺术生活与民众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庙会与戏曲的联系,在其各自的初始阶段或萌芽阶段就已经表现出来。“中国戏曲的产生有着久远的‘史前状态’,由先秦而两汉而魏晋而隋唐,戏曲都以‘萌芽’状态或‘古剧’形态存在。此时其文物遗存,精确地说还不能算做‘戏曲’文物,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汉代百戏画像砖、画像石、壁画,唐、五代优人戏弄俑等”。民间戏曲在庙会中的表现,不能将它与成熟的人文戏剧形式相比。在北宋时期,杂剧艺术的繁荣是在很长的时期在民间艺术中酝酿,这样“神庙祭祀也用戏曲,它导致戏曲舞台的诞生与完善”也就很正常了。因此,“宋金元之际战乱的恐惧使人们求神庇佑的信念增强,乡村大量建筑杂庙祠”,“有庙就有戏台,因而神庙戏台大批出现”。以至在明清时期,“戏曲文物更为普遍,保存至今的也更多。其形式主要是遍及城乡的大批神庙戏台及碑刻记载”。所以,在后来出土的壁画、考古文物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内容。庙会中的戏曲演出是与一定经济、文化、信仰和时政等社会因素具体联系一起的,如庙会中的“请神戏”和“唱神戏”,都存在着诸多礼制。剧团必须由庙会的主持者负责安排,包括预约的时间、场次、酬金、戏曲演出的禁忌和指定等内容,都必须在庙会之前安排妥当。尤其是神戏禁忌格外重要,它体现出庙主在当地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祭祀的庙主身份不同,影响神戏的具体演出,这正是娱神、媚神的意义所在。一些民间剧团在演出之前,通常有拜神、祭台等习俗,即在神像或牌位前焚香设供,或用鸡血洒在舞台上“冲邪”。庙会中的戏曲演出,南北差别很大,各地的庙会规模大小不等,庙会密集程度不同,尤其是戏曲艺术的丰富多彩。所以,庙会中的戏曲习俗就显得五彩缤纷,成为庙会文化中异常重要的一页。
二、社火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社火之社,即是神社,也就是转化的神庙,是地方保护神的庙宇;社火之火,则是古代祭祀体系中的火禊。所谓火禊,是祓禊的一种形式;祓禊包括水禊、火禊、土瘗等方式,具有典型的巫术性质。如水禊,就是水洗,云南的泼水节就具有这种意义;泼洒洒水,其实也是水禊的遗俗;杜甫笔下的“三月三日景色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所吟诵的上巳节景观,就是这种习俗的具体表现。土瘗是用土掩埋,与埋葬石头、玉器和各种金属等质地坚硬的物质,其意义是一样的。火禊是指在祭祀中,人们将某种物质用火点燃,以为某种物质就会在另外一个世界发生像自己希望与意愿中期望出现的结果,燃香表、纸张与各种冥器,包括蜡烛、爆竹,都是这种现象的表现。社火是在祓禊等祭祀仪式与多种信仰观念,包括在驱傩等攘除灾异、祈求吉祥心理意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性艺术。社火是综合了戏曲、歌舞、杂技等民间艺术的一种游览性民间活动,不仅在庙会上举行演出,而且也在许多重要的庆典活动和民间节日举行演出。社火起源于古代社会的社祭。“社”是社神、稷神祭祀场所的合称,在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还可看到一些祭祀用的陶罐和粟米之类的祭物。社,成为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集结地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庙会的具体起源之一。
三、歌曲舞蹈的民间信仰及艺术价值
民间歌舞即歌曲和舞蹈,在庙会上与戏曲演出、社火出游一样,是娱神、酬神、体现庙会信仰的重要内容。庙会歌舞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以娱神为主要目的,具有更浓郁的“巫风”“佛风”“仙风”而自成一体的。庙会歌曲主要是神歌,即宗教歌曲,其中以佛教信仰的歌曲为多。在庙会发展的历史上,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古代社会,庙堂歌曲曾经是时代的典范,而且歌、乐、舞三者又是结合在一起的。如《周礼•大司乐》:“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原始庙会歌曲一般为有乐有舞有韵的祝祷辞,如《周礼•龠章》:“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在岁月的淘洗中,礼佛是庙会歌曲流行民间最为广泛的形式,它体现出民间文化的自觉选择对庙会崇祀等民间信仰的直接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讲,佛教信仰的提倡和广大人民的苦乐观结合,这就是在民间庙会歌曲中作为自我慰藉的经歌居多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在庙会歌曲的发展中,歌俗成为庙会的重要内容,其典型在北方以西北地区的“花儿会”为代表;在南方,以瑶族“耍歌堂”为代表。庙会歌曲的内容在文化意义上很复杂,有时很难划分其具体的崇祀性质。对于庙会歌曲的传唱,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并且要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文化环境、信仰氛围等因素来综合考察。而且许多很有价值的民间神话传说,就是凭借一些庙会歌曲得以保存其完整故事情节的。诸如河南西华女娲城庙会上的歌唱女娲功德的《神歌》,就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女娲补天、造人等神话。庙会中的舞蹈一般指敬祀神灵的色彩浓郁的舞,有独舞和群舞,与社火中的舞蹈不同,即庙会舞蹈限定在庙院内,专祀内容尤其突出。而通常在庙会常常歌舞不分,即舞蹈常伴随有一定的“神歌”“经歌”(即仪式歌)。舞在庙会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通”上,即人神之间的媒介。庙会舞蹈在今天的表现同样不是单纯的,与巫结合,与傩结合,又有现代文明结合,避免了它越来越狭隘地保存在少数人手中。如香火社所组织的花篮舞,一些女巫所跳的花鼓舞,包括更大规模的龙舞、狮子舞、灯舞,从中可以看到庙会文化中的舞蹈的具体形态。其保存和不断被改造,则表现为民间信仰的艺术选择。民间舞蹈成为民间庙会的重要内容,在个民族的原始庙会中都具有这种意义。少数民族的舞蹈,也在庙会上显现出争夺斗艳的风貌。诸如云南傣族的各种“鼓舞”(长鼓、铜鼓、象脚舞)与地方民歌共同映现出民族文化特有的风韵。杂技艺术在庙会上成为娱人、聚人的重要手段,但杂技更具有世俗性的娱乐意义。庙会上的杂技以单独的小型杂技较为普遍,也有较大规模的杂技艺术团体在庙会上演出,其影响也较大。如河北的吴桥杂技、河南濮阳东北庄杂技团,都在一些大型庙会上表演。小型杂技多以家庭、师徒为单位,走村中乡,以戏法变幻等简单的艺术手段作为谋生手段,是典型的民间艺术。杂技在庙会中的出现,可从巫术的作用上去理解。不仅现在的庙会上有杂技,而且早在战国时代就有,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都有这类内容的描绘。但它始终没有成为庙会文化的主导内容,这和它不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地位是联系在一起的。
四、民间工艺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民间文化艺术范文6
关键词:文化遗产;校本课程;艺术教育;开发;价值;途径
中图分类号:J021文献标识码:A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当前,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校本课程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并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民间文化遗产进行艺术类专业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种取向。
(一)地方高校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对高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高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对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而言,更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1.地方上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课程资源有待开发
文化遗产又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更多地表现为固化、凝定的物质文化形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可表述为“活态文化遗产”,主要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活态流变性是它们的主要特征。民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形态,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和形象载体,它是在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的背景下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民间文化的内容和组成部分。我国各地都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资源,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戏曲与戏剧、民间美术、民间工艺设计、传统手工技艺、民俗、古建筑等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迁,许多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处于濒危状态,有待保护和开发研究。有些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已经得到社会的重视,但发掘、研究和传承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加强。因此,对地方高校艺术专业而言,具有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环境和条件。
2.地方高校艺术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有待推进
虽然地方高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有着资源上的优势,但总的来说,在高等教育领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未引起应有的重视。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大都沿袭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和教材,专业设置相对狭窄和单一,基本上以学习专业课为主,课程设置单一化,全国相同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各个学校之间相差不多,课程体系缺乏弹性和自由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产业的变化,不利于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总之,校本课程遇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和课程开发能力等现状的挑战。当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呈现出多元办学模式,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在培养目标、指导理念、运作机制、评价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对艺术学科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地方高校艺术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意义与价值
地方艺术文化资源中的价值、审美观念是几千年社会发展和文化沉淀的结果,学校教育是最有影响力和最有价值的民间艺术继承方式。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天然的血肉联系,文化视域下,地方课程的开发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1.有利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凝练和形成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地方高校的艺术学院必须准确定位,加快内涵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自身特色,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独特的实体,校本课程因校而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各地的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各有其独特的表现题材与审美形态,作为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众,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感、艺术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风尚、习俗、气质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从而表现出各自的特质。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这种地域个性鲜明的艺术便成了独有的文化财富。不同的民间艺术资源,可以产生出更多的艺术风格,打破现代教学的趋同性。通过开发一系列基于民间文化遗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2.有利于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民间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维系人类创造力、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纽带。伴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间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出现的文化标准化趋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解着与人类的精神、情感世界紧密相连的文化遗产。发达国家对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的抢占,其大规模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也会动摇和破坏我们的价值体系和人文信念。高校艺术类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对课程资源的考察、发掘、学习和研究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和推动地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保护和传承。
3.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民间文化遗产的艺术类校本课程,通过反映特定的地方文化特征、人文知识以及发展历史,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所属地域文化的成就及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人和自然、文化和谐共存的理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校本课程开发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拓展了空间,校本课程加强了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生们的活动领域延伸到广阔的自然与社会,通过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了解学习,许多民间艺术元素可以运用到艺术专业学习中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充足、厚实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