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业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立体农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立体农业前景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1

关键词:农业经济 管理 问题与策略

前言

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是我国的三大产业,农业是三大产业中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基础建设工作,历年来受到国家高层领导的重视。根据国家战略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农业经济是我国的首要任务,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管理上的许多问题,下面就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以及策略谈谈笔者的见解。

1、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民自己利用的权利在缩小。农民的土地渐渐地被工业化剥夺,农村剩下的土地展现不出农民的积极性。

1.2、限制农民发展的空间也体现在户籍制度上。假如农民没有农村空间,农民就一定要向城市拓展,而向城市拓展的同时,城市没有给农民提供宽广的空间发展,第一,户籍制度使农民的就业成本增加了;第二,城市中各个部门收费太高阻止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的步伐;第三,大多数中小企业得不到很好地发展,但是,农民不可能直接到城市中的大企业工作,农民的就业往往以中小企业为主。

1.3、农村公共得不到保障,限制了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和农村经济发展相比,国家对城市投入了很多的资金,并且以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剪刀差价格,减少农民创造的价值,国家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投入很少,从而造成了农村经济和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公共物品的缺少也表现在对农民的培训上、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假如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农业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1.4、虽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很丰富,但是人力资源质量不是很高,并且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安排的不合理。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一定要思考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对策略

2.1、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推动构建农民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要开发农民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能力,加入到城市文明中,这样就要实现统一户籍制度,当前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不合理,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有权力在国内自由迁徙和居住,有权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有权选择合适与自己的职业,得到公平、公正地对待,要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只有这样农村经济才能真正的发展,才能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2.2、加大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农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平等权。当前,农民和城市居民在享受公共资源的权利方面不平等,在救济和低保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权利基本上是没有的。而医疗、教育、科技文体权利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加大并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和增加农村的医疗投入,逐步地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3、增大农业公共服务建设,给农民更多的优惠政策。应依据市场公平原则和农业产业基础产业的地位,和产业波动大,不稳定、脆弱的发展特点,给予农村更多的优惠政策,从国外先进国家的农业政策来看,农业一直受到政府保护,工业补贴农业是一贯做法。国家财政已经有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大力促进农村交通、通信、电力、灌溉的发展,大力促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规模化的发展,为农民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发挥其积极性提供保障。

2.4、必须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打造现代农业。因此,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扩大和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范围与力度,提高农民应用技术的能力,大面积惠及现代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改变农村经济结构。诸如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传授农民“一技之长”;建立各类职业学校、业余学校、夜校等进行教育培训。当前,在大量农村优质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背景下,应该就地取材培养实用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现代新型农民。对传统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行政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起便于农村现有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行政制度。农民流动催化乡村发展,既有农民外出就业促进不发达地区乡村开放,引起资金、信息向乡村流动的作用,又有回乡农民工自身持续发展的作用。以市场为中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按照人力资源的价值量和转化的资本量,建立人力资源的使用制度,从而实现劳动力的最优配置。

3、总结

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引导着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比重很大,面对这样的局面,就要求我们发展农业经济,用这样的战略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我们要注重管理工作,只有我们处理好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才能实现农业的现在化,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2

“什么是农业?乡村振兴战略的要义是什么?在乡村振兴中云南发展的优势、短板是什么?一直在提的三农问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科技如何支撑乡村振兴?什么是融合农业,融合什么?在哪些经营主体中融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的是在工作中思考过的,有的是第一次接触。在此次研修班的学习过程中,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更从老师们的授课内容中,学到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那种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从调研扶贫点的光、热、水、土地资源情况到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老师省略了工作过程的艰辛,更多介绍了为农户创收、增收改变生活面貌生活质量的那份喜悦与安心,从结合我们生活工作实际的实例,把那份工作中的方式方法,面对困难的工作态度如清泉般灌输给我们,让我们无比轻松的学会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插上科技的翅膀,凸显科技创新的意义,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农村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农民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建设农村的重要着力。这些一系列的教学,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更让自己反思作为一名农科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工作的更大意义。联系我县乡村振兴过程中,亟需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卡脖子”难题。

一、永胜县新型经营主体基本情况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定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在农村新出现的生产模式,主要是指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和大规模经营、较高的集约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经营组织。一般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种。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

通过近年来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永胜县基本形成了食用菌、肉牛、软籽石榴、魔芋等主导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专业化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等模式不断得到巩固。永胜县共有家庭农场78家,农民合作社142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基本情况

在2020年,指导、规范44家企业、60家合作社、2户家庭农场采取订单帮扶、托管代养、投资合作等方式对2020年实施扶贫产业的15317户贫困户进行产业发展利益联结。2021年,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全覆盖。将我县有产业发展条件的15328户已脱贫户、858户边缘易致贫户采取已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与合作社绑定发展,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绑定发展的模式,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做到了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全覆盖”。并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一平台三机制”的工作安排及丽江市农业农村局转发《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云南省产业帮扶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和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救助管理服务平台试运行的通知》,完成“云南省产业帮扶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和“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救助管理服务平台”录入。

二、面临的困难问题

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全覆盖”。永胜县采取已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与合作社绑定发展,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绑定发展的模式,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做到了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全覆盖”。虽然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但也面临一些困难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程度有待提高

永胜县共有家庭农场78家,农民合作社142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从数量上来说,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也存在一些合作社财务不规范、成员账户未建立、运营管理不善等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程度还有待提高。

(二)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薄弱,带动能力不强、农户参与度不高

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大小不一,部分还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在满足自身经营的前提下,并不能够带动农户进行增收。部分经营主体由于所经营产业和经营方式的影响,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农户的参与度不高。

(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力度不大

全县对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指导,需要县乡村三级专职的经管员专人负责。但目前我县负责经管工作的同志还兼管着其他工作,同时经管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使得我县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指导力度不大。

(四)产业链条短,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由于我县作为农业生产大县,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发展比较滞后,所成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生产,产业链条短,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大,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五)奖补力度不是很大,政策扶持有待加强

每年省里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的项目有限,县里也因财力所困,支持县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不够大。

三、对策建议

一是以县级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带动全县合作社、农场家庭等新型农业主体的发展,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程度。

二是加大奖补力度。在出台创建办法的基础上,还要加大奖补力度,让合作社实实在在的得到实惠的同时,加大农户的参与度,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3

中图分类号:S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休闲活动,接触大自然的需求快速增长,于是观光果园就成为了国内外水果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观光果园既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观光果园效益发展前景

观光果园是观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果品生产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产业。生态果园主要以种植果树、蔬菜、花草等为主要景观,通过各种栽培品种的花期,花色,果品的颜色、形状、和成熟期不同,营造一个周年供应鲜花和鲜果的植物观赏园,吸引游客来参观,旅游,休闲,品尝鲜果。游客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又学到了许多有关果品生产的科学技术,大大推动了果品生产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一、观光果园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观光果园70年代始创于台湾[1],是集经济、生态、游憩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开发园。大陆的观光果园于80年代后期首先在北京兴起[2],采取以民俗旅游、采摘活动、农家乐以及高新农业示范园等模式,吸引广大市民前去参观、采摘;通过让游客在园中施肥、浇水、整枝修剪等活动,使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如何建设观光生态果园

目前,观光生态果园建设多以果品生产和观光旅游为主要内容,同时保证果园的生态效益。这就要求人们对各种栽培种类的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非常了解,以利于协调观赏时期。

(一)果园的构造

首先,果园的选址要交通方便、周围环境好、通讯便利的近郊或适于发展的城镇;其次,在观光果园里要展示以果树为核心内容的景观,果园的外形要鲜亮醒目,果园的周围可以搭配些园林建筑小品(亭、廊、花架)和休闲娱乐设施;最主要的是对光能、热能、空间的合理利用,努力创造适于果树生长发育的小环境,使果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栽培种类选择

选择耐修剪、抗病性良好、具有矮化效益的丰产性优良树种。同时也要考虑,树种、品种的花期、花色、果实成熟期;树体管理,季节协调。可以按照立体农业布局,使草本水果(草莓、西瓜)、特色农作物(花生、萝卜)、灌木果树(无花果、石榴)和小乔木果树相结合;既延长了果园的观光时段,也解决了人们周年观光旅游的问题。

(三)发展和经营果园

观光生态果园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发展势头很足,游客量逐年上升,市场竞争也逐渐激烈,果农们只有从经营管理方面下手才能脱颖而出。首先,开发果园要得到政府的支持鼓励,丰富农业资源,彰显地方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形成规模经营。

发展品种要多元化,要求所种品种新颖,奇特,园内整年都有可以欣赏、品味的鲜果,同一季节至少有3种以上水果,并且应该是市场上少见的品种。

引用相关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来指导果品生产,园区的日常运营和旅游策划。

三、观光生态果园的前景

观光果园是技术含量高、无污染、土地利用率高的综合立体生态性现代果园,是以现代果品为依托的一种新兴产业,是集生产、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项目,是在果品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下提出的[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在观光生态果园迅速发展的同时,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增多了就业岗位,也带动了花卉、餐饮、住宿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使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总之,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是建设观光生态果园的有效途径[4]。我国各地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秀丽的山水风光和各具特色的果树产业资源,伴随着各地果业结构和旅游业的发展,结合实际开发具有区域风情的特色观光果园,前景十分广阔[5]。

参考文献:

[1]张占耕. 都市农业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J ] . 上海综合经济.2004. ( 12) : 54- 55.

[2]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 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J] . 经济地理.2000.20( 2) : 119- 124.

[3]王浩、程红波、谷康等.农业观光园规划与经营[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4

一、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通过课前的询问调查,我了解到,虽然我们的学生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对盘中餐、身上衣从何而来,很少去留意观察,用心思考。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接的生活认识,我利用了农村的优势,把书本上的“看图连线”直接改成了“实物招领”。当我出示稻穗、麦穗、棉花、香菜、红枣、番薯等实物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吸引到活动中来。我让学生走上讲台亲自摸一摸,猜一猜,闻一闻,尝一尝后,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讲台上展示的农产品。每个学生都沉浸在学习探究的兴奋之中,当区分稻穗和麦穗时,还遇到了困难,教室里顿时一片猜测、争论的声音,经过研究,他们终于清楚了麦穗上有长长的芒刺,而稻穗上则没有。这样的学生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了解农业认识农业的积极兴趣,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较好的情感基础。

二、创设开阔的活动空间

在《衣食的来源》一课中,如果仅仅凭借课堂上的四十分钟,让学生们对农产品及农产品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有很好的感受,那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验,我组织了课前的调查活动。学生们设计好寻访的作业单,利用节假日组成联合行动小组直接参加了实践活动。走进田野,与农产品有了近距离的亲密接触;走进热闹的菜场,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农产品;走进超市,有了更惊奇的发现,许多食品都是农产品加工而成,如:土豆烤成的薯片、小麦做的面包、稻子加工成的米饼、高粱酿成的酒、花生提炼的油……甚至在一些日用品中都找到了农作物的影子。调查结束后,我让学生们带上调查的结果,或包装袋、实物再到课堂上交流。这样的活动,教给学生的不再仅仅是文本的内容,它让课堂瞬间变得形象、真实,变得更有生活味儿。

三、创设丰富的活动形式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安排讨论、操作、欣赏、讲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分享和展示自己的成果,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我先让他们听了一个故事《小小一粒米的成长》,边听故事边拿出笔记录下一粒米的成长环节,从选种到耕地、播撒,插秧,除草等,到最后的收割、脱粒,学生们通过记录和交流深深地了解到一粒米的生产过程是多么的不易。接着我又安排了“插秧”活动,并提出要求:用力均匀,深浅一致,秧苗之间距离相等。学生们沿着教室“插”完两排、三排后都忍不住叫苦连天,深刻地体会到干农活太累了,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李绅的古诗《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再适时地播放了“小馒头的苦恼”和学校食堂里浪费的画面,很多学生看了脸都红了,有的还低下了头。这样的活动,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活了学生的思考,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四、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

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它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我们可以灵活地利用课余时间或班队活动、社团活动等将活动延续下去。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5

山东省莒县地处鲁东南,全年无霜期184天,年平均气温12.1℃,年降雨量873 mm,光照充足。种植户以前多采用番茄、玉米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收入不高。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莒县农业相关部门进行不同蔬菜间栽培模式搭配与研究,摸索出大棚豇豆、黄瓜、番茄一年三种三收栽培模式,每667 m2收入2.9万元,该模式的推广面积已达150 hm2,提高了生产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品种

为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番茄种植品种采用‘L-402’,豇豆种植品种采用‘之豇28-2’,黄瓜种植品种选用‘新泰密刺’。

塑料大棚结构

塑料大棚跨度为8~9 m、高度3.2 m,长度60~70 m。寒冷季节,用卷帘机在大棚外揭盖草苫,再在草苫外覆盖苫外膜保温。

茬口安排

5月中旬豇豆育苗,6月上旬移栽,9月中旬拔秧;8月中旬黄瓜育苗,9月中旬移栽到棚内,翌年1月下旬拔秧;12月中旬番茄育苗,翌年2月中旬移栽到棚内,6月上旬拔秧。

豇豆

育苗

选取饱满、大小一致的种子,晒种2~3 天后浸种3 h,然后播种,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不低于13℃。

移栽

每667 m2结合耕翻施用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80 kg、腐熟农家肥4500 kg,整平后按

1.2 m宽作畦。定植穴距25 cm,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移栽后盖地膜,封严定植穴。

田间管理

白天温度23~28℃,夜间温度14~17℃。为防前期幼苗徒长,应不浇水或少浇水。开花后,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第1穗花序荚坐稳后开始浇水追肥,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 kg,采收前再一次追肥,每667 m2冲施硫酸钾10 kg、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10~15 kg。

病虫害防治

若发生炭疽病,用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若发生疫病,用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若发现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杀。

黄瓜

育苗

用黑籽南瓜嫁接黄瓜实现抗病、高产。播前先将营养钵放入育苗棚内,先催芽后播种。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每667 m2施草木灰50 kg,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100 kg,捣碎的圈肥5000~6000 kg。

定植

豇豆拔秧后整地,按株距25 cm、小行距40 cm、大行距80 cm定植。定植时开沟,取整齐的苗移栽,栽后盖地膜。

田间管理

开花前 晴天草苫要早揭晚盖,早晨阳光洒满棚面时揭开草苫,傍晚日落前盖上。经常擦拭棚膜,将棚上吸附的灰尘及时擦掉以提高透光率。保证定植后缓苗前,夜间温度15~17℃,白天25~28℃;缓苗后夜间温度15~16℃、白天23~26℃;开花前尽量少浇水,不追肥,促进植株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

结瓜期 此期正值严寒冬季,为增强保温效果,应加盖厚草苫,盖苫外膜,保证夜间温度13~15℃,白天25~28℃。随时剪除卷须,将下部枯黄老叶、病叶适时摘掉,带出棚外深埋。为抑制病害发生,要通过滴灌、膜下暗灌等方式降低棚内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当第1批黄瓜坐果稳定后,每667 m2随水追三元复合肥12 kg。瓜秧长30 cm左右时,用竹竿插架或吊蔓。瓜蔓长到棚顶摘心促侧蔓萌发。以后发生的侧蔓,可在瓜后与瓜前留1片叶摘心。

病虫防治

细菌性角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发病初期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防治。

霜霉病 用92%的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雾,也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并交替用药。

灰霉病 主要为害幼瓜,其次是叶和茎。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番茄

育苗

先建育苗棚,种子催芽后播种。播后盖营养土1 cm左右。保证苗床白天温度22~26℃,夜间15~17℃。定植前一周适当降低温度炼苗,保证白天温度16~19℃,夜间12~15℃。

定植

按株距35 cm、大行距

80 cm,小行距40 cm的规格定植。番茄每穗留大小一致的果实3~4个,每株留3穗果打顶。

田间管理

肥水 坐果稳定前不追肥,少浇水,稳定后每667 m2追三元复合肥15~18 kg,第1穗果始收时,每667 m2追硫酸钾10 kg、尿素8 kg、磷酸二铵5 kg。

温度 缓苗期保证白天26~

29℃,晚上不低13℃;开花坐果期保证白天21~26℃,晚上不低于11℃;结果期保证8:00~16:00,

23~27℃;16:00~22:00,13~14℃;

22:00~次日8:00,8~14℃。

病x害防治

药剂防治病虫害,本着三要三不要的三条原则:交替用药,不单一用药;晴天用药,阴天不用药;上午用药,下午不用药。发生病毒病,用20%盐酸吗啉胍・铜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生灰霉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发现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杀。

经济效益

第1茬豇豆,每667 m2产量2500 kg,效益3000元;第2茬种植黄瓜,每667 m2产量4500 kg,收入10000元,第3茬番茄每667 m2产量7000 kg,收入16000元,全年总收入29000元。

讨论

塑料大棚豇豆、黄瓜、番茄一年三茬高效模式,比传统塑料大棚番茄、玉米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每667 m2多投入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成本1500元,多收入10500元。

可见,大棚豇豆、黄瓜、番茄一年三茬种植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6

太原近郊农业区位于山西中部、晋中盆地北端,包括太原市6区4县及晋中的榆次区。区域内东为太行山支脉,西处吕梁山东翼,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和南部为汾河冲积扇平原,汾河自北而南贯穿太原。最高海拔2659m,最低760m,平均800m。农业国土面积8289.45km2,64个乡(镇)和20个涉农街办、1287个行政村,总人口400.76万人,农户28.92万户,农业人口79.84万,现有可耕地面积1145万hm2(17177万亩)。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太原作为省会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得到加强,近郊农业向创意农业转型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景点)已经发展到132家,占地面积2.54万hm2,总投资额46.65亿元[2];还发展了2个“一县一业”特色基地示范县(即小店区奶牛基地和清徐县蔬菜基地)和153个“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选定了十大主题产业园(即山西水塔醋文化产业园、山西大禾高效蔬菜科技园、太原万亩葡萄产业园、太原华辰葡果休闲农业园、山西青玉食品加工产业园、山西梅芝园艺花卉产业园、山西九牛牧业循环产业园、山西裕吉农产品物流园、太原龙城向新生态恢复示范园、太原惠农马铃薯科技产业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90个,实现销售收入101.13亿元,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45个[3]。总体围绕“十园引领,百园兴农”的战略目标,突出太原近郊农业的优势特色,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主题,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载体。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缺乏统一规划、技术支撑不足、起点低、规模小、布局分散、品种单一、品位不高和供求信息不畅等问题。

2太原市近郊创意农业发展的布局

太原市地形、地貌类型多,气候条件差异大,自然资源禀赋各异。以太原市近郊农业生态区划和农业生产类型划分为依据[4],按照“一川一线两山”的总体设想,制定近郊创意农业规划,推进产业化发展、板块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1)一川。一川是指太原市近郊平川地带,包括7区(太原6区及晋中市榆次区)1县(清徐县)的平川地带,重点发展现代温室蔬菜、现代温室园艺以及现代化畜禽水产健康、清洁养殖业,培育现代农业休闲、观赏、采摘、品尝、体验、教育园产业,为国内外游客和太原市市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生活和休闲环境。(2)一线。一线是指太原市郊区大运高速交通干线两侧地带,包括太原市6区、清徐境内大运干线两侧。以大运路为中轴线,依托太原畜产品工业园区、清徐食品工业园区和阳曲农产品综合园区,重点围绕太原市居民需求,充分发挥近郊农业资源、交通及区位等优势,融合农业、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发展近郊创意特色农业。(3)两山。两山是指太原市东西两山的丘陵山地地带,主要包括太原市6区、清徐县以及晋中市榆次区的丘陵山地地带。遵循现代农业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发展要求,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在确保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体现区域特色,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基地。

3科技创新推进太原市近郊创意农业发展的重点

太原市近郊创意农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传统近郊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实现生产集约化、栽培设施化、农业生态化、产品精品化。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包括设施农业(温室蔬菜、温室园艺等)、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立体农业、生物质能源等)、特色农业(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创意农产品等)、休闲观光农业(理念创新、环境创新、产品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四位一体的农业生产体系。(1)设施蔬菜、瓜果、花卉领域:一是积极开展优质多抗、特色瓜果、蔬菜和花卉品种的选育,力求取得新的突破;二是开展蔬菜、瓜果、花卉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肥料和生物农药;三是开展蔬菜和瓜果规范化高效立体栽培技术研究,将关键生产技术、产地环境控制、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形成新型的规范化的生产技术标准;四是日光节能温室生态环境调控技术研究,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智能化生产。(2)生态农业领域:一是循环农业技术开发应用,将农业生产和加工剩余产品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再利用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低碳农业技术,重点加强清洁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培育新型氮素高效利用农作物新品种。(3)休闲观光农业领域:一是开展观光农业农产品的外观、品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培育适宜观光农业发展的种植、养殖品种;二是开展观光农业植物观赏性和游人参与性方面的栽培技术研究和观光采摘等功能研究;三是开展观光农业的生态功能研究,如植被保护、抗逆植物育种、生态与环境保护、生态与环境修复等领域的研究;四是观光农业的生物防治研究;五是观光农业的环境容量研究。

4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太原市近郊创意农业发展的路径

(1)搞好5个对接,加速创意农业发展。一是近郊创意农业与城市需求对接,依据现在城市居民生活观念和消费需求的变化,适时拓宽农业服务范畴,丰富近郊创意农业的内涵,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二是近郊创意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对接,跳出农业抓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为抓手,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近郊创意农业转型升级;三是近郊创意农业与市场流通对接,充分利用省会城市交通便捷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业,提高近郊创意农业发展的活力;四是近郊创意农业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实现交通、水、电、通信、市场资源等共享,为近郊创意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五是近郊创意农业与科技创新对接,要与省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超前预测市场需求,建立综合性或专业性科技创新中心,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入驻科技园区,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关键性加工装备的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研究;六是继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体系,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人才队伍结构,培养有文化的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拓展近郊创意农业发展深度和广度。(2)以科技创新项目为抓手,实施创意农业推进战略。科技创新项目是载体,是抓手,抓住了项目,就抓住科技创新战略的关键,要把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太原近郊创意农业发展的着力点。因此,应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筛选一批有影响、有科技含量、有推广价值的科技创新项目,并与相关企业对接,推动企业尽快达到一定的规模,产品获得一定的档次,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3)建立科技创新专家团队,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太原市近郊创意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而企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离不开创新,也离不开专家。因此,科技主管部门应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按行业或产业试行首席专家制度,组织相关专家分行业研究各个行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技术瓶颈、市场、趋势和前景等,在为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扶持方向、扶持环节等提供依据的同时,通过首席专家制度组织专家为企业提供点对点的服务,帮助企业开发创意产品、解决工艺技术难题、策划市场营销和管理方案等,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为企业,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密切联系,进行合作,创建自己的科技创新队伍,快速取得高新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生产。(4)构建全市统一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科技创新离不开信息,但目前信息渠道多,信息量大且分散,信息面五花八门,信息真假难辨。因此,应构建全市统一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着力畅通信息流,推进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推广与生产实际应用进行较好的无缝连接,形成太原市近郊创意农业发展与城乡发展之间的信息融通、信息对称的良好格局。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应由政府出面以政策或制度的形式抓好软件建设,尤其是信息类型、采集渠道、筛选及传递方式、信息分享等机制的建设,以切实发挥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