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语学科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语学科教育

英语学科教育范文1

现行课程计划把思想政治课单独设立,并配有相应的教材,规定了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任务,这使一部分教师步入了思想教育实现途径的一个误区。而政治课照本宣科,叫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以对付考试拿高分的有之;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政治课老师的事,靠政治课完成的其他学科教师也有之。如此,思想品德教育便无法真正得到体现。在某些学校或一部分教师中,他们的劳动,与其说是教书育人,不如说是教死书,死教书。这与新课改理念完全是相违背的。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目标有着非常可怕的认识差距。随着考试制度、考核内容、评价体制的改革,人才的界定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往的“以高分论英雄”已经深化为“高分、高能、高品德方为人才”,而且把思想品德放在了首要位置。可见,学校教育首要的是“思想品德”,主要的是“知识和技能”。然而,如何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许多老师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但既然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我们就应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大胆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白:“教无定法”不等于“教学无法”,关键取决于我们的认识、工作方法和选择的途径是否得当,下面是笔者的一段教学活动实录,对以上观点也许是一个很好的举证。

九义教材初三英语,其大部分内容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因素,事实性、知识性很强,如:Unit 3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 tiful”这一单元就是围绕“环境保护”这一话题展开讨论“现在完成时态”的。我利用本单元所学习的话题把动能与语言语法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围绕“It is duty to keep our environment”“If everyone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the world will become much more beautiful”以及环境保护有关的主要话题来展开教学活动。在进行词、句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讨论问题中让学生检讨自己,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对以下问题充分讨论:1、Have you ever spat on the floor……(你曾经做过……)?2、Have not you ever……曾经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在热烈而又活跃的讨论中学到词、句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在课文解读过程中,我随意问:“Have you ever thrown any litter on the floor in the classroom or at school”(你曾经在教室里、校园里或其他公共场所随意扔过垃圾吗?)“Have you ever drown on wall ?”(你曾经在教室墙壁上乱画过吗?)“Have you ever cut down trees?”(你曾经乱砍过树吗?)……“Have you ever spat on the floor or in public place? ”(你过去常常随地吐痰吗?)等等,通过学生讨论和回答问题,既学习了生词、句法、时态,又让学生深刻地检讨了自己过去曾经有过的不良行为。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设计“你该怎么做”的问题,如:“What will you do when see a litter before or ”(当你看到面前有一点垃圾的时候,你该怎么办?)“What will you do when see someone draws on the wall”(当你看到有人在墙上乱画的时候,你该怎么做?)“When you see someone picks flowers or cut young tree,what will you do? ”(当你看到有人摘花或者砍树的时候,你该怎么做?)……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到“环保”中来,互相监督,共同遵守。最后小结时,一是提炼知识点,二是深化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以上教学活动的开展,我所带的班级卫生工作搞得非常出色,更令我想不到的是我班班委在学校门口立了一块写有如下内容的小黑板——“假如你随手捡起一块垃圾,不良行为将会悄悄地离你而去”! 转贴于

有一天放学途中,我听见身后有人用英语这样说道:“Why? Have you used to do that? ”(为什么,你过去常这样吗?)一位其他班的同学很抱歉地说“Sorry!”(对不起!),并随手捡起了自己扔的果皮。

我们设想:在教学以上课文时,如果还是采取以前那种把生词、句法、时态提出来反复教读和讲解,应付考试得高分可能没有问题,但能否出现以上那种自觉保护环境那种令人欣慰的场面就值得怀疑了!

由此可见,学科教学渗透思想教育完全取决于老师的认识态度、方法和策略。再如,对待学生的缺点或错误,传统的方法是批评教育,而我却反其道而行之,收到的效果是出奇的好。在我担任学科的学生作业本上常有这样的批语,“你今天的作业进步多了,要是把字再写工整一点就更好了”,“你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学生,但别让书写问题束缚了你学习的手脚”,“小心!书写问题有可能给你今后的成功带来不小的麻烦”,“有信心把字再写得好一点吗?!”等等。当然,教学是双向的,功夫不到,目的也就不可能全部实现,有一次,一个书写本来就较差的学生当天的作业书写特别乱,我立即从侧面进行了了解,原来他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所致,于是我在他的作业后面批道:“看到你能带病坚持学习,老师太高兴了,祝你早日康复!”我采取回避主要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利用“自知之明”明白老师的用意,其结果当然是达到了我要的目的。

英语学科教育范文2

我国各种典籍对“语”、“言”、“文”等语词皆有释义,例如《说文》:“语,论也。”段注认为,“一人辩论是非谓之语”,“与人相答问辩难谓之语”。《辞源》将“语”与“言”界定为:“自言为言,与人谈论为语。”据此可知,语与言的内涵皆指口头的语言,即言语。“言”常指自言;“语”,常谓之与他人的口头交流。《说文》曰:“文,错画也。”据段注,“错”,当作“(辶昔)”。(辶昔)画者,交(辶昔)之画也。《辞源》将“文”界定为:①彩色交错。引伸为文雅。②纹理、花纹。③文字、文辞……,又作动词用,指撰述。由此推知,“文”的初始意义乃指色彩,通“纹”,是纹的通假,并以此引申为文雅,即cultured。可见,此义中、西相通,故“文”的意义在汉语中与“语”和“言”一样十分丰富。语,指口语;文,指书面语。

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将“语”与“文”界定为:“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叶老的这番话是基于我国历代的学校教育“言"、“文"不分家,且倚重“文"的传统,做出的系统总结。

我国外语类核心期刊除北外主办的《外语教学与研究》称其为“外国语文月刊”外,其它如《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外语研究》等,并没有将其划分为研究外国语文的范畴。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概念都无界定,只是对课程性质进行了描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

再以语文的英语对应词philology为例。语文与philology意义相近,但philology没有汉语中丰富的语义。如Webster''''sNewAmericanDictionary将其定义为:①thestudyofliteratureandrelevantfields;②linguistics(p390)。LongmanModernEnglishDictionary对其定义为:①thestudyoflanguagefromthewrittentextsbywhichitisknown;②thestudyoftextsandtheirtransmission(p842)。

综上所述,语文之概念可概括为:①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基础应用性较强、交际性较强的学科或课程;②语文的语篇选材既有古代的、文言的,也有现代的、白话的;③语文的语篇内容既有口语的,也有书面的;④语文的语体既有文学的,也有应用或实用的;⑤任何国家的语文课程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并具备一定的教化、教养作用,即人文性。

根据前文所知,我国对语文的界定是非常模糊的,国外亦如此,philology往往与linguistics混为一谈。笔者认为,在教育与教学领域,不能只是推介、研究语言学而语言学,必须扩大其辖域,改英语为英语语文。其根据和理由如下:

第一,我国各级英语课程的设置,无论是教学大纲对教学的性质和目标、学习者所具备的英语能力的规划和要求、教材内容的编排,还是从各级考试的侧重点来看,强调并突出的还是其听、说等交际功能。然而,英语在我国毕竟只是外语,而且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也极为不平衡,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都有差距,而且,如果只强调学习的一个方面,势必会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正由于语文概念的模糊性,才会对英语语文教育的复杂性、系统性、连贯性等认识不够,误以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就是英语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出现语用失误。

日常教学中,我们既要充分理解语文的外显与内隐意义,还要真正理解“交际”的语域。正如《教学要求》所言,“交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3]其实质也就是“语”和“文”的统一与同构。束定芳也认为,“除了口头的方式以外,如今更重要、更常见的方式是书面的,即阅读与写作”[4]。董亚芬则强调,“在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过程中,写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作不仅有助于巩固经由读和听输入的语言材料,促使语言知识的内在化,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而且还能为实质性的口语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5]。

并且,随着人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本身也体现出多元化特质。对此,Kachru提出了著名的同心圆说(concentriccircle)——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处于内圈(innercircle);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处于外圈(outercircle);以英语为外语的国家处于扩展圈(expandingcircle)。处于同心圆不同位置的英语形式,其形态仍以同一个共核(commoncore)为基准,但它们会有各自的变体,这些变体还会拥有各自独立的特点。显然,英语要在中国保持鲜活的生命特征,也必须适应中国文学发展的特点,在教材中适当补充涉及到英、美等国文学、文化的篇章,满足学生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心,并通过对两种文化形态的比照,达到成功交际之目的。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蕴含有德育和教化功能。德实际上也属于文化的精神范畴。关于文化,《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语文教育所负载的文化功能还具有社会化与社会制度化的一面,它是以“人文"来进行人格教养与教化。文化即“人化"、“化人"。关键词“化"曰之内化、融合、升华与超越。从语词的起源来看: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性的对象化;从功能上来看: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6]。因此,笔者所力陈的语文学科教育,旨在说明:①语言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原型与母本。②作为人文学科的次范畴与下义项,语文这一定义不仅是对受教育者习得语言、文学等外显知识的观照,还通过语言文化的世界图景性,整合、超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哲学观念等,使受教育者学习如何做人、化人,因此英语语文教育比英语教育的概念域要大,它即属于教育这一个大范畴,同时也包含有语言、文化、文学、哲学、宗教、伦理学、美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成分,甚至也包括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成分。

二、大学英语语文学科:理论与实践意义

与汉语中“学科”相对应的英语语词为discipline,《牛津英语大词典》定义为:Abranchoflearningorscholarlyinstruction。《辞海》定义为:①学术的分类。②“教学科目"的简称,亦即“科目"。秦秀白认为:“学科是按门类划分的,相对独立的知识系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下位概念……学科的分类过程就是对科学系统的逐渐认识并形成一个个具有独自研究对象的知识系统的过程。"[7]显然,学科领域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教养在其中居主导地位,通过教学活动过程,展开人格教育。

“课程”在汉语中始见于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所作的注疏,“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其语义可理解为分担工作的程度,学习的范围、时限、进程或教学与研究的专门领域。在英语中的对应词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译为跑马道;在现代英语辞典中转义为教育类的术语acourseofstudy或asetofcourses。由此可知,课程体现学科知识的教育形态,为学科的下义项。

由上可知,课程的辖域比学科要窄。因此,在《教学要求》中所提到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混淆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大脑发育状况,言语学能的培养阶段最好是在青春期前期,而在青春期的中、后期,大学生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得到了加强,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滞留在字、词、句的浅表性教学上,导致其思维在具象性和直观性上的固化,缺乏对英语的整体把握。我国的英语教学之所以“费时、低效”,其主要原因就在于:

①没有自上而下建立英语语文学科,并在这一学科的统筹下,根据学生认知心理、语言认知水平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大脑发育状况,突出大、中、小学各自的教学要求与目标及侧重点。②没有实施大、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衔接与对接。③没有实行与中国语文教育的衔接与对接,在缺少真正的“双语文”环境下,学习者不可能对两种不同质的语言做到准确地解码与二次编码,不可能通过移情实现对两种语文融会贯通。④没有明确界定语文的定义,使得一部分中国学生只把英语当作交际、特别是听说的交际工具,因而学习英语的功利性过强。在这种状况下,学生不可能全面地习得第二语文的知识与技能,也不可能主动吸纳英语语篇中所提供的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同时积极地将这些理念与中国的国情融合,真正实现英语语文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语文”概念的不明确性,使得我国大、中、小学的英语课程标准或要求在教育目标的设定和课堂内容教学上,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内容重复现象,过分强调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加速了人们对其功利效益的追求,伤害了学生的学习情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成就归因。同时,“语文”概念的不明确性,实际上导源于英语学科建设的不科学性,以至于在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英语语文学科。因此,我国十分有必要及时将“英语学科”改称“英语语文学科”。

[参考文献]

[1]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4.

[5]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J].外语界,2003,(1):4.

[6]何高大.英语教学中体验文化观的认知阐释[J].外语教学,2006,(3):65.

[7]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1):3.

英语学科教育范文3

【关键词】英语学科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检验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情绪、兴趣、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在英语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动力。从事英语教学十多年来,深深体会到运用好情感因素,将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运用好情感因素呢?

一、养成良好的师德形象,以情育人

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我国古代也有一句名言:“亲其师,信其道”,讲得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言教和身教的结合,恰到好处的语言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待人,学会做人。而身教重于言教,再优美华丽的说教,也比不上教师自身的榜样力量。教师自身的榜样作为一种具体形象,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互动,用感情滋润学生的心田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教育技巧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上……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可能做教师……”课堂上的讲台,就是一个教师表演的舞台,我们在这个舞台上表演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我们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中,我们对工作要充满激情,要热爱教学工作,要热爱英语学科,对英语学科的热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情感。在课堂上,我们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就会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

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安全和谐的英语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的状态,易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的英语知识。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情景教学,例如: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卡片、手势或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创设情景,直观、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生活语境使单调、枯燥的英语单词与课文变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在课文中,如遇:见面打招呼,借东西,打电话,问路,乘车,回家,购物,道别等内容,就让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里面的不同角色,使严肃的课堂变成了生动活泼的英语交际场所,给英语学习增添无穷情趣。针对枯燥的语法教学,我积累了许多绕口令、顺口溜和流行歌曲。

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才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在学习七年级(上) Unit 3 Topic 2 时,本人让学生准备丰富的道具、服装,让他们扮演文中不同的角色如worker,cook,teacher,nurse,farmer……,学生表演得栩栩如生,赢得了阵阵掌声。使同学们在参与之中学习了知识,增进了感情。

四、以教材为载体,提炼情感素材

在中学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素材。我们要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并将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包含显性情感因素与隐性情感因素两个方面。所谓显性情感因素,是指在教材中通过语言、图片等使人直接感受到的情感因素。例如,学习九年级(下)Unit 6 Topic 3。I will never foget our friendship (我将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友谊)中,学生从字里行间就能深切体会到友谊的珍贵和与同学的惜别之情。隐性情感因素即反映客观事实,并不带明显的情感色彩,但在反映客观事实过程中,仍然使人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其中隐含的情感。

五、灵活运用换位思考,积极转化后进生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蹲下去看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立场思考。特别是对后进生,我们要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在作业、课堂、成绩等方面对他们降低要求,对他们提出合理的要求,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机会满足他们,对他们微小的进步做出充分的肯定,对课堂答错的学生予以安慰,这样才能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六、运用鼓励式评价,引领学生激情学习

成就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语音好的同学让他们朗读、领读;胆子大的学生让他们扮演角色、表演对话;普通话好的同学让其当翻译……当学生跃跃欲试时,我便为他们及时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并尽量肯定他们的表现,予以积极的评价,在他们回答后补上“Good” “Very Good” “Excellent” “A good boy”“Wonderful” “You are so clever!” “You are very smart!”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Keep up,please!” “Work hard,then you will catch up with your classmates.”等表示赞赏及鞭策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学习热情,同时对学生在月考、半期考、期末考的成绩有提高、点滴进步予以适时、恰当和真切的鼓励。学生均能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从而产生一种表现后的愉悦感。

总之,在英语科教学中要重视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诱发和激励学生的情感、情绪,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也只有培养情感,才能把爱传递给学生,使情感在教学中发挥它的魅力。

参考文献:

英语学科教育范文4

关键词 跨学科 中学英语 实例分析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67

Explore a Road to Interdisciplinary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LUO Xiao

(Bamboo Experimental School, Chongqing 401122)

Abstract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explicitly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should promote English subject and other subjects, the mutual penetration and conne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this paper, the interdisciplinary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a variety of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thod is proposed.

Key words interdisciplinary; middle school English; instance analysis; literacy education

0 引言

所谓“英语跨学科教学”,指的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自觉地、有序地、有机地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将相关联的知识点渗透。①②《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间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应该促进这种联系。因此,我们在新时代的英语教学中应该将学科的融合和渗透作为指导思想,将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机地渗透,使各学科内容之间相互贯通,③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中学英语跨学科教学重要性分析

实施新教材以来,很多英语教师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难以深入开展。或者知识局限于教材而只能照本宣科,或囫囵吞枣浅尝辄止,或因知识面太过狭窄造成传递信息不当,或只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久而久之,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一知半解,这不仅会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同时使学生将英语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割裂开来而认识不到英语与各科知识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而降低了英语教学的效果。⑤⑥

2 中学英语跨学科教学的探索

2.1 跨学科听课

传统的听课,都是教什么听什么,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在教学上很少交流,颇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感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时注重自我观念的更新,努力地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在注重本学科的同时,关注到各个不同的学科。跨学科听课需要关注到不同学科之间许多互为联系的内容,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取他山之石而来攻玉,为本学科的教学服务。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更是要了解和掌握多学科知识,尤其是语文、地理、美术等。语文句式准确、简洁,我们在进行英译汉的时候就很有必要加强语文语句的修炼。英语教材中较多地涉及到国外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些地理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准确无误。美术中的简笔画等往往能在英语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使教学变得多姿多彩。

2.2 跨学科教学

2.2.1 英语与语文学科相融合

英语中的写作水平的高低,与语文学科文字功底的好坏息息相关。美国作家德尔文舒伯特在其Reading is writing 文章中说:“教科书所编的阅读课文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题材的示范本”。因此,我们不但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该同时对写作能力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在对课文的内容、词汇句式上有了较好的掌握以后,布置一个稍加变化的主题进行写作。

2.2.2 英语与地理学科相融合

例如,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上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地理学科进行整合。这个单元会涉及到大量地理知识,各国的建筑物,各地的名胜古迹以及相应的人文知识等,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相应的资料,如文字材料、图片等,渗透地理学科知识,开拓学生视野。这会对学生今后做相关的阅读理解也会大有裨益。

2.2.3 英语与数学学科相融合

时态无论是在初中还是在高中的英语语法中,都举足轻重。它涵盖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一般将来时等时态。时态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当教师把几种时态放在一起时,学生容易将其混淆。这时,就需要与数学学科相整合。学生们对数学学科中数轴已经相当熟悉(下转第188页)(上接第137页)了,如果我们把其中几个较难分辨的时态用直观的数轴图形表示出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对时态的理解和掌握。

2.2.4 与美育相整合

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既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美育能够为智育的发展添砖加瓦,它也同样是素质教育中培养人才特别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的一环。对于我们所教授的中学生而言,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不可少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时时刻刻渗透美育,通过英语本身所作为的这种优雅的语言,动听的各种英文歌,留给人深刻印象的油画、布景优美的国外电影等,不断地将美育渗透,并向学生展示英语自身的美丽。

2.3 跨学科作业

在英语教师布置Homework时,往往只是本学科内部习题,我们不妨打破这种模式,进行跨学科的作业。例如,学完人教版新目标八上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我们可以让学生们用英语制作一张宣传你心目中the best movie theater 的海报,让学生亲自收集素材来进行设计,自己编写各种广告,完成后贴在教室里,供大家相互欣赏。这就很好地与美术学科进行了整合。在学完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后,我们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撰写对景点的评论,评论前,教师设计几个必须写到的点,或者提几个供学生参考的问题,写完后在课堂上交流、评价,这就很好地与语文学科进行了整合。

2.4 跨学科教研

所谓跨学科教研活动,即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大大小小的教研组,针对某一特定的主题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和课后反思研究。在跨学科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英语学科和其他各学科打破了泾渭分明的老路,做到了相互渗透和融合,在对话和交流中不断地加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的主题可以宽泛亦或精细,在“求异思维”中获得自己教育教学的主题和灵感。

3 总结

总而言之,在全新的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中学英语跨学科教学势在必行。它不仅仅服务于中学英语,而是服务于各个学科,它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能力,更多的是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使自身得到发展,素养得到提高。只要我们英语教师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找到英语教材与其它学科的教材的契合点,采用既让学生接受,又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生动的、活泼的以及高质量的英语课堂。

注释

① 张淑芳.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实践――相似诱导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0(3):92-96.

② 余斌,任玲.农村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7):98-101.

③ 刘艳.浅谈中学音标教学与英语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英语广场,2014(5):67-70.

④ 王亚琼.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高效课堂现状分析与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3-36.

英语学科教育范文5

关键词:网络信息; 多媒体; 数字教育; 改革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38-00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育环境,提高英语课堂教育质量成为英语学的热点话题,而“英语教学信息化”的实施进展也成为英语教学的焦点。

英语教学信息化就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语教学信息化要求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英语教学改革,从而更适应已经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所提出的新要求。以求实、敬业、安全、高效的工作精神,在课件开发运用和英语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研究等方面,展现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一、实现英语教学信息化

外语学院应组建英语信息教育网络中心、信息技术英语教育硬件、软件设施。建立校园局域网并与互联网连接,实现班级、教研室和各科室之间的联通。外语学院应建立网站,要有英语教育资源信息库,要安装各具特色的英语教学软件平台。学院应配置网络中控室、英语教师电子备课室,课件制作室、演播录课室、网络教学教室和学生用计算机房,各教室、办公室和行政科室都要配备计算机。学校的多媒体双向播控系统可以转播各班的英语现场教学。快速、高效的网络硬件环境和丰富、优质的软件环境构成学校完善的英语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为师生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英语自主教与学,深化课程改革,实现英特尔未来教育所倡导的、以任务驱动式单元学习为核心的、开放自主的学习模式提供优越的现代化教育环境,英语教学走向信息化、数字化。

二、将信息技术融进英语教学,推进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尽可能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软件的人性化和教学反馈的精确性等特征的优势和作用,使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个整体,促进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组织教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老师们以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整合的理念为指导,把计算机与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实行计算机电子备课。这种备课的变化,不仅仅是从备课本到计算机电子文本的变化,而是从以单纯的讲授和线性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为中心转向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中心,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整个知识构建的学习过程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任务。对学生的特点和对本单元中知识的需求进行分析,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英语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主要环节,制定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收集具有学生特点的作业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等等。电子备课教案直接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联接在一起,不但在课堂上应用,同时又在学校教育网站上。学生回家后可反复观看,进行再学习,家长也能直接了解到老师的讲课内容和要求。优秀的教学设计还可以在老师之间达到教学资源共享,形成一种教学的合力。信息技术在教师备课中的应用,使得原本属于教师个人的备课资源变成了宝贵的集体财富。

其次进行网络与面授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把网络学习和面授教学各自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进行课程改革实验。老师可以把学习目标、要求以及有关的学习资源和要思考解决的问题,以教学主页的形式提前到学校教育网站上,学生进入教师主页,以任务驱动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边学习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进行较充分的自学后,再进行面授教学,落实双基,突破教学重难点。面授教学时,围绕本课核心知识,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联系自学时查到的资料,共同讨论,释疑解难,使教学重难点得以很好的突破。随后,教师又请同学们自己再上网查找资料,深化主题。

第三步让学生再进行网上自学,查漏补缺,领悟学法,拓展知识。网络与面授相结合的学习过程,真正体现出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是对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探索。

开展网络教学,优化学生学习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英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都是整合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和方向。在教学的设计中,教师不仅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且使学生上网浏览、网上交流以及语言输入等信息技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体现了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整合理念。

三、英语教学管理信息化

英语学科教育范文6

关键词:英语微格教学 教学技能 教学模式

在师范生及在职教师的培养实践中。重学科知识传授、轻技能培训。重学术性、轻师范性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加强英语专业师范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在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体系中引入了英语微格教学。并把教学实习从内容到形式重新进行了调整。

一、微格教学及其特点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师范学校学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培训方法。被国内外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较好的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训形式。它的特点是把复杂的课堂教学能力分为不同的单项教学技能,并分别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易于掌握。通常,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导师指导下,每位学生进行10―20分钟教学,并当场将实况摄录下来。然后。在指导教师引导下,学生反复观看录制成的视听材料,同时讨论、评议,最后由导师小结。

微格教学于1963年产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是通过缩减的教学实践。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八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又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二、英语微格教学课程的设立,实现了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整合

长期以来,培养师范生的基本方式是:(1)教师进行课程教学;(2)师范生完成书面作业;(3)教育见习与实习。有人说,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半成品”,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深加工,(崔奇微格教学与英语学科教学论作者系中国电教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心理成熟慢、教学适应期长。而将微格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技能的分类理论运用于指导培训教师时,教师的成长机理就大为改观,它已不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变化:

(1)在优秀教师的“自然成长”加入“人工塑适”的成份,给予操作性的技术指导。使在某一水平面上能快进快出,加速成长。

(2)变教学经验行为的积累与学习为技术行为的培训与掌握,明确教学技术行为的要素、方法与效果评价。

(3)变整体上的一般性要求为具体的分解训练。

可以说,微格教学解决了在师范院校英语学科教学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理论教学与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微格教学的研究成果说明了基本的教学技能是形成综合教学能力的基础,并对英语学科教学中应有哪些技能。各项技能是什么以及教学技能的形成规律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三、教学技能的分类

教学技能的分类在微格教学中至关重要。下面介绍几种教学技能分类:

第一、英国的特罗特(Trottt)把在教学中能够观察、能够表现、能够实际量化分析并为教师所熟知的教学行为,分为六种教学技能:(1)变化的技能;(2)导人的技能;(3)强化的技能;(4)提问的技能;(5)例证的技能;(6)说明的技能。

第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区伦和瑞安从构成教学技能的多种要素中抽出十四种要素为普通教学技能:(1)刺激多样化;(2)导人;(3)总结;(4)非语言启发;(5)强调学生参与;(6)流畅提问;(7)探索性提问;(8)高水平提问;(9)分散性提问;(10)确认(辨析专注行为);(11)图解的范例应用;(12)运用材料;(13)有计划地重复;(14)交流的完整性。

第三、孟宪把课堂教学技能设定为(1)导人技能;(2)教学语言技能;(3)提问技能;(4)讲解技能;(5)变化技能;(6)强化技能;(7)演示技能;(8)板书技能;(9)结束技能;(10)课堂组织技能。

第四、原国家教委在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把教学技能分为五类:(1)教学设计技能;(2)使用教学媒体技能;(3)课堂教学技能;(4)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5)教学研究技能。在课堂教学技能中又设了九项基本技能,即:导人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

依据英语微格教学实践。本文着重介绍英语教师的课堂授课的技能。英语课堂授课技能包括:常规教学技能和综合教学技能两种。

(一)常规教学技能

1 教态:包括表情、眼神、手势、站、走姿和服式。

2 教学语言:包括语音、语调、轻重及声量控制、节奏和常用课堂用语。

3 教学媒体:包括板书、简笔画和教具(直观教具、电化教具)。

(二)综合教学技能

综合教学技能即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对九项基本教学技能,即:导入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的综合运用。

四、英语微格教学模式初探

(一)事前的学习

学习内容包括:英语语言学习理论、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英语教学技能分类、课堂教学观察方法、教学评价和学习者的特点等教育教学理论。

(二)确定培训技能、提供示范

把英语课堂教学技能分为常规技能和综合技能分别进行训练。利用录像或实际角色扮演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范。示范的内容有时是一节课的全过程,有时是课堂教学的片段。所放录像有时是正面的典型,有时用反面典型,也可对照使用,一般以正面为主。所放录像片须在事前编辑好,做好文字说明,并在放像时,随着示范的进行做指导说明。

(三)骗写教案

根据确定的教学技能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根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写出教案。微格教学教案不同于一般教案,要详细说明教师的教学行为(所应用的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预想的反应)。同时,培训教师根据这一教学技能的要求,以及某一教学片段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段运用这一教学技能的微型课的教学过程(5―10分钟),撰写这一片段的教学教案。

(四)微格教学实践

1、组成微格课堂

教师角色:由师范生扮演

学生角色:由被培训者的同学或真实学生来扮演

教学评价人员:被培训者的同学或指导教师

技术人员:专业人员或被培训者的同学

2、角色扮演

教师角色一般进行10-15分钟的模拟授课,要先做一简短说明以便明确:训练技能、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思想:由被培训者的同学来扮演学生。

3、准确记录

一般用录像的方法记录,也可以用录音或文字记录,录像更及时、真实、有效:

(五)反馈评价

1、重放录像

为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角色扮演结束后要及时重放录像,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评价人员和指导教师一起观看,以进一步观察被培训者达到培训目标的程度:

2、自我分析

看过录像后教师角色要进行自我分析,检查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所培训的教学技能是否掌握:

3、讨论评价

作为学生角色、评价人员、指导教师要从各自的角度来评价实践过程,讨论存在的问题,指出努力的方向。

(六)修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