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

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范文1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旅游开发;辩证关系;主体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43-04

根据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提出的民族文化三分说,民族文化分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上层文化即贵族文化、精英文化、典籍文化,中层文化为市民文化,下层文化即广大农民及其它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中、下层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民族文化中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钟先生还指出“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个概念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对民俗文化有多种分类方式,有把“民俗”文化分类为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礼仪、岁时节序、传统节日和信仰的民俗,还有把民俗文化分为精神民俗、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与一个民族某一地区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俗文化既包含于主流文化的民间文化部分中,也包含于非主流文化的民间文化中,本文探讨的范畴界定为稀缺的民俗文化部分,即非主流文化中的民俗文化,通常是指我国55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民俗文化部分。这部分民俗文化具有稀缺、奇特、原生态、活态等特点,在具有高旅游开发价值的同时,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上表现出极度的脆弱性。

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学术研究中日益凸现出不可或缺的研究价值与传承价值。在全球一体化、现代开放型社会,旅游开发成为众多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地区发展经济的首选路径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与传承民族、民俗文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焦点,而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成为有效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关键。

一、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1、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出现普遍的“庸俗化”、“伪民俗”、“同化”、“商业化”等现象;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即“文化经济化”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普遍认可的优化路径选择。最普遍采用的价值转换方式就是旅游开发,因此,在认可旅游开发促进民俗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回避旅游开发给民俗文化演化发展、历史变迁带来影响的现实。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2、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学界对旅游开发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提出民俗旅游开发实际对民俗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二、旅游开发背景下民俗文化保护主体的选择

依据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论述,可指导民俗文化的保护主体的选择,以制度安排如出台政策加以规范与管理,以强化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协调统一性。通过对民俗文化保护主体的重新设定和再思考,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问的矛盾通过旅游开发主体与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间的融合统一于一个主体内,并以制度约束主体的行为,尽可能缓解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目前民俗文化保护的主体主要有两类:政府与民间组织。但在旅游开发背景下,还需将“开发商与经营户”作为一重要主体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系统中,与政府、民间共同构成三大保护主体。

1、民俗文化保护的两个主体:政府、民俗文化的依存群体

民俗文化保护的过程模式可归结为两种:一、直接来自政府层面的主导性保护,如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借由2008年贵州旅游发展大会刺激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开发,为保护村寨民俗文化,从县委政府层面积极推行保护措施,主导编制苗寨发展与保护规划及各项开发与文化保护项目;二、先起由民间自发力量,然后由政府多方协助引导,支持民间民俗文化的推广、传承与保护,’从民间主导逐渐转化为由政府主导保护工作。在主流文化强力冲击下,起源于民间的文化保护,一旦缺少政府政策与财力等的支持,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不管哪种过程模式,民俗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和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不能缺少政府的全力支持与资金投入。

行政保护力量不可或缺,民间自发组织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其角色不可取代。以往民间自发组织仅由民俗文化所依存群体中的部分人员构成,由于民俗文化普遍具有活态性,因此民俗文化保护应涵盖保护地域内的全部民众即民俗文化所依附、依存的整个群体。

政府与民俗文化的依存群体力量两者构成密不可分的两大要素,在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作用互补。政府的角色:优化文化存留与传承所需的条件与环境。文化依存群体的角色:承担起自身民俗文化的存留与传承重任,是民俗文化具有传承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政府力量作用于文化主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保证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尤其利于活态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2、民俗文化保护第三主体的选择与定位

对于旅游开发地而言,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必须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中,即依托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创造经济财富的开发商与经营者群体。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其价值为开发商和经营户所利用转化,利用转化得当,则既可有益于保护好民俗文化,又可创造必要的经济价值;反之,则在为当地带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对民俗文化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约束好开发商与经营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对民俗文化的科学利用非常关键。

开发商和经营户的定位问题:他们应不仅仅是投资商、开发商、经营者,更应是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人,是兼具商人与文化保护的“二元身份”人,且以文化保护、传承身份为主导。如何约束与监管开发商和经营者的“二元身份”,应纳入政府以行政法规手段进行监管的重要工作中。以文化保护为主导的“二元身份”制度设计,是将旅游开发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大系统中的重要手段。

政府、文化依存群体、开发商与经营户群体,三大主体是一个民俗文化地区以旅游开发为手段带动经济发展且同时保护当地民俗文化所必须管理好、引导好、规范好的三个重点群体。三者之间协同合作,使命共担、利益共担、风险共担,共同构建一个依托旅游开发保护民俗文化为核心、带动经济发展的双目标优化模式。

此外,学者及社会其他群体,可作为三大主体的必要补充,为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范文2

[关键词]《血色湘西》;民俗文化;多重话语;构建

民俗事象往往蕴涵着丰富复杂的文化意味,当它作为能指出现时往往会超越于具体事象之外,具有特殊的符号指称功能。作为大众文化的电视剧对民俗文化的渲染与表达使其具有构建多种话语的可能。2008年由湖南电视台拍摄的,获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的《血色湘西》就是以用镜头艺术充分展示湖湘民俗文化的审美性、多元性、复杂性和丰富性的叙事策略而构建起电视叙事话语多重语境与声音的成功之作。

《斑色湘西》故事的发生地在湖南湘西西部雪峰山下,是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崇山峻岭几乎使这儿与世隔绝。因而保留了不少古老神秘奇异的巫傩文化习俗以及秦汉以后融入的汉文化习俗。《血色湘西》将湘西原生态的风土民俗自然化、场景化、情境化、意象化,更重要的是它的镜头表达不是为民俗而民俗,而是将民俗融入人物命运的曲折变化与传奇故事的讲述中,用影像的方式将之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能享受一场湘西民俗视听的盛宴并承受心灵的震撼。

乌丙安曾将民俗划分为四大类: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与游艺民俗。以此观之,《血色湘西》对民俗的展示是全方位的,也是富有创意的。高超的影像技术与唯美的镜头画面尽情展示了湘西优美壮丽的原始地域风貌,为隔绝在这远离世俗繁华现代文明的大山里的人们性情的淳朴原始、血性的刚烈做了铺垫。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儿的人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产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及制度、行为规范、信仰、婚姻、节日庆典以及游艺等习俗。而这些边地习俗更是融进了以穗穗、月月与石三怒、耀文、耀武为代表的边地人因家族恩怨、情感纠葛而上演着悲悲喜喜的人生故事。在叙事镜头不断切换,光与影、色彩与构图、影调与景深等视觉元素以及语言、音响与音乐构建的声色世界里,巍峨绵延的雪峰山、清澈流淌的青岩潭、古朴原始的山寨民居与青石板小镇,以及淳厚朴实的山中百姓生活历历在目。这儿有造型别致的吊脚楼,身着蓝色印染花布,戴着大串精美银饰的少数民族姑娘;有赛龙舟、“祭龙头”的竞技,有庄重肃穆的祭拜山神、祖先的仪式;有男十八戴银环,赛龙船,女十六戴银锁,拜“梯玛”的竿子营成年人习俗;有韵味无限野性十足的“荤”山歌表情达意的火辣辣的爱情;有“山道”“水路”的生存地盘之争;有赤手空拳红衣红裤斗烈酒疯牛、赤脚竞速上刀梯、以香为靶双枪六响过天坑独木桥的“天坑”赌命;有“乱棍火海跳刀坑”的惊心动魄的生死劫难。有乡民们在崇山丛林中以弓箭、苗刀、鸟铳、竹签、陷阱和自制的土火炮,与拥有现代武器的日寇的殊死战斗。尤其是结合了苗族与土家族婚姻习俗特点的边地婚嫁习俗更是借助人物故事全面展开。如果说沈从文是以“风俗欣赏”方式用文学写作全方位地描绘着湘楚文化和苗文化的各个方面,着力凸显着“与主流文化迥然相异的边地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与价值观念体系,尤其是在山高水险、沟壑纵横的雄强自然背景下所展示的乡村男女的大胆泼辣、浪漫狂热和不拘礼法,对于神仙圣灵、傩神巫术、道士做法、妖精放蛊的虔诚崇拜和由衷敬畏,以及一般居民普遍厌恶金钱和权力、适性任情、淡泊生死的一派质朴醇厚、天真未凿。”那么《血色湘西》则用影像艺术,将具有浓郁民族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的形态展现在观众眼前,并涵纳于传奇故事的曲折演绎,在人生命运波诡云谲的叙事脉络中,实现了民俗影像用“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观众)的心胸,或者炫耀他的眼界”的审美价值。

约翰・菲斯克将电视代码分为三级:“一级代码,现实:外表、服装、化妆、环境、行为、言语、姿态、表情、声音等等;二级代码,艺术表现:摄像、照明、编剧、音乐、音响效果;传播常规表现代码,并以此规范下列表现手法,如:叙事、冲突、人物、动作、对白、场景、角色选配等等;三级代码:意识形态:把它们组成连贯的被社会接受的东西时,起组织作用的是意识形态代码。如个人主义、男权制度、种族、阶级、唯物主义、资本主义等等”。对电视素材的选择与编码是一部电视剧能否真正有效地表达编导意图并使电视剧获得主流话语认可获得成功的关键。《血色湘西》以“九一八”为背景,讲述了在日本大规模背景下,湘西雪峰山下世代居住的麻溪铺镇人民,如何摒弃以往恩怨情仇,全力保家卫国、抗击日寇的故事。导演龚若飞将这部电视剧定位为抗战题材的主旋律剧,既尊重历史的真实,具有艺术的精神,满足人们对电视娱乐的需要,又具有政治的品格,契合当下意识形态的导向。这是一个艰难的创意过程。编导结合其历史事件,选择了从地域特色与民俗风情出发,在尊重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原生态的基础上,对民俗风情进行了个性化的具有主观叙事倾向与审美价值导向的选择与叙事编码。充分彰显其主流意识形态。

电视剧一开场,连用多个恢弘的场景与镜头来铺陈渲染叙述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节日。本来是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表现其自然、祖先、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傩祭风俗在《血色湘西》的视听镜像中有了全新的阐释,呈现特殊的价值与意义。电视剧中的端午节、赛龙舟始终是围绕祭奠楚文化的核心人物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为叙事核心而展开的,为此编导不惜进行了刻意的又在情理之中的民俗虚构与编码。湘夫人庙、屈子祠、《祭屈子文》、祭龙头这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已涵纳特别寓意的意象,经过编导的创意与符号编码,凸显其叙事主题意义。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爱国精神、爱国行为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它沉淀在人们灵魂深处,外化在人们的一言一行里。而其民俗仪式是他们心灵世界的最鲜明的表达。而且,电视剧为张扬朴实诚信、血性阳刚的民族精神,特别塑造了田大有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山中硬汉。他靠榨油坊维持生计,穿着山中百姓普通衣裳,说话沉稳低调,一举一动都显得朴实憨厚,不善言辞甚至有些木讷。但就是他,顾大局、讲义气、重诺言,不愧是一个敢做敢当的好汉。在他身上正体现这一个民族的性格胆识、精神气质。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湘西雪峰山下这种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意识与阳刚精神的民俗仪式,无疑是其民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民族历史的发展与文化传承造就的,彰显着这个民族浸润在骨血里的爱国情怀与刚烈意志。《血色湘西》将民俗 文化的表达与现代战争的书写连接在一起,从民族心灵、灵魂、民族精神的展现中,赞扬了“中华民族那种不畏、敢生敢死、有血性有胆气的民族性格;那种同仇敌忾、团结御辱的情感向心力;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那种共赴国难、为国捐躯的民族大义和牺牲精神”。编导正是通过民俗符码的选择与叙事编码,构建起主流话语的自然性、权威性和神圣性。

《血色湘西》在对民俗讲述的多元化的叙事格局中,更以一种现代精神和崭新的艺术视角,将民俗作为一种影视符码承载着创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精英话语的生命感悟、文化反思与价值判断。

在一个经济政治全球化的时代,张扬地域民俗文化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对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坚守。湘楚自然地理特点与历史文化的传承造就的湘楚文化崇尚自然、尚武、崇神信巫、惟情尚信等主要特征在电视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剧中设置的贯穿全剧的两件民俗器物“银耳环”和“牛角刀”很有象征意蕴。剧中创意“杆子营男子十八戴银耳环”成人民俗仪式,尽情展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现实与内在的精神气质。而“牛角刀”作为具有视觉效果的定情物将石三怒与穗穗之间的苦难坎坷、痴迷坚定的爱情渲染得淋漓尽致,表现了湖湘地域男儿重信“湘女多情”的文化现象。

当然,在赞美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电视编导也没有忽视对乡土文化中落后愚昧的一面予以探讨与批判。广大乡村所保留并坚守的民风民俗也时时流露着一个延续了1000多年封建社会所沉淀下人们的灵魂的灰色和病态。尤其是在雪峰山这样封闭得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环境里,更是保留着许多原始野蛮落后的风俗。“天坑赌命定胜负”的残忍的输赢方式;“倒帮出寨”就要“乱棍火海跳刀坑”过鬼门关的寨规;还有耀武失去性能力后习以为然的夜夜对月月的暴打与羞辱;因月月违背所谓礼法就要“投天坑”的残酷的族规家法等等,都暴露着这个地方的愚昧、野蛮与落后。电视剧在用镜头充分展示这个地域风景之美民风之淳亦如世外桃源的同时,将镜头亦对准了这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偏僻地域野蛮落后的一面。但遗憾的是因为编导摄像过于追求其视觉效果的欣赏性、刺激性、娱乐性,对这些落后习俗的镜头运用铺陈舒展张扬,缺少批判的锋芒。某些情节发展还流露出男权中心意识。月月对悲惨命运的屈从与对耀武爱情的坚守,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夫权文化对女性压迫的残忍性与悲剧性揭示。

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范文3

关键词:民宿;乡村建筑;在地文化

1 民宿当下的定义和发展状况

1.1 民宿的定义

“民宿”一词发端于日语“Minshuku”,这种多数以闲置乡村房屋作为主要设施,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提供家一样氛围的体验,分布于乡间的住宿形态。在台湾地区比大陆地区起步更早,学者们认为民宿指代的是有主人长期生活在内的经营性家屋空间,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

前不久,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召开,《北京市旅游条例(草案修改稿)》提交审议。此次草案修改稿中,明确了民宿的概念:民宿,是指利用自有住宅,结合本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及生产、生活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休闲旅游住宿场所。

1.2 民宿国内的发展状况

国内民宿的发展。种类很多,如浙江莫干山地区民宿、厦门鼓浪屿为代表的家庭旅馆等。目前国内民宿特点:从空间分布上来说,主要分布在南方。从发展进度来看,民宿行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少数地区发展相对成熟,整体市场行情火爆。从类型上来说,除农户自营的传统民宿外,外来者租赁经营的民宿占据较大比重。

1.3 民宿的发展背后的隐忧

许多国内学者对于“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给予高度的关注,并探究了应对策略。尤其是乡村民宿总体呈现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周玲强、黄祖辉(2004)指出一些农户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盲目抄袭豪华饭店改善硬件设施,从而陷入了城市化误区。例如,王显成(2009)指出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载体,在发展中存在着缺少规划、破坏乡村地景风貌,缺乏民宿在地文化内涵,缺乏前瞻性、整体性的地域整合规划等问题。

2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内涵

2.1 乡村在地文化的内涵

现代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都市人对乡土文化产生强烈的回归情愫。这种回归不是单纯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乡愁,而是对快速、嘈杂、现代化城市生活的一种逆反。乡村的最根本属性就是自然性,而回归乡村实际上是对富有乡土文化内涵的乡村意象的向往。引用前人对乡村在地文化的界定:“在乡村中的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乡村独有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系统。”在表现形态上,乡村在地文化是一种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根源于乡村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通过建筑、服饰、家具、农用设施等有形物质与民风习俗、思维意识、民间艺术等无形精神要素,在寻常朴实之间传递着传统文化。

2.2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内涵

民宿发源于乡村,乡村在地文化是民宿的灵魂。民宿的乡土区位所带来的地域文化正是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大多数乡村民宿是在当地农民闲置房屋上改造而成的,在建筑形态上具有浓厚的乡村生活风貌,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传递着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特色。民宿建筑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传统乡土建筑。除此以外,民宿主人与客人之间存在较多互动,不少民宿提供管家服务,将客人视为到民宿来做客的朋友,力图打造家庭式服务与细节关怀,这种人情味浓厚的主客互动正是根植于乡土文化的朴素人际交往形式。由于地缘和亲缘关系,乡土文化在农村人心目中一直存有一种朴素道义和情感义务,而这种人际关系在人们转向城市生活以后就不复存在了。民宿的服务提供方式在主客之间产生一种很强的情感联结,很多游客乐于选择民宿也是出于这种富有人情味的独特体验。

3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表达形态

乡土文化一般表现于乡村的建筑、服饰、家具、农用设施等有形物质与民风习俗、思维意识、民间艺术等无形精神要素。对乡土文化的回归就是将当地乡土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要素通过民宿的载体予以传承,在运营民宿的同时,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对乡土文化的构建,则是以民宿为平台,植入在地文化理念和形态,在乡土生活范式、农村新移民文化方面构建新型的乡土文化。

3.1 遵循生态环保的设计原则

民宿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对乡村环境有高度的依托,而且与农业生产是相互促进的,在民宿旅游中游客消费的更多是一种原生态的环境,其周围要具有乡村意象。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以尊重的态度对自然及人文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使人为的建设对自然环境产生加分的效果;尊重多样化生物的生存权,避免自然生物栖息地及迁徙路径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减少地形地貌破坏,用最少人为设计来达到设计的目的。

3.2 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原则

作为民宿设计者,要有统筹全局的意识,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选择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乡村发展乡村民宿。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要求,布局规划乡村民宿发展重点区块,重点在沿江、沿路、沿景“三沿”区域、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布局乡村特色民宿,发展乡村特色民宿。

3.3 彰显乡土特色和地域文化原则

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的独特性与专属性,围绕鲜明的主题定位,在民宿建筑风格设计、室内装饰,做好深度策划,打造极具创意和景观美学概念的特色民宿,充分体现主人的创意和心意。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力度和传承。室内摆设、用品和室外小品布置要体现乡土情调,注重淳朴民风的保持和发扬,做到人居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要突出体现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符号。

乡村民宿在保护乡村历史建筑、维护乡村聚落形态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应该作为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的载体,重新唤起农村居民对以本土建筑、器物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从而挽救正在日益减少的乡村意象和日益衰败的乡土文化。在民宿的建筑结构、风格、式样和材质上,既要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承受能力,体现当地特色以及蕴含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铭,咖啡知己.民宿:传统乡村新血液[J].中华民居-中国民族建筑合刊(2016年1、2月合刊),2016(6):10-15.

[2] 葛姝,赖红波.台湾民宿业品牌网络推广及对上海的借鉴[J].设计,2015(20):142-144.

[3] 唐文跃.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08(08):11-12.

[4] 王战野.民宿经营的乡野性建构――以乡村之家民宿联谊会为例[D].东海大学,2006.

[5] 蒋佳倩,李艳.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4(4).

[6] 龙肖毅.民居客栈概念评述[J].今日科苑,2009(14).

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范文4

关键词:民族院校;和谐;宿舍文化

一、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大学生课堂改革的变化,宿舍逐渐成为大学生交流的另一个重要地点,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和谐宿舍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宿舍成员间的团结,加强文化交流,传承民族文化。民族院校为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尤其是宿舍成员之间更能了解沟通。此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和谐的宿舍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校园文化,在民族院校大环境中,大学生要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基础上对不同民族文化加以辨别,鼓励包容与接纳,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影响民族院校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因素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基本组成,宿舍文化的形成不能取决于个人,但又离不开个体。对于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宿舍环境和室友关系,彼此尊重的民族风俗和习惯,都对和谐宿舍文化的构建起着最基本的作用。

在对民族院校宿舍情况的分析中,我们选取大连民族学院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发放了问卷,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20张,回收105张。根据调查所体现出的影响民族院校宿舍团结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活习惯、民族文化的差异

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的同学在生活习惯的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民族之间的习俗习惯差异、南北地域文化习俗差异及东西地域文化差异。在众多的影响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因素中,近一半的同学认为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是最影响和谐宿舍团结的主要因素。在调查中一些学生承认与同宿舍成员间存在着排斥感,尤其在与他人交流时,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以致于产生分歧。

2.人际交往的自我阻隔

当代大学生的各种信息来源途径不仅仅是从老师、同学那里获得,网络上广泛的信息充斥着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他们的所见和所闻也不只是局限于身边的人和物,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现代传播媒介则成为了自我隔绝,减少交流的工具。

三、民族院校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途径

在民族高校中,对实现构建和谐宿舍文化发挥巨大作用的是民族学生,他们是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设计者,也是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实践者,更是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受益者。通过问卷和调查的方式我们得到的构建和谐宿舍文化实践的途径如下。

1.以活动为纽带,增强宿舍团结意识

根据问卷显示,对于培养团结意识的途径问题,30%的学生提议学校和各学院可以多创建一些以宿舍为单位的比赛,让宿舍每一个成员参与其中,以此增强宿舍成员间的团结意识。此外,活动的细节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习惯和禁忌,活动主题的选取要积极向上,发挥团队意识,增强彼此交流。

2.加强自我管理,促进和谐宿舍文化建设

伯克说过:“与制度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因此,要想创建和谐的宿舍文化,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选好各宿舍的宿舍长、楼层长,与其他学生组织结合,起到定期与宿舍成员沟通交流、督促的作用。尤其对于民族校园学生而言,和谐的宿舍文化更是与民族团结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因此民族院校要在制度层面进行创新,通过设置校级院级学生组织,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引导,借助学校报刊,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和各学生组织进行和谐宿舍文化的倡导和宣传,以此来保证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童 婷,张晨光.民族高校学生社交状态与寝室关系的相关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

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范文5

[关键词]洪崖洞;空间设计;装饰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传统文化。随着建筑类型的增加,建筑结构的变化,建筑材料的多样化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建筑装饰文化的内涵丰富起来。虽传统装饰受到了现代装修及装饰材料的巨大冲击,但在当今大量的现代建筑中仍显现出了传统的造型和装饰痕迹。这是因为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审美需求。

重庆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重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位于重庆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

一、设计理念

巴渝传统建筑以民居群落和山地建筑为主体,具有雄浑的气势、丰富而立体的层次和自然生态的景象。巴渝地区多山多水,且山地地形千变万化,传统山地居民正是因因地制宜建房而显现出多姿多彩的建筑形态。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原有的空间意象,而不是只有建筑立面皮毛的仿古商业街。

洪崖洞地区南高北低,80米左右的进深,落差近50米。洪崖洞位于沧白路以北,片区最高处。

在总体空间规划方面,根据具体地形条件,以及保持传统性街区风貌的总体规划要求,民俗风貌区内部交通联系由步行梯道承担,基本保留原有的“三横八纵”的街道格局,并强化了纸盐河街、洪崖洞街、天成街3条横街的贯通性,以此为主干,辅以若干纵横梯道,共同构成以“街”为主的外部空间。建筑的层次和高度比以前略有增加,因此街道的高宽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主要出入口和中心位置,街道空间适度放宽了,以产生变化,供人停留。

在细部空间处理上,民俗风貌区充分遵循了原有空间的场所精神和处理方式,因地制宜,突出山地特色,秉承了传统装饰空间设计理念。这些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筑物充分表现了洪崖洞地区的传统文脉。

设计师充分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建筑沿等高线结合山地地形水平展开,柱脚下吊,廊台上挑,屋宇重叠,踏道盘旋,充分展示了“皆重屋累居”的山地住居风貌。配合建筑院落的跌落层次,用形式多样的梯道、台阶将院落空间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序列。由于建筑物的进退处理和高低变化,使比较单一的街道空间蜿蜒曲折、一张一弛,给游人以移步换景的空间体验。风貌区依托旧址重建,此举既充分汲取前人的择址优点,使建筑物与地形取得了良好呼应,又极大地保留了原有的空间肌理与历史信息,使原有空间得以再生,很好地表现了洪崖洞地区的传统文脉。

2.公共性外部空间的再创造。

公共性外部空间包括街头小游园、娱乐空间、硬质景观、传统街巷和建筑庭院等。其开敞空间以原有空间为主体构成,是人们生活、游乐、交往、休憩、交通的复合空间,对于适当降低建筑密度改善空间条件,起着主要的作用。这一系统由梯道、步行街、小广场和梯间台地构成,地形虽陡峭,而做到了紧中有松,急中有缓,空间节奏分明,人情味十足。设计师们使每一个节点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原有空间的精髓,为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空间。

3.单体建筑设计灵活多变。

就单体方面来看,建筑设计手法也力求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在适应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运用台、吊、坡、拖、梭、靠、跨、架、错、分、合、挑等手法,灵活、艺术地构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地聚居地独特风貌,建构了一座山地传统民居的博物馆。

风貌区建筑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框架结构建筑的优势,自由灵活地划分空间,使室内外空间得以有机联系。由于风貌区以商业服务为主,需要较大的完整空间,为了不产生尺度上的差异,在建筑形体和立面的装饰处理上,增加了层次的划分,重复使用传统建筑的立面元素和符号,将单栋建筑处理为多个建筑,保持与原有聚居地的肌理相协调。

二、装饰文化与巴渝传统文化的关系

装饰是民居建筑构成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物的性质和地位,以及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物质生活。重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营造了一个完整的建筑装饰系统,它包括宅居建筑、室内室外的陈设以及环境装饰三大部分,这三部分构成完整实体,除了适应商业生活的需要之外,还与文化观念紧密相连,寄托诸多的思想精神,强调身心的构筑,这些追求铸就了巴渝文化的特色,显现了巴渝儿女的人生观。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建筑装饰在表现形式和技艺上既秉承巴渝传统装饰艺术精邃又具有自身质朴特色,与巴渝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相得益彰。

1.艺术化形象设计与人文精神元素的整合,彰显巴渝古建筑群的韵律。

艺术化形象设计是通过对精神元素的整合、升华,由现实的物理元素去实现,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和物理元素的堆砌。它在设计师千辛万苦的锤炼下,在一定的审美原理中,给众人启示,让众人参与、领悟,使它趋向完美。重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文化内涵深,外延广。但它毕竟是具有自身使用功能的建筑物,不能把它看作是摆满文化产品的超市。建筑毕竟有自己的语言和特性。在这里,涌泉、滴水池与密置的石材踏步对比;粗大的圆柱与高挑的屋檐相衬;挑檐设计为主次三块屋顶造型使单体建筑产生群体的感觉,让人可以联想到高大错落的巴渝古建筑群体的韵律。

2.建筑装饰艺术蕴含丰富的巴渝传统文化。

民俗风貌区建筑的各个部件或装饰构件丰富多样,如山墙、屋脊、挑檐、挂落、雀替、驼峰、柱础、掸拱、门窗等,多用精致美观的木雕、石雕、砖雕、泥塑、彩绘或陶瓷饰物制成,其中所反映的内容或传统典故,是移民礼教和本土文化的生动展示。尤其突出的是丰富多样的木雕装饰艺术,民俗风貌区的木雕主要集中在门、窗、家具以及雀替上。雕花细腻,造型多变,在对称的格局上寻找局部的变化。在内容上,多以植物、花卉为主,以及如意纹等。石雕大都以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为对象,柱础上的石雕古朴笨拙,给人以厚重感,栏杆上的雕花细腻精致,层次丰富,线条流畅,疏密适中,动物活灵活现,形象生动,植物特征鲜明,具有很好的概括性。柱础与栏杆似乎是不起眼的建筑元素,而恰恰在它们身上的雕饰反倒叫人觉得建筑师的精细和房主人生活品位的高雅。其中,龙凤、牡丹、云气纹、麒麟都是常见的题材。

不管是石雕还是木雕都是源于人们祈福消灾、趋吉避凶的朴素思想。巴渝古代装饰的形成,与根深蒂固以血缘宗法为纽带的人伦关系,以及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密切相关,巴渝特定的文化背景孕育着建筑装饰这块土壤,给它活动和创造的空间,并且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规范与审美意识。

3.建筑装饰文化成为巴渝传统文化的载体。

朦胧感、模糊性、含蓄美是中国艺术的共性,同样也体现在环境装饰设计中。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两种复杂的脉搏都在跳动。在造型上采用了一种似现代又似传统的表现语言,似与非似的元素构成,又体现着中国艺术朦胧感的这一特性。同时,这种文化的延续和新形象的托出,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转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造成传统与现代有机地合成,在含蓄中表现出多元复杂又个性鲜明的千年巴渝古风的气质,即让传统插上时代的翅膀,让传统获得新生。

三、所传承的巴渝历史文化信息

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范文6

本文从生态旅游与民间传统文化各自的特点出发,探讨磐安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试图探索建立一种在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能积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效模式。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和当地民俗文化,遵循文化兴旅战略,探索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新模式。

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学界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表述。本文引用生态旅游学会对其作出的定义。1992年,生态旅游学会把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1]。目前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已基本上达成了以下共识[2]:生态旅游的主旨是“回归大自然”,旅游对象是原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系统。其核心思想之一是保护,保护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保护当地文化生态环境,尊重并维护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均应受到我们的重视和保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先民们遗留下来的活动遗址、居室建筑、风俗习惯、服饰礼仪、饮食文化、习俗禁忌、节庆活动、婚丧嫁娶以及民族工艺、神话传说、戏曲文艺、宗教仪式等都已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在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生态环境教育与宣传上,保持地区的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追求。生态旅游开发应注重保护当地资源的原始性、自然性和民族特色,注重对资源的永续利用,注重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3]

一、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研究的新视野

生态旅游研究是受到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 、新的旅游产品,或者说一种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民俗文化的保护是近年来相关学术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话题。2003年10月,文化部召开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制订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纲要》并提交讨论,明确提出要对本土的优秀民间民俗传统文化实行有效保护。但目前学术界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基本仍局限于本学科的范围之内,较少涉及到与其相关学科的渗透和联合。在具体保护措施的制定上,还不能完全打破消极保护的局限。因此,从生态旅游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各自的特点出发,开展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整合性研究,探讨生态旅游开发与民俗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并最终建立一种在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的同时积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效模式。同时激活两个学科领域,为生态旅游开发注入文化内涵,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韵味,也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注入生态保护理念,不断推动理论研究的进展,并通过有效的开发使其合理发展。

二、整合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①对民间生产与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特色文化进行梳理,弥补当前生态旅游研究方面的缺陷,为旅游地开发规划和增加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提供实际指导。旅游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热衷于旅游活动不过是寻找一个持续感受真实自我的过程,如诗如画的山水美景固然可以陶冶自我在日常的生活中被蒙蔽的心灵,先民遗留下来的灿烂文化同样可以让旅游者感受到人类自身的伟大。人总是在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长大成人的,文化是人的社会属性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感受人类创造的文化其实就是以一种更为深刻的方式感受自我以及自我成长的历史。人文生态旅游则以一种可行的现实方式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②充分借鉴生态旅游开发的成熟经验,把生态旅游意识融入民间文化的保护之中,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创造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模式,实现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可提升景点的文化内涵饱满度和旅游吸引力。把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让那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文化遗产成为改变当地居民生活的必要因素,并借助生态旅游开发实现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丰富现有旅游景观的人文生态环境的文化内涵,提升景点的饱满度和旅游吸引力,提升当地整体社会形象。

③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民俗文化,培养民间传统文化继承人。生态旅游开发强调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使居民了解生态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等好处,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而将当地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改造成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基础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必然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相当程度的经济条件的改善。因此,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既是通过重新包装激活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过程,又是培养当地传统文化继承人的过程。

④有利于建立主流文化与民间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民间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被抛离了主流文化的发展道路,生态旅游开发依照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将其还原到“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之中去观照它,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在承认并尊重彼此之间差异的基础上互相借鉴与学习。这就涉及到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建设/破坏”地方性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的问题。保持民间特色与引进现代意识之间的冲突永远也不可能以一种和谐的形式出现,当地居民需要更好的生存条件,民间文化也需要得到不断发展,而发展必然意味着某种文化变异。发展是硬道理,固步自封才是民间文化最大的敌人。

三、磐安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境内地形复杂,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从全省统一的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来看,磐安县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达299个,类型63种,无论在数量和类型上在金华各县市中都属上乘。299个资源单体中优良级单体(三级以上)39个。目前,已拥有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溪、夹溪省级风景名胜区、高姥山省级旅游区、百杖潭景区、水下孔景区、舞龙峡等景区以及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磐安的龙虎大旗、炼火、大纸马、大凉伞、叠罗汉、赶茶场、舞龙等民间艺术颇有影响力。手工清明年糕等小吃也独具地方特色。此外磐安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药材集散中心――新渥药市。香菇、茶叶、香榧等绿色农副产品深受城市居民青睐。优秀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为开发磐安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旅游资源情况看,磐安生态旅游以自然山水主体,以生态休闲为核心,以民俗民风为灵魂,以美丽乡村为依归,契合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同时根据资源特色和差异性原则,磐安旅游产业发展必须突破“山水”优势,充分利用“中国药材之乡”的美誉,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民俗民风”深化发展磐安旅游产业独有的内涵。

四、磐安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课题组经过调查发现磐安生态旅游存在二大困难。一是磐安周边多为旅游大县,东阳、武义、缙云、天台已先后成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而且各地开发的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尽管我县的旅游投入大幅提升,但周边各县市力度更大,差距明显。由于旅游资源同质,上海游客在周边地区都占较大市场份额,客源市场趋同,使得各地开发的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缙云仙都、仙居神仙居、永康方岩都是山水观光类型,农家乐旅游已经成为各地争相效仿的拳头产品,休闲养生成为共同的新目标,武义已经召开全国养生旅游大会,兄弟县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二是旅游产品单一,难以适应游客需求。面对日趋多元化且不断深入细分的旅游市场,我县旅游产品难以充分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继上海市场之后,温州、台州等地将成为主要的客源市场,游客类型、层次将发生重大变化。山水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住宿餐饮娱乐配套设施的品质提升,旅游线路设计的个性化创新都将面临新的考验。

基于以上问题,课题组认为可以在磐安独特的生态资源基础上,发展民俗特色游。磐安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玉山的茶文化和舞龙文化,新渥的中药文化,隐居文化与姓氏祖根文化,以及炼火、龙虎大旗、大纸马、大凉伞等民俗文化,都极具特色,展现磐安纯朴民风、美丽乡村。对此课题组提出三种开发思路:一是开发高端旅游产品。以满足高端商务、政务游客、休闲养生游客、银发养老游客旅游需求为着眼点,开发高端旅游产品,是磐安做强旅游业的有效手段。依托磐安核心旅游资源,开发药文化、茶文化、菇文化、榧文化、隐居文化,发展会议、养生、康体、异地养老等旅游产品,形成具有磐安特色的高端旅游精品,提高磐安旅游业效益,以差异化竞争实现从周边旅游强势区域突破。二是发展专项旅游产品,以满足特种旅游需求为着眼点。依托磐安山地气候、森林环境、中药材资源和民俗文化,开发康体疗养、森林养生、山地运动、中药养生保健、节庆旅游、特产购物等,形成“人无我有”的磐安专项旅游产品,使磐安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独特地位。也就是说应充分融合当地民俗文化,形成磐安“独有”的生态旅游特色。三是以民俗为主题,培育民俗旅游产品,发展民俗特色旅游。包括体验民俗风情,乡村过节过年,过农家田园生活,欣赏民俗表演等。

五、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实现文化兴旅

磐安县政府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破解制约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凝聚旅游大发展合力,整合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提升景区品位,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磐安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4]中提出以国家级文保单位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国家和省级非物质遗产赶茶场、龙虎大旗、炼火、大纸马、大凉伞、叠罗汉等民间艺术,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药材之乡、香菇之乡、生态龙井茶之乡为基础,整合药文化、菇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精心编排一批特色文化演艺节目,建设民俗文化广场和演艺中心,成立专业演出公司,培育一批文化专业队伍,提升磐安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品质,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文物保护、文化挖掘和文化产业发展。可见,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与民间民俗文化实现文化兴旅是磐安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举措也是必要战略。

课题组重点考查了玉山区十八涡、水下孔、舞龙峡、乌石村农家乐、横店村农家乐,发现当地生态资源优异,民俗文化多样化,民风淳朴,是旅居圣地。本课题重点针对水下孔景区生态资源和当地民俗文化整合进行了研究。课题组经过考察研究认为水下孔景区建设应在水下孔现有天然生态资源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和民俗风情,以田园风光和别有生趣的农家生活为特色,让游客感受到“有料有趣有意义”值得回味的乡村文化生态游。1、建立农耕生活体验基地。利用水下孔景区所在地横路村农家乐土地资源建立农耕基地、采摘场。根据季节不同,建立农耕体验基地,举行农耕比赛,采摘比赛等。比如当地拥有很多梨园、桃园、李园,在水果成熟季可以设置自采自摘游。2、利用当地高山生态龙井特色,建立龙井园,发扬台地茶文化。横店村村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高山龙井,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举行茶叶采摘比赛,设置相应奖品,体验茶叶炒制过程,让游客了解高山龙井文化,感受天然龙井的美妙。3、品味当地特色小吃。水下孔景区内部还有很大的竹林,同时当地还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制作糯米年糕、清明年糕的习俗,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纯手工完成,这个也是当地独有的特色。可以在景区内大片的竹林里设置一个区域,专门放置制作年糕的道具,开放制作过程,同时也可以让游客体验辛苦的制作过程,品尝特色年糕,感受糯米年糕特有的味道和意境,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节日文化,也起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作用。4、形成专项旅游产品。开发中药食材、高山龙井、高山小京生、农家香菇等当地特产,将其多样化发展。5、在横店村定时开展龙虎大旗、舞龙等民间艺术表演,增强游客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6、融合利国寺和水下孔景区,扩大景区范围,充实景区内涵,将生态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寺庙佛教文化和当地纯朴的民俗民风相结合,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六、结束语

本课题运用区域经济学、景观生态学、旅游资源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研究生态旅游开发和民间传统文化整合的有效模式。提出生态旅游开发应注入一种文化内涵,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也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注入生态保护理念。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走访调研等途径了解磐安县生态旅游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分析及文化兴旅战略和措施,希望能为我市民俗生态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81

[2]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71

[3] 黄爱莲.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整合性研究.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