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1

从福建、台湾到广东、广西,从江西、湖南到四川、重庆,都可以听到耳熟能详的客家山歌曲调;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也是其他民歌所望尘莫及的,客家民歌是对中原古代民歌的传承和延展,不少民歌的曲调,追根溯源,无不来自客家山歌。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中一段华彩的乐章,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里一颗耀眼的明珠。5.客家良风美俗是中华传统礼文化的遗存。风俗习尚是一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广泛流行并经常重复出现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行为方式,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客家不仅保留了诸多中原地区好的风俗习惯,同时也吸收、融合一些土著和少数民族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例如,喜欢穿钉布扣子的对襟衣、大头裤;喜欢吃大块猪肉,喝自家酿制的米酒;男婚女嫁遵循“六礼”,讲究“明媒正娶”,喜欢用花轿迎亲;喜欢聚族而居,等等。尽管客家地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俗习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但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即事事讲究礼仪,处处注重礼节。敬天崇祖、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相互礼让、互帮互助、礼尚往来等客家传统美德,既是客家传统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也是客家风俗习尚的内在要求。

客家传统文化的当代困惑

历史上,客家文化的超稳定性的确令人惊奇。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客家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状况却不能不令人担忧,客家传统文化创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日益凸显。1.客家话传承出现断层危机。客家话既是维系客家族群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客家传统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增加,原来同乡聚族而居的模式逐渐被打破,乡团组织和宗族的凝聚力不断弱化,不少客家年轻人慢慢地只会听客家话而不会讲客家话。特别是移居海外的客家人,因居住国的某些政策直接影响客家文化的传播,多数到第三代就对使用客家话感到吃力,有的甚至不会说客家话了。比如,印尼政府1966年到2000年30多年里,关闭了所有的华文学校,还明文规定不准进口华文书刊,所以现在三四十岁的华人大都不懂中文。再如,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诗巫市,虽然当地的客家人大多还听得懂客家话,但能讲一口流利客家话的人只有客家人的60%。在新加坡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客家话多数成了父辈的方言,客家人的子女多数已经不会说客家话了[4]。海外客家话流失相当严重,国内客家话的传承也令人担忧。据调查,不少外出求学、工作或务工的客家人,平时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交流都是说普通话或粤语,很少说客家话,有的甚至羞于说客家话,客家话正面临着走向衰落甚至面临断层的尴尬境地。2.客家传统民居遭遇城镇化挑战。客家民居作为客家人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既是客家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客家精神文明的载体。无论是从建筑理念还是建筑范式看,客家土楼和围龙屋都是令世人惊叹的“建筑奇葩”。正如总书记2010年2月在参观永定客家土楼时所说:“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5]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今除极少数纳入保护的客家民居外,相当一部分客家传统民居正处于一种自然消亡状态。一是除少数比较有名的客家民居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外,散布在闽、粤、赣、桂等地,数量更多的传统客家民居却未能纳入保护范围。二是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由于一味求新,追求整齐划一,忽视对客家村落环境风貌及一些尚未列入保护范围的优秀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甚至往往未经充分论证就乱拆乱建,导致相当数量值得保护的优秀传统民居建筑被拆毁,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6];加之一些土楼群附近新修的建筑由于缺乏科学设计和控制,与周边建筑、环境景观极不协调,使村镇原有的整体风貌和环境景观面目全非。三是不少率先富裕起来的客家人到城里买房或者在旧居附近盖新楼,即便那些侥幸暂时没有拆除的传统民居也因无人居住而长期闲置,因年久失修而自然垮塌者有之,雕花门窗牌匾被拔掉者有之。3.客家山歌传承人青黄不接。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曲调动听。客家人在生产生活中以歌言志、以歌传情、以歌为媒、以歌会友,和山歌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学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方式日益丰富,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除了在小学教育中能接受一点山歌文化熏陶外,客家人很少能够自觉地去学唱山歌,能够领会并继承山歌精髓的客家人更是凤毛麟角。在客家地区的歌厅中,每天充斥着通俗歌曲的声音,鲜有客家山歌的韵律,在不少客家地区,如今会唱或喜欢唱客家山歌的人已经为数不多。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正面临着传承的困境,面临着保护与创新的两难选择。这种困境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外来文化或者说是以强势经济为依托的文化与传统文化(或者是土著文化)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如何解决,又关系到客家灿烂的文化传统的保留与传承问题[7]。4.客家风俗习尚在传承中变异。客家传统风俗习尚是客家民系的血脉和基因。除上述客家话、客家土楼、客家山歌外,独特的客家人生礼俗、节日习俗、客家服饰、客家饮食、民间信仰等,都是客家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千百年来,客家文化虽然长期混杂于其他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但至今仍然保存其独特的文化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这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一个颇为奇特的文化现象。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客家文化所面临的冲击也越来越强烈,从形式到内容都面临着被同化、被侵蚀的危机。不少原本客家文化颇为正统的乡村因为缺少人气而沦为“空心村”。一方面,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出现不少传统文化艺术后继无人、传统礼仪习俗遗失的危机;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后入乡随俗,加剧了传统风俗习尚的变异乃至丧失,如过年过节舞竹马、舞麒麟、采茶戏等客家传统艺术已经或正面临失传。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2

[关键词] 传统文化;文化旅游区景观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42-1

一、鞍山文化旅游区背景分析

2010年底,将大孤山镇和唐家房镇、千山镇、鞍千东路行政区域内,成立了“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借以引领鞍山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为提升、振兴文化旅游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文化旅游开发区将围绕“文化内涵、精品旅游、互动发展、产业拉动、生态环保”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围绕“一城二带三点四轴五品”发展方向,全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成果显著。要进一步努力工作,克服困难,把文化旅游开发区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城。要科学合理规划土地,制定好发展的概念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做好路网、水系、绿化景观、电力、供暖、燃气、土地利用等设计规划。要加强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多方筹措资金,坚定信心,共同推进,把文化旅游区建设好、开发好。

按照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快发展的目标要求,根据现代文化旅游消费群体的基本动向,树立品牌经营的战略思路,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优势,精炼文化内涵,注入文化因子,盘活沉睡资源,彰显建筑文化、建构公共环境文化、挖掘休闲与度假文化。整合地方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和生态文化,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用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来提升文化旅游区发展档次,建设成为集观光、度假、商务以及美食、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文化旅游区。

二、鞍山传统文化的分析与提炼

鞍山是辽宁省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最多的城市,现有海城小孤山仙人洞、海城析木石棚等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山龙泉寺、千山无量观、玉佛苑玉石造像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山寺庙音乐、岫岩玉雕制作工艺、海城喇叭戏、海城高跷、鞍山评书、岫岩皮影、岫岩剪纸、岫岩东北大鼓、岫岩满族刺绣等9项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成为发展振兴鞍山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石。鞍山是重工业基地,冶金工业的摇篮,在推动“一个基地、三大产业”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冶铁文化、旅游文化及形式多样的地域文化等新型文化业态,是发展鞍山文化旅游产业的独有优势。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传统形象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提炼、概括,运用形式美构成规律有意识地进行组合,传承其浓郁的传统民族文化气息。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鞍山文化旅游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地域自然文化的应用。地方地形地貌、地方植被、地方资源是城市打造特色必然挖掘的文化元素。如鄂尔多斯市植物园利用独特的沟壑纵横的盆地打造生态型的公共空间;布局沙生植物园种植胡杨林、沙柳等乔木反映出鄂尔多斯地区是从我国温带荒漠草原向荒漠过渡的典型地区,拥有多种 沙漠植物,让参观者身临其境的体会沙漠的环境之恶劣,表达沙漠生存文化。而应用到鞍山文化旅游区的景观设计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其千山的地域自然文化――千山风景区文化。千山地区的梨树,可谓是全国有名的树种之一,同时每年的千山梨花节也是亮点之一,将梨树等树种作为主要的植被,既符合植物的生长环境,又反映了其传统的文化特色与地域自然文化特色。

(二)地域历史文化的应用。柯林・罗厄在《拼贴城市》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城市是一个博物馆”。每个城市就像人一样都有自己的记忆,它不仅诉说着城市历史,而且还通过这些历史事件表明了某个城市自身的唯一性。城市作为历史的载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都会留下印记,它们共同构成现实的城市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这些记忆留存于城市的历史建筑物、传统的街区或街道、历史风俗里,所以在城市建设中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强化这些记忆,充分展示当地的历史风俗、历史建筑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通过壁画、浮雕、景观墙、景观灯、雕塑、建筑小品、仿古建筑、公共空间命名等多种形式发掘和展现,这样既在物质形式方面反映城市环境的地域性,又在精神层面增强城市的文化特征,同时也使得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地域特征得以凸显。

(三)地域民俗文化的应用。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由于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风俗礼仪、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这自然对城市的环境产生影响。所以,城市景观设计中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环境没施、公共空间及街道上的风味饮食、衣冠装饰来体现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同时这些民俗文化也影响着城市的形态。如千山是一个全民信仰佛教的地区,这里独特的生活氛围和城市景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景观规划区域可以以千山佛教的建筑纹饰,屋顶上的幡旗,特色的佛教装饰等,都可以成为这里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四)地域色彩文化的应用。城市色彩的地域性是自然打磨的结果,受气候、民族文化、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等的影响,而一个有着优美、和谐色彩主题的城市既能显示其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又可展现其独具地域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城市色彩根植于城市内涵,并可潜移默化地溶入一个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中,形成引以为豪的城市记忆。因此,为城市确定或设计色彩主题,强化具有典型意义的色彩形象,也就是在为城市留根,完成文化的延续,如米黄色调的巴黎城、土黄色调的佛罗伦萨城、砖红色调的伯明翰、灰色调的北京城。

参考文献:

[1]李丹.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构想.中国商贸.2010.

[2]刘治保.传统文化在鞍山未来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商情.2012.

[3]余方镇.关于城市文化形象设计与建设的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

[4]董瑞等.城市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表达[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3

[关键词]国俗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 词语特点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35-01

一种民族语言的词汇折射着该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汉语中约定俗成、民族色彩浓厚的国俗词语则是探究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隐性窗口。

一、汉语国俗词语概述

20世纪70年代,王德春教授首次从苏联引入“语义国俗学”,并在深入研究汉语国俗词语语义的基础上,建立了国俗语义学这门语言学的新学科。所谓国俗词语,就是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这类词语在其他语言系统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语,因此,国俗词语也被称为“非等值词”。国俗词语不仅与独特的民族文化密切相关,而且自身也负载着明确的文化信息,蕴涵着丰富的国俗语义。所以,词汇作为语言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其中能够从某个或几个层面反映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词汇,必定是国俗词语。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俗词语的特点

汉语中的国俗词语数量繁多,这些国俗词语与一般词语不同,它们是汉民族文化在汉语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是特定文化范畴下的词语。一般词语只有表层概念意义,汉语国俗词语却承载着汉民族悠久的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除了具有国俗词语的普遍特点以外,还有其自身的特征。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最基本的直接反映,这些词语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学习掌握和运用它们,对初步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有几大帮助。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节日名词,饱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是汉语学习者初探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茶”“太极拳”“京剧”“针灸”等词语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名片,其蕴涵的国俗语义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处于最基本、最重要的地位,汉语学习者在掌握这种基本国俗词语时难度相对较小。相反,来自浩繁文学典籍或带有浓厚时代文化内涵,汉语学习者理解难度较大的国俗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鲜有涉及。

其次,汉语国俗词语运用的广泛性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的特点之一。汉语学习者以提高跨文化交际为目的,汉语交际中广泛运用且语义鲜明的国俗词语,是汉语学习者最感兴趣的内容。“龙”“福”“拜年”等词语在汉语日常交际生活中出现频率极高,词语表示的特定国俗语义也为汉语学习者所熟知;对于“炒鱿鱼”“泼冷水”“画蛇添足”“朝三暮四”等国俗词语,虽然汉语学习者在刚开始接触它们时并不完全理解其殊的民族文化内涵,但这些词语无论在日常交际还是教材学习中,出现的频率都非常高。又如“红色”是汉民族最常用、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红色”在汉民族文化背景下象征着幸福、吉祥、兴旺。人们喜欢在春节的时候贴红色的对联、红色的福字;新人结婚时要贴红双喜、穿红衣;事业兴旺发达的人,我们可以说他走红运等。因此,汉语学习者只有了解了“红色”这个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涵义,才能更好地理解由“红色”衍生出的其他国俗词语。

最后,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国俗词语还具有差异对比性。由于反映特定民族文化的国俗词语必然受到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在不同民族文化视角下会出现相同事物具有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或同样的意义内涵却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等现象。汉语学习者只有充分掌握汉语国俗词语与对应母语词汇的差异对比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汉语国俗词语,为跨文化交际服务。喜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鸟,人们认为“喜鹊登枝”是有好事将来到的吉兆,“喜上眉梢”“欢天喜地”等词都与喜鹊有关;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人们厌恶喜鹊的叫声,因此英语中的“magpie”常比喻爱唠叨的人。对于另一种动物“乌鸦”,中国人认为乌鸦叫是不祥之兆,是民间最流行的禁忌,“乌鸦头上过,无灾必有祸”等都是对这一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映;但是“乌鸦”在日本被奉为“国宝”,是日本神的象征。

由于国俗词语与特定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密切相连,两种不同的语言相比较所得出的国俗词语系统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汉语学习者不了解不同民族间国俗语义的差异,在学习汉语国俗词语过程中就会面临很多障碍和负迁移的困扰。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汉语学习者熟练掌握国俗词语的用法,理解其内部蕴涵的中国文化,我们必须在重视国俗词语绝对性特征的基础上,注重国俗词语的相对性。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4

关键词 民俗体育文化 传承 转换

民俗体育,不管其定义的表述如何不同,民俗体育的本质就在于它的文化性及区域族群性。一项民俗体育的产生和发展,都包含着该族群或区域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大多数学者都选择以民俗的基本概念为立足点。《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定为“在民间民俗文化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而樊正治将民俗体育定义为“用于祭祀、庆生、教育、养生、医疗、休闲活动等并以达成身体健康,促进团结意识、发挥精神力量的教育目标,余万予界定民俗体育内涵是“在民俗体育活动中产生,依托民俗节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流传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涂传飞和余万予在《对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认为民俗体育存在于广大民众之中,民众既是民俗体育的创造者、享用者和传承者,又是民俗体育的载体。其次,民俗体育是被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在时间上是可以世代延续的,在空间上也是可以传播和分布的。

综合上述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采用的民俗体育的概念是在民间风俗和民间生活中为顺应和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其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文化性、风俗性,并以物质的、非官方的方式传承,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传承意义的体育活动。民族体育既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省乃至我国的文化整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全民健身也具有实质性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使得江苏省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出现参与人员身份变异、宗族崇拜功能弱化、活动指向功利化等问题,使其维持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民俗体育亟需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冲破这些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促进催生我省民俗体育发展的新领域。民俗体育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等功能,是先辈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国家体育局出台了《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管理办法》,民俗体育文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但是,在生活方式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文化不断西化经济全球化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学者在民俗体育文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俗体育文化的资源开发、未来发展趋势、相关概念辨析等方面或通过不同视角对不同区域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填补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理论研究的不足,深入挖掘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生态发展策略。通过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和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河北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民俗体育与民俗体育文化:文化一词源于古拉丁文,起初意蕴耕耘和挖掘土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是先辈们为了适应和利用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体育是民俗学和体育学交叉融合而衍生的学科,是与各种民俗文化民间风俗和人们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和游戏的总称,是满足人们多种需要的特殊文化形态,它承载着健身娱乐、竞技和传承民族文化等功能,反映了各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等,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基层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然而在文化不断西化、经济利益化、生活方式现代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困境。如何抢救与保护、挖掘与整理、传承与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原有属性和内核价值,实现其可持续的生态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TYD008)

参考文献:

[1] 盛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2] 徐金尧.民族传统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秦椿林.代中国群众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5

反思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思考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不妨尝试实践大语文观,把语文教学引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开展风俗采风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口语交际,切实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确立采风主题,把握风俗的脉搏

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能围绕主题开展交流,而风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风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呈现,它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汇集于传统节日中,且丰富多样,随时节变化,有的甚至带有神秘的色彩,我们要下一番功夫去挖掘。

为了切实实践口语交际教学,确保风俗采风有序顺利进行,在活动前师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初步制订采风的计划,这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设计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规则。如在端午节采风,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商议采风事宜,开展活动。

1、讨论采风目的,确立采风主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你了解家乡端午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现实意义――挖掘端午节的精神内涵。习俗内涵的探讨,结论可能众说纷纭,不妨让学生暂且记下自己初步的探究,便于他们在活动结束后做比对,最终明确风俗的深刻内涵。

2、设计采风方案,讨论活动方式。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各自讨论的主题,分组设计采风方案,讨论采用哪些活动方式:在端午节假期亲自参与节日活动,开展现场采访,了解家乡端午节习俗的寓意;通过图书或网络等途径查询端午节的缘起和各地不同的习俗,进一步了解风俗的历史意义;观看电视等文艺节目,让学生深入体会端午节的时代精神等。

在采风活动中,教师的组织辅导作用不可缺少――引导学生讨论运用多种方式了家乡的风俗习惯。建议学生观看端午节的文艺节目,指导学生深入探究端午节习俗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学生最终不难得出爱国主义的主题结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节日的一些传统习俗:悬挂艾蒿、洗艾蒿浴、挂荷包等,这是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这与吃粽子纪念屈原的意义有着共同的意愿归属,认同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强则家事兴,美好的生活愿景才能得以实现。

二、文明礼貌交流,呈现风俗的魅力

民族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再加上时代科技的进步等因素,有的风俗出现了遗失的现状,有的风俗青年一代已经淡漠,尤其是中学生对此会兴趣索然,漠然视之,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欲抛弃。开展风俗采风活动,让学生正视家乡的风俗习惯,重拾民族的文化传统,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口语交际必不可少。

文明得体保障交流。民族传统的遗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掘去弥补。传统是在民间生活中一代代沿袭下来的,家乡的老人是传统习俗生活的历史教材,是我们风俗采风活动的主要对象,采风时要提醒学生谨记文明得体交流:一声礼貌的称呼,让老人眉笑颜开;亲切虚心的话语,让老人打开记忆的闸门;生活性的语言,让老人精彩呈现家乡风俗的多彩风貌。

耐心专注互动交流。文明得体的语言激起老人们往日生活的浪花,他们的娓娓道来,也许有琐碎的生活细节,学生听起来觉得偏离采访的主题,因不感兴趣而出现躁动,教师要提醒学生切忌敷衍了事,要耐心专注的倾听,从老人们细碎的生活往事中捕捉家乡风俗的影踪,更要随时做好记录。遇有难懂之处,可抓住老人们歇息的间隙适时询问,如喝茶、抽烟等机会,让他们更生动地描绘那些或精彩的或神秘的历史生活场景。

激起学生对家乡风俗传统的兴趣,是文明礼貌交流的关键。教师可以从语文的角度,让学生在风俗采风活动中探究民族传统的深刻寓意。如春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家乡有腊月三十晚上在门口撒麸子和用草灰画大圆等习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寿先生在三味书屋中悬挂一幅梅树伏鹿图,寓意“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福”“禄”的生动体现。结合此一说,你能从以上两种习俗中领会出人们何种美好的生活愿望?这些看似迷信的习俗,通过迁移,学生能发现在形式多样的风俗中寄寓着人们祈福盼丰收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他们探究的兴趣自然被激发,定会乐此不疲。

三、合作反思交流,提升风俗内涵

传统的民族文化在生活中一代一代沿袭,我们在对比中能发现,不同时期的风俗具有差异性,在传统文化的承继中,有沿袭又有创新,常常赋予时代的特色,民族的传统才能得到代扬光大。我们开展风俗采风活动,要引导学生在批判中继承,通过形式上的改革创新,为风俗注入新时代的活力。

首先,引导学生创新风俗形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之情中,我们不难读出对逝者的思念之意。家乡的圆坟、烧纸等活动,今学生有的会以封建迷信所为而难以认可,但风俗中追思先人的意义不能摒弃,如何让学生自觉加入到纪念的行列?我们不妨从风俗采风的活动中再回到课堂,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讨新的纪念方式:结合时令启发学生,他们定能想到在墓前植树绿化,既美化环境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结合保护环境和安全的观念,启发学生用敬献鲜花这种时代的新方式表达对先人的哀思……

其次,引导学生革新风俗内涵。清明节已经被国家定为法定传统节日,追悼先人是其传统的内涵所在。开展风俗采风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关注传统的同时,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6

摘 要:语文;民俗化;渗透

一、民俗文化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我国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之本。在世界各国都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以民族文化彰显国家软实力的时候,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精髓和各地的人文底蕴,展示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中华民俗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源流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民俗文化,能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优秀的民俗文化作品,本身就具有歌颂和倡导真善美的内质,从中发挥出健康上的文化效应,通过文化社会教化作用,对中小学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低级趣味的民俗文化作品,必然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优秀的民俗文化对提升人们的思想、智慧、道德、伦理、审美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文化具有熏陶作用,民俗文化能有效陶冶中小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达到一个新的台阶。中小学语文教学合理引入民俗文化资源,能更好的充实语文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人生百态,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知识,了解各地风土人情。中国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于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精神渴求,,人文素养、地域特色等,民俗文化它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渊源,经过一代代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民俗文化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中国民俗文化记住了几千代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通过民俗记录下来。中国民俗文化为后人了解古人留下了历史证据。民俗文化真实反映了56个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文明面貌。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民俗化的渗透

(一)透过经典篇目教学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篇目的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这些经典篇目传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例如《端午的鸭蛋》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其中文章对“乐土”和“赵庄看戏”的描绘体现出了浓浓的绍兴的乡土气息。

(二)通过古典诗词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它的价值趋向、情感意境,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九月九日以上东兄弟》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登高”、“茱萸”这些都是民俗文化的终要体现。《清明》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此刻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