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早产儿护理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早产儿护理问题

早产儿护理问题范文1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相关问题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68―01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指胎龄满28周~不足37周、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近几年来随着围生医学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发展,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逐年提高,其中营养条件的改善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提高其存活率的关键环节之一,不仅关系到近期生长和疾病转归,而且直接影响远期预后[1]。对于出院后的早产儿定期门诊随访,尤其在生后第1 年内应1 ~ 2 个月1 次,评价营养状况,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正确喂养率达9 0%以上。现报道如下。

1 影响出院后喂养相关问题

1.1 医务人员对出院后喂养的有关知识的掌握对母亲的影响最大,其次在护理人员对母亲的教育中,忽视了有关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知况、技巧等方面内容。

1.2 出院后是否可以直接喂养未经强化的母乳或足月配方奶粉?

1.3 家属不知道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是什么、如何使用PDF。

1.4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应何时添加辅食?

2 促进正确喂养的护理对策

2.1 提高认识,切实转变医务人员观念。加强对我科工作人员的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知识培训,重视及做好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健康教育。

2.2 根据每个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特点进行喂养指导,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出院儿童要制定个体化的出院后喂养规划,负责喂养者要按规划、严格执行。

2.3 提倡母乳喂养 ,喂养以母乳最优。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母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及 IgA,往往可使早产儿在短时间内恢复出生体重,所有生长发育参数均有提高 [2]。为了早产儿的健康,凡具吸吮能力的早产儿均予首先母乳喂养。对于某些早产儿,如果他们生长良好,则可以进行单纯的母乳喂养。若母乳不能满足需求,才能进行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直到矫正胎龄后6个月,从而避免出现患儿营养不良或者宫外发育迟缓的现象。

2.4 母乳强化剂的应用。出生30d后早产儿母乳不含有足够量的能量、蛋白质、钠、钙、磷及一些维生素来满足早产儿出生后达到和宫内一样的生长速度,所以需要在进行母乳喂养的同时添加母乳强化剂 [3]。早产儿强化营养时间根据个体而定,国际上最新的建议是,一般至较正月龄 3~6 个月;停止强化喂养时应逐渐降低配方奶的热卡密度,转换为纯母乳或普通婴儿配方奶 [4]。

2.5 出院后配方奶喂养。出院后配方奶(PDF)是帮助满足其出院后特殊营养需求而设计的强化营养配方,是院内配方和足月儿配方之间的过渡产品,营养水平介于二者之间。其目的在于适时纠正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缺乏,提高其营养状态、帮助安全地追赶生长直至可以转为足月儿配方奶。根据个体化的生长发育数据比对纵向生长发育距离值,找出差值,再比照纵向速率值,找出需追赶的差值,经营养计算得出所需营养量,选择专用出院后配方粉喂养。

2.6 辅食添加:辅食添加时间根据体重、发育状况来定,一般也是在校正年龄4-6月左右、体重达5千克以上、抬头稳、大人的支撑下半坐着、对大人吃饭感兴趣等。辅食添加首选强化铁的米粉,其次是蛋黄。不能以肉汤、鱼汤等汤代替配方奶。辅食添加时,讲究的是让宝宝适应和接受。

3 讨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一类需要特殊关注的婴儿,近年来其出生率、抢救成功率以及存活率逐年提高,但存活的早产儿常常面临着是营养问题,医务人员应更加关注早产儿的营养与健康。而早期、充足、均衡的营养喂养是保证其生命质量的物质基础,根据出院后定期随访中营养状况及体格发育监测指标进行判断,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喂养方案,合理喂养对早产儿的存活和正常的生长发育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应使用母乳加母乳强化剂喂养,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给予PDF喂养营养支持,加强早产儿出院后进行强化营养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刘喜红,丁宗一.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喂养研究 [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9)817-820

[2]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 . 实用新生儿学 [M]. 第 4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3-64

早产儿护理问题范文2

【关键词】新生儿;临床资料;观察;护理个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12-02

一、前言

所谓的早产儿就是指妊娠满周期在28周与37周之间出生的婴儿,一般情况下这类婴儿的体重都不会超过2500 g,虽然他们在出生后也能维持生命,但毕竟周期不足,没有充分吸收母体体内的营养,器官没能发育完善,所以免疫力较低,很难在围产中存活。经过相关调查了解到早产儿的死亡率高达75%。对早产儿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是为了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工作,通过对早产儿的特点、护理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等几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早产儿比较常见的几种疾病有窒息、肺炎等,所以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必须要加强喂养、保暖等方面的工作。

二、早产儿护理的有效措施

早产儿的护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涉及日常观察、喂养、保暖等几方面内容,还要预防感染以及低血糖。所以,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就要积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内容为:

2.1 注意日常观察

早产儿比足月出生的婴儿更加脆弱,由于其发育还不够健全,呼吸以及提问等都不稳定,所以医护人员要注意日常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没个一小时就要进行一次记录,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体温不恒定以及呼吸不畅而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俯卧位的睡姿是最适合早产儿的,在进行观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早产儿的面色、呼吸、心率、以及血压,一旦发现异常就要立刻通知医生,这样才能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救。

2.2 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喂养

早产儿吸吮力弱吞咽不协调,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首选母乳喂养,若吸吮力好有主动觅食者可直接哺乳,而吸吮力差,能自行吞咽者,可用滴管或小匙喂养,但吸吮和吞咽均困难,就只好使用管伺疗法。置入胃管的长度以印堂穴与脐带的方法为最佳测量法。初次喂奶 2~3mL,每 1~2h 喂 1 次。每次喂奶前用5mL 注射器接胃管回抽,观察胃内有无残余奶,以了解胃肠消化功能。随着体重的增长每隔 2~3d 增加奶量 2~3mL,喂奶次数逐渐减少到 2~3 小时一次。有消化道出血者,采用静脉营养,首选周围静脉;各种营养液和抗生素应调配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早产儿易缺乏维生素 K 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均常规补充维生素 K,以预防出血症。每日记录出入量、观察二便的变化,每周测体重一次。

2.3 做好保暖工作

早产儿的体重较轻,一般都不会超过2500 g,体内脂肪较少,很难进行良好的体温调节,所以必须要做好保暖工作,不然体温低了就会危及生命。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都会讲早产儿的体温维持在24℃到26℃之间,而湿度则在55%到65%之间,这样才是最适合早产儿正常发育的,但也会根据实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早上的时候就要将温度提高到27℃到28℃之间。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出生月份以及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调节,每天都要进行4到6次的检测。如果早产儿的体重不足2kg,就要将其放在婴儿专用培养箱中,但由于每个早产儿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箱内的温度要要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各项护理工作也都要尽量集中的在蚊香内完成,这样才能让婴儿在最适合的环境与温度中得到良好的成长。如果没有早产儿专用培养箱的话,也可以用热水袋进行保暖,但其效果却没有前者好。而那些体重在2kg以上的早产儿就可以不用在暖向内进行保暖,只要适当的用保暖被和帽子进行保暖就可以。但是要进行采血、化验等护理工作的话,就要在专用的辐射台上进行,不然着凉了的话,可能会出现硬肿症,这将严重威胁到早产儿的生命健康。

2.4 预防感染

早产儿的免疫力较差,很容易被感染,所以一定要做好口腔、皮肤以及脐部的护理工作,具体内容为:第一、口腔护理,应该每天都用生理盐水或 1∶5000 呋喃西林液轻轻擦拭口腔,预防口腔炎;第二、皮肤护理,早产儿的皮肤比足月出生的婴儿要敏感的多,不仅要经常清洗,选择较为舒适的衣物,时刻保持清洁与干燥,还要注意翻身与按摩,注意防止摩擦与粘贴;第三、脐部护理,出生 2h 内应注意脐部有无出血,24 小时后撤去脐带纱布,每天用 75%酒精或碘伏消毒 3~4 次。正常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一般在 3~7d,早产儿要晚一些,多在 6~15 天左右。若脐窝潮湿或脓液,可用 3%双氧水洗净,涂 1%龙胆紫使之干燥。若脐部感染严重可给予抗生素。若已形成肉芽组织,可用5~10%硝酸银点燃后再以生理盐水洗净。

2.5 预防低血糖

早产儿由于肝功能不健全,肝糖原合成血糖的功能减低,所以低血糖也是早产儿较易发生的症状,一般出现于早产儿出生后的2小时到36小时之间,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细心观察,一旦发现早产儿反应较差、体温没有提升、喜欢睡觉、不爱哭闹以及呼吸暂停等现象,就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一般情况下,在早产儿出生一个小时后就可以喂水,等到三小时后就可以喂奶了,除此之外也可以喂5%的葡萄糖水,但那些体质较弱的早产儿就要静脉注射 10%的葡萄糖。这样才能够保证早产儿体内血糖保持在正常状态,避免由于低血糖而影响早产儿的生命安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早产儿特点以及病情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了解到对早产儿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早产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倒要有专人进行时时监护,注意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就要组织专业人员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的给予护理与治疗,组织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马玉明. 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早期干预及护理 [J]. 齐鲁护理杂志. 2001.11:18-20

[2]卫利华. 早产危重新生儿的护理 [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03:33-35

早产儿护理问题范文3

早产儿是胎龄满28~37周的新生儿,体重大多在2 500 g以下,身长不足47 cm,在呼吸、消化、神经、体温调节等方面发育不成熟,生后适应能力差。近年早产儿已逐渐成为新生儿领域的重要问题。因此及时发现早产儿发生的各种临床问题及早产儿稳定期的护理,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非常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院新生儿监护室2005年6月~2006 年6月共收治早产儿156例,其中男112例,女44例,胎龄28~34周106例,35~36周50例,出生体重1 250~2 450 g,平均1 550 g。出生1小时以内46例,1~3小时108例,3小时以上10例。治愈110例,放弃41例,死亡5例。平均住院日13.4天。我们对稳定期早产儿采取发展性护理后,大大缩短早产儿的住院时间并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2 护理

2.1 促进早产儿适应的护理

2.1.1 保持适宜温度: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产热不足,散热增加,导致早产儿体温易随环境温湿度变化而变化,因此给予维持恒定的适中温湿度对早产儿维持体液平衡及预防感染非常重要,一般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 ℃,相对湿度应在55%~65%,早产儿中性温度根据不同出生体重和日龄在32~35 ℃左右(见表1)[1],暖箱相对湿度一般为60%~70%。并且为保持早产儿温度恒定,各种操作尽量在暖箱中进行。若须暂时离开暖箱亦应保暖。

2.2 减少不良刺激护理:(1)减少噪音刺激,噪音对早产儿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有很多不良作用,超过60分贝的噪音可干扰早产儿的睡眠,使生长激素降低不利于发育,尤其可引起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急剧波动[2]。 还可导致听力缺失、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后遗症。因此,医护人员应尽力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2)减少光线刺激,光线刺激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也可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机率上升。持续性照明能导致早产儿生物钟节律变化和睡眠剥夺,睡眠时进入深睡眠期时间短,并且无法形成日夜作息频率及互动时无法睁开双眼。降低光源可促进睡眠,减少肢体活动,促进觅食,增加体重,并减少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一般在保暖箱上盖深颜色的小被单,以减少光线刺激,24小时内至少要保证1小时的昏暗照明,以利于宝宝睡眠[3]。(3)减少疼痛刺激,疼痛对新生儿,尤其是对早产儿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必须引起重视。对早产儿的肢体提供支持如翻身、抽吸、给予侵入性操作时肢体保持屈曲,使其双手和双腿靠近身体中线,这样更容易维持稳定的生理平衡及肢体活动,以减少不适及异常行为反应。并且在护理前 后要有安抚动作,促进恢复生理平稳期,特别是在侵入性操作之后。本组有25例早产儿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后没有给予肢体支持及安抚,发生呼吸暂停等反应。

2.3 促进早产儿的自我安抚及控制行为有利于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展。因为早产儿从温暖的羊水、柔软的胎盘中提前娩出,被安置在暖箱或暖床中,四肢暴露于暖箱或暖床的空间中,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因此在早产儿稳定期使用浴巾或包被制作一个温暖、柔软、舒适、安全的“鸟巢”,使其能安适的睡在巢中,手脚能触及毛巾或包被边际,使其感觉安全;也可使用毛巾包裹早产儿使其肢体屈曲,包裹时确定早产儿的手能触及面部;使用面罩时考虑能包含头和手,促进手口互动,使其能有机会进行非营养性吸吮。这样,有利提升血氧饱和度,促进睡眠,减少身体无意义活动,减少哭泣,尽早吸吮觅食,促进消化有利于增加体重。

2.4 密切观察病情: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其功能不完善,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监护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血压、血气分析、血电解质等。如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查找原因,迅速处理:(1)体温不正常;(2)呼吸不规则或;(3)面部或全身青紫(或苍白);(4)烦躁不安或反应低下;(5)惊厥;(6)早期或重度黄染;(7)食欲差、呕吐、腹泻、腹胀、出生3天后仍有黑便;(8)硬肿症;(9)出血症状;(10)24小时无大小便。

2.5 预防感染:早产儿感染应以预防为主,要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尽可能减少接触患儿,必须认真洗手,减少侵袭性操作,严禁非专业人员入内,严格控制参观和示教人数,确保空气和仪器物品洁净,防止交叉感染。

2.6 喂养护理:(1)开奶时间选定:在病情稳定,缺氧状况改善,能够耐受胃肠营养,无腹胀、呕吐,胃内无潴留,能自解大小便,有觅食反射时开始试喂。(2)乳类选择:母乳对早产儿的免疫、营养和生理方面都更为有利。但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没有强化人乳生长速率缓慢,需补充母乳强化剂。对无法进行母乳喂养者,可选用早产儿配方乳[4]。(3)喂养方法和途径:①经口直接喂养是最好的营养途径,适用于出生体重较大且早产儿病情稳定,胃肠功能良好,吞咽、吸吮功能较好的早产儿,喂哺量和间隔时间见表2。喂养时护理人员要有耐心,保证入量,达到有效地喂养。(2)滴管授乳法:适用于有吞咽能力,但吸吮力差无呕吐及腹胀的早产儿。为防止损伤黏膜,喂奶时在5 ml空针端套一小橡皮管,将温热的奶液用空针抽出,再用滴管顺着嘴角滴入0.2 ml奶,待患儿咽下后方可再滴入0.2 ml奶。严禁将奶液全部侵入口中,引起患儿窒息。吸吮力好可改为直接哺乳。(3)胃管喂养:适用于吞咽和吸吮能力均差但胃肠功能较好、能耐受肠道营养的早产儿。每次授乳前抽胃内潴留,若抽出每顿奶量的1/3以上奶液要停喂一顿。注入奶液时速度缓慢,压力要小,用5 ml空针拔去活塞接到鼻饲管上倒入所需奶量将空针提起距鼻尖10~15 cm,用活塞稍加压力再拔去活塞,由于重力作用奶液匀速缓慢滴入胃内,防止推注过快胃扩张引起呕吐或呛咳,鼻饲后用2 ml温开水冲洗胃管。此法有助于保存早产儿的体力。早产儿病情变化快,生活能力低,每次授乳前后必须观察有无紫绀、呛咳、溢乳、呕吐等异常反应。必要时可于授乳前后吸氧。每天应详细记录出入量,准确测量体重,以便分析、调整营养量。

参考文献:

[1] 洪黛玲.儿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6.

[2] 徐润华,徐桂荣现代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

[3] 陈 超.早产儿的临床问题与处理[J].临床儿科杂志,2005.4.

早产儿护理问题范文4

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196—259天)的新生儿称早产儿[1]。早产儿大多体重在2500g以下,身长不足47cm,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低下,与足月儿相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喂养困难,家庭护理问题多,家长需要更多的育儿知识,家庭护理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

我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5月接产早产儿331例,其胎龄、体重、分娩方式及性别分布详见表1、表2和表3,有47例在儿科接受过7—30天的住院治疗后转入家庭护理,2例极低体重儿家长自动放弃住院治疗,通过母乳喂养随访和咨询热线对331例早产儿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和访视,目前死亡9例,成活322例,成活率97.28%,死亡率2.72%。

2家庭护理

2.1注意保暖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低,产能量少,而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同时汗腺发育不成熟,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常因寒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2],家庭护理别要注意保暖。

2.1.1保持恒定的室温室内放置室温计,保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55%—65%,更换衣物或皮肤清洗等暴露性较大的护理时室温要调节在27—28℃左右。

2.1.2监测体温的变化指导并教会家属每日为早产儿测量体温4—6次,维持腋下温在36—37℃左右。

2.1.3加强局部保暖可用母亲身体或热水袋对早产儿的下肢及足部进行保暖,使用热水袋时要防烫伤;更换被褥、内衣及尿布时先用家长身体或暖气预暖后再给早产儿使用。

2.2合理喂养早产儿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能力弱,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易发生呛乳和溢乳,合理的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指导母亲尽早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向家属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传授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帮助母亲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鼓励不定时按需哺乳,奶量由少到多,以不发生溢乳及呕吐为原则。331例中有47例早产儿曾在儿科接受住院治疗,母婴分离时间较长,教会母亲挤奶和保持泌乳的方法,坚持母乳喂养。由于早产儿先天缺乏凝血因子、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喂养过程中,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3预防感染早产儿免疫功能不健全,皮肤柔嫩,屏障功能差,易发生感染,家庭护理中要注意环境及用物的消毒。

2.3.1保持环境清洁卧室每日自然通风2次,每次10分钟,但要避免对流风,注意早产儿的局部保暖;地面每日用清水或含氯消毒剂湿拖2次;家属患感冒、皮肤化脓及传染性疾病时不要接触和护理早产儿。

2.3.2用物消毒早产儿奶具每日煮沸30分钟消毒1次;被褥每周拆洗1—2次,每日日光暴晒6小时;衣物及尿布每日清洗干净后煮沸15分钟后日光暴晒;固定专用毛巾,每日煮沸消毒。

2.3.3皮肤粘膜的护理保持头颈、腋窝、会阴等皮肤皱褶处的清洁,每次换尿布后用温水洗净臀部,用软毛巾轻轻吸干,可涂些消毒植物油防尿疹;穿棉质内衣,使用软而吸水性强的尿布,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尿布;保持口腔清洁,每次喂奶前用温开水清洗,喂奶后用清洁棉签蘸温开水轻轻涂洗;脐带没脱落前不要包裹,自然暴露,注意不要让尿液浸湿,每日用75%酒精擦试消毒1次,脱落后家属要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如有及时和随访人员联系,及时处理。

2.3.4体重>2500g的早产儿按时接种疫苗,<2500g的根据婴儿体重增长及身体发育情况适当接种,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4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早产儿肝脏发育不健全,凝血因子缺乏,易发生脏器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家庭护理中尽量为早产儿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保持静卧,叩背、变化时动作要轻,婴儿哭闹时不要抱起摇晃,各种擦洗动作要轻;指导家属注意观察早产儿皮肤粘膜、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有异常时及时和随访人员联系。

参考文献

1朱延力.儿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2.

2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12

表1早产儿胎龄分布(n=331)

胎龄(周)例数(n)构成比(%)

28—30123.63

30+1—324613.90

早产儿护理问题范文5

关键词 早产儿 特殊护理方法 探讨

有数据显示,国内早产儿占新生儿的5%~10%,且死亡率极高,达12.7%~20.8%,胎龄愈小,体重愈低,病死的几率也就更大。为了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降低其死亡率,对早产儿实施及时有效的特殊护理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临床资料

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由我院出生的早产儿共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体重1340g~2350g,胎龄30~36周不等。出生后具体表现为适应能力弱,吮吸能力较正常儿差,自主呼吸能力较弱,不能够保持正常的体温。

护理方法

在新生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施加特殊护理。将早产儿放置暖箱中,保持温度、湿度的适宜,持续用头罩低流量的给氧,对其进行合理喂养,积极预防疾病的感染,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减少噪声的刺激,保持温和的光线,避免疼痛的刺激,保持舒适的,加强早产儿亲自抚触。

探讨

保暖:因早产儿调节体温的中枢发育并不完全,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改变,所以早产儿的病房温度应在24~26℃,湿度应维持在55%~65%。体温仍旧不上升者,根据其胎龄和出生时期的体重,给予逐步暖箱复温,初次调节暖箱温度为28℃,每小时平均上调1℃,使箱温最终保持在34~36℃,对体温进行密切监测,每日最高体温值与最低体温值之差不得>1℃。根据其体温的具体情况调节暖箱温度。所有护理操作尽量在暖箱内进行完成,各种操作尽量缩短操作时间且集中进行,避免来回开启箱门使婴儿体温变化幅度过大。

保持通畅的呼吸:出生后的早产儿应及时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由于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呼吸不规则、青紫、呼吸暂停等缺氧症状。有呼吸暂停的患儿,可对其进行轻弹足底或托背等可缓解病情的操作,如不能有效缓解,可给予吸氧或遵医嘱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呼吸状况及皮肤颜色。给予氧气吸入的患儿严格控制氧气浓度和给氧时间。避免因吸氧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增生、并易引起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差和失明[1]。

减少噪声刺激:在早产儿的护理中,护理工作人员应尽量为患儿营造出相对安静的环境,不要在早产儿居住的床或暖箱边聊天说话,走路尽量轻柔,靠近患儿时更要降低噪音。

减少光线刺激:早产儿应该避免阳光的直射,眼部尤其应注意。避免日光灯对其连续进行长时间照射,天气好时采取正常的阳光自然照射,夜晚睡眠时,降低室内光线亮度。暖箱上可使用遮光罩,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为早产儿的良好发育建立一个与母亲子宫环境相当的生命岛[2]。

减少疼痛刺激: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时应尽量减少对其进行操作,对其进行侵入性治疗时尽量避免捆绑肢体,应给予其肢体支持。粘黏物祛除时候应该用祛除剂,或口服糖水、抚触或安抚奶嘴也可以降低疼痛感,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止痛剂。国外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有助于对疼痛判断[2]。

合理喂养: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出生后的营养支持可改善早产儿近期体重增长,降低病死率,还影响到远期预后[3]。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而且早产儿的吸收和消化能力都较差,容易呕吐或溢乳,造成喂食困难,因此正确的喂养对于早产儿来说比对正常儿更为重要,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就更多。早产儿的重要的营养来源是早产儿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目前多主张足量喂养、早喂养,当条件不为允许的时候也主张非营养性吸吮或微量喂养,以促进其肠胃蠕动,缩短恢复正常喂养的时间。

预防感染:由于早产儿的各方面发育都比足月儿差,所以早产儿和足月儿应该分屋居住护理。除患儿父母,和对患儿进行监护的医护人员,其他人均避免靠近早产儿。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操作,喂食和检查时,要穿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或佩戴无菌手套。患儿应采取左右两侧交替侧卧睡姿,还可以通过变换来改善患儿的血液循环系统,更重要的就是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侧卧位还可以避免有吸入物呕吐物进入患儿气管,引起患儿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做好早产儿脐部、臀部和皮肤的护理,对器械、物品、地面和空气的消毒药彻底,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如若发现小病灶或感染应及时隔离。

新生儿抚触:在以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新生儿抚触,可尽早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4]。

结论

总之,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时,千万不要过于急躁不耐烦,要精心细心,重点要做好早产儿保暖和呼吸道的管理工作,防止感染并发症,尽量避免强光,噪声和疼痛的刺激,再加上合理的喂养时早产儿成活率提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石安文.33例早产儿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21

2 张巍,华,崔玉涛.新生儿监护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早产儿护理问题范文6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防治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调查我院早产儿中心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从护理角度对59例NEC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寻找护理观察与干预要点。结果 早产儿NEC的临床分度与预后密切相关,护理因素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结论 加强早产儿的护理,实施正确喂养方案,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护理

The monitoring and intervening in nursing of preterm infants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s of early intervening in nursing against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premature neonates.Methods The clinical nursing data of 59 preterm infants with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were analysed by investigating the incidence of preterm infants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our hospital.Results The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NEC in preterm infant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nosis.Nursing factors affecte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n the disease.Conclusion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rengthening nursing,implementing the correct feeding schedules and controlling bacteria infection were necessary in preventing premature neonates from NEC.

【Key words】 infants prematurity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ursing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长期以来一直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最常见的胃肠道急症,也是构成新生儿死亡率及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近10余年来,随着我国早产儿发生率的上升,NEC更视为早产儿医疗护理中须高度重视和预防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我院早产儿中心10年间发生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例做一护理学总结分析,旨在指导临床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防治,进一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1993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并收住NICU的1869例早产儿进行调查[1],男987例,女882例。其中发生NEC 59例,占3.16%,男32例,女27例;胎龄<32周18例,32~35周31例,>35周10例;出生体重<1500g 15例,1500~2000g 34例,>2000g 10例。出生1min Apgar评分正常(8~10分)46例,轻度窒息(4~7分)7例,重度窒息(0~3分)6例。

1.2 喂养方式 早产儿配方奶(出生体重<1500g 母乳喂养)鼻饲或口喂;出生体重<2000g 2h喂养;>2000g 3h喂养。每日增加奶量:鼻饲者20ml,口喂者30~40ml。

1.3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腹部X线平片诊断[2]。采用修正的Bell分级对患儿进行分级[3]。其中Ⅰ级36例,Ⅱ级9例,Ⅲ级14例。

1.4 治疗方法 患儿发现有宿奶和腹胀立即禁食,给予全静脉营养。胃肠减压是治疗NEC的首要方法,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发肠穿孔则转外科手术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用SPSS 1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儿胎龄和出生体重与疾病程度的关系 见表1。

表1 NEC严重程度与患儿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关系 (x±s)

由表1可知,重度NEC患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均小于轻、中度患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早产儿基本状况 见表2。

表2 早产儿相关因素与NEC的关系

2.3 临床特点 本病全年1~12月份均有发病,1~4季度分别为11例(18.64%)、9例(15.25%)、22例(37.29%)、17例(28.81%)。发病时间在生后1~25天,平均(8.74±599)天。所有患儿起病时均有宿奶和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者43例(72.88%),46例(77.97%)胃内抽出黄绿色液体,明确感染者28例(47.46%),大便潜血阳性者27例(45.76%),血便8例(13.56%)。

2.4 预后情况 见表3。轻度 NEC患儿多数获痊愈。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全身状况急剧恶化,酸中毒难以纠正,多发生腹膜炎、肠穿孔,病死率高。本组资料6例患儿有反复禁食,5例2次,1例3次。初次发病常规禁食1~2周,开始喂养后2~24天再发。其中2例并发肠穿孔。

表3 临床分度与预后 (例)

转贴于

3 护理观察与干预

3.1 早产儿喂养 研究表明,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的差异,使早产儿易患NEC。目前认为,肠黏膜损伤、肠道内细菌作用、肠道喂养是发生NEC的基本条件[4]。调查显示[1],随着本地区早产儿配方奶广泛应用和NEC的预防意识,临床已不存在高渗奶方喂养因素,但仍须避免快速增加奶量,以降低发生NEC的危险。因此,选择早产儿配方奶和母乳、严格遵从医嘱标准计量喂哺婴儿是护理工作的首要问题,也是预防NEC的关键一步。我们体会,早产儿喂养前后的护理观察与医生的及时沟通、灵活处理对NEC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至关重要。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即便常规加奶喂养,也会有婴儿发生宿奶、呕吐、腹胀、胃液颜色及大便性状改变等情况。护理观察结果往往成为诊断疾病的第一手资料。

3.2 感染因素 从本组资料看出,感染仍然是发生NEC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表现为临床特征典型,全身状况差,病程进展快,易发生败血症、休克、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预后差。因此,如何监测和防止早产儿肠道内外的感染,及时有效的选用敏感抗生素,提高NEC的救治率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护理工作的消毒隔离措施仍然是不可松懈并须进一步加强的关键环节[5]。目前,手部卫生预防院内感染已引起医学专家们的重视,这也是对感染影响最大、又易被忽略的细节。加强早产儿中心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的严格管理和监测,杜绝早产儿NEC肠道内外的外源性感染,为今后护理工作特别强调的重点。

3.3 胃肠减压 绝对禁食、胃肠减压是治疗NEC的首要方法,胃肠减压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患儿预后。放置胃管行间断胃肠减压(时间根据病情决定),压力不宜过高,一般用5ml注射器抽净胃内容物(残胃液)。每班更换注射器,每天更换胃管。严重者采用持续胃肠减压,要特别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每班认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数量,做好出入量的精确统计。勤观察、勤巡视患儿腹胀情况。如胃肠减压不理想,须及时寻找原因,切勿等待,并与医生商讨下一步治疗的调整。但何时恢复喂养尚缺乏直接的组织学客观依据。本组NEC痊愈者平均禁食、胃肠减压时间(10.72±3.79)天(5~21天)。我们体会,需因人而异,根据临床体征,结合腹部X线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慎重判断,不必局限于常规。通常是待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性,出现觅食反射,全身情况明显好转,开始恢复喂养。先试喂生理盐水,再试喂5%糖水,根据体重每次1~5ml不等,无异常时改喂乳汁,最好以母乳开始。增加奶量需谨慎,防止复发。

3.4 早产儿基础护理 本组均为早产患儿,病情变化快,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死亡率高。因此,基础护理质量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十分重要。首先,制订护理计划,选派临床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多年资护士全面护理。作好生命体征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对吸氧的患儿随时调整吸入氧浓度,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3%~95%,避免引起缺氧或氧中毒。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清洁护理。让呕吐的患儿取侧卧位,上身抬高30°~40°,以防止呕吐物进入气道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保持体温正常,监测体温变化。每日了解体重情况。确保患儿皮肤黏膜的清洁和完整性,勤换床单、衣物,每日予温水擦拭或洗浴,做好红臀、脓疱疹、脐炎等的防治。加强室内空气、地面消毒,定时通风,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暖箱、辐射台的清洁、消毒。

NEC患儿禁食中完全依赖全静脉营养,每天根据补液总量合理安排补液顺序、速度,同时兼顾抗生素的滴入,以保证抗生素达到有效浓度。使其既达到治疗目的又能将全部液体均匀输入。营养液,包括抗生素输注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熟练穿刺技术,防止药液外渗,控制好输液泵速度。输液时定时巡视进液情况,密切观察输液后反应,有情况及时处理。注意随访血气分析、微量血糖、生化指标、腹部X线平片等。

4 小结

早产儿NEC的临床分度与预后密切相关。加强基础护理质量对本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提高患儿存活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莉,陈豪,徐秋玲,等.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新生儿科杂志,2004,19(2):58-61.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67-473.

3 Walsh MC,Kliegman RM.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Treatment based on staging criteria.Pediatr Clin North Am,1986,33: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