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文1

赫特纳的上述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我们历史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人类和地理环境是历史地理研究的两个主体;而人地关系,则是历史地理研究的中心和关键。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背景和基础,也是人类活动的对象和目的;而也正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地理环境才变得更加丰富和不可预测。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萌芽和发展

在人类诞生初期,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总体上来看,人类对自然持敬畏的、服从的态度,是被动的、有限的利用。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类活动的能力和范围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自然环境的严格制约,使得早期人类的地理认识充斥着对自然的敬畏和膜拜。

早期的东西方先贤们已经有了对地理环境初步的科学认识,并提出了许多在当时条件下看起来不可能达到的真知灼见。但是正因为这种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限于工具等改造能力的全面欠缺,人类的思想和认知主要体现为地理环境决定论。

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认为,“全部历史都必须用地理观点来研究……地理提供了自然背景和舞台场景,历史事实和它联系在一起才具有意义”,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明确地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的身体、性格甚至人性的决定性影响。西方科学思想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把地理环境纳入人类历史和文化考察的范围之内。希波克拉克在《空气、水和地方》一书中认为气候是影响人类身心、活动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影响土地的生产力。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则论述了居于自然环境下的人类应当如何有效组织管理的问题。到了近代,法国政治哲学家孟德斯鸠更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集大成者,他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突出强调了气候和滨海性是人性与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并论断说,海岛民族比大陆民族更重视自由。英国史学家巴克尔根据地理唯物论指出,气候、土壤、食物等都是文化发达的决定性因素。洪堡提出要努力证明自然条件对道德和人类命运的经常的、无所不在的影响;而第一个系统地把决定论引入地理学的德国学者拉采尔的一句经典更是让人耳熟能详:“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他把人看作环境的产物,人和生物一样,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环境的严格限制,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组织和经济形态,支配人类的迁徙和分布。

而在中国,《周易》中出现了“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语句,这是我国文献中关于“地理”两字最早的出处。先秦时期的很多著作中都流露出了我国先贤对地理的认知。特别是《管子・水地》记载:“地者,万物之原本,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俊之所生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何以知其然也,夫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管子学派明确而强烈地认为,水和土决定了人性美丑、巧愚、善恶等。类似的“地理决定论”的记载还有很多。孔子在《春秋》中提到:“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礼记・王制》有关于水文决定论记载,《大戴礼・易本命》中则出现了土壤决定论的说法,《周礼・地官・大司徒》有地形决定论的初步认识。这些观点,反映了我国古代先贤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总体来说,就是“天人合一”和“敬天法地”的思想,《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这种思想的高度概括。

在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认识中,个体的性格、肤色、身高、居住区域,群体的形成、组织、繁衍,乃至于国家的诞生、发展和灭亡等等,都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制约,人类匍匐于地理环境之中,按照自然的规律而生存。

总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理环境决定论是地理学思想的主流。

二、或然论时期

到1874年,地理学作为一门由专业教师教授的高级课程在德国设置。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全世界的大学都纷纷设置地理学了,并称为“新地理学”。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地理学思想方面最大的改变,应当就是或然论的提出,即人类开始反思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认知,开始思考人类对地理环境主动积极的适应和改造。

在《地理学思想史》第二篇开章――第七章“什么是新地理学”一开始,作者就转引了乔治・柏金斯・马什的《人与自然》的一段话:“人类对于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已经做了不少工作……森林的毁灭,湖沼的疏浚,农艺和工艺的操作,都给大气的水分、温度、电和化学的状态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最后,动植物生活的万千生命形式,通过人类的活动已经在数量比例上造成了极大的改变,有时在形态上和数量上大为改观,甚至完全灭绝。这些动植物在人类登上自然舞台以前就已经盖满地球,而人类正是注定要打乱这一自然界的和谐的。”这段话,意味着人类在对地理环境认识方面思想的转变,即开始走出地理环境单向决定论的框架,开始尝试理解和掌握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

学术界首先明确提出这种转变并形成理论的,是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和其学生白吕纳。“维达尔竭力反对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形成了或然论的思想。他认为,自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类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不同。”维达尔认可了人类有按照自己需要、愿望和能力进行利用和改造的能力。而其学生白吕纳,更是将其这种思想发扬光大。“维达尔领导下的法国地理学派体现了自然与人文两方面之间明显的平衡。”之后,不管是或然论,还是可能论,又或者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斯比克的适应论,还是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的生态调节论,其总的思想,都是注意到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积极和主动的一面。

事实上,我国古代先贤中,也有关于人对地理环境主动作用的一些论述。《孟子・公孙丑下》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荀况则提出了天人相关论,主张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隋书・经籍志》中出现了“因地制宜”的说法;而明末清初的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中,阐述了人地关系的辩证思维:“且夫地利亦何常之有哉?……金城汤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v之丘、泛滥之水。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这些朴素的思维,也一再展示了人类对利用地理环境的信心和能力。

三、文化决定论时期

随着人类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改造世界能力的不断增强,在学术界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想,那就是文化决定论,又叫做“非决定论”。在人类早期漫长的岁月里,曾有“决定论”的思想,那么这种理论叫做“非决定论”,顾名思义,就是认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说法是错误的。那么,文化决定论的学者秉承什么样的认识呢?

文化决定论是美国博厄斯学派的理论。博厄斯学派是西方人类学重要派别之一,又称历史学派、历史批评学派、文化史学派、批评学派、美国传播学派等,由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创立。博厄斯认为人类对生活方式和文化的选择并非基于理性的考虑,而是基于情绪。情绪的生成与对传统的遵循密切相关,而对情绪的放任则是形成自我中心的关键,对传统的依赖则是产生民族隔阂的重要原因。博厄斯的这种认知,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正好相反的。在地理环境决定论看来,人类受限于自然的约束,理性地趋从于更好的环境和条件。而在博厄斯看来,人的选择是基于情绪而并非理性。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博厄斯学派分化、繁衍出许多新的流派,文化决定论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别。

文化决定论是一种与地理决定论直接对立的观点。它认为文化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而不是屈从于其他系统,任何认为单一因素促使文化形式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虽然能够对文化产生影响,但影响的程度要视文化本身的性质和产生作用的大小,并且地理环境不能决定文化的模式,只能影响细枝末节的部分;而文化则反过来限制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发展。

相应的,在文化决定论和城市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衍生出了一些基于人类活动的城市地理学理论。如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的同心圆学说、美国地理学家霍伊特的扇形地带理论以及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学说。这些理论,虽然也考虑到了地理环境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衡量聚落和城市的发展。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伯吉斯的同心圆学说,其重要前提就是“理想地表”,这其实是模糊和忽略地理环境的一种做法。而扇形地带理论和多核心学说,是把地租作为决定性因素而看待的。

这些理论,与或然论相比,又有了较大的不同,或者说,它们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决定论是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人类,而文化决定论等则认为人类起码决定了自身周围的地理环境。

四、和谐论时期

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紧张的人地关系使得社会各界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单一地认为人定胜天的思想不断被反思,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潮流开始发展。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第一个人类环境宣言,包括七点共同看法和二十六项原则,这标志着人类对环境认知又一次改变的开始。形象地来说,这就是人地关系的和谐论。

所谓人地关系的和谐论,就其根本而言,就是可持续发展。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应当在服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面对已经不断被损害的自然环境,人类要着手进行优化调控,尽快恢复。人文地理学和谐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类应当建立包括生态、社会、环境等多元指标在内的综合性发展战略目标,而不仅仅是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寻求更好的利用资源的方式方法,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保持和谐共生;加大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源于美国、发展到这一时期的生态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等,也都与这一思想相互促进、形成了现今社会人类对人地关系的另一种认知。

五、余论

“不管我们对地理学的性质和范围有怎样看法,大家都会同意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人类对现实的认识。”人地关系的不断改变,事实上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变化情况和对地理环境的深层认知。而虽然人地关系的主体是两个,但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解决人的问题。环境客观存在,无论是早期人类的盲目和残酷也好,还是在人类高科技工具下的不断恶化也罢,甚至是对人类各种不当行为的惩罚,它只是一种在规律作用下的本能反应。而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态度、理论和实践,才是处理好人地关系的关键和核心。

无论是什么样的观点和理论,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有限度的范围内尽可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低人类对资源的破坏。重新亲近自然、触摸自然、恢复自然,应当是我们最好的做法。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赫特纳.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29-30.

[2]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4.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文2

一、培养“语言心理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心理能力(Linguistic-psychological Competence)”是指“交际者在语言行为中表现出来一种克服心理障碍、控制自我情绪、获取与人际关系平衡的较为稳定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交际者在把交际内容、人际关系、语言表达方式结合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力量”。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看,影响语言交际的直接因素既包括交际者的语言知识、语用能力(根据语境选择对应答语的能力),又包括交际者的心理状态这三个因素。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兴趣、记忆力、学习习惯、健康状况等因素均可以引起自然心理障碍;同时,教师的教育指导思想及教学方法、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均可能造成学生个体的心理障碍。语言心理能力,这似乎是一个纯粹的教育心理学问题,跟语言交际能力无关。然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种能力虽不显现于具体的语言运用中,却是直接影响其效果、左右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处于真实交际情境中的个体,总是在不断进行着语言情景的接受、分析和判定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虽然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语用能力可以独立于语言的心理能力,但后者又可影响前两者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语言心理能力又是在语用能力的训练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种相互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发展,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

课堂实践证明,运用“交际教学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而且还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心理能力,最终让学生能够敢用英语想、敢用英语说、敢用英语创造性地自由表达思想。所以,笔者认为坚持运用“交际教学法”可以改变目前中学英语教与学的沉闷现状。

二、“交际教学法”对培养“语言心理能力”的作用

培养“语言心理能力”的关键在于能否改变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因为这是改变传统师生关系及课堂活动方式的前提。那么,“交际教学法”为什么既能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尤其是人为的心理障碍),从而达到训练“语言心理能力”的目的呢?

传统教学法以教授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为语言学习的主要内容。课堂上以教师讲解语言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做笔记。同时,传统的教学法把所学语言形式结构的训练(手段)同交际能力的培养(目的)分开了,其教学指导思想总是在词汇、语法上转圈子,认为只要掌握了足够的单词和语法规则就能自由交流。 事实证明,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的操练很难将语言形式从意识层面深入到潜意识层面。所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很难实现语言从机械性操练到自动化表达转化的这一语言学习的目标,从而大大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语言应变能力。

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流行开来的英语“交际教学法”,主张教学过程“目的化”。主张把目的与手段结合起来,以前者带动后者,后者服务于前者。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念,并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和语言项目,进而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的语言处置能力,即完成“情景——分析——处理”这一过程。这样,学生语言运用的心理能力就会不断加强、提高,并最终学会超越自己。

当然,“交际教学法”并不排除“控制性”操练,但这里的“控制”不是以某个语言操练项目去约束学生的语言行为,而是利用教学内容的实施与操作过程来控制机械性操作的程度与范围。事实上“交际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有效控制”下,呈现语言材料,操练语言项目,让学生最终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自由表达。

对于语言教学,在初期入门阶段,要借助学生年龄尚小,机械记忆力强、兴趣浓厚等特点从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结构性操练。但同时也要运用直观的、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情感的手段,以避免部分本来就懒惰的学生还未真正入门就形成了惰性心理定势。该阶段的操练目的是使学生贮备必要的词汇、语法及语音等知识,以便为新输入的信息内容提供加工基础;这也是从机械性的学习(Learning)向潜意识性的习得(Acquisition)过渡的必要准备阶段。

在交际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虽然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有所下降,但这并未否认其重要性。首先,教师不仅是整个活动的策划者与主持者,同时也为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随时提供参考与帮助;其次,在学生的言语行为实施中,教师还须提供输入内容、平衡学生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课堂活动的合理过渡与顺利承接等;再次,教师还得抓住时机临时修改、补充或重点操练某些具体语言项目,以把握学生能力训练的渐进性与系统性。事实上,整个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根据教学要求自主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再需要教师严厉的督促。

可见,“交际教学法”不仅能改变课堂活动方式,还能改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环境。这就要求教师摒弃“师道尊严的”思想,真正树立“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的思想,将课堂重心从讲台转移到学生中间,教师以平等的角色参与其中。教师在课堂上角色的转变———以生为主、师为辅,是可以通过“交际教学法”来实现的,因而“交际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语言心理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之一。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文3

通讯作者:郭佩琦

【摘要】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血流动力学及颈动脉改变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120例患者,分为糖尿病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眼动脉及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1)与对照组(D组)比较,糖尿病病例组中无视网膜病变组(A组)、伴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B组)、伴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C组)视网膜中央动脉Vs、Vd减低,RI增高。(2)与对照组比较, A组、B组眼动脉Vs、Vd减低,RI增高。(3)与对照组比较, A组、B组、C组Ds减低,IMT增高。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颈动脉进行测定,可早期发现血流参数的改变,对视网膜病变的防治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中央动脉; 眼动脉; 颈动脉

A clinical study on haemodynamics of ocular and carotid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by CDFI GUO Pei-qi,WANG Yan-xia, MA Gang. The Forth Hospitai of Shenyang, Shenyang 11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hemodynamic and carotid artery Through the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Methods Choose 120 cases of patients, divided into diabetes group and controls group, carry on color Doppler exam, compare two group patients with the haemodynamics of the Central retinal artery,Ophthalmic artery and Carotid artery.Results (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Vs,Vd of Central retinal artery in group A,B and C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RI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2)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Vs,Vd of Ophthalmic artery in group A,B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RI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3)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Ds of group A,B and C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IMT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By color doppler to diabetes Ophthalmic arteries, central retinal artery and carotid artery can be determined, the change of the blood flow parameters found early,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etinopat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Color Dopple Ultrasonography; Diabetic retinopathy; Central retinal artery; Ophthalmic artery; Carotid artery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引起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早发现、尽早治疗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血流动力学及颈动脉改变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住院糖尿病患者90例(180只眼)作为病例组。按照全国统一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A组)30例、糖尿病伴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B组)30例、糖尿病伴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C组)30例。正常对照组(D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37~81岁,平均61岁。所有病例均排除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长期吸烟、饮酒史。

1.2 仪器设备及检测方法 使用意大利esaote MyLab9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6~18 MHz。检查者仰卧,轻闭双眼,探头平放在眼睑上,在视神经暗区内可见红蓝色两条血流柱,其中红色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球后鼻侧2.5 cm处可见眼动脉的彩色血流。将取样容积置于上述两条血管获取血流频谱图。观察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阻力指数(RI)。充分暴露颈部血管,获取颈总动脉长轴切面,测量收缩期颈动脉内径(Ds)、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应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

2 结果

2.1 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测值比较 见表1。

2.2 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组眼动脉血流参数测值比较 见表2。

2.3 正常对照组与病例组颈动脉超声测量指标比较 见表3。

表1 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

参数测值比较(x±s)

表2 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组眼动脉血流参数测值

比较(x±s)

表3 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组颈动脉超声测量指标比较(x±s)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改变在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Vs、Vd 降低,RI值升高(见图1、图2),提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循环阻力升高,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灌注不良,这可能是由于糖尿病损害了视网膜的毛细血管,引起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狭窄和闭锁所致[1]。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已发生改变,提示在视网膜血管形态改变以前视网膜循环已处于病理状态,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变化能较早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动脉的血流参数在D组与A组、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收缩期颈动脉内径(Ds)在各组间逐渐减低,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逐渐增高,表明随着糖尿病的发展,大血管的形态学改变更加明显,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在D组与A组、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为C组病例出现比较明显的颈动脉狭窄,狭窄处血流速度加快所致。阻力指数(RI)无明显差异。

颈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分别反映了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及微血管的变化,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经常是并存的[3]。说明糖尿病患者其血管病变是多器官、多部位的同时病变。在大血管发生功能性改变时,其微血管的器质性病变也已同时开始,两者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糖尿病患者血管所发生的病变,从而提示临床,糖尿病存在多器官多血管的病变,其治疗应是综合性的。

参 考 文 献

[1] Mendivil A, Cuartero V, Mendivil MP.Ocular blood flow velocities in patients with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healthy volunteers:a prospective study.Br J Ophthalmol,1995,5:259-264.

[2] 刘家琦,李凤鸣. 实用眼科学.第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88-489.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文4

渔夫文化形成“分”,园丁文化形成“合”,中国历史上的分与合,其实是渔夫文化与园丁文化之间的变换。《三国演义》开篇中说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描述的就是这种现象。

当渔夫文化出现的时候,道德就崩溃了,经济学就成了显学。人们只知道用一棵经济学的头脑去利用、去掠夺、去占有。你也要占有,我也要占有,他也要占有,于是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分”。这么一“分”,就“分”出了春秋战国和三国时期这样的乱世。

当园丁文化出现的时候,意味着人们在关注生命的意义。他们在用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对话,他们在理解生命、理解自己的人生。于是,热爱生活、友爱互助的道德体系被建立起来了,经济学被还原成一种理财的工具。这样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合”,这么一“合”,就“合”出了周、汉、唐、宋这样的太平盛世。

现代管理学其实也是一种渔夫的管理学。与过去的区别在于:现代管理学强调人的行为习惯,强调人的工具属性。古代的“中国式管理”所鼓吹的厚黑之术、权谋之术,则是为了更有效地使用这种叫做“人”的工具。另外,在我们这个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一些无良知的学者奉行的也是渔夫文化:他们认同暴力,崇尚厚黑和权谋。例如,在管理咨询这个圈子里,一部分专家在兜售各种管理技术,帮助老板们压榨员工;另一部分专家呢,在指导员工们如何对付老板。他们怎么能够被称为管理专家呢?纯粹是一群捣乱专家。

可是,真正的管理学是在职场上建立起一种友爱互助的道德体系。老板和员工之间,主管和下属之间,不再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而是一种友爱互助的关系。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文5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管理学范式是划分管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管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识及基本观点则形成管理学家群体。管理学范式就是管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管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认识论视角,三是方法论视角。所以管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管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管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当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文6

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理论精神,掌握知识要扎实,求证事理要稳重,制订计划要严密,要通过踏踏实实的学习来培养个人的科学素养,做一个具有研究才能的人才。

二、创新能力的基本知识培养

创新能力不仅在于思想的开放性、思想方法的周密性和能够具有科学严谨的态度,而且还在于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永远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往前发展的。这里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1、管理基本知识训练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汲取了古今中外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精华,系统地研究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的基本职能。作为经济与管理类所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必须要把基本知识学深学透。一是要掌握知识脉络,把握其历史发展和现实演变,弄清其在知识体系中的性质、位置、作用机理,弄清不同流派之间的渊源和异同点,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对管理学学科系统进行切割分析,从微观上把握其每个环节,以及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衔接方式,作用形式,从逻辑上掌握其体系走向,尤其要对重要的理论观点做到了然于心。三是要从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把握其结合点。

2、相关学科的知识训练

管理学从产生的那天起,就带有交叉学科的印记。这是管理学的内容所决定的,也是管理学所独具的特点。因而,对管理学的学习进行相关学科的训练,就具有内在的规定性。从事管理学教学的教师,必须拥有较为丰富的哲学、人类学、心理学、数学等的知识,并把这些相关的知识采用合适的形式传达到学生。应该让学生明白,其实管理学的自身发展,很多都是相关学科带动的结果,例如管理学的很多模型,就是数学的方法;管理学的很多管理模式,来源于经济学;企业对人的管理,很多是借助于心理学和生理学;等等。相关学科是管理学发展创新的契入点,甚至有的就是直接的移植和变形。教师讲授这些相关的学科,一要把知识点讲深讲透,二要弄清这些学科与管理学的联系机制,三是要讲清管理学与这些学科的历史发展。

3、前沿性知识的吸纳训练

吸纳前沿性的知识或者信息,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也是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根据管理学的学科情况,一是要及时地向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让学生能够跟上管理学的新发展,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二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来源形式和渠道,使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媒介,随时掌握前沿性的信息。三是要训练学生善于去粗取精,剔除糟粕,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挑选和甄别。例如当前网络虽然已经成为信息的一条重要通道,但网络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却容易起到误导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善于使用网络。

三、创新能力的实践操作培养

1、立体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训练

立体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是各大学都在强调的。对于管理学的教学来说,着重应在如下几方面加强:一是课件的制作与应用,要制作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的内容丰富、色彩搭配合理、感染性强的课件,并不断调整和修改,使其趋于成熟和稳定。二是加强教学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三是要编写符合教学大纲的电子讲义。四是要科学组织案例教学,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充分总结教学经验,制订案例教学的原则、程序、方法以及应对问题的措施,使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五是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把教学内容挂在网上,或者是通过教师的博克,充分利用网络的渠道与学生进行勾通。六是加强考核的科学性,加大考核的力度,力求考核形式多样化,例如如何考核作业练习、课堂提问、讨论发言等,考核内容要注重学生参与的考核和学生思考与操作能力的考核。同时,动态化地进行题库建设,题库建设的原则既要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又要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联系实际的技能水平。

2、课题研究训练

创新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开拓性创新、模仿性创新和适应性创新三种类型。课题训练的内容,也应该针对这三方面的创新,区别不同情况进行。一是通过在课堂上设置课题,引导学生们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讨论、发言、答辩、思考训练、模拟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组成课题研究小组,由教师指定课题,通过小组进行研究,这可以结合学校所组织的大学生科技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不仅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通过小组训练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创新精神。三是进行校企或者相关单位的联合研究,使学生把课堂上的知识直接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开启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要注意设计的功效,可以针对管理中的某一项内容设立课题,进行设计,通过设计而使学生经受一次研究型的锻炼。

3、实地考察训练

实地考察训练是管理学教学中的一种生动的教学形式,也是当前许多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有许多现成的经验可以汲取。一是建立教学基地,以典型的管理实践把课堂教学内容变成物化的形式。二是定期组织相关的考察活动。三是请有经验的管理者进行现场演练。四是建立实训室,以更加典型精当的形式揭示管理问题。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种实地考察训练中,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有比较详尽的计划,鲜明具体的目标,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而不是流于形式。

总之,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管理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不断地进行研究,采取更加合宜的手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丁颜彬. 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高校科技园区建设指导手册. 北京: 中国知识出版社, 2005.3

2、李建明. 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科技人才市场 ,2003(6)

3、陶宏娟.交流式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运用. 药学教育,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