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范文1

摘要:高职教师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作保障,其素质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从高职教师培训现状分析入手,借鉴了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结合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合作开展的教师培训,有效地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教师培训;实效性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师资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D/2013/03/144);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基于网络平台的虚拟实验教学研究和应用”(项目编号:2014-R-30254)

作者简介:卜树坡,男,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5-0052-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强调“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目前,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社会逐步接纳职业教育,人们越来越关注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企业岗位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要求学生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资格教育。这就意味着高职教师不仅要有专深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然而,目前的高职教师培训,国家、地方和学校都采取了大量行动,但效果并不理想。[1]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合作,开展为期两周的教师岗位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实效性。

一、高职教师培训的现实状况

高职教师培训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一些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政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教育教学水平考察活动中,也将教师培训视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和指标。[2]但是,总体来讲,培训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教师培训主要归纳为国培、省培和学校培训等形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培训方案缺乏系统性。大多数培训方案的设计都是指向高职教师群体的,但培训方案设计都比较笼统、空泛,缺少针对性。还有国家与地方层面教师培训存在定位冲突,学校培训、地方培训、国家培训三个层面分工不明确、定位不清晰,缺少沟通,各自为战;(2)培训内容缺乏专业性。从教师培训开展的情况来看,培训内容简单、随意、零散和重复,不能反映教师的实质需求,大多包括高职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方面。这些培训还远不及高职学生的培训,缺少订单式培训,更少有为专业教师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培训;(3)培训对象缺乏针对性。不论是国培还是地方培训都是立足于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提高,忽视绝大多数专业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不深入、不具体,许多培训目标定位在了解、理解层面;培训对象被动培训占多数,主动学习、实践操作占少数;(4)培训考核缺乏公正性。高职教师培训结果的评价、考核缺少统一和规范的机制,有的培训缺少实质性的考核,甚至交了培训费都能通过;不少培训老师自行制定培训方案、讲授培训课程、拟定考试试题、批阅试卷等状况,根本做不到教考分离、公平公正。

二、借鉴国外教师培训的成功经验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师资队伍培训工作十分重要。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教师培训,如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十分鼓励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在职培训。在美国,对高职教师的要求标准很高,不仅要有相当的学历,还要有教育教学和实践操作的能力。美国社区学院的专业教师要有硕士以上学位,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法等学科,专业教师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验;[3]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从联邦政府到职业学院都有一套完善的师资培养计划、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紧跟行业企业技术发展的步伐,熟悉专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成为终身学习者和实践者;在德国,对职业教育教师要求十分严格。大学毕业生不能直接任教,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获得实习教师资格,再进入实习学院进行两年的实习,再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得岗位资格证书;在加拿大,针对教师的培训有省级教育培训和学院教师培训,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尤其重视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示范性能力。[4,5]我国的教师培训没有那么系统和规范,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具体做法,使教师培训达到预期目标,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高职教师培训的案例分析

笔者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合作开展教师培训为案例进行剖析。

(一)学院办学理念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人才培养“地方性”、“应用性”和“职业性”的办学理念。学院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使命定位办学方向,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1)“地方性”是把人才培养工作的服务区域定位于地方,即以“立足苏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为落脚点,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服务苏州产业转型升级需求;(2)“应用性”是把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为应用型,即培养面向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按照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基于工作任务开发课程内容;(3)“职业性”是强调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定位,即培养“职业人”,以培养学生的“职业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为核心,在职业素养、职业品质、职业操守、职业文化和职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接受教育,力争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岗位技能培训。

(二)培训总体目标

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建立一支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学院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与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后续培养学生、培训企业员工的能力。

(三)培训方案

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共同制定培训方案,使得培训方案目标定位准确并切实可行。(1)培训项目。项目1:电子元件拆与焊实用级/专业级能力认证培训,项目2:单晶片实用级能力认证培训,项目3:数字逻辑设计实用级/专业级能力认证培训;(2)培训对象。项目1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师,项目2针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项目3针对通信工程技术专业教师。下面以项目1为具体案例。

1.培训地点。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联合建设的能力认证中心。

2.培训时间。实用级/专业级各1周,每周三下午学科考试,每周五下午术科考试。

3.培训目标。培训教师的实践能力,主要培训零件拆焊、测试、维修及设计、制作等能力。

4.培训重点。认证说明,实务课程,症状排除;具体内容包括学科理论讲解和理论测试,实用级术科应试说明、拆焊成品板(SCBL)练习、测试与模拟考试,专业级增加周边圆孔板(SCBH)讲解、SCBL拆焊和SCBH布线练习、测试与模拟考试。

5.培训考核。学科理论测试认证从500题中随机产生50题,闭卷测试;实用级术科实操测试认证包括装配、焊接、调试SCBL板并正确显示,然后再拆卸板上所有器件;专业级术科实操测试认证又增加了周边圆孔板电路布线设计与制作,最后SCBL+SCBH板联调,显示正确并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

6.培训证书。学科测试60分以上为及格,术科测试2小时30分钟以内完成为及格,颁发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实用级证书;学科测试80分以上为及格,术科测试2小时30分钟以内完成为及格,颁发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专业级证书。

(四)培训效果

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各专业培训效果统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获得实用级证书94.7%、专业级证书88.9%,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获得实用级证书94.7%,通信工程技术专业获得实用级证书93.8%、专业级证书93.3%。

据了解,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签发的能力认证证书获得了台湾电脑工会所属四千多家电子信息企业的认可。

四、高职教师培训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是教师能力持续发展的需要;(2)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3)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013年,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联合建设的能力认证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是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与江苏省高校创建的首家联合认证中心,是一个集教学科研、专业培训和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中心由电子元件拆焊能力认证中心、单晶片能力认证中心和数位逻辑设计能力认证中心组成,该能力认证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

据统计,目前在苏州市注册的台资企业1万余家,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美元,苏州已发展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台资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化工、医药及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等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无论投资规模还是用工人数均位居第一。笔者对12家台资电子信息类企业进行了调研,企业对毕业生要求排在前两位的是品德修养和实操能力。教师获得该协会颁发的能力认证证书后,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培养学生。学生实训后通过认证考试,获取认证证书,毕业时可直接进入相关企业就业,从而实现学校培养到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目前,已得到华硕、宏基、高创和冠捷等50多家台资知名企业的广泛认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就业;另一方面,为了培训台资企业员工。在苏州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的台资三千余家,企业新员工培训和老员工提高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学院自能力认证中心正式挂牌以来,广泛地与台资企业联系,利用学院建设的能力认证中心实训设备和具有能力认证监评资格的教师开展对外服务,已为华硕和高创两家公司培训员工总计93人,正在与苏州明基、力晶和友达等公司商谈具体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

通过这次培训,带来了诸多启示。培训内容进行了系统化设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动手操作,理论讲解占20%,实际操作占80%;培训过程严格要求,从讲解、练习、测试、模拟考试到正式认证考试,每个步骤、环节都体现出很高的职业性;培训考核严谨务实,无论是学科考试,还是术科考试,严肃考场纪律,要求每人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考试未通过者,下次再参加培训和考试。这为高职院校教师后续学生培养、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式。

参考文献:

[1]郭雪利.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系统化设计研究[J].职教论坛,2013(13):49-54.

[2]余婉娜.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2012(1):40-42.

[3]王勇强.高职教师培训实效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5):77-79.

[4]王华.论高职教师培训主体缺位与多主体参与[J].继续教育研究,2011(2):32-34.

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范文2

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主文件”第一部分系统回顾了1999年第二届大会以来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一些重大发展变化:人口趋势、劳动力市场趋势、技术变革、全球化、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平和安全考量等7方面的变化情况。在UNESCO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看来,这些变化意味着“社会需要创造新的机会,来摆脱贫困、战胜经济和社会的一些脆弱性和不平等性,使年轻人拥有更好的技能,能够积极参与到经济和社会之中。同时,所有行业的雇主都需要适应性强并能持续学习的员工。这样,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就成为我们工作的核心”。尽管1999年以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教科文组织研究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可用的分析工具和政策办法不足以应对目前和未来的挑战,单纯通过扩大现有模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来惠及更多青年和成年人并非解决之道。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理念、政策与行动必须发生深刻变革,使个人和社会为未来做好准备。这也表明,惟有转型,才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生机与活力的必由之路。

二、理念转变: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转型的前提

虽然理念的更新和转变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经常性的话题,但实际上,同职业教育面临的外部重大发展变化相比,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仍是微小和表层的。职业教育理念如果不从根本上和深层次上发生转变,职业教育在全球化时代的进一步变革和转型必然会“搁浅”。本次会议的诸多讲话和文件均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发展理念的转变。

(一)为改善工作、生活和终身学习服务

长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服务功能相对单一,即仅仅满足某些群体的短期需求。会议特别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转型要从满足短期需求转而应对所有青年、成人及今后时代长期发展的需求。

“主文件”开篇指出,青年人失业成为教科文组织会员国面临的紧迫问题。过去十年中,青年人失业率居高不下,全球经济危机使情况进一步恶化,这一趋势在未来得到改观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主文件”援引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发表的一组令人忧虑的研究数据表明,从1999至2008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47%,但全球失业率仅下降了0.7个百分点,从6.4%降至5.7%。报告进一步预测显示,即使是在乐观分析的情况下,发达经济体的就业增长预计至少在2016年以前无法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高失业率剥夺了成百万青年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机会,同时也对社会和谐形成威胁。如何应对全球青年失业危机,将青年的技能与工作世界衔接起来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其长期面临的一项挑战。这也就意味着,应开展一种在工作场所学习的环境,让年轻人能够学习现代设备的硬技能,同时能够有机会学习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协商之类的软技能。

会议专题讨论了从终身学习角度提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响应力。本次会议除更加关注适宜的制度安排外,还对终身理念提出了更为明确的一些主张。如“建议书”提出,“作为国家终身学习战略的一部分,要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普通教育衔接起来,以保证每个层次的灵活路径,并使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学习者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建立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学习者选择适当的职业道路,包括提供不断更新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及自我评价工具,以挖掘学习者的能力倾向和兴趣,推动学习者获取职业生涯管理技巧”等。更为重要的是,会议明确提出了改革视角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至关重要,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和包容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这也就意味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必须谋求新的转型,即超越仅仅培养人们特定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范畴,还包括广泛的生活技能、创业技能以及公民技能等。

(二)促进公平与包容

在“主文件”中,公平透镜被明确地作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分析工具,这表明职业教育价值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即不单单满足经济的需求,还要有效地促进公平。在许多国家,某些群体在学习机会、入学和升学等方面,会比其他人遭遇着更多障碍,特别是妇女和缺乏基本技能的青年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可以打破人们进入职场、谋求晋升和深造的各种壁垒,决策者应逐一找出这些障碍,尽量消除或降低这些障碍。如确定优先关注群体以及可以最有效地扶助这些群体的政策办法、设法增强公立及私立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包容性、帮助最弱势学生更加顺利地走向职场等确保采取协作方式,以便实现上述目标。

在分组会议上,各国专家和学者从不同侧面就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一是关注劳动力市场被边缘化的年轻人,这种边缘化是从受教育的时候就开始了。所以,为了使年轻人获得体面的工作,应该在教育和培训阶段就确保他们不被边缘化。二是关注妇女,当前妇女的境遇相对困难,因为她们的流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转换工作地点,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必须让妇女拥有平等的接受教育权,鼓励妇女更好地参加职业教育。政府应该动用其公共权利,给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妇女以奖学金,让女性更好地进步。三是关注其他四类特定人群,如家庭经济困难人群、残疾人、农民和农民工等劳动者中的弱势群体、欠发达地区人群。这也正如博科娃所指出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是实现包容和公平社会的核心。

(三)促进可持续发展

促进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在这次会议上,“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绿色技术”成为诸多文件和发言的关键词。“主文件”明确提出: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某种程度上涉及生产、消费和资源转化,因而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存在多个交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处理紧急的可持续性问题时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如能源、水和粮食安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绿色经济活动和绿色技术需要具备与改变职业要求和发展新兴职业有关的技能,受其影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然而,在为特定“绿色工作”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培养思维方式、普遍特性和通用技能来作为补充,从综合角度来看,这些构成负责任、重环保的公民素质的基础。

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以便更好地协助学生提高能力,创造、参与、支持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方式。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力开展创新工作,在各方面改变现行的资历标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课程、方案、师资培训和教学环境。

三、政策与行动:职业技术教育与

培训转型的关键

当前,制约世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转型向纵深推进的症结,除了观念上的阻力外,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和行动。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主要工作文件《终身教育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曾援引了一段意味深长的中国谚语“当变革之风吹起的时候,有的人筑墙挡风,而另一些人造风车。”这似乎启示我们,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转型并非易事,从现实出发,在现有的框架内采取理性的改革与行动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关于如何进行改革,会议提出了以下几点。

(一)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

1999年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建议《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21世纪的展望》指出:“尽管政府承担在技术与职业教育中的主要责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仍需要在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上,建立政府、雇主、行业、企业、工会和社会之间新的伙伴关系。”这一观点自提出后被许多国家职业教育所认可,但问题似乎仍然存在。正如“主文件”所认为的那样,在一些国家,有关利益方零星参与水平低的情况依然存在,某些情况下是因为办学方面的不协调以及中央官僚机构刻板僵化。其他一些国家收集和分析制定相关优先事项所需数据的能力不强。

由此,“主文件”不仅提出若干旨在改善管理的政策办法,如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纳入一项战略;使利益相关方结成积极的伙伴关系等。第三部分对如何促进伙伴关系进行了具体阐述:“有效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还要求人们重视为该领域的政策制定工作建立知识基础。这就需要收集整理政策制定者、社会合作伙伴和民间社会等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协作经验和共同经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知识基础还需要具备三项重要内容:坚实的证据基础,包括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及劳动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案和政策所产生影响的监测和评估证据;以及提高分析能力,既包括政策研究,也包括纯学术性工作。”

(二)增加投入并使资金来源多元化

“主文件”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以及扩大其学习机会目前给财政造成了新的重大影响,政府、捐助方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需要考虑到这一点。这一警示获得了许多国家的认可,促进非洲教育发展协会(ADEA)沃尔特坦承,在非洲,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被视为帮助年轻人进入职场的方式,但是只有极少数人(1%~10%)有机会获得;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平均占公共教育支出的5%)。基于以上分析,他认为非洲许多国家职业教育资金筹措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从过去非常传统的、效率低下的、资金缺乏的正式资助体系逐渐转向于现在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体系。智利基金会INNOVUM负责人阿拉内达同时指出,根据一项2007年的经合组织教育调查报告,智利是公共财政投资教育最少的国家,几乎没有国家经费投入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在智利,职业教育占高中教育阶段入学人数的44.7%,91%的生源都来自低收入群体。

事实上,经费投入不足同样是中国职业教育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虽然“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但由于中职招生迅速增长,办学规模持续扩大,生均办学条件不容乐观,甚至恶化。目前全国普通高中生均财政经费为3862元,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经费为3269元,经费普职比为1:0.85。高职生均经费远低于普通本科院校。由此看来,增加资金投入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将要采取的重要政策与行动。对此,“主文件”认为,职业教育资金来源的多样化,以及切实开展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应成为政策关注的主要问题。此外,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出现一种转变,那就是向着终身职业教育提供资金的转变。

(三)提升职业教育的形象和质量

重塑职业教育形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是本届大会的重要议题,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主文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转型的过程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更加重视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等教学成果,以及更加重视教育机构和培训办学方的效率和成效。提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和形象,至少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改善教学过程;其次,促进升学深造;第三,改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成果。”

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而相对的概念,但如何提升质量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课题。对此,“建议书”提出以下几点。

制订有效的政策,目标是改进教学过程。具体来说,制订能够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工作人员专业水准的政策和框架;发展和加强各个层次的授课标准。

着力提升各种情境下各类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包括质量标准和基准的定义。

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范文3

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我区经济和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宿迁市政府办《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若干规定》(宿政办发[*]26号)和宿迁市人事局《关于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培训考试的通知》(宿人通[*]26号)的精神,现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培训考试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对象

全区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均需分批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学习,并经考试合格。首批培训考试对象为:1996年12月前取得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近三年内需晋升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培训组织

公共必修课的培训工作,由区人事局统一组织安排。

三、培训教材和时间安排

*年公共必修课培训教材为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现代职业道德与通用能力》。

报名时间:5月22—25日。

各主管单位接到本通知后,请尽快组织报名,由专人负责汇总后,于5月22日—25日携报名表到区人事局职称办(区人事局一楼)办理报名手续,联系电话:4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采取学员自学与教师授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每期集中面授20学时,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自身工作安排,选择培训班次。考试工作由市人事局统一组织,考试地点设在具备考试条件的培训点。

四、培训考试收费标准

培训考试费在市物价局核定的标准内收取每人60元,教材费23元/人。

五、培训考试结果使用

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范文4

论文关键词:瑞士;职业技术;教育分析

在欧洲,职业教育的历史历来久远。大多数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有了自己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并且积累了十分丰富宝贵的经验。瑞士仅是欧洲中部的一个人口小国,但是其职业教育水平在欧洲国家甚至是世界上都堪称一流。尤其是其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十分发达,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都值得我国进行学习借鉴。

一、瑞士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重要地位

在瑞士,是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它与国民教育呈现一体化局面,其培训体制主要是采取大学制与学徒制的并轨教育培训。如果说教育体制的一大支撑点是学以致用,那么另一个支撑点就是发达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它作为一项超前工作,在瑞士的各行各业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也发挥了极大作用。因此,瑞士一直坚持不断完善其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以科技为核心,提高产品价值,努力将瑞士建设成为了一个具有革新精神的教育与研究中心,自1993年起,瑞士政府就已经开始着手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并于1995年通过了《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法》,实行与大学“同等水平,不同模式”的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将质量较好的职业高中提升为大专,通过五年左右的针对性行性发展培训,从中选拔出优秀的学校升格为职业大学。专门用于培养集理论知识,实战技巧,创新能力为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在2002年,瑞士的教育厅长会议经过研究决定将高等教育进行划分,分别分为综合培养和职业培训两大类。并确定了这两者间的流动渠道。在举得高等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合格后,仍可继续接受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学习。若想获得相关学位,需提供有关专业技术证明材料。而对于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学生,也同样可以转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培训相当于研究生层次的学习,若想获得学位,则需要有相关的职业经历。这一举措对于提高瑞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有着很大帮助。使得接受职业培训的学生与普通高等院校学习的学习有了相同的学历和待遇。瑞士因此培养了一系列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都较强的优秀人才,有效缓解了人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二、瑞士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一)培训机构的企业化。瑞士的职业技术教育一个非常显著的区别与我国的特点就是大部分的教育培训都不是由国家机构进行的,而是以企业培训占据主导位置。工商企业或者行政机构,甚至是只要愿意出资组织培训的个体劳动者都可以是培训的主要机构。企业将此作为其人才储备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职业技术培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保证培养出符合企业的优秀人才。这就使得人才培养极具针对性,适应性。对于企业经营着和接受培训者来说都是大大有益的,可谓创造了双赢的局面。

(二)职业教育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瑞士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科的分类和设置与市场劳动力需求的变化随时保持密切一致,这就使得学生毕业后较少出现现在我国的专业不对口就业难等问题。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来说,他们也更容易招聘到适合的专业人才。市场上的人才供需因此维持在一个稳定健康的平衡状态。据瑞士2009年的统计显示,其职业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职业选择多大200多种,其中包括零售助理、保健人员、商业雇员等等职位。正是由于这种紧跟社会经济结构的职业培训,使得瑞士成为了欧洲地区青年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瑞士的职业教育课程都是基于符合经济发展实际需求而展开的,让培训者接受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的课程技术教育。经过培训,培养出一批具有岗位必备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使其掌握岗位所必须的企业价值观。专业技能等,最终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在工作中也能迅速的适应企业生产变化的要求。

(三)瑞士职业教育由联邦政府管理,各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瑞士的职业技术教育由各联邦政府、州政府、企业等相关机构共同管理。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联邦政府的主要职业教育和培训部门是公共经济部职业教育司,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提出必要经费补助、制定相关的培训考核标准、组织考试等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监督部门。而州政府在职业教育的培训与规划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州一级都会设置有相应的职教处,负责州职业教育的管理监督等工作。如:负责资格证书考试、监督学生和企业的俄合同培训计划签订实施、为职业教育培训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与州级得管理部门不同,企业在职业培训方面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培训场所、岗位并支付一定的培训经费和给予适当的薪金。再往下,各职业、专业、行业协会组织的主要职责就是制定修改职业培训的考试内容、相关条例向政府提供建议。并接受政府委托为职业资格考试技能出题,考试。向社会提供本行业的子夜培训方法教材。其中企业提供的学徒培训制是瑞士职业教育实施的主体部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为学员提供相应的辅助培训。

(四)重视基础课程设置。瑞士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对于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是十分重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达到较高的综合素质。据调查显示,在修满68分副学士虚伪的25门课程当中,基础课程就多达12门,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在其后的学士学位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也继续占据着重要位置。由于传统的任务技能导向关注的仅针对特定的任务技能,而忽视了在胜任某个职位时这个扮演该职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其它方面的能力。这种课程的设置就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其在职业中的多种能力表现和综合品质。这里综合素质能力指代的范围相当广泛,不单是指具体到某个岗位所需要的专门技能与知识的要求,而是更多的被视作职业能力在内涵与外延上具有的广泛概念。这就要求在工作范围内,能够将技术、知识在新形势下灵活运用重新组织、计划、创造的能力。当然也包括了个人在工作中对于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压力的承受能力,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等等。英国的第五级国家职业资格(NVQ)要求是“在不可预见条件下,独立运用基本原理和复杂技术的能力,能负担分析、判断、设计、计划、执行和评估的责任”。可见,不仅是瑞士,越来越多国家开始认识到劳动者所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不再停留在单纯针对职业本身的技能,而是更着眼于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性、生产模式、技术手段的变动性等等。综合能力更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将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创造能力等作为职业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为今后个人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瑞士高职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面向市场,开放办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瑞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当也必须充分的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我国的高职院校也应当面向市场办学,密切关注市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走势,产业的调整方向,行业的更替规律,新的技术、岗位的涌现等等。坚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发展结合道路。要把市场需求放在主置,并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来开展教学实践工作。强化职业教育的市场意识、开放意识。通过社会供求的杠杆来及时有效的调整专业和课程内容。争取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共同配合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出各行各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当要放开视野,开阔胸襟,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其服务于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教师以及相关教育者要密切关注产业发展进程,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聘请企业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学校亲自教授、带领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拉动高职教育的教学效用,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二)结合中国实际,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自身建设。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自身的建设,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切实努力:首先,面向就业,面向市场。转变技术培训学校的传统办学思想,立足于市场,加快对于社会急需人才、稀缺人才的培养计划,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推行“订单”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相关用人单位,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以灵活多样的开放式职业培训模式培养多样化人才。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从根本上保证培训质量的提高。最后,要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作用,特别是要促进对于农村剩余价值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因其文化技术等水品的缺乏无法适应城市用工需求。因此,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就要制定出一套切实针对农村劳动者的培训机制,提高这类人群的专业知识,就业技能,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高质量转化。

(三)以实践为导向,促进校企合作良性互动。单凭职业技术学校的力量,是远远达不到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一要求的。为了强化实践性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企业和行业应当积极参与瑞士实施的“学徒制”和“三元制”办学模式。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工学结合的关键所在。学生在企业内接受现场亲自培训,对于他们实践技能的熟练掌握,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责任意识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企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学生可亲身感受,为日后就业做下良好铺垫。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的工厂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就说明企业与学校间的合作仍然有待加强。就此我们可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选取师资配备较好的学校进行试点工作,国家也应当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企业也可据市场经济需求设置相关的培训课程和实习基地,将教学与生产实践、科学产业合理结合起来。形成真正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

(四)开展职业指导与咨询。由于目前我国对于职业指导与咨询的工作做的还不够,导致无法适应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作为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生命线”,职业指导与咨询的意义可谓非常重大。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职业教育的新需要,新要求。我们应当大力开展职业指导与咨询这类职业准备教育,做好相关工作,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就此开展专门的指导咨询课程,系统的进行教学。在一些城市亦可设置相应的专门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帮助学生认识到,怎样的职业选择才是符合自身发展的。而不再是以前仅仅为了就业而进行的单向性指导。事实上那种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进行的职业教育,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以为只要关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技能的传授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使得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从“起点”就已经开始了职业咨询,使得职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并据此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中,为以后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开展职业教育咨询与指导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职业咨询服务,还能帮助学生进行各项评测,发现其潜能和个人特色,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专业选择接受职业培训,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优势,更有益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同时,职业指导咨询还能帮助学生适时的了解各种职业动向,掌握求职方法,求职技能,促进其就业。

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范文5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罪犯职业技术教育

据有关调查显示,许多罪犯刑释后,由于他们大多不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在社会上找不到稳定的正当职业,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家庭接纳而重新犯罪。因此,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关系到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给监狱工作带来的冲击,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呈弱化加剧趋势。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对罪犯职教工作进行分析,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对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一、人力资本理论对罪犯职教的启示

1.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费用保障问题

(1)监狱要重视教育投资。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论述,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大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资本投资的重点要从侧重物质资本转向侧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既可以带来个人收益,也可以带来社会收益 。目前由于国家财政对监狱经费投入不能完全保障,所以监狱不得不靠自身生产弥补经费的严重不足。长此以往形成监狱管理以生产为主,而淡化了教育改造。监狱教育改造投资不仅给个人带来收益,更多地是通过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降低重新犯罪,从而节省了破案、抓捕、重新改造教育的费用,从总体上降低了教育改造成本,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也会带来社会效益。人力资本理论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改造投资的现实意义。

(2)关于罪犯职业技术教育费用的思考。由人力资本理论来看,提高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是对罪犯人力资本发展的教育投资,是可给罪犯带来未来收入的一种投资,是首先从罪犯个人利益出发的一种教育手段。人力资本理论把人的教育消费视为一种投资,把劳动力的质量纳入了资本范畴,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导致的人的后天能力的变化解决了以人的先天差别为前提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困境。研究表明,个人的收入分配水平与教育消费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所以增加教育投资,提高罪犯职业技能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以获取满意的职位与较高的收入。既然是对罪犯自身利益的投资,按照教育成本分担 的原则,罪犯有责任来分担一部分教育费用。在教育成本分担的情况下,可以刺激其努力学习,提高教育质量。在某监狱对1330名罪犯就“监狱提供场所、条件,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罪犯个人缴费学习,地方劳动部门考核发证,你有何看法?”的问卷 中,选择“愿意”的占81.6%,选择“不愿意”占13.1%,选择“无所谓,反正我不想学”的仅占5.3%。可见,实行“自费入学、发证奖励”政策是完全可行的。罪犯需求的,一是能学到真本领,为谋生奠定基础,二是有社会普遍承认的证书,领到就业的“敲门砖”。当前,监狱企业面临困境,罪犯职业技术教育资金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在国家部分投资的基础上由罪犯适当分担部分教育培训费用是比较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本理论也是对罪犯职业技术教育费用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理论依据。

2.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本与效益问题

(1)注重成本―效益。教育经济学中的教育成本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初随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而提出的。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要求以较少的教育劳动投入,获得较多的教育产出,从而要求研究教育成本,进行教育核算。同时不仅要求降低教育成本,还要考虑提高教育效益。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同样也应考虑成本――效益问题。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效益是指教育投资所能获取的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又包括非经济效益。教育效益对罪犯个人而言,接受教育可以获得谋生的技能,这一知识技能的获得并能具体表现为个人工作之工资所得,并提高其接受教育改造的积极性;从监狱方面来看,教育效益即以较少的教育投资成本达到较高的教学质量,从而降低重新犯罪率,达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目的。

我国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并得到发展,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没有教育效益的观念。在目前监狱保障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单靠国家拨款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的空间很小。因为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相比还很贫穷。可以说我国至少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单靠国家财政拨款来保障监狱经费是不现实的。监狱作为国家的执法机关又必须履行教育改造罪犯的职能,所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处理好教育投资改造的成本――效益问题是现今的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捷径和明智之举。

(2)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成为最核心的资源,而且会比物质资本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而不是物。监狱的管理归根结底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所以符合监管工作规律的人才激励机制是搞好监狱管理的当务之急。

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定性,决定了罪犯是监狱企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尽管监狱企业的性质和职能规定,对这一劳动力只能是“择劣而收”,他们难以适应生产的规范化管理。但是,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到罪犯中蕴藏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对于提高监狱企业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开发监狱人力资源,无论是对监狱干警、职工,还是对罪犯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从管理上建立激励机制,重视人力资源的科学配制和优化组合,重视教育培训。

(3)社会资源的利用。人力资本理论要求在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中树立教育效益观念。在对监狱教育资源开发、优化的配置中,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想方设法在降低教育投资成本的情况下,获取更大的教育效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体现了监狱行刑社会化要求。监狱行刑社会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离不开社会各界协助和支持。

3.对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目标与教学的要求

人力资本理论角度下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以培养罪犯职业技能而使罪犯更好择业为最终目的。而就业的第一需要是就业者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操作实践能力。因而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突出罪犯职业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提高。对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要求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1)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人力资本理论要求罪犯的职业技能培训要研究和预测本地区社会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发证等都要突出“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

(2)以实践为依托。要求职业技术理论知识与岗位技术操作实践相结合,对罪犯来说,学习一些基础的技术理论知识是有必要的,但不能片面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建立开放式罪犯职教模式

根据以上人力资本理论对罪犯职教的启示和要求,我认为监狱要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建立开放式培训模式。即:监狱和社会联合办职业教育,社会职业学校也可在监狱办分校,实行开门教育,联合办学。建立这种开放式罪犯职业技术教育专职机构模式把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体系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管理体系,由监狱职教机构负责,保证了对培训中心的组织和领导的权利;另一个是教学体系,由地方职业学校负责,保证了对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化。具体方案如下:

1.应当进一步强化罪犯技术培训领导机构,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把罪犯职业技术培训从监狱“特殊学校”中分离出来,挂靠地方职业学校,利用原有教学设施场地,建立罪犯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或地方职业学校分校区。以监狱教育改造部门为主体,设立罪犯职业技术教育专职机构。

2.职业技术教育专职机构(简称职教机构)负责教学的行政管理工作。职教机构负责制定教育计划、教育方案。要宏观指导,落实督察检查的职责,并负有保障教学安全,维持罪犯纪律和正常教学秩序的职责。另外,监狱职教机构负责按学生数量、教学量向地方职业学校交纳教学费用,学费可采取以罪犯劳动报酬作为部分学费,或由罪犯自愿承担部分教育费用,另外部分费用由监狱承担的方式。

3.职业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交由地方职业学校负责。地方职业学校负责监狱分校区或监狱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职业专业课程教学管理,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内容的总编、课程设置、教师安排、学生学习考证、毕业证书、资格证书的发放。

4.监狱企业劳务培训仍归职教中心负责,职教中心通过劳务培训劳务输出向监狱企业收取培训费、劳务费来用于教育资金。集团公司向职教中心提供后勤服务和实践岗位。

总之,这种开放式的罪犯职教模式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资源,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效益,体现罪犯职业教育社会化,是人力资本理论对罪犯职教指导与要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刘社建:中国教育消费经济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5.(95)

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范文6

1971年,在《在终身教育的范围内有关继续职业教育组织的法律》中规定了继续职业教育必须由国家政府、地方团体、公私立学校和公司企业共同负责。到1984年《高等教育基本法》进一步要求大学要对公民的终身教育做出新的努力,具体体现在对终身教育的实施、对终身教育教师的培养、终身教育理论的研究等三个方面。1995年10月23日,在欧洲部长委员会和欧洲议会上通过了,将1996年定为“欧洲终身教育年”,这对法国和整个欧洲的终身教育发展都是一次巨大的推动,而当时负责欧洲教育的正是法国前总理克勒松(EdithCresson)。她指出:“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知识成为现实,必须切实实施终身学习和教育政策。”

也正是在此基础上,1996年1月,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部长共同提出,要使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现实。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法国人对终身教育在思想和理论方面的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教育部门和专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其做出的重要贡献。应当说,终身教育的不断发展是当代世界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与此同时,终身教育的思想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实践进步———法国职业技术终身教育的发展

在法国,职业技术教育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最初的职业技术教育只是在各个层次的中、高等院校进行的教学活动。随着社会工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工人职业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没有丰富职业技术知识的工人,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在孔多赛提出终身教育建议后,职业技术教育也找到了它的方向,逐渐向其靠拢,并不断发展出新的特色。

1794年,阿贝•格雷戈瓦建立了国立艺术与职业学院(CNAM)①其学校的宗旨是“给予无知者和无力求知的穷人以光明”,并开设了高等职业技术讲座来满足大家的需求。1919年7月25日,法国颁布了有关职业教育的第一部法律———《阿斯蒂埃法》。该法不仅仅是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法律,同时也为其终身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阿斯蒂埃法》规定:国家来负责将个人的职业教育的任务,并设置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部门去严格管理和执行相关工作;国家和企业雇主合作,要求每个市镇都必须设立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为公民的相关教育负责,并且教育经费由国家和企业各负担一半;18岁以下的青年有义务去接受免费职业教育,雇用他们的工厂主、商人必须保证青年人每周有四小时的工作时间去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在学习结业后,授职业能力证书。

不过,就法国而言,职业技术教育真正意义上向终身化方向发展是在二战结束后。二战后,法国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在此期间,提出了《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虽然该方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能付诸实施,但却为以后几十年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除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外,大学也是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终身发展的主力军,并且在1960年的《高等教育基本法》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要求全国的各个大学要以协助的方式去为公民的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服务,主要表现为与机关、企业等有需要的部门进行合作,为其职工开设相关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培训。在巴黎,已有13所大学加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终身化培训之中,并组成一个名为“终身教育巴黎大学中心”的教育机构,同时,在各个地方大学也在不断发展着。

在1968年法国工人罢工运动中,工人和工会组织要求在企业中获得更大的权利。此次罢工不仅让工人获得了在工作时间可以获得继续培训的权利外,还促成了《职业继续教育法》的诞生,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终身化方向的发展。在该法中规定,“职业技术终身教育是全国的责任,其目的是保证人们在其生活的各个时期的培训与发展,使他们能够获得有助于个人发展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进步的知识和全部智力和体力能力”1975年7月,《哈比改革法案》的出台,使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在7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该法案加强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还对初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使得基础职业技术教育中各门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并且它还强调了“在本世纪的最后25年中,学校必须承认技术学业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宣布它在任何方面都具有与普通学业同样的尊严”。

职业技术教育一直都是与经济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为提高法国经济的发展,到1977年法国颁布了技术教育指导法。该法案不仅仅是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更是为法国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法国政府使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并希望能够与普通学业相等同,这既是一种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可,也是对其终身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提取精华———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终身化发展的特点

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终身化发展主要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各方联合为纽带、以资金投入为支撑、以能力认可为鼓励、以教育立法为保障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正是职业技术教育终身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特点互为联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1以学校教育为基础

学校是学术交流的中心,同时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正是培养职业技术的最佳之地。因此,法国把中等教育学校当做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机构,由全国各个类型和等级的中等教育学校来承担培训任务,并且在各个学区都设有负责该学区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和负责人。为保障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国家还赋予相关学校司法和财政地位,以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顺利进行。目前,法国有中学培训组286个,6500个中学培训点。在法国,除中等教育机构以外,高等教育机构也应承担其为公民服务的职责,并在1984年的高等教育法中重新确定了公立高等学校的性质,明确其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终身化发展的一部分。

2以各方联合为纽带

在法国人看来,职业技术教育关系到个人、企业、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对于个人而言,有利于提高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水平,求职者可以更容易谋求到职位,在职者可以提高职业水平,甚至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对企业来说,职业技术教育的继续教育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其同基础教育一样,是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利于提高国家人力资源素质,为国家的振兴和富强奠定基础。

在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终身化,是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就业政策的重要因素,因此,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和企业的纽带之一。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支持,主要是通过对接受教育的个人给予补贴,对实施相关教育的机构进行资助,对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扶持和相关补助,以及对地区政府的转移支付等。这些资金支持,主要来源于国家教育预算,也有一些来自欧洲社会基金。国家负责管理的机构主要是劳动就业部、国民教育部和农业部,负责职业技术教育的地方政府主要为地区政府,在接受国家转移支付和欧洲社会基金的援助外,还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主要为接受教育的人发放补贴。而其中企业既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其最大的财政支持者。

33以资金投入为支撑

1971年的《职业继续教育法》强制规定各个企业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职业技术培训,最初为工资总额的0.8%,到1974年为1%,到1992年为1.4%,从1993年1月1日起上升为1.5%。法国政府还要求企业将培训资金中的0.2%专门用于本企业职工的“个人培训假期”。职工可以利用这个“假期”,参加相关的职业技术培训,同时在学习期间还可以享受80%的工资待遇,并在培训完成后返回工作岗位。

同时,一个企业不仅仅要本企业的职工培训,还要负责其他无业青年的就业培训。政府规定,企业必须将培训费用之中占工资总额的0.3%~0.4%用于26岁以下青年的培训计划。对于10人以下的小企业,必须将工资总额的0.25%支付给专门的培训机构,用于职工的培训和社会青年的培训。

4以能力认可为鼓励

在法国的职业能力的认证主要有四种:学校教育、学徒培训、继续教育和经验获得。经验获得认证被认为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赋予个人新的权利。1992年,法国尝试建立了一种,允许工作5年以上的工薪者和独立劳动者可以通过考试获得职业文凭。虽然获得文凭的过程十分复杂,但却十分受大家喜欢,尤其是在职的工作者,因为这样既可以不用去学校面对枯燥的课程,还可以取得职业认证。到2000年,有两千多人申请了相关认证。2002年1月,在“职业获得认证”(VAP)制度实施的基础上,又设置了“经验获得认证”(VAE)制度,这一制度将职业获得变成为经验获得,从而扩大了职业资格认证的领域。

新的认证制度允许任何年龄、任何学历和社会地位的人都可以通过职业经验获得,申请职业文凭或证书。但有一个条件是,要在相关领域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些能力认可文凭的设立,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其继续接受教育,为职业技术教育的终身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5以教育立法为保障

法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式的教育制度,十分注重运用法律来管理和保障公民的教育。1919年《阿斯蒂埃法》不仅仅是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第一部法律,同时也为其终身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1971年《职业继续教育法》克服了教育机遇的不平等的因素,为在普通教育中并不理想的人提供真正的“第二次机遇”。1975年《哈比改革法案》的出台,使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在7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2004年5月4日,法国颁布了《终身职业培训和社会对话》。该法案保障了个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权利,规定了每人每年可以得到20个小时的职业技术培训,此权利可为期6年。

总结反思———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终身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并要求各部门履行其职责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政策理念变成现实的指导方针,都必须通过法律的途径,使其合法化,这样才能在推行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真正的去实施。从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终身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立法是确保其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想使教育向终身化方向发展,建立我国的终身教育体制,也必须通过立法的手段,确立相关的法律体系,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具有完备的法律依据。同时,通过法国的经验,在构建法律体系的同时,相关教育立法要与地方立法同时进行,发挥各自对终身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相辅作用。

2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建立相应的认可制度

学校本身就是传承文化的社会机构,如果把学校当作只为在校学生服务的话,那学校的社会意义会大打折扣。我们应当提高学校的利用价值,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学校作用为整个社会服务的部门,当然这也需要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投入。或者学校法国的政策,把让企业也加入到教育培训的行列中来,让企业每年也划出相应的资金来帮助学校对全社会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培训,提高全社会的学习兴趣,构建学习型社会,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够有终身学习的平台。同样,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文凭认可制度,这样既是完善相关教育制度的必要内容,还可以为参加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员一个肯定,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并要保障其认可的质量,以便使其学习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