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认同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文化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1

关键词:青少年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表征 民族认同感

1 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在这种特定文化背景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构建了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文化认同始终是中国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融一体的民族文化,不同边缘民族在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透过文化记忆的重组与建构,最后都被同化为中国人。社会表征理论是近20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化理论,该理论界定了群体认同的符号边界,个体内化了本群体的某些社会表征就必然形成群体的社会认同。同一社群共享一种认知结构后会促进一种亲密情感及群体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文化的认同功能在多民族国家显得更加重要,且文化认同是可以跨越民族的。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反映了对其认同状态,它也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不可分割的。

2 研究方法

自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表》,秦向荣编制《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本研究发放问卷300份,实际收回问卷292份,回收率为97.33%。同一被试同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表征问卷与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为了平衡顺序效应,有一半被试先做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然后再做民族认同感问卷;而另一半则相反。根据测谎题筛查被试有效数据,将《中华民族认同问卷(EIS)》中测谎题重新赋值,求出测谎项总分范围在0-5之间,根据这个分数来确定剔除被试数据的标准,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74份。主要统计工具为spss11.5和lisrel 8.3,对研究做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3 结果分析

3.1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量表各个项目分析

研究分析出各项目具有良好区分度;切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α=0.8272,一致性良好。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文史文化”是0.7420;“民族文化”为0.7264;“思想文化”是0.6893,分量表有一个维度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维度的信度较好。

3.2中华民族认同量表项目分析

分析得知中华民族认同量表的信度量表总体的α系数为0.715,该问卷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按照秦向荣所做因素分析,量表分为四个“认知维”、“情感维”、“评价维”和“行为维”。

3.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总体状况

采用单样T检验方法,将平均分与得分中点94.5进行比较,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平均分118.41,标准差为10.355。得分显著高于中点,总体看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都比较强。

3.4社会表征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对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作总体积差相关分析,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存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0.467*(*表示 p <0.05)。文史文化”和“思想文化”分别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维度具显著正相关。“情感”维与“民族文化”没有相关性。

回归分析:一元回归方程分析显著,中国传统文化可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异。

随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文史文化”与“思想文化”可联合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52.8%变异量(表6)。“思想文化”层面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61.5%,“文史文化”的解释量为22.5%。中华民族认同感= 0.615*思想文化+0.225*文史文化

4 分析讨论

研究针对社会表征应用功能即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研究首先证实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状况呈积极正向认同,结果证实社会认同理论,通常个体会以偏好的态度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有必要,但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匮乏,将传统文化认知置放于民族认同中作以观照,除了“民族文化”与“情感维”无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各维度与中华民族认同感其他维度两两呈正相关。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表征中的“文史文化”、“思想文化”和“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正面因子,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较高,中华民族认同感程度也就越强烈。一直以来关于文化的定义颇有争议,但是不可以忽视概念本身的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相关已被证实,但不排除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预测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中,“思想文化”和“文史文化”进入回归方程进行解释。其中“思想文化”的系数达到0.615。文学著作、思想智慧、道德风尚等项目属于“思想文化”维度,一直以来,中国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提倡,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精华的内容。“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昭示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径可循,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立足于核心部分,即“思想文化”的教育力度加大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其项目更多是与我们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如民族衣饰、传统佳节、特色食品、典型物品以及风俗习惯等等,青少年对于已经融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可能产生笼统无分化的情感。“民族文化”与“情感维”不具有相关性,而“情感维”又恰恰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分。对于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风俗民情的晕染,当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其中民族情感凸显性的内涵就会减少。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需要通过必要手段,从文化的特性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结构也许会更精确。

参考文献:

[1]方文.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心理学报[J].2002,34(6).

[2]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In R.A.Jones(eds), Emile Durkheim: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major works[M].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 Inc,1986.24-59.

[3]Moscovici,S.Attitude and opinion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63,(14):231-260.

[4]管健和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92-98.

[5]朱小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与民族认同感的关系[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

[6]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

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2

关键词: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实践探索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实践中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还不太多。笔者认为,要探讨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探讨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除进行理论研究之外,还应当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试图寻找到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是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以寻甸县六哨乡为个案”的子课题,该部分重点探讨了各种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这三种教育形式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多次的田野调查,课题组了解到了寻甸县六哨乡是一个典型的高寒、贫困少数民族聚集的山乡,全乡杂居着汉族、彝族、苗族和回族等多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5%。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六哨乡的少数民族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但由于长期的经济、教育发展滞后,信息闭塞,致使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不但没有得到弘扬和传承,反而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被扭曲和淡忘了。因此,加强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探寻当地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在对六哨乡民族文化现状和教育现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课题组尝试着立足于六哨乡的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通过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活动,加强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的合作,从而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主要介绍课题组以六哨乡学校教育为中心,加强与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作,促进当地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经验及其收获,以期对其它民族农村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有所启示。

一、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它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校本教材的质量。目前,常见的校本教材开发有两条途径:合作开发和自开发。考虑到六哨乡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师资水平有限,课题组采取了“以学校教师为中心,课程专家为指导,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共同参与合作”的合作开发模式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见图1)。

为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避免出现课程专家“包办代替”的现象,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让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无论是在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选择上都以教师为中心,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此外,课题组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来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与交流。例如,通过田野调查,从家长和社区群众那里收集民族文化资源,把它提炼为校本课程的内容;或请当地民间艺人和精通民族文化的家长们到学校来传授民族文化,把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

在课题组的鼓励和指导下,六哨乡中心学校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在教材编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家庭、社区三者合作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第一,编制出优秀的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六哨乡某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们结合当地白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编写的《我爱家乡,我爱六哨》的校本教材在该中学试用后,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们不但了解了六哨乡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知识,而且还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本民族的崇敬之情。第二,开发民族文化课程推动了当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力军,教师通过参与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拓展了民族文化知识,增强了课程开发能力,培养了教学科研精神,从而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六哨乡许多参与过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老师都表示,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的过程。第三,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促进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和谐发展。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除了教师之外,还吸纳了学生、家长和社区群众的参与,使得家庭和社区的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学校的民族文化课程会通过学生和教师这两根“纽带”带动家庭和社区民族文化教育的开展,这必然会促进学校、社区、家庭之间的良好互动,为构建和谐的文化生态圈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指文化主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造成的对某种文化意识在心理上达成的共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其他民族共同体而言,我之为我的民族情感。民族文化自豪感就是一种以本民族文化为荣的情感。二者均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神层面。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要素,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效果。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既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目的,也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课题组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培养老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在六哨乡中心完小开展的“我是一个白彝族”、“我爱我的民族”、“我以我的民族为荣”等主题班会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同学和老师们通过演讲、表演、游戏等方式表达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起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们认为,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学校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要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原动力就是该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当民族成员认同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把对本民族文化的爱融入到“血液”中时,民族文化的永世传承才得以实现。

此外,培养学生和教师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还促进了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从而形成民族文化传承的和谐氛围。教师和学生不仅是学校成员,也是社区和家庭成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会以一种自然和无意识的方式“悄悄地”影响着所在社区和家庭的其他成员。因此,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不但为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精神环境,而且也易让学校、社区和家庭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达成共识,使他们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氛围,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

学校教育因其自身的诸多优势,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在实践中,课题组充分利用了六哨乡中心学校的空间、师资、设备等条件,以学校大型活动和常规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活动,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承。

(一)以开展大型活动为契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转贴于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六哨乡许多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些重大的文体活动,如:“六一”文艺汇演、冬季运动会、新年晚会等。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波,深受学生的喜爱,把民族文化贯穿于这些大型活动之中,有利于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在课题组的鼓励和帮助下,六哨中心完小、六哨初级中学、六哨五星村小学等学校都把优秀的民族文化吸纳到大型活动中来。这些学校不但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在文艺汇演中表演他们本民族的歌舞或乐器,还对民族文化节目的比例做了规定。例如,六哨五星小学就规定每班选送的节目必须有一半是白彝族的歌舞表演,这一规定极大地推动了白彝族学生们学习本民族歌舞的积极性。此外,这些学校还利用一年一度的冬季运动会来弘扬民族文化,把传统的民族体育或民间游戏纳入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例如,五星村小学的体育教师们就把白彝族传统的“斗鸡”、“打陀螺”等民间活动创编为适合儿童玩耍的体育活动,并把它们列为冬季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以学校开展大型活动为契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不但使学生继承了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传播,学校的民族文化活动也会波及社区和家庭,从而推动家庭和社会的民族文化教育。

(二)以开展常规活动为契机,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层次——民族性的传承更具有延续和不可间断性。因此,课题组在借助学校大型活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校常规活动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课题组做了如下尝试:一方面,积极借助学校的广播、校刊、墙报等媒介,大力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鼓励学校开展连续性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并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例如,六哨乡中心完小开展的“五个带回家”和“三个带回校”[1]的活动就是一个宣传民族优秀文化的好途径。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民族文化知识传递给家庭和社区成员,也可以把家庭和社区中的文化资源带入到学校中来。这一活动为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三者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三者的和谐发展。

为避免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出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课题组还建议学校出台相应的(下转第17页)(上接第13页)规章制度来确保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例如,六哨乡初级中学就把民族文化教育列入日常教学中,并把民族文化课程定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评比的考核内容。与此同时,学校还实施了“五个一制度”,即“每个班级每个月召开一个民族文化主题班会;所有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特点每月上一节民族文化课;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民族文化的校级活动;每学期学校召开一个推进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研讨会;校长每学期做一个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讲座”。这些规定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总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并非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带动社区与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五个带回家”是指“一把文明礼貌带回家;二把卫生习惯带回家;三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四把歌声、舞蹈、体育带回家;五把在校内听到看到的事情带回家”。“三个带回校”是指“一把家中发生的大事带回校;二把村子里发生的事情带回校;三把听到的有关学校的评价带回校”。

[2]冯增俊,万明钢. 《教育人类学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8-29.

[3]门秀萍.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58.

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3

【关键词】寓言 幼儿教育 道德启蒙 美感培养 认同感培养

寓言是民间文学中历史悠久而生命力强大,并且影响广泛的一种文体。从公元前三千年的苏美尔寓言算起,寓言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历史,其产生的时间仅仅晚于神话与原始歌谣。寓言将哲理寄托在一个形象的、劝谕或讽刺性的故事里,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伊索寓言》 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中国古代寓言早期多是一些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豪壮情怀的知识分子阐释自己的主张、施展自己的抱负的最佳“武器”。但不管是西方的《伊索寓言》,还是中国古代寓言,这种在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拥有短小精悍的语言、清晰深刻的寓意,实为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因此,将寓言运用到幼儿教育中,也是不可不做的。

一、深刻的寓意――道德启蒙

幼儿期是人的成长历程的关键时期,幼儿的价值观和认同感都处于尚未形成的阶段,是容易塑造的时期。道德寓言是一种反映群体道德观,对违反道德的现象进行劝诫的小故事。由于寓言篇幅短小、完整连贯,与幼儿的欣赏适应能力相适应,因此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其实寓言的启蒙作用,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显现出来。在雅典,《伊索寓言》是儿童故事的主要来源。在学校里,低年级的学生从中学习民间的智慧,而高年级的学生利用它们进行修辞训练。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昆提利安在自己提出的教育计划里,将《伊索寓言》列为儿童入学后首要接触的读物。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在理性思维还不够发达的古代,使用寓言说理是一种大智能。清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认为:“古代的笑话专尚风趣,内容缺少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只能用来助酒。伊索之书,则既可使儿童得到乐趣,又能使他们逐渐领悟物理之心,于发蒙大为有益。”

幼儿阶段是发展理性的重要阶段,因此,借用寓言这种含有隐喻或者暗示的方式,可以对儿童进行早期的启蒙教育。如《伊索寓言》中《狼来了》的故事,让孩子形象地感受到什么是诚实以及为什么要诚实,从小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学会诚实守信的做人道理。以龙为民族象征的中国,《叶公好龙》的故事家喻户晓。故事中的叶公并不是真正地喜爱龙,降落人间的真龙把他吓得魂飞魄散,这就告诉幼儿做人要表里如一,不要虚情假意。另外,中国人喜欢用麒麟、凤凰这两种代表吉祥的动物来说明某些道理。冯梦龙《笑府》中的《蝙蝠不至》,便是利用凤凰、麒麟、蝙蝠三者的故事清晰地刻画了蝙蝠处世滑头的心理,借以讽刺那些爱耍两面派的人,告诉幼儿不要自私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人、对事、对物。

二、故事的表述――美感培养

寓言的表述是简洁、凝练的,它使用极其简洁的警句式的语言,发人深省,启迪智慧,因此,寓言具有语言美的特点。寓言故事形象生动,精细简练,简洁质朴,它极少有臃肿的结构、烦琐的描绘、冗长的议论,而是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一个可感生动的形象来。另外,寓言中含有大量的文学表达手法。夸张,能够突出事物的特征,也塑造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典型形象,比如狡猾的狐狸、懒惰的兔子;拟人化,能增强乐趣,丰富情节,使所有事物都变成会说话的生命体。当然,我们在给儿童讲寓言、读寓言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到寓言中文字的表述,可能孩子们也不会理解这些手法,但是先前的接触能够让儿童有足够的文学阅读经验,从而发展他的文学阅读理性,发展对美好文学语言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寓言也是一种对幼儿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手段。

中国有众多的成语都是由寓言提炼加工而成的,如“愚公移山”“叶公好龙”“守株待兔”,这多半是因为寓言故事本身就有很强的概括力,故事的叙述本身就非常简洁明了。而寓言中,精炼的、浪漫的、质朴的语言特点,也充分体现了文学中的艺术表达特色,因此,借助寓言可以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形象美、结构美,发展对美好事物的了解与认知。精简的语言让幼儿知道并不是复杂的事物才最吸引人,简单有时也是另一种美;夸张、拟人化的手法让幼儿知道在不失真的基础上,怪诞的形象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三、民族的内容――认同感培养

民族认同一直是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共同关注的一个交叉领域。关于民族认同的含义,以往一些研究将民族认同的界定局限于种族划分和国家归属。但是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推进,民族认同的内涵也在逐步拓宽,更关注成员对民族文化的接纳,或者更强调对本民族价值和态度的共享。一般情况下,很多人会把民族认同等同于种族认同。的确,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我们也要看到两者的区别,比如种族认同更多是从体貌特征、基因、肤色等生理维度来界定,而民族认同更关注的是社会维度、文化维度。因此,民族认同强调的是本民族文化、价值观、民族信念的认同。我国较早研究民族一体化问题的民族学家先生认为,从本民族实际情况出发,民族认同感指的是对由众多民族集合形成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一体感。国外研究发现,儿童在5岁以后就会产生民族分类意识,并产生内群偏爱,尤其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是必要的。

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认同感产生的源头和认同的基本内涵。寓言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因子。一个民族常常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进行自我识别和认同。因此,寓言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真谛。而民族文化的熏陶,会让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渗透并体现在每一个幼儿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对本民族的认知与认同。例如,《吕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剑》,这篇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墨守成规是不可取的。《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知道错了,能够及时悔改也是不晚的,其中也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忧患意识。

综上所述,寓言在幼儿教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寓言不可避免地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有的甚至是必须淘汰的糟粕。因此,不加分辨、不加选择地“拿来主义”、照抄照搬是不合理的,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取舍地加以选择,争取做到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王舸.《韩非子》寓言的批判性研究[J].学理论,2015(02).

[2]周蓉.动物寓言式讽喻小说创作手法之比较――以《动物庄园》与《猫城记》为例 [J].名作欣赏,2015(01).

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4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1 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2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 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第一,主流文化的冲击。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第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第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3 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第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三,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丁宇,唐守冬.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4]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5]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6]王令,刘晓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纪要[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7].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5

>> 基于文化认同视角分析新媒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宁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文化自信视角下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策略 提升在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认同感的策略 基于认同感理念的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建设思考 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培育的价值分析 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关于提升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教学建议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着力点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现状与问题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论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培育方法 试论高校文化建设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微文化”视角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传播五要素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明义敬.论高校网络舆情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3]张斯民 刘飞.网络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27.

[4]杨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5(02):125-128.

[5]赵惜群 苏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03(11):102-106.

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6

关键词:传统节日认同;文化安全;国内;唐人街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58-02

一、传统节日认同与民族文化安全

(一)关于传统节日认同

我国作为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有四个: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传统节日认同是指对于对自己所属的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归属和情感态度。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民族的民众,无论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会自觉自愿地将身心回归到节日文化活动中,我国每年春节人潮滚滚的春运大军便是例证。传统文化承载着人们对国家文化的普遍认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向外界展示的是具有一定特色的集体节日文化。

(二)传统节日认同的文化安全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大力弘扬这一民族重要文化对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维系文化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

十报告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于传统节日的渊源,有很多的寓言故事、著名的诗词、民间谚语等等,这些经典故事汇集起来,大体上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民众通过周而复始的节庆不断地给传统的民族文化节日增添新内容,以此来传递、继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

2.文化遗产的重成组成部分

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感叹中国的“端午”被韩国“端”走了,也让国人真正意识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迫切性。我国传统节日的发展经过千年的积淀,融入了中华儿女的情感,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国内与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的比较研究

(一)国内传统节日行为

按自然时序,我国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时进行传统教育、传统仪式、传统表演等活动来庆祝节日。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民间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这一时段都是春节的范畴。人们大多在春节时期进行扫尘、祭灶、熬年守岁、贴春联和门神、吃年夜饭、放爆竹、吃元宵、闹花灯等等节日活动。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五个节气,主要风俗有:踏青、扫墓、放风筝、植树等。端午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活动主要有:佩饰、祛除五毒、插艾蒿和赛龙舟等等。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最主要的活动是吃月饼和赏月。

(二)传统节日在唐人街

生活在唐人街的海外的华人华侨们,除了参与他们现在居住国的国家节日和民族节日活动之外,他们同样重视祖国的传统节日。在传统时令不约而同地聚合,举办具有鲜明中华文化印记的庆祝活动,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海外华子很多是生活在异文化社会的华人,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离开祖国移居他国的人们,过春节时仍然要按照国内的习惯包饺子、吃汤圆或面条以及给孩子压岁钱等。在日本唐人街南京町,神户华侨总会通过举办龙舞、太极拳、杂技、游行等活动来庆祝每年度的春节,形成了南京町独特的“唐人街”春节氛围[1]。

(三)关于海内外的比较:传统节日认同有差异

1.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淡化”

近年来,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传统节日被人们所淡化甚至被遗忘,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中国社会调查所于2011年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大学生不能说出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较差[2]。与此同时,传统节日内涵的日益丧失甚至走向空洞,由原先丰满严整的体系凋落得只剩时间意义上的空壳[3],以对现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春节为例,如今国内节庆的仪式不断减少,甚至于代表着团圆祥和的年夜饭也被逐渐搬到饭店。

2.唐人街“选择性同化”下的传统习俗记忆与节日认同[4]

“除旧历元旦贺岁外,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节令,侨社经常推行”[5]。早期的唐人街中移民的中国人深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在民俗生活上自然沿袭了国内的模式。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唐人街逐渐摆脱传统模式,华侨们接受当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积极地融入主流美利坚文化,他们也会忘情地投入到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

但事实证明,经过了一个世纪有余的发展,华人文化并未被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完全“洋化”,这是因为美国华人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具主动性的角色,采取了“选择性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每逢传统节日,舞狮子、踩高跷、耍龙灯、走旱船等传统庆祝方式还会照旧在唐人街上演并广受欢迎。

三、从海内外传统节日认同比较看民族文化安全

海外华人们为庆祝节日在异域进行传统节日活动,岁时节庆等民族文化精髓在唐人街的存续,反观国内传统节庆却日趋“淡化”,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背后有何原因?本文在国内和唐人街对比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以下三方面。

(一)传统节日认同意识的强化与民族文化安全

传统节日的认同强弱对民族文化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归属和认同感对华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这种较强认同感在唐人街华人们对重大节日的隆重庆祝中得以充分体现。相比之下,现今国内的情况不容乐观,传统节庆逐渐“淡化”。有些国人混淆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也普遍较差。

(二)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与民族文化安全

通过沿袭传统节庆活动重新赢得国人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重视,将鲜活的民族文化从逐渐“淡化”的现状中复苏,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于国人的心中。

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对比我国国内和唐人街,可以发现华侨华人对传统习俗的记忆,主要源于对民族文化中那类属于无言的民族节日、生活、饮食、服饰等民俗文化的持久继承。在传统节日之际进行节庆活动,如春节时期贴春联、放爆竹;清明节之际植树、放风筝;端午节插艾蒿、赛龙舟;中秋节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通过传统节日行为,实现人人过节,并且人人懂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最终使民族文化安全得以维系。

(三)民族文化心理的共振与民族文化安全

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情感基础,对于民族文化安全的维护起着积极作用。浓浓的节日庆祝彰显民族的特色,华侨们从而会获得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因而强化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使传统民族节庆文化在海内外得以枝繁叶茂。华人们通过民族节庆活动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深刻地表达出来,使岁时节庆等民俗精髓在异域得以存续。

在心理共振的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对我们身心的洗礼,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领略传统活动的风采,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对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去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四、总结

我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之际,海内外人们都会通过节庆活动来进行庆祝。按自然时序,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进行节日庆祝。而唐人街的华人华侨们同样在异域存续祖国的传统节日,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日益“淡化”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在比较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之后,探究出其内在原因并找出强化文化认同的要素,本文总结了以下三方面去探讨传统节日的认同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构建。

第一,通过强化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第二,通过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在整个社会形成传统节庆文化氛围和熏陶环境,使得人人过节、知节,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国人的心中,保护民族文化安全。

第三,民族文化心理共振还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情感基础。在此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文化主人翁的意识,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小荣.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的传承与认知[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曲爱香,张丽霞.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学术论坛,2012(3).

[3]顾宗侠.论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功能[D].大连:辽宁大学,2012.

[4]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J].文化遗产,2008(1).

[5]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G].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610-611.

[6]孟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探索,2008(6).

[7]傅漩.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认同[J].学术探索,2004(6):114.

[8]王文兵.文化自觉:一个满含实践意向的理论概念[J].思想战线,2008(4).

[9]王萌.传统节日文化调查的启示[J].时代教育,2008(4).

[10]康金有.在全球化背景下关于中国文化安全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

[11]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