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英语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英语教育

大学英语教育范文1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文化 弊端 必要性

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的弊端

大学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存在了多年,而且就目前的高等教育状况和国际社会发展形势看,它还必将继续存在下去,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外语)教育中已经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弊端,这是不容忽视的。保守地说存在的问题如下:

教育体制不断地暴露出日益严重的缺陷:教育片面地强调语言本身而忽视了文化内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各个层次的语言水平考试,一系列考试使得教师和学生都疲于应付,教师的教学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被误导,其结果是教师忙于讲单词、讲语法、讲阅读、讲写作,学生是机械地背单词、背语法、练作文、练阅读,大学课堂完全丧失了其应有的氛围,大学教育则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和意义。更糟糕的是,这些语言考试根本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语言水平,更不用说是学生的素质了。既然存在着这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问题,为什么这类考试仍然存在呢?其一是教育机构和教师的惯性或者说是惰性心理,语言等级考试正如当年的科举考试,它存在了多年,而且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没有外力的强制的情况下,我们都不愿意做任何的变化,这是一个客观的原因。但是明明知道有问题却不主动地做出改变,则是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不负责任的表现。此外,一些机构和个人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这些考试谋取经济、精神利益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教师素质总体不高,语言教师只懂得机械地教语言。一方面受到体制的限制(考试),使得教师不得不只讲教材,只教语言;另一方面则是更重要的原因,即教师本身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知识面窄,文化修养差,除了语言以外,他确实没有东西可以讲给学生,脱离了教材,他就无法上课。一套教材用了多年,一套教案讲了多遍,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怎能奢望出现生动活泼而又内容丰富的课堂氛围呢?

学生被动的盲目性。被动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是有着一系列的考试压力的,不通过这些等级考试就不能毕业,就没有学位,就不能顺利地找到工作,因此他们真的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了。盲目是说一些(不是少数)学生确实不知道大学教育培养的目标,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脱离了教师的课堂与教材就无所适从。这种现状要有所改观,必须通过多方面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社会对等级考试证书的迷信与盲从。我们知道,学生毕业之后是要走向社会的,这个过程也是要经过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重选择的。而用人单位在对应聘毕业生的能力考察方面则缺乏合理的机制与手段,因而很多时候考察就成了看证书多少,比证书等级高低,尤其在外语能力考察方面更是如此。用人单位的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学生辛辛苦苦为证书的高分低能而又文化修养欠缺的结果。所以在这一点上,社会应该负很大责任,要对其选择人才的标准和手段做出改进。

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纵观国内各种各样的教材,基本上是通过课文学记单词,这有大量机械的课后练习题可以说明;其主要缺陷在于课文内容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是一些意义比较肤浅的说教性文章,大多数空洞无物,文辞也不够优美,很难激发学生思考,甚至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很难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定位

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英语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也应以此为目标。因而今后的大学英语教育必然会逐步地从单纯的语言技能教学向以语言为基础,重在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转变,由单纯的知识的灌输向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转变,由简单的语言理解和应用向高层次的语言文化欣赏转变。而大学英语课程也必将由现在的材学的必修课向多层次、多样化的选修课转变。相应地,学生会拥有更多的选择,教师的授课也会更加灵活。其结果必然有利于学生个人兴趣和长处的发展,也必将会促进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更重要的是,当前中国的大学教育中除了文科学校(只是少数)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文教育的匮乏。除了政治理论课外,文科基础课程似乎只有外语(英语)。大学英语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现存的优势,发挥其在人文教育方面应有的作用。曾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大学生,其汉语水平与汉语文化知识在总体上都是薄弱的,可以想象他们的外语文化知识会是什么样子,而缺少人文教育的大学严格地说根本不能称其为大学,充其量只能算是高等技校。当然,在介绍和学习外语文化过程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那就是意识形态的差异问题。过去我们强调自己文化的辉煌,不屑于学习外语文化,现在有所转变,但介绍的也基本是一些皮毛,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而很少触及外语文化的本质与精髓――虽然自从鲁迅时代就提倡“拿来主义”,我们也说文化是全人类的。设想不接触《圣经》,怎么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莎士比亚,怎么理解西方文学?因此,我们必须摒除意识形态上的偏见,深入接触外语文化的精髓。我们要相信大学生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给他们提供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外语文化全景,教学则应该是鞭辟入里的而不是蜻蜓点水的。这里不是片面强调外语文化的学习,只是本文谈论的只限于外语而已,其实我们在进行外语文化教育时,很多时候是在与汉语文化相比较的过程中进行的。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育从单纯的语言教学向重视文化教育转变,这也必然会对教师素质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熟练的掌握英语语言本身是最基本的要求,中式英语是要不得的,因为它会直接误导学生,同时也是不应该出现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对文学、语言学、教学法、跨文化交际以及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了解和研究,除此之外,对汉语传统文化也必须精通,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另外在教学方面必须创新,要善于启发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由过去的知识灌输变为以引导为主,要给学生充裕的自主学习时间。当然,这些要求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达到的,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学习,要彻底改变过去一套教材一本教案讲三五年的局面。

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尽管大学英语(外语)教育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但大学英语教育必将继续生存下去。首先,上述它所具有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其他任何教育都不能取代的,因为外语文化学习只有在外语环境下才会更深入,更生动。其次,大学英语(外语)教育是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不同民族之间交流接触机会的增多,必然要求语言的相通,但这只是浅层次的基本的沟通,要想成功的深入交流,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就目前状况而言,英语无疑是全球第一强势语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因而大学教育中英语教育不可能被取代。

参考文献:

[1]Wilga M. Rivers & Mary S. Temperley: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A.P.R. Howatt: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ress,1999.

[3]C.J. Brumfit & R.A.Carter: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r: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ress,2002.

大学英语教育范文2

【关键词】唯英语教育;强制同化;大学英语教育

一、唯英语教育的背景及内容

19世纪末,美国国会颁布了著名的《道斯法案》,共11条款。主要内容是解散印第安部落,重新分配土地,对印第安人进行改良教育与开化。主要目的是消灭印第安部落间的联系和原有文化,通过强制同化,使印第安人步入美国社会文化,更好的为中产阶级美国人服务。由此,改良运动者提出通过学校教育对印第安孩童的知识,人生观,价值观,生活习惯等开始强制同化。建立了针对印第安人的教育学校,并执行了唯英语教育政策,强制印第安人只用英语表达交流。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强化教育时期的唯英语教育政策宣布失败。

二、对唯英语教育的透视

这种针对印第安人的学校教育内容也十分丰富,包括各种文理学科的知识,但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唯英语教育政策,强制印第安人运用英语听,说,读,写,使他们放弃白人认为的“野蛮”语言,只使用英语。才能实现文明的传递。为了使唯英语教育计划更加有效,改良运动者也对其经过几次调查研究,学大纲,修订了教材,将白人培养以英语为母语的孩子的教育体系引入到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教学中,指导教师放弃死记硬背的教学法,开展二语教育,重视语言习得。直到20世纪初,印第安教育学校中出现大量问题,印第安学生备受身心煎熬,生活不适应,语言效果不佳。

美国在强制同化时期的唯英语教育上予以很多的重视和关注,这些努力却以失败告终。逐渐地,许多教育者开始意识到,这种实施唯英语教育政策,针对印第安人的强制同化是一个错误。这种对印第安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训练是不切实际的。

印第安孩子的家庭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英语,能运用这种工具学习一定技能,融入白人世界:然而教育者却疏忽了这些需求,他们所设计的大纲和教法没有使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的一些职业技能,又使其错过了印第安人自身文化的技能培养,结果,这些孩子既不属于印第安部落,也不属于美国白人社会。

教育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乏味,印第安孩子既不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不适应语言上的沟通交流,这使孩子们难以在几年之内学会白人孩子十几年学会的英语语言运用。而且学科的课程也缺乏科学性,加之良莠不齐的教师,使得印第安孩子们没有实现由语言习得,到运用知识,最后到掌握职业技能的转变。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唯英语教育政策的失败。

三、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

1、效果差强人意

正如美国政府出处大量心血去执行唯英语教育一样,我国千余所高校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在大学英语教育上。几十年来,我们的目标也是希望孩子们能习得英语,并可以熟练的运用,能将英语实际应用于各种职业技能。虽然我们还谈不上失败,可是结果是多数孩子还是只擅长考试,去应付四级,六级,考研等各类应试考试。至于熟练的运用都较难,很多孩子连一份简单的英文简历和自我介绍都难以表达,更不用说了解和实际运用于其他职业了。

2、教师主体性或缺

在大部分英语课堂上,如对印第安人的唯英语教育一样,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性。可是这种主导体现在以教材和教参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上,并未灵活开展语言运用和知识的融会贯通。教师更多是按照学目的和内容直接传授教材和教参所述,缺少创新性,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兴趣相脱离。

3、学生积极性较弱

教师主体性或缺直接导致的便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减弱,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讲和做笔记,偶尔读读课文,很少有说,写,译和综合运用的机会。因为教师变成知识的灌输者,而不是对课程的研究者和学生知识结构的促进者,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也只局限于课文和答案的学习,创造性被束缚,探索性被禁锢,应用性更无从谈起。既然处于被动的位置,加之学生迫于过级和就业的外部压力,便以“鸡肋”的状态参加英语课堂学习,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内心动力,进行自主学习。

4、文化培养缺失

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灌输应试教育后,缺少一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跨文化意识。这种文化培养上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缺少文化底蕴,对很多文化知识一知半解,进而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便很片面。实现不了真正意义上的运用语言于实践和跨文化交流。

5、工具性偏差

部分课堂呈现出的大学英语教育基本延续了中学的教育模式,依旧是应试教育。现状是学生迫于考试,过级,获证,求职等压力将英语学习看作是考试工具;教师迫于考评,成绩等压力将英语教学看作是灌输工具;学校迫于招生,就业,排名等压力将英语看作是应试工具。种种方面导致,本应是实践运用于沟通交流的工具出现偏差,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应试考试工具。

四、反思与建议

透视历史,对现在引以为鉴。通过透视唯英语教育的特点和弊端,总结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认真反思一下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当然不会失败,但是教师应减少对教材,教参的依赖,减少对文章逐字逐句的解释,实现评价性课堂,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性和创造性的传授。立足于实践,穿插生活语境,给出独特见解,将灌输知识转变为构建知识,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思想,扩展其知识层面和认知领域。构建有意义的课堂学习,大学英语教育不应是使学生局限于书本,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死记硬背,而应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充分,深层次的理解语言,并将语言知识技能运用于生活中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固有的教学模式,在深层次上加强英语知识的训练。教学活动应根据特有的情景,循序渐进的开展。唯英语教育的失败之一在于,强迫学生只用英语交流,却没有传授将语言应用于实践技能中。如今的大学英语教育之下的很多学生,只能用英语考证过级,却很难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更别提听懂英文广播,看懂英文电影和运用于职业交流了。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我们必须经过一番努力,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使学生主动确定学习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有自主学习的动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想象和发展空间。更好的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于实践中。

唯英语教育还失利于缺失文化教育,人文关怀,使学生在自身印第安文化和白人文化中产生断层。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真正运用,是需要大量文化底蕴和跨文化意识的。以此,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关心学生的心理动态便值得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的渗透文化知识的传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理解能力,是学生能更好的运用语言精心跨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教育范文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传媒信息时代;发展策略

在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存在诸多弊端以及问题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好传媒信息技术手段,对于加强大学英语教育以及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非常重要。

一、传媒信息时代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现状

目前来看,传媒信息的高度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与技术水平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传媒信息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各种各样技术信息的汇总,其中包括图像信息技术的处理、声音技术的处理以及文字信息方面的处理,通过上述几种形式并经过特殊的技术手段转化为相关的电子数据,能够被方便存储于电脑当中,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传播,主要的传播渠道有新闻传播、大众媒体传播、微博传播、微信以及报纸等。当下,传媒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的学习与生活越发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与此同时,传媒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能够让大学英语的相关教育理念以及方式方法发生转变。

(一)落后的教育教学条件

尽管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高等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我国部分地区的高等教育教学设施还比较落后,部分地区的设施则比较先进。举例来说,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因此对于教育的设施条件等方面的经济投入也会比较多,像中西部地区,新疆、等省份普遍存在教育教学设施条件简陋以及信息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等情况。因此,对于传媒信息技术的运用也非常少,从而限制了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二)师资水平不高

传媒信息时代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熟练掌握许多新的技术,其中便包括对网络技术及对媒体技术熟练使用等方面。上述两项技术是现阶段传媒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基本技术,利用好这些技术,首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其次,熟练使用这些技术能锻炼教育工作者对电脑的操作能力以及网络的运用能力,从而开拓教育工作者的思路,让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以及思维不再保守,从而创造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另外,目前来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结构普遍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对于一些老教师而言,很难接受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教育理念,其思想相对于年轻教师来说非常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以及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育师资水平还不高,限制了传媒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

二、传媒信息时代背景下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水平的相关对策

(一)引入现代传媒信息技术手段

大学英语教育课程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让学生切实地掌握好英语口语以及运用的能力,使其在日后与国外友人进行相关贸易交流时能够娴熟地运用英语单词与词汇,不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的微博、微信功能,让学生加入自己的微博、微信账号,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关于英语方面的问题,教师及时给出具体的答案以及解答思路,从而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看到,增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强化师生间的互动教学

在传媒信息时代环境下,大学英语教育的创新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能够更加和谐与统一。简而言之,传媒信息技术的引入促进了大学英语教育方式方法以及理念的转变,推动大学英语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在传媒信息技术还未进入教学领域之前,教师往往处于主体的地位,以课本知识讲授为主,学生以记笔记为辅。在传媒信息技术进入教学领域之后,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通过使用具体的信息技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引导学生上课举手发言提问。对于一些比较害羞或者自信心不强的学生,可以让其通过微博以及微信的方式与教师交流,从而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与疑问。

(三)利用好优越的经济环境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开始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具备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能够允许机器设备以及流动资金等相关生产要素在我国以及国外进行自由交流与沟通。在对外贸易的交流过程中,语言既是第一交流沟通的基本符号,也是交流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一旦语言交流不够顺畅,那么外贸之间的交易也会难以达成。我国对外交流与沟通越来越频繁,为大学英语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除此之外,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大学英语教育能够获得更大的技术以及资金支持,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育的设备以及方法方面有很大的改变。

(四)利用好相关的政策支持

除了处于良好的经济环境之外,大学英语教育还获得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举例来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大学英语教育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相关的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内容,要求各高校根据英语教育教学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发展其长处与优势,避免其短处。

(五)加强大学英语教育资源的共享性

传媒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呈现出了开放性的特点。此外,传统的教育方式一般以课本知识教育为主,而且只有本校的学生才能够获得相关资源,所以在资源的享用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而传媒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数据的形式,将英语教学资源传到网络中去,供不同层次人群浏览和学习,从而提高全民的整体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付英.从大众传媒看中国大学英语教育[J].中国报业,2012(12):249-250.

[2]杨晓丽.我国英语教育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3(30):102-104.

[3]李箭.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的整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3-15.

[4]张鸰.基于国际职场和卓越导向的大学英语教育创新思路[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95-99.

大学英语教育范文4

关键词:大学英语现状改革教育方向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教师为中心

目前国内的大学英语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教授语言知识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教师的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仍然十分明显,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控制了课堂活动的内容、过程、参加者、话题;课堂教学成一个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强制性过程;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占用,学生很少有时间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更缺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这都造成学生只能学会英语的表层知识,而无法真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传统英语教学采用语法—翻译法,该教学法由于过分重视语音、语法、词汇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因而无法使学生有效提高英语水平。另外,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并未得到广泛应用,而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互联网、录像、磁带、多媒体等课件的使用率较低,教学条件也未能得到有效改善。这些硬性设备的不足无不限制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三)评估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内英语教育仍然采用终结性评估体系。这一评估体系直接造成了国内英语教育的应试现状。在这种现状下,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知识、技能和提高能力,而仅仅是为了考试。这和学习的初衷以及实际目的是相违背的。尽管目前国内有专业四级、八级,大学英语四级、六级等全国性的较为成熟的考试评估体系,但这些考试并非真的就能凭一个分数,一纸成绩测验出学生真实的英语能力。

(四)文化意识缺失

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的传递。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全面综合地学习语言、感受语言,这已得到国内外教育界普遍的认可。3然而,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翻译法为主要教学方法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在机械地向学生灌输语言层面的知识,而忽略了文化信息的传递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仍然凭借死记硬背来学习语言,从而造成学习内容浅薄、学习效率底下,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

二、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一)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英语教育应该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关系到学习效果好坏的内因。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填鸭式教学,而应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讨论时间、实践时间,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活动中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并在交流中领会他人见解的独到之处,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尽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语法—翻译法存在很大缺陷,但并不意味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于英语教学,而是说它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些教学环节中,语法—翻译法仍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基本方法。而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完善教学法体系,使教师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达到阶段与整体的统一。

(三)教学手段多元化

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因而大学英语教学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实现“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因而更加有利于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便利,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英语学习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增加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利于实现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文化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对现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良性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四)完善大学英语教育的评估体系

大学英语教育评估体系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评估。例如,全国考试大纲对英语专业八级的要求是,这一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考查对语言系统知识的掌握和交流能力, 提高教师技能, 深化实践。4这就说明,英语教育评估体系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考察,而不仅仅是对语言知识的考察。为此,大学英语评估体系应该加快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健全形成性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做出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评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社会认可,满足社会需要。

(五)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使用和交流。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而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其地位之重、作用之大可想而知。在此环境下,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英语进行交流首先必须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否则可能造成文化冲突,影响跨交际效果。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化差异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对英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培养英语人才的主要力量,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满足社会需求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语言知识、能力培养以及文化意识方面三管齐下,真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大学英语教育范文5

1大学英语教育活动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虽有一些进展,但是整体的教育观念仍未取得实质上的突破。由于缺少相应的语言文化交流环境,我国高校的英语教育基本上仍然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种种弊端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大学课堂的英语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学生缺乏充分自主的活动空间和展现机会。教师是传授者,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和服从,这种授课方式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并且长期以来学生在课堂上所处的沉默状态,导致学生缺少语言运用的实践机会,虽然经历了多年的英语学习,由于害怕错误而拒绝表达的学生依然大量存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大学生们对于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的厌倦、不满以及消极应付的态度,阻碍了当前英语教学的发展。在灌输式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减少了学生对于接受客体的理解空间;而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误认为老师的理解是客观的、唯一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逐渐丢失了对于接受客体的自我感受、加工以及创造能力。

1.2英语教学目标功利化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人认为英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许多重要考试中必考科目之一。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人们往往忽视了大学英语教育的真正目的,着重考虑的只是考试过关。事实上,考试的成绩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是不成正比的。有些学生通过了一系列的英语考试,但是实际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这种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英语的态度使得大学英语教学过于功利化。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英语教育不仅应包含语言技能的训练,还应包括情感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为了通过考试而进行的课堂英语教学无疑影响了英语教学改革进程,这种前提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明显是不成功的。在考试的指导下,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犹如井底之蛙,课外阅读明显不足,对于英语相关文学文化知识知之甚少,除了考试,不知其它。学习与实践脱离,无异于本末倒置。

1.3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化,脱离实际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侧重于单词讲解、发音纠正、语法运用、文章阅读以及习题演练等几方面。相应的教学参考书虽然为师生理解课文提供了便利,然而与此同时,参考书中的分析与参考答案也禁锢了师生们的独立思维,阻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展。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由于学习兴趣、意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的不同而导致的对于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同时,教材建设相对滞后,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接受心理,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在一味灌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丧失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学内容的单一化———统一的教材与教参使得教师不必自己动脑筋,组织能考虑学生具体学习能力的教学内容,而学生按照这种模式去学,也略去了自己重新认识的过程,课文讲解与答案的标准化限制了学生的自我思考。如此以来,教师和学生都不必对教材进行独立思考,自然也不会形成自我理解与认知。这样的被动的学习活动显然不利于大学英语课堂教育。

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接受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接受理论认为接受客体在未被接受主体接受之前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乱码。其理论建构核心是构成的主观性,并以自我意识或先在构成为基点,去感知和把握认识对象。据此,教学活动不因仅仅解释为原作者或作品的独白,而是教师带着“期待视野”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作用下与隐含的作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后形成的“视野融合”。因此,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育中,教育氛围、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沟通以及教材建设都成为影响学生接受活动的主要因素。

2.1良好的教育氛围

接受活动并不是封闭的,接受主体总是处在一定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氛围中;因此,良好的接受氛围在实现外来信息与主体接受能力的高度融合,提高接受效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推进,它所依存的社会环境正在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大学英语考试的设置虽然提高了大学英语的重要性,同时却加重了应试教育的倾向。考试的压力影响了教育环境:社会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教育价值取决于考试,取向偏离。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机械化,缺乏创造思维,沦为教学大纲,考试等等的奴隶。如此教育氛围导致了英语教学的肤浅、狭隘、僵化、封闭。接受活动要求的是接收主体对于接受客体进行主观性思维,强调的是接收主体本身的创造理解能力,因此,创造一个开放性的、宽容的教育氛围对接受活动的成功运行是有必要的。

2.2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沟通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之于学生的“教”,这种单向交流相对保守,反映了传统教学言语流程的单一,不利于知识的生成与建构。一个完整的接受活动应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师生的对话与沟通。根据接受理论,教学活动的意义不应是唯一的、单向的,它应是多元的、互动的、不断发展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学习的主体。只不过作为接受主体的教师同时也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应该比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想得多一些,这样才可能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教师可以从宏观上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理的学习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营造互动的学习场面,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在此情形下,教师应进行角色的转变: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学生可以从多渠道获得知识,教师只是引导者,其任务是转化智慧,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同时,作为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认识和心得,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过时与不足,从而提高教育接受活动的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应自觉地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侧重的是学生的理解实践,而不是教师的程式化灌输。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而是具有开放心态和创造活力的接受主体,能够在主动积极的理解和思维中加深体验和感受,享受学习的乐趣。一名教师的人格形象、知识水平、业务素质、教育态度、教学方法、与接受者的情感关系、以及对接受者的责任心对于教育接受活动的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一名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对于教学内容的自我感受、加工以及创造的能力也在影响着教育接受活动。因此,作为接受主体的教育者与学习者应进行互相对话与沟通,从而促进接受活动。

2.3教材建设

束定芳(2004年)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外语教材方面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更希望通过比较自然、轻松、有趣的方法来学习外语,愿意仅通过教材来学习外语的人数只占到6%左右。这一方面说明现有的教材还无法全面反映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常常是枯燥乏味,远离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学生渴望在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学习语言,渴望形式多样的语言输入,渴望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展示和锻炼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由此可见,如何增强英语教材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材强调语言知识和书面符号的认知,侧重于教师对于课文的讲解提问、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巩固语言的重点难点。在这种教材下,作为接受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丧失了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学习模式单一封闭导致了思想僵化。接受理论指导下的教材应体现对于外语学习过程的动态理解,启发接受主体的开放式思维,能够使学生、教师与教材之间展开多向的、互动的对话,包括教师与教材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材与学生的交流。在这些多向交流中,教师与学生主动地学习、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对于教材能形成自己的感受看法和体验,从而互相促进提高。

大学英语教育范文6

关键词:大学英语传媒信息挑战

大学英语教学在整个大学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其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1]。当前形势下,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英语教学有了更多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因此,要做好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真正发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作用。

一、新的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教学受到语言环境、用语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传媒信息时代对英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要求教学需要做好创新,以适应时展对英语的需求[2]。

(一)语言环境方面

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有很重要的影响,大学英语学习也是一样。但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并不是很好,处于中低水平,尤其是听说方面的能力,很多学生不喜欢开口讲英语,很少自觉阅读,学习态度不积极,很多学生缺少对英语的正确认识,这与信息时代英语能力要求相差甚远。

(二)英语用语习惯分析

如今,很多大学英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单一的内容讲解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多学生学习英语仍然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是简单掌握书本中的重点知识。同时,受用语习惯的影响,大学学生之间的交流基本上都是中文,这是学生用语习惯的表现,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影响[3]。

(三)学生英语水平质量不一

大学生英语素质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课堂学习气氛较沉闷,加之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获取新的知识,此外,教学设备的陈旧,也会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最终使得英语水平差距拉大。

二、传媒信息时代背景下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措施

认清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敢于面对问题,迎接挑战。充分利用新科技发展的产物,为大学生英语学习创建良好的环境。

(一)利用信息网络资源

信息化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要发展,必须注意创新问题。教师需要积极创造英语教学的环境,利用传媒信息化网络资源,使用信息网络,如进行口语的教学和英语阅读训练,将教学的重难点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其形象记忆,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在网上学习英语,做好复习和预习,减轻课堂学习负担。此外,还要重视做好英语知识体系构建,督促学生加深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掌握重点知识,设计出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案,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为更深次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最终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创新教育理念是传媒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学习方式,让课堂充满活力。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分角色表演,并对表演中学生的表现和语法方面的知识进行点评,及时指出其中有问题的地方,指导学生加以改正。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三)创新英语教学模式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英语教学要充分发挥其优势资源,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借鉴和吸收其他的优秀教学案例和方法,加以吸收利用,从多个方面展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等,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形象表现力,能充实英语知识,以形象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上搜查资料等,通过多种形式完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的综合能力。

(四)积极创建英语学习环境

大学英语学习需要良好的英语环境,人们在社会交流活动中,应用英语的机会逐渐增多,在实际生活中多使用英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交流的机会等,对学生应用实用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充分借助信息时代的发展环境,在大学校园举办以英语学习为主题的活动,估计学生之间多用英语交流,不断完善英语教学设备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英语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此外,借助校园广播、网络电视等平台,采用英语播报等形式,让学生耳濡目染,逐渐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等,都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英语水平的措施。

三、结语

英语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广大学生,更要重视英语的学习和英语水平的提升。信息传媒时代的发展,使得英语教学面临更大挑战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提升机会。新时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最终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慧芳.传媒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09):119-120.

[2]姜丽.传媒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育创新[J].才智,2015,21(0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