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的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的基础范文1
关键词:治安管理学 教学设计 理论基础 基本要素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构建“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的决策部署,加快促进公安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公安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逐渐被提上日程,本文以治安管理学为例,分析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要素,力求推动公安院校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一、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在西方国家研究起步比较早。在我国,教学设计作为新兴的教育学科,是在教育技术学中逐渐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在我国逐渐成熟和完善。
(一)系统科学理论
我们可以把教学设计看作一个系统,这些系统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著名的美国学者肯普曾经用系统的观点,对教学设计定义进行分析。他认为,教学设计是采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过程中各部分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规划的过程。乌美娜是我国教学设计方面的专家,她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分析,考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一个战略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我们对以上两个定义加以分析和概括,可以得出教学设计实质就是一个系统,其根本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就是一个系统,通常由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内容、教学措施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功能,我们应实现教学设计系统要素整体组合与优化。同时,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科本身内容,并注重学科逻辑结构和学员自身身心发展差异,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科学安排。这对教师和学员的要求提高了,无论教师在教学活动上,还是学员本身的学习中,都应有所体现。系统理论应贯穿于课堂教学,乃至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二)教学理论
治安管理学教学理论是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世界上关于教学理论提法很多,在我国教学理论思想源远流长,特别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教学思想,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上,具有独到的见解,至今仍然对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孔子的因材施教、学而知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教学观点,孟子的循序渐进、自得等精辟的教学论断。我们通过分析古今中外关于教学设计的材料,发现了许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内在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这些可以作为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的理论来源。
治安管理学教学理论认为,突出治安管理主体、客体及其运行规律是治安管理学教学理论的鲜明特色。治安管理学教学理论研究范围涉及面广,主要包括教学基本原理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以及课程与教材等方面。
(三)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对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应吸收学习理论新的科研成果。从广义上说,学习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其目的在于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并不断分析其形成机制。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是为学生学习而创设的环境,是根据不同层次学员的实际需要而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因此,应以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运用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习理论对于教师课堂授课方面也有重要意义。例如,认知学派对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的影响有以下几点:学习过程是一个学员主动接受刺激和积极思考的过程;学习要依靠学员的主观效能,应该以原有的旧知识作为基础,从而接受和理解新知识,进而形成最佳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认知结构和学科知识体系的关系,以确保学员进行有效地学习。因此,在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中,应特别重视学员特性的分析,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能力、认知结构等作为教学起点,重视授课内容的分析,充分考虑治安管理学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学员认知结构的一致性,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员对新知识加深理解,并对其认知结构的重新构建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还应特别重视教学措施的制定、充分合理利用媒体,以确保学员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局面,更好地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是为了促进不同层次学员学习而设计的教学策略。为了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教师必须广泛了解学习活动过程。学习理论则恰恰阐述了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什么是学习有效,什么是学习无效、为什么导致有效学习与无效学习等,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以学习理论作为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四)传播理论
依据信息论的观点,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在传播过程中,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也应该以信息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治安管理学教学信息传播是由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信息传递与交流系统。它通常由教师、学生、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四个要素构成。在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中,要重视教学信息反馈的作用,它既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学信息反馈应做到及时、全面,教师应该了解各种层次学员的基本情况,并对反馈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分清主次,抓住要点,根据教学进度进行控制。
二、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通常包括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四个基本要素。
(一)教学对象
治安管理学教学对象的分析,包括对教学对象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教学对象知识水平构成成分的分析以及教学对象在生理、智力、发展等方面特点的分析。公安院校的教学对象既有全日制的本、专科学生,也有各种层次在职培训的民警,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分析教学对象,这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基础。
首先应该分析学生的起点或倾向,学员在接受新学习任务之前,原有知识结构与基本技能、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态度等方面的准备,也就是学员的原有基础知识。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学员的原有基础可以看作是新学习的内部前提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学习的效果;其次,应该分析学员应该达到的使能目标,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学员一定有许多知识、技能还未完全掌握,而掌握这些新知识、技能又可以看作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在实际公安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从终点目标出发,进而一步一步地揭示其使能目标。
(二)教学目标
治安管理学教学目标是指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使学习者应该掌握的技能与知识,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要尽可能用可测定的、可观察的行为术语精确地表达出来。同时,教学目标也应该尽可能地表明学习者内部心理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首先立足于教育目标的特性,制定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认为教育目标可分为三个目标领域,分别是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我们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公安教育实际情况,治安管理学教学目标可分为基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三个维度。这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基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三)教学策略
治安管理学教学策略是指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采用的方法和谋略,主要体现在“教”和“学”的交互活动过程之中。教学策略主要解决教师“应该怎样教”和学生“应该如何学”的问题,可以看作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具体方案。教学策略通常是隐藏在教学活动之中的,它更多地体现在思想层面上,这些思想往往深深印在授课教师的头脑中,促使教师较好地实现教学理论具体化,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应该根据授课科目的不同以及课程的特点做出选择,具有一定的目标性。治安管理学教学策略可分为教学传递策略,指教学信息通过何种媒体形式、按照何种顺序传递给学员;教学组织策略,指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教学管理策略,包括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进度管理和教学活动控制管理等方面。
治安管理学教学策略是为实际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而设立的,因此,教学策略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涉及治安管理实训的内容,实践性非常强,制定教学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实训这一特征,并通过教学目标中的具体要求来实现。
(四)教学评价
治安管理学教学评价是指依据客观标准和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以教学目标作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治安管理学教学评价开始于确定教学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如果没有教学评价这一环节,教学过程就失去一种重要的内部动力,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治安管理学常用的教学评价有三种,分别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事前评价),它是一种摸底性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基本情况,通过评价判断学员对学习的准备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找出主要原因;形成性评价(事中评价),通过评价发出的信息,可以掌握师生自己的教和学的基本情况,并针对具体反馈情况,调整教学行为。对于没有理解的学生和已经完全理解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达到教学的初始目标;总结性评价(事后评价),这是一种“事后检查”性评价,通过考察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然后对教学效果做出科学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注重考察学员对某一学科整体掌握的程度,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次数较少。事后评价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治安管理学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参考文献:
[1]李龙.教学过程设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2]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梁惠燕.教学策略本质新探.教育导刊,2004(1)
管理学的基础范文2
【关键词】应用管理学基础 综合职
业能力 培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69-03
高职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是工商管理大类的专业基础课。随着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及企业对管理人才的愈加重视,不管是工科专业还是文科专业都普遍开设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职业技能人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和劳动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现代企业运行和管理进入了以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这要求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岗位能力,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成为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笔者认为,可根据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遵循专业建设适应市场、课程改革跟踪市场、实训教学结合市场、教学产品服务市场的课程体系改革理念,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
一、当前高职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其所蕴涵的知识和技能贯穿于企业管理一线业务的全过程,它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是各类专业就业必备的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效果不尽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体系和内容设计缺乏专业针对性
由于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各异,因此对课程内容的要求必然存在差别。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讲授的理论深度和内容侧重点、学时分配等应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区别对待,比如对工商管理和财务管理来说,其重要性就不一定相同。但目前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体系和内容设计上缺乏专业针对性,没有很好地考虑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配套。
(二)教学形式不能适应教学目标要求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要求,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内容设计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当前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理想信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多采用“粉笔+黑板”、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不好
案例教学法又称哈佛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它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在课程的理论框架中探讨现实的问题。其中案例的讨论在本质上是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的,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扮演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参与者,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散思维。这种教学法符合管理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被广泛采用。但从各高职院校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案例教学法的效果不甚理想。纵观当前的管理学案例集可以发现,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具体情况的案例比较少,案例教学中很多案例为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案例或者是国内知名企业的案例,这些案例要么综合性强,学生因缺乏实践经验而难以正确分析,要么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差,不适应企业现实发展的需要。而且,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很多缺乏系统性,每部分都是一个小案例,很少有案例贯穿几个知识点,这样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效果欠佳。另外,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管理本身认识不足,难以适应案例教学的要求。
(四)课程考核形式单一
当前,各高职院校在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考核上大多采用总结性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或60%、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或40%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只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难以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因此,学生依然摆脱不了“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皆忘记”的状况。
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概念较多,理论性比较强,尤其是第一部分的管理概述和第二部分的管理理论,理论性更强,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到吃力,兴趣不足,学习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在理论教学基础上融入实践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管理学产生兴趣,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一)树立明确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让学生主动探索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为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充分体现高职高专办学特色,根据工作岗位所需的管理技能来组织教学内容,并且注意知识更新,在教学中尽可能把国际上最新的管理成果和管理经验纳入课程教学中。据此,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为:以学生为主体,理实一体,实训为主,理论为辅,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素质和技能。教学中,多角度探索“工学结合”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实务化,实践教学真实化”,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及特点,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可确立如下:一是知识目标,即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二是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三是素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重新设计教学思路
课程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理论知识的讲授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管理寓言、观摩、小组讨论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管理项目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以广西中小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内容。将应用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循序渐进地融入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并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析与完成,涵盖管理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也就是说,先获取技能,再体验知识。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相关的管理知识。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3.实行以认识实习、课堂实训和仿真模拟实训三位一体的实训模式。首先是开课前,安排2天的岗位认识实习,以在真实职业环境中促进学生对管理岗位知识的认知,增强学生对管理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其次是在阶段模块学习中安排项目化实训,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项目技能;再次是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仿真综合模拟实训,利用管理科学系的沙盘模拟软件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管理的实践性,同时派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参加每年省级或国家级的管理沙盘模拟比赛,促使学生学习,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综合管理技能和综合管理素质。
(三)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1.构建能力模块实训体系。取消以前的以章节为教学单位的教学体系,实行强化能力培养的模块式实训。在确立管理学基础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能力分解,构建若干个能力培养训练单元,即以一项(组)能力培养为一个实训单元,以系统进行该项能力的打造与培养;再由若干个训练单元组成训练阶段,即各模块的实训。
2.采用模块化、任务化、实战化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课程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故事+抛锚式”的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的兴趣。在每一项目的第一节课用一个小故事来引出课程的内容,把本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告诉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同时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项目,让学生组建管理团队,进行角色的分配,实现“理论教学实务化,实务教学实践化”,从而多角度地探索“工学结合”的途径。
3.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理论性强、抽象枯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固然能吸引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成效,但高职生普遍具有学习惰性,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学习成就,更要追求学习过程的享受。教学中,可用人物角色扮演来取代冗长的文字案例或理论分析,比如在管理学第一部分的管理者相关知识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职业情境,将班级的“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职位更改为“总经理”、“行政总监”、“财务总监”等管理岗位,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岗位的认识,同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还可以用电影片段来展示管理现场,用动画来展示讨论场面,用故事来解释一段流程。通过多媒体、角色扮演再现真实的管理现场,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期末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也不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可采用“过程考核+期末考核+企业考核”的形式,即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主体不但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而且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同时把考核的场所扩大到企业。改革考核的目的是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课程教学考核主要分为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有课堂表现、到课情况、平时作业考核和实训考核,其中课堂表现、到课情况、平时作业考核占总成绩的20%,实训考核占40%,终结性考核占40%。终结性考核分知识点掌握与知识点应用考核以及技能掌握情况考核,知识点掌握与知识点应用的考核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库由本课题组教师负责建立,成绩占终结性考核的50%;技能掌握情况以小组课题成果的形成考核,由课题组的企业专家负责评分,占终结性考核的50%。
(五)组织学生外出参观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管理知识的理性认识,可将部分教学安排在课外进行,比如组织学生到周边的企业参观,进行专业认知教学,并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到学校为学生授课、开讲座。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调研活动,比如在讲到管理者的知识点时,组织学生访问企业的管理者,使其通过调研访谈加深对管理者相关概念的认识,真正认识到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把课程改革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这也需要教师、学生、学校、企业的通力合作才。
【参考文献】
[1]胡卫东.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广西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0)下
[2]石丽.“旅游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8)下
[3]程云行,何红光.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职场化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6)中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2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2JGA370);广西教育厅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资质项目(2013JGB379)
管理学的基础范文3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管理学基础课程;运用分析
一、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目前的问题
1.教学模式中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课堂的主体基本是教师,在一节课上,教师授课的时间约占整堂课,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比较少。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授课方式限制了学生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2.授课内容中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的重要性。教师会提前备课,在课堂上将其全部内容灌输给学生,教师通过反复讲解,然后再让学生重复记忆,使学生能吸收知识。这种掌握知识的方式主要是记忆。而单纯的机械记忆并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
3.交流方式中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单向性强,互动比较少。教师一味地讲解,忽略了学生的吸收情况,他们很难判断出学生是否理解课程内容。许多教师主要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做出判断,例如:看学生是否在睡觉或是否讲话来推断他们是否在认真听课。这种缺乏反馈的,仅从单方面考虑的信息是不准确的。
4.课堂氛围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低,以听为主,这样就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死板,时间越久,学生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枯燥的记忆与读写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变的消极。特别是性格外向的学生,学习态度转变得更明显,从主动学习变成被动学习。
5.教学效果考核方式的问题
目前考试的命题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名词解释、是非题、选择题等类型的题目,学生可以靠直觉去猜,也可以临时抱佛脚来应对,这种考核方式无法评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及学习效果,更别提学生的创造力的测验。这种按照固定格式命题的考核方式并不适应管理学基础课程,因为这门课程创新性及实践性都很强。如果依据固定模式培养是很难培养出头脑灵活的人才。
6.教学理念的问题
目前许多学校或教师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理念,他们不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现在许多成功商人拥有很强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上。他们这种专业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从系统地学习中获得,而是在实践的累积中得到。一般而言,通过管理学基础的系统学习,会比一般人更快掌握管理技巧及方法。在具体的实践中,管理模式是没有固定的,在不同的环境与条件下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通过实践得到的知识更宝贵,因为它能经受住实践的考验。所以,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课堂不应仅仅是讲解基本理论与概念,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运用的分析
1.了解项目的学习任务
项目教学法在实施前要先明确项目的任务,而项目任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最初的项目设想可以由教师提出,然后与学生探讨,探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是否会积极参与,是否有兴趣。学生遇到感兴趣的项目构思就会积极主动收集相关资料。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项目活动是否可以将学生已学的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也让他们更有信心。
2.项目分析
教师在介绍项目内容时,授课的方式也很重要,应该力求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经过大家的讨论后,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制订计划并分组实行。例如,教师在讲授有关项目决策内容时,安排了一个项目:“某公司准备开设一条新生产线,根据预估该生产线的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是每件120元,固定成本是一年8万元,目前预算上市后的产品售价是一件166元,请问该生产线的平衡盈亏的产量是多少?”教师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实施项目计划
落实项目计划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计划实施进程,创设优良的环境,让学生自发的开展讨论并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及能力分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项目过程中顺利进行讨论。比如,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观点并收集资料,设计能力好的学生则进行整体规划,数学好的学生则进行数据分析,这样分工协作效率高。
4.汇报成果
项目教学法的最后环节就是项目成果的汇报,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进行项目活动的自我评估,再由教师对项目进行检查,师生在这个过程中相互讨论,在讨论中彼此寻找差异,在对比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同时,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得到很好培养。在整个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也形成很好习惯,即在一定阶段要进行自我总结与评估。
参考文献:
管理学的基础范文4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theories and model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cultiv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health management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fail to meet the needs of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ider their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and resourc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good basic research 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s.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medical university; health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0 引言
在?t学院校开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管理学与医学的复合型人才。[1]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框架下,“三早教育”是培养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路径。[2]更具现实的情况是,国家目前在各大高等院校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3]为了满足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是非常关键的。[4]因此,加强大学本科的科研基础能力培养,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基本素质,已经成为教育学界的共识。[5]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本科生的科研素质训练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6]在此情况下,医学校院也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并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大量科研基础能力培训的课程。但由于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特殊的专业背景,使得现有的关于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未能满足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学界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1 现状与问题
1.1 教学目标不清晰
从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在医学院校设置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为了满足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和管理学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主要课程设置包括了卫生事业管理类和医学类专业课程。在思维样式方面,由于卫生事业管理学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学,而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管理学的分支,其思维样式属于社会科学样式。而医学属于理科,其思维样式属于自然科学样式。很明显,社会科学思维样式和自然科学思维样式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思维的差异也显著存在于二者的科学研究思维和研究样式方面。由于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特殊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思维都存在于教学实践当中。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医学院校专业目标培养的困惑。学生的思维训练究竟以自然科学还是以社会科学的思维样式为主,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仍然存在分歧。这种专业目标培养方面的不清晰也影响了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目标的确定。具体来说,为了支撑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科研基础能力培养,究竟设置什么的教学目标,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缺乏清晰的界定,需要进行深度的思考和顶层设计。
1.2 理科化的科研思维训练
从学科属性来看,医学属于理科,是自然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医学的科学研究思维和模式遵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在这种研究范式框架体系当中,因果关系的证据是核心。因此,在现代医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强调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变量之间因果关系证据。但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框架体系当中,由于是以人作为研究的主体对象,相关的混杂因素没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将变得困难。这就导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是经济管理研究当中,更多探讨因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显著有别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当中,通过实验将一些混杂因素进行控制,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来探讨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就目前经济管理科学研究所展示出来的研究模式来看,主要考察多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主要由于开放性的社会环境,使得单纯考察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变得非常困难。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学生绝大部分是医学类的本科生,教师也是以医学背景为主体。整体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偏向于自然科学。比如在相关的教材当中,其中的例题及相关的习题训练都是以实验研究为基础而进行的设计。在这种氛围的诱导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思维样式逐渐偏向于理科的自然科学研究范式。
1.3 培养方案偏自然科学实证范式
在医学的科研思维和样式中,无论是基础的实验研究还是临床研究都偏向于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范式。受此科研思维的熏陶和感染,在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科研素质培养的教学当中,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范式占据了主体内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种实验研究设计的样式进行了大量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在后续的相关科研基础能力培养课程方面,为了迎合实验研究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相应的设置。比如在统计学教学方面,为了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的知识,在教学内容方面就设置了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内容。而在经济管理研究研究当中常见的多元回归分析等内容则相对较少。客观地说,自然科学的分析范式是科学研究的核心。但是,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存在自身客观的规律,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思维和范式。但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基础能力培养仍然偏向于自然科学,尤其是卫生事业专业设置在公共卫生学院就体现得更明显。
2 治理机制
2.1 转变教学理念
从根本上来说,医学院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从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从研究逻辑和研究范式来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遵从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式。但在医学院校中,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基础能力的培养偏向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思维,显然不能适应本科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医学院校相关学院必须进行教学思念的转变。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适应时代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平台搭建等方面,围绕建立本科生社会科学研究科研思维的教学思路,注重塑造本科生经济管理科学基础能力,以完成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基础能力的培养目标。
2.2 重设教学目标
由于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主要在医院、卫生行政机构等从事管理工作,而且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工作。因此,医学院校本科生素质培养必须适应这种管理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医学院校在制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素质培养目标时,需要建立培养本科生经济管理思维和基础能力的目标。具体到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目标,需要确立以掌握经济管理科学研究分析范式的培养目标。该目标的确定,体现了管理学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核心地位,强调塑造本科生社会科学研究思维能力的主导思想。
2.3 重置教学内容
在确定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目标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重置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经济管理基础研究能力,需要参考综合性大学经济和管理学院科研素质训练课程的设置。具体在教学内容修订的过程中,删除或压缩相关与医学研究相关的内容,增加与经济管理研究相关的科研基础训练课程。比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设计与写作、计量经济学等内容。而且,根据相关课程的逻辑关联,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科研基础训练课程群,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更为关键的是,在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强化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重点内容讲授,比如社会调查研究课程中强化对于调查研究的设计、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对于调查数据和二手数据的处理。通过重置教学内容,以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社会科学研究思维,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的基础能力。
2.4 完善基础教学资源
客观地说,目前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与经济管理教师队伍的匮乏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要保证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质量,首先需要加强师资建设。经济管理科研能力培养需要专业的师资队伍。在这方面,可以考虑从综合性大学招聘经济管理背景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另外,实验室建设方面,可以考虑建设相关的经济管理研究的实验室。比如心理学在经济管理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因此需要建设相关的管理心理学的实验室。最后,在科研教学资源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在目前的经济管理类的科学研究当中,对二手数据的分析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样式。在此情况下,科研数据库的建设是关键。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相关经济管理的数据库建设比较少。因此,为了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科研素质,相关数据库建设是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之,通过完善教学基础平台,从而保证学生科研思维的训练围绕在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思维逻辑里面。
管理学的基础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 教育教学管理 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13-01
新课程改革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以实现整体性课程教育目标,要求学生学好本国文化和优秀外来文化,形成批判性和创造性的逻辑思维能力,熟练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开展当代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需要融合文化教育理念、服务内涵与和谐管理法,学校领导自身要练好“内功”,教师要切实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大胆管理学生,严格按照校规校纪办事,这样才能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领导自身要练好“内功”
执行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使其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学校领导首先要练好“内功”,在工作过程中融合文化教育理念、服务内涵与和谐管理法。所谓的练好“内功”主要是指学校领导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开展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教育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具有特色校园文化的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领导要以自身的品德和模范行为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其次,学校领导要挖掘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服务内涵,开发校园文化服务产品以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分层举办知识型竞赛、演讲比赛和特长才艺比拼等。另外,领导应注意转变传统管理法,避免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过于严肃和僵化,将管理和放松相结合,运用和谐管理法来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文明、和谐的校园。
二、切实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在开展新课程改革和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时,教师应切实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结合“寓管与教”理念,充分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和信息资源的价值,指导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强自控能力,遵纪守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教师在进行课程教育工作时,要注意挖掘课本教材的时代信息和基础知识,精心挑选教学内容,运用综合教育方法对学生予以正面教育和积极管理。另一方面,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删繁就简,加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具体化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使学生形成自我控制管理方式和知识生成方式。
三、大胆管理学生,严格按校规校纪办事
初中教育管理者理应大胆管理学生,严格按照校规校纪办事,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这样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新课程改革和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激励作用。其次,初中教育管理者要制定阶段性工作目标,为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而且要注意发挥工作目标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和评价作用。其中的导向作用是指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应体现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最佳方案;激励作用是指初中教育管理者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目标制定工作和管理工作,用切实可行的目标来激励全体师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调控作用是指初中教育管理者在设计目标和执行管理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协调学校各方面的力量,使人尽其能,物尽其用;评价作用则要求初中教育管理目标应作为准确评价与衡量管理工作的标准尺度。另一方面,初中教育管理者要注意全面优化初中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创新管理体制,制定符合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校规校纪办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主要是指课程理念、教育感念、课本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变革,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则是指初中教育管理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和信息资源的作用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学校领导自身要练好“内功”,教师要切实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大胆管理学生,严格按照校规校纪办事,全面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兴.高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适应状况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22)
管理学的基础范文6
听是人们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学习语言的首要目标就是能“听”会“说”。而传统的听力教学大多时候都只是停留在对生词的教学上,听完之后师生互对答案,浅尝辄止,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的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他能力。听力课堂教学的三部曲(即听前、听中、听后)是听力教学的重要环节,关注这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即把握住了听力教学的关键。本文从这三个教学环节的关注点着手,旨在打造高效的听力课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综合运用能力。
一、听前活动设计的关注点:背景知识、生词及新语言知识点
从广义上讲,文化背景知识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以及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这些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中西方文化本身存在巨大的差异,然而很多教师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忽视了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觉得语音、语法、句子结构和词汇才是影响听力的最重要因素。但有时事实并非如此,例如上听力课时,有时材料并不难,但学生即使知道句子的字面意义,还是听不明白意思、找不对答案,问题在于学生对于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正是这种欠缺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总喜欢把母语和英语进行互译,导致在理解上出现问题。如果学生在听之前对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就可以用已有的知识来预测听力对话,把将要听到的信息与自己已具备的背景知识进行对比分析,看两者是否吻合,以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篇章的意义,做出正确的判断。当然在听前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上现有的图片也是预测听力内容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听前活动设计中,教师要关注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借助相关背景知识的掌握,加强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提高听力水平。
在听前活动设计中,关注对理解产生障碍的生词的疏通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些听力材料的生词很多,但对于这些生词,我们教师没有必要在听前逐个解释、呈现。只有那些反复出现、影响学生理解,阻碍他们完成听力任务的生词和承载英美国家文化的词,需要教师精心处理。对于这些核心词的处理,我觉得可以利用教材中现有的图片或者教师补充的图片以及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进行导入,或者运用简笔画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听力中的词汇,还可以将核心词汇编入一段话中,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猜测它们的意思。总之,在生词处理方面,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急功近利,以学生具体记住多少生词来衡量教学效果。听力中词汇教学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是否有在听前、听中或听后精心设计有效词汇的教学任务。
学生在听前感知听力文本中出现的新语言知识点如重点句型,这样不仅能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还能增加新知识学习的层次与复现率,使学习过程更系统、更扎实。为此,教师可以创造比较真实的语言情境,以滚动的方法操练本单元和已学过的句型结构。也可采用直观教学法,譬如借助实物、图片、动作、表情等加以演示,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得到直观的线索,获得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已学的句型,引出新句型,以复习为辅垫,做好自然过渡。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在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已学句型,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心理和认知准备,有意识地为第二步的呈现搭桥、铺路,使新内容的出现顺理成章。
二、听中活动设计的关注点:良好听力习惯形成及活动设计的层次性
在听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即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第一,在听之前要养成读题的习惯,弄清题目要求,抓住重要信息;第二,要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记录下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重要信息,或者用自己熟悉的符号和缩写形式记录下所听内容,以便快捷捕捉相关信息,把握主题,进行判断推理;第三,学生要养成整体把握语篇的习惯,切忌去纠缠某一个词或某一句话,而忽视了文章的梗概和整体脉络;第四,在听的过程中,学生要多用英语思维,减少将英语翻译成中文的心译过程;第五,要具备对说话者内容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能力,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和目的;第六,不能养成边看听力材料边听,或者先看听力材料再听的习惯,学生听的过程就是理解语篇承载的信息和感知新语言结构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的过程。而良好的听力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语篇,所以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除了关注学生良好听力习惯的形成外,听中活动设计的层次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关注点。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即现有的水平和可能发展的水平,而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在最近发展区。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设计有梯度、有难度的问题,鼓励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探索,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深层理解,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对教师来说就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还要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搭建支架。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步转移给学生,老师只起引领的作用,使学生掌握、构建、内化那些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所以教师不能机械地完成书本上设置的听力活动,活动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在第一遍听力,通常是Global listening后,我们教师设计的听力任务一般是泛泛而谈的问题,但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因为学生初次接触听力材料,得到的应该是主旨大意。如果在第一遍听就设计细节性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第二遍Selective listening后,活动及问题的设计应该着眼于一些细节题上,能够在听的过程中抓住一些具体的信息,培养听取具体信息的能力。听力的第三遍通常是Intensive listening,精听是要听懂更多的细节,其目的在于训练听的基本功。对于较短的听力材料,老师需要要求学生听懂每个句子,并能将其复述出来,重难点的句子结构要反复听,并且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提高目标语言的出现频率,变低频词为高频词,缩短听力理解的时间。通过精听,学生全面理解语篇承载的信息和感知新语言结构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对于语音、语调、单词发音在句子中的变化,如连读、同化、弱化、失去爆破等,以及重音、口语习惯表达方法、语法结构等有更好的把握,听的技能也能不断提高。在此环节中,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听说结合及听后表演的活动以增加听的难度。听中活动的设计不能过于笼统,要有层次性和梯度性,使优秀学生从活动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三、听后活动设计的关注点:语言的输出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听力活动结束后教师不能简单地跟学生校对答案,判断正确与否,要充分利用好听力材料,对听力材料进行整合、挖掘,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出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听后就是一个语言输出的过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交际性的活动,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对于语言知识结构的操练,教师可采用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尽量做到全员参与,全面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较为复杂的听力材料,教师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提炼。譬如,对于叙事性较强的听力材料,教师可将材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进行一定的罗列;对于一些科普性较强的听力材料,可将听力材料中某类物品按其功能、用途进行分类;对于一些带有议论性又话题感很强的听力材料,可以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辩论的形式再现文本内容。不管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听力材料,我们教师都可以将其进行一定的整合,哪怕是给出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让学生根据这些对文章进行复述,当然这个复述的过程并不是将听力材料读一遍,而是对听力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语言进行了重新组织和加工,渗透了思维的过程,对材料再次进行整体、理解和把握。
在充分利用好书本的听力材料后,教师也可将其进行拓展,通过提问引出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要结合课堂所学的语言知识,同时也可以适当加上自己的创新思维,这样既可以复习以往所学知识,又可以将当堂所学的加以巩固,同时对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环节中,语言的输出以说和写为主,所以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语音语调也是不可忽视的关注点,教师在这方面要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及指正。
总之,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听说读写多种活动形式来逐步培养,四个方面不能分开单独机械地进行训练,各环节之间是个有机联合的整体,相辅相成。所以,在听后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旨在学生理解听力文本的基础上,完成整体的感知后,对语言表达及综合能力进行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