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资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技术资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技术资源

农业技术资源范文1

关键词:专业硕士;案例+现场教学;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32-02

《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含设施农业)》为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硕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学位课程(主干课),自我校(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招生以来,已经连续开设2年,2013年该课程被列为校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由于该课程在本校开设时间较短,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以及教师的授课经验方面,与其他农业院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笔者针对该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

一、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授课内容的较大区别在于,本科生主要侧重于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和相关应用,所用教材内容一般都是已经得到验证和公认的知识;而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则不仅仅局限于已成的理论和公式,更多的则是围绕一些相对前沿的问题所开展的讨论与探索。因此,很多研究生课程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这对主讲老师来讲,如何围绕课程主线来组织自己的授课内容尤为重要。《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这门课程的主题思想是结合我国目前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和了解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新型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特别是对土壤、水、气候等多种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设施农业技术做了特别阐述,使同学了解和学会因地制宜地利用农业资源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因此,我们力求围绕着“新技术”来进行知识的普及和拓展。尽管没有固定教材,但笔者还是选择了一本教材作为参考书,即叶志华等主编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应用前景与技术对策》。该参考书是在总结了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课题“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中新技术应用前景与技术对策”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我国农业水资源、草山草坡资源、肥料资源、饲料资源、农业气候资源及减灾生物资源等高效利用的技术对策和创新组合方案。这本书中关于我国农业相关资源的一些利用现状也均作了详细介绍,因此,笔者在理顺课程的知识框架时,主要参考了这本书的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该书中的很多内容,基本都是10年前的科研成果,因此,围绕每个知识点,查阅近几年的期刊文章从中获得最新的技术方法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此外,笔者结合浙江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和特色,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设施农业方面补充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知识,这些对于专业硕士毕业后能较快的融入到当地相关农技部门从事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非常有益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这要求授课老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课程的知识内容。

二、以生为本,授课方式灵活多样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方式与本科教学相似,上课满堂灌,采取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对原始知识缺乏理解,教学方式仍以知识传授为主,方法陈旧且过于单一,忽视演绎法与归纳法的综合应用,导致所学知识继承性有余但开拓性不足;课堂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而研讨式、案例式、调查研究等方法则处在辅助地位,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体地位。针对以上弊端,笔者在授课第一年,在课堂上采取了教师授课+学生PPT讨论的方式,即教师先把主要知识进行传授,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某个主题,通过查阅资料,做成PPT,在课堂进行讲解,大家再一起讨论。但通过一年实践发现,尽管同学们都很积极,但由于选题的盲目性,导致好几个同学的选题一样,讲解内容有重复。因此,从第二年开始,讨论形式重新做了调整,改变了过去全部教师讲完,学生再讨论,而是每次提前布置好主题,指定某几个同学准备,之后下次老师讲完某个章节后,留下部分时间让学生讲解自己的PPT。这样能够使同学们获取的知识面更加广泛。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现场教学则是在分析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到实际现场开展教学活动。《农资资源利用新技术》中,设施农业一章占了较多篇幅。设施农业是在设施条件下实现的对农业土、水、气等的综合高效利用。第一年授课和讨论笔者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很多同学对设施材料、温室大棚等缺乏一个直观的了解。因此,第二年笔者在这个章节的授课方面,增加了案例+现场教学的方式。首先,在课堂内简单介绍了设施农业的概念和概况,之后带领学生到校内智能温室进行实地参观教学。在温室管理人员的协助下,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设施保温材料、湿帘,对于湿帘降温的原理则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笔者还带领研究生跟随本科生到浙江大学长兴基地进行了参观,让学生见识了无土栽培的黄瓜、西红柿、生菜、葡萄等高科技产品,体会到了植物工厂的魅力和家庭立体生态养殖的前景。这种现场教学的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学生当场表示,要利用暑假时间到有关基地实习。

三、注重能力技术培养,完善考核方式

优化考核方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所以所有教学内容的参与,都在学生进行考核之列,根据学生完成教学环节的所有内容进行加权平均。《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这门课程,主要采取了平时成绩+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研究生,不能仅凭最后的一次考试或者课程论文来决定,更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首先向学生公布考核办法与成绩分配比例,即平时成绩占50%,课程论文占50%。平时成绩有如下几部分组成: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听课认真程度和课堂互动、PPT讨论三部分。其中,PPT讨论的权重占平时成绩的70%。因为要完成这部分的功课,需要在课下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制作PPT,最后在课堂上呈现出来。PPT的制作质量、学生的讲解表现也体现在这部分总成绩中。

2.课程论文。写课程论文和开卷考试都是可以用来考核学生的手段。课程论文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包括演绎概况推理等思维方式和考察学生文章的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布置课程论文时间要比较长,学生没有太大的压力,认为写东西反正都能过,于是比较怠慢,也会有一些抄袭的可能;而开卷考试就正好相反,速度快,不可能抄袭,但会因为老师的主观性,使得知识的发散度不够。

考虑到本课程的特点以及授课对象,笔者选择课程论文进行期末考核,但为了防止学生的抄袭,要求学生必须列出参考文献的出处等信息。此外,要求学生撰写论文时,题目、摘要、论文正文和参考文献都要完整。近几年,我国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和比例逐渐扩大,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主要是侧重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课程建设也会以此为宗旨,不断改建和完善相关体系。

参考文献:

[1]高静,陆涓.实践教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关键[J].高等农业教育,2013,262(4):89-92.

农业技术资源范文2

关键词 GIS;农业资源管理;农业环境评价;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 X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237-02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GIS i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WANG Che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24)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GIS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was summarized as agricul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ssessment.Agricultural GIS should be constructed,including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gricultur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A reference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GIS in agricul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GIS.

Key words GIS;agricul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ssessment;agricultural GIS;application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利用空间和地理信息的高新技术[1]。农业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自然-社会综合体,系统内的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在时空上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极强,GIS技术凭借其特有的空间信息管理与数据处理分析功能成为了农业信息化及现代化强有力的分析和决策辅助工具。

在国外,20世纪70年代GIS技术就开始应用于农业领域。90年代以后,GIS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和普及,国外GIS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不仅范围广、程度深、水平高,而且将“3S”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集成优势,及时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将GIS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尽管与国外相比起步略晚,但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

1 GIS技术在农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1 农业区划

GIS技术是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区划的重要手段,利用GIS数据库可以对多尺度、多源的农业资源数据进行采集和管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将现有的资源、经济数据库和遥感影像获取的信息在GIS软件中进行叠加分析,运用GIS软件中提供的各种评判方法和模型,可进行不同区划方案的动态模拟与评价,制作农业区划图,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示区划结果。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于2000年组织江西省等7个省(市)气象局联合开发了“农业气候资源和区划信息系统”,用于制作农业气候区划[3]。当前GIS技术在农业区划方面的应用已日益成熟,国内学者将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与传统区划方法相结合,广泛应用于枸杞、烤烟、猕猴桃、火龙果、葡萄、荔枝等经济作物的农业区划工作中,为当地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2 农业土地质量评价

利用GIS技术能够将地形、土壤性状、土地利用、环境变量等方面的空间和属性数据进行整合,通过建立各种数学模型,利用空间分析功能分析运算,进行农业土地质量的多因素综合评价,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GIS技术进行土地质量评价,国外学者主要是将GIS技术与模糊逻辑技术[4]、神经网络方法[5]、遗传算法等人工智能方法结合[6],进行农业土地质量评价。GIS在我国农业土地评价中的应用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大量利用GIS技术进行评价,主要用于耕地地力评价[7]、农地适宜性评价[8]、耕地生产潜力评价等[9]。部分学者利用GIS的路径分析、缓冲分析等功能提取区位条件因素[10],丰富了评价指标,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1.3 农作物估产

利用GIS和RS对作物区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可获取粮食产区播种面积、作物类型及作物生长态势和环境变化等信息。在充分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作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后,利用GIS的模型功能,构建不同条件下(土壤、气候、环境条件)作物生长模型和多种估产模式,估算出大面积的作物产量,并提供数字化、图像化的农情。国内外农作物估产研究的重点有两方面,一是利用GIS技术辅助确定农作物的种植面积[11],另一个是利用遥感影像提取的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12]、光谱植被指数[13]、收获指数[14]、温度植被角度指数等指数在GIS中与气候或地理要素进行叠加分析[15]。

1.4 土壤养分管理

在大面积的生产管理中,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和气候变化的不一致性等问题给平衡施肥、合理施肥带来很大的困难。GIS在土壤养分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利用GIS技术对农田土壤进行调查、采样,结合地统计学知识进行区域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16-17],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壤养分管理分区[18-19],并可结合气候变化、预测系统等构建施肥推荐系统,为施肥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20]。

2 GIS技术在农业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2.1 农业灾害评价与预测

GIS技术为农业灾害评价与预测提供了新的手段,在GIS技术支持下,将获取的灾情信息与地面现实信息有机结合,能够实现对区域内灾害发生的基本规律、时空分布特征的综合分析评价[21]。另外,通过构建灾害风险模型可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22],并利用空间插值功能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23],如对旱灾、涝灾、作物病虫害等农业灾害的预测预报,可为防灾减灾提供分析对策。以GIS为二次开发平台,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等开发构建的农业灾害预测防治专家系统[24],让农业灾害防治工作变得简单易行。

2.2 农业面源污染分析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空间异质性等特征,GIS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空间分析、可视化等功能,成为了研究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利用GIS技术可以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异性进行分析,直观地反映其时空动态变化情况[25-26],与其他模型集成还可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的预测[27]。以GIS作为二次开发平台,建立农业面源污染信息系统[28],更能实现信息、管理、分析和预测。

2.3 农业生态环境评价

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是对某一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的优劣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在GIS中可实现生态环境信息的快速获取及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利用GIS模型功能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模型[29],评价区域内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30],分析其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31],为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环境的保护。

3 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展望

随着GIS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建立综合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愈加必要,将“3S”(GPS、GIS、RS)技术和农业专家系统充分集成,构建具有人工智能的空间决策系统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将“3S”、通信网络、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与农学、气象与气候学、土壤学、地理学等基础学科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可对农作物、气候、土壤等信息进行定期获取、动态分析和诊断预测,并提出耕作措施及管理方案的系统。

未来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包括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生产管理系统3个部分。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是基础,统一采集和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空间数据和基础信息,实现查询、更新、可视化等功能,并为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是核心,对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整合,利用系统的分析、评价、评估和预测功能,为相关农业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如进行农业区划、农地适宜性评价、农业估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灾害预测与防治等工作。农业生产管理系统是重点,在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的决策支持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系统,进行科学的农业生产管理,实现种植、施肥、灌溉等农业生产管理的精确化、专业化。如进行农作物种植作物类型和模式确定、精准农业变量施肥管理、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给等农田管理。

4 结语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GIS技术是农业信息化及现代化过程中有力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深入开展其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非常必要,开发农业地理信息系统也将成为其研究的重中之重,它将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的高产丰收。

5 参考文献

[1] 邬伦.地理信息系统 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褚庆全,李林.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1):22-26.

[3] 秘晓东.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农业结构调整[J].甘肃气象,2002,20(4):34-37.

[4] HALL G B,WANG parison of Boolean and fuzzy classification methods in land suitability analysis by u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2(24):497-516.

[5] BENNETT D A,ARMSTRONG M P,WADE G A.Agent mediated consensus-building f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A genetic algorithm approach.Proceedings[C]//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Workshop on Integrating GIS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Santa Fe,NM,National Center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Santa Barbara,CA:1996.

[6] GUIMARAES P A.Extend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cesses generation of alternatives for sitting and routing infrastructural facilities by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and genetic algorithms[D].Lisbon,Portugal:New University of Lisbon,1998.

[7] 姜婷婷,谷海斌,盛建东.基于GIS技术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新疆轮台县为例[J].新疆农业科学,2014,51(2):375-383.

[8] 张红旗,李家永,牛栋.典型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J].地理学报,2003,58(5):668-676.

[9] 陈涛,常庆瑞,刘京,等.基于GIS的黄土台塬区县域耕地生产潜力评价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1-9.

[10] 聂艳,周勇,于婧,等.基于GIS和模糊物元分析法的农用地定级评价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297-300.

[11] 黄敬峰,王人潮,蒋亨显,等.基于GIS的浙江省水稻遥感估产最佳时相选择[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290-413.

[12] LAMBIN E F,EHRICH D.The surface temperature-vegetation index space for land cover and land cover change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1996,17(3):463-487.

[13] MORAN M S,CLARKE T R,INOUE Y,et al.Estimating crop water deficit us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surface-air temperature and spectral vegetation index[J].Remote Sensing Environment,1994,49(3):246-263.

[14] 王培娟,谢东辉,张佳华,等.BEPS模型在华北平原冬小麦估产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0):148-153.

[15] 林文鹏,黄敬峰,胡小猛,等.基于MODIS温度植被角度指数的农作物估产模型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0,29(6):476-480.

[16] 赵军,张久明,孟凯,等.地统计学及GIS在黑土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中的应用:以海伦市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4,24(6):53-57.

[17] 孔祥斌,张凤荣,王茹,等.基于GIS的城乡交错带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格局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3,23(11):2210-2218.

[18] 张泽,吕新,吕宁,等.基于GIS、RS的滴灌棉田土壤养分精确管理分区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4,45(7):125-132.

[19] 白由路,金继运,杨俐苹,等.基于GIS的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1):46-50.

[20] 危常州,侯振安,朱和明,等.基于GIS的棉田精准施肥和土壤养分管理系统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6):678-685.

[21] 姚玉璧,李耀辉,石界,等.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2):21-28.

[22] 李莉,匡昭敏,莫建飞,等.基于AHP和GIS的广西秋旱灾害风险等级评估[J].农业工程学报,2013,(19):193-201.

[23] 张晓煜,杨晓光,韩颖娟,等.宁夏南部山区农业干旱预警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41-47.

[24] 刘书华,杨晓红,蒋文科,等.基于GIS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4):147-150.

[25] 叶延琼,章家恩,李逸勉,等.基于GIS的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异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2):369-377.

[26] 姜世英,韩鹏,贾振邦,等.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农业面源污染PSR评价与基于GIS的空间特征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11):2153-2162.

[27] 肖新成,倪九派,何丙辉,等.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区域分异与预测[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4,22(4):634-646.

[28] 施加春,徐建民,史舟,等.基于WebGIS的农业面源污染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9(2):225-231.

[29] 郑文武,曾永年,吴桂平,等.遥感和GIS支持下的湘西北喀斯特山区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2):93-96.

农业技术资源范文3

通知

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省辖市(行政区)土地(国土)管理局(厅):

根据〔1897〕国土〔专〕字第2号文规定,土地调查各地类面积要按权属单位和行政区划进行汇总。为了使调查与登记,统计很好衔接,经研究制定了村、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面积,按权属汇总的表式,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按行政系统面积汇总,仍按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第40、41页《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表》执行。

农业技术资源范文4

一、引言

自实施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业生产所消耗的资源迅速增加,单位资源产出率始终在偏低位运行。虽然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增长2.9%,然而,中国粮食生产严重透支资源。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单产几乎没有显著增长,但每亩化肥施用量却增长了近40%,每公斤化肥生产的粮食不足19公斤,这一生产效率水平正在以每年1公斤的速度下降。长此以往,这将严重制约中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动摇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基于此,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然而,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须依赖于现代农业技术,尤其是循环农业技术。循环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率为基础,以农业资源循环化高效利用和可控化无害处理为手段,以支撑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共性技术。在循环农业技术中,“减量化”关键技术发挥合理配置生物生态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作用;“再利用”关键技术发挥可再生资源集成利用和加环利用的作用;“再循环”关键技术以利用生物之间的互补效应来提高光热的有效利用率和再可再生资源能源化利用效率;“控制化”关键技术利用农业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和温室气体及污染物减控技术达到农田生态健康和生产过程安全目标。通过以上四种关键循环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重视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积极提倡和鼓励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是实现资源依赖型农业向资源节约型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探究影响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便顺利开展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往大多研究(孔祥智,2005;张巨勇、张欣,2004)从资源禀赋、农户特征、技术因素以及制度与环境因素等方面考察其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然而,鲜有研究从心理机制层面分析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有鉴于此,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知觉有用性和知觉易用性两个信念,修订技术接受模型并扩充其外部变量,提出本文假说,并以问卷调查验证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假说

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动力来源于内化或认同的心理过程。一方面,农户会接受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专家陈述的信息,将其整合到自身的认知系统中,然后内化成自己对循环农业技术的看法;另一方面,农户会参考其他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所带来的效果,倘若效果明显,则农户倾向于认同循环农业技术。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1.社会影响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的有用性、易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是资源流动的闭合循环模式,在该模式中,被采纳的循环农业技术包括“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控制化”等关键技术,当这些关键技术的信息流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专家传达到农户时,农户利用自身拥有的知识与经验逐渐掌握这些技术。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2.技术特征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的有用性、易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果展示表示新技术的表现结果可展示给潜在采纳者的程度。Rogers(2003)认为,潜在采纳者越能观察到新技术带来改善效果,越有可能变成实际采纳者。结果展示被认为是影响新技术潜在采纳者感知的重要因素。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带领农户参观循环农业技术成果,并且亲身示范循环农业技术的使用方法,这种结果展示可以收到两种效果:一方面,可以使农户有效地辨识循环农业技术相对优越性,提升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意愿;另一方面,可以使农户更加熟悉和了解循环农业技术,提高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效性的知觉程度。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3.结果展示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的易用性、有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循环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国家既需要考虑农户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知识采纳循环农业技术,也需要考虑推广机构是否具备足够的条件实现对潜在采纳者的培训与必要的支持(参见VenkateshandDavis,2000)。满足上述条件后,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4.采纳条件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的易用性、有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觉易用性是指潜在采纳者相信采纳特定技术需要付出努力的程度。Davisetal.(1989)认为,不论潜在采纳者接触的新技术是操作简便且容易学习的技术,抑或操作过程繁琐的技术,都需要他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来理解,潜在采纳者都会在认知上先经过需求判断、个人观感和价值观来评价新技术是否易用。Igbariaetal.(1997)和SoreboandEikebrokk(2008)研究指出,知觉易用性会正向影响知觉有用性,即农户认为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时,他们将会采用,且采纳意愿也会提高(参见Davisetal.,1989)。而知觉有用性是潜在采纳者相信使用特定新技术会增加工作效能的程度(Davisetal.,1989)。Lópezetal.(2008)指出,知觉有用性对新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Wangetal.(2006)的研究结果显示,知觉有用性与新技术采纳意愿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其他相关研究结果也都显示,知觉有用性是新技术采纳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Nysveenetal.,2005)。目前,循环农业技术对中国农民而言,算是尚未完全普及的创新型应用技术,本文认为,农户在接触循环农业技术之前,根据自身对循环农业技术的认知程度进行主观性判断,即衡量采纳该技术是否对自己有所帮助。当潜在采纳者感觉采纳循环农业技术可以为其带来越多的收益,其采纳意愿就会越高。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5.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对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有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说6.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有用性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受教育水平对新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并不明确(Federetal.,1985)。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农户的受教育水平与新技术采纳意愿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ErvinandErvin,1982)。实际上,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户更有拥有理解循环农业技术的知识结构,因此,他们对循环农业技术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也拥有更多的技能去驾驭循环农业技术。除此以外,收入水平也是影响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SindenandKing,1988)。根据诱导性技术变迁理论,具备经济实力的农户往往更有能力采纳循环农业技术,因为在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购买与该技术相关的设备和材料。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7.受教育水平对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意愿起着显著的调节效应。假说8.收入水平对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意愿起着显著的调节效应。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本文采用自陈式问卷方式收集数据。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22个题目,用于测度社会影响、技术特征、结果展示、采纳条件、知觉易用性、知觉有用性和采纳意愿。所有题目的测量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即“非常不同意”(赋值为1)、“不同意”(赋值为2)、“一般”(赋值为3)、“同意”(赋值为4)、“非常同意”(赋值为5)。社会影响量表(3个题目)和采纳条件量表(4个题目)借鉴Imetal.(2011)的的研究成果并根据研究对象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加以修改而来;技术特征量表(3个题目)和结果展示量表(3个题目)借鉴了Davis(1989)和Igbariaetal.(1995)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改进;知觉易用性量表(3个题目)、知觉有用性量表(3个题目)和采纳意愿量表(3个题目)来自于TaylorandTodd(1995)等相关研究。第二部分包括5个题目,主要了解农户特征,即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以及种植规模。

(二)样本数据搜集本文数据来源于对中国粮食主产省份江苏省、山东省(东部省份),湖南省、河南省(中部省份),重庆市、四川省(西部省份)的调查。在具体调查过程中,根据研究对象与特征,2011年8月,本文研究采用立意抽样方法对农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共发放700份问卷,回收611份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76份,有效率为82.29%。调查样本概况如表1所示。调查样本中男性占绝大份额,说明现代农村家庭的经济支柱以男性为主;从调查样本年龄分布来看,大部分农户户主年龄为31~40岁,占全部样本的36.4%,说明户主以青壮年为主;从样本农户户主的受教育水平来看,大部分户主的受教育水平为初中,占全体样本农户户主的38.3%,这说明中国现代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大多数农民仅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从样本的家庭年收入水平来看,大部分农户的家庭年收入水平分布在50001~70000元,这一水平远远低于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水平,说明中国农村家庭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从种植面积的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农户的种植面积分布在8~13亩,占全体样本的31.8%,说明中国农业生产仍以小规模经营为主。

(三)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使用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接受模型(TAM)是用来解释经济个体在不同环境下技术采纳意愿决定因素的理论模型(Davisetal.,1989)。技术接受模型被认为是一个发展完善且简洁的模型,且有别于传统的创新传播模型,它强调个人信念对科技采纳意愿及行为影响的重要性,避免了仅强调新科技的个别特征,而忽略考量个人对新科技特征感受的差异的缺陷(ChangandHwang,2007;Huy,2007)。同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早期与模型预期一致的实证支持,本文认为,技术接受模型适合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起点。在本文中,技术接受模型包含的内部信念变量为知觉有用性和知觉易用性;外部变量包括社会影响、技术特征、结果展示和采纳条件(ChangandHwang,2007;Huy,2007)。外部变量既可以通过内部信念影响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也可以直接对其产生影响。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模型有效性检验对于包含多个题目的因子,检验因子的信度是非常重要的。Cronbach’sα科隆巴赫系数是检验因子内部一致性的重要指标,根据Hairetal.(1998)的论述,Cronbach’sα系数值大于0.7者表示高信度,在本文中,各个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值介于0.833~0.923之间,符合大于0.7的要求,表明各个因子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本文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因子的统计有效性,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组合信度(CR)皆大于0.7,平均变异萃取量(AVE)皆大于0.5,表明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研究变量的相关系数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各因子平均变异萃取量的平方根都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表明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假说之前,为了解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情况,需要进行各因子得分均值的计算,平均数较高表示样本对因子的认同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结果如表4所示。外部因子的均值皆高于均值2.5,显示农户对社会影响、技术特征、结果展示和采纳条件的认同程度较高;内部因子的均值也皆高于均值2.5,表示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的知觉程度较高;最后,采纳意愿的均值高于均值2.5,显示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的采纳意愿较高。

(二)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由于线性回归无法对整体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为了更精确地检验本文有关因果关系的研究假说,本文采用潜在变量间路径系数分析进行两个检验。检验1利用问卷调查数据拟合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假说;检验2用多群组因果关系分析来验证农户禀赋对结构模型的调节作用。本文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满足使用极大似然方法估计的条件,即每个观测变量的偏度和峰度绝对值远低于临界值。下面对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首先,从拟合优度指标值可知结构方程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数据,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模型中的路径系数都已经标准化。表5中的结果显示:第一,社会影响这一因素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第二,社会影响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正向影响也不显著,因此,本文假说1未获支持。本文通过对农户的深度访谈,获悉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了解甚少,即使采纳过循环农业技术的农户,也不一定对该技术所带来的效益持乐观态度。这主要是循环农业技术投资项目的长期性所致:农户采纳该技术短期内收益并不明显,再加之中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想要较快掌握和运用循环农业技术并非易事。故就现阶段而言,社会影响对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意愿的正向影响并不明显。与预期一致,技术特征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比较显著,但影响程度并不大。这表明:在循环农业技术推广地区,农户正处在消化循环农业技术的阶段,他们对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所带来的预期效益的信心逐渐增加。同样,技术特征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随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对循环农业技术信息的不断输送,以及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的不断消化,农户逐渐体会到循环农业技术的易用性和有用性。因此,本文假说2获得验证。然而,与假说预期不一致的是:结果展示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农户的深度访谈,本文得知,循环农业技术对于农户而言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事物,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在短时期内大多数农户不能很好地了解这一技术,故贸然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可能性极低。只有通过结果展示,农户认识到循环农业技术的易用性和有用性后,其采纳意愿才会提高。本文实证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即结果展示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综上,本文假说3中,除结果展示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未获支持外,其余皆获得验证。与预期一致的是,采纳条件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当具备适当的条件时,比如农户接受循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培训,并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时,其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意愿就会提高。此外,采纳条件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假说4获得验证。与预期一致的是:知觉易用性对知觉有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它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说5获得验证。知觉有用性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假说6获得验证。近年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调节效应的文献数量快速增加,也有学者建议,在涉及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中采取多群组分析。首先,将整体样本根据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分为两个子群组(本文中受教育水平以高中为分界点,高中以下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高中及以上为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组;而收入水平以家庭年收入5万元为分界点,5万元及以下为低收入群组,5万元以上为高收入群组);然后,分别将两个子群组的路径系数用结构方程模型予以估计;最后,利用联合T检验来验证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的调节效应。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优度和估计的路径系数。整体来看,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所有检验指标值优于建议值。根据联合T检验的结果,第一,受教育水平会显著调节社会影响、技术特征、知觉易用性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效应,即在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户组中,三者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会加强;在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户组中,三者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会降低,甚至不显著;此外,受教育水平对其他路径系数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综上,本文假说7部分成立。对于收入水平的调节效应,联合T检验的结果显示:第一,收入水平会显著调节采纳条件和知觉有用性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效应,即在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组中,两者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会加强;而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组中,两者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会降低,甚至不显著。此外,收入水平对其他路径系数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综上,本文假说8部分成立。

农业技术资源范文5

软件优势作为为“三农”事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农业职业教育场所,农业高职院校都拥有一批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功底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农业高职院校的人力、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网络,能迅速地将农村生产技术信息传递到广大农村和农民中去。

2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及发挥形式

2.1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

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教育培训与技术服务,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教育培训与技术服务,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教育培训与技术服务,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传播手段,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提高推广效率。

2.2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发挥形式

2.2.1教育培训除了农业高职院校本身的全日制人才培养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方式方法之外,按照职业院校“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农业高职院校一般都成立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培训学院(中心),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题培训。这种培训能够更好地根据农民的需要和时间安排,充分利用农业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实训基地等资源开展培训,培训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选择报告会、讲座、论坛、经验交流、现场示范、知识竞赛等多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这种培训通常会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目前,各省农业厅、扶贫办、发改委甚至妇联等都负责了大量的为“三农”事业发展培训人才的任务,而这些培训项目的实施,最佳地点就是当地有条件的农业高职院校。

2.2.2定向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要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设置应当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应当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80%,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70%。而事实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尤其是县、乡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才远远达不到要求,少数“科班”毕业生,普遍存在缺少继续教育培训的现象。从完善农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的要求出发,农业高职院校在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领域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基层农技人才队伍结构性短缺矛盾,非农专业人员配置比例过大,在岗人员学历层次偏低、年龄老化,高素质人才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严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将制约我国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为切实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乡镇基层农技人才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2.3技术服务组成专家团队,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开展咨询服务,也是农业高职院校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形式。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开通交流论坛或QQ群,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咨询服务。有的培训班学员结业后,专家教授继续通过网络平台为学员开展一对一跟踪咨询服务,建立长效机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学员解困、专家教授增长实际经验的“双赢”。

2.2.4科技下乡科技下乡、送教下乡是农业高职院校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县、校合作,选派当地需要的农业专家挂职锻炼、下乡服务,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必要时可以将课堂办在田间地头,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可通过赠送农业书籍、光盘等形式,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民掌握农业实用技能、帮助农民走向致富的道路。每年寒暑假期可以组织农业高职院校师生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实践活动。

农业技术资源范文6

一、生态农业的特征及其推广要求分析

1.1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它是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使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建立起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高功能、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内涵体现了生态农业应致力于“六个结合”:①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②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③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④大农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相结合⑤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⑥生态化与经济化、社会化相结合。因此,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下列特征。

(1)地域性。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资源、环境不同。生态农业在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域,研发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农业生态工程和技术类型,以适应各地区生态农业发展需要,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外部性。从经济学角度讲,生态农业具有正外部性,它克服了传统农业(尤其是石油农业)的负外部性,强调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既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又要促进经济增长,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3)持续性。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它重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弥补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重视农业生产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发展;强调农业产业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4)整体性。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要求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使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要求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它不同于传统农业,这就决定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要求,也不同于传统农业技术推广要求。

(1)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考虑农业生态区域的差异性。因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的构成具有区域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农区,具有不同的农业生态因素,其对应于不同的农业技术和信息需求。例如在我国西部农业生产中,高原和较高的山地区畜牧业往往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则主要存在于平原地区。一定的农业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只有适宜于这种自然条件的农业技术创新才能生长起来,而不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则不能获得发展的空间。自然条件虽然不能被视为农业技术进步的绝对决定性因素,但对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制约无疑是明显而重要的。因此,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考虑农业生态区域的地形、土壤、方位以及自然生态环境。

(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不仅仅限于简单的耕种技术,重在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最主要的是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更有效、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还应包括对国家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协助农业生产者解决资金融通和产品流通问题,做好在政府和农业生产者中传递推广的反馈信息工作。三是解决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软环境建设,如注重培训生态农业技术人员。只有进行这种“全方位”的推广,才能加快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当然对于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传统的技术推广体系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完成一定的生态农业的推广目标,因而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体系的优势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计划和市场双重价值取向。计划价值取向指它必须达到政府所期望得公益性计划性目标,主要是社会生态效益目标。在现阶段,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但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土地的改良和农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可以缓解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污染等负面影响。市场价值取向指它必须尽可能提高短期的和长远的经济利益。目前,生态农业单位产量不高于甚至低于现代农业,但农民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比较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因此,从生态农业技术所能带来的社会综合效益及所倡导的低碳经济考虑,政府就非常有必要将其作为公益性农技推广项目进行投资。同时从生态农业技术的市场效益角度看,政府在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过程中也要考虑其经济效益。[2]

(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要求政府具有主导性。生态农业技术属公益性农技,它具有非独占性和效益的共享性、外溢性特征。同时,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计划和市场双重导向性,使得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特征,导致生态农技推广主体包括推广机构、推广人员等在项目推广过程中很难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了促进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政府必须通过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强化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经营的内在动力,并达到生态农技推广中的公益性目标。也就是说政府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必须具有主导性,投资兴办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在这一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二、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较快,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即政府直接领导,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协作的农业推广体系。该体系形式上功能健全,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立项选定重点推广技术成果,组织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科技服务实体,结合技术服务推广新产品、新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分离;科、教、研及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等系统间相互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功能仅仅是销售种子、农药及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推广功能形同虚设。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没有形成,这种落后的推广方式和农业技术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的发展。

2.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

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主要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这种推广基本上是单纯的耕作技术的推广,忽视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产品自身的安全等问题,使农业技术推广仅仅限于农业生产这一个环节上而不是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推广,最终导致了土壤污染、耕地衰竭、草场退化、水资源浪费及农产品质量低等种种生态问题。这种推广方式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业企业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近年来用于农技推广的财政拨款逐年减少,用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上的更是少之又少,况且少数地方还出现挤占、挪用现象,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因资金问题难以维持。与发达国家相比,一般发达国家的推广经费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5%左右,世界平均1%,而我国目前仅占0.2%,差距相当大。经费不足已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的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对推广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但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大部分只有中专学历,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同时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基层农科站所“网破线断”的现象。另外,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仅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我国生态农技推广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这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推广和发展。

三、我国进一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对策

3.1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

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要求,以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研究机构和农业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使它们相互合作、形成彼此分工、相互联系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能够将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户有机结合,通过农业机构研究形成先进和实用的科技成果,再让农户将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它有效地解决了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因此,要制定保护农业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保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有效与快速地发展。

3.2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生态农业技术不仅仅限于简单的耕种技术,重在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因此,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其功能:一是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传播过程中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更有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建立农业信息交互网络平台,把生态农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向农业技术需求者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及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根据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向农业技术供给方确定科研方向,从而保证农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有效耦合,也促进农业技术研究、教育和推广三大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三是地方各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协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制定和调整本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对推广项进行管理。另外,对于生态农业的推广,传统的技术推广体系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完成生态农业的推广目标。因此,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要求重新测算农技推广岗位,定编、定岗。

(2)建立能充分调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生态农业技术成果属于公共产品,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属于公益性技术推广范畴,因此,政府要建立保证和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使生态农业科研、开发、转化投入能够获得高额的预期收益,从而刺激各利益主体,尤其是私人企业对农业的科研、开发、转化进行投资。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推广的奖励制度,对那些在科技成果推广方面取得重大成绩、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人员要给予重奖。在职称评聘工作中,把科技成果的推广情况作为考核科技人员的主要内容,要适当增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数额,以引导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三是应当允许和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依法进行有偿的技术承包,所得合法收入应受法律保护。

(3)通过政策倾斜,促成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投资主体多元化。生态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生态农业推广在市场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难以得到成本上的补偿,因此,必须依靠国家给予农业推广以强有力的支持,在坚持以国办推广机构作为主体,国家财政作为推广经费主要来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合作推广,建立多渠道融资投入机制。首先,政府要千方百计确保农业开发和推广所需的经费,确保农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补贴和奖金,确保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次,要完善间接融资的体制,设立农技推广基金。鼓励民间、私人投资于农业推广,使农技推广基金逐渐成为继政府拨款之后的重要资金来源。在经济效益较好的推广项目中提倡使用各种银行贷款,可在农技推广基金中贴息予以扶持,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积极给推广事业贷款。三是鼓励农技推广部门兴办经济实体,增强推广部门的经济实力,但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推广与经营的关系。四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鼓励各类企业、投资者把资金投到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建设中去,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