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规划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规划方案

城市规划方案范文1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要点;实施方案

1 有关于低碳城市的概念

低碳城市的中心意思是跟环保经济的理论相结合的。英国曾在一本著论中说过,低碳的经济就是可以经过很少的能量花费和很少的自然环境污染,来得到大量的经济收益;这种经济模式可以生产出更好的日常生活和更高的生活质量的可能,也同时为发展、运用和得到好的科技技术提供了机会,在这时候也能提供全新的创业机会和就业渠道。我国研究者也从很多的方向对低碳的经济模式给出了指导,潘家华说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在于环保,目标是在得到发展,是要达到国际水准,持续性的发展。付允、马永欢等几位学者从大局、中局、和基层三个层次讨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方法和模式,就是要把低碳作为发展的指导方向,方式为节能减排,还要运用碳中和技术。[1]

关于低碳城市的意义,很多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定义也有很多。有的人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里面要进行所谓的低碳类型经济,有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化,建造起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来,建造起来一个良好的资源环保体系。还有的学者们说,低碳城市所说的是城市在保证发展迅速的情况下,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要低。还有其他人觉得,低碳城市就是要把经济模式还有发展方向、市民生活标准都作为创建的目标。通常的说法是低碳城市就是在空间里面经济上要低碳,在最大的可能下减少废气的排放量。低碳城市就是要在城市里面建造新的科学技术,改变人们日常的行为方式,不要大量地使用能源,消费无节制和废弃物过多的社会,要形成结构层次良好、物品循环利用、效率高还同时节省能量的体系,结合健康节约的模式,最后的目标是完成城市的干净环境、发展高效、低碳经济发展和环保可持续。

2 现如今城市规划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城市创建中没有生态环保的意识

看一个城市的创建合不合理的一个指标是它有没有生态环保的意识。现在因为不同的缘由,中国的城市创建对于社会经济过分关注,但是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却没有尽心。尽管现在国家有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有相关文章,比如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等,并且在建造各种项目的时候要对其进行环境方面的测评,要求编制水土方面的保持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进行中,这些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2]

因为没有生态环保的意识,我国城市多年以来都是很高的投放,很高的消耗量和很高的废气排放量,造成城市里面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成高堆积,这种粗放型的生态模式对城市的威胁日益严重;现代城市化越来越快,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都得到了提高,消费的水准也得到了提高,这些情况都让原来紧迫的城市能源、环境的供给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环境部门给出的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在每一天里都会有大约1亿的废水直接排进了水利体系中;我国七大水系里面,几乎一多半都受到伤害,我国百分之三十的水域已经不适用于鱼类生存,百分之二十五的水不能灌溉植物,还有百分之九十的城市用水遭到污染非常严重,一半的城市水不能饮用,南方城市用水不够的原因也都是因为水源遭到了破坏和污染。[3]

2.2城市创建中没有为公众设立利益诉求

现在,中国的城市创建的要求主要是政府部门的想法,并不是直接反映了大众的想法,也并没有得到各界人士的智慧。这给城市创建带来了很多的漏洞,比较突出的几点是:第一是城市创建对城市的发展的支持控制作用已经不是很大。很多城市创建没有持续性和严肃性,一方面,城市的创建要根据政府管理部门的领导的变换而进行变换;另一个方面,有些城城市创建的真正实施跟规定的时间不符,一般比较滞后。第二就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古建筑会受到伤害。因为要达到经济上的发展,一些城市在创建中没有把历史文化考虑进来,保持很差是这些城市风貌遭到了灭绝性的毁坏。第三是城市的生态遭到了破坏,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污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地下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生态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第四是城市规划中的建筑风格相似而且并不环保。比如大型广场、宽马路和比较豪华的办公大楼。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城市都是如此,这些建筑不一定就会给环境带来好的影响。

3 有关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 提倡低碳生活的理念和低碳城市创建定位。我们都应该提倡这种理念,并且要把这种理念带到对真正的城市创建里面来;我国提倡全社会都要从追逐近期的经济利益转向要求长期可持续的利益,让人们的思想向可以可持续的方向改变,来转变消费模式,这样来确定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常带动。同时,低碳的要求要有一定具体的低碳的创建目标。低碳城市的创建应该要表现出可利用发展、生态的想法,要带有合适的利用分区和公共设施的创建,来促进区域性可再利用的发展和城市的形成。[4]

第二,制作低碳城市创建评估。评估应该全面、系统地理解这个社会和经济生态之间的相互联系。制作科学上的评估标准体系,它可以用来评估城市里的生态发展趋势,兵器在这里评估指标下进行城市规划的法律制度;采用这种指标可以对各类指标进行评估,用来增加低碳城市的大规模出现。

第三,低碳城市创建中表现的是环保城市、节约型的社会的特点。低碳城市创建中要考虑使用街道的利用率,这样可以使城市的废弃物得到解决,让它可以在城市环境维护中起到主要的作用。城市环保用植物要尽量选择了当地的品种,还要考虑到耐心扛旱还有抗病虫害等的作用。要把节约的观念树立在心里,还要把这种精神融入到城市创建中;要在法律意识上对城市规划的监督起到完善的作用,并且最大可能地利用能源达到再利用,同时还要保持清洁的目的。[5]

参考文献:

[1]穗贤杰,闫凯,刘瑞琪;营建低碳城市与实施低碳规划的探讨;[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2(3):37-38

[2]辛雯娴;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福建建筑.2012(5):10-15

[3]卢珺;低碳城市规划的内涵及其实施分析;[J];艺术科技.2012(4):95-95

[4]邢兰芹;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7):4-5

[5]何涛,赵楠;慢行交通在低碳城市交通中应用的思考——以唐山机场新区城市设计的交通系统规划为例;[J];建筑与环境.2012(2):28-30

城市规划方案范文2

关键词:城市规划 安全意识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当前,我国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社会财富和产业活动高度聚集。人口、财富和产业活动的集中是城市发展的优势和动力,但也为城市安全留下隐患,增加了城市发展的风险和危机。

一、城市规划与公共安全

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事故高频率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越是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越要看到城市规划工作者的责任,越要强调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要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就要建立综合灾害概念;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对城市安全的综合协调作用,就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立法、国家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以及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二、城市规划的防灾措施

1规范城市防灾救灾体制

建立统一指挥机构

机构设置是政府体制问题,不是城市规划的研究范围,但城市总体规划可就如何提高城市防灾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城市宜规划建设常设的、统一的城市防灾救灾指挥中心,办公地址最好与城市行政中心(政府)在一起。

编制防灾救灾规划

城市防灾救灾管理部门应与城市规划部门共同编制城市防灾救灾规划,要对城市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分析和预测,探素有效的城市防灾救灾管理模式,对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提出建议,提出城市避灾、防灾、减灾工作方案,提出城市防灾工程建设规划,提出城市救灾物资储备计划,提出城市防灾救灾应急预案。

建立灾害预警系统

建立完善的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尽早发现、预防灾害,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积极转移人员和财产,是减小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城市规划要配合和服务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给气象观测站、水文观测站、消防站(含瞭望塔)、地震观测站、动植物检验检疫中心等灾害预警设施规划并预留合适的场地。

建立专业救援队伍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业务精、作风过硬的专业救援队伍是抗灾救灾工作成功的关键。专业救援队伍必须实行军事化的管理,要有专门的办公场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人才、人力和救灾工具,要有专门的训练场地,要有专门的交通和通讯设备。

建立救灾物资储备

城市人口和财产高度聚集,一旦发生灾害,需要大量的救灾物资进行补给。为此应建立救灾物资储备,通过地上和地下的各类仓库储备水、粮食、燃料、衣物、药品和医疗设备等战略物质。特别是在可能发生战争前,更要加强战略物质储备,并应以地下仓库形式为主进行储备。

2城市规划避灾措施

科学选址

新建城市的选址和现有城市发展方向选择应综合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城市建设要避开洪水淹没区、软弱地基区、沉陷区、采空区、地质断裂带和泥石流、滑坡、山洪、崩塌等地质灾害可能发生地带,以免遭受洪灾和地质灾害。城市建设要有充足的水源供给,以免引发水荒。城市建设要避开静风频率过高的地区,以免加重大气污染程度。

危险工业要隔离布置

生产易燃、易爆和有毒产品的工业的选址,首先考虑的是安全距离,要防止燃烧、爆炸和泄漏给周边地区带来危害,因此宜隔离布置。其次要避开城市水源地,以免污染水源。再次要避开河流上游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以免加快灾害的传播和扩散。

危险仓储要离开中心

油料、液化气、雷管、炸药、弹药、剧毒物品等危险品仓库,因易燃、易爆、有毒或杀伤力,容易引发灾害,均应远离城市中心;要避开河流上游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以免加快灾害的传播和扩散。另外,危险品不能混杂储存,以免引发混合型灾害,加大防灾救灾工作难度。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应尽可能将危险品仓库设置在地下。

隐患设施要远离中心

一些城市设施对城市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本身又存在安全隐患,必须与城市集中建设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核电站可能发生核泄漏,航空港产生高强度噪声,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散发细菌和病毒,均应与城市集中建设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要避开河流上游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3城市规划防灾措施

建设防灾工程,提高防灾能力

针对城市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建设相应的防灾工程,提高防灾能力,这是城市防灾规划的核心和重点。为防治火灾,要合理规划建设消防站、消防水池、消防码头、公共消火栓等。为防治洪灾,要合理规划建设截洪沟、排洪渠、防洪闸、蓄洪池、排涝泵站、防洪大堤等。为应对现代战争中的空袭和核武器,要积极建设地下人防工程,并建设地下指挥中心。

建筑工程建设,强化防灾性能

建筑工程防灾主要是防地震、防火、防雷电。建筑防地震要按城市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计和建设。建筑防火主要是按防火规范要求控制防火间距,设置消防通道、消防设施,并使用合适的防火材料。建筑防雷电主要是按防雷规范配套建设防雷工程。

工程管线综合,保持科学合理间距

工程管线如同城市的血管和神经,数量巨大,必须合理进行综合布局。一些工程管线如果建设和保护不好,本身会导致灾害发生,如输水管、给水管、高压电线(缆)、燃气管等,必须与建筑和其它管线保持合适的距离。一些工程管线对环境有特殊要求,布局时必须考虑其特点,如广播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网络线等必须避开磁场、静电和高压电线(缆)等。

减少环境破坏,降低灾害发生

城市中的许多灾害是由于城市建设破坏生态环境而造成的,如植被破坏和大挖大填导致水土流失、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为此,城市规划与设计应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充分利用现状,杜绝、减少对城市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

4城市规划减灾措施

控制建筑密度,降低损失程度

建筑密度越高,人口和财产必然越集中,一旦发生灾害,遭受损失必然相应增大,为此应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另外,降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绿地和广场,发生灾害时有利于疏散和安置受灾人员,有利于施展救援工作。

设置隔离地带,防止灾害扩散

控制灾害传播范围和减弱灾害的传播速度是减小灾害损失的有效办法。对于必需设置在城市集中建设区但又可能引发灾害的城市设施,必须合理设置安全隔离地带,如变电站、加油站、高压输电线、垃圾中转站等。对于受环境影响可能诱发灾害的设施,也要合理设置隔离地带,城市水厂、高位水池等。

确保交通畅通,提高救灾速度

灾害发生后,为了减少灾害损失,就要及时救灾,而交通和通信是最为重要的条件。为确保交通和通信畅通,城市对外联系的主要出入口不应少于三个,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通道不应少于两条,城市对外联系的通信线路不应少于两条。城市内部道路应形成网络,并有足够的宽度,以提高通达性。要设置危险品运输专线,避免穿越城市中心区。城市隧道、桥梁等咽喉部位要重点保护。

提高备用能力,应对紧急状态

为保证城市在遭遇灾害时能维持基本的运转,应建立备用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备紧急状态时启用。如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系统均不宜少于2 套,即使一套出现故障,也能维持城市基本运转。城市河流、湖泊、池塘、水井等要尽可能保护和利用,作为备紧急状态时的临时水源。

结束语

城市规划要根据城市灾害的致灾因素和产生先后的不同特点,突出城市安全意识,合理采取相应的“避灾、防灾、减灾”措施和“测、报、防、抗、救、援”手段,尽最大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 锋浅谈城市规划及其防灾措施[J].民营科技.2008(12)

[2]闫永庆 城市规划与城市灾害的有效防治探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04)

城市规划方案范文3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停留在基本的居住条件上,他们对城市功能多样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要求,提高城市的功能水平,我们必须科学、严谨的的探讨制定城市建筑规划。然而,由于城市建设规划的内容很复杂,它的提出和实施的过程必定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我们应积极详细的去看清规划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的探索解决方案,从而使得城市建筑规划能够顺利的进行。

当下城市建筑规划存在的热点问题

1.相关的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明确。由于当下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明确,使得它们不能在政府各个部门树立良好的威信,从而难以协调好城市建筑规划和其他的各项规划之间的关系,阻碍了城市建筑规划的顺利实施。

2.城市居民关于城市建筑规划的意识较为薄弱。在实施城市建筑规划时,由于很多人缺乏基本的城市建筑规划意识,使得规划进程受到阻碍。像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在建设一些城市公共性建筑时,由于侵犯了某些个人利益而被其阻止,被迫暂缓建设规划的实施,直到政府下强制性命令才能够顺利实施。

3.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具体工作还未明确落实。当下人们对城市建筑设计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和广泛,这使得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无法得到明确的认可和接受使用。

4.相关的监督实施和责任追究措施严重缺乏。现行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中,在关于城市规划进行过程的监督方式和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的责任追究方面,并未制定实质性的要求规定。这使得某些地方领导暗地里与房地产企业勾结,违背城市建筑规划的要求,共同谋求暴力,给社会带来了很恶劣的影响。

做好建设规划工作的有效措施

1.强化人才培训,挖掘相关潜力,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与国外相关人员交流的机会。当下,我国关于城市建筑规划方面的人才存在明显不足,这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建筑规划的进程。而现有的相关院校培育出来的人才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使得他们的专业技能无法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应努力为这些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强化他们的专业技能,从而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2.在城市建筑规划中积极引入信息化,建立相关的信息库。21世纪,是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现如今,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行大多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而城市规划部门,它作为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建设的规划机构,应正确的应用信息技术,获取及时准确的相关资料,为以后的规划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政府部门应努力筹建城市规划信息库,掌握城市规划的具体操作过程,从而确保整个城市的持续发展。

3.理性参考其它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历程,避免产生错误认识。城市的具体发展历程和规律往往是难以捉摸的,因此,我们在参考其他国家的城市发展历程时,应全面的思考总结,切不可以偏概全。像对于国外的一些逆城市化现象,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城市作用逐渐减弱的表现,而忽视了城市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其实认真调查思考可以发现,那些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环境的恶化,而并非城市的功能弱化,城市在人才与科技方面的聚合效益是一般乡镇无法达到的。因此,我们在城市建筑规划方面应积极引导城市的良性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努力带动周围乡镇的共同发展。

4.结合实际,制定合适的城市建筑规划。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市理念和特色文化。因此,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实际情况,遵循着城市本身的发展动向,而不是由着城市管理者的爱好,这有这样才能使得城市的整体内部结构协调统一,促进城市的长久发展。像有些城市的地质条件不稳定,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5.完善相关的居民参与制度,提高人民的积极性。进行城市建筑规划时,应积极鼓励城市居民参与。这样,一方面,使得城市建筑规划者们能够充分的了解居民需要,并以此作为城市规划的参考;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居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城市规划的意义,提高他们作为城市主人的意识,能够更好地配合城市建筑规划的实施工作。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城市建设规划是使得城市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们只有正确的认识对待城市建筑规划所遇到的问题,积极的探寻解决措施,才能使得城市建筑规划不断的前进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人民服务。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城市规划方案范文4

关键字:城市道路;设计方案;规划实施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概念与特征研究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区域内依据不同道路与设施的功能特征,以交叉与连接的网络结构分布于不同道路区域的地面交通设施。而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有利于加强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修建城市主、支干路,提高路网密度,有利于改善城市道路网络。关于城市道路,我们应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去展开研究。

“点”即是城市道路节点,重点研究城市道路交叉口或节点;尤其是交通要塞应优先设计。为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可在交叉口设置交通时差信号灯,或改造车道的功能,拓宽交叉口宽度,实现路口的畅通无阻。

“线”即为城市道路各分路段,主要依据各分路段交通运行特征及道路宽度要求,研究各路段的道路设施与交通组织设计。同时结合各路段不同时期的道路特征,合理设置交通组织方案与各通行干道道路宽度,为不同区域道路改造与建设提供参考。

“面”即指城市道路网,即由不同的“节点”与路段交叉和连接而成。城市道路网主要是通过分析城市道路与土地利用特征,和交通运行需求与特征,再依据交通路网评价指标以及路网密度指标,来研究不同区域用地情况和交通布线,以及人流出行效率与交通运行效率。

以这三项指标研究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有利于我们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探索与规划城市道路。而进一步了解城市道路的交通特点是进行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的重要依据。首先要把握其交通特点,即生活出行与交通便捷度,一般以有目的、有关联的出入交通为主体,上下班为交通高峰期。考虑到城市居民出行需要,道路规划应优先考虑公交专用道。而生活性道路则以人行道为主,考虑到行人的安全有必要实行人、车行道分离,对于支路可视交通情况而定,适当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形式布置人行横道,有利于居民平面过街。

二、实例分析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与规划实施

2.1 工程概况

拟建道路工程位于中部平原地区,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综合发展城市经济为基础目标,采取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综合发展为基本原则,建立城市“民-工-商”共同发展基地。所选用场地为湖南某城市边郊城区某待建道路场地。沿线筑路材料丰富,运输方便,有利于外购与内采,通过材料调查与外出勘察、试验得到基本数据。路段所经处为湘江等水质纯净的天然河流,供应充足可作工程用水所需,沿线电力供应充足,输电线路布设良好,还可自备发电,以备急需。

2.2 道路设计依据与指标

该道路工程根据我国公路设计与施工《规范》与《标准》,以及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与地质勘测报告来设计道路网。该道路设计的技术指标主要有道路荷载、抗震等级(分别为城市次干路Ⅰ级,BZZ-100,裂度Ⅴ度),限速(40Km/h),路面结构临界年限(30年),交通饱和年限(15年),停车与会车视距(分别为40m和80m),尤其要注意其路面防滑指标,在竣工验收阶段与设计年限内的摆式仪测定值分别为F0不小于45,和F不小于35,且构造深度TD=0.2-0.4mm,石料磨光值PSV不小于35.

2.3设计方案

在设计的初始阶段,首要任务是对城市道路作基本规划,主要可分为:平面规划、纵向规划、横断面规划与交通工程规划。而规划的重点则要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去分析,充分考虑道路的长度与宽度,起点与止点,节点与交叉口,坡度与高程,车道划分(人行道3*2m,非机动车道3*2m,机动车道18m)。而进行交通工程规划时,则要充分考虑车道宽度与路通控制。因此其设计方案也应从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与路基结构,及材料与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

2.3.1 平面设计方案

道路平面设计可依据其基本规划的坐标体系,设置起点与止点桩号,再根据城市用地实况与交通需要在不同交叉口设置平曲线R=500,对于非机动车道结构要设置挡土墙,在人行道过街位置要设置相应的信号控制灯。

2.3.2 纵断面设计方案

根据基本规划,将纵断面高程定为21.8-22.8米之间,纵坡坡度为0.3258%。

2.3.3 横断面设计方案

横断面道路标准路段为30米,包括机动车道18米,非机动车道2*3米和人行道2*3米,其中机动车道坡度为1.5%,指向两侧,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则为2.0%,指向道路中线。

2.3.4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对于路基与路面结构设置可根据表1.1与表1.2的基本参数来设计,具体情况如以下两表所示。

表1.1 路基结构设计参数表

道路/结构 填方 挖方

车行道 0-80cm,93%;80-150cm,90%;>150cm,90% 0-30cm,93%

人行道 0-80cm,90%;80cm以下,87% 0-30cm,90%

备注:以上皆为管道沟槽回填土要求,上基回弹模量>20MPa,弯沉

根据以上参数分布来处理全线地基时,还要充分考虑各工程路段的地质条件及拟建场地范围内的土层分布状况。

表1.2 路面结构设计参数表

路面 水泥砼路面 水泥稳定碎石 路面弯沉值

机动车道 22cm厚,f r=5.0 M Pa 30 cm厚,5:95 L g

非机动车道 18cm厚,f r=4.5 M Pa 20 cm厚,5:95 L g

人行道 6cm厚彩色步砖+2cm

M10水泥砂浆座浆 15 cm厚,5:95 /

备注:砼用42.5硅酸盐水泥,水泥稳定饱和压强度>3.0 M Pa

根据以上参数,配置相应材料时,还要进行相应的物理化学指标合格检验,对应的水泥、集料、砂料进行配比试验要符合合成级配要求。

2.4规划实施

2.4.1 公交站点与交通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公交车站点多设在离路口较远的地方不方便乘换,直流通行的道路设计 , 可使 十字路口的公交车站点可以其正中间的路边上 在垂直交叉处用阶梯式人行道上下南北连接;同时也可通过转盘式人行道连接任意一个生活区 。

2.4.2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应采取“ 交通分离,交通流控制与调节 、 均衡布局 , 按交通流性质进行疏导”的原则,一方面利用行政管理手段合理组织城区与单向道路交通,禁止停车路段,设置限速路段;另一方面借助道路交通工程技术设置过街信号灯、无障碍通道、中心安全岛,以及错位过街横道线 ,使道路交通设计更为人性化。

2.4.3交通组织设计与实施

交通组织设计第一步是对拟建场地进行交通分析,包括人行过街、调头、公交车站、道路开口等的间距,且依据相关设计规范,人行横道间距可为 250-300m,主干路上开口间距应不小于 300m。

2.4.4实施道路与休闲广场一体化

在城市用地高度紧张的今天 , 市民的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 , 城市的绿地 、景观太少 , 对人们的心理会产生压抑感。可在一些非人群聚散地区或靠近市民生活区的人行道上,在满足宽度的条件下,设置小型甚至是微型的休闲广场。

2.4.5无障碍设计与实施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在城市道路设施中应设计缘石坡道,和提示盲道等人性化道路设施。在城市绿化带设置宽度为0.5m的盲道,转折点处设计相应的提示标示,圈围危险物和障碍物,便利残障人士通行;同时对于人行道缘石坡道部位应根据其不同类别分设坡度为1:12或1:20的缘石坡道,保持人行道平坦畅通。

2.4.6道路环境设计与实施

道路环境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通过道路布局、建筑特色与景观风貌形成美观的空间组合,以及对道路路面结构、绿化、主体色彩等设计,使其相互协调、和谐美观,以提升整体环境水平。

三.城市道路路网规划方案评价体系

城市道路网的设计规划涉及到路网密度、交通运行效率、非直线系数与道路使用率等等指标;而路网密度反映了城市道路覆盖面积,反映不同等级城市道路的平衡程度,是最重要的指标。而本工程属于支路网建设还要以所在区域公共交通覆盖程度以及居民出行效率作为参考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检验该方案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根据所设计的道路特征对路网的使用值进行汇总如下表1.3所示:

表1.3 城市道路网络密度指标使用值表

城市用地类型 研究对象 公交运行密度 道路网密度 备注

居住用地 公交停靠站覆盖范围、居民出行可容忍时耗及其在该区域内出行特征 4.5 13-14 一类住宅

用地

工业用地 公交线路服务范围、平均站距、工业占地面积 4.5 16-17 二、三类住宅用地

商业用地 商业建筑基本尺寸、公交线路平均站距、居民出行特征 6.67 14 大型商场、写字楼,建筑密度高,占地面积大

6.67 19 中小型商场、写字楼,建筑密度低,占地面积小

根据上表使用值对比国家规范标准判断达到了各道路模块用地标准,,也较适合拟建范围内居民生活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居民出行容忍时间,说明该设计方案是可行且具备一定优越性的。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方案范文5

关键词:高压配电网;电网规划;负荷预测;电力电量平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high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of urban JinZhongQi research plan, i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wer grid planning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founda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methods for more cores power load forecasting, and check each other determined after forecasting conclusion.

Keywords: high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grid planning; Load forecasting; Power flat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电网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网更新改造的依据。合理地进行规划可以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电网规划方案尤为重要。如何对电网准确描述和处理仍然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以便使电网规划方案能够早曰为电网规划的实际工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现状评估

现状的评估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区内高压配电网的现状评估;二是规划区内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估。前者能够全面的认识规划区现状的电网情况,找出规划区现状电网的薄弱环节,以便能够准确定位解决电网中存在的问题;后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分析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负荷预测工作奠定了基础。我们还可以根据电力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得出规划区的弹性系数。

2 电量负荷预测

电量负荷预测是我们电网规划工作的基础,其准确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规划区电网规划的效果。对于电量负荷预测工作首先需要大量合理能够反映经济客观规律的数据,并且采用科学的负荷预测方法,以历史现状的负荷水平为基础,预测未来的负荷常用的电量预测方法有:自然增长法、弹性系数法、产值单耗法、回归曲线法、人均电量法等;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有:自然增长法、负荷密度法、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回归曲线法等。

3 变电站规划

变电站主要功能是汇集、分配电能,在高压配网规划中变电站主变选择一般是2~3台,主变的选择应遵循大容量、小型化节能的原则,目前110kV主变容量一般以40MVA、50MVA、63MVA为主。变电站的规划建设应满足规划期逐年容载比校核的要求和网架建设的要求,有效衔接输电网和中压配网的发展。变电站站址的优选可以从等负荷原则、负荷矩最小原则、初投资最小原则、以及网络运行费最小原则等几个方面予以考虑,并将选址结果根据实际地理约束条件进行调整。

4 规划期逐年网架规划

对于高压电网规划而言,其重点是研究目标网架,即研究和制订电网的总体和长远发展目标。目标网架应达到如下要求:

(1)网络结构合理,布局简明、可靠,层次清晰,运行灵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有利于防止区域性垮网或大面积停电。

(2)具有充足的供电能力,适应负荷和电源建设发展的长远需要。

(3)各级电压的变电总容量与用电负荷之间,输电、变电、配电设备容量之间、有功和无功容量之间比例协调,经济合理。

(4)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应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各级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应符合《供电安全准则》的规定。

(5)在长远规划框架内,电网的建设布局应适当超前负荷的发展,应考虑远近结合,合理安排。

目前在高压配电网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已有几种典型的高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目前来说现存的接线方式,主要是双射和T接为主,对于部分饱和城市高压配电网接线方式以三T和完全双链接线为主。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常用接线方式的优缺点以及使用的范围。

(1)单侧电源双射接线方式

110kV配电网中的单侧电源辐射供电接线模式,这种接线的接线方式比较简单,由一个220kV变电站为1~2座 110kV变电站供电,站内的接线方式可以为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方式,也可以为内桥接线。

优点:投资省,便于调度。

缺点:每座l10kV变电站只有1个上级电源,因此当上级电源发生故障停运时,将出现110kV变电站全停的情况,供电可靠性相对较低。

因此,该种接线模式一般应用于220kV上级电源较少、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城市郊区及农村地区

(2)双侧电源直供方式

在该接线模式中,一座110kV变电站有两个220kV上级电源,每个上级电源出一回线路为该110kV变电站供电,110kV变电站的站内,接线方式一般采用内桥接线方式。

优点:该接线模式相对于单侧电源供电其可靠性较高。

缺点:从经济性上考虑,该接线模式每个上级电源出一回线路为110kV变电站供电,占用的线路走廊较多,投资较大。

因此该接线模式适用于作为向目标网架过渡阶段的接线模式。

(3)双侧电源双T接线方式

该种接线模式上级电源分别出两回线路为两个110kV变电站供电,通常情况下,每个上级电源只有一回线路在运行,另一回线路处于断开状态,每回线路各带一个变电站的一台主变,保证了每个110kV变电站有两路上级电源。当某个上级电源发生故障,停运时,可以通过倒闸操作.将另一个正常电源处于断开状态的线路闭合,这样故障电源带的负荷就在高压侧转移到了另一个电源上了。

优点:该接线方式运行方式简单,投资较省,正常运行方式,变电站某一条线的开关始终断开,作为备用。

缺点:设备利用率低,网架的扩展性差。

(4)单侧电源两线两站接线方式

此接线方式,主接线采用内桥接线,正常运行方式,中间的桥式开关始终断开,每条线路带2台主变,该接线方式接线简单,运行较为灵活,但是也增加了投资。

(5)不完全双链四线两站接线方式

优点:该接线方式运行方式简单,满足N一1、N一2,且好向完全双链式结构过渡。

缺点:高压侧的开关较多,投资较大,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适用于两座220kV变电站之间需要加强联络且运行方式经常变化的区域 。

在对规划区高压配电网规划目标年及逐年网架规划完成后,需对方案进行正常运行方式下的可靠性分析、潮流计算和故障情况下的N一1分析、短路校验以及投资估算,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同时结合实际可操作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最终确定规划区高压配电网规划方案.最后还要完成规划变电站占地及线路走廊规划,预留和保护电力建设用地,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5 结论

本文提出了城市高压配电网近中期规划方案研究方案,是在对规划区现状及电网现状科学、全面、准确地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区具体情况多方法进行电量负荷预测,并相互校核后确定预测结论。在分层分区电力电量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变电站选址定容,进而进行高压配电网网架规划,最后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并满足站址、廊道等约束条件下,确立规划区近中期逐年规划方案并付诸实施。该技术为高压配电网络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1]符杨 ,胡荣,朱兰.城区配电网实用规划方案的研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6(1):36―38,58.

[2]胡荣,符杨,罗萍萍.新建住宅区配电网规划实用技术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5(4):296―298.

[3]陈章潮,唐德光.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0.

[4]王成山,魏海洋.肖峻等.变电站选址定容两阶段优化规划方法论.电力系自动化,2005(4):62―66.

[5]孙洪波,电力网络规划[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6]左新南,龚里.县级电网规划负荷预测方法的探讨[J].红水河,2006(2):135―137.

城市规划方案范文6

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年城市专项规划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具体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为契机,以城乡规划年活动为引导,按照上级指示精神,采取政府统领、统筹安排、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方法,有序推动我县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

二、专项规划编制项目

综合类专项规划2项: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含城市水系规划)。

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共9项:

包括:给水、雨水、污水、供电、电信、供热、燃气、竖向、环卫。

公共服务设施类专项规划共5项:

包括:城市商业网点(含市场)、城市文化娱乐设施、城市体育设施、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和城市教育设施(含中小学)。

防灾减灾类专项规划共4项:

包括:抗震防灾、防洪、消防、人防工程规划。

三、编制工作安排

目前,在我县的专项规划编制中,雨水、污水已经完成,进入审批程序;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城市总体设计)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含城市水系规划),应和城市详控规划同步进行,需由清华大学随控规一同完成。其它专项规划还没有开展,需抓紧实施。

(一)任务分解

按照统筹安排、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具体任务分解如下:

建设局:负责协调各部门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和信息报送,并具体负责:给水、燃气、供热、竖向、环卫、人防的专项规划的编制。

水务局负责城市防洪专项规划的编制。

文体局负责城市教育设施规划,城市文化娱乐设施规划和城市体育设施规划的编制。

科技局负责城市抗震防灾专项规划的编制。

卫生局负责城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的编制。

商务局负责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

消防大队负责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

(二)编制队伍的选择

为保证规划编制的高质量和高水平,要选择具有建设部颁发相应规划设计资质的队伍,并规范运作实施。

(三)时间要求

按照上级要求,所有专项规划编制要在2010年6月底以前完成审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