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服务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服务文化

旅游服务文化范文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承载民族思想、生活、艺术的载体,这些非贵文化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有密切的联系。发展非遗文化旅游是发掘、保护和利用非遗文化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繁荣当地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经济产业。由于非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因此根据地方特色和实际,构建适用的旅游服务体系是非遗文化旅游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环塔非遗文化的概述

1.环塔非遗文化概况

新疆有4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数量居全国第二,且多散居于环塔区域。环塔里木位于新疆南部,面积100余平方公里,人口1080余万,历史上曾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核心路段,又是集河流、沙漠、盆地多样自然景观。在新疆64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环塔地区占58.4%。在2013年新疆的3份总计239项非遗名录中,环塔地区占50.6%,超过了新疆总数的一半,是新疆非物质文化的聚集地[1]。

2.环塔非遗文化特点

环塔地区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决定了其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的特点。

一是多样性。历史上,满、匈奴、羌、蒙古、汉、维吾尔、突厥、哈萨克等几十个民族文化交汇于此,拥有梵、汉、吐火罗、回鹘、粟特、怯卢等多语言文化,珍贵的口头诗《江格尔》《阔布兰特》,民间故事《阿凡提的故事》,以及维吾尔的手工艺,塔吉克的吻手礼等民俗礼仪[2]。多样化的艺术、音乐、乐器等,环塔地区的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

二是非聚集性。新疆地广人稀,塔里木面积大,加上沙漠环境恶劣,文化资源较分散,很难形成聚集效应。周边县、乡镇等行政单位、自然村落距离较远。

三是民族性、艺术性。众多少数民族的诗歌、音乐、舞蹈均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刀朗舞”等。

二、环塔非遗文化旅游发展不足与需求

有实证研究显示,民族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而游客对环塔旅游的整体评价是比较满意的。但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环塔地区旅游数量只有新疆全区的20%[3]。无论是与中东部比较还是与新疆省内其他地区相比,环塔地区文化旅游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其中有诸多原因。

1.基础环境较差

一是经济基础较关。环塔地区周围市县均相比落后,经济实力影响旅游业的水平,承载非物质文化技艺的民间艺人生活困苦。二是自然环境较差,塔里木深处内陆,中高纬度,高海拔,形成了干燥少雨,温差大,风大尘多的气候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选择和出游。三是安全问题,民族习惯差异、宗教禁忌及各种媒体上的恐怖事件报道让游客不得不考虑安全问题。

2.非遗文化损失严重

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是文化没落的根本原因,现代科技产业让许多生活习惯、生产方式、风俗礼仪都发生了变化,民间技艺、文化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用途。其次是保护力度不够。从法律依据、财政金额、执法力度到人员配备上都与环塔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相匹配。如楼兰古城的盗采、文物贩卖、传承人离世、建筑拆迁等都在侵蚀着文化资源[4]。

3.非遗文化外界获知率低

游客通常是先闻其名,然后慕名而来。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将信息开发成APP,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但环塔地区尚没有全国范围内知名景点,有关方面的信息(文字、图片)较少,电视宣传片更少,展示的质量也有待提升。

4.旅游发展资源不足

有调查显示,在环塔旅游方面,游客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交通问题。塔里木盆地尚无高铁,公路铁路多经沙漠戈壁等地区,只有巴州和阿克苏等少数市县游客数量较多。周边旅游企业整体实力偏弱,经验丰富或高端旅游人才不足,旅游经营模式相对落后。其他如酒店、公共交通、饭店等均不能满足大量游客需要。

发展环塔地区非遗文化旅游,既是开发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契机。

三、环塔非遗文化旅游服务体系构建

要从根本上使环塔地区旅游状况有所改善,就要旅游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建筑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灵活机制,增强当地旅游业的竞争活力。

1.环塔非遗文化挖掘与保护是首要任务

鉴于环塔地区非遗文化的处境,首先要挖掘并保护好这些旅游资源,这是旅游业务开发的前提。

①统计环塔非遗文化。通过现代信息化处理手段,存储、监控和分析环塔非遗文化的数量、种类和状态,通过数据媒体保存文化资源的海量信息,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库。②完善地方法规,加大文化保护力度,建立政企、公益多元合作保护机制。③进一步充实文化资源保护组织力量,引进、培养专业化人员。④切实保证民间技艺传承人政策性资助、津贴落实到位,保障民间技艺传承人的生活水平,给予专项财政支持,鼓励文化遗产师徒传承。⑤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媒体宣传保护政策,提高民众保护认识,引导外界甚至国外相关组织的关注。

2.环塔旅游基础设施体系

旅游基础设施体系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将严重影响旅游质量,同时使旅游企业发展受限。政府主导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传统模式,也是证明切实有效的成功经验。环塔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政府树立“环塔大旅游圈”观念,全局谋划、整体布局,加大环塔道路修整力度,开通贯穿核心非遗项目、著名景点的主干道;平整子路、村路、小路,使通行更加舒适、快捷。在资金上,可以走出去,去一线城市、东部发达地区,向大中小企业、各投资企业寻求合作。政府主导,不意味着政府包揽,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大到建筑工程,小到旅馆饭店,宣传名片,在一切可以市场化的部分积极推进市场化,让企业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享受建设成果,政企合作,公私分明。

环塔游客多数来源于中东部发达地区,他们旅游的形式、观念比较先进,泛旅游、自由行、家庭游、背包客等等,因此,环塔旅游建设不能再仅仅针对团队游,而要满足多样化的游客需要。五地州建立协调响应的旅游咨询、指导中心,帮助中心,对非团游客提供及时服务。

3.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在口口相传的时代,人口稠密的中东部地区景点知名度较高。而偏远、深处高原沙漠的环塔文化,由于难进难出,不为外人所知。而在网络时代,发达地区网络普及,影响知名度更高,环塔地区网络普及率低,景点知晓率依然较低,这可看作是旅游上的马太效应。网络既拉大了发展差距,也带来了发展机遇。环塔地区应抓住时机,构建“大塔圈”景区网络。搭建Web2.0“环塔在线平台”,吃、住、行、门票等均可实现网络预订。直接开展自媒体营销策略,通过微博、微信、Blog、BBS等平台实现环塔信息推送、传播、分享等。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展团购、电销、促销等营销活动,鼓励游客分享、评论旅游经历。开通旅游服务热线平台,通过语音、留言等多种形式提供咨询、指导、路线设计。在车站、旅店等设立咨询点、触屏台,发放旅游地图、安全提示、提供自动导航租赁服务等。

整合各路网络数据,建立统一的环塔旅游大数据库,通过现代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进行深入挖掘,将统计结果反馈给政府、旅游企业、宾馆、饭店等产业链条单位,供其调整政策、业务或经营策略。

4.建环塔非遗文化资源宣传体系

建立城市旅游标识系统。五地州政府充分合作,与国内著名旅游设计企业、中科院、文化创意机构、主流媒体等智力机构合作,请知名CIS设计企业规划环塔旅游形像识别系统,包括LOGO、语言、文化、组织等多方面的形象设计,树立与南部沿海沙滩旅游、东北冰雪旅游、江南园林旅游以及黑色旅游、红色旅游不同的西域文化旅游形象,让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游客都能为独特的西域环塔文化景象所吸引。

政府有责任宣传环塔旅游资源,在高收视率的电视台、知名门户网站、高速公路巨型广告牌等投放广告。环塔企业也要改变营销方式,通过微信、微商,在淘宝、美团等电子商务平台上下功夫。有调查显示,有46.2%的人是通过朋友获知旅游信息的[5]。要充分利用网络点平、社交网站如人人网、大众点评等宣传环塔文化项目,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环塔文化。要改变过去宣传资料以文字为主的局面,通过百度搜索、优酷视频等让更多的图片、视频传播。

5.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服务模式

政府顶层规划。请旅游专家、文化专家组成环塔旅游圈规划小组,召开论证会,针对环塔旅游项目设立3-5个大主题,20-30个次主题,发掘100个以上的非遗文化项目,包罗环塔300-500个景点或项目。环塔文化特点是项目小、单体优势不突出,甚至难成项目,但资源却很丰富,项目间整体规划和组合将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除了顶层设计,要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增强体验和交流,不能再照抄山水风景旅游模式。旅行社还要对非遗文化项目进行精心的包装、规划、与当前已有的休闲游、观光游等结合,形成“沙漠+民俗+非遗文化+娱乐”的综合性模式,改变环塔一直以来“一流的资源”“三流的旅游”的状况。

由于环塔地区旅游企业竞争力弱,因此,先期可以与中东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发达地区旅游企业的大规模定制、快速响应、延迟服务等先进的旅游服务模式,分流目标客户[6]。环塔旅游企业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与外部企业形成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

从游客特点来看,环塔游客中70%以上为自助游。要满足国外、中东部、一线城市游客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定制服务、延迟服务等方式改变单一标准化服务模式,建立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照顾家庭游的特点,提供定票、指导、路线规划和车辆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服务。这些都要求环塔五地的旅游企业进深化旅游服务模式改革,适应当前游客的需要。

6.公共安全服务体系

旅游服务文化范文2

关键词:DNS;智能;DNSPOD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1-0086-02

中国大多数高校和科研单位都接入了CERNET网络,当前CHINANET(电信网)、CNCNET(中国网通)信息资源丰富,但由于商业原因,各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之间对数据流量都严格限制,造成不同ISP网络之间互联互通瓶颈。很多高校采用校园网边界多出口方案,配合边界网关策略路由设置以提高校园网用户对公网的访问速率,但是公网用户访问校园网服务器却经常遇到了访问速率慢的问题。

校园网服务器通常采用教育网公网地址分配,并向教育网直接,尽管校园网通常拥有高速的教育网链路,但电信、网通等网络用户访问校园网服务器只能通过有着带宽瓶颈的教育链路才能访问到校园网服务器资源。如果设置多套域名和服务器并对各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能够解决该问题,但是需要增加大量经费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资源过度冗余。

一、常见智能DNS解决方法

(1)购买智能DNS硬件产品。针对目前电信与网通、教育网、移动等互联互通问题市场推出智能DNS产品,该些产品由DNS服务器硬件加嵌入式DNS软件系统组成,产品能够自动根据访问服务器源IP地址判断用户所属ISP,给所属不同ISP用户解析出服务器对应的IP地址,避免跨网访问,提高了用户访问服务器速率。此方法需要硬件产品购买费用,而且未来会遇到产品软硬件需要维护升级的情况。

(2)运用相关软件实现。使用服务器安装和配置相关软件可以实现智能DNS解析,此方法需要搭建和配置DNS服务器,并且需要保障该DNS服务器对外网的畅通,否则公网用户不能正常获得解析服务,DNS解析相应速率和解析服务的稳定性没有足够保障。

(3)使用第三方智能DNS解析服务。第三方智能解析由于提供专业DNS解析服务,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域名解析效率都比用户自己搭建DNS解析效果好,而且功能也比较全面。但是教育网目前不支持第三方域名解析。

二、智能DNS设计与实施

(2)在学院教育网DNS服务器上使用CNAME域名记录类型实现域名跳转。由于用户访问会在此域名服务器先做解析,所以使用此方法做域名跳转比第一种方法效率更高。

如图1所示,目前学院出口链路2条,分别为教育和电信宽带。对于我国北方网通用户来说,由于网通与电信主干链路造成的瓶颈,北方用户访问学院主页速率通常较慢,影响学院在北方的招生宣传等工作,未来学院出口将增加网通宽带。对学院主页做智能解析,使用统一注册域名,用户访问该域名,智能DNS系统根据用户数据源IP地址字段在网络地址数据库中查找,判断该用户所属的网络类型,根据用户类型解析对应的所属网络IP地址,从而提高用户访问主页的速率。

采用DNSPOD域名智能解析服务,DNSPOD提供DNS智能解析云服务,

用户不需要单独搭建智能DNS服务器,在网站注册并添加域名、记录类型、线路类型和对应的IP地址就可以获得DNS智能解析,如图2所示。

三、校园网用户DNS解析方案。

由于学院主页服务器真实地址为教育网地址(222.192.254.210),设计学院校园网用户访问学院主页解析服务器的真实地址以优化校园网用户的访问速率。首先在校园网用户端配置DNS服务器指向校园网DNS(IP地址:222.192.254.80),该服务器完成学院相关教育网域名解析服务,然后在该服务器的“DNS转发器”项目添加DNSPOD相关域名解析服务器的地址,图3所示,“在转发查询超时之前的秒数”由默认的3秒减小为1秒以提高转发解析任务的效率,并且在校园网出口路由设置该DNS服务器访问DNSPOD相关域名解析服务器地址必须经由教育网路由,这样DNSPOD系统能够识别到学院内网用户为教育网用户,从而解析出服务器相应的教育网地址。

使用DNSPOD解析服务,即将学院域名解析服务交给安全可靠的DNS云服务机构“托管”,又实现了域名智能解析,提高不同网络用户的访问速率。?

参考文献:

[1]李馥娟.智能域名解析技术在多出口校园网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11):90-94.

[2]吴江,冯雯,姜少杰.智能DNS系统在校园网的研究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10(3):102-104.

[3]李静梅,吴鹏.智能DN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11):157-160.

旅游服务文化范文3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失衡;一带一路;中国―东盟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14

旅游服务贸易是旅游服务在国家之间的有偿流动和交往。改革开放以来,旅游服务贸易一直是平衡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手段。然而,自2009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首次出现逆差以来,逆差呈逐年扩大的趋势,2014年全年旅游服务贸易逆差1079亿美元,占到同期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56.2%。其中,中国与东盟各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更是呈加剧上升的演化态势。东盟各国作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支点国家,以东盟各国为切入点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失衡现象和原因,对于我国积极应对旅游服务贸易环境的新变化,推动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贸易、资金融通、人文交流等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迄今,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合作、市场开发、人力资源、法律制度等方面。在贸易失衡方面,王新华(2016)等从旅游服务贸易逆差阶段历程及特征着手,从国家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相关改善途径,张伟(2014)通过回顾旅游服务贸易在我国的演进情况,探讨了造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失衡的直接和间接成因。前期研究为旅游服务贸易失衡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学界对于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失衡问题领域研究的缺失,也为本文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探讨留下了空间。基于此,笔者主要从失衡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原因,从“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探讨应对我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失衡问题的策略。

1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与东盟各国旅游服务贸易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了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赴东盟各国的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大幅度增长,相比之下,东盟各国赴中国旅游的相对数量有所下降,因此造成了中国与大部分东盟国家出现旅游逆差现象。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东盟中旅游服务贸易富有代表性的四个国家――泰国、越南、菲律宾、新加坡进行分析,以中国与东盟这四个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差值来划分,可以将双方的旅游服务贸易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1.1 泰国、越南――中国对二者的旅游服务贸易一直存在逆差

中国与泰国、越南恢复外交的时间最早,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最成熟,并且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泰国方面,由于其旅游竞争力较大,中泰旅游服务贸易的逆差逐年拉大,且基本呈直线上升态势。越南方面,中国对其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保持较低程度的曲折增长态势,如图1所示。

1.2 菲律宾:中国对其旅游服务贸易一直存在顺差

受政治环境和人身安全事件等因素影响,中国游客赴菲律宾旅游的意愿相对较低。而以探亲访友、商务会谈为主要目的的菲律宾游客赴中国的人数则较高。由此形成了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殊的顺差现象。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对菲律宾一直存在旅游服务贸易顺差,但是其顺差值波动增长,近年来还呈下降趋势。截止至2015年,中国对菲律宾的旅游服务贸易顺差为6.23万美元。

1.3 新加坡:中国对二者的旅游服务贸易逐渐由顺差转为逆差

东盟大部分国家与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在近年来出现了从顺差向逆差转折的过程,并且增长的幅度较大。以新加坡为例,中国对其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出现在2012年以后,逆差值逐年上升。截止至2015年,中国对新加坡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为3.6万美元。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中国对东盟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会进一步加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东盟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推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赴东盟旅游,而受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人口、经济等发展水平的差异,赴华旅游的东盟游客在同一时间内绝对数增长较慢,届时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将进一步扩大。

2 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失衡原因分析

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国家整体上存在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既有直接原因,也有深层次原因。

2.1 政治导向方面

中国鼓励出境旅游发展政策壮大了中国赴东盟旅游市场。一直以来,旅游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手段。2009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市场开发战略调整为“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和规范发展出境旅游”。用扩大旅游内需以弥补旅游出口的不足,在拉动旅游内需的同时,也拉动了出境旅游的需求,增加了旅游的进口,从而也导致了旅游服务贸易首次出现逆差。近年来,中国也不断简化对东盟各国的签证手续,为中国公民赴东盟旅游奠定了良好条件。

2.2 社会经济方面

经济增长和闲暇时间增多为出境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旅游经济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4000美元至10000美元时,人们就会产生出国旅游动机。2015年,中国人均GDP达8000美元。随着近年来中国人均GDP的不断增长,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也逐渐扩大。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实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旅游服务贸易状况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完善,中国公民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也促进了出境旅游的发展。

2.3 旅游发展方面

国内旅游竞争力不足激发了中国出境旅游需求。旅游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竞争力越大,吸引的游客越多,反之则相反。与东盟主要旅游国家相比,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近五年的均值在0.69左右,而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都达到了1.6以上。因此,在中国国内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首选周边国家开展旅游。

3 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失衡问题应对策略

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失衡是多重因素的叠加所造成。从长远来看,在排除极端的政治因素外,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现象是不可逆转的。在当前“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中国应利用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影响力来提高中国在东盟中的政治地位,深化双方的政治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战略措施在东盟地区的落实。

3.1 善于利用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增强中国政治影响力

目前,东南亚地区已然成为世界多股政治力量角力的重要舞台,中国要想继续维护和平、繁荣与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就必须赢得东盟各国的理解与支持,而旅游服务贸易正是中国获得东盟各国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抓手。尽管近年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不断上升,但中国凭借着旅游服务贸易所表现出来的和平发展的理念逐渐被东盟各国所认同。东盟各国要想与中国保持良好的旅游服务贸易关系,就必须在政治上保持与中国的友好。以菲律宾为例,虽然其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远远大于新加坡,但是由于受黄岩岛事件等影响,其与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因此,随着中国在东盟各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不断增大,中国要善于利用这一逆差现象来增强中国在东盟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导向下积极开展政治安全对话,加强政府间合作,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

3.2 巧妙利用中国与东盟旅游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旅游是文化传播的最好媒介,通过旅游活动可以大大提高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交流,扩大旅游客源地的文化软实力。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差异以及发展前景来看,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将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光靠“旅游”来弥补“旅游”是不可取的。因此,从与旅游有直接关系的文化出发来弥补中国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逆差很有必要。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扩大相互留学规模、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等做法来增加中国在东盟的文化影响力,进而为落实中国在第十届东亚峰会上提出的“加强亚洲文明对话交流”奠定基础。

3.3 合理利用中国与东盟旅游旅游贸易逆差扩大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

旅游活动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多个方面,不断增长的中国出境旅游消费对东盟各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就业都带来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因此,在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不可逆转的前提下,中国应当利用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这块“蛋糕”为经济谋利,利用“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做好以下三点:落实中国―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双方路网电网通信网互联互通;深化双方投资贸易,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提高通关能力;加快资金融通步伐,扩大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

从中国的长远发展来看,在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下,中国对东盟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并非坏事,反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因此,中国要善于利用好这一逆差来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深入合作,借助“一带一路”的前景,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小金.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分析与思考[J].旅游经济,2012,(8):144-146.

[2]吴倩.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思考[J].价格月刊,2013,(12):58-61.

[3]冯姝姝.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研究[J].生态经济,2007,(10):103-143.

[4]张百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与发展中旅游强国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12,(3):196-236.

[5]王新华,吴朝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问题研究[J].价格月刊,2016,(1):31-37.

[6]张伟.非均衡状态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应对机制探析[J].商业时代,2014,(7):127-128.

旅游服务文化范文4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重要的收入源泉,已成为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中最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本文分析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发现存在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逆差持续扩大、旅游目的地以北上广等发达地区为主等特点。

关键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发展现状

前言

当代世界旅游贸易发展讯速,这已经成为了现代世界经济的一大特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旅游业因为其发展最快,而且潜力最大,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产业。1980年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总收入只有1010.6亿美元;1990年增加到了1660.50亿美元;在2000年达到4758亿美元;而到2010年总收入却高达9505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中旅游服务出口的比重一直居于首位。旅游服务贸易不仅在服务业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支柱产业战略替代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也大力倡导发展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文化宣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中国旅游服务出口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也成为了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十大国家之一,这一点可以从旅游服务贸易的外汇收入情况看出。在2000年,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162.24亿美元。在其之后的发展中除2003年旅游外汇收入有所下降外,在2000-2007年连续保持着上升趋势。同时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和2009年的出口总额也略有下降,但是在之后的旅游服务贸易中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保持者持续增长。到2013年为止,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已达516.6亿美元。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平稳增长,全年国际旅游收入569亿美元。综上所述,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并且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二、持续出现逆差,国际收支不平衡

由顺差转向逆差且不断扩大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旅游中服务贸易的总体趋势。我国服务贸易在2009年之前一直处于顺差状态,2000年,贸易顺差为31.2亿美元,随后也一直保持贸易顺差的状态,且在2004-2007年里顺差规模有着小幅度稳定上升。但是旅游服务贸易从2009年开始出现贸易逆差现象以后,其逆差的规模逐年增加,并有持续恶化的趋势。2010年和2011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逆差分别为21.865亿美元、205.36亿美元,而在2012年和2013年其贸易逆差却高达519.72亿美元和720亿美元;2014年贸易逆差飙升至1078.9亿美元,大幅增长40.3%,持续出现的高额贸易逆差,严重影响了我国国际收支平衡。

三、中国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

在国际旅游市场占有率方面,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基本是连年上升,近年来相对稳定。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旅游服务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3.4%上升到了4.8%,这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整体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且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表示我国国际旅游中可能会占有更大的市场。

四、北上广等发达地区为主要旅游目的地

旅游服务贸易是为国内外旅行者提供的出入境旅游服务,受其带动的产业涵盖交通、通信、宾馆住宿业、餐饮、旅游消费等十几个类别。北京依托自身所拥有的众多优质旅游资源和庞大的旅游消费人群,已经成为了全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领头羊”,其旅游服务出口总额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国外旅游者被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中西交融的文化特色所深深吸引,上海新天地、东方明珠塔、上海科技馆等让上海俨然成为现代化、国际化、时尚化的标本。而上海浓浓的小资情调、因为临近苏杭而散发的江南水乡味道都使得上海国外旅游者不可错过城市。据统计,2012年上海旅游、运输出口总额达到341亿美元,高于北京、广州等地区。

已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的广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称。而现在广州仍然是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主要城市,其成为了游客们的购物天堂。许多的外国游客都十分热爱香港、深圳、广州这条旅游路线。

五、以文化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占很少部分

国外旅游者来中国旅游的游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人文观光,其次是商务出游,旅游目的比较单一。中国的旅游观光资源十分丰富,如张家界、九寨沟的如画风景;云南丽江的古城风俗;苏杭的小桥流水等,因此旅游中占主要地位的观光游的发展潜力巨大,而对于中国的悠久文化和历史,国外游客均表示有极大的兴趣。可是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的目的中休闲度假却占很少的部分,很少有国外旅客来中国度假的,更少有人将蜜月旅行选择在中国。这是因为中国缺乏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资源,还是中国对于这方面的发展不够重视呢?从中国度假村的投资建设方面看,中国休闲娱乐旅游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中国暂无国际性度假村品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将休闲度假与文化观光联合起来,推出中国全面性的旅游出口方案。

六、亚洲邻国为主要客源地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统计,在外国客源市场中,韩国是我国的第一大客源国家,而日本是我国第二大客源国,此外是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在2005年以前,中国入境总人数持续较大幅度增长;而在2005年以后,呈现出中国旅游总入境人数平稳,各国入境人数教波动的发展形式。我国的入境旅游客源地主要来自于与中国较近的亚洲地区,主要是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这几个市场对于中国对外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其市场需求逐渐趋向饱和,需求增长已经进入平稳期,其开拓能力也必然会受到阻碍,而对于有开拓潜力的欧洲等国,其入境游客的人数在近几年却没有显著的增加,综上所述,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开发。

七、我国入境游客年龄阶段比较集中

分析2014年前三个月入境旅游年龄可知,入境总游客为584.33万人次。在年龄为25-44岁的入境游客为274.52万人,位居总人数的首位;年龄为45-64岁的入境游客为206.85万人,位居其次;因此25-64岁阶段的入境人数占据了总人数的82%。而青少年和年老者人数极少。从数据可以看出,青年和中年者到中国旅游较多,这是是因为他们的精力充沛,而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外出旅游的需求也比较旺盛,而且多为会议、差旅、商务旅游活动,因此所占比例较大;另外,由于近年来“夕阳游”的兴起,许多的老年人出游的势头有所上升;而青少年多由家长带领出游,主要是为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其人数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状态。(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孙夏.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J].中国外资,2009(12).

旅游服务文化范文5

1 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1 甘肃省旅游资源简介 甘肃省主要旅游景点主要包括:敦煌的莫高窟、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天水麦积山石窟、月牙泉、玉门关、白塔山公园、刘家峡、兰州关山森林公园、明长城遗址、嘉峪关城楼、皇娘娘台遗址、悬壁长城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1.2 甘肃省民俗文化概况

1.2.1 民俗民风。甘肃省包含12个主要民族,其中东乡、裕固、保安族是甘肃独有的三个少数民族。甘肃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3个、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26个。

1.2.2 民俗文化。①庆阳剪纸:剪纸是陇东地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内容丰富。②甘南服饰:甘南民族服饰以“三河一江”的不同流域来划分,各有其鲜明地域特点。

1.2.3 甘肃省旅游文化圈分布图。

2 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现有景区还在初始开发阶段,项目单一、设施简陋。②旅游资源知名度低,缺乏相应的文化内涵和品位。③旅游组织规模小,经营分散,缺少灵活应变的创新能力。④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满足不了游客需求。

3 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分析

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应考虑其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测度与评价都市旅游发展潜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旅游竞争力,制定竞争战略,提高其竞争优势。

3.1 旅游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按照影响潜力的因素类型,将都市旅游发展潜力分解为社会经济潜在支持力、旅游发展保障力和旅游产业自身发展能力3个1级指标,将3个1级指标分为政府支持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环境条件、旅游供求能力以及旅游业发展水平7个2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将7个2级指标具体化可直接或间接获得数据的24个3级指标。

国家旅游局:《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3.2 甘肃省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三大潜力因素 ①甘肃省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其中,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九大精品线路。②甘肃省的“丝绸之路”享有较高声誉,被称为“永不衰落的黄金线路”。③以兰州为枢纽,形成由空港、铁路、公路并举的交通网络。

4 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4.1 基本对策 ①大力发展交通建设,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由于旅游景区点多线疏,受交通不便制约严重。机场航线少、航班密度低,以及铁路、公路建设比较落后,制约旅游业的发展。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对于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不够,营销渠道落后,形式老化,内容单调,难以满足旅游文化发展的需要。③发展特色旅游。红色旅游和特色旅游从未发挥过先锋作用,由于交通闭塞、宣传力度不到位,造成的信息不畅通,以及各个景点缺失相应的文化内涵,导致旅游景点知名度比较低。④政府应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在制定甘肃总体发展战略上,旅游业的地位不突出,政府应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⑤提高行业素质,树立服务形象。从事旅游行业的服务者要重视自身素质与形象,正确认识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为旅游者提供最一流的服务。⑥要把文化、旅游与服务相结合。景区所提供的旅游文化产品没有地方特色,缺少文化底蕴。

4.2 提升旅游服务业竞争力 ①整合甘肃省的区域文化,搭建旅游文化圈。借助文化圈,通过文化向四周扩散,形成具有文化特征的分布区域。②整合旅游企业形成规模经济。第一,实现市场交易内部化和规模经济效应;第二,充分发挥垄断优势。通过整合旅游企业,从根本上增强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突出品牌意识。④对旅游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加大宣传力度,重塑旅游文化形象。⑤从区域旅游文化的角度设计产品,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旅游服务文化范文6

当今,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全球贸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旅游服务贸易又是服务贸易发展的重中之重。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后,世界各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迅猛。旅游业因其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等特点,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经济越来越全球化的未来,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势必会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复杂。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做足功课,发展长远战略,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策

一、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因素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与传统的旅游强国西班牙、美国有明显的差距,随着全球经济的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贸易逐渐被各国重视,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及时分析阻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寻找下一缕阳光。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优势。

我国是一个资源和人口大国。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景观优美,文化丰富灿烂,对外国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大量的人口能够为旅店、餐饮、交通、商业零售和导游服务等旅游相关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优廉的成本是发展旅游服务行业和创外汇的一大捷径。中国的旅游相关产业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力发展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业,还能迅速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劣势。

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业与世界发达水平国家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服务贸易劣势是非常的明显的。首先是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业制度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市场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不是非常规范,这就需要政府相关人员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我国的旅游服务市场;其次,长期以来,我国的旅游企业都处于被保护的状态,旅游服务质量差、不正当竞争等恶劣的行为都是我国旅游行业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所以,提供高层次的服务、采用科学合理的领导手段来带领这些旅游企业是当务之急;最后,我国的旅游业结构比较单一,只着重发展一些热点观光城市。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国情,将人文风情和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走一条适合我国的特色旅游路线。

(三)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机会。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把旅游业培养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市场。并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旅游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就业民生问题。”“十三五”规划也从从国家层面提出要集聚合力,按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打造中国旅游业的升级版。

(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面临的威胁。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业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实施,涌现出大批优质和高水平的竞争对手,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提高我国旅游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是当务之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我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都是发展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一大优势,但是仅仅依靠这些资源优势是不行的。我们还应该加大旅游相关产业的建设,提高旅游质量,在国土丰富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新兴旅游资源,同时运用高科技加大发展力度,发掘专门旅游人才,推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进程。

二、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改善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条件。

旅游其实就是软实力的竞争,因此,对于旅游服务产业而言,服务水平和旅游条件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次数上升,金融危机的消退也使得国际游客不断的增加。人数的增加势必会造成旅游景点的拥挤、订票难、订酒店难、价格欺诈等一系列问题。这样难免会给游客带来很多负面感觉。所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服务条件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增加服务种类,从游客角度出发,为游客提供开心舒适的旅游服务。

(二)提升旅游主体的竞争优势。

我国旅游企业现在呈现“小、弱、散、差”的局面,并且企业之间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好的旅游主体也是提高竞争力的一大重点。因此,提高旅游人才的素质,加强旅游方面的人才培养,大力扶持和发展我国旅游专门学院等,来加强我国旅游产业的人才资源优势,从而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注重旅游环境的保护。

我们应该积极响应科学发展观,通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发展我国旅游业。但是,在旅游开发的道路上总有不和谐的声音存在。旅游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我国东西部的旅游开发不平衡、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涌出。因此。我们要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结合,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其次,运用现代高科技对稀有品种和珍贵资源、人类文化遗产等进行大力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政府的调控领导。

政府应该顺应旅游市场的新形式,主动的改变自己在旅游市场的主导角色,尽快实施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引导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让旅游企业自负盈亏,自行决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来监督和规范市场秩序,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加强企业与政府的联合。同时积极发挥保护环境、调节旅游资源、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整体形象推广等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