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规划计划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创业规划计划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业规划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规划计划书范文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创业热潮风起云涌。大学生创业不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使学生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辟第二课堂,而且还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以实现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构想。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大任务,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近年来,无论在国家或在省区层面,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各高校都积极参与其中,希望通过大赛推动创业教育开展,同时也可借助这一平台提高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广大大学生从自身兴趣爱好,以及提升自己创新创业技能的角度也积极参与到这一赛事中。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大学生创业大赛主要包括:由团中央等单位主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和创业”挑战赛等。而参加创业大赛,需要参赛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储备,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创业大赛实践之间必然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互动融合的意义

从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内容与流程来看,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形成一个创意,并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将创意转变为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创业计划书;而创业计划书将包括公司发展战略、创业产品与服务、公司筹资与融资、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推广、公司财务预测、组织架构与内部管理等相关内容。目前,工商管理类课程,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与创业计划书中各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目前工商管理课程教学状况而言,主要偏重于理论教学,即在课堂上主要向学生传授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而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则要求其各组成部分具有更强操作性和针对性。笔者基于历年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经验,发现学生在完成创业计划书过程中,在将专业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仍然存在着困难。从参赛学生方面来看,经过创业大赛训练的学生往往觉得以前在课堂上模糊的理论和概念,变得清晰生动,并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从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如何互动融合,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角度,来探索课外实践指导与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显得十分必要。目前,高校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对大学生而言,概念比较抽象,尽管一些专业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教学,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依然不如人意。

如市场营销学STP战略,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仅仅知道这个名词,至于如何应用于实践,则感觉非常迷茫。大学生创业大赛要求学生通过运用各类专业知识,将一个具体创意变成具有潜在价值的商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工商管理类专业理论的实际综合应用。另一方面,尽管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在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完成后,仍然存在很多困惑。因此本课题研究显得极有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通过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同时,丰富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是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有益尝试。第二,在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实践中,将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再认识过程还原出来,并反哺于课程教学,从而使更多学生能够分享这种隐性诀窍,以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创业大赛实践与课程教学融合互动的研究,对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是对高校课堂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教学模式的深度探索。

二、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影响

以《市场营销学》为例。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以培养创新型应用管理人才为目标,而管理科学的综合性、权变性与边缘性又决定了工商管理类学生必须具有宽广的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综合能力。[1]同时,工商管理类教学还要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培养,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完成创业计划书的过程,正是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但目前高校在工商管理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建构过程出现障碍,进而影响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1.教学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在现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偏重专业理论教学,通常以书本为中心,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与实践缺乏联系。虽然也设置了课程实践环节以配套理论教学,但由于师资及实践课程学时限制,往往仍以课堂为中心,与管理实践联系较松,封闭程度较高,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效果有限。以参赛学生完成创业计划书的市场营销部分为例,学生常常将《市场营销学》教材中STP战略、4P营销组合的相关理论内容机械地搬至创业计划书中;而不是通过对创业项目进行市场调查,联系项目实际,提出可操作性的营销策略。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有案例教学环节,但由于缺乏系统性,仅仅就案例谈案例,学生常常无法领悟案例中所含深刻理念,未能从思维方式上有所启迪,导致学生螳螂学步,创新思维缺乏,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为薄弱。

2.理论概念抽象,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进程,通常按照先介绍理论概念,再以案例介绍或概念内容展开的方式对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固然可使学生对理论概念有所认识,但由于是学生被动接受,如果缺乏对概念知识的及时巩固,案例与理论概念之间的联系将很快遗忘。这时专业理论概念又成为完全抽象的名词,而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又不得不对这些概念不加理解的死记硬背。这种对概念的短期记忆,在考试完成之后,又迅速被遗忘,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参加创业计划书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对指导老师提到的专业名词非常陌生,对课堂讲授的专业基本方法的应用显得非常生疏。如创业项目的目标市场、市场定位是《市场营销学》中两个不同基本概念,但学生对此却混淆不清,使创业计划书中市场营销战略的结构、内容混乱。

3.教学内容跟不上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管理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知识和理念也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然而,目前工商管理类的教学内容则滞后于管理实践的发展。以《市场营销学》为例,目前课程教材仍以上世纪80年代的经典营销理论为主,尽管加入了网络营销、现代物流等反映当代特色的内容;但在目前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营销理念不断深化今天,仅是对原有课程教学体系修修补补,而不是从市场营销学的整体结构进行创新与发展,显然不能满足现代企业营销管理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工商管理课程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应用环境方面,与当代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一些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还不是非常明显。例如许多参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都是以电子商务网站为基础的创新型服务项目,在对项目进行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推广方面,单以课程中的“4P”或“4S”等传统营销组合方式,显然是不够的,而是要将最新的网络整合营销等方法应用到创业计划书中,而在课堂教学中对此类理论的涉及则较少。#p#分页标题#e#

4.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不高,创新能力欠缺现行工商管理类教学模式常常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影响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单一教学模式表现为课堂上满堂灌,缺乏与学生互动,缺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作用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未得到有效提高,创新能力欠缺。这一缺陷在学生参加创业大赛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在完成创业计划书过程中应用专业理论的方法不当,以及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扩展应用不够。以创业计划书中市场营销部分为例,参赛学生往往忽视创业项目个性特征,无论是服务类项目,还是生产技术类项目,只是机械地将营销理论进行套用,而不是根据基本原理方法,采用发散性思维方法对创业项目营销推广方案进行整合,结果导致项目论证缺乏创新性、针对性不强,使原本商业前景较好的创业项目成为鸡肋。

5.教、学脱节,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兴趣不高;学、用分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低下尽管从事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教师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理论功底深厚,但大多数教师都缺乏管理工作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照本宣科现象,与社会实际结合不紧密,而现在的大学生则具有个性、独立、自主、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教与学的匹配度不强,必然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理论知识和方法,却不知用与何处;虽然有实践环节,但通常是走马观花,对知识理论的应用不深入,致使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掌握不牢。这种学、用分离,使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低下。以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为例,在评委答辩环节,对于专家、评委关于与创业项目相关的专业方面的提问,如创业项目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如何确定等问题,有些参赛学生常常表现出答非所问或者回答深度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竞赛成绩。

三、采用启发式引导将专业理论和方法融入创业项目,提高创业大赛成绩的对策

大学生创业大赛无论在创业计划书环节,还是现场答辩环节,都要求参赛学生将创意所体现的商业价值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向评委完整呈现,评委根据创业计划书对创业项目的论证以及答辩表现,并结合创业项目的商业前景,给予评分。参赛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优秀的商业技能是获得竞赛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采用启发式引导,将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与创业项目相融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1.在指导创业计划书环节,结合创业项目各组成部分要求,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专业知识创业计划书整体结构可分为企业战略、产品与服务、生产制造与技术、市场营销、财务规划等若干部分。以市场营销部分为例,由于参赛学生主要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他们已经学过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市场营销学》,因此首先应从分析项目应用前景入手,引导参赛学生回顾所学《市场营销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如有效细分原则、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等。通过知识的回顾,明确项目要解决问题所涉及到知识点。参赛学生将更有动力去厘清课堂上比较模糊概念,并为针对性地解决创业项目市场问题奠定基础。

2.结合专业理论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创业项目各部分的解决方案在工商管理类理论指导下,规划创业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完成创业计划书的关键。在指导创业计划书环节,通过引导、启发参赛学生利用所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知识,针对创业项目实际,进行发散性思维,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形成创业计划各部分实施方案的初步构想。以创业项目的市场营销为例,根据营销策略组合的4P或4S经典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创业项目营销组合方案,并力求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再针对项目具体特征,向学生介绍一些扩展专业知识,如服务性创业项目,就要引入服务营销的人员流程、识别流程和服务流程;电子商务类项目则要引入网络整合营销等相关知识。最后,通过对创业计划书各部分整合与完善,形成完整的创业计划。

3.在指导创业计划的答辩环节,针对创业计划书,进行模拟提问训练,引导学生专业技能开发,并实现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创业计划的答辩环节是加深评委对创业项目了解,并考察参赛学生专业知识运用和专业技能开发的关键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竞赛的成绩。根据参赛经验,很多学生面对专家评委咄咄逼人的提问,往往暴露出专业知识肤浅、应变能力差等缺陷。因此对参赛学生的指导,应主要着重于反复模拟答辩训练,通过模拟训练,强化学生对创业项目商业模式、实施方案与专业知识的联系;通过专业技能开发,使其能够融会贯通创业项目所涉及到所有知识,从而提高参赛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四、以指导创业大赛实践的启示,对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建议

在多年创业大赛指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参赛学生在经过创业大赛训练后,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以及专业技能开发方面都要比同年纪学生高出一筹。但能够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将参赛学生专业知识建构、技能开发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形成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与综合的教学方法反哺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使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互动融合,不但能让更多学生受益,更是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

1.课堂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注重学生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PBL教学法是基于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导师设计真实性问题,将学习任务与目标融入现实问题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来解决问题。[2]这种教学方式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市场营销学》为例,在STP营销战略教学中,首先由导师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程学习目标,根据学生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如四代苹果手机市场营销战略),形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形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确定解决方案;最后各小组排出代表上台讲解,与大家一起分享。导师在学习小组讨论过程及时回答学生疑问,重点突出一些必要知识点,如有效细分的四原则等;导师在各小组发言完毕后,还要进行总结评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2.互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有机结合,提高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环节是为了加强学生对课堂习得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3];互动教学法则强调教学中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其包括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巧设提问、互动讨论等方法。[4]因此在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明确项目任务、制订并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等流程,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项目,实现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同时,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使学生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并体验创新的乐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市场营销学》实践环节为例,导师可以设定一个尚未进入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按流程引导学生完整该项目的营销总体方案;在完成过程中,通过分析一些相关案例、情景模拟和组织讨论,提高营销总体方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进而提高学生营销管理技能,加深对营销实践的认识。#p#分页标题#e#

3.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配套体验式模拟教学,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制订规则、角色分配、场景设置,组织学习资源,使学生参与课程体验,通过分享交流,以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升华与创新应用的过程。[5]该教学模式由于设定了竞争与对抗环境,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调动一切潜能,进行学习并决策,因而形成对专业知识的深度记忆,并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该教学模式是借助沙盘模拟训练的方式得以实现。以市场营销学为例,可根据教学进度,配套沙盘模拟训练,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营销组合策略理论教学过程中,及时穿插3-5个学时沙盘模拟训练,通过给学生分组并安排一定资源,进行模拟实战对抗,使学生对于渠道管理、定价、产品策略、促销等一系列营销管理环节的组合应用与效果,有了更深的感性认识,并提高学习兴趣,在快乐中掌握营销管理的精髓。目前市场上,江苏金碟、北京中欧等公司都相继开发此类模拟软件,可以更方便的进行体验式模拟教学训练。

大学生创业规划计划书范文2

关键词:创新创业 实训基地 项目

为了促进我校积极探索和构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性人才的新模式,提高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发展的竞争力,学校制定了《白城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方案》,白师院字﹝2012﹞130号,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该项活动的开展,为学生配备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反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意义

1、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营造高校创业氛围

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会提高校园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种创业文化,激发起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信心,有效地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为推动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做出了贡献。

2、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大学生创业最根本的就是在创业之初就要充分认准和把握自己创业领域的市场饱和度、市场动向和社会环境,既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又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的使风险最小化。在创业项目的实训中,学生真实的体验如何创业,如何制定商业计划,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设定目标与执行,如何制定营销策略与销售产品,如何谈判,如何吸引投资,如何控制成本与获取利润等等。

3、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行业危机意识

在实施创业项目过程中要预测当前行业状况的走向和可能导致的危机,创业者只有时刻具有危机意识,并对潜在的危机做出相应的预警才能够真正独立于竞争的大环境中不败。创业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思维高度,通过这种高度的思维,创业者可以通过各种以实际为基础的动向来变换自己的策略,并对区域同行业者经营动态的整合分析,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形成对自己一个较为合乎实际的优势规划,使自己始终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原则

1、自主创新创业。

参与创业项目的学生要自主设计方案、自主管理项目、自主完成项目,学习创业者案例,从那些功败垂成或失败的创业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出许多经验教训。

2、浓厚兴趣驱动

参与创业项目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创业实践有浓厚兴趣,以兴趣驱动,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

3、创业实施过程

在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创业需要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思维高度与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才能够克服在创业过程中的种种变故与风险,坚定地继续创业之路。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途径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拟平台

实施创业计划、创业准备、创业实践三个过程。

1、设计创业计划提升实践能力

根据创业之星软件、ERP软件的商业背景环境与数据规则,完成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创业者首先对背景环境进行商业机会分析,组建经营团队,制订资金筹措计划,撰写公司名称,制订公司章程,并编写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我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热转印自制化艺术品,在进行市场调研基础上,制作出符合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特点的产品,满足青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年轻人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按需求者个性定制产品,让每个人实现自己的创意,产品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亲睐。

2、培养从业技能做好创业准备

学生通过创业项目的实训,对企业经营全过程一目了然,仿佛置身于企业经营活动现场。实训中会遇到企业实际经营的各种典型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发现问题,从中找到归纳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辩论和求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反复优选,优胜劣汰,形成最佳方案和做出最佳经营决策。

3、经过创业测试感知职业领域

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创业者综合能力素质的测试,帮助创业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创业能力等,使创业者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更好的做好创业准备,为将来的创业行动打下扎实的基础。了解职业领域,尝试在该领域遇到哪些问题,初次感悟职业,它涉及工商、法律、税务、财务、营销、环保、保险、管理等领域的知识。

(二)构建创业孵化基地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有着教育、研发创新、企业孵化、创业人才培养的功能。

1、创业教育功能

指导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加强创业课程建设,出版大学生创业教材等。评选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在地方高校推广。

2、研发创新功能

创业实践基地基地通过项目选择,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探索开展科技企业网上孵化服务及远程孵化服务,充分发挥孵化器的辐射作用。将创新项目带到基地进一步研究开发,使创新成果以最快捷的方式产业化,形成创新的知识流和技术流。

3、学生实训功能

首先,开展公益性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积极指导大学生确定创业项目,提高创业技能,并为他们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专业指导以及跟踪服务。其次,以项目为依托,指导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开展模拟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创业沙龙活动。

总之,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锻炼了创业者实践操作的能力,学校要加大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力度,为有梦想的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来提高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自荣.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暨创办大学生创业基地探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大学生创业规划计划书范文3

关键词:创业园;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81-02

2010年,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就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外各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都十分重视,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工作室、创业服务中心等机构来实施创业创新教育,同时,各高职院校积极构建符合当前发展的本土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项目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此来提升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业园基本情况

以学生创业园作为学生创业实践的平台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模式,通过对创业园的全面运作,使之不但成为学生创业实践的主要场所,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项目孵化器的功能[1]。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嘉职院)自2009年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以来,已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持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目前学院专门开辟了创业园区,已建成规模为20家的大学生创业园店铺,面积600多平方米。通过创新创业比赛或答辩先后确定了54个团队共256位学生入园进行孵化,开展创业实践。成立了学院大学生创业工作管理委员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创业园管理制度,聘请校内和企业指导教师,通过讲座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有9个团队的成员已经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模式

发挥大学生创业园平台优势,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整个教学体系,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创业专题讲座、开展创业培训、参与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1.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嘉职院现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KAB创业基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创业指导》等必修课和选修课,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单元对学生进行授课,以培养自主创业精神,强化自主创业意识,丰富自主创业知识,提高自主创业技巧和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创业指导和后续服务。同时,大力开展创业专题辅导课与讲座课,邀请校友到校,与在校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创业励志讲座。学院与地方企业合作成立“欣禾”职业教育集团,利用校企办学优势,聘请集团专家、学者、创业先锋代表等来校讲述创业史,以此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提升创业技巧。

2.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模式。(1)设立创业学分。嘉职院创新学分制度,设立创业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业项目,对取得成绩者给予一定学分奖励。为此,我院专门搭建了经营类、生产类、竞赛类、小发明类、开发类、创作类、应用类和其他类等平台,凡在这平台里取得成绩者均记创业学分。通过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创业活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谈话技巧、计划安排、合作等公共知识能力及得到有效延伸拓展[2]。(2)素质拓展分互通。嘉职院规定学生必须获得5个素质拓展学生才能正常毕业,为了鼓励和保护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防止大学生陷入创业与学业的两难选择,学院规定,凡是在创业园开展的各项创业活动,取得的各项创新成果、自主研制的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大学生专利等项目经过学院有关部门认可,可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分互认。(3)创办女子创业学院,提升女生创业能力。针对女大学生创业难的现状,嘉职院把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列入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与嘉兴市妇联共同成立了“嘉兴市女子创业学院”,邀请国家创业培训讲师对女大学生开展专项教学和实践指导,系统学习了相关的创业知识与技能,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双重认证,增强了女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和竞争能力。学院还专门建立女子创业学院实践基地,为提高女生创业能力提供实践平台。

3.开拓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服务。开展SYB免费培训班(SYB的全称是“START YOUR BUSINESS”,意为“创办你的企业”,它是“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系列培训教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为有愿望开办自己中小企业的人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学院与市人事局、团市委、团区委等合作开展SYB免费培训班,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实际演练实施开办企业的各个步骤,完成创业计划书,并提供后续支持服务,帮助学生创建企业并指导其实现有效经营。组织学生到科技创业园、其他高校创业园实地学习、交流、培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形成相对完善、实际的企业构想,能够比较准确地对市场进行评估,学会有效地制定企业的利润计划和撰写创业计划书。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学院积极建立校内创业实践机制,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倡导和鼓励学生社团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如“挑战杯大赛”、“草根创业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项目,实现创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2013年,共有400多个创业团队参加学院创业设计大赛,提升了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覆盖率,并在省级各类大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开拓校企合作项目。学院积极开拓校企合作创业项目,校企合作创业基地,“校中厂,长中校”等校企合作单位30余家,为学生提供了较宽的创业实践锻炼机会。

4.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创业园应通过整合企业、社会资源,挖掘自身服务潜力,建立比较完备的创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为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和设施、物业管理、工商注册、财务和法律咨询、市场开发、资金保障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1)实施免费工商注册经营,为学生创业提供仿真环境。嘉职院大学生创业园入园团队实现了全真工商注册的经营。这既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作为创业公司应担负的法律责任,培养了创业学生的法规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创业团队向社会拓展业务,开展校企合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如“创品印记”公司,在2012年的业务量就超过百万元,“爱汤臣网”网店与校外37个商家开展了相应的合作,“天瑞信息”中介服务公司为31家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等。提供基础设施和信息资助服务。创业园区内学生创办企业应享受免费或优惠的房屋租赁,降低学生企业的办公费用;开辟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申请渠道。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申报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资金贷款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嘉职院专门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基金”,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取得较好效果。(2)建立市场化公共服务平台。嘉职院成立《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委员会》,专门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管理创业园,对入驻企业进行企业化、市场化管理和咨询,建立月度报表制度,了解企业运作情况,同时,专门设立在园区办公室等,为创业园企业服务提供方便。

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初步成效

1.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嘉职院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全真环境下的实践平台,促使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业的热情高涨。创业园成立至今,通过园区的辐射作用,学生更加明确技能和知识的重要性,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以此为衍生,开展了专业技能竞赛、创业设计比赛、大学生科研项目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如2012年,举办校内“技能比武”56项,参与人数2000多人次;参加校外的各级各类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一、二等奖31项;参加省“挑战杯”和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共获6个省级奖项;校内大学生科技项目共立项43项,省大学生科技项目共立项18项,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2.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嘉职院聘请41位专兼职指导教师,制定并完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的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就业创业课程实施方案,任课教师、班主任、人才中心主任及企业人事经理共同参与课程教学,全方位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学院被全国青联、国际劳工组织授予“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嘉兴市科创中心建立“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创业基地”,采取讲座、访谈、现场模拟点评、座谈会等形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并开通网络课程,开展个性化的教学与指导。通过课程建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得到明显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得到明显提高,积极参与职业测评和生涯规划,主动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3.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创业教育与实践既培养大学生敬业爱岗、用于创新、用于冒险、不怕挫折的精神,巩固了专业知识,丰富了实战经验,锻炼了创业能力,也为搭建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提供了有力途径,为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供有效载体,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体验到创业的艰辛,同时也能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找到学校和社会的差距,促使学生自我适应、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通过在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和经历,为毕业后更好地就业和创业增加砝码,能更加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李静,李寿泉.大学生创业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51-53.

[2]刘桂林,童云飞,顾金孚.“四结合”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12,(3):64-66.

[3]陈加明,郭伟刚.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学生创业园的创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9,(24):73-75.

大学生创业规划计划书范文4

关键词:创业教育;现状分析;模式问题;改革措施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将人才培养简单的归类为“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毕业之后除了就业、读研之外基本没有别的选择,不认为创业教育像一般教育那么重要。随着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和各种创业计划大赛的开展,创业教育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类高校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创业教育活动。如何开展创业教育,如何建设实践基地,是开展创业教育所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将以土建工程类专业为例,对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具体改革措施做一些探讨研究。

一、土建类专业创业人才教育的现状

土建类专业包括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多个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专业。我国引进土建专业“创业教育”的理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8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发起了首届创业计划大赛,率先在国内高校推行大学生创业活动。

2002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首都召开了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会议后,中国的大学逐渐开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目前,中国的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不同地区的高校、不同档次的高校对土建类专业创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要求也是不一样

的。目前,我国高校主要开展了以下五种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

第一,开展计划大赛;第二,建立创业风险基金;第三,开设相关的课程;第四,建立创业实习基地或实训基地;第五,举办创业讲座。

二、土建类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土建类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训,让学生在毕业时具有发展的眼光、创业的勇气、较强的组织和沟通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心。然而,现实中大多数高校土建工程类专业的创业教育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下面的一些问题普遍存在。

1.创业教育理念落后,忽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虽然有些高校常举办大学生创业教育报告会,但只有个别高校真正将创业人才教育纳入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中。

2.创业活动流于形式。尽管一些高校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但大多数学生只为比赛而比赛,很少将创业计划付诸实践。学校方面也缺乏具体手段来培育大学生创业项目。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培育体系,这些亟待在具体的实践中继续完善和深化。我国的创业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

3.创业教育师资水平跟不上。主要体现在创业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的数量和其指导水平两个方面。随着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增多,通过简单增加教师的工作量来满足创业教育实践指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建类专业的课堂教学。此外,中国的高校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基本是学术专家出身,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不像国外高校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多有创业或投资经验,熟悉公司的运作。

4.缺乏权威的教材体系和教学评价标准。相形之下,国外已有一些很受学生欢迎的教材资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但这些在我国尚属空白。已经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在选择教材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局限性。

三、土建类专业创业人才教育的改革措施

1.通过创业课程讲授、土建类企业案例分析以及企业家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用爱和信念来创业,将创业看作最有吸引力的能量,看作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的社会价值的体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与喜悦,总结所得经验和教训,培养和树立持之以恒、开拓进取的精神,积累经营和管理经验。

2.通过创业理论学习和创业计划书编写提高学生对创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包括施工管理知识、建筑经济法规知识、管理知识、投资理财知识、税务知识、营销知识等等。

3.通过创业情境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如:机遇识别、融资、商务谈判、团队经营等技能,培养包含方案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四个方面。与此同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通过编写商业计划书清晰创业思路和掌握创业过程中的创业管理,了解土建工程企业经营管理实践。

4.建设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在完善创业教育理论教学体系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整合、优化校内外创业资源,提供创业支持。除了建设校园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同时也要加深与企业的合作,加强企业与高校共同建设创业实训基地的力度,重点建设若干各具特色的实践基地,聘请企业专家和管理者作为校外创业指导老师,为学生创业开拓更为宽广的实践平台和更为专业的创业指导。进一步寻求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合作,依托当地创业政策,完善创业保障,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者提供扶持,以促进创业项目落地。

在我国建筑工程市场不断饱和的大背景下,在目前中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现状下,鼓励和支持土建工程专业大学生创业是适应时展要求的一种尝试。高校应进一步探讨如何改革创业教育模式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创业理论教育、创业技能培养和创业实体孵化相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融入土建类专业教学中。此外,政府应制定更多有利于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建立创业教育体系;各地区也应因地制宜,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适当的措施,给土建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胡剑锋.创业管理:理论、流程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石宇杰.建筑类大学生创业状况的调查和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4):7-8.

[3]薛华培.土木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创业教育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8):83-86.

大学生创业规划计划书范文5

1.1 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准确

与国外的创业教育发展情况相比,我们国家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还未形成系统的成熟体系,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后,创业教育才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因基础薄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并不顺利,如何开展创业教育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把创业教育等同于毕业前的职业指导,在创业教育的惠及对象、涵盖内容、开展形式等方面存在偏差,如有的学校依然局限在课堂上,通过讲授来开展创业教育,学校在资金、技术、物质等方面对创业实体雏形的孵化没有全面而积极的支持。

1.2 高职课程与教学流于形式

课程方面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创业教育教材,二是开展的诸如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素质提高等创业教育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内部之间的逻辑性尚待加强和完善,在创业教育的教育目的和内容上,还无规范的界定,在教学方面尚无统一的教材,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上,科学性、创新性略显不足,在教学环境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理论传授,或是纸上谈兵式的创业计划设计。其三,在评价方面没有一个科学性、标准化的评价体系。

1.3 创业教育在运行过程中缺乏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

创业教育不只是简单的书本知识传授,也不只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创业计划书的设计,至少应该包括理论知识传授、实践体验和有效评价等主要过程,但目前高职学校的创业在运行方面还存在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加强二者的联系不仅是一种资源的共享,更是加强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有效手段;二是学校对学生开办小企业缺乏支持,让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亲自去经营,这符合教育学规律和创业规律,但是目前,学校对学生开办公司所需要的资金、场地以及其它一些硬件设施的准备缺乏应有的支持。

1.4 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是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价值评判活动,评价的客体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评价的主体是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评价者,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实际上是由学生、学校和投资者(或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组成,但目前的创业教育评价只是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缺乏多方参与的完善体系,也无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和检验创业教育是否成功,或者生搬硬套传统的课程考试评价标准。

2 高职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2.1 高职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构建目标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为核心,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择业观念教育、求职技能训练、创业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构建目标分为四个部分:

(职业规划教育目标——择业观念教育目标——求职技能训练目标——创业素质培养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高职大学生在求职时比普通本科生面临至少多一项“被质疑”的压力,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通过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程、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职业指导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规划大赛与创业活动等,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改变大学生的择业期望值,将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通过创业教育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创业素质的培养应重点加强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高职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构建内容

2.2.1 职业规划教育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目标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等要求,进而通过定期的全面盘点自己,评估自身条件与现实目标之间的差距,使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进行动态的调整,以增强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可能性。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做好学业规划并实施规划内容,增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成功就业并取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2.2.2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创造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培养创业实践活动必备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品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自主的自主创业意识,倡导创业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积累创业技能,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其次,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创业活动对创业者心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结合学生心理素质的实际状况,开展创业心理辅导,指导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引导大学生挖掘自身创新潜能。

2.3 高职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实施方式

2.3.1 就业指导必修课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从性质、目标及教学计划、教学实现方式、课程内容指标确定以及课程质量反馈与评价等四个方面设计;课程内容指标确定是整个框架的主体,它的内容又分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就业实践体验教育等。职业生涯规划从职业测评、理论讲授、自我生涯设计三个方面考核;就业指导从就业形势、就业技巧和个人发展三个方面考察;就业实践和体验教育从模拟招聘和就业体验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2.3.2 就业指导训练营

发挥就业指导训练营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高职大学生社团的作用,筹划职业规划训练营、模拟面试工作坊、企业家进校园、职业与就业宣传活动月、校友交流会等系列创新性的主题活动,致力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发展意识,推动学校和学生,企业和人才,用人单位和育人单位间的双向交流。

大学生创业规划计划书范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创业教育

1前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型社会发展的良好时期,很多高校积极倡导并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但在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相比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一些高校通常仅停留于宣传和动员的层面,在创业教育的指导和创新上缺乏力度,使得创业教育成为一种理念,在实际育人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高校自身定位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缺乏足够多的资源去支撑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国家的创新、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型人才,高校应充分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的特点,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创业教育。

2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问题

2.1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国外已经很成熟,相关创业课程和创业竞赛被规定为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国外大学通常会在教学活动中开设创业创新教育的课程,通过组建专业创业教育部门或机构为在校生的创业活动进行服务。同时,国外大学还大力开展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围绕不同学院所设置专业的特点,与相关行业机构保持密切联系,聘请经验丰富的创业经理人、企业家作为大学生的创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竞赛等实践活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各地的高校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以举办“挑战杯”竞赛为契机,在校园内逐步掀起创业热潮。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公共课,意在强化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并通过举办丰富的创业知识讲座、创业计划书竞赛等活动,为创业教育的开展营造氛围。同时,一些以理工科、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学院还专门组建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为学生的创业提供充足的指导和实践机会。

然而,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学生虽然有强烈的创业动机,但真正能坚持和完成一份可行的创业计划书的却不多,更谈不上成功创业。因此,我国现有的创业教育制度还需要创新,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各高校尤其应当进一步挖掘不同教师队伍的力量,以填补因专业创业指导教师缺乏所带来的不足,为创业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高校学生创业教育包含的问题

纵观各个高校不难看出,其创业教育的方式呈现出单一性的问题。目前,几乎所有创业教育都在教室或报告厅里开展,教学方式主要为知识灌输的传统课程学习模式,而且多数授课教师缺乏创业经历,没有充足的创业实践经验,只是简单地进行创业形势研究、创业技巧分析以及创业政策宣传,缺乏与学生间的互动,只注重知识层面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知识源自实践,创业知识也不例外,只有对创业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学生才会不断地产生灵感。从这个角度来讲,以往的高校创业教育方式已无法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只有进一步丰富创业实践教学内容,才会使创业教育实现质的飞跃。

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存在师资配备不科学的问题,很多高校通常注重专业教师和校外专家的资源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首先,从事第一课堂教学的专业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权威,但在创业实践以及创业培训管理课程方面缺乏足够经验,对学生的创业想法和创业过程提供不了充足的帮助,无法很好地对学生做出科学的引导。其次,邀请著名企业家或创业成功人士进校园开展创业教育培训,的确能发挥很好的引导作用,但个人经历的不可复制性往往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困惑,加之企业家教学技巧的缺乏,使得此类创业教育不能长期有效地开展。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仅靠专业教师承担创业教育工作并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双素质型教师是现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急需的人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无法全面解决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的问题。况且,建立一支稳定、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并非朝夕之事,需要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自身的双重重视和努力,因此探究更适用的创业教育人才则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目前条件,高校辅导员可以承担一部分的创业教育工作。各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管理队伍的作用,利用辅导员工作的优势来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

3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

3.1辅导员要承担创业启蒙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日常接触机会较为频繁,与专业教师相比更具优势。通过开展学生工作,辅导员完全可以担任创业启蒙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和专业知识学习不同的是,创业想法和创新精神多源自于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和体会。辅导员可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校园文化节等,与学生互动,激发其不断创新的意识以及创业的灵感。大学生创业缺乏足够的社会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想法不切实际的困惑,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建立和谐共进的关系,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发掘身边的例子,结合创业团队成员的不同背景制订创业计划书;辅导员还要帮助学生坚定信心,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团队合作意识。此外,创业计划制定过程中,创业团队会用到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怎样充分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后期的实践,则需要辅导员发挥指导者的作用。辅导员可以通过联系兄弟院系的专业教师,对学生创业团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结合高校辅导员的职责特征,辅导员可以把创业教育活动作为契机,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创业作为今后个人发展的第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创业设想,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创业。辅导员还可以通过个人魅力感染和鼓舞学生在创业方面下功夫,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最终实现的人生目标。

3.2辅导员要承担创业活动组织者的角色

高校辅导员是创业教育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大学生在创业管理和资源协调方面缺乏足够的能力,辅导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协调及指导,利用校内外资源,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帮助学生完成创业计划。另外,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还需要辅导员亲身参与。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良好配合、共同感受,帮助学生合理反思,挖掘潜力;另一方面,辅导员可通过自身人生阅历对学生进行启迪,激励其不断创业,帮助学生积极探寻未来发展方向。

3.3辅导员要承担创业活动桥梁的角色

目标导向在创业计划的制定中尤为重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不仅要起到创业教育的启蒙作用,还承担着如何正确引领学生创业方向的重要职责。当今社会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发展风气,很多商业活动隐含欺诈诱骗,由于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加之社会经验不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很多陷阱,无法成熟地考量问题。对此,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日常学生工作,帮助学生一同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醒和鼓励大学生小心谨慎、勇于挑战。另外,高校辅导员可以承担创业桥梁的角色,充分发挥校友资源、调动综合力量,搭建创业教育合作平台,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如:高校辅导员可以联系优秀毕业生举办讲座论坛,以身边的成功案例引导低年级大学生产生创业兴趣;可以聘请成功企业家和企业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实例感染和鼓励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校企间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投身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管理和运作,真实了解创业的艰辛,以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